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36|回复: 1

心净国土净 (圣严法师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9 02: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净国土净 (圣严法师 )


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响我们的心,即心随境转;
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即境随心转。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世界还不能够称为净土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是心境的写照。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当心中感到欢喜愉悦时,所见到的世界也比较美满,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烦恼苦闷时,所见到的世界、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尽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响我们的心,所谓心随境转;当然,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即境随心转。

境随心转是另一个方向。这世界虽非净土,虽不像阿弥陀佛般的净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达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所见到的世界,也是比较清净的。

心是什么?心可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所谓物质的心是指心脏、头脑。一般人说「我心里很难过」、「这样的麻烦事,使我很头痛」,心里难过就是心急、心脏负荷过多,头痛就是心里很烦恼、心情暴躁。

一、烦恼心和清净心

佛教所谓的「心」是指烦恼心和清净心。你、我、他,贪、瞋、痴,无常、苦等,是烦恼心。所谓「你、我、他」就是分别的意思,对接触到的人、事、物产生的反应。

虽然,一切事,一切现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场和不同的环境,但对自己的感觉而言,不要当作是和自己有冲突或无冲突。这种感觉越减少,见到的世界越和谐。

贪瞋痴是你我他的具体表现。所谓你我他,其实就是「我执」。有「我」才知道有「你」、有「他」、有「我希望……」、有「我不希望……」等念头。

一般劝人不要贪、不要瞋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贪不瞋,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贪不瞋,就是圣人。若以圣人的尺度期许是对的,却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圣人。

凡人即使不贪财,也贪名、利;不贪名、利,也贪五欲,身体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脱时,对于色、声、香、味、触任何一样,无不是贪。一般人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贪求五欲,也有贪,贪的是圣果、圣位。得解脱,才真不贪。

对于不喜欢的人、物或环境等,欲离不能离,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这和身体与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身体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有利的就贪,贪不到就瞋。对自己身体有利的,不希望离开,强迫离开,便起瞋心。与自己的名利起冲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生不欢喜心,也是瞋。


二、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

清净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烦恼心使我们痛苦,使我们生生流转六道中。烦恼心越少,投生的层次越高,智慧越增长。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镜上蒙尘是愚痴,拭去尘埃现智慧。

但是,法身应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躯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开悟、解脱、成佛,所以身体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烦恼的渊薮。

我们的心,非贪即瞋,愚痴而不知智慧,所以从减少贪瞋着手,才能发现智慧是什么。有人在念佛或诵经时,生不清净的杂念、妄想,这是正常的情况。就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要修行。开始修行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烦恼,才要追求智慧。烦恼断尽则见智慧,智慧圆满便与佛心相同,佛心与众生心原是一样,不同的是众生心有烦恼、佛心无烦恼,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净智慧心,便能见佛的不动性和空性。

清净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本来面目。有位禅师开悟以后,有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后,转身碰到墙壁,才发现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谓佛性到处存在本来具足。当烦恼心还在的时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显现时,即已开悟,不论看到什么,什么都是佛性,那又称为无分别心,或无差别性。


三、不起贪执便是清净心

「心净国土净」出自《维摩经》的〈佛国品〉,即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经句。那是说心清净后环境也清净。所谓环境,是指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到的五欲境界,又称五尘。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听的声音就是好听,美味的饮食就是美味的饮食,面对这些种种,心虽明白而不起爱着贪执,便是清净的不动心,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心清净并不是非常困难,不能永远清净,能得一小时清净,乃至一分钟清净也好,只要练习了清净,就能享受到一分钟清净自在的快乐。


四、从内至外潜移默化

如何使环境清净、国土清净,首先要从内心开始,那便是从观念的纠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时要用戒定慧的修行方法来净化身心。在修行过程中,便会发觉身不清净、心不清净,当发觉身心不清净时,就是渐渐趋向清净的表征。由个人的自我清净,再用关怀和劝导,付出时间与耐心,影响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内所接触到的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为上、观念上、心念上,渐作检讨。同时潜移默化,影响所及,便能使得国土清净了。

作为佛教徒若能人人都朝这方向走,环境就会越来越清净。「建设人间净土」不是口号,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体关怀现代社会的全民,每人都应努力的事业,人间净土,方能很快地实现。
发表于 2006/7/19 21: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