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62|回复: 0

有一种病,叫“过完春节就感冒发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3 05: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田原对话原创国医”免费订阅
小二导读
Abstract

临近新春,为中医文化传播事业奋斗的网络,大概也想要放长假,过过慢生活,于是乎,昨天断网一天,以示抗议Σ( ° △ °|||)︴,导致小二没能及时推送今天的微文,在这里,代表“田原直播间”任性的网络,向久等的朋友表示歉意。
有一种病,叫“过完春节感冒发烧”,今天,接着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与民间中医陈胜征关于“吃多了,也会发低烧”的对话,就当打个春节前的“预防针”吧……
别误会哦,内文是田老师几年前小暑时的体验——
[size=1em]【连载文】
吃多了,也会“发低烧”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陈胜征

| 田原笔记 |

昨天是小暑节气,入夜的北京降下了一场雷雨。夜雨酣畅。
清晨早起,兴致很好,空腹工作了一个上午。中午才察觉腹中饥肠辘辘,便多吃了一些。下午便去了清华池,继续体会刺络拔罐。在热热乎乎的诊室里任由美丽又辛苦的天使们在我的后背上刺血,拔罐,不忍去看了,想来这个后背已经是“伤痕累累”了……
傍晚后,感觉身体忽然开始发热,这是近几年未有过的。全身闷热如蒸笼,感觉头胀、发晕,身体被困住了,找出体温计一测:36.3℃,并不是很高。以往发热,蒙上被子出身汗就好了,这会儿的身体却没有出汗的意思,只在额角闷闷地蒸着一点汗气。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温度一点点上升,从36.3℃到36.5℃,再到36.8℃,再到37.5℃,37.8℃,38℃,浑身不舒服。直喊家人把房门打开,家人说门窗都开着呢。
挺纳闷的,并没有着凉受风啊,也没有淋雨涉水,怎么就发起烧来了?
便电话询问正在北京改稿的陈胜征。您这是食积发热,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小孩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居然小儿了一把,也就开心了一把),就是脾胃消化不了吃下去的食物,食物闷在肠道里发酵,浊热之气就腾腾地往上蒸。
于是,这么着经历了一次“被动发热”。自己试验着把多余的食物清空,便吃了董有本用于清理大肠丸药,晚上跑了几趟厕所,第二天一早,体温正常,精神恢复。

田  原:这次发热的体会真好,治疗正确,没有任何后遗症,就是感觉身体下了一场透雨般,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晴空万里了。现在回想一下,以往的几次发热都想着发汗,可能也治错了。
陈胜征:人体发热就有这种情况,被动发热。
您呢,本来紧张地工作了一上午,思虑伤脾,况且又去拔罐,脾胃气血更加不足。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消化,成了多余的东西,它们都堆在了胃肠里,停滞、聚集的时间过长,就会变质发热。打个比方,这些东西就好像一堆被水打湿的干草堆,太阳一晒,里边烘烘地产生着热量,可是这热气被裹在了里边,出也出不来。这些像打湿的稻草一样被裹着的伏湿所产生的水汽,就是蕴在肚子里的“湿”。
理解了湿,再来体会一下“伏”的感觉。中医里有一个词形容这种被动发热十分形象,“身热不扬”。什么意思?身体感觉在发热,可是手指轻轻触摸这些地方的皮肤,却不怎么摸得着热的感觉。手再放一会儿,才感觉一股热气从皮肤的深处透出来,这股热埋得很深,不容易往外发散,这就是“伏”的感觉。
田  原:和潜伏的意思差不多。
陈胜征:身体里多余的东西,除了这层包裹的湿,还有那堆“稻草”。我们身体里的“稻草”是什么?就是我们体内没消化的营养,它们没排出去,积在了下边,反而成了一种毒,不断产生着热量。
之所以被动产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伏湿,二是多余的营养,也就是我们体内的浊毒,这也是导致我们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多发病的元凶,打个比方,假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多与它俩相关。
田  原:我体会这个被动发热,它有个特点,就不是火辣辣的高烧,也不怕冷,是“闷烧”锅的感觉,像北京炸酱面里面的小五花肉,就是小火咕嘟炖出来的。可我倒没在意身体或脸上不同的部位存在着温差。
陈胜征:一定会有温差的,只是每个人不同。打个比方,有的人发热的时候,额头发热,可是耳朵前下方腮的位置,和嘴唇下边颏的位置却发冷。有的人四肢皮肤冷,掌心却发热,或者头面热,下肢却很冷。
为什么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同时出现发热、发寒并存的现象?
答案是:发热是因为伏湿的关系,有寒却是浊毒在作怪。
伏湿堵在了下焦,压制了正气,久蕴则生内热,那么,脸上和身上一些与下焦肾和膀胱对应的位置就会出现寒凉感。这些对应的位置有哪些?我们前边说过,耳朵前下方的腮,嘴唇下边的凹陷,也就是颏的位置,以及人体的下半身,都和体内的下焦相对应。
浊毒呢?下边堵住了,浊毒排不出去,伏湿在下边产生的热气带着浊毒一起逆冲到了上焦心肺的位置,那里的交通开始变得壅滞,浊气与心肺的正气碰撞得更加剧烈,所以,脸上、身上与心肺相应的一些地方,像我们的额头、手的掌心等地方就开始发热。浊阴不降则清阳不举,下边的湿不排除,下焦功能受挫,又可以表现为两腮偏冷。
如果浊毒继续逆冲,冲到了头的位置,这个时候,整个头都发热了起来。
田  原:回到您的温差理论原点,局部温度之所以有不同和变化,其实还是人体内对应的部位伏湿在作怪。
陈胜征:对。这里用词有两个,一个叫“伏湿”,一个叫“蕴火”。伏湿产生了蕴火。这个蕴火,其实是一种低热,但却是内热的主要源头。大多数人发热是源于伏湿蕴火产生的热,真正阴虚内热的很少。人体是分阴阳的,阴的部分虚了,阴阳就失调了,阳就会偏亢盛,面色红赤,油光过剩。现在这样的病人反而不多见。
没有油光,不红赤而热的,就一定是蕴火。这个蕴,是包裹住的火,体内浊毒堆积了,就好像牛粪一样烘烘地散发着热量,这个火就像地底产生的火堆,肠胃里堆积的浊毒,是它们产生火的源头。该排的东西没有排,被裹住了,埋伏着,该出的出不去,不能化解出去,就产热。
田  原:这个伏湿蕴火的源头就是浊毒。人体内消化不了的营养物质
陈胜征:对。
田  原:我们继续聊,这个时候用发汗的方法就不正确了。
陈胜征:这时候的热是被动发热,没有外感邪气,千万不可以把它当作主动发热,若再用一些能促使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那样,身体里的水分会进一步丢失,体内的水少了,肺系和咽喉就容易被浊气烤焦,大便会闭阻不畅,不仅发热反反复复,而且常常因气逆诱发咽痒与咳嗽,这是伤了肺的津液。
田  原:还有一次体会,几年前,家里来了远方亲属,连吃了几顿大餐,特别是吃过烤鸭后,晚上出现高烧。本身她有便秘史,正赶上北京禽流感,她不敢去医院,我就用了发汗的方法,艰难退烧后,她出现了咽喉烧灼般的咳嗽(当时是冬天,她又睡了电褥子)。这个事情让我思考了很久。以至对于感冒的识别再不敢大意。
陈胜征:就是伤了肺的津液。如果这时候再吃一些甜滞的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很难被消化,不能成为身体里正义的警察,反而会成了人体的浊毒,给火添了一把“干柴”,火会越烧越旺。想象一下,如果给火里投了一些寒凉的药物或水果,火是不是就灭了?不是!脆弱的脾胃很难消化这些东西,反而变成了体内的湿,使下焦的伏湿更加严重。
湿越来越重,火越烧越旺,扁桃体开始肿大,咳嗽开始加重,鼻炎头晕变成了头痛……病情进一步恶化会怎样?身体一阵阵高热,手脚开始抽搐,此时如果继续大量输液,可导致肺里出现积水,甚至脑里也会产生积液。水压迫着大脑,此时如果在额头涂抹酒精或敷上冰块降温,则可使脑积液转化为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
田  原:应该牢记:被动发热不能发汗、不能冷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醒脾化浊、通调二便。
陈胜征:对。醒脾化浊,就是要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脾胃的消化力强了,食物中的营养不再变得多余,体内的浊毒不容易生成。此时该使用启脾丸,保和丸之类。或者急通二便,通调二便。
一是通大便,它是身体排出浊毒的主要通道。二是利小便,它是身体排水、排湿的重要通道。如果大小便都好了,身体里边的伏湿与浊毒没有了,被动发热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才是治疗被动发热惟一正确的办法。
切记一点,主动发热与被动发热是身体的两种不同的发热方式,不可把主动当成了被动,也不能把被动当成了主动,因为它们的治疗方法截然相反,治反了后果不堪设想。
有时,主动发热与被动发热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打个比方,阵热恶寒的人,一阵阵地发热,同时又怕风怕冷,这个阵热,就具有主动发热与被动发热的双重性质。阵热,其根源在于肠滞伏湿,这是内因,人之所以会恶寒,是因为体内的正气和外来的邪气在斗争发热的过程之中,正气消耗得厉害,毛孔的开合失常,具有主动发热的性质。对于阵热恶寒的人,也不可以乱用发汗散热的方法,那样会耗气伤阴,而应该益气固表,帮助体内的正气恢复毛孔的开合能力,同时化排体内的浊毒。中成药可以选择防风通圣散大黄苏打片、藿香正气水等祛湿通下类。


| 田原笔记 |
陈胜征一下子站起身来,口里的客家话和广东普通话一起蹦了出来,挡也挡不住,我知道,他又说得激动了。刚开始,我会试图理性地打断他,因为实在听不太清他谈的是什么,连猜带蒙只听了个大概。却发现,我的所有的企图全是枉然,连句话都很难插得进去,他的脑子在飞速地运转,说到尽兴之处,手也跳舞般地挥舞起来……
这就是采访头几天的常态。有些磨人,进展缓慢,我的血压似乎也上升了许多,找了个本地人从旁翻译着,也挡不住他机关枪般的话语。
到了第四天,我似乎一夜之间脑子开了窍,他的话我一下全听得懂了。在聊他的医术,聊他的理论的时候,也抓住了他的几个关键词。伏湿和浊毒就是其中的两个,只是他一说“浊”,就读zhī,整天zhī毒zhī毒的,渐渐也就习惯了。

陈胜征:伏湿蕴火导致咽炎、咳嗽或扁桃体肿大、化脓,或因为误治失治而反复发热的人,宜用下方:
大黄6~8g、牛膝6~8g、灯心草3~6g、鱼腥草10~15g,
山楂8~10g、炒莱菔子6~8g、炒牛蒡子8~12g、炒葶苈子8~12g,
黄连3~6g、白头翁6~8g、生地12~15g、泽泻6~10g,
前胡6~8g、陈皮6~8g。
便秘多天未排的人,大黄宜后下,同时可以在服药后约10~20分钟,结合推入适量开塞露甘油栓于肛门内;
痰多的人,加羚竺散,或加贝母4~8g、姜竹茹4~8g;
小便短而赤的人,可根据情况加白茅根白花蛇舌草
小肠伏湿引起发热、面赤口干而渴的人,宜加川黄连粉2~3g吞服;
口干的同时,消谷善饥,吃了很多却老感觉到饿的人,宜加石膏15~30g、六神曲6~10g,或加沙参10~12g、石斛6~8g,或加川黄连3~6g、白头翁8~10g,这三组搭配,任何一组都是屡试屡验
服药后,体内的伏湿可以化解成涕泡样的东西,从大便中排出,舌根的厚浊能够逐渐退解。
舌根的厚浊退解之后,大小便不再那么黏滞,很容易就能够排出来,有种很爽快的感觉,身体的气也顺了,食欲和睡眠都变好了。
但是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舌根厚浊,体内容易生湿的这种人,他的体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扭转过来的。如果此后的3~6个月里,继续吃这些生冷、高蛋白、异蛋白,比如鸡汁、鱼虾和蚬蚌这一类的东西,厚浊的舌根可能会再次出现,各种症状还可能反复。
田  原:好,到此,关于身体体温,面部温差的问题就谈得很清楚了,最后还将感冒的认识与分型简单了解了一下,在后面我们还会谈到。先代表容易生痰湿、出现低烧的人多谢陈医生。(文中药方仅为医家经验方,需要辨证使用。)


(未完待续)
原创中医著作:《脸上的真相》

[size=1em]
[size=1em]
[size=1em]
[size=1em]
答疑板

  最近很多朋友问:为什么很多文章都“未完待续”,“待续”到底在哪里……田原老师的长篇访谈,通常十几万字,要全部放进一篇微信,小二做不到啊!感觉不解渴的朋友,可点击阅读原文,穿越至当当网查阅已出版的几十部书籍,部分微信抢鲜分享的原创访谈,在编辑出版后,小二会第一时间告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喜爱,我们一直在寻访中医高手的路上,期待与更多知音相遇!
  

  明天一早,小二和同事们,就要踏上回乡探亲的旅程。长假期间,将和大家重温这一年来,最能引起朋友们共鸣的微信内容。甘蔗总是越嚼越甜,在这个难得的,能够陪伴亲人和爱人的长假里,也总算有充裕的时间,能够把好的知识,重新温故、品味,汲取更多的精华营养……
  

  PS:文中观点均为中医人一家之言,帮助我们打开思考生命的视野和维度,欢迎探讨。
[size=1em]

·十年寻访  坚守原创·

长按二维码  点击关注我们吧

[size=1em]微信号:田原对话原创国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