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微明道观
›
古画品录
返回列表
查看:
3151
|
回复:
3
古画品录
[复制链接]
WANGLI
WANGLI
当前离线
积分
645
发表于 2006/12/11 2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
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
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
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
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
之闻见也。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事五代宋明帝,吴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
非复激扬所以称赞,但价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
曹不兴。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
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卫协。五代晋时。占画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说备形
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
张墨、荀((曰助))五代晋时。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
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
※第二品(三人)
顾骏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变古则今,赋彩制
形,皆创新意。如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
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
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
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
轴,故为宝也。
袁((艹倩))。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
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
※第三品(九人)
姚昙度。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鬼音))魁神鬼,皆能绝妙。奇正咸宜,雅
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虽纤微长短,往往失之。而舆
皂之中,莫与为匹。岂直栋梁萧艾可搪突((王与))((王番))者哉!
顾恺之。五代晋时晋陵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除体精微,笔无妄下。
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
毛惠远。画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
其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塊然未尽。其善神鬼及马,泥滞于体,颇有拙也。
夏瞻。虽气力不足,而精彩有余。擅名远代,事非虚美。
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以后,实为领袖。
及乎子((禺页))能继其美。
江僧宝。斟酌袁陆,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像人之外,非其所长
也。
吴((日东))。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京洛。
张则。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巧不竭,若环之无端,
景多触目,谢题徐落云此二人后不得预焉。
陆杲。体制不凡,跨迈流欲。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画之间。动流恢服,传
于后者,殆不盈握。
桂枝
一芳,足征本性。流液之素,难效其功。
※第四品(五人)
蘧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厘不失,别体之妙,
亦为入神。
顾宝先。全法陆家,事之宗禀。方之袁((艹倩)),可谓小巫。
王微。史道硕。五代晋时。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得其细,史传以似
真。细而论之,景玄为劣。
※第五品(三人)
刘顼。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而笔迹困弱。形制单省。其于所长,妇人为最。
但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然观察祥审,甚得姿态。
晋明帝。讳绍,元帝长子,师王厉。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
有奇观。
刘绍祖。善于传写,不闲其思。至于雀鼠笔迹,历落往往出群。时人为之语,
号曰移画,然述而不作,非画所先。
※第六品(二人)
宋炳。炳明于六法,迄无适善,而含毫命素,必有损益,迹非准的,意足师
放。
丁光。虽擅名蝉雀,而笔迹轻羸。非不精谨,乏于
生气
。
桂枝
,
生气
相关帖子
•
绝对要看:孩子发烧是怎么样变成白血病的
•
杂病一例
•
从脉用药之十九:治胸口至喉堵塞例
•
裴永清谈桂枝汤的理解及应用
•
请各位老师帮我辨证 斑秃 脸和腿有斑锈 腿粗
•
从脉用药之二十七:治无病需补养例
•
经方治误用桂枝汤一例(答案已公布)
•
中成药治梦见死人妖怪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WANGLI
WANGLI
当前离线
积分
645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1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一
○古文
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 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 之为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 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史官 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籀文
周太史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 曰: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体异。甄酆定六书,二曰 “奇字”是也。
○小篆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
○八分
按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 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为八分,言有默,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 用,甚喜。遣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飞去。”
○隶书
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 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以御史。 以奏事烦多,篆字难在,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章草
按章草,汉黄门令史史游所作也。卫恒、李诞并云:“汉初而有草法,不知 其谁。”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非也。”王愔云:“汉元 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隋渐以行之是也。”
○行书
按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従简易,相间流 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书是 也。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
○飞白
按飞白书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 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 分之轻者。邕在鸿都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
○草书
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 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驲,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今之草 书也。”
○汲冢书
汲冢书,盖魏安釐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 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
○李斯
秦丞相李斯曰:“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删略 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已下,咸见伏焉√诸名山碑玺铜 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 迹焉。”(出《蒙恬笔经》)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者《苍颉篇》七章。虽 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醨。则三皇结绳,五帝画象,三王肉 刑,斯可况也。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谓华。 妙极于华者,义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 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 大篆入妙。
李斯书,如为冠盖,不易施手。
○萧何
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
○蔡邕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善音,明天文术数。 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 白,妙有绝伦。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女琰甚贤明,亦工书。 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 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伯喈 自书五经于太学,观者如市。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为神。”
○崔瑗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 草,书师于杜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炼,美玉天姿,可谓 冰寒于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入 神,小篆入妙。
○张芝
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画而后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 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 笔而成。作英草行入神。隶书入妙。”
”伯英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张昶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 “亚圣”。文舒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隶入能。
○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颖川人,桓、灵之世,以造行书擅名。既以草创,亦甚妍 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 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
○师宜官
师宜官,南阳人。灵帝好书,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 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 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 立,宜官书也。
“宜官书,如雕羽未息,翩翩自逝。”
○梁鹄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 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帝悬帐中,又 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 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亦擅名 汉末。又甚能作纸。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 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子邑之纸,研妙晖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 笔,穷神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颖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 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 迹,动见默。”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筋。”张华云: “胡昭善隶书,茂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可谓宿士矣。”
○钟繇
魏钟繇,字元常。繇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 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搥胸呕血。太祖以 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 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 八分(出羊欣《笔阵图》)。繇尤善书于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 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 古之善政遗爱结于人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 书,则卫索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禅碑》,称此为最也。太和四年薨,迨八十 矣。元常隶行入神,草、八分入妙。钟书有十二种,意外巧妙,绝伦多奇。
○钟会
钟会,字士季,元常少子。善书,有父风。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 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干将、镆鎁焉。会尝诈为荀勖书,就勖 母钟夫人,取宝剑。会兄弟以千万造宅未移居,勖乃潜画元常形像。会兄弟入见, 便大感恸,勖书亦会之类也。会隶、行草、章草并入妙。
○韦诞
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 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 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孥虎据,剑拔弩张。” 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颖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 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 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纟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 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 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季, 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钉榜,未题署。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上, 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诞危惧,戒子孙,绝此楷法。
卷二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 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 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出羊欣《笔阵图》)
逸少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得之神功。逸少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妙。妻郄氏甚工 书,有七子。献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并工草。
○又
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 章草十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尝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 顿还旧观。”
旧说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 “此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 惋云:“老举家朝飧,唯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云:“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 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十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 不答。
又云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 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详看,乃叹曰: “小人乱真乃玺!”
羲之性好鹅,山阴昙?襄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 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 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 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 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 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父已刮削都尽,儿还失书,惊懊累日。
○又
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常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 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郄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 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脩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 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 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善草隶。幼学于父,次习于张芝。尔后改变制度,别创 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元中,新造太极殿。安欲使 子敬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之事。子敬知其旨,乃 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 逼。子敬年五六岁时,学书,右军従后潜制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 遂书《乐毅论》与之。学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 如大则尤直而寡态,岂可同年。唯行草之间,逸气过也。及论诸体,多劣右军。 总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皆入神,八分入能。
○又
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 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暧斐亹,极有势好。日日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 其美。问:“谁所作”答曰:“七郎。”羲之於是作书与所亲曰:“子敬飞白, 大有直是图于此壁。”子敬好书,触遇造玄,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祴, 著往诣。子敬便取祴,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褾略周。自叹比来之合, 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色,于是制祴而走。左右果逐及于门外,斗争分裂衣, 少年才得一袖而已。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 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入欣斋。欣著新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幅及带。 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
○又
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 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秩, 尝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或谓小王为小令, 非也。献之为中书令,卒于官。族弟珉代之。时以子敬为大令,季琰为小令。
○王脩
王脩,字敬仁,仲祖之子。官至著作郎,少有秀令之誉。年十三著《贤令论》, 刘真长见之,嗟叹不已。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 王僧虔曰:“敬仁书,殆穷其妙。”王子敬每看,咄咄逼人。升平元年卒,年二 十四。始王导爱好钟氏书,丧乱狼狈,犹衣带中盛,尚书宣示。过江后以赐逸少。 逸少乞敬仁,敬仁卒,其母见此书平生所好,以入棺。敬仁隶、行入妙。殷仲堪 书,亦敬仁之亚也。
○荀舆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骨帖》。
○谢安
谢安,字安石,学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解书为难。”安 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内所瞻。王僧虔云:“谢安入能书品录也。” 安石隶、行、草并入妙。兄尚字仁祖万石,并工书。
○王廙
晋平南将军侍中王廙,右军之叔父,工隶、飞白。祖述张卫,法复索靖。书 七月二十六日一纸,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乱,乃四叠缀衣中以渡江。今蒲州桑泉 令豆卢器得之,叠迹犹在。
○戴安道康昕
晋戴安道,隐居不仕。总角时,以鸡子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自书刻之, 文既奇丽,书亦妙绝。又有康昕,亦善草隶。王子敬常题方山亭壁数行,昕密改 之,子敬后过不疑。又为谢居士题画像以示子敬,子敬叹能以为西河绝矣。昕, 字君明,外国人,官至临沂令。
○韦昶
晋韦昶,字文休仲将。兄康字元将,凉州刺史之玄孙,官至颖川太守、散骑 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状貌尤古,亦犹人则抱素,木则封冰,奇而且劲。太元 中,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乃使刘环 以八分书之,后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问:“王右军父子书,君以为云何” 答曰:“二王自可谓能,未是知书也。”又妙作笔,王子敬得其笔,叹为绝世。 义熙末卒,年七十岁余。文休古文大篆、草书并入妙。
○萧思话
宋萧思话,兰陵人,父源冠军琅阝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射,工书。 学于羊欣,得其体法,虽无奇峰壁立之秀,运用连岗尽望势不断绝,亦可谓有功 矣。王僧虔云:“萧全法羊,风流媚好,殆欲不减,笔力恨弱。”袁昂云:“羊 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之妙也。”
○王僧虔
琅阝琊王僧虔,博涉经史,兼善草隶。太祖谓虔曰:“我书何如”卿曰: “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 上大笑曰:“卿善为词也。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虔历左仆射尚书令,谥 简穆公。僧虔长子慈,年七岁,外祖江夏王刘义恭迎之入中斋,施诸宝物,恣其 所取,慈唯取素琴一张、《孝子图》而已。年十岁,共时辈蔡约入寺礼佛,正见 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日何乾乾。”慈应声答:“卿如此不知礼,何 以兴蔡氏之宗”约兴宗之子也。谢超宗见慈学书,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答 云慈书与大人,犹鸡之比凤。超宗,凤之子。”慈历侍中,赠太常卿。约历太子 詹事。
○又
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臣中 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
○王融
齐末王融,图古今杂体,有六十四书。少年仿效,家藏纸贵。而风鱼虫鸟是 七国时书,元长皆作隶字,故贻后来所诘。湘东王遣沮阳令韦仲定为九十一种, 次功曹谢□勋增其九法,合成百体,其中以八卦为书为一,以太为两法,径丈一 字,方寸千言。
○萧子云
梁萧子云,字景乔。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白,羲之白而不飞,飞白之间, 在卿斟酌耳。”尝大书萧字,后人匣而宝之,传至张氏宾护,东都旧第有萧齐前 后序,皆名公之词也。
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 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齐”。
○萧特
海盐令兰陵萧特,善草隶,高祖赏之。曰:“子敬之书不如逸少,萧特之迹 遂过其父。”
○僧智永
陈永欣寺僧智永师,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智永章草及 草书入妙,行入能。兄智楷亦工书,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又
智永尝于楼上学书,业成方下。
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能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 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 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右军孙智永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自制铭志。
尝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满。
○僧智果
隋永欣寺僧智果,会稽人也,炀帝甚善之。工书铭石,其为瘦健。造次难类, 尝谓永师曰:“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骨。夫筋骨藏于肤肉,山水不厌高深。而 比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若吴人之战,轻进易退,勇力而非武。虚张夸耀,无 乃小人儒乎。”智果隶行草入能。
唐·张怀瓘
卷三
○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自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 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 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 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尝召三品已上,赐宴于玄武门。帝操 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 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购《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僧智永弟子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 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帖购 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 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 往日侍奉先师,实尝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 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 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 《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 之,必获。”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 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奏曰: “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 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 檀越”翼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 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 药酒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宾 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如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 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来旅雁哀。非君有祕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 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 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 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 亦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可将来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 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也。贫道有一真迹,颇是殊常。” 翼曰:“何帖”才曰:“《兰亭》。”翼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 榻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 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临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类, 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梁上,并萧翼二 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言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 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露汜桥南严迁家斋。 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 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 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 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 以。又遣云御史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 取《兰亭》,《兰亭》今已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而便绝倒,良久始 苏。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 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马脑碗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 匹,兼宝装勒辔,宅庄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祕_,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 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穀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己用,回造三 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不能强饭,唯歠粥,岁余乃卒。 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 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 欲従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 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入玄宫矣,今 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又
一说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 右军《兰亭书》,二曰神龟(以铜为之,龟腹受一升,以水贮之,龟则动四足, 行所在能去),三曰如意(以铁为之,光明洞彻,色如水晶)。太宗特工书,闻 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 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爱”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 又投龟,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
○汉王元昌
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子,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 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伦也。
○欧阳询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今古,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书则八体尽能, 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贞 观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询飞白、隶、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
○又
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 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开通元宝钱,武德四年铸,其文乃欧 阳率更书也。
○欧阳通
唐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尝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 狸毛为心,覆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 重其书。薛纯_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人,仕隋为秘书郎。炀帝知其才,嫉其鲠直,一为七 品十余年。仕唐至秘书监。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 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大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 余,尤所偏工,本师于释智永。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隶、行、 草入妙。
○褚遂良
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右仆射,善书。少则伏膺虞监,长 则师祖右军真书,甚得其媚趣。显庆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隶、行入妙。亦尝师 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伤于疏瘦也。
○又
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官岂能若此者。” 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曰: “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 喜而退。
○薛稷
薛稷,河东人,官至太子少保。书学褚,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矣, 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稷隶、行入能。
○又
稷外祖魏仿,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锐精模仿,笔态遒丽,当时无及 之老。反善画,博采古迹,埒于秘书。
○高正臣
高正臣,广平人,官至卫尉卿。习右军之法,睿宗爱其书。张怀素之先与高 有旧,朝士就高乞书,或凭书之,高尝为人书十五纸,张乃戏换其五纸,又令示 高。再看不误,客曰:“有人换公书。”高笑曰:“必是张公也,乃审详之,得 其三纸。”客曰:“犹有在”,高又观之,竟不能辨。高尝许人书一屏幛,逾时 未获。其人乃出使淮南,临别大怅惋。高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正与仆书一类, 公可便往求之,遂立申此意。”陆柬之尝为高书告身,高皇嫌之,不将入秩,后 为鼠所伤,乃持去。张公曰:“此鼠甚解正臣意,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 隶、行、草入能。
○王绍宗
王绍宗,字承烈,官至秘书少监。祖述子敬,钦羡柬之。其中小真书体象尤 甚,其行书及章草次于真。常与人书云:“鄙夫书翰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 恒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每与吴中陆大夫论及此道,明朝必不觉已进。陆 后于密访知之,嗟赏不少,将余比虞士。以虞亦不临写故也,但心准目想而已。 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腹皮,与余正同也。”承烈隶、行、草入能。
○郑广文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布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 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 尾,曰“郑虔三绝。”
○李阳冰
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元中,张 怀瓘撰《书断》,阳冰、张旭并不载。绛州有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李阳冰 见之,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书是唐初,不载书者名姓,碑有“碧落”二字, 时人谓之《碧落碑》。
○张旭
张旭书得笔法,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 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毫大叫,以头歠水墨中, 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陆,或有 异论,至长史无间言。
○又
旭释褐为苏州常熟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复至,乃怒而 责曰:“敢以闲事屡扰公门”老父曰:“其实非论事,但睹少公笔迹奇妙,贵为 箧笥之珍耳!”长史异之,因诘其何得爱书”答曰:“先父爱书,兼有著述。” 长史取示之,信天下工书者也。自是备得笔法之妙,冠于一时。
○僧怀素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圣三昧,弃笔堆积,埋山下,号笔冢。(出《国 史补》)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四
○程貌已下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 皇善之,出为御史,名曰“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小异李斯,见师一时。陈留蔡邕, 后汉人,左中郎将。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杜陵 陈遵,后汉人,不知官。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上 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宜官能为大字一丈, 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 云集,酒因大售,至饮足,削书而退。安定梁鸿,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乃师 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鸿手也。
○邯郸淳已下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鸿后。毛弘,鸿弟子,秘书八 分皆传鸿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 瑗子寔,官至尚书,亦能草。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勤绝伦。家之衣帛 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忩々不暇草。时人谓为“草圣”。 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人中云芝书者,多是昶也。
○姜诩已下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诞最优,魏宫馆宝 器皆是诞手。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以笼盛诞,辘轳引上书之。 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诞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恭, 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 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河间张起亦善草,不及崔张。刘德升 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二家俱学于德 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 三曰狎书,相闻者也。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章事,莫有 知者。河东卫觊,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觊子瓘,为晋太保,采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藁,藁是相闻书也。瓘子恒, 亦善书,博识古文字。敦煌索靖,张芝姊之孙,晋征西司马,亦善草。陈国何元 公,亦善草书。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荥阳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
○王羲之
王羲之《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维永和十 年三月癸卯九日辛亥而书亦真—元初,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 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至八年,县丞李延业求得,上岐王。王以献,便留内不 出。或云其后却借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图书悉为灰烬,此书亦见焚矣。
○王廙
王廙,羲之之叔也,善书画。尝谓右军曰:“吾诸事不足法,唯书画可法。” 晋明帝师其画,王右军学其书。
○潞州卢
东都顷年创造防秋馆,穿掘多蔡邕,鸿都学所书石经。后洛中人家往往有之, 王羲之《借船帖》书之尤工者也。故山北卢匡宝惜有年,卢公致书借之不得。云: “只可就看,未尝借人也。”卢除潞州,旌节在途,才数程,忽有人将书帖就卢 求售,阅之乃《借船帖》也,惊异问之。云:“卢家郎君要钱遣买耳。”卢叹异 移时,不问其价还之,后不知落于何人。京师书侩孙盈者,名甚著。盈父曰仲, 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所逃焉。公《借船帖》是 孙盈所蓄,人以厚价求之,不果。卢公时其急切减而赈之,日久满百千,方得。 卢公,韩太冲外孙也,故书画之尤者,多阅而识焉。
○桓玄
《晋书》中有饮食名“寒具”者,亦无注解处,后于《齐民要术》并《食经》 中检得,是今所谓”饣?饼”。桓玄尝盛陈法书名画,请客观之⊥有食寒具,不 翟手,而执书画,因有涴,玄不怿,自是会客不设寒具。
○褚遂良
贞观十年,太宗谓魏徵曰:“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 后来书流,甚有法则。”于是召见,太宗尝以金帛,购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 书诣阙以献,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咸为证据,一无舛误。十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太宗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利,为一时之绝,购求得人间 真行凡三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每听政之暇,时阅 之。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亦胜弃日。凡诸艺未尝有 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今吾学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 唯在求其骨力,得其骨力,形势自生。”
○兰亭真迹
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书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一尺为一轴,宝惜者独 《兰亭》为最。置于坐侧,朝夕观鉴赏。一日附耳语高宗曰:“吾千秋万岁后, 与吾《兰亭》将去也。”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王方庆
龙朔二年四月,高宗自书与辽东诸将。许敬宗曰:“许国师爱书,可于朝示 之。”神功二年,上问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合有书法”方庆奏曰:“臣十 代再従伯祖羲之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先臣进讫,有一卷,臣近已进讫。 臣十一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 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従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见 在。”上御武成殿召群臣取而观之,仍令凤阁舍人崔融作序,目为《宝章集》, 以赐方庆,朝野荣之。
○二王真迹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集贤 院。令集字榻两本进,分赐诸王,其书皆是。贞观中太宗令魏徵、虞世南、褚遂 良等定其真伪八十卷。小王、张芝等迹,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真观字为印, 印缝及卷之首尾。其草迹又令褚遂良真书小字帖纸影之,其中古本亦有是梁隋官 本者,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姚察等,署记太宗,又令魏褚等卷 下更署名以记之。其《兰亭》本相传云在昭陵玄宫中。《乐毅论》长安中太平公 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褾, 每卷分为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余并失坠。元悌又割去前代记署,以己之名氏 代焉。玄宗自书“开元”二字,为印记之。右军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 张芝、张昶各一卷。右军真行书唯有《黄庭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 右军扇上真尚书宣示,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其书有贞观年旧褾织成字。
○八体
张怀瓘《书断》曰:“篆、籀、八分、隶书、章草、草书、飞白、行书”, 通谓之“八体”,而右军皆在神品。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类龙爪,后遂有龙爪 书,如科斗玉箸偃波之类,诸家共五十二般。
○李都
李都荆南従事时,朝官亲熟自京寓书,书踪甚恶。李寄诗戏曰:“华缄千里 列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弃。惟堪爱惜为珍宝, 不敢留传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东都乞儿
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 用掷笔高尺余,以足接之,未尝失落,书棘书不如。
○卢弘宣
李德裕作相日,人有献书帖。德裕得之,执玩颇爱其书。卢弘宣时为度支郎 中,有善书名。召至,出所获者书帖令观之。弘宣持贴久之不对,德裕曰:“何 如”,弘宣有恐悚状,曰:“是某顷年所临小王帖。”太尉弥重之。
○岭南兔
岭南兔,尝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笔,醉失之,大惧。因剪己发为笔,甚 善,更使为之。工者辞焉,语其由,因实对,遂下令使一户输人须,或不能致, 辄责其直。
原引自国学网站;螭耶居主人另制版2001
回复
举报
WANGLI
WANGLI
当前离线
积分
645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1 2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一
○古文
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 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 之为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 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史官 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籀文
周太史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 曰: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体异。甄酆定六书,二曰 “奇字”是也。
○小篆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
○八分
按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 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为八分,言有默,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 用,甚喜。遣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飞去。”
○隶书
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 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以御史。 以奏事烦多,篆字难在,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章草
按章草,汉黄门令史史游所作也。卫恒、李诞并云:“汉初而有草法,不知 其谁。”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非也。”王愔云:“汉元 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隋渐以行之是也。”
○行书
按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従简易,相间流 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书是 也。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
○飞白
按飞白书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 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 分之轻者。邕在鸿都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
○草书
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 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驲,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今之草 书也。”
○汲冢书
汲冢书,盖魏安釐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 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
○李斯
秦丞相李斯曰:“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删略 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已下,咸见伏焉√诸名山碑玺铜 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 迹焉。”(出《蒙恬笔经》)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者《苍颉篇》七章。虽 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醨。则三皇结绳,五帝画象,三王肉 刑,斯可况也。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谓华。 妙极于华者,义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 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 大篆入妙。
李斯书,如为冠盖,不易施手。
○萧何
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
○蔡邕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善音,明天文术数。 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 白,妙有绝伦。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女琰甚贤明,亦工书。 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 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伯喈 自书五经于太学,观者如市。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为神。”
○崔瑗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 草,书师于杜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炼,美玉天姿,可谓 冰寒于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入 神,小篆入妙。
○张芝
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画而后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 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 笔而成。作英草行入神。隶书入妙。”
”伯英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张昶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 “亚圣”。文舒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隶入能。
○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颖川人,桓、灵之世,以造行书擅名。既以草创,亦甚妍 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 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
○师宜官
师宜官,南阳人。灵帝好书,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 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 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 立,宜官书也。
“宜官书,如雕羽未息,翩翩自逝。”
○梁鹄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 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帝悬帐中,又 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 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亦擅名 汉末。又甚能作纸。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 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子邑之纸,研妙晖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 笔,穷神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颖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 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 迹,动见默。”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筋。”张华云: “胡昭善隶书,茂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可谓宿士矣。”
○钟繇
魏钟繇,字元常。繇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 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搥胸呕血。太祖以 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 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 八分(出羊欣《笔阵图》)。繇尤善书于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 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 古之善政遗爱结于人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 书,则卫索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禅碑》,称此为最也。太和四年薨,迨八十 矣。元常隶行入神,草、八分入妙。钟书有十二种,意外巧妙,绝伦多奇。
○钟会
钟会,字士季,元常少子。善书,有父风。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 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干将、镆鎁焉。会尝诈为荀勖书,就勖 母钟夫人,取宝剑。会兄弟以千万造宅未移居,勖乃潜画元常形像。会兄弟入见, 便大感恸,勖书亦会之类也。会隶、行草、章草并入妙。
○韦诞
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 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 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孥虎据,剑拔弩张。” 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颖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 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 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纟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 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 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季, 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钉榜,未题署。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上, 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诞危惧,戒子孙,绝此楷法。
卷二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 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 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出羊欣《笔阵图》)
逸少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得之神功。逸少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妙。妻郄氏甚工 书,有七子。献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并工草。
○又
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 章草十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尝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 顿还旧观。”
旧说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 “此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 惋云:“老举家朝飧,唯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云:“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 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十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 不答。
又云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 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详看,乃叹曰: “小人乱真乃玺!”
羲之性好鹅,山阴昙?襄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 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 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 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 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 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父已刮削都尽,儿还失书,惊懊累日。
○又
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常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 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郄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 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脩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 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 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善草隶。幼学于父,次习于张芝。尔后改变制度,别创 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元中,新造太极殿。安欲使 子敬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之事。子敬知其旨,乃 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 逼。子敬年五六岁时,学书,右军従后潜制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 遂书《乐毅论》与之。学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 如大则尤直而寡态,岂可同年。唯行草之间,逸气过也。及论诸体,多劣右军。 总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皆入神,八分入能。
○又
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 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暧斐亹,极有势好。日日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 其美。问:“谁所作”答曰:“七郎。”羲之於是作书与所亲曰:“子敬飞白, 大有直是图于此壁。”子敬好书,触遇造玄,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祴, 著往诣。子敬便取祴,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褾略周。自叹比来之合, 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色,于是制祴而走。左右果逐及于门外,斗争分裂衣, 少年才得一袖而已。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 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入欣斋。欣著新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幅及带。 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
○又
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 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秩, 尝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或谓小王为小令, 非也。献之为中书令,卒于官。族弟珉代之。时以子敬为大令,季琰为小令。
○王脩
王脩,字敬仁,仲祖之子。官至著作郎,少有秀令之誉。年十三著《贤令论》, 刘真长见之,嗟叹不已。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 王僧虔曰:“敬仁书,殆穷其妙。”王子敬每看,咄咄逼人。升平元年卒,年二 十四。始王导爱好钟氏书,丧乱狼狈,犹衣带中盛,尚书宣示。过江后以赐逸少。 逸少乞敬仁,敬仁卒,其母见此书平生所好,以入棺。敬仁隶、行入妙。殷仲堪 书,亦敬仁之亚也。
○荀舆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骨帖》。
○谢安
谢安,字安石,学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解书为难。”安 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内所瞻。王僧虔云:“谢安入能书品录也。” 安石隶、行、草并入妙。兄尚字仁祖万石,并工书。
○王廙
晋平南将军侍中王廙,右军之叔父,工隶、飞白。祖述张卫,法复索靖。书 七月二十六日一纸,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乱,乃四叠缀衣中以渡江。今蒲州桑泉 令豆卢器得之,叠迹犹在。
○戴安道康昕
晋戴安道,隐居不仕。总角时,以鸡子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自书刻之, 文既奇丽,书亦妙绝。又有康昕,亦善草隶。王子敬常题方山亭壁数行,昕密改 之,子敬后过不疑。又为谢居士题画像以示子敬,子敬叹能以为西河绝矣。昕, 字君明,外国人,官至临沂令。
○韦昶
晋韦昶,字文休仲将。兄康字元将,凉州刺史之玄孙,官至颖川太守、散骑 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状貌尤古,亦犹人则抱素,木则封冰,奇而且劲。太元 中,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乃使刘环 以八分书之,后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问:“王右军父子书,君以为云何” 答曰:“二王自可谓能,未是知书也。”又妙作笔,王子敬得其笔,叹为绝世。 义熙末卒,年七十岁余。文休古文大篆、草书并入妙。
○萧思话
宋萧思话,兰陵人,父源冠军琅阝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射,工书。 学于羊欣,得其体法,虽无奇峰壁立之秀,运用连岗尽望势不断绝,亦可谓有功 矣。王僧虔云:“萧全法羊,风流媚好,殆欲不减,笔力恨弱。”袁昂云:“羊 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之妙也。”
○王僧虔
琅阝琊王僧虔,博涉经史,兼善草隶。太祖谓虔曰:“我书何如”卿曰: “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 上大笑曰:“卿善为词也。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虔历左仆射尚书令,谥 简穆公。僧虔长子慈,年七岁,外祖江夏王刘义恭迎之入中斋,施诸宝物,恣其 所取,慈唯取素琴一张、《孝子图》而已。年十岁,共时辈蔡约入寺礼佛,正见 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日何乾乾。”慈应声答:“卿如此不知礼,何 以兴蔡氏之宗”约兴宗之子也。谢超宗见慈学书,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答 云慈书与大人,犹鸡之比凤。超宗,凤之子。”慈历侍中,赠太常卿。约历太子 詹事。
○又
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臣中 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
○王融
齐末王融,图古今杂体,有六十四书。少年仿效,家藏纸贵。而风鱼虫鸟是 七国时书,元长皆作隶字,故贻后来所诘。湘东王遣沮阳令韦仲定为九十一种, 次功曹谢□勋增其九法,合成百体,其中以八卦为书为一,以太为两法,径丈一 字,方寸千言。
○萧子云
梁萧子云,字景乔。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白,羲之白而不飞,飞白之间, 在卿斟酌耳。”尝大书萧字,后人匣而宝之,传至张氏宾护,东都旧第有萧齐前 后序,皆名公之词也。
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 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齐”。
○萧特
海盐令兰陵萧特,善草隶,高祖赏之。曰:“子敬之书不如逸少,萧特之迹 遂过其父。”
○僧智永
陈永欣寺僧智永师,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智永章草及 草书入妙,行入能。兄智楷亦工书,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又
智永尝于楼上学书,业成方下。
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能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 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 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右军孙智永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自制铭志。
尝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满。
○僧智果
隋永欣寺僧智果,会稽人也,炀帝甚善之。工书铭石,其为瘦健。造次难类, 尝谓永师曰:“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骨。夫筋骨藏于肤肉,山水不厌高深。而 比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若吴人之战,轻进易退,勇力而非武。虚张夸耀,无 乃小人儒乎。”智果隶行草入能。
唐·张怀瓘
卷三
○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自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 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 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 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尝召三品已上,赐宴于玄武门。帝操 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 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购《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僧智永弟子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 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帖购 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 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 往日侍奉先师,实尝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 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 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 《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 之,必获。”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 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奏曰: “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 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 檀越”翼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 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 药酒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宾 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如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 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来旅雁哀。非君有祕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 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 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 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 亦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可将来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 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也。贫道有一真迹,颇是殊常。” 翼曰:“何帖”才曰:“《兰亭》。”翼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 榻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 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临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类, 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梁上,并萧翼二 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言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 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露汜桥南严迁家斋。 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 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 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 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 以。又遣云御史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 取《兰亭》,《兰亭》今已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而便绝倒,良久始 苏。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 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马脑碗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 匹,兼宝装勒辔,宅庄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祕_,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 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穀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己用,回造三 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不能强饭,唯歠粥,岁余乃卒。 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 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 欲従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 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入玄宫矣,今 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又
一说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 右军《兰亭书》,二曰神龟(以铜为之,龟腹受一升,以水贮之,龟则动四足, 行所在能去),三曰如意(以铁为之,光明洞彻,色如水晶)。太宗特工书,闻 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 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爱”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 又投龟,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
○汉王元昌
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子,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 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伦也。
○欧阳询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今古,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书则八体尽能, 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贞 观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询飞白、隶、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
○又
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 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开通元宝钱,武德四年铸,其文乃欧 阳率更书也。
○欧阳通
唐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尝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 狸毛为心,覆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 重其书。薛纯_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人,仕隋为秘书郎。炀帝知其才,嫉其鲠直,一为七 品十余年。仕唐至秘书监。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 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大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 余,尤所偏工,本师于释智永。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隶、行、 草入妙。
○褚遂良
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右仆射,善书。少则伏膺虞监,长 则师祖右军真书,甚得其媚趣。显庆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隶、行入妙。亦尝师 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伤于疏瘦也。
○又
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官岂能若此者。” 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曰: “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 喜而退。
○薛稷
薛稷,河东人,官至太子少保。书学褚,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矣, 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稷隶、行入能。
○又
稷外祖魏仿,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锐精模仿,笔态遒丽,当时无及 之老。反善画,博采古迹,埒于秘书。
○高正臣
高正臣,广平人,官至卫尉卿。习右军之法,睿宗爱其书。张怀素之先与高 有旧,朝士就高乞书,或凭书之,高尝为人书十五纸,张乃戏换其五纸,又令示 高。再看不误,客曰:“有人换公书。”高笑曰:“必是张公也,乃审详之,得 其三纸。”客曰:“犹有在”,高又观之,竟不能辨。高尝许人书一屏幛,逾时 未获。其人乃出使淮南,临别大怅惋。高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正与仆书一类, 公可便往求之,遂立申此意。”陆柬之尝为高书告身,高皇嫌之,不将入秩,后 为鼠所伤,乃持去。张公曰:“此鼠甚解正臣意,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 隶、行、草入能。
○王绍宗
王绍宗,字承烈,官至秘书少监。祖述子敬,钦羡柬之。其中小真书体象尤 甚,其行书及章草次于真。常与人书云:“鄙夫书翰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 恒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每与吴中陆大夫论及此道,明朝必不觉已进。陆 后于密访知之,嗟赏不少,将余比虞士。以虞亦不临写故也,但心准目想而已。 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腹皮,与余正同也。”承烈隶、行、草入能。
○郑广文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布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 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 尾,曰“郑虔三绝。”
○李阳冰
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元中,张 怀瓘撰《书断》,阳冰、张旭并不载。绛州有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李阳冰 见之,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书是唐初,不载书者名姓,碑有“碧落”二字, 时人谓之《碧落碑》。
○张旭
张旭书得笔法,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 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毫大叫,以头歠水墨中, 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陆,或有 异论,至长史无间言。
○又
旭释褐为苏州常熟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复至,乃怒而 责曰:“敢以闲事屡扰公门”老父曰:“其实非论事,但睹少公笔迹奇妙,贵为 箧笥之珍耳!”长史异之,因诘其何得爱书”答曰:“先父爱书,兼有著述。” 长史取示之,信天下工书者也。自是备得笔法之妙,冠于一时。
○僧怀素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圣三昧,弃笔堆积,埋山下,号笔冢。(出《国 史补》)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四
○程貌已下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 皇善之,出为御史,名曰“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小异李斯,见师一时。陈留蔡邕, 后汉人,左中郎将。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杜陵 陈遵,后汉人,不知官。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上 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宜官能为大字一丈, 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 云集,酒因大售,至饮足,削书而退。安定梁鸿,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乃师 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鸿手也。
○邯郸淳已下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鸿后。毛弘,鸿弟子,秘书八 分皆传鸿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 瑗子寔,官至尚书,亦能草。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勤绝伦。家之衣帛 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忩々不暇草。时人谓为“草圣”。 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人中云芝书者,多是昶也。
○姜诩已下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诞最优,魏宫馆宝 器皆是诞手。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以笼盛诞,辘轳引上书之。 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诞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恭, 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 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河间张起亦善草,不及崔张。刘德升 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二家俱学于德 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 三曰狎书,相闻者也。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章事,莫有 知者。河东卫觊,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觊子瓘,为晋太保,采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藁,藁是相闻书也。瓘子恒, 亦善书,博识古文字。敦煌索靖,张芝姊之孙,晋征西司马,亦善草。陈国何元 公,亦善草书。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荥阳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
○王羲之
王羲之《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维永和十 年三月癸卯九日辛亥而书亦真—元初,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 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至八年,县丞李延业求得,上岐王。王以献,便留内不 出。或云其后却借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图书悉为灰烬,此书亦见焚矣。
○王廙
王廙,羲之之叔也,善书画。尝谓右军曰:“吾诸事不足法,唯书画可法。” 晋明帝师其画,王右军学其书。
○潞州卢
东都顷年创造防秋馆,穿掘多蔡邕,鸿都学所书石经。后洛中人家往往有之, 王羲之《借船帖》书之尤工者也。故山北卢匡宝惜有年,卢公致书借之不得。云: “只可就看,未尝借人也。”卢除潞州,旌节在途,才数程,忽有人将书帖就卢 求售,阅之乃《借船帖》也,惊异问之。云:“卢家郎君要钱遣买耳。”卢叹异 移时,不问其价还之,后不知落于何人。京师书侩孙盈者,名甚著。盈父曰仲, 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所逃焉。公《借船帖》是 孙盈所蓄,人以厚价求之,不果。卢公时其急切减而赈之,日久满百千,方得。 卢公,韩太冲外孙也,故书画之尤者,多阅而识焉。
○桓玄
《晋书》中有饮食名“寒具”者,亦无注解处,后于《齐民要术》并《食经》 中检得,是今所谓”饣?饼”。桓玄尝盛陈法书名画,请客观之⊥有食寒具,不 翟手,而执书画,因有涴,玄不怿,自是会客不设寒具。
○褚遂良
贞观十年,太宗谓魏徵曰:“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 后来书流,甚有法则。”于是召见,太宗尝以金帛,购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 书诣阙以献,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咸为证据,一无舛误。十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太宗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利,为一时之绝,购求得人间 真行凡三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每听政之暇,时阅 之。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亦胜弃日。凡诸艺未尝有 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今吾学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 唯在求其骨力,得其骨力,形势自生。”
○兰亭真迹
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书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一尺为一轴,宝惜者独 《兰亭》为最。置于坐侧,朝夕观鉴赏。一日附耳语高宗曰:“吾千秋万岁后, 与吾《兰亭》将去也。”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王方庆
龙朔二年四月,高宗自书与辽东诸将。许敬宗曰:“许国师爱书,可于朝示 之。”神功二年,上问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合有书法”方庆奏曰:“臣十 代再従伯祖羲之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先臣进讫,有一卷,臣近已进讫。 臣十一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 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従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见 在。”上御武成殿召群臣取而观之,仍令凤阁舍人崔融作序,目为《宝章集》, 以赐方庆,朝野荣之。
○二王真迹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集贤 院。令集字榻两本进,分赐诸王,其书皆是。贞观中太宗令魏徵、虞世南、褚遂 良等定其真伪八十卷。小王、张芝等迹,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真观字为印, 印缝及卷之首尾。其草迹又令褚遂良真书小字帖纸影之,其中古本亦有是梁隋官 本者,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姚察等,署记太宗,又令魏褚等卷 下更署名以记之。其《兰亭》本相传云在昭陵玄宫中。《乐毅论》长安中太平公 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褾, 每卷分为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余并失坠。元悌又割去前代记署,以己之名氏 代焉。玄宗自书“开元”二字,为印记之。右军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 张芝、张昶各一卷。右军真行书唯有《黄庭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 右军扇上真尚书宣示,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其书有贞观年旧褾织成字。
○八体
张怀瓘《书断》曰:“篆、籀、八分、隶书、章草、草书、飞白、行书”, 通谓之“八体”,而右军皆在神品。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类龙爪,后遂有龙爪 书,如科斗玉箸偃波之类,诸家共五十二般。
○李都
李都荆南従事时,朝官亲熟自京寓书,书踪甚恶。李寄诗戏曰:“华缄千里 列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弃。惟堪爱惜为珍宝, 不敢留传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东都乞儿
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 用掷笔高尺余,以足接之,未尝失落,书棘书不如。
○卢弘宣
李德裕作相日,人有献书帖。德裕得之,执玩颇爱其书。卢弘宣时为度支郎 中,有善书名。召至,出所获者书帖令观之。弘宣持贴久之不对,德裕曰:“何 如”,弘宣有恐悚状,曰:“是某顷年所临小王帖。”太尉弥重之。
○岭南兔
岭南兔,尝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笔,醉失之,大惧。因剪己发为笔,甚 善,更使为之。工者辞焉,语其由,因实对,遂下令使一户输人须,或不能致, 辄责其直。
回复
举报
WANGLI
WANGLI
当前离线
积分
645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1 21: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一
○古文
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 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
○大篆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 之为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 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史官 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籀文
周太史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 曰: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体异。甄酆定六书,二曰 “奇字”是也。
○小篆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
○八分
按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 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为八分,言有默,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 用,甚喜。遣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飞去。”
○隶书
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 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以御史。 以奏事烦多,篆字难在,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章草
按章草,汉黄门令史史游所作也。卫恒、李诞并云:“汉初而有草法,不知 其谁。”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非也。”王愔云:“汉元 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隋渐以行之是也。”
○行书
按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従简易,相间流 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书是 也。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
○飞白
按飞白书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 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 分之轻者。邕在鸿都门,见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
○草书
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 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驲,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今之草 书也。”
○汲冢书
汲冢书,盖魏安釐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 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
○李斯
秦丞相李斯曰:“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删略 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已下,咸见伏焉√诸名山碑玺铜 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 迹焉。”(出《蒙恬笔经》)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者《苍颉篇》七章。虽 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醨。则三皇结绳,五帝画象,三王肉 刑,斯可况也。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谓华。 妙极于华者,义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 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 大篆入妙。
李斯书,如为冠盖,不易施手。
○萧何
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
○蔡邕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善音,明天文术数。 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 白,妙有绝伦。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女琰甚贤明,亦工书。 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 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伯喈 自书五经于太学,观者如市。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为神。”
○崔瑗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 草,书师于杜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炼,美玉天姿,可谓 冰寒于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入 神,小篆入妙。
○张芝
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画而后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 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 笔而成。作英草行入神。隶书入妙。”
”伯英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张昶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 “亚圣”。文舒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隶入能。
○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颖川人,桓、灵之世,以造行书擅名。既以草创,亦甚妍 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 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
○师宜官
师宜官,南阳人。灵帝好书,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 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 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 立,宜官书也。
“宜官书,如雕羽未息,翩翩自逝。”
○梁鹄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 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帝悬帐中,又 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 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亦擅名 汉末。又甚能作纸。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 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子邑之纸,研妙晖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 笔,穷神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颖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 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 迹,动见默。”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筋。”张华云: “胡昭善隶书,茂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 可谓宿士矣。”
○钟繇
魏钟繇,字元常。繇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 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搥胸呕血。太祖以 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 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 八分(出羊欣《笔阵图》)。繇尤善书于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 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 古之善政遗爱结于人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 书,则卫索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禅碑》,称此为最也。太和四年薨,迨八十 矣。元常隶行入神,草、八分入妙。钟书有十二种,意外巧妙,绝伦多奇。
○钟会
钟会,字士季,元常少子。善书,有父风。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 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干将、镆鎁焉。会尝诈为荀勖书,就勖 母钟夫人,取宝剑。会兄弟以千万造宅未移居,勖乃潜画元常形像。会兄弟入见, 便大感恸,勖书亦会之类也。会隶、行草、章草并入妙。
○韦诞
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 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 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孥虎据,剑拔弩张。” 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颖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 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 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纟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 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 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季, 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钉榜,未题署。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上, 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诞危惧,戒子孙,绝此楷法。
卷二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 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 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 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出羊欣《笔阵图》)
逸少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得之神功。逸少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妙。妻郄氏甚工 书,有七子。献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并工草。
○又
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 章草十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尝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 顿还旧观。”
旧说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 “此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 惋云:“老举家朝飧,唯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云:“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 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十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 不答。
又云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 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详看,乃叹曰: “小人乱真乃玺!”
羲之性好鹅,山阴昙?襄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 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 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 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 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 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父已刮削都尽,儿还失书,惊懊累日。
○又
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常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 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郄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 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脩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 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 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善草隶。幼学于父,次习于张芝。尔后改变制度,别创 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元中,新造太极殿。安欲使 子敬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之事。子敬知其旨,乃 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 逼。子敬年五六岁时,学书,右军従后潜制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 遂书《乐毅论》与之。学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 如大则尤直而寡态,岂可同年。唯行草之间,逸气过也。及论诸体,多劣右军。 总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皆入神,八分入能。
○又
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 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暧斐亹,极有势好。日日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 其美。问:“谁所作”答曰:“七郎。”羲之於是作书与所亲曰:“子敬飞白, 大有直是图于此壁。”子敬好书,触遇造玄,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祴, 著往诣。子敬便取祴,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褾略周。自叹比来之合, 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色,于是制祴而走。左右果逐及于门外,斗争分裂衣, 少年才得一袖而已。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 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入欣斋。欣著新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幅及带。 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
○又
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 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秩, 尝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或谓小王为小令, 非也。献之为中书令,卒于官。族弟珉代之。时以子敬为大令,季琰为小令。
○王脩
王脩,字敬仁,仲祖之子。官至著作郎,少有秀令之誉。年十三著《贤令论》, 刘真长见之,嗟叹不已。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 王僧虔曰:“敬仁书,殆穷其妙。”王子敬每看,咄咄逼人。升平元年卒,年二 十四。始王导爱好钟氏书,丧乱狼狈,犹衣带中盛,尚书宣示。过江后以赐逸少。 逸少乞敬仁,敬仁卒,其母见此书平生所好,以入棺。敬仁隶、行入妙。殷仲堪 书,亦敬仁之亚也。
○荀舆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骨帖》。
○谢安
谢安,字安石,学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解书为难。”安 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内所瞻。王僧虔云:“谢安入能书品录也。” 安石隶、行、草并入妙。兄尚字仁祖万石,并工书。
○王廙
晋平南将军侍中王廙,右军之叔父,工隶、飞白。祖述张卫,法复索靖。书 七月二十六日一纸,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乱,乃四叠缀衣中以渡江。今蒲州桑泉 令豆卢器得之,叠迹犹在。
○戴安道康昕
晋戴安道,隐居不仕。总角时,以鸡子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自书刻之, 文既奇丽,书亦妙绝。又有康昕,亦善草隶。王子敬常题方山亭壁数行,昕密改 之,子敬后过不疑。又为谢居士题画像以示子敬,子敬叹能以为西河绝矣。昕, 字君明,外国人,官至临沂令。
○韦昶
晋韦昶,字文休仲将。兄康字元将,凉州刺史之玄孙,官至颖川太守、散骑 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状貌尤古,亦犹人则抱素,木则封冰,奇而且劲。太元 中,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乃使刘环 以八分书之,后又使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问:“王右军父子书,君以为云何” 答曰:“二王自可谓能,未是知书也。”又妙作笔,王子敬得其笔,叹为绝世。 义熙末卒,年七十岁余。文休古文大篆、草书并入妙。
○萧思话
宋萧思话,兰陵人,父源冠军琅阝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射,工书。 学于羊欣,得其体法,虽无奇峰壁立之秀,运用连岗尽望势不断绝,亦可谓有功 矣。王僧虔云:“萧全法羊,风流媚好,殆欲不减,笔力恨弱。”袁昂云:“羊 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之妙也。”
○王僧虔
琅阝琊王僧虔,博涉经史,兼善草隶。太祖谓虔曰:“我书何如”卿曰: “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 上大笑曰:“卿善为词也。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虔历左仆射尚书令,谥 简穆公。僧虔长子慈,年七岁,外祖江夏王刘义恭迎之入中斋,施诸宝物,恣其 所取,慈唯取素琴一张、《孝子图》而已。年十岁,共时辈蔡约入寺礼佛,正见 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日何乾乾。”慈应声答:“卿如此不知礼,何 以兴蔡氏之宗”约兴宗之子也。谢超宗见慈学书,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答 云慈书与大人,犹鸡之比凤。超宗,凤之子。”慈历侍中,赠太常卿。约历太子 詹事。
○又
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臣中 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
○王融
齐末王融,图古今杂体,有六十四书。少年仿效,家藏纸贵。而风鱼虫鸟是 七国时书,元长皆作隶字,故贻后来所诘。湘东王遣沮阳令韦仲定为九十一种, 次功曹谢□勋增其九法,合成百体,其中以八卦为书为一,以太为两法,径丈一 字,方寸千言。
○萧子云
梁萧子云,字景乔。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白,羲之白而不飞,飞白之间, 在卿斟酌耳。”尝大书萧字,后人匣而宝之,传至张氏宾护,东都旧第有萧齐前 后序,皆名公之词也。
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 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齐”。
○萧特
海盐令兰陵萧特,善草隶,高祖赏之。曰:“子敬之书不如逸少,萧特之迹 遂过其父。”
○僧智永
陈永欣寺僧智永师,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智永章草及 草书入妙,行入能。兄智楷亦工书,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
○又
智永尝于楼上学书,业成方下。
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能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 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 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右军孙智永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自制铭志。
尝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满。
○僧智果
隋永欣寺僧智果,会稽人也,炀帝甚善之。工书铭石,其为瘦健。造次难类, 尝谓永师曰:“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骨。夫筋骨藏于肤肉,山水不厌高深。而 比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若吴人之战,轻进易退,勇力而非武。虚张夸耀,无 乃小人儒乎。”智果隶行草入能。
唐·张怀瓘
卷三
○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自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 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 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 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尝召三品已上,赐宴于玄武门。帝操 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 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请付法。帝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购《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僧智永弟子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 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帖购 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 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 往日侍奉先师,实尝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 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 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 《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得一智略之士,设谋计取 之,必获。”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 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奏曰: “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 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 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 檀越”翼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 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 药酒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宾 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缸开,新如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 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来旅雁哀。非君有祕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 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 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 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 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 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 亦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可将来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 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也。贫道有一真迹,颇是殊常。” 翼曰:“何帖”才曰:“《兰亭》。”翼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 榻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 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临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类, 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梁上,并萧翼二 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言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 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露汜桥南严迁家斋。 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 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 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 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 以。又遣云御史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 取《兰亭》,《兰亭》今已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而便绝倒,良久始 苏。翼便驰驿南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 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马脑碗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 匹,兼宝装勒辔,宅庄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祕_,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 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穀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己用,回造三 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不能强饭,唯歠粥,岁余乃卒。 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 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 欲従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 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入玄宫矣,今 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又
一说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 右军《兰亭书》,二曰神龟(以铜为之,龟腹受一升,以水贮之,龟则动四足, 行所在能去),三曰如意(以铁为之,光明洞彻,色如水晶)。太宗特工书,闻 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 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爱”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 又投龟,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
○汉王元昌
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子,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 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伦也。
○欧阳询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今古,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书则八体尽能, 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贞 观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询飞白、隶、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
○又
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 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开通元宝钱,武德四年铸,其文乃欧 阳率更书也。
○欧阳通
唐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尝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 狸毛为心,覆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紧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 重其书。薛纯_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人,仕隋为秘书郎。炀帝知其才,嫉其鲠直,一为七 品十余年。仕唐至秘书监。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 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大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 余,尤所偏工,本师于释智永。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隶、行、 草入妙。
○褚遂良
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右仆射,善书。少则伏膺虞监,长 则师祖右军真书,甚得其媚趣。显庆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隶、行入妙。亦尝师 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伤于疏瘦也。
○又
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官岂能若此者。” 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曰: “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曰:“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 喜而退。
○薛稷
薛稷,河东人,官至太子少保。书学褚,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矣, 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稷隶、行入能。
○又
稷外祖魏仿,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锐精模仿,笔态遒丽,当时无及 之老。反善画,博采古迹,埒于秘书。
○高正臣
高正臣,广平人,官至卫尉卿。习右军之法,睿宗爱其书。张怀素之先与高 有旧,朝士就高乞书,或凭书之,高尝为人书十五纸,张乃戏换其五纸,又令示 高。再看不误,客曰:“有人换公书。”高笑曰:“必是张公也,乃审详之,得 其三纸。”客曰:“犹有在”,高又观之,竟不能辨。高尝许人书一屏幛,逾时 未获。其人乃出使淮南,临别大怅惋。高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正与仆书一类, 公可便往求之,遂立申此意。”陆柬之尝为高书告身,高皇嫌之,不将入秩,后 为鼠所伤,乃持去。张公曰:“此鼠甚解正臣意,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 隶、行、草入能。
○王绍宗
王绍宗,字承烈,官至秘书少监。祖述子敬,钦羡柬之。其中小真书体象尤 甚,其行书及章草次于真。常与人书云:“鄙夫书翰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 恒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每与吴中陆大夫论及此道,明朝必不觉已进。陆 后于密访知之,嗟赏不少,将余比虞士。以虞亦不临写故也,但心准目想而已。 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腹皮,与余正同也。”承烈隶、行、草入能。
○郑广文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布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 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 尾,曰“郑虔三绝。”
○李阳冰
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元中,张 怀瓘撰《书断》,阳冰、张旭并不载。绛州有篆字与古不同,颇为怪异,李阳冰 见之,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书是唐初,不载书者名姓,碑有“碧落”二字, 时人谓之《碧落碑》。
○张旭
张旭书得笔法,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 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饮醉辄草书,挥毫大叫,以头歠水墨中, 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陆,或有 异论,至长史无间言。
○又
旭释褐为苏州常熟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复至,乃怒而 责曰:“敢以闲事屡扰公门”老父曰:“其实非论事,但睹少公笔迹奇妙,贵为 箧笥之珍耳!”长史异之,因诘其何得爱书”答曰:“先父爱书,兼有著述。” 长史取示之,信天下工书者也。自是备得笔法之妙,冠于一时。
○僧怀素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圣三昧,弃笔堆积,埋山下,号笔冢。(出《国 史补》)
书断列传 唐·张怀瓘
卷四
○程貌已下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 皇善之,出为御史,名曰“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小异李斯,见师一时。陈留蔡邕, 后汉人,左中郎将。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杜陵 陈遵,后汉人,不知官。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上 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宜官能为大字一丈, 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 云集,酒因大售,至饮足,削书而退。安定梁鸿,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乃师 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鸿手也。
○邯郸淳已下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鸿后。毛弘,鸿弟子,秘书八 分皆传鸿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 瑗子寔,官至尚书,亦能草。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勤绝伦。家之衣帛 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忩々不暇草。时人谓为“草圣”。 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人中云芝书者,多是昶也。
○姜诩已下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诞最优,魏宫馆宝 器皆是诞手。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以笼盛诞,辘轳引上书之。 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诞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恭, 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 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河间张起亦善草,不及崔张。刘德升 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颖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二家俱学于德 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 三曰狎书,相闻者也。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章事,莫有 知者。河东卫觊,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觊子瓘,为晋太保,采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藁,藁是相闻书也。瓘子恒, 亦善书,博识古文字。敦煌索靖,张芝姊之孙,晋征西司马,亦善草。陈国何元 公,亦善草书。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荥阳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
○王羲之
王羲之《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维永和十 年三月癸卯九日辛亥而书亦真—元初,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 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至八年,县丞李延业求得,上岐王。王以献,便留内不 出。或云其后却借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图书悉为灰烬,此书亦见焚矣。
○王廙
王廙,羲之之叔也,善书画。尝谓右军曰:“吾诸事不足法,唯书画可法。” 晋明帝师其画,王右军学其书。
○潞州卢
东都顷年创造防秋馆,穿掘多蔡邕,鸿都学所书石经。后洛中人家往往有之, 王羲之《借船帖》书之尤工者也。故山北卢匡宝惜有年,卢公致书借之不得。云: “只可就看,未尝借人也。”卢除潞州,旌节在途,才数程,忽有人将书帖就卢 求售,阅之乃《借船帖》也,惊异问之。云:“卢家郎君要钱遣买耳。”卢叹异 移时,不问其价还之,后不知落于何人。京师书侩孙盈者,名甚著。盈父曰仲, 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所逃焉。公《借船帖》是 孙盈所蓄,人以厚价求之,不果。卢公时其急切减而赈之,日久满百千,方得。 卢公,韩太冲外孙也,故书画之尤者,多阅而识焉。
○桓玄
《晋书》中有饮食名“寒具”者,亦无注解处,后于《齐民要术》并《食经》 中检得,是今所谓”饣?饼”。桓玄尝盛陈法书名画,请客观之⊥有食寒具,不 翟手,而执书画,因有涴,玄不怿,自是会客不设寒具。
○褚遂良
贞观十年,太宗谓魏徵曰:“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 后来书流,甚有法则。”于是召见,太宗尝以金帛,购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 书诣阙以献,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咸为证据,一无舛误。十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太宗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利,为一时之绝,购求得人间 真行凡三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每听政之暇,时阅 之。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亦胜弃日。凡诸艺未尝有 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今吾学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 唯在求其骨力,得其骨力,形势自生。”
○兰亭真迹
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书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一尺为一轴,宝惜者独 《兰亭》为最。置于坐侧,朝夕观鉴赏。一日附耳语高宗曰:“吾千秋万岁后, 与吾《兰亭》将去也。”及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王方庆
龙朔二年四月,高宗自书与辽东诸将。许敬宗曰:“许国师爱书,可于朝示 之。”神功二年,上问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合有书法”方庆奏曰:“臣十 代再従伯祖羲之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先臣进讫,有一卷,臣近已进讫。 臣十一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 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従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见 在。”上御武成殿召群臣取而观之,仍令凤阁舍人崔融作序,目为《宝章集》, 以赐方庆,朝野荣之。
○二王真迹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集贤 院。令集字榻两本进,分赐诸王,其书皆是。贞观中太宗令魏徵、虞世南、褚遂 良等定其真伪八十卷。小王、张芝等迹,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真观字为印, 印缝及卷之首尾。其草迹又令褚遂良真书小字帖纸影之,其中古本亦有是梁隋官 本者,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姚察等,署记太宗,又令魏褚等卷 下更署名以记之。其《兰亭》本相传云在昭陵玄宫中。《乐毅论》长安中太平公 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等检校换褾, 每卷分为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余并失坠。元悌又割去前代记署,以己之名氏 代焉。玄宗自书“开元”二字,为印记之。右军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 张芝、张昶各一卷。右军真行书唯有《黄庭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 右军扇上真尚书宣示,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其书有贞观年旧褾织成字。
○八体
张怀瓘《书断》曰:“篆、籀、八分、隶书、章草、草书、飞白、行书”, 通谓之“八体”,而右军皆在神品。右军尝醉书数字,点画类龙爪,后遂有龙爪 书,如科斗玉箸偃波之类,诸家共五十二般。
○李都
李都荆南従事时,朝官亲熟自京寓书,书踪甚恶。李寄诗戏曰:“华缄千里 列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弃。惟堪爱惜为珍宝, 不敢留传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东都乞儿
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 用掷笔高尺余,以足接之,未尝失落,书棘书不如。
○卢弘宣
李德裕作相日,人有献书帖。德裕得之,执玩颇爱其书。卢弘宣时为度支郎 中,有善书名。召至,出所获者书帖令观之。弘宣持贴久之不对,德裕曰:“何 如”,弘宣有恐悚状,曰:“是某顷年所临小王帖。”太尉弥重之。
○岭南兔
岭南兔,尝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笔,醉失之,大惧。因剪己发为笔,甚 善,更使为之。工者辞焉,语其由,因实对,遂下令使一户输人须,或不能致, 辄责其直。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