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治疗不孕症,我有“两期八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85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王金亮

编辑/瓦力校对/Dina、党卫阁



I导读:“道虎壁”王氏妇科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文作者就是传承人之一。王老师认为治疗不孕症首重调经,排卵期则以补肾壮阳等法以治其本,如此分期调理,通补相兼,标本兼顾,方可奏效。

不孕症“两期八法”临症治验

笔者在临床中,对于不孕症患者创立了“两期八法”。即不孕症首重调经,经期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祛湿通络四法为主,意在以通为用,畅冲任之脉,调气血之本,以治其标。排卵期即受妊之时,则以补肾壮阳、健脾祛湿、养血敛精、滋养肝肾四法以治其本。如此分期调理,通补相兼,标本兼顾,疗效满意。现将其治法介绍如下。
月经期
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女科辑要》记载:“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七情之伤,外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综上可见,不孕之症首先调经,经调孕自成。调经之法,观月经之期、量、色、质而治之,以气血流通、冲任调达为目的。经行之际,为行气血、调冲任、畅胞脉的最佳时期,故经期服药为良。
活血化瘀法
经行不畅必致胞脉瘀阻,难以成孕。症见:经行之际,经血不畅,时有紫黑块下,腹痛,经量或多或少,面暗黑,脉涩,舌有瘀点,久婚不孕,以活血化瘀法治之。遵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化裁而成活血化瘀汤。
药用:当归15g、川芎5g、赤药9g、川牛膝12g、桃仁9g、红花6g、生卷柏9g、元胡9g、丹参12g、炒五灵6g、醋香附6g、泽兰叶9g、甘草3g。本方调经活血药力集中,对瘀血内阻、胞脉受阻冲任不通之不孕,经期服用兼可收效。
温经散寒法
寒邪侵袭,凝于血脉,胞宫失于温煦而致宫寒不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调经门》云:“不孕之故伤冲任……或因积血胞寒热。”寒邪客于胞宫必以温通。症见:经水推后或有经闭、量少色黑有块、少腹冷痛、四肢不温、带下清冷量多、久婚不孕。遵“血遇热则行”之理,温通血脉下暖胞宫以促其孕。方以暖宫汤、少腹逐瘀汤、温经汤化裁成温经和血汤。
药用:炒干姜5g、吴茱萸9g、宫桂5g、小茴香2g、附子6g、当归尾18g、乌药5g、元胡9g、川芎9g、川牛膝12g、鹿角霜9g、川郁金6g。本方温经散寒为主兼以活血,使寒去血通自无不孕之理。
舒肝理气法
景岳全书·妇人规·子嗣》云:“产育由于气血,气血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可见不孕与肝郁有密切关系。然调经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实则种子重调经,调经肝为先。肝郁症见:婚久不孕,经期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期胸肋、乳房、小腹胀痛,情志不畅善叹息,舌红苔白脉弦。本方舒肝畅达气机以调经,方用疏肝解郁调经汤治疗。
药用:当归20g、炒白芍12g、青皮6g、香附6g、香甘松6g、枳壳9g、川楝子6g、川郁金9g、元胡10g、柴胡6g、沉香5g、甘草3g。本方解肝郁,调经气,气行血行脉络流畅,孕自成也。
祛湿通络法
痰湿过盛下注胞宫胞脉,脉络不通而致不孕。《女科经论·育门》云:“肥盛妇人,禀受其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孕,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患者症见:面色白、形体肥胖,或肢面浮肿恶心胸闷,经水后期,量少色淡或经闭,带下量多质稠,舌淡苔白,脉濡滑。此为痰湿下注,水湿不化,阻滞胞脉,当以祛湿通络之法,方遵启宫丸、二陈汤五苓散加通络之品而成祛湿通络调冲汤。
药用:陈皮9g、半夏9g、云苓12g、苍术9g、车前子12g、宫桂5g、炒苡米12g、穿山甲6g、王不留行10g、白芥子5g、皂刺6g、胆南星6g。本方祛湿利水通络,使湿浊无以留滞受孕有望。
排卵期
《女科准绳·胎前门》云:“天地生物,必有氤蕴之时,万物生化必有乐育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蕴之时,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上述氤蕴之时和“的侯”即现代医学之排卵期,此期在妇女两次月经之间是受孕良机。排卵期注重补肾以壮阳,养血敛精,健脾去湿,滋养肝肾,以治根本使肾气足、冲任盛,对受孕有很大促进作用。此时应嘱患者调养精神,服药以每晚一次,睡前服用,每期三剂,到见经第十二天服用,连服六晚。笔者以上法广用临床,收效非浅。
补肾壮阳法
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冲任不足,胞宫失于温煦,宫寒不能摄精成孕,《圣济总录·妇人无子》云:“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之故也。”本症见:久婚不孕,经水后期量少色淡,或经闭、腰膝疼软,性欲淡漠,面色不华,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苔淡薄脉沉细。方用:补肾壮阳妊子汤。
药用:熟地15g、巴戟天12g、韭子6g、菟丝子10g、仙灵脾10g、仙茅9g、川断5g、鹿角霜9g、肉桂5g、破故纸5g、五味子5g、山茱萸12g、杜仲10g。全方共起补肾阳、扶肾气、促排卵作用,连服三月子嗣有成。
健脾祛湿法
气血之盛,源于脾胃,脾旺则化生有余,气旺血盛则冲脉通、任脉盛、带脉有力,子妊何妨无成。症见:妇人素日体弱、倦怠欲卧、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黄;带下绵绵经久不绝、质稠粘无味、经水量少色淡或淋漓而下久不成孕;舌淡红、苔白且腻、脉见沉细濡缓。方遵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成健脾祛湿固冲汤。
药用:党参15g、土白术20g、炒山药30g、扁豆12g、炒苡米12g、云苓12g、陈皮5g、苍术6g、黄芪12g、莲子12g、黄精6g、砂仁6g。本方健脾益气祛湿,固冲以盛气血,资其化源,排卵期服用可助孕成功。
养血敛精法
精血为妊子之本,精血不足则冲任失滋,子宫干涩不能成孕。《格致余论》云:“今妇人无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本症见:妇人消瘦久不成孕,肌肤不润,面黄。倦怠腰酸头晕乏力,经水退后,量少色淡,或点滴即无,其精血不足可见,非当滋养精血不能复转。方用《傅青主女科》养精种玉汤加减成养精摄血种玉汤。
药用:熟地30g、当归20g、炒白芍12g、山茱萸15g、黄精6g、肉苁蓉9g、桂圆肉9g、沙苑子9g、覆盆子10g、五味子5g、女贞子12g、菟丝子10g、枸杞子12g。方用益血养精之法而治之。况用子类药,取“以子种子”之意,临床对促进排卵摄精坐胎确有良效。
滋养肝肾法
中医之道,养肝肾即调冲任,冲任为妊子之本不可不知。肝之与肾“乙癸同源”,胜则同胜衰则同衰,养肝即可滋肾,肾旺肝自条达,肝肾虚者难以子成。症见:头晕目涩,腰膝疲软,爪甲不华,情志抑郁,性欲淡漠;经水无定,或推后量少,经久不孕,舌淡苔白,六脉弦细。法以肝肾同治,精血共养,方用乙癸滋妊汤。
药用:当归15g、白芍12g、焦术15g、香附6g、山药24g、山茱萸12g、熟地24g、肉苁蓉12g、黄精6g、何首乌9g、桂元肉9g、枳壳5g、甘草5g,本方调肝肾、养精血辅而不滞,共为促孕而用。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31岁,于1987年3月初诊。自诉;婚后八年未孕,月经推后,50余日一行,量少色黑,少腹刺痛,经期常伴有水浆之物排出,四肢不温,纳差,带下色白清稀,腰酸乏力,时有头晕,察脉沉涩,舌淡苔薄白。症属肾阳不足、重寒胞宫。
处方:月经期以温经散寒法投以温经和血汤四剂,随经而服;排卵期以补肾壮阳法,方用补肾壮阳妊子汤三剂,见经第12天始服,每晚睡前服一剂。以上二法连用三月,三月后患者复诊,自诉症状好转,月经应期,带下减,嘱其再以原法治疗二月,症状消失,已怀孕
病例2:岳某,34岁,因结婚10年不孕,于1989年9月来诊。症见:月经紊乱,先后不定,或经来延日或一月二行,肋痛乳胀,少腹不适,经来加重,头晕腰酸,心烦不眠。观其人面黄肌瘦,精神时有焦虑、易于激动。此症为肝郁肾虚,首以安慰,嘱其调养心情。
处方:经期以疏肝理气调经治其标,用舒肝解郁调经汤,经来服药一剂,经净停药;见经12天后以滋养肝肾法治其本,方用乙癸滋妊汤三剂,晚睡前温服,连用三月。
两年后,又见患者,自诉药后症减,以原方再服三月,后有子。【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04期,由作者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