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887|回复: 0

談形而上--李延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2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談形而上
李延明師父

現代人很喜歡談「形而上」,更有很多人把形而上歸到虛無飄渺的範疇,甚至愈談愈玄,讓人有深不可測的感覺。實際來講,談形而上的首要前提是先了解形而上的概念,一是形二是上,也就是必須先有形才有上,若沒有形,何來上。過去前人談形而上,不是單談上,而是從形入手,並瞭解上是以形為基礎,是在形的基礎之上。這就好比人的身體一樣,如果把人的身體看做是形,人的靈就好比上,在沒有身體為基礎的情況下談靈,是虛而不切實際的。

談形而上,除了要有以「形」為基礎的概念之外,第一個要先了解形,再透過形去談上,去了解上。這就如同講陰陽的對立、統一,及陰陽的互根性及互化性一樣。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也都涵蓋了這個意思。舉例來說,人的身體及心靈,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割,彼此互相影響。當身體有病痛的時候,這是形,如果只從修復身體著手,而忽略了心靈也需要同步修正及成長,身體的病痛是很難治癒的。人的身體支配及音容相貌都是靠靈在表達,人如果沒有靈,也就成了屍體一具了,而這兩個結構之間,彼此有相互依存性,所謂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這也就像談心靈,心靈並不是不存在,一個人生了病,病這個現象就是形,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則可能與上,也就是心靈有關。

其實「上」並不是不可見或不可證明,就好比人的靈,對一般人而言是不可見,但它確實存在。例如中醫中的經脈對古代名醫華陀、孫思邈、張仲景等這些人就是可見的東西,過去有許多稱之為奇人異士,這些人的能力是不能以普通人的能力或見解來衡量的。在古人的典籍中,描述過人具有這樣的能力,如醫家的「能反觀內照,五臟可安」,説明了有人具有能內視的能力,進而能夠瞭解身體。又如經脈穴位圖、子午流注及飛騰八法,一般的人都知道古人的超常能力及偉大的貢獻,能把這些東西描繪得很透徹。現代人對形體的了解只是一部分,並不完整。像人體的氣血在每個季節時辰都走不同的經脈、臟腑,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現在臟腑的氣血走到哪,人體的骨骼有多少,人體的穴位又有多少。如果觀察到了,就像會炒菜之後再去看食譜,這時就會發現古人已經把食譜列得很全了。很多經典描述了人體的變化、心靈的變化,只是現代人不太了解這些範疇。

從古至今,宗教之所以一直不被磨滅,也就是因為宗教裡都有它形而上的實質精華所在,否則也無法解決眾生的疾苦與災難。除了人的疾病,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文字裡也都記載得十分詳細。現代人今天所擁有的知識、能力,有很多都是祖先一代代累積出來而流傳下來的,值得細細地去參悟,去運用。對於其中形而上的內涵,或許不明白,但不能因為不懂,不能體會其中道理,或無法達到那個境界,就認為它不存在。就像一個孩子是沒有能力去評論一個大人的,如果一定要去評論,那只能說是以管窺天了。否則為何孔子被尊稱為聖人,華陀被稱為神醫,而一般人不能被稱為聖人,聖人必有他的獨到之處,仙聖神佛亦是,都可以超越人的範疇。所以說,對於無法了解的道理,正確的態度是要慢慢地去覺悟,所謂覺,就是形,悟就是上,對於悟來講,是很難用語言去描述,但是沒有覺,也就沒有悟的存在。這就如同一個病人,需要透過練功的方法,也就是透過形的運用,實際去了解形,才能轉化到形而上,也才有機會去了解在形基礎之上的上。

歷代前人講修行都談人的心性,如西遊記第一篇開宗明義的標題就是「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生命的組成涵蓋了「形」和「上」,也就是「形」和「靈」二個部份。一般科學界及醫學界,經常把解釋不了的現象,推向一個精神世界,一個無的範疇。宗教界大都以天機不可洩漏,或無法用語言描述來自圓其說,也是推向另一個無的世界。實際來講,既然想要了解無,就必須透過有的存在,而不能脫離了有的存在去描述這個無。就像一個練功的人,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描述不清楚,不瞭解身體的機制是如何轉化的,也就是對形不了解,那又如何能了解形之上的部分,什麼是炁機,炁機與形體間的變化,以及靈與形的互根性及互化性。一個病人,如果不清楚這些道理,那麼當面對自己的病時,是不可能知道從哪裡開始解決問題的。

多年來教學,一向是從心法、意法、身法三方面入手,身法往往是最後一個,很少先講身法。其實身法只是方法中的一個,是初期的運用工具,最重要的是人的心和觀念,若這二者不正確,就無法辨別方向及目標,有心的人才肯付出,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達到目標。而每個人的心與正確觀念的程度各有不同,也就是所謂的靈性,佛家所謂的慧根,與生俱來各不相同。

換個角度來說,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選擇,或是選擇向上或是選擇向下,而出世之理及入世之理都是同一個道理。人是處在五行相生相剋之中,所謂三世之因,三世果報。每個人對人生所做的付出,造就了自己的一生。對於不可見的東西,未必真不可見,就好像一個犯了過失的人,未必馬上看到他人生的變化。俗話常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循環必定不爽。人生這全方位的品質,都是經由過去的累積,導致後來的結果。不能說沒看到,就認為這結果不存在。

總而言之,古人早已把我們的生命描述得十分清楚,並將其分之為二個部份,一部份是形,醫學是在形的範疇裡,但光是談形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談應用,因此講精、氣、神,另一部份較難描述,是靈、炁、虛,這一部份在經典中的記載很多,卻不容易為現代人所接受。

再說,古人除了生活、工作以外,會花許多時間求知,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增加人的知識並增強人的識別能力。知識是了解事務的工具,通過實踐的累積而形成智,智是知字加上一個日,上知下行。從知識的學習積累到應用積累,以及在應用上能準確地達到效果,才能說明是否具備了這個智。而每個人生下來都帶著慧根,所謂慧根有深淺,但更重要的是實踐。現代人應該加強學習的態度,透過對更多知識方面的瞭解,而達到知行合一為目標。實際從每個人都有的形這一部份,去瞭解靈的部份,如此一來,也就符合了形而上的實質意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