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24|回复: 0

真武汤多人应用医案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5 2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67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医书友会第84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整理者/赖继伟

编辑/王超 校对/居业



  I导读:本文是真武汤的简要学习篇,有真武汤方,条文,和刘渡舟、俞长荣等医家的应用医案,便于揣摩学习。


  真武汤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 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刘渡舟医案孙某,女,60岁。左上腹部隐隐冷痛如掌大,每于子夜时分疼痛发作,丑时腹泻,完谷不化,有黏液如涕,或如烂柿,腹中雷鸣,出冷汗,纳食减少。经服胃舒平、酵母片以及温胃理气等中药无效。病程已有三个多月,询知病证起于天寒食冷,因体阳虚弱,以致脾肾俱寒。先用附子粳米汤,服二剂后胃痛、肠鸣减轻。再诊时告知后背恶寒而疼痛,改用真武汤温阳化水,以治寒邪,处方:附子15克,生姜1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二剂后腹背疼痛止,恶寒轻,腹泻未作。因左胁有时作疼,是寒邪犯于厥阴,于上方加入吴茱萸15克,又服一剂而证消。(《经方临证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俞长荣医案:薛某,男,72岁,1973年8月22日就诊。昨日淋雨,旋即恶寒发热,头眩欲擗地,须倚杖而行,周身肢节疼痛,小便短少,脉沉而弦缓,舌滑苔黄。老人体弱,骤遇暴雨,寒遏经络营卫失调,乃太阳夹少阴之证。宗《伤寒论》真武汤证治法。处方:附子、炙甘草各二钱,白芍、桂枝、白术各三钱,茯苓五钱,生姜三两,大枣三枚,二剂。8月24日:诸证基本消失,但食欲不振,偶有咳嗽痰多白泡沫,脉弦缓,舌质,苔正常,处方:细辛八分,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一钱五分,川厚朴二钱,白术三钱,党参四钱,大枣三枚,两剂。药后痊愈。(摘自《俞长荣伤寒研究与临床带教》,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陈瑞春医案:黄某,女,63岁,回族,退休工人。经各种检查后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不足息,颜面青苍,形体消瘦慢性病荣,轻度浮肿,两下肢午后浮肿逐渐加剧,到午夜不能步履,膝以下到脚底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色清,大便稀软量少,食纳不香量少,夜不能平卧,背恶寒怕冷,容易感冒,终日卧床。脉沉细弱有间歇,舌质淡润,苔白秽腻,拟用真武汤加减,处方:西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制附片2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10克,汉防己10克,海桐皮2 0克,玉米须30克,生姜3片。每日1剂,文火久煎1小时,分2次温服。偶尔心跳加速,配以速效救心丸、心宝或地高辛,病情得以控制即停服。在服用上述汤药时,辅以本院研制的“健脾益气冲剂”,每次1小包,早间空腹服。(摘自《陈瑞春学术经验集》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明医:女,46岁,患右侧眼睑跳动不止,已有三年余,开始是眼皮跳动,后来发展为右侧脸颊抽动,病人感觉非常难忍。曾到医院针灸过,病情没有太大减轻。没办法只好打封闭针,但药力一过,依然眼睑牵及脸部抽动。问及月经,经期尚准,10余天方干净,前三天有血色,以后全所下全是水状物。伴有腰酸怕冷。看她的舌苔薄白。我辨证为肾阳不足,水气内停。水上泛到头面,就会导致眼睑、面部肌肉跳动,张仲景在讲真武汤的症状时就说到有“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这个患者正是这种表现。肾主管着二便、月经,肾脏阳虚有水,所以患者经期经期不排血反排水。决定用真武汤治疗加白附子僵蚕葛根等缓急解痉的药物,前后服用月余,面目抽动痊愈。(《伤寒论中的治病防病智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