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大医频频离世,但我们只关注老先生们就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9 0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82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中医人

编辑/瓦力校对/霜石



  I导读:中医,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但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没有定论。一位位国医大师的逝去好比警钟,一声紧似一声。但我们不能只顾着抢救老先生们的学术思想,而不关注中医学子在校的成长状态。不改变目前的状况,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的问题怎能不愈演愈烈?
  大医走后,谁把宝贵经验变成学子们能消化的“馒头”
  

  还没从怀念李士懋老师的记忆中走出来,国医大师朱良春又离我们而去了。有人慨叹“民国中医从此消失!”但在一次次悲痛和怀念之后,中医学子究竟该如何学习中医?如何走好传承之路?仍没有明确的结论。
  中医人真的不注意传承、不重视培养后学吗?不是!朱良春老在病榻上还没忘记指导学生。再环顾我们周围,到处都能找到老先生们谈论中医传承方法的文章。
  这里记录的,只是在2015年离开我们的7位国医大师的点滴声音:
  朱良春

  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中医经典,特别是《内经》《伤寒杂病论》两部书尤为重要。因为其中含有许多深奥的精义,要经过刻苦钻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正所谓智莫大于心悟也。要找到名师,以虔诚尊敬的心态去拜师,勤奋地学习请教,有闻必录,有疑必问,特别是老师在诊治患者时的辨证思路、用药技巧,要认真笔录,然后再加以分析体悟,这样往往能举一反三,得到真传。(作者:朱良春,摘编自“中医书友会”)
  李士懋
  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传什么。首传医德、师德……;再传学术知识,重在建立中医平脉辨证思辨能力。二是怎么传。采取七步教学法:一是学习、了解其学术观点;二是跟师约一年,熟悉老师辨证论治思路和方法;三是独立诊治,写好病例,老师批改,指出对错并讲明道理;四是学生互改诊治方案,老师指出对错;五是总结后撰写文章;六是通过授课、带教实现再传承;七是现代研究。三是在既符合中医规律又结合现代科研手段在传承基础上的发扬。(作者杨阳,摘编自“李士懋教授学术论坛”)
  贺普仁
  学习针灸要注重文献研究,“一定要研究古典文献,研究它的根本,才能研究针灸”。他建议学生熟读古代医学典籍。如《针灸大成》等古代医书和与针灸相关的歌赋口诀要反复背诵。“认真读文献,搞临床,使它更深入,了解得更清楚。学习起来才更有动力,更有前进的目标。”(摘编自“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
  干祖望
  熟读中医经典,烂熟于胸才能活用于方。他诊病时,常把医案复录下来,几十年共有几大箩筐,堆积如山。他在要求学生抄写医案之余,还常常询问学生是否理解其中深意,为何采用此方,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方式。(作者:冯瑶、赵维婷,摘编自“中国中医”)
  郭子光

  他先上私塾攻读《论语》《中庸》《诗经》,以提高对古籍的阅读能力,然后才学习《内》《难》、仲景及后世诸家医学之理。同时,紧密结合临证所见的典型病例,引经据典地学习理法方药的要点,对疑难病例则指明其疑难之处,再遇同类病例则要先辨证开方,再由老师指出其是与不是,说明为什么。(作者:刘杨,摘编自“中医书友会”)
  程莘农

  学习针灸一是掌握经脉循行,归经辨证。只有熟记经络循行,认清病候归经,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经络辨证。经络循行和病候归经在经络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二要掌握穴位主治,明性配穴。临证处方选穴,首先应掌握穴位主治和腧穴的特性,就像中医大夫不仅要熟记方剂,而且要掌握每味中药的功效主治。三要掌握依法定方,据证选穴。针灸处方配穴规律与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基本相似,配穴乃某穴之特性与它穴之特性互相佐使,而成特效之用,犹之用药,某药为主,某药为辅,相得益彰也。(作者:杨金生、王莹莹,摘自“中医书友会”)
徐景藩
做笔记好处多,不仅能收集、积累材料,也提高分析能力。学习中除了多读经典,多看名家医案外,还要多背书,熟读书,特别是对重要的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熟读,嚼透,消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临床应用时能触机即发,而且熟能生巧,提高辨治水平。(作者:刘沈林,摘编自《中国中医药报》)
这些经验字字珠玑,中医学子也触手可及,但真的发挥作用了吗?
的确,这些年来,各中医院校在完善教育方法,引入国学课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增加临床实践……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但在另一方面,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措施和宿疾仍旧存在。各种学术媒体上充斥着中医教育改革文章,且都信誓旦旦地表明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小编在现实中,却常常发现不一样的声音。以下便是两位普普通通的在校学生写来的信。

“我面前有那么多关卡,我得脚踏实地。”—嘿涩会
  高考成绩打破了我进入一本学校的幻想,但幸运的是,我被贵阳中医学院录取,还是圆了进入中医院校的梦想。
  在确定录取之后,我读的第一本中医书是刘力红先生写的《思考中医》。虽是白话文,但对一个毫无中医基础的高中生来说还是看不太懂的,但《思考中医》让我专注于经典,也认识到光靠教材培养不出一个好中医。
  所以入学后,除了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等课程外,我还去看《名老中医之路》这类书籍。一是想了解这些前辈们都读了哪些经典,希望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其二是想借一个个前辈们的事迹激励自己,让自己坚定信念。
  就这样到了期末,我学习了中医的大体概念,大致了解了中医几千年发展下来主要的流派与当代名家的一些治学方法。慢慢知道大体该往哪个地方发力了。
  到了大一下学期,选修了《中医经典背诵》,开始了我的经典背诵之路,主要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学习《中药学》时,我曾尝试通过背诵一些歌诀的方式来记忆中药,但苦于没有较好的参考书籍,效果不佳,放弃了。
  在学习中,我领会到中医的理法方药还是要从研究理开始。这时听闻了“医易同源”“五运六气”和“子午流注”一些名词,还听说《周易》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我很想在源流上探寻中医的本源。但在初步接触之后发现易道之大,无所不包,或许到四十岁才能去研究吧。
  到了大二,我觉得背诵经典太过漫长,对于一个还未接触《内经讲义》《伤寒论选读》课程的学子来说着实太过遥远。不得不选择一条“曲线救国”之策,求助于一些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也算让我觉得入门不是那么遥远了。
  对于我们这一批学子来说,与其说的学中医,倒不如说是学“比较医学”,西医课程与中医课程同时进行。一个老师说过:“现在的中医高校,一半时间在学习政治与英语,剩下的一半时间还要分给西医,真正学习中医的课程少之又少,如何能培养出人才?”我很同意,并且认为语言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中医学子应更多地研究古文,那是读懂医学典籍的基本功,而不是英语。
  在对中西医都有一个比较浅显的认识后,我感觉很多时候西医是“唯物”的,中医却是“唯心”的。西医是从解剖开始的,之后是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药理、最后是临床各科,完全是基于物质的科学研究,是从结构与功能上把人体奥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因为符合唯物观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
  中医用药疾病之间有一个黑匣子,而那个黑匣子就是中医理论。之所以说唯心,是因为很多中医概念无法用现代科学去解释。我不认为中医没有科学性,我不清楚“内证实验”是否存在,这辈子我肯定是无法理解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依照先圣所记录的典籍研究医理。中医的理论体系一开始是非常庞大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到最后全部会归为阴阳。这也就是中西医在我脑中的差别,一个在放大、复杂化,一个却是在缩小、简化。
  总之,现在的中医学子要面对医学关、哲学关、文字关、逻辑关,还有理念关(在长年唯物观的教育能否接受中医的一些概念)、传统文化关等诸多关卡。医路漫漫,急不得、躁不得。只能踏踏实实研究,一步一个脚印积累。
  “中医定向生不努力学习,有工作也是死路一条。”——胡聪
  “哎!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
  “中医定向。”
  “啊!那个专业挺好的啊,出来就有免费的工作!”
  这种声音经常出现在我耳边。确实,当初我们或许就是因为害怕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报考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刚进大学,当然满腔热情,充满好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逐渐地,我们学习了中医的课程,可我本身对中医不是太感兴趣。
  

  大二上学期,偶然看到了《名医是这样炼成的》,书中那些名医:喻嘉言、缪希雍、徐灵胎张锡纯等,让我如痴如醉,为他们的医术医德所折服。从那以后,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阅读专业书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方名医。我身边的同学打趣道:“拉倒吧!整天做白日梦,以后去农村拿个两千块钱,看个感冒发烧,打个点滴,不就行了吗,还名医?平平淡淡是福啊!”我一笑了之。
  然而很多定向生抱着毕业不愁工作的心态,在浑浑噩噩中旷课、逃课(不否认,我也干过,觉得课程没有实用性),总认为毕业混个证就好了,反正以后都是去农村,条件艰苦,死路一条。
  前不久,在学校网络上某老师与同学展开了一场大战,起因是那位老师说了句令诸多定向生气愤的话。当然,那只代表了部分人对定向生的看法:懒散、消极、纪律差。
  在某些定向生用行为印证老师看法的同时,还有些人在辛勤耕耘,对于学习一点儿也不放松,起早贪黑,不断地向自己的中医梦想前进,这劲头不比其他班级差。我想若干年以后,同期毕业的学生中,定向生中出名或医有所成的,一定不在少数。
  我想说,去农村不是死路一条;相反,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众多名医在行医之初不都是在农村?农村有机会见到各种病况,锻炼自己。如果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把握每个机会,尽量治好所接手的病,水平上去了平台自然也会提升。所以,“定向”只是一块跳板,至于过河之后的路,全看你自己怎么走。
  我盼着早临床、尽早学以致用,对以后下基层大有好处,而不是蜻蜓点水般地“秀”一下。定向生如果在学校不打好基础,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励志背后有迷茫,谁来帮帮学子们

  

  以上两封信,描述的是真真实实的中医院校生的存在状态。学子们都很上进,想出了各种办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水平。很多人会参考上文中,国医大师们提到的方法去践行。但小编在表面的励志文字之后,却看到了迷茫、无奈和畏难……这和小编当年上学时的困惑,是一样一样的呀。这么多年过去了,可学生的感受怎么还是变化不大呢?
  纵观现代社会,全民娱乐,信息极大丰富。反倒是想努力上进者缺乏帮助,如何治学?如何实践?没人大张旗鼓四处宣传。的确,人家得来不容易,而且还有“非人不传”的古训。
  但传统文化领域不同其他,再各自为政、保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尤其是中医,每年有多少学子走进中医院校,花费五年、七年的时间,经历“好奇—追寻—迷茫—失落—挣扎—消沉”的怪圈。他们也想学好中医,也想成为明医;即使是那些“自暴自弃”的定向生,如果有好的教育机制,让他们看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并掌握之,谁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
  古代医家的成长经历很难复制,新中国成立初期优秀的中医师资已经消失,在很多中医院校教育模式西化、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很多中医院西化的大环境下,靠四处传播一些前辈的经验,真的能指导学子们走向成功之路吗?小编以为,看再多的“名医成长攻略”也难有大用。这需要有人脚踏实地做实事。把“珠玑”一样的经验变成“馒头”,让学子们吃得下、消化得了。
  中医院校需要改变现行教育模式,减少无用功,由深谙临床的专家或从经络理论入手或从仲景入手……把四分五裂的中医课程统合在一起,把古今上千家理论整合在一起;明明白白告诉学生,第一步学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并告诉他们如何学、怎样用、怎样变、形成脉络,细致到手把手、父子相传的程度。
  或许你会说每人情况不同,没法统一指导。但小编想说,既然给患者治病都能整出个临床路径来,那么在中医学子打基础的阶段,怎么就不能制订一个规划呢?历代名医的经验汗牛充栋,当代大家的成功经验精彩纷呈,取其共性,兼顾个性,为广大中医学子成长提供一个“分型论治”的指南,不难吧。
  如果说,从官方层面不能马上开展此事,那某个学术团体可不可以先行;如果学院派难于打破常规,那民间中医流派可不可以献宝?
  时不我待!一位位国医大师在逝去,他们的经验急需抢救。但面对年轻学子隐现迷茫的文字,小编同样感到心痛。我们不能再碌碌无为,因为,这样浪费的不只是自己的时间,还有多少万中医学子的大好青春和他们对中医事业的热情!你可看到,中医尚待焕发生机的机体,在白白消耗新鲜血液……
  看到这里,小编要说,如果您是过来人、明白人,知道如何从临床出发学好中医基础理(理论与临床本是一家,却人为割裂了),并且愿意传授给年轻学子,辛苦您写评论,或用电子邮件发给我们,让众多中医学子有个参考和指点。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孤军奋战。
  小编是不是又天真了一次?不怕,天真无邪也是一种力量。【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采编自多家媒体,其余为原创
尊重知识与劳动,
欲转载的公众平台请在后台留言。
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