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78|回复: 0

饿不饿,我煮碗粥给你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 2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田原对话原创国医”免费订阅
小二导读
Abstract

  新春开始,大家总想吃点好的开启一天的工作,可是膏粱厚味,瓜果冷饮又是绝对不行的,在饮食日益丰盛的今天,每天”吃什么?“成了一道困难的选择题,小二想起了小时候睡醒时,看到外婆打开热腾腾的锅盖,大家一起喝粥吃点菜的幸福与满足,我们知道粥油的营养最为丰富,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所以多喝粥其实就是最简单方便的养护!小二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与董有本医师的对话,一起思考粥与养生



多喝粥就是少生病

田原:生命其实并不坚强,它很脆弱,需要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地去对待、呵护。
董有本: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第一尽量少用西药,抗生素尽量少用;第二吃饭要规律;第三点,男人少喝酒,男女都要少生气。现在整个社会都浮躁,人和人之间,有时候还没说上两句话,就开始骂起来,打起来了,气大伤身,对谁都没好处。
田原:你所说的吃饭要规律,太笼统,什么算是规律?仅仅是一日三餐吗?
董有本:早上喝粥,晚上喝粥,多大年纪都喝粥。粥是最好消化的食物,对身体来说,就是减小它的负担,减少磨损,就能健健康康地颐养天年。为什么我们莱州人很多长寿的,莱州被中国老年协会评为长寿之乡?这儿的人每天就早上喝粥、晚上喝粥,我做过这个调查的。我现在晚上也必须喝粥。
但是喝粥不代表不能吃肉,只是要选择好什么时间吃,怎么吃,吃多少的问题。我认识一个老太太,她活到102岁,生活还能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天三餐很简单,早晚都是喝粥,一碗粥,但中午她都吃肉,怎么吃?不做红烧肉,红烧排骨什么的,她就把那个肉炖的烂乎乎的,只吃一碗肉。如果是烧烤、炸的肉类,就不要吃了,很难消化。
田原:老年人可以接受喝粥养生的理念,但是年轻人估计很难做到。
董有本:那是因为他没有危机感,他还觉得现在身体健康,还没想到生病的时候,快死的时候有多恐惧。像我就是死过一回,现在怕死了,知道粥有好处,我就经常喝粥,或者喝点疙瘩汤,吃点儿稀的食物。为什么喝粥好?比如玉米面粥,磨得精细,晚上喝碗粥,也觉得饱了,它消化得快,上几次厕所就消化出去了。要是吃肉消化得出去吗?人到了晚上那个胃的蠕动也慢了,你给它那么多不好消化的东西,它消化不了就存下来了。要说这个道理呀,谁都明白,说到底还是没有危机感,还体会不到多喝粥和少生病的关系。
尤其早上起来,胃空了一宿,先喝点粥,或者喝点热水,给胃肠一个适应的过程,咱们看看,饮食讲究,保护脾胃,脾胃健康的人很少生病,人也显得年轻。尤其小孩子,胃肠娇嫩,早上喝粥比任何营养品都好。
田原:小孩子不爱喝粥,这个我很烦恼,我自己的孩子就不爱喝粥,有什么办法呢?
董有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小孩子是纯阳体质,他本身就是一种阳气内盛的表现,所以相对喜欢吃凉的东西,不爱吃热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嫌麻烦,热粥,又不能吃快了,得一点点喝,没有耐性。那么,咱们就有了办法,这很容易解决,他不喝热的,就晾凉了,再让他喝。
田原:唉,一句话就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董有本:特别小的孩子,少放一点点糖,是甜的他就爱吃了。西餐多甜,小孩子都爱吃甜的,都爱吃糖。为什么西方人的饮食观念对现在中国人影响这么大?西餐跟中餐比味道比较单一,多是甜食。
中餐以咸为主,老祖宗说了,“和五味而食”,酸甜苦辣咸,苦瓜是苦的,他爱吃吗?不吃。不只小孩子不吃,很多大人也不喜欢。
田原:有人说你不喜欢吃的东西,是身体不需要。
董有本:我认为不是。一个甜,一个苦,随便问一个人,他都选甜的,这是人的一个本能,就像大多数人都愿意过安逸的生活,不喜欢过苦日子一样的道理。学了医,知道甜的吃多了会得病,但对小孩子,乃至很多大人来说,他不知道这个东西会致病,只知道这个东西吃着舒服。所以有的人喜欢吃甜的,喝豆浆、牛奶时也大量加糖,要换作你我,就不可能这么吃糖,因为我们知道甜的吃多了伤脾气,影响中焦的运转。

田原:对,所以我们要经常清理中焦的食积,消食,导滞。推荐大家一个自制“保和丸”的方法
[材料]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白豆蔻30g
[制作方法]
①以上九味,粉成细粉,过筛备用。
②炼蜜:称取一定量的蜂蜜加热至沸,继续炼制成黏稠状,捞去漂浮的泡沫,至略带光泽即可。
③按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计算,共需10381287g蜂蜜,合药时,蜂蜜要趁热(60℃左右)加入,充分和匀,能随意捏塑即可。
④制丸:搓条,粗细要一致,表面光滑,再分制成大蜜丸即可,每丸大约重9g
[用量]口服,每次吃12丸,一天早晚2次。小儿酌减。



原创中医:《中医人沙龙:第一辑》

  
[size=1em]
[size=1em]
互动板

  亲,如果您有好的中医故事和生活感悟,请发至邮箱:3073150096@qq.com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感受。

PS:文中观点均为中医人一家之言,帮助我们打开思考生命的视野和维度,欢迎探讨。
·十年寻访  坚守原创·
长按二维码  点击关注我们吧

[size=1em]微信号:田原对话原创国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