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289|回复: 12

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2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 观是观照之义,即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观本能、欲望之迷,排除爱欲的妄想,安住于佛教的真理。练是锻炼之义,即从浅的法门至深的法门,次第熟练。熏是熏熟之义,指一再努力而养成习惯。修是修治之义,谓不受制于一法而达到自在的境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教我们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练禅也叫九次第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部分对照:九次第定是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熏禅也称师子奋迅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这个禅定很迅速地进入出,没有住定。虽然有经过其他定,但感觉到这些定不存在一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是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菩萨的超越三昧可以从最底层、从散乱心直接一下子超到初禅,超到灭受想定,中间不经过其他定。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在四禅八定按顺序由下往上两边移动灭受想二心所,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完成后再转到散心,再在两边移动。最后灭受想定退出。接着散心从上下顺序两边移动,最后初禅起住散心中。这个过程如果是修耳根圆通的很清楚听到海潮声。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超越三昧从最后一关初禅起住散心中,再重头自动进入九次第定或师子奋迅三昧。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超越三昧是出世间的最高禅,最后一关一过就是了生死。
       九次第定属于练禅。《摩耶经》里面所说的九次第定就是从初禅开始,就是从初禅开始,然后次第地进入二禅,然后再进入三禅、四禅,到达四空定,四空定结束到再进入灭受想定,这个是叫作九次第。
     狮子奋迅三味称为熏禅 ,这个禅就像狮子王在奔跑的时候能够把尘土去掉,他可以很勇猛、很迅速地进入,也很勇猛、很迅速地出来,他这个禅定有入、有出,有顺、有逆。顺呢他同样也跟九次地定一样,入像九次地定一样往前进,出像九次地定一样可以退出来,有顺超、逆超。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超越三昧有超入与超出,也同样有逆、有顺,有顺超、有逆超,有远超、有近超,有超入也有超出。修习九禅定,不依次第,超入超出之法也。若具足超越,即是菩萨。以能自在超越故;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以不能自在远超故。众行人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又名“修禅”。
  
   
      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观世音菩萨说:“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
       摘自圆瑛大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佛前问我等,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观世音乃从妙耳门,依本根圆湛不生灭性,起智观照,是谓圆照,即反闻照性,照到一心本源,即得三昧,是首楞严王三昧。 此耳根一门,即佛首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一门﹔亦即阿难请入华屋之门﹔亦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为第一。     
圣严法师文摘: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天台大师在<法华玄义>第四卷上(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一九页),就戒定慧三学中的定,说示世间禅、出世间禅、上上禅的三种禅。其出世间禅有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定是静虑之意,谓修行佛道者静心令不散乱,见得法性、佛性,悟涅槃之道。依此禅定能生正确智能,断除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严法师文摘: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下面写我自己怎样观无声之声: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他说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字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完了气也呼完了。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我听明白了,我以后就是这样用念佛的方法观无声之声,有时念一个字后观很久等到有妄念来了,才念下一个字把妄念打断。有时也用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观无声之声不管在什么地方一有时间就观,因为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床上就听到一种比第一次听到的更清楚的音声,从此经常听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才让我真正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让我踏上观世音菩萨驾驶的开往极乐世界的快车,写到这里我很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可以用耳根这一门反反复复依次第修习观、练、熏、修这四种禅定。由浅入深,解动、静、根、觉、空、灭。到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1: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下面将我的经历分几步简单介绍:
         
     第一步:通过反闻等方法让自己的识心慢慢静下来,有时还要结合用念佛、持咒、修止观的方法才能做到。同时用观呼吸等方法让身体有充足的能量,这样才慢慢听到更多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外面的天地有很多自然之声,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同样也有很多自然之声。
   
      第二步: 坚持修习就会发现这些声音的轨迹,每个轨迹的声音都有相同和不相同。最后那一个轨迹结束后又会重头再来,反反复复。第二次速度比第一次快,声音也比第一次静。反反复复听下去,到后来也很难分出是什么声音,是在那一个轨迹。因为这个时候听到的声音也差不多,只能凭感觉大约判断在那个位置。人与宇宙是一体的,人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宇宙会有各种声音,有一种规律。小宇宙也会有各种声音,同样也有一种规律。

     第三步:学习有关禅定知识,通过声音、觉受和轨迹进行分出各种禅定。

下面说说我是怎样用声音来分别禅定的: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这两个禅定可以根据共同特点(喜、乐、一心)来分别,有三种声音,。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三禅按乐、一心两种来分别就两种声音。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四禅按一心就一种声音。

           1、空无边处定   2、识无边处定   3、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5、灭尽定。这几种禅定就按一种。这几种声音都差不多,只不过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沉。空无边处定比较空荡,灭尽定声音有点尖锐。

以上是基础,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容易分出下面三个禅定。
下面三个是:
      1、九次第定又名“炼禅”。能于一座中,从初禅节节升进,依次进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最后进入受想灭尽定,中间无一异念间断,共经过四禅八种定加受想灭尽定,凡九级阶梯,次第升进,故名“九次第定”。
      2、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九次第定修习纯熟后,进一步锻炼,达到不但能从初禅沿九个阶次很快地一级级直上,进入灭尽定,而且能从灭尽定中很快地逐级下降,退归于初禅,有如印度一带被视为动物之王的狮子,不但能奋迅前行,而且能奋迅后退,故名“狮子奋迅”。
      3、 超越三昧又名“修禅”。狮子奋迅三昧的功夫纯熟,进一步锻炼,达到能超越九次第定逐级升进的阶梯,随意出入于任何一禅,不仅能顺超,从低层次定或散心直超一至数级而入高层次定,而且能从高层次定直接退入低层次定或散心。

说说练、熏、修禅这三种禅定的相同处和不相同处:
       练、熏都是按顺序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再往下,一个慢一个快。修禅也是由初禅一直往上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往下。再往上时在每个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往下时插入散心,好像是在炼禅的每个禅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在练、熏、修禅反复转几圈时,修禅转得很快,灭受想定和散心与其他定几乎同时运作。好像是熏禅插入灭受想定和散心。到后来很小声甚至没声了,然后又有声。在定中还有一种声是共同的,应该是气流声吧。观定要观有变化的声,如果是念佛、持咒、参禅、观呼吸就无所谓。
   
    通过反反复复观察声音的轨迹,发现就是九次第定又名“炼禅、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和超越三 昧又名“修禅”的轨迹。
        第四步:用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对照:

    这个过程经历差不多五个月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多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有新的体悟。每次出现前都会有一个信号,就是会想到观世音菩萨到了,过一会真的见到观世音菩萨身影。
     有一次观世音菩萨身影在我左边,我就不注意左边就注意右边 ,这时右边就出现观世音菩萨。我注意前边也一样。这都是 练、熏、修禅定反复转几圈时才出现的。

      如果问到修这个法门难不难?我会说不难,只要有内听能力就可以修了,后面是步步深入。
  
      文殊师利菩萨: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补充内容 (2016/9/17 11:05):
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 涅盘云:“无色界色,非声闻缘觉所知。” 所以我们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有能力听到这些声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0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二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

   “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中,第四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中,第三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中,第二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中,初禅中起住散心中。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补充内容 (2016/8/20 11:01):
是第二十卷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8: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音耳根圆通章就是观世音菩萨教我们怎样破这五蕴。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节选)
宣化上人浅释: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我回想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有位佛出世,名号为观世音。我在他的面前发大道心,不求人天福报,乃至声闻缘觉,而是一心求最上乘觉道之果位。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之法门修行。闻是能闻之闻性,思是以正智来思惟,不是用第六意识的思想,用坐禅的功夫来修。一味反闻闻自性,注意能闻之根性,就可以渐渐地得入正定。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于闻中】: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这“闻中”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不是肉耳之中,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的闻性,亦即如来藏性之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心光时常内注。出流是攀缘外尘。攀缘外面声尘,便是生死轮回结缚。不要跟声尘跑,而是收拾身心,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就解除第一个动尘之结,叫做入流亡所。亡即解脱,所是声尘。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亡动尘,还要再反闻入流,不能住于静境,因静境是色阴区域。直到动静二境都不生,才能达到所入既寂。这时第二个静结亦解了。声尘完全寂灭,动静二相都了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阴。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根结既解,渐次再修,增加定力,则能闻之根,亦随所闻而俱尽,没有能受和所受,解去第三个根结,同时亦破了前五识的受阴。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能闻和所闻既消尽,还有知觉,还有我相,故要再修,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亦不知,觉亦不觉,觉所觉空的时候,就解除第四个觉结。这时能觉和所觉都没有,就全无执著,亦破了第六意识的想阴。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与所觉既空,还要再修,参究空何所依,至到觉空极圆的时候,能空与所空都消除净尽,就解开第五个空觉,同时亦破第七识行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能空与所空都灭,还有个灭字。有灭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灭相都消尽,才解除第六个灭结。同时亦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识阴。生灭二字,总指诸结,因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就是生灭法。灭相最难解,要灭相全消,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才能亲见本来面目。现在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在寂灭现前的时候,忽然我超越世间和出世间。六凡众生有我执,三界众生有法执,故都不能超越世间和出世间。我这时就和十方世界融合无碍,尽大地是我自性的光明,尽虚空是我自性的体相。同时得到二种殊胜的境界。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上者可以和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互相融合,和十方如来同一慈悲心。下可以和六道众生融合,合而为一,对他们受苦罹难,都具悲心切切,要救度他们离苦得乐。

    什么是六道众生?按人身来说,眼、耳、鼻、舌、身、意是自性六道众生。色、声、香、味、触、法,亦是自性六道众生。自性众生和外边众生是相接连的。外边六道众生是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9: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这一段可以看到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包含 观(八背舍)、练(九次第定)、熏(师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这四种禅定。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又包含四禅八定和灭受想定这些内容。
       般若波罗蜜就是首楞严三昧,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坚意,首楞严三昧如是无量,悉能示佛一切神力,无量众生皆得饶益。坚意,首楞严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中。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勇将诸四种兵皆悉随从。坚意,如是所有三昧门、禅定门、辩才门、解脱门、陀罗尼门、神通门、明解脱门,是诸法门悉皆摄在首楞严三昧。随有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随从。坚意,譬如转轮圣王行时七宝皆从。如是,坚意,首楞严三昧,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随从,是故此三昧名为首楞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讲了 观音耳根圆通章就是观世音菩萨教我们怎样破这五蕴。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下面讲佛说的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是怎样破这五蕴。
   

       从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这一段可以看到【超越三昧】有两种:一超入, 二超出。



     一超入三昧: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名超入三昧。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不用处。不用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

     二超出三昧 :从灭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四禅。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禅。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禅。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初禅起住散心中。

    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 。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是在这四禅八定每个定之间插入灭受想定,按顺序灭受想二心所,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
  
白话楞伽经现证品第四: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一切声闻、缘觉入灭次第相续相,令我及诸大菩萨了达此相后,于心、心所法俱亡之灭尽定,心无所迷惑,不堕于二乘及诸外道之中。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大菩萨至于六地、以及声闻、缘觉断三界烦恼生死,皆能人于灭尽定,七地菩萨不同于二乘,念念恒入,无有间断。二乘有烦恼生死可断,堕于能取、所取,不得诸法无差别相,以觉诸法种种异相入于灭尽定,所以不能念念恒入。

        大慧,八地菩萨无出入相,恒在三昧,同于声闻、缘觉诸心识灭,证于涅盘。自初地至六地菩萨,虽未尽灭诸心识,但已正观三界,一切唯心,离我、我所,不见外法。凡愚不觉,无始以来过恶虚伪习气所熏,于自心变现能取、所取之相,故起执着。
        当你学习到这里就会明白心经说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我们不但要读经,而且还要实修实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道 发表于 2016/7/14 13:44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下面将我的经历分几步简单介绍:
         
     第一 ...

         佛在《金刚经》中讲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经中很多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大到宇宙的形成、太阳系及银河系的构造,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甚至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尖端科学等,无一不证明着佛法真理的伟大正见与真实不虚。

              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等的科学——量子力学证实佛经:宇宙万物是一体“超弦场”

现代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论佛教说: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在前面的“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下面将我的经历分几步简单介绍”这一段内容上,我写到用内听的能力听到更多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火声。外面的天地有很多自然之声,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同样也有很多自然之声。人与宇宙是一体的,人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宇宙会有各种声音,有一种规律。小宇宙也会有各种声音,同样也有一种规律。
     学习有关禅定知识,通过声音、觉受和轨迹进行分出各种禅定。发现就是九次第定又名“炼禅、 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和超越三 昧又名“修禅”的轨迹。

     也就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以下这一段说的九次第定、 狮子奋迅三昧和超越三 昧的轨迹。

通过这次体验,我也体会到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等的科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6: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继续写我在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的一些体悟:

      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卷 (节选),“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以下这一段可以看到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包含 观(八背舍)、练(九次第定)、熏(师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这四种禅定。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又包含四禅八定和灭受想定这些内容。

     也就是说包含欲界、色界、无色界。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假相。


     金刚经: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一句要结合全文去理解,也就是佛教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相作为一种妙用有时会得到一些体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