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529|回复: 5

天垂法象 道演宗风 -- 记一代宗风倡导者、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18: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垂法象 道演宗风
                                  -- 记一代宗风倡导者、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

天垂法象,翰墨结缘,法境交宫,宣万轮之真谛,还不坏之本尊,证摩天真境。
道演宗风,金锋示本,真演大千,承千古之法乳,弘不易之妙道,倡千载雄风。


    元真证吾,岁月流失。转眼的我,已在修持的漫漫长途上渡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在修持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修持改变了我的身心.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旅途。是恩师启蒙授业于我,使我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师尊李兆生(道号真阳)先生乃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十三代掌门人。每当回想起师尊座前受教的日日夜夜,总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留恋,萦绕于心头而久久不去。回想起同师尊的相识,那真是一种人生难得的缘份,我十分庆幸自己得到了它,它改变了我的人生历程。

    笔者幼年体弱多病,直至少年才有缘结识了师尊李真阳先生。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北国的初春还是很冷的,但松花江畔却有很多晨练的人们。早上起来,不知是什么力量驱使着我走向江畔,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走着,突然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走向一群人。我往里一看,只见一个衣着朴实的壮年汉子站在人群里,他口若悬河,神彩飞扬地连说带比划着什么。我仔细一听,什么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等,我被他所讲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而不断地向前跻,壮汉。抬头看到了我,发出会心地一笑,这一笑是那样地亲切而又那样地熟悉,好象我们相识了很久,很久一一。他的眼神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起了无数个浪花,使我进八了一种空灵遐想的状态之中。

    一会儿,围观的人们陆续地散去,壮汉走到我身前摸摸我的头问道;“你看我练得好吗?”我发自内心地说。“真好l”一句真好表达了我的敬佩之情。他广博的知识,优美的造型,感人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听我说完,就问我:“你想学吗?”我脱口而出:“想学!”,壮汉满意地笑了,说你明天早点来吧!”第二天我特意比每天早起了一会儿,到江边一看,壮汉比我还早,正在那里练功,他看了我一眼,说了句:“跟着我练。”我就跟着他比划起来,练了几下,他说:“你就练这几式巴!”说完就练了起来。练了一阵子,他说道休息一下吧,我小心地问:“老师您看我练的行吗?”壮汉耐心地说:“你慢慢地练吧,只要你心中长想着我是怎么教你的,你就会把功夫练好。”几天下来我学会了几个式子。一天,壮汉对我说;“铁成,你先慢慢在这练着,我这一阵子有事,可能来不了。”我心里有一种莫明其妙地失落.我小心地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您?’壮汉说: “你慢慢地练吧,到时候我就来的。”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转眼,又是一个春天来到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在这一年里:我动摇过。徘徊过,但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我,自身的变化鼓励着我,使我终于坚持下来,坚持到了这一个春天。一天,壮年汉子又来了,我一看见他,就象孩子见到了亲人似地扑了上去,紧紧抓住壮汉灼手激动地说:.“老师你可来了,”壮汉会心地笑了。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李真阳先生。由此我走上了修持之路.师尊领我步入了这个玄妙而又充满神奇的境界之中。

    师尊乃世间百年难遇之奇人,日本友人称他为“达人” (日本人通常将对传统学术 各方面造诣精深之人,称之为这人)。对祖国传统文化造诣极深,尤其对传统的修真文化(即:灵性文化)的修持独具心得,深谙其中之三昧,并运用于诸艺之中。师尊善书画,精武学,文武菲修,性命同证。尤对传统的古鉴典籍,金石铭篆,诗文楹联,品饰民俗,服食药饵,易理数术,旗幡剑令,武械金锋等诸方面,造诣精深,有惊天之绝学。师尊常说:“艺者,道之形也。”诸艺皆为“道”的一种表现形乖,师尊对诸种艺业的追求是精益求精的,所以师尊对所修诸艺担绝,这与他少年时的特殊机遇有关。师尊当年曾先后承十数位前辈隐真的点化,为其传功授业,他从幼年就随先范学字,后随诸师习练诸艺及内外功夫,至今已数十年,技艺精良,修持有成。

    特别是武当功法,讲的是“文武同宗,以武演道,以文鉴道”.师尊得武当宗传脉承,所以在文武二途上,都有很高深地造诣,为学艺,尽心尽力。当年为学传统的翻板跳壕,走线机关,他特意从师学三年木匠,为修习武学中的长重兵器,他特意去烧了三年锅炉,为学制造兵器,他又学了三年冶炼专科学校。所以他在武学一道上技艺精湛,在传统的诗文楹语上更是独具一格。尤以丹力人书画(即传统的以丹力入剑)使其书作炉火纯肯,尤其是双手吊腕,双管齐下所书的“犬虎”二字堪称宇内一绝。师尊的丹青之作,人物古朴,意境高渺,常观之使人身心受益,尤其是对书画爱好者。内孕意想不到的韵味。师尊自幼从师,得诸师之真传,秉诸宗之脉承,精研诸家理法,所学所修均系圆融三教之上品,理法精遣,独具一格。师尊深得其中三昧,築谙艺于一身,为一代宗风脉传的继承者,为弘扬传统的脉传宗风,师尊于1084年,即万轮甲子第一年应数入世.弘法渡人。正所谓:

                         法 封 三 百 载 ,盛 世 复 出 度 有 缘 。
                         功 行 大 干 界 ,千 古 宗 风 示 此 宗 。

    封真五百载,封法三百年,乃武林之旧说。起于明永乐年间的“九脉合真”的典故。国学渊源.宗溯太古,万宗演象于太古,黄帝蚩尤逐鹿于中原,持图腾以化众波及商周,启诸艺于天然,复有先秦诸子之说,演至盛唐乃成三教之势,诸种风流雅士兴贤侠剑道之风,脱胎于三教,行之于天下,以武学风姿,开九脉之燕阵.驰骋于神州大地,此九脉开后来一代之宗风。自宋、元而后,武学与修真合一,即道与术台,各派的武学与修真形成广定的体系,为九脉一统奠定了基础,自明朝永乐年间,终于形成了.“九脉合真”这一伟大的壮举。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月圆则亏,历史更是一面镜子,让人们反思回味。
九脉合真以后,武林的前辈隐真们看到了历史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修真文化在以后的一段年代里,将受到限制而发展困难,所以先辈们提出了“封真五百年”的盟约,封闭了修真文化(即灵性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二百年后。清兵入主中原,反清复明运

    动兴起,使很多武林门派参于其中,这场运动洗涤了武林的有生力量,给武林造成很大的损失,也就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前辈隐真才在原“封真五百载”的基础士又加上。封法三百年”。这就是武林中“封真五百载,封法三百年”之旧说的来历。

    师尊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应运而步入社会。笔者有缘追随师尊之左右,履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随师传功弘法,治病度人,在侍师之左右的日子里,深感受教良多,耳闻目睹师之言行,探感师尊的愿力弘大.任重道远,愿吾辈同门为完成师尊之弘愿而努力。

    师尊生活简朴、待人热情,以他那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使同他接触约人都如沐春风。为学者答疑解难于谈笑之间,师尊曾二次东渡扶桑,传法东瀛,为中日传统文化之交流作出了积极地贡献。最后愿吾师之弘愿早日实现。谨赋诗一首略表弟子之心:


法 界 三 传 地 人 天 ,吾 师 法 船 度 有 缘 。
师 入 大 千 为 弘 法 ,吾 辈 得 法 理 当 先 。
愿 师 法 侍 三 个 界 ,功 伏 龙 虎 德 配 天 。
今 日 大 干 传 法 相 ,异 日 随 师 证 本 源 。

刘铁成 1994年于滨城 证真草堂

             www.tdt111.com

[ Last edited by 附子 on 2006/6/11 at 10:23 ]
发表于 2006/6/12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1084年=1984年
发表于 2006/7/19 0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通常将对传统学术 各方面造诣精深之人,称之为达人
仇视日本人!!!
发表于 2006/7/21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不过在网络中查查他李某人的底,就知道怎么会事了,呵呵.

求仙本是痴,大道本平实.南山寻铁汉,北洞入鸿蒙.

[ Last edited by 等待花开 on 2006/7/22 at 14:46 ]
发表于 2006/7/28 0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等待花开 at 2006-7-22 02:06 PM:
文笔不错,不过在网络中查查他李某人的底,就知道怎么会事了,呵呵.

求仙本是痴,大道本平实.南山寻铁汉,北洞入鸿蒙.

[ Last edited by 等待花开 on 2006/7/22 at 14:46 ]

网络中查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啊!
发表于 2006/7/28 04: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云涯松子 at 2006/7/28 16:07:

网络中查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啊!

所以一定要慎重啊!

这种东西不能走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