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21|回复: 0

[转载]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六 (2015-7-1——2015-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 1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序:

为什么要推广中医?不是因为中医理论多么高深,也不是因为中医有数千年的传承,只是因为中医能治病,中医不仅可以治疗各种大病、急病、重病、危病,还能治疗小病、慢性病、轻病。中医虽然不是主流医学,但中医可以补充当前主流医学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巨大不足。

有人问我,将来中医会不会成为主流医学?我认为,会的,而且这是必然的。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假以时日,或许很久很久的未来,中医必然会成为主流医学。虽然,现在的中医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中医的传承还不够,中医的剂型还要改良,中医结合现代科技方面还需深入,古典中医理论还需要更深入地解析。但是,只要中医人在不懈努力,中医的临床疗效必然越来越更高,中医也将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接受。

近十年来我每年有半年多的时间在奥地利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我发现,中医在当地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愿意选择中医,有的愿意来学习中医。奥地利是西方国家里相对来说非常保守的国家,政策上不完全支持中医,但当地人民对中医完全不排斥,甚至因斯布鲁克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经常来找我看病,而且,还推荐他们的病人来看中医。

之所以中医能在国外发展起来,关键是疗效,是优于西医的疗效。当然还包括中医是自然疗法,特别是针灸,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病症。
学习中医,我热爱中医,我执着中医,我选择中医。中医让我快乐,中医让我健康,中医让我有归属感,中医给了我人生进取的动力。我愿意努力实践中医,并且尽自己一生去推广中医、宣传中医。多年来不管每天有多少繁忙的临床工作,不管身体是否疲惫,我都要抽取点滴的时间创作几篇中医微博或博客,长久坚持,收获也越来越多。

网友若素整理了我在微博里所提到的所有药方,并按年份把它汇总起来,编成一个一个的集子,这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但也非常实用,方便读者参考。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中医的路很长,但我在努力,不断前行。

董洪涛,于南宁,时2016年1月21日阴雨
原文地址: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六(2015-7-1——2015-12-31)作者:树儿
  2015-12-31
最近接诊一54岁男病人,见其双下肢疤痕累累,问之,自述曾做过75次手术。平时爱好极限运动,尤其是滑雪和摩托车,经常摔断四肢。因手术太多,伤损气血,现自觉四肢肌肉麻木不仁。阳明经多气多血,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针足三里及上下巨墟。更针三脘以补益营卫。药汤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平时我常喝点自己制作的药酒。或用复方,或直接取一味中药泡酒。比如,山茱萸,既能敛藏阳气,又可逐寒湿痹痛,且其有酸涩甘苦辛五味,甚是好喝;葛根,能祛风邪,缓筋急,用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更可治疗中风偏瘫红花,入酒煮服最能活血,泡酒亦有此功。单味药酒其药简力纯,且少有杂味。


有朋友跟我说,平时喜欢喝酒,希望能提供一味中药泡酒,既有利于冬天的阳气闭藏,又好喝。我推荐山茱萸,此药既能敛火归于下焦而温中潜阳,又可祛逐周身寒湿之痹,使寒湿邪气不能着人。药与酒配合,既能温阳通阳,又可治疗关节诸痛。而且,此药泡酒后味道甚好,酒色类似葡萄酒,适合于阴寒的冬天养生


雾霾弥漫,如何避免伤肺?张锡纯曾附有一个治劳嗽方,当有宣降肺气、排浊祛痰之功。其方:秋分日取鲜莱菔十余枚去叶,自叶中心穿以鲜槐条,令槐条头透出根外,悬于茂盛树上满百日,至一百零一日取下。用时去槐条,将莱菔切片煮烂,调红沙糖服之,每服一枚,数服即愈。——其方只用萝卜制成,药力平和。


入冬后,因为阳气敛藏,虚火不升,我们都会感觉心情更安静,头脑更清爽。但亦有人因居处地暖太热,或妄动心火,或纵欲过度而出现舌尖红、烦躁易怒失眠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这都是阳不敛藏,虚火上扰的表现。轻者可服绿豆汤,重者需用黄连栀子类的中药。因药性寒凉,切需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每年10月至12月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多先出现一两天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接着出现喷射性腹泻,有的一天腹泻10多次。病初属外感寒邪,邪在太阳则发热、咳嗽,此时可灸大椎,或服麻桂类的汤方;若邪气深入而至太阴,则转为腹泻,需灸肚脐,或服甘草干姜汤类的汤方。预防腹泻伤津,可服乌梅白糖汤。


一女病人于半年前因青光眼做过手术,术后三个周又复发,出现视物模糊。来诊时另伴左肩疼痛。针双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及左三叉三,近取太阳穴,两个月来连续治疗七次,诸症皆近愈。眼睛已视物清晰,且不需再戴眼镜。治疗过程中曾为处过汤方:乌梅四物汤菟丝子车前子各10克,以敛肝、养血、明目。


数天前一病人带着两岁的儿子来诊感冒,自述怀此儿时阴道出血,电话求助。当时我给了一个处方,服三付而诸症尽去,足月顺产,母子平安。此方源自黄元御,因未能面诊,故试用此方保胎,未成想竟收如此卓效。其方:炙甘草6、生地9、阿胶9(烊)、当归9、桂枝9、白芍9、茯苓9、丹皮9。水煎温服,日一剂。

  
  有人因肝血不足而引起失眠。若肝血不能滋润面部则面色无华;不能养目则眼睛干涩;不能荣筋则指甲色暗;不养冲任则月经量少。凡见此类症状都可用大枣煎浓汤过滤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于火上调匀做成大枣膏并装瓶备用。每次服一汤勺,可养肝血,兼能美容、益经。用温水冲服生蛋黄,亦有养阴清热安神之效。
  
  有些人素体肺虚而患哮喘,且易因气候变冷而复发。时逢寒露之后,燥气盛行,肺喜润而恶燥,可于此时及时滋润肺金,有助于缓解哮喘的发作。除辨证处方之外,亦可用饮食调理。提供一个秋燥润肺的食疗方:鸡蛋黄10个,冰糖100克,混合搅匀,加黄酒500毫升,密封保存十日即可服用。每次服一小勺,日服2次。
  
  中国人一般是把鸡蛋煮熟或煎熟吃。欧洲人常把鸡蛋煮得半熟,放在专门的蛋盘上,再用打蛋器打去上半部蛋壳,用小勺舀着吃;有的则把蛋煎成半熟,蛋黄保持液体状,洒上盐和胡椒粉吃。有人担心如此吃法不卫生,但蛋黄生吃却可养阴熄风止痉,治疗高烧后期,阴津枯竭、筋脉失养而导致的手足抽动等内风症状。
  
  秋天燥气盛行,滋阴可以润燥。滋阴不一定要用麦冬地黄之类的中药,鸡蛋黄就是一味滋阴的好药。鸡蛋黄性温味甘,除能滋阴之外,兼可宁心安神。用法,取鸡蛋黄一个,搅入温水中(注意,不能用开水,则变成蛋花,失去滋阴安神效果),喝下即可。若阴虚引起失眠、烦躁、精神亢奋等症,都可于睡前服此方。
  
  麦性平和,发为芽则有生发之性而得木气,故生麦芽味甘性平,入脾胃肝经。这是一味最平和的疏肝药,临床极为常用,其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可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断乳等。用于断乳或乳房胀痛,可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麦芽各60g)煎服有良效。
  
  临床治病不一定非要用虎狼猛烈之剂,虽善攻逐,亦损正气。平和之味虽无攻伐之功,但胜在益气扶正。以小麦为例,本是平时吃的粮食,但其全身皆是中药,面粉、麦麸、浮小麦、麦芽糖、麦苗等都可入药。再者,小麦芽焙黄水煎取浓汁,可治水肿;小麦秆烧灰,搅入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可增其效,兼可止血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麦芽糖多由小麦和糯米制成,古时称为饴,性微温,味甘,既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又有健胃消食、补脾益气、养颜美容、润肺止咳、生津去燥、缓急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纳差、虚寒腹痛、肺燥咳嗽等症。但麦芽糖能助湿生热,令人腹胀,故素体湿热、体胖多痰者需慎用。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再谈小麦苗,其性寒,得冬雪覆盖而能保持绿色,概其得木气甚旺,能清泻木中郁火。木主肝胆,故其能入肝胆,消酒毒,治酒疸、目黄、郁热诸症,唯需捣汁服最效(此与用青蒿治疟疾一样,水煎则效差)。现有人用小麦苗榨汁服抗肿瘤降血糖,排出体内毒素,大概取其清泻肝胆郁火的作用。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有网传在自家阳台上种小麦,然后用小麦苗榨汁喝,对多种慢性病都有效,特别能治疗各类癌症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症糖尿病低血糖症、过敏症气喘便秘头痛、各类溃疡胆结石等等。但小麦苗毕竟性寒,久服伤损阳气,只能用于相火偏旺或体质偏阳盛的病人,虚寒证切勿滥用。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小麦加工成面粉的副产品为麦麸,即麦皮,其色黄,既可食用,或作饲料,又可入药,还可以酿酒。其有除心烦,止消渴的功效,与面粉一起烙成饼,可健中焦,止泄痢,去虚热,最适合小儿脾虚腹泻或反复低烧症;以醋拌麦麸,蒸热装袋,可熨烫周身关节肌肉劳损或跌伤扭伤处,能散血止痛。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小麦淘洗时轻浮瘪瘦而浮于水面的为浮小麦,其为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凉,故能宣散皮肤腠理之郁热,兼能敛汗,镇静安神,用于自汗盗汗,虚热,劳热,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烦躁、悲伤想哭等症。古方独圣散治汗出不止:浮小麦炒焦黄,研为细末,每服6克,米汤调下,频服为佳。
  小麦全身都是中药。小麦粉(即面粉)是北方人的主食,其能补中气,益血脉,和五脏,调经络,非常有益于健康。北方人之所以身材高大,除与遗传、气候等因素相关外,常吃面食亦或为其原因之一。仲景的名方甘麦大枣汤用的即是小麦;炒麦粉冲开水服能止痢疾;麦粉和醋熬成膏状外敷,能消一切痈肿及火烫伤
  小麦既是我们平时吃的粮食,也是一味养生的中药。小麦味甘, 新麦性温,陈麦性平,入心脾肾三经,能养心血,安心神,调肠胃,除热止渴,止汗。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体虚自汗、妇女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欲哭等等症状。因此说,平时吃面或饺子时,不妨顺便喝点面汤或饺子汤,既解渴,又能养生。
  
  2015-8-30
一病人因游泳至发烧39度两天,伴扁桃体肿大兼化脓,大便干燥,眼睛发热,脉弦滑数。挂水未效。此为太阳阳明病大柴胡合五根汤化裁:柴胡20,制大黄10,枳实30,白芍30,黄芩15,姜半夏30,大枣10切,生姜五片,葛根30,山豆根10,芦根30,白茅根15,板兰根15,藿香10,红花3,半付而烧退,诸症立愈。


三个月前我曾诊治一肺癌晚期患者,因肿瘤转移至骨,导致剧烈疼痛及痉挛,西医认为只有一个月生命,兼见高血压,乏力,精神不振。病人每天要用吗啡止痛。试服汤药,其方重用芍药甘草汤及大黄附子汤,配合生龙骨、生牡蛎、葛根、红参、五灵脂蜈蚣木瓜等,其中生黄芪重用至120克,药后疼痛完全消失。


近日看到某药店宣传:三七丹参山楂按3:2:1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三克,日两次,温水冲服,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病。此方颇可取。三药都可活血,丹参还有安神作用,山楂能消化食积,尤其善消肉食。三药合用,可以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尤其适合于气血运行不畅,而见皮下青筋明显的老年人


我曾诊治过数例红斑狼疮引起的高血压,用补肾固本、引火下行、疏泄肝气诸法诸方,效果枉然。仔细观察病状,病本在肾,下肢见肿胀,或冰凉,或皮肤黑色,是肾阳亏于下而相火浮于上。制附片无力温化肾中寒水,水不温则龙不潜。试着换用生附子,从十克开始,久煎两小时,竟有卓效,不少病人血压从此稳定。


某病人三个月前从高处摔下,导致左侧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颞叶脑挫裂伤,曾昏迷一周,现仍时见糊涂,记忆力下降。此为血瘀阻窍,用通窍活血汤以白芷麝香,更加大黄、石菖蒲天花粉,服两三剂后左耳开始流出白色的脓水,此为排邪反应。邪浊瘀血自耳窍流出,有利于脑窍迅速恢复空明灵动。


多年前于闲暇时我常与朋友们在茶庄喝茶聊天,兼谈中医,其时在坐者或有所不适,我即顺手开方。最近偶遇一人,说多年鼻炎被我治愈,甚表感谢云云,我则莫名其妙,问是何时所诊,所用何方。他即自钱包中拿出一纸,说是当年喝茶时我所处方,服后鼻炎至今未再发作,视为神方。细看其方,赫然是桂枝汤原方.


一病人25年前患脑溢血,因不能来诊,嘱其试用续命煮散。此为孙思邈自拟方,孙真人自述“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此病人服药两周后,记忆力、反应慢及说话不清都有明显好转。再诊时辅以补阳还五汤,黄芪120克,余药各6克,诸症又见减轻,家属欣喜异常。


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不但在半表半里,还包括人身的左右、病状的寒热、时辰的阴阳、脏腑的开阖等。由此说,小柴胡汤意味深远,在善用者灵活掌握。夜半或午时即有不适症状发作,是阴阳转换不利;身体一侧不协调,是正邪在左右相制;感冒而忽寒忽热,是正邪在少阳地面交争;凡属此类病症,皆可用小柴胡汤。


可能是入伏之后脾虚湿盛的原因,前几天我发现的自己舌苔略有些黄厚。即取乌梅、生山楂、陈皮各10余克,煎汤睡前温服,服两次而黄厚苔即消失。此方加白糖适量,即可作为酸梅汤晚上服,用于养生最好。酸梅汤能酸甘养阴,收敛浮火,兼可化湿浊,健脾运,最适合于炎夏时节天气炎热,汗出淋漓且胃纳变差者。

  2015-7-17
小儿发烧,不管是何病因,若没有明显的寒象,如鼻塞、身冷、肢凉、头冷等,都可用乌梅白糖汤。此方乌梅酸可敛木火之外泄,白糖甘能助中气之健运,酸甘相和,能平衡营卫,达到微汗出的效果。关于乌梅白糖汤治小儿发烧,彭子益曾有明确说明:服后病愈,皆自然汗出。凡病出汗而愈,皆自身圆运动复元之故。


夏天炎热,人体阳气外浮,蒸迫津液向外疏泄,故汗出。营阴外泄,体内郁滞的热气亦透出肌表,这是人体自动降温避暑。中虚之人若过度出汗,会出现倦怠乏力、纳差神疲等不适,这是相火外泄而致阳损的表现。故中虚之人逢炎暑当重视养阳,养阳之要在于收敛木火,使勿过泄,需用酸甘,乌梅白糖汤颇合其证。


进入三伏天,如何解暑?要喝热茶,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等都好,茶是最佳的解暑饮品;不要喝冰镇的任何饮料,尤其是大汗淋漓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但最伤中脾胃阳气,且会闭塞毛孔,导致热邪排出不畅,更增暑热;下午至晚上可以喝乌梅白糖汤,此汤滋阴敛阳,最有助于素体阴虚且怕热的人度过炎夏。


有的人平时不出汗,运动或天热也不出汗,这是卫强而营弱,营卫平衡失调了。可借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用温阳宣表法调治。其法,或用麻桂类的汤药,加党参扶正;或艾灸大椎以宣通督脉阳气、中脘以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关元以助先天之本;或在肺俞、大椎、脾俞诸穴用三伏贴。气血充足,营卫调和,其病自愈


仲景的麻黄汤水煎服的,但前贤医家亦有用此方研细末冲服的,用于治疗各种风寒表证。受此启发,我用甘草麻黄汤研细末冲服,用于治疗各种寒证咳嗽、气喘以及水肿诸症,有良效。此方本用水煎服,有发汗散水消肿之功,用于里水证。推之,仲景的不少药方既可用作汤剂,亦可用作散剂,唯在医者活法圆机。


中医养生,主张运动要适度,以微汗出为好,而不主张大汗淋漓。阳气宣发,营阴外透肌表即是汗。微汗出时,营卫和调,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健康。若至大汗淋漓,则阳气随汗而大泄,阴阳皆损。久病体虚之人也可以运动,感觉身体微微汗出,即是适度。若大汗出后感觉疲乏,需敛阳补阴,乌梅白糖汤甚好。


麻黄治咳,但若体质虚弱,或邪气不甚的咳嗽则不可多用麻黄。今日诊治一女病人,在某医处过用麻黄治咳嗽后,导致身体极虚,自觉特别难受。治疗咳嗽,一方面要宣散肺气,固然可以用麻杏草,但久咳却需敛下,而不是温散,我喜用姜半夏,百合代赭石,生牡蛎,乌梅诸药,平和中正,既养肺阴,又能止咳。


若夏天太热,则汗出过多,既伤阳,也伤阴;若夏天当热而不热,则寒邪闭滞卫气,导致诸寒证。因此,夏天需重视人体与自然的平衡。天太热时则注意避暑,多饮水,亦可服乌梅固本汤,但不可贪凉过度饮冷;天太凉则可艾灸大椎穴,或服麻黄或桂枝类的汤方。


进入小暑时节,但南宁反而气温下降,凉风吹起,颇有些秋意。此时正是盛夏,人体处于阳气宣散状态,毛孔已经打开,若骤然受寒,卫气被遏,极易出现营卫失调,导致感冒、周身关节寒痛、身紧、发烧、咳嗽等不适。需服麻黄、桂枝、大葱白、苏叶、羌活类的辛温开表汤药以宣通阳气,祛除寒邪,并可调和营卫


子宫肌瘤多属寒凝血瘀痰滞,汤药配合针灸多有良效。女子每逢月经时体内的瘀血浊毒借经血而下,若月经量过大,经期不建议大剂量应用祛瘀化块汤药,以免动血。我弟子曾治一子宫肌瘤患者,处以张锡纯理冲汤,嘱非经期服用,病人于经期继服导致血崩,数天后肌瘤竟然随血崩而排出,后以十全大补汤调理而愈。


我爸爸患左后牙痛,其脉浮滑大,诊为胃火上攻,用清胃散:当归10,黄连10,生地15,丹皮15,升麻15,三付立愈;后又出现左门牙痛,其痛近傍晚加重,辨为肾虚兼胃火,用二辛煎加味:细辛15,生石膏30,熟地30,三付又愈。牙痛虽属小病,其痛发作则难忍。或汤药,或针灸,若能辨证明确,多可收速效之功。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