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974|回复: 0

中药产业化应避免“自杀式改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4 01: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俊杰谈中药产业化

中药产业化应避免“自杀式改良”

在西方主流市场,中国的中药尚未获得“名分”,只是以功能性食品或另类疗法的身份出现

从长久来看,执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练好内功并在国际上大力推广,是中药产业国际化路径所依

本报记者范松璐发自上海

“中国能出色地呈现于国际社会面前的传统产业,中药可拔头筹。”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周俊杰这样认为。他做医药行业15年、进入中药领域5年。他坦承,尽管近年来国家对中药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目前看来,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不乏诸多结构性问题。

2001年,和记黄埔与上海市药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上海和黄药业,这是上海首家中药制药合资企业,正是这个平台,给了周俊杰思考中国中药产业的机会。“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产业化创新

周俊杰觉得,这些年所谓的中药现代化发展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机械照搬西药标准来套中药,这从根本上对中药的创新不利。

“这样做有可能把中药变成西方的植物药。”他对此深怀隐忧。

国际上对植物药的认可程度日益加强,这固然是中药产业可以借风起舞的良好契机,不过,一味依据西药的思维范式,单纯探讨每个单方的有效部位和化学结构并得出普效关系,实质上背离了中药的理论体系。已有学者提出警告,这不啻在用西方医学的软刀子进行“自杀式改造”。

“我们往往‘洋气’得太快。”他的话语中透出一丝无奈。许多参与制定中药产业政策的专家,未必真正理解认可中药的理论和实践,这与他们沿承自西方医学的理论和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中药的精髓在于多种成分的组方,配伍也有不同,依靠多味药材的相互牵制和协调,更注重人体机能的平衡、和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经过不断的淘汰和实践,中医药理论体系自有其合理内核,而这正是中药不容流失的核心竞争力。周俊杰觉得,对中药生产厂商来说,应该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加以补充。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问题:中药讲究个性化,这和产业化发展的规模生产要求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周俊杰对此的回答是,可以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提取一些相对共性的因素来进行规模生产。比如和黄药业生产的麝香保心丸,其组方来自宋代古方“苏合香丸”,原组方中有14味药,后来按照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临床,得出每味药对动物和人体的药理作用,最后发现其中7味药和心血管直接相关。经过筛选后,这一产品最核心的部分就包含这7味药。

“另外,还可以尽量应用目前国际公认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来阐述中成药的作用机理,加强说服力。”

2000年,在美国举办的心脏病年会上,很多专家谈到血管新生的概念,指的是在缺血的心肌长出新生的侧枝血管,从而减少搭桥或支架的应用——这一点其实和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是相通的,由此得到启发,公司设立科研基金,在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的带领下,组成团队进行研究,今年初,因血管新生的作用而获了奖,而且在LifeScience等权威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

“使用共同的语言来阐述,让国际社会更充分地了解中药,这对中药发展也是一种补充。”在周俊杰看来,这类创新是“西学为用”的可行之道。

国际市场——期待国家制定自主产业标准

在西方主流市场,中国的中药尚未获得“名分”,只是以功能性食品(D i e t a r y S u p p l e m e n t)或另类疗法的身份出现,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药品(D ru g)。

周俊杰介绍,在美国,FDA药品认证的思路还是单方药或很小的组方药,而且耗时长久,药理及临床需要8~12年,每个药品平均投入8亿~10亿美元。和黄药业有两个项目在做二期临床,“投入相当大,不过看的是未来前景。”

三年前,和记黄埔在欧洲收购了第二大医药连锁店,将来若有药品通过欧盟审批进入主流市场,就可以有渠道上的后盾。另外,公司还在英国伦敦开设了“SEN(森)”中药店,采用多种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建立品牌。现在已有5家门店,去年实现了盈亏平衡。

中药的国际化道路殊为不易,毕竟在西方社会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开发国外市场,可能三五年都很难盈利。”

“民族的东西要走向世界,不光要有民族性,还需要国家强大的概念和有力的推广。”周俊杰觉得,从长远来看,中国日益崛起的国家形象会增强中药的国际接受度,但目前缺乏自主的、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产业标准,难免仰人鼻息。

“如果我们国家能潜心花费较长的时间,执行连贯的政策,建立更有说服力、安全可控的标准,由国家在国际上进行推广,会走得比较远。”在他看来,中药标准应该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一整套规范。

比如日本的汉方药中典型的“小柴胡汤”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重点在于传达给顾客一个可信的标准——对其中六味药的种植条件、采集时间、含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描述,比如种植的位置会具体到北纬东经的度数,给人安全可信的印象,而且有着可控的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出口的原料和中间体占绝大部分,中成药只占国际市场3%~5%的产值,大都处在低端市场,而国际传统医药市场却被产自日本、韩国的“洋中药”占据,洋中药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检验数据,这正是我们所缺失的。

这也给国内中药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低水平的重复仿制和恶性竞争难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令中药蒙羞——前些年有国内中药企业出口的产品被发现农药、重金属超标,以及不久前有关中药注射剂的风波,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产业清理确有必要。

从长久来看,执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练好内功并在国际上大力推广,是中药产业国际化路径所依。

微观运营层面的可行之道

“这两年是整个行业的调整期。”周俊杰觉得。

行业竞争同质化,依靠价格手段竞争难以胜出,也无法持续。对主流中药企业而言,应该在管理上找出更多腾挪的空间。周俊杰认为,企业要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大画面上把握几个关键节点:有效的产品、强健的品牌、完善的销售网络。

“国际上主流的制药企业,最主要的投入针对研发,产品往往难以替代,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目前在国内,以仿制药居多,创新型的研发非常有限。”周俊杰介绍。他认为,价格的政策不应一刀切,对原创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药品应鼓励创新。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审视,有两点需要加强:品牌策划能力和销售队伍执行管理系统。后者主要通过流程化的运作规范行为。

在塑造产品形象时,中药在保健、养生、康复和亚健康方面的作用应被突出。另外还可以在剂型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如微粒丸、软胶囊、皮肤给药、舌下含服崩解等,能更加迎合现代顾客的需求。

周俊杰回忆,李嘉诚先生曾告诉他,中药行业要耐心培育,不要企图挣快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