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陈学忠教授谈--“现在糖尿病的治疗陷入治糖不治病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0 16: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文摘自:辽宁日报)
  出诊专家:
  陈学忠,原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先生的中医保健医师,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著名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身体也出现了“三高”现象。我国目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各自的发病人数均居高不下,而且每天都在产生新的病患。
  患病的人屡治不愈,成了终身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陈学忠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们目前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存在误区。
  陈学忠教授认为,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一是注射胰岛素,二是服用降糖药,治疗中心就是围绕着“降糖指标”为主要目的,根本没有针对“病”来治疗,所以每天都在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稍有遗忘血糖马上升高,而且病情不断加重,心脑血管病、视神经损害、肾病甚至失明、烂足等合并症不断发生。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治“病”,而都是在治“糖”。 “糖尿病的‘病’是胰脏疾病导致血糖不能正常分解和利用糖的病症,要想真正治好糖尿病必须治好人体的胰脏,这才是治病的根本。 ”
  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丰富
  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其实,治疗糖尿病中医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将糖尿病隶属于“消渴病”范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进行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消渴病总的来说就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通俗点讲就是得糖尿病的人本来就是阴虚体质的人,这类人平时多有点潮热、盗汗口渴、易饿等等。
  陈学忠教授进一步解释,“上消属肺,患者会很渴,但排尿还算正常;中消属胃,会出现消谷善饥,意思是很容易肚子饿;下消属肾,饮水一斗,小便一斗。 ”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 《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就将中医辨证标准分为“四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以及血瘀气滞证。
  那么,糖尿病到底是怎样形成的?陈学忠教授认为,这往往与许多因素有关。譬如说感冒就会导致血糖指数升高。 “当吃了不当的食物,比如辛辣的,就容易伤阴;生活起居不当,经常熬夜,易暴易怒,就耗伤肝肾真阴。还有就是外感,没有得到科学正确的治疗,耗伤人体阴液。所有可能伤阴的原因都可能导致糖尿病。 ”此外,陈学忠强调,糖尿病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可分为幼年型糖尿病及老年型糖尿病,现代医学又分依赖型糖尿病与非依赖型糖尿病。
  患糖尿病与饮食高度相关
  患糖尿病除与遗传有关外,与饮食也高度相关。陈学忠教授举例说,美国大兵在越战时期,都只吃些高脂肪食物,所以100个越战美国大兵中,大概有一半以上有血糖指数偏高的现象。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当然就送医院急诊,第一先要验血,然后几乎所有送医的伤患都会打点滴,点滴通常有两种,一是生理盐水,补充水分,另外就是葡萄糖,可是如果是血糖指数偏高的人,葡萄糖一打进去就休克。可见饮食对糖尿病影响非常重要。
  其实关于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古代医书中很早就有记载,并发现“膏粱厚味”易致消渴病。意思就是人们要吃得太好了,会导致胰脏胰液分泌增加,使胰岛素分泌失调,最后就出现糖尿病。
  “所以我对糖尿病人饮食控制严谨。主张米饭不能吃,应改为面食。其他如糖分高的芒果龙眼荔枝香蕉等,我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不能吃。甜食一定要尽量掌控,淀粉类的东西,因为会转化为糖类,如果无法消化、吸收的就会沉淀、囤积,久而久之,当然就引发胰岛素分泌失调的现象。 ”陈学忠教授这样表示。
  下消症更接近现代糖尿病
  陈学忠教授对传统医学中的 “消渴病”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在大的概念上,糖尿病隶属于 “消渴病”范畴,但“下消症”才更接近现代所谓的糖尿病,而三消症完全等于糖尿病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说糖尿病是消渴病的病理加重期,但是不能划等号。换句话说,消渴病涵盖了糖尿病的亚健康期和发病期以及综合征期,此时没有及时治疗,误了病情就容易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 “下消症”?陈学忠教授认为,一般下消属肾,所以患者排尿次数多、尿量也多。下消症状比较容易出现在年纪大的人身上,有些老太太、老先生冬天一个晚上要起来七八次,再加上糖尿病引发的高血压,最易导致脑血管中风
  在施治方面,陈学忠教授经验丰富,“因为下消属肾,所以用药方面使用肾气丸加味的机会就比较多。肾气丸能够改善老年型糖尿病,吃了以后尿的次数减少。当然我们在治疗糖尿病时,采用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知柏地黄等中药辨证施治,效果也非常理想。此外,糖尿病引发的便秘、阴虚火旺与皮肤搔痒怎么改善?地黄、元参麦冬,叫增液汤,增加肠管的液体,帮助肠子蠕动,就会改善,只要血糖指数调整,皮肤搔痒就会缓解,可以加连翘清热解毒效果更好。 ”
  治疗陷入治糖不治病误区
  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糖尿病目前的治疗陷入了“只治糖不治病”的误区,这导致了疾病久治不愈。
  他表示,汉武帝和清代慈禧太后也都罹患糖尿病,全靠中医调治效果很好。近代也有很多名人晚年被糖尿病困扰,采取中西医共同调治护理,但因为只治 “糖”不治“病”,而导致病患视网膜病变,有的失明,有的因心脏传导功能障碍而下肢行动不便,依赖轮椅行动,外形臃肿。据当时也是某家西医科主任公平地说:“当西医未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之前,只有用控制血糖的方法。 ”
  “现在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指标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大错特错了,这根本没有治‘病’呀,而是在治‘糖’,”陈学忠教授就此强调,血糖偏低也是糖尿病。
  “我在这里最重要的要说明:糖尿病绝不是终身病,没有治好是治疗方法不对。不管你有病找中医,还是找西医,只要这个医生治疗时针对的是‘病’,而不是在治‘糖’,那你就治对了,否则肯定治不好。 ”陈学忠教授还提醒读者,千万不要相信某一种药能根治糖尿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人生病不会按它的说明书一字不遗漏地长,所有患者都有个体差异,除非此药仅是一个降糖的症状药,它不治‘病’,只治‘糖’。 ”
  中药治病同时肯定能降糖
  “我看到很多患者甚至完全不会分泌胰岛素,问题非常严重,现代医学就只能用注射胰岛素之类的方法来处理,传统医学可不一样。中医看诊不会只单纯处理症状的问题,一定会主治胰脏兼顾血糖问题。比如,幼年型糖尿病一般都用六味地黄加味处理即可,而老年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我用肾气丸加减应用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肾为人体元阴所在,效果很好。”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
  另外,陈学忠教授坚持认为中药降糖的作用也很明显。他举例说,有一位老妇人血糖高到昏迷,送医院打针,血糖也没有降下,“而我用白虎加参汤、生脉饮等处方加石斛、天花、玄参山药治疗,很快就将其血糖降下来。所以,实践证明中医中药药在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肯定的。”但陈学忠教授表示,其实中医治病组方配伍严谨,在于整体调理治病,而不是着重于降糖。
  现代医学多认为血糖饭前低,饭后增高,但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在他的临床实践中看过几例饭前高、饭后却低的病例。 “最近一位72岁杨女士就是如此,她除血糖高之外,还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因为血糖指数异常,血管异常,输送到末梢回流出问题,造成下肢水肿。饭前血糖指标高、饭后低的病例,临床上不多见,怎样才是正确的治法,并无定论,我是秉持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治疗。 ”
  西医治并发症疗效不明显
  中医在长期的消渴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证经验。
  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可广泛累及心血管胃肠泌尿和生殖等人体多个系统,具有起病隐匿、病情逐渐进展、表现复杂的特点,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病变早期往往仅累及迷走神经,但随着病情发展,交感神经亦相继受累,导致心血管、胃肠、泌尿系等功能紊乱。
  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心脏神经病变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症状。同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其发生猝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增加。西医治疗主要是降糖、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但往往疗效不尽如人意。
  而陈学忠教授认为,消渴病神经病变在其相对漫长的病变过程中,病理演变的规律具体表现为:始则阴虚热盛,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气虚可以导致消渴,阴虚也可以导致消渴,而气虚和阴虚往往相互转化,共同加重,最终导致气阴两虚。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缓慢涩滞,而成瘀血。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则血液不畅也可成瘀。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滞气机,以致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多种神经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可获最佳疗效
  陈学忠教授认为,中医药对消渴病早期防治,即对早期糖尿病病变的研究治疗经验丰富,在治疗消渴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具体的治疗上,除应针对临床表现外,更应从脾胰两脏器论治,采用益气养阴健脾胰、补肝肾活血化瘀等法。如采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有效恢复胰腺细胞的生理功能,从而有效控制利用血糖,改善代谢,调节免疫以及直接保护人体神经。
  陈学忠教授告诉记者,他经过临床实践和临床病人观察显示,中药组方可有效调节和帮助患者胰脏恢复原始功能,正常利用血糖营养,改善高血糖所致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修复自主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和改善内分泌功能,充分显示出中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
  另外,采用针灸配合也可治疗神经病变,选内关、神门、三阴交穴位,运用以心率变化为基础的神经功能试验指标,经针刺治疗后患者的静心率、呼吸差等反映神经功能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
  陈学忠教授表示,近年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治疗方法丰富多彩,思路新颖,多有创新。但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陈学忠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才可能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这些简易药方可以降血糖
  陈学忠教授还告诉记者,很多食物可以降血糖,也有很多简易的药方能降血糖。
  他表示,所有葫芦科植物,像西瓜、冬瓜、丝瓜、葫芦等都有类似作用,尤其是苦瓜。苦瓜在结小苦瓜的特候,农民就把它套在一个饮料瓶里面,这样第一不受污染,第二不会被蜜蜂或粉蝶螫,然后就让苦瓜一直长,长到充满瓶以后再采收。苦瓜无论泡酒、做汤、凉拌、红烧,肯定都可以降血糖。另外,不加糖的豆浆也降血糖。
  甘露饮也有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生脉饮。其中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当然也可以用元参,元参入肾,能够补肾水,具有消除口渴的作用,有时候不用元参改用沙参也行。麦冬入肺,可以养肺滋阴。五味子本身是酸的,酸的东西可生津止渴。
  (文中所提药方仅供参考,不作治病依据)



陈学忠谈养生



陈学忠,现任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兼首席医学专家;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养生研究中心课题组组长、特聘教授;中央保健局原局长王敏清先生中医保健医师,是当今唯一的一位御医的保健医师,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中国》栏目首席医学专家,中华健康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杏林高人首都之家理事会名誉会长兼总指导,中华名医之一,在《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上被评为“世界健康养生十大功勋专家奖,是一位世界级的医坛巨子。
微信及咨询电话15811026502
编写“电话+咨询内容/预约内容”发给微信小编,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陈学忠谈养生                            了解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