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24|回复: 0

第一节一年中天气的变化周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4 22: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一年中天气的变化周期
  
  天之气,亦即地面以上的空间,天气本来是纯正的天气。但由于地气会上升到天空,天空中的天气就变得不纯正,成了掺杂了地气的天气,也就是受到了地气影响的天气。古人研究后分为六个阶段,称为六气。所以六气的出现是由于地气上升影响了天气所形成的。
  在一年中是分为六个阶段,中医上叫六气。一气主管两个月。这个周期不是从春节开始,而是从大寒开始计算。至于为什么从大寒开始计算,那要去问老祖宗。反正《黄帝内经》是从大寒开始算的,这种方法,一直用到现在,实用性是非常强的。
  天之气,正常是进入人体脏腑经脉参与循环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所说的气机变化,即气在人体脏腑经脉中的运行变化,这个气就是指的天之气。
  从大寒开始,一直到春分,亦即阳历的1月20日前后到3月21日前后,这两个月,为第一气,中医上叫“厥阴风木”。此时气温,即空气的温度,与之前的天寒地冻之时相比,开始逐步回升,暖气逐步舒布,寒气受到驱赶,形成大气的流动,这个阶段,风会比较多,这是一个特征。此时由于气温回升,草木开始抽芽,对应了木气的升发,又是一个特征,为木。同时,由于气温回升,带动地气(以从水蒸气为代表就非常好理解)升发到空中。此时天空中的地气逐步开始增加。寒冬之时空中的地气最少,接近于无,天气的比例最大,叫太阳。此时由于回暖,地气逐步上升,空气中的湿度逐步增加,比原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增长,但总体来讲还是很少,称为厥阴。综合起来,这两个月就称为厥阴风木。
  从春分到小满即阳历5月21日前后,也是两个月,为第二气,叫少阴君火。这两个月,气温进一步回升,已经从不寒不热的状态逐步转向偏热的一面,但此时只是偏于温热,还不到太热的程度,和人体的心火作用相似,只是温暖全身,不至于太热出现不适,所以叫君火。这个周期,地气进一步上升,空中的地气浓度进一步增强,地气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的水平,但还没有升到最高。所以叫少阴。综合起来,第二气称为少阴君火。
  从小满到大暑即阳历7月23日前后,为第三气,叫少阳相火。此时气温已经升的越来越高,相对于人的舒适度来讲,已经偏热,在太阳下晒着,会热的受不了,天空的热能已经比上个阶段多了太多,此时的气温很热,和火的特点差不多,火能蒸煮食物,也能伤害万物,形成疾病。同时这个时期,天空中地气的浓度进一步升高,相比较而言,地气已经占据了天空的一半以上的浓度,即原来空气中阳的特征,已经比较偏少,所以称为少阳。综合起来,第三气称为少阳相火。
  从大暑到秋分即阳历9月23日前后,是第四气,叫太阴湿土。此时天空中地气浓度最高,甚至与以前相比,能看到空气中蒙蒙的雾气。我们能感觉到的就是湿度特别大,空气特别潮,洗后的衣服干起来也很慢。在一年之中,此时地气的浓度最高,称为太阴。由于空间湿度特别大,此时最容易出现一些虫子。比如蟑螂潮虫等。中药在此时存放不利,最容易长虫。这些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化生出来的,和土化生的共同相同,所以又叫湿土。综合起来,第四气叫太阴湿土。
  从秋分到小雪即阳历11月22日前后,为第五气,叫阳明燥金。此时,天空的热能下降,空气中的热量已经不足以再蒸腾地气上升。由于空中热能的下降,天空中的地气没有热气的蒸腾,也逐步开始沉降,空中地气的的比重逐步减少。整个特征表现出一种从上到下的干燥和沉降的特点,所以叫燥金。由于地气的比重减少,天空中的天气开始萌芽,并逐步增加,但相比地气来讲,所占的比例还是偏少,所以叫阳明。综合起来,叫阳明燥金。
  从小雪到大寒即阳历1月20日前后,为第六气,叫太阳寒水。此时由于气温继续下降,天空中的地气都已经下降,重新进入地下,表现出收藏的状态。天空中地气接近于无,那么天空中所充斥的,就全是天之气,也即阳气,此时阳气比重最大,称为太阳。又此时,由于气温很低,称之为寒。万物收敛,是水主收藏的特点。所以叫太阳寒水。
  这六个阶段,每年都是从大寒起始,次第轮转,又终于大寒。每年如此,年年如此,不会出现变化。这是一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