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035|回复: 0

【转贴】太极张三丰与武当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2 17: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张三丰与武当派

在华夏古老辽阔的大地之上,曾诞生过无数的先哲前贤;在神州秀丽奇美的山川之间,也曾行走过无数的奇人异士;他们或用自己深邃睿智的思想,或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行为,影响、启迪着后世,他们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廊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声音,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这个国度中众多龙的传人。

  奇人张三丰,就是这些杰出者中的一人。

  张三丰,元明之际的武当全真道士。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生于元初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卒年不详,大致在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在民间传说中,张三丰过目不忘,博学多才,能诗书,通音律,洒脱不羁,行住无常,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颇具神仙风度。而且武功惊人,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为后世名杨四海的武当派创始人。其所创太极拳大异过去武学,将不同于达摩祖师的道家武学发挥到极致,被誉为中国武学的泰山北斗。时人称之为“隐仙”,一生不慕荣利,遁世清修,遨游四海,行踪莫测。

  明代文献首次记载张三丰的,是任自垣撰《大岳太和山志》(武当古名太和山):“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仹。相传留候之裔,不知何许人?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中作一髻。手执方尺,身披一衲,自无寒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如,傍若无人。有请益者,终日不答一语,乃至议论三教经书,则络绎不绝。但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兴来穿山真走石,倦时铺云卧雪,行无常行,住无常住,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也。洪武初来入武当,拜玄帝于天柱峰。遍历诸山,搜奇览胜。尝与耆旧语云:吾山异日与今日,大有不同矣。我且将五龙、南岩、紫霄去荆榛拾瓦砾,旦初创焉。命丘玄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又寻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芦,奉高真香火,曰:遇真宫。黄土城卜地立草庵,曰:会仙馆。语及弟子周真德,尔可善守香火,成立自有时来,非在子也。至嘱!至嘱!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拂袖长往,不知所止。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可请来。永乐初太宗文皇帝慕其至道,致香书,累遣使臣请之不获,后十年敕大臣,师之所言,信不虚矣。”

  《明史·方伎传》则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於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荧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古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於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由于这些史料对张三丰早年经历的记载几乎都是空白,更增添了他的几分神秘。于是民间就流传着多种说法,最有影响的当数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中塑造的少林寺出身一说,此外,还有辽东名士说,县官出身说,宝鸡出身说等等,比较离奇的还有他曾与宋元之际的长春真人邱处机论道一说。不过由他的自述及所著的《云水集》来看,张三丰早年饱读诗书,为辽东名士(《登华表山》、《辽阳积翠村》),也做过元朝的中山博陵县令(今河北定县),与元相刘秉忠、名臣廉希宪等相识(《遥挽刘仲晦相公》、《答刘相公书》、《廉平章以书荐余名于刘仲晦太保感而咏此》、《呈廉阁老》等)。三十二岁时“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三十二岁北游》)弃官出家游历名山访道求真,先在老子生地鹿邑太清宫修行,后来师从于终南山火龙真人,得授丹道密诀最终悟道。在作于1294年的《悠悠歌》中他曾吟唱道:“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到不如携琴剑,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从中也可看出一些他的出身时间与早期经历。

  修真悟道之后,张三丰主要往来活动于陕西、山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庐,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会仙馆”。他曾经对山中耆旧说:“吾山异日与今日大有不同矣”。后来,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山,封武当山为五岳之首,曰“大岳”。

  武当草创,张三丰又来到陕西金台观。金台观由宝鸡名士扬轨三初建于元朝末年,后来因张三丰曾在这里修行传道而名声大振。观内现存遗迹、建筑无一不与张三丰及道教文化有关,传世文物"翻耳罐"以及三丰居室,三丰炼功场等都极具传奇色彩。

  金台观现存《张三丰遗迹记》一碑,为明天顺六年(1462年)陕西参政知事、吏部右侍郎张用浣所立,记载其父张朝用十三岁那年在观内读书,云游至此的张三丰看见后就问他是谁家子弟,张朝用回答原籍柘城张家,元末为避兵祸,父亲张维(字叔廉,洪武年间为国子监学正)才举家迁入宝鸡。张三丰听后感慨道:我就是张玄玄,当年云游柘城时就认识你先祖张荣并与你家有交往,你祖上叫张毅的是你什么人?张朝用回答:那是我祖父。张三丰说:我认得他时他还是个童子。张三丰勉励张朝用好好读书,将来可官至三品(后果为均州知州)。过了一月,张三丰离开金台观时,张朝用也去送行,“别后,见真仙之行,足不履地,时人已异之”。

  传说有一个晚上,五六个小伙子在三丰洞与张三丰闲谈。其中一个小伙说他老家原在甘肃平凉,可他长这么大还没回平凉去过。张三就问想不想回平凉看看?那小伙子说想去,可四百多里路,去一趟也不容易。张三丰说真想去的话也不难,于是拿出一张芦席卷成筒筒,把耳朵凑近席筒的一头,听了一阵说:“哎,今晚平凉有戏,唱的是《五家坡》”。大家一听,非常奇怪,都说老道和他们开玩笑,张三丰见众人不信就叫他们自己听。几个小伙子们都把耳朵凑近席筒去听,梆子叮叮桄桄,胡琴吱吱噜噜,唱腔清脆激昂,嗬,确实是在唱戏。张三丰就问大家想去看吗?大家纷纷表示想去看。张三丰说:“要去也不难,我可带你们去。但有一条件,你们得听我的,我叫咋办就咋办”。大家一致表示同意,急问他何时去?他说:“马上去”,说完就把席筒放松、弄粗,叫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往里钻。当他叫大家从席筒钻出来,已经是平凉的戏台子下边了。大家惊喜地回头去看,席筒不见了,只见张三丰笑嘻嘻地走了过来;“现在看戏吧,可不要乱走,戏一完咱们就一块儿回去”。看完戏,他把大家带到平凉城北的河边,当时河里正在发洪水,他叫大家不要害怕,闭上眼睛,喊过一二,就往河里跳。大家都照他的吩咐办了,睁眼一看又回到了金台观。可一点人数,差了一个人。原来那小子看见河里洪水滔滔心里就害怕了,他闭了眼睛,在张三丰喊过一、二的时候,别人都跳了,只有他没有跳。到他睁睛看时大家都不见了,没有办法只得沿途乞讨,过了五六天才回到家里。

  离开金台观,张三丰入蜀见献王朱椿,在道教发源地川西鹤鸣山追思张道陵;又行遍四川,入贵州,一路访道修行,后复入武当,云游襄汉,……

  明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最后一次离开武当山,云游四方行踪不定。离开不久后湘王朱柏谒武当山,寻张三丰不得,感慨之余写有《赞张真仙诗》一首:“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

  张三丰颇有神通,在好几个明人笔录里都提到过这样一件奇事:张三丰曾在曹国公李景隆家做客数十天,临别时李景隆不舍,张三丰就留下自己的斗笠蓑衣说:“公家不出千日,当有横祸绝粒。予感公相待之厚,故留此二物。急难时,可披蓑顶笠绕圆,而呼我也”。两年后李景隆遭难,全家被幽禁,朝廷断绝供粮,全府粮食眼看就要吃完了,想起张三丰的交代,便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绕圆大呼张三丰之名,不一会府中空地就长满稻米,不到一个月就成熟了,靠着这些粮食全府才没饿死,熬到了朝廷开禁供应粮米。有了粮食后来再试,此法就失效了。

  《德安府志》则载“张在丰寓太平山,与山下宗显者尤善,其童子常从之游。童子语曰:张常出游,必偕我,但令闭目,一日窃视之,乃空中也。三丰闻之不乐,遂遗之去。乃邀父老登山为别,揖众使坐,下山取火,往返回四十里,顷刻而至。又市豆腐一提,此父老归,属其提版,曰:此唐邑西关王宅物也,为我还之。嗣问王宅,往市豆腐时,正父老在山时也。唐邑去太平山,百四十里,后觅三丰不知所”。

  清初黄朗生撰《崂山志》云:“明永乐间,有张三丰者,自青州云门,来于崂山下居之,居民苏观礼焉。邑中初无耐冬花,三丰自海岛中携出一本,植现庭前,虽隆冬严雪,叶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艳可爱。今近三百年,柯干大小如初,或分蘖株别植,未有能生者”。

  张三丰也精通医道,在王景云家时,景云妻想买镇江醋,张三丰听到后就叫她洗净醋缸,拿出随身带的小葫芦往里倒,小葫芦里流出来的醋已经装满了两缸还没流完。他家隔壁一女子生病快死了,张三丰去看过后说:“是可生也,当与老夫同榻一宵则可,不然不得活”。女方家人同意了,张三丰就登榻用自己的脚板与病女脚板摩擦,病女感觉热流自足心起,第二天病就好了,三天全愈如初。

  京师酒肆,有癫童子,手足溃腐,殆无生理。日见一敝衣道人来乞酒,童子伺主人不见,予之一瓯,如此两月。道人曰:尔病可救也,因令童子侧其首几上,以气呼入耳,其热如蒸,明日遂差。

  《陕西通志》载,生员张恪于周公庙朝阳洞遇张三丰,敞衣垢面,张恪没理会,当时天降大雪,正准备做饭时,张三丰出去片刻就拿着才采摘的新鲜蔬菜回来,说这是从成都取来的,张恪不信,跑到门外一看,雪地里了无足迹。临走时张三丰才告诉他:吾玄玄子张三丰也。问他有什么愿望,张恪说:苦无记性。于是张三丰吹其耳,连嘱曰:吾令汝聪明,自是读书,过目辄不忘。后来张恪果然成为永乐甲午十二年(1414)会试解元。

  张三丰还精通堪舆之学,相人之术,能知后世,测未来。《贵州图经新志》载,“张仙人,不知何许人?以洪武间来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教信以葬地曰:远远长龙自北来,脉流成右建僧台。前峰凹处堪为冢,若葬真泉步玉阶。已而别信曰:武当山再会。信恳留闭之室中,未久寂然,不知所往。后信以功封隆平候,监修武当宫观,果再会其人焉。”

  《玉屏县志》载:“张三丰明初,一瓢一笠,栖石莲峰下,来去城市,踪迹不测,钟鼓楼之建,基址方向,皆其所定,后遗记而去,曰:‘百年以后无平溪言其验欤,予张掣蹋也’”。后来该钟鼓楼果然于永历二年清顺治四年(1647),被南明总镇张先璧溃兵恣意蹂躏,焚掠无遗。

  《祥符县志》载,张三丰“洪武初寓汴延庆观,时大理寺卿王宇为儿时,三丰过其里,而异之,曰:此儿他日必贵显,后果如其言。

  除此之外,张三丰还精通音律,善琴韵好鱼鼓。他的弟子丘玄清,担任过朝廷负责朝廷祭祀礼仪的太常寺卿这个官职,就把武当山的道教音乐带到了当时的明朝朝廷里面去。

  由于张三丰洒脱不羁,行踪不定,时而隐修于山野,时而云游于江湖。以高隐深遁行侠仗义博得佳誉。民间、朝野上下对他的传说越来越多越奇,声望越来越高,以至明洪武十七年太祖朱元璋专门下诏求见而不得,洪武十八年强迫其弟子沈万山敦请也不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当时全真教已经式微,天师教成为道教正统,因张三丰声名远播,朱元璋还特意叮嘱统领天下道教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两次亲自四处寻访:“有张玄玄者,可请来”。由此可见其影响。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也非常想把民间影响很大的“真仙”张三丰“延请诣朝”,多次派人寻访。并致张三丰《御制书》:“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凤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之怀,敬奉书。永乐十年二月初十日”。由此可见他渴见及仰慕的心情。

  张三丰无意陛见,赋诗一首由弟子孙碧云转交永乐帝:圣师亲口诀,明方万古遗,传与世间人,能有几人知,衣破用布补,树衰用土培;人损将何补,阴阳造化机,取将坎中实,金花露一枝,庆云开天际,祥光塞死基,归已昏昏点,如醉亦如痴,大丹如黍米,脱壳证无为,优游天下广,万象掌中珠,人能服此药,寿如天地齐,如若不延年,吾言皆是非。金丹重一斤,闭目静存神,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炼成离女汞,吞尽坎男精,金丹并火喉,口口是元音。

  成祖又赏赐张三丰弟子右正一虛玄子孙碧云制曰:朕敬慕真仙张三丰老师,道德崇高,虛化玄妙,超越万有,冠絕古今。原見之心,愈久愈切,遣使祇奉香书,求之四方,积有年岁,迄今未至。朕闻武当遇真庵,真仙老师鹤驭所游之处,不可以不加敬,今欲创建道场,以伸景仰欽慕之诚。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規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尔宜深体朕怀,致宜尽力,以成协相之功欽哉。

  由于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奇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更是派出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人,大修武当宫观并派人守候。

  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大兴土木,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明英宗于天顺三年(1459),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封为“清虚元妙真君”。天启三年(1623),嘉宗称张三丰降坛显灵,加封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明代帝王的慕求与褒封,道门的神化,使张三丰的神仙传说历久不衰,托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到清代仍时有所闻。

  张三丰影响后世最深的,则是开创了中国武术中的内家功夫武当派。相传张三丰在云游龟山时无意中看到鹰蛇相斗,仔细观察之后大受启发。他认为蛇在攻防之时采取的姿态非常形象地演示出内家功夫的真谛: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辩位于尺寸毫匣,制敌于擒扑封闭。完全遵从了老子所阐述的“柔刚、静动、曲直”的矛盾辩证关系。道家哲学的本体是“道”。认为在天、地、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万物,而又制约万物。它的存在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它的行为是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它的表现是柔、静、虚、空、圆、中、正、和等。这些都可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概括表示。深明道家万物法自然观点,阴阳平衡动静相生理念影响的张三丰,于是根据道家“道法自然”、“守柔处雌”理论,把道家的内丹功、养生家的导引术、武术家的拳法加以糅合、编创和演化,集其大成,最终创造了以内丹为体、技击为用,养生为首、防身为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借力打力、后发制人的具有独特功理功法、运动体系和形式的武当内家拳,给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张三丰的思想,具有元明时代道教思想的普遍特征,提倡三教同源。张三丰认为,自古道法流传,分为正、邪二教。而儒、道、佛三教皆为正教,三教虽创始人不同,但都“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而仙家特称为道门,是更以此道自任也。复何言哉?平允论之曰: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这是张三丰内丹思想中的卓越之处。

  在三教一家的理论前提下,张三丰阐发他独特的内丹法。他首先强调立基炼己。立基,以伦理实践为主,强调凡人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义诚,全于人道,自然不远仙道。如他在《玄机直讲》中说:“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然后讲立基之本”。“正心诚意”的立基法门,显然是融会儒、道二教思想。进一步,他认为炼己即是炼性、修心、存心。他在《道情歌》中说:“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药材生。”心性是人生之本,自然也是修炼之本,心定性清,则能修炼大丹。对于心、性的关系,他的论述也很精致,他说: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鄞鄂,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

  显然,张三丰的内丹学完全继承了全真北派重心性的传统,强调真心、真性对于修炼内丹的重要性。他虽然并不把心等同于性,也就是说,在理论上他并没有“心即理”的心学式主张,倒是有“性即理”的理学式倾向,但他强调内丹修炼是要炼真心、养真性,真心(即本原之心)与真性本质上却是完全同一的。实际上,张三丰还把修炼真心真气与儒家的忠孝仁义结合起来,如他说:“若无真心真气,必不能尽忠孝立大节也,盖忠孝者本乎真心,大节者原乎真气。”这样说来,真心说,既是道教修炼内丹的根本,也是儒家道德功夫论的基础。这种用真心、真性做基础,来融通道教与儒家的思想,既调和了儒道关系,又为心学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张三丰留下的著作很多,《金丹要旨》、《金丹秘诀》、《金液还丹歌》、《无根树二十四旨》、《地元真仙了道歌》等在明代即已刊行。清人李西月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张三丰可考的弟子有

  太和四仙: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周真德.

  二性:李性之,陈性常(1435--?)

  二宗:李玄宗,王道宗(1345--1415年)

  二修:张清修,李静修

  三大弟子:丘玄清(1327--1393),孙碧云(1345--1417),沈万三(1307--1373)

  武当七侠:宋远桥(1295--1380),俞莲舟,(1303--1387),俞岱岩(公元1306--1379),张松溪(1310--1394),张翠山(1313--1346),殷梨亭,(1318--1403),莫声谷(1323--13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