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06|回复: 0

历史上中国人的寿命真的只有30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3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丽萍著作《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根据4802篇宋代墓志铭的记载,考证了宋朝人均寿命情况:
享年51—60岁的占比20.81%。
享年61—70岁的占比24.44%。
享年71—80岁的占比19.80%。
平均享年,宋朝男性为60.69岁,女性为62.31岁。
李燕捷著作《唐人年寿分析》,对正史与墓志铭上记载了生卒的2944个唐人,作了统计分析,最终计算出样本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7.55岁。
1993年,江苏连云港考古“尹湾汉墓群”,出土了一份西汉时期的简牍——《集簿》。
《集簿》记载, 当时该地区人口140余万,80岁以上33871人,90岁以上11670人。
也就是说,80以上的老人占比3.26%。(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国80岁以上老人才占1.57%)
90以上的老人占比0.84%。(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为90岁以上老人才占0.15%)
可见,西汉的和平时期,正常人寿命不比今天的普通人低。

孔子就曾说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谓三十而立,指三十岁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年龄,达到30岁的人已经有能力立足社会。
如果按照“古人平均寿命30岁”的说法,刚走向社会就要去死?你先问问孔子同不同意。
别忘了,孔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连那个年代也绝无可能“平均寿命30岁”。
现代著名学者袁祖亮著作《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统计各个朝代古人寿命:
西汉60.5岁,三国57.3岁,隋朝55.3岁,唐朝65.6岁,五代十国61.8岁,宋朝64岁,远超64.9岁,明朝70.4岁,清朝71.3岁。
这些数据表明,古人平均寿命大多在60岁左右,和现代人并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中医真有用,为什么古人平均寿命不超过30岁?”这是中医黑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历史上有没有人均寿命30岁的时期呢?客观说,肯定是有的。
夭折、战争、饥荒,是古代人口三大杀手。
遇上战争+饥荒年代,人均寿命必然大幅度缩短,再加上婴儿夭折率高,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只要不遇上战争和饥荒年代,普通人的寿命并不低。
就算没有考古,我国广大农村传承的族谱也是证据,很多家族的族谱都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就拿我家来说,我家的族谱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从山西洪洞县迁移人口到此处,填补靖难之役中死伤的人口,从公元1417年到我出生的1990年,共计573年。
我是我家族谱记载的第二十代人,如果族谱没有错漏和造假,那么用573除以19等于30.16岁,这是我祖上到我父亲十九代人的【平均生育年龄】,还不是寿命。

“古人平均寿命30岁”, 这句屁话到底是谁说出来的?
最早出自一个叫林万孝的学者写的文章——《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刊载在国家级期刊《生命与灾祸》1996年第5期。
问题是,他的文章并没有给出任何信息来源和证据,只给出了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等一系列荒唐可笑的数字。
这个林万孝既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人口学家,更没有任何人文社科和考古相关的背景。
他的一句屁话,被中医黑奉为经典,大肆传播,在他们眼里中医是伪科学,西医才是拯救全人类的文明。

古代经常提起的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用脚后跟想想,人均寿命30岁怎么做到四世同堂?
孔子说的恐怕就是“人活四十古来稀”,而不是“人活七十古来稀”了。
唐朝末年的征兵制度规定“二十而兵,六十而免”,到60岁才可以免除兵役,岂不是说,唐朝的人59岁还能上战场打仗?
民间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认为73岁和84岁有坎,许多人到这个年龄就迈不过去,虽然是迷信,也能证明古人活到七八十岁很多,起码在这个年龄死得人足够多,才能引起重视,然后才能有谚语流传下来吧。
还有古装剧里面的经典台词“我上有80岁的老母……”虽然电视剧属于虚构,但也能侧面证明人均30岁纯属扯淡。
姜子牙72岁还在人才市场投简历,你跟我乱开什么玩笑?
西医牛逼,中医也同样牛逼,只能说各有千秋。
一旦断电,仪器无法使用,西医就会秒变睁眼瞎,中医可以不受任何影响继续治病救人。
中医守护华夏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了地球上最多的人口,这就是最符合逻辑的证据。
不像欧洲,中世纪一场黑死病,人口直接减少四分之三,中国古代关于瘟疫的记载也不少,却从没听说像欧洲那样束手无策,差点被一场瘟疫干灭绝。
我们应该相信历史学家和考古证据,还是相信别有用心的人随口捏造的谎言?

作者:猪猪
来源:知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