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戒律漫谈》
返回列表
查看:
2146
|
回复:
0
《戒律漫谈》
[复制链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6/12/25 03: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撰写:释延光
概论戒义
戒,篆体"戒"。《
说文解字
》·戒:警也,慎也,具也,备也,守也。会意字,从戈从手。谓双手持戈以警不虞。《六韬》:"将不长戒,则三军失其备。"戒又通诫,《易·系辞》:"小征而大诫。"古又与界同。《唐书·天文志》:"江河为南北两戒。"(长江黄河是南北两条界线)
戒之原义为本性、性格、习惯、行动,由此引伸为善之习惯及行为等义。所谓戒,初并非为'禁约'之义,乃是自动遵行之教诫也。
律中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又名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害,故名迮隘。又名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又名上,能上天乃至无上道。又名学处,学调伏心智慧诸根也。又名
孝顺
,孝四重隆恩,顺圣教威仪。又名关闭,关三恶道门不令堕入,闭三毒而永绝后患。又名净居,使清净而居于善聚也。又名
解脱
,无上
菩提
以是为本,涅磐之道,由此而入也。
戒通善恶,邪师外道,戒取禁见多受恶邪戒者,世间亦不乏以杀盗淫妄为快乐,誓愿无恶不作之阐提孽种。是辈以恶为本,妒善如仇,以不造恶为犯戒也。我佛如来所制毗尼止作,无不以善为本,慈悲为怀,智见促行,证果为道,是谓与恶戒成反。
戒具能所,能戒是体,所戒为用。能戒是名,所戒为行,能戒为主,所戒为从。如杀戒与戒杀自可明矣!
佛灭后,诸法嗣当以戒为师,慎勿放逸!
性戒·遮戒
性戒,
儒家
所谓天理人欲之大忌也。凡道俗二众,人非人等,大小二乘,内外两教,一切众生,佛不制亦当谨防谨护,勿令毁犯,如杀盗戒即是。为世人本性所应共遵之根本道德。遮戒,遮,止也,防也。为遮止诸事乱道妨业佛故制之。防比丘荒道业故,遭讥嫌故,护威仪故,为证菩提故所特制。不通白衣无信之人,如饮酒伐草斫木垦土掘地及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之规定和行住坐卧之威仪者是。性戒佛虽不制犯而也有罪报,制后犯罪更重。如十恶为性,性即体也,违理之恶,由心而发。遮戒未制虽作无罪。制后再作有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为止防乱修道,招世讥嫌,故名遮也。犯者违教法毗尼,因而怀罪。性戒本为通世间之禁约,佛又加内制,若犯者二罪加身,一为犯性戒之根本,二违佛之本怀,不顺教诫,双罪并结故而为重。遮戒世不遵行,唯制佛子奉持,违者非犯根本,只是不依世尊教诫,障已道业。仅属违法毗尼故而稍轻。修道之人,于戒当轻重同持。勿以为犯小而无殃,一念之错,祸及久远,差之厘毫谬以千里,何不慎欤!性戒另有一义,谓可见佛性之菩萨也。《梵纲经》曰?quot;王者今后事,性戒福慧满。
根本戒·枝未戒
根本者,犹国家之宪法。一切微细戒之源头,根本之依托,以立足三业慎防三毒为其宗。具体表相如五戒便是。枝未戒又曰枝条戒,微细戒。发源于根本,展申于万行。戒相略说八万四千,多说无量无边。根本枝未,诸戒内容有深浅广狭粗精之比较关系。性戒为根本戒之根本,根本戒为遮戒之根本,重戒为轻戒之根本。例四重为二十八轻之根本,比丘戒四夷为后四篇之根本。再如,欺语是根本,两舌恶口绮语是枝条。杀人是根本,杀畜杀禽饮虫水斩草挖土是枝条,饮酒是根本,饮能醉人
果汁
水汤麦是枝条。盗五钱以上为根本,盗五钱以下至戏藏他物为枝条。
大乘戒·小乘戒
大乘又名得心地戒。以心为戒体,以发菩提心为因,证佛地为果,行于未来际。三无量心为大乘戒之行愿,谓誓度一切众生,誓持一切净戒,誓修一切善法。上求下化,自他兼利故又称菩萨戒。此戒四众等持,但戒相有道俗之别,内外之分。现前流行五种,在家居士以善生问佛说优婆塞经受戒品六重二十八轻为准。出家众以千花台上卢舍那佛说梵网十重四十八轻为准。小乘戒者,世尊专为修
罗汉果
位以下道人制。属声闻出离道之戒此戒严谨惟保自身无漏。如比丘具足戒即纯为小乘。受戒时大乘重因,小乘重缘。重因者发菩提心即得。重缘者羯磨五法缺一不可。小乘戒禁约身口无过,大乘戒三业同禁于无非。小乘戒陷于消极被动以自守。大乘戒趋于积极主动而利他。小乘戒体难得难受持于尽形寿,开许性小,犯之罪大。菩萨戒易受难持,开许性大,犯罪
因果
小,尽未来际持。菩萨虽失身命,若不毁净戒,而无作戒体不失。此处略赘数语:现常有人以大乘自居,轻视小乘,兹不明大小圆融之理。若无小乘奠基,大乘岂非空中阁楼,自且难度焉能度他。犹禅门顿以渐彰同理。三世诸佛无一不是出家而成道者,小乘比丘可修到四果罗汉,大乘居家优婆塞端极也不过三果而已,一个发菩提心的罗汉,立时转为七地菩萨,难道言修小乘法低级乎?再说法中空有俱属小乘二边,非空非有才显大乘境界。稍作利他善事,便执因为果著于本怀,瞧小乘为低贱,是不明菩萨三轮体空。佛斥小乘为焦芽败种,以方便训之不让停滞于化城故,论真修
实证
,必须小乘为依托也。
大戒·小戒
常闻如是称呼,非释错会难解。有人曰受比丘戒为大,余者小矣。此说不妥,戒无大小,唯有轻重。若论大小,根本为大,岁心为大。比丘位列三宝,割爱辞亲剃发染衣亲承佛敕主持正法,任重道远,堪称地位尊大,因而所圆具足戒细易犯难持故以为大。而菩萨发无量心上求下化,广超含识普渡迷情,所持三聚净戒益更为大,论发心度量比较言说,对福戒智戒为大,对世戒义戒为大,对小乘戒大乘戒为大。
止戒·作戒
止而不犯曰止持,应作而作曰作持;应止不止为作犯,应作不作为止犯。诸恶莫作即止持,众善奉行即作持。《行事钞》云: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
持戒
。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勤策三业修习
善行
,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如前解。是为止作二持。次释二犯,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在怀,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之为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之曰犯,犯有作成故曰作犯。此对作恶法为宗。恶既作矣,必不修善,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故名为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又论云:戒相止,行相作。又云:恶止善行也。凡佛子不明戒之止作二义无异于傍门,愧称释子。此乃戒学二大基本范畴,止为作所立,作以止所名。二者互生互克辩证统一。止中有作,作中有止,违作止犯,违止作犯。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恶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从表而论,一切禁戒如杀盗等皆称止持,不可违逆,犯之则有恶业因果,所谓遮止者是也。比丘四依,尼之八敬及黑白布萨,作法办事,衣钵体量和诸法羯摩等应作之事皆为作持,不行则犯。一切戒律有缘则开,即止中有作也。开有限量复谓开中有止也。如人生病,开许
服药
,病愈药除,不除又犯。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佛制戒律条条皆有开遮持犯轻重之别相。(虽性戒无有开缘,若被强迫而犯,则以心念不恶为开)向闻人论戒一味盲从,未能有机把握随缘应变,即是缺少止作之认识所致。有言止而不作,作而不止者,非为开缘莫误在机械。
佛法
圆融契机施教。戒律亦复如是,当谙灵活运用。如受菩萨戒之比丘,遇女人落水,不救犯戒(犯菩萨戒)救而不舍亦犯(具足故触女人身戒)。
功德戒·
福德
戒
世戒、俗人戒求福。义戒道人戒求智。凡以求智出离为宗者为功德戒,如具足八关等,凡以求福求报者为福德戒,如五戒十善类(五戒成人,十戒升天)。
轻戒.重戒
当以果报论之。根本为重枝末为轻。两者亦可相互转化:轻戒犯多不忏遂重,重戒犯而发露
忏悔
遂轻。
犯戒.持戒
起于贪嗔痴、发于身口意之恶行。犯有三种性质:因贪犯戒,损人利已。因慎犯戒,损人不利已。因痴犯戒,损人损已。受戒已严守不犯为持,受而不持名犯,不受不持亦不犯,(除性戒)。欲犯时起心动念为远方便,趋身向前为次方便,交涉犯镜为近方便,作已罪成为究竟。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同为犯科。
禁戒.开戒
三业不造恶为禁,防恶止非为戒。受戒已有难缘犯而无罪为开,无难而开为犯。犯有因果,开无罪障。如不饮酒为禁,须酒疗病,白众后饮为开,或七日或病逾再继饮者又犯。
广戒.略戒
三世诸佛成道已,皆先以略教化度上根,又名略戒。此戒不须请,佛主动为无事比丘而说。此戒无相,初犯无报。所谓广戒,今所受者是。是戒有缘初犯,佛受请为下士比丘而制。五戒十戒八关斋戒比丘具足菩萨戒,乃至那由他无量尘沙惑恼,一念一频一举一动即有一戒相随,是名广戒。释迦世尊成道十二年间常说略戒导比丘正业。略戒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佛成道五年,有比丘须提那初淫戒,佛言因未制戒故,犯而无过,仍说略戒。佛成道至十二年间,比丘重犯,世尊遂于缘起次第制比丘二百五十戒条,尼三百四十八付众僧说也。则为广戒流布。佛止不说略,付上根弟子说。
圆顿戒.次第戒
菩萨戒以圆满菩提顿超十地为究竟,领悟佛心证无上道为解脱。以心为体不假造作诚为无上道共圆顿戒。禅宗
六祖
曰:心地无非自性戒。比语为开示如来龙去脉妙心,让行人悟入自性本体而权说。后来狂人错会祖师大意,借以此圆顿无作戒体(即自性清净心)轻呵毗尼。孰不知大根基人先悟后修,境界昭然自不昧因果,岂由我凡辈所模拟。能者大师黄梅悟道接法,十五年后尚拜印宗法师登坛受具是则不违佛制。顿悟还需渐修,断除尘沙业习,事理不二之法门也。有将比丘受具者名曰圆戒、或曰圆具,此义谓小果圆满具足之义,不足为圆顿之说。次第戒者,谓五戒十戒具足依次相递而授受,不可越级罔上,所以者何?前戒毁犯不得受后戒故。若前犯根本,永弃佛法海外,(名根本边罪),再无受后戒之缘份。(俗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只是理说,若以事论,甚不以为然,
地狱
种子,受若无间,闻法尚难,焉可成佛)。与此相别之菩萨戒无须次第而受,生四六道但闻法师语即能得佛戒,似有教外别传之意趣。以上可通称为别别解脱戒。合而一体之次第,戒戒、定共戒、道共戒、摄根戒、无作戒。
无作戒.有作戒
一体两面现于内外。受戒时三业表作熏成戒种,谓之无作戒体。无作系熏于心内之有力种子。有作即表现于外三业之行为。
三界
生死之因。无作先由身口意有作之业而受立,继而永恒地作为潜意识存在反过来于无形中约束有作之行为,起防非止恶之功效。此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主体。戒相是其通过三业有作对尘境的表现。事钞云:所言作者如陶家轮动转之时名之为作,动身方便是也。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辨。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
有漏戒.无漏戒
从相而论,求智者为无漏,求人天之福者为有漏。俗戒有漏,道戒无漏。世戒有漏,义戒无漏。有作有漏无作无漏。以行为而论,严持不犯为无漏,戒行毁缺为有漏。以果而论,道共智戒为无漏,未至解脱为有漏。
细戒.粗戒
世尊临垂涅磐时交待阿南,今后若对行者不便,可随缘舍微细戒而不持。时阿南因佛即将入灭而正悲痛欲绝,忘记问何为微细戒。为此后来结集三藏时受到
大迦叶
尊者的训斥。大家为此争执不休,上座部与大众部以是为导线而分裂(见四分五百七百结集品)。有以比丘五篇七聚之下三者应为细微戒(即除四夷十三残之处堕、梅和恶作)。总之,轻戒笼统说,一切无伤大雅不坏根本者即是。粗戒应是略戒,唯禁三业根本,无具体戒相表记。犯则亦不明罪报与治法,仅以理征事故曰粗戒。
出世戒.入世戒
以此戒加持力故,出世为目地,小乘者是。以出世而不离世,以此戒加持利益一切有情,行修一切善法,以实践菩萨道为目地,大乘戒者是。
俗谛戒.圣谛戒
佛所制戒,皆应俗谛而设。一切圣谛自性清净无违,何须戒彰。
最大戒.最小戒
最大莫过于五逆,犯此罪堕阿鼻狱永无出期,恒长受无量诸苦。故又曰五无间罪。谓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法轮羯磨僧。最小戒恶作(恶说)梵语突吉罗。五逆易持(比丘出家远离父母杀机动性少,罗汉末法断绝,羯磨法现在不行,佛已入灭)故此五重罪不入戒本。吉罗细小繁锁易犯,日日均犯有众多。故犯对首而忏、误犯心念以悔,业障立时消除。重戒不通忏悔。轻戒易忏易犯,因排之于戒本之未,或可不称为戒,曰"应当学"其意可解。
世戒.义戒
若未皈依,不依三宝而受之戒,是名世戒。此戒不坚固,如 无胶护,不久色退。是故受前必须皈依三宝。再者世戒不能破坏前世所造诸恶业,受三皈戒方能坏之。世戒力弱,皈戒力胜。(恶戒魔戒亦类属于世戒)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行为不净、觉观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第一义戒,
佛教
之戒,亦名义戒,亦名之皈依戒。戒净慧生故名义,作世之明灯,故名皈。受三皈义戒,虽作大罪亦不失其信根故而坚强。
戒戒.定戒?慧戒
戒为定慧之基,定生后戒即与之相应而成为定共戒。慧生后戒即与慧相应而成为道共戒。戒戒、波罗提木叉,禁摄六根。定共戒得禅定已虽能除欲界诸恶,但仅能降服不断其根。道共戒亦名无漏戒,则能断除一切恶法种子,自性清净而善,观万法如如,行则与道相交,无感召业,故而为道共无漏。
俗人戒.道人戒
一切白衣及三皈优婆塞应守之性戒或五戒十善等为俗人戒。佛专制出家释子之戒行为道人戒。俗人戒求福。如杀戒,不杀即多福。道人戒求智。例犯淫而失智也。圣人制戒非唯止恶,开道是其本意。如贪嗔等恶与福份相违,非俗戒无以加行,缺道戒无以开智。痴者,体是无明,正障于道,故佛呵犯戒人为痴人也。
五戒
道俗二众共遵之根本大戒。必在
三皈依
后受持,能解人语者方可为受,限于人道。而五逆七恶及破僧尼梵行,盲聋音痖六根不具者绝非受材。因受时需口传口接,三业无障现前羯摩。畜生止可三皈,不能受戒。五戒前四为性戒,后一为遮戒(酒)。第三淫戒,俗为不邪,道众全断。五戒保身,一但得戒须尽形而持。五戒培基,再受它戒,也以此为本,勿错解以为过度。三皈五戒,五众(谓出家五众)皆受,但无须全持,可随受持一二三皆得律仪,若无犯根本,亦开重受重发得戒,亦可随日多少而受持。
八戒
又名八关戒斋,受此戒者谓一日一夜关闭恶道门之意。第八条是非时食戒,食之所戒为斋,故曰八关戒斋。若论阶级大小则不如五戒,杀盗淫妄酒,须尽形寿持。此八关戒斋只须持一昼夜。若论一昼夜持戒功德则五戒不如。过去十方诸佛为在家人所制出家戒也,为出离道之法。在家优波塞优波夷于六斋日一昼夜所受持之戒。印度以十五日为一月,月缺到月圆为白月,月圆到缺为黑月。每月(实为我国之半月)两头与中间这三日为斋日,黑白两个半月共计六个斋日,即初一、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末日。在斋日明相未出前(太阳出鸟啼花开树显影等)到伽蓝内求比丘给受。六斋日是恶鬼争人命之时。日劫初圣人教人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语云: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如是功德可将人至涅磐界。此戒不得二人以上同受,受讫一日一夜至翌日明相出时圆满,即可舍而不守。西竺国精舍甚多,受与持均方便,我国难行,因受时必得求僧,受后唯持一日夜,下个斋日想持还得重受,比较麻烦。固然也可不受,但求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的居士不持八关斋,即犯优婆塞戒。此戒八条相,持时但改五根本戒之
邪淫
为一日夜不淫。另加一日夜不打扮粉饰搞娱乐技耍活动。一日夜不坐高广大床。一日夜不非时而食(
过午不食
等)。八关斋戒如增一不捉持生宝戒,把第六香花蔓涂身歌舞娼伎乐分为二条,即是少弥十戒之相。世尊悲念在家处俗持长戒不易,又三世诸佛无一不是出家而成道者,故设此权巧,以使俗家二众种出家成佛之因,功德不可思议。
十戒
沙弥所受之十条戒,与十善有别,谓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不饮用诸酒,不香花蔓涂身,不歌舞娼伎乐,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而食,不捉持生宝类。(床,可坐卧者皆名为床。我国和尚升座,彼土曰坐床,可见床也是坐物)沙弥不受此戒,虽剃发染衣现僧相,但仍是居士身份。男
性生活
能自理者,十二岁后至二十岁前可出家为沙弥。有说七岁至十三岁为驱乌沙弥,十四至十九岁为正法沙弥,二十岁后方能受具戒。六十岁至七十岁可出家,但不能受具戒,尽形为沙弥。十二岁前七十岁之后不许出家。四分律:七十岁以后无需人照顾者可听出家尽形为沙弥。
女性
曾结婚者十岁,未曾婚配过的童女十八岁可出家为沙弥尼。二年后受尼之具戒。在做沙弥或沙弥尼期间受此十戒。沙弥出家须有二师剃发受戒,一和尚一阇梨,便可作法成办。
具足戒
沙弥沙弥尼二十岁(曾嫁女十二岁后)够求具年龄,且无诸遮难(遮:障碍受具之九个条件。难:十三条自性恶劣须禁绝受戒之缘)可进位受具作比丘
比丘尼
。比丘戒相二百五十,尼三百四十八。两部戒同分五个类别(五篇: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又名式叉迦罗尼)七个等级(七聚:弃,残,偷兰,堕,向彼悔,恶作,恶说)比丘具戒有四重戒为根本。尼有八条。佛制未受具者,不许见闻,故不在此细说。
菩萨戒
即前面所言大乘戒者是。为菩萨学处,共有五六种之多,本土盛行者有东晋姚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出家菩萨常以此为常诵戒本。南朝刘宋文帝时代北凉姑臧昙无忏译〈优婆塞戒经〉六重二十八轻相。大唐贞观三藏法师玄奘译《
瑜伽
菩萨戒本》四重四十三轻相。后两种多为在家居士所依持之戒本。菩萨戒是菩萨成佛之因,比丘戒受时重于缘。菩萨戒重在发菩提心,乃至千里无师可于佛像前自誓而受。小乘比丘戒唯人道可受,受已尽形寿持,以证罗汉为目的。菩萨戒"一切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俗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得受佛戒?quot;受已尽未来际持。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为修习次第,以证佛果为终极故又名佛戒,又名得心地戒。菩萨戒之精神统摄一切律仪摄一切善法饶益一切有情,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共法。始于发心重在行持,又可为在家优婆塞优婆夷所依修主要佛法者。
非戒之戒
名曰戒法,比丘四依(日一食,粪扫衣,树下宿,腐烂药)尼之八敬(又名八不可违法,礼比丘,不骂谤,不举罪比丘,依大僧求戒及出残罪求教诫依僧安居自恣)是为出家二众之作持。此戒法受后若不行持,自也无罪,故不入戒本。唯登坛受具时之传承,但既于佛前起誓,若不量力而行,于佛法有缺,损失严重。如尼不持八敬,正法早灭五百年。受菩萨戒者亦有应持之四依法:谓皈依佛法僧皈依戒。沙弥尼在受十戒两年内另外所持之式叉摩那六法,亦名戒法,即五根本戒增加不非时食戒。六法与沙弥五根本戒比较,在行持上提高了要求,如盗戒过五钱犯根本,六法则过四钱即犯,淫戒作成犯根本,六法则与染污心男子
身相
触即犯。杀人致死犯根本,六法杀畜致死即犯。五戒打欺语冒充圣人犯根本,六法则故意说任何假话即犯。然而在犯后治罪上,六法比沙弥戒放宽一步。如犯沙弥根本五戒则灭摈,永弃不得为僧。犯六法(如盗至四钱等)尚可重受,从新受持,直到能坚持两年不毁此戒法者,方给受具足三百四十八条大戒。另,佛在世时,如名字比丘,三皈比丘,三语比丘,自誓比丘,自证罗汉果比丘等皆是上根大器,机缘成就戒体自行加被。未世唯限白四羯磨受戒。所以三皈亦为戒法,如皈依佛永不皈依邪魔外道,岂不是戒耶!
幽冥戒:
幽冥者,即冥上,三恶道无光明之处(.......
解脱戒:
梵音波罗提本叉,从因上译曰戒,从体和用上翻曰清凉,防息三业之火故。从果上译为解脱(古德译经,外来辞汇各从其体,义,相,用,因,果等不同角度翻之)梵语毗尼,毗奈耶,尸罗,木叉,本同一物。古德把毗尼译曰律以定其根本。律在我国古代谓法之义。佛教三藏内容皆含有法义:修多罗,译契经法也,阿毗昙达摩译曰论,对法也。毗奈耶谓之律法也,律发生戒,戒是行,有行必克果,果即是解脱,此解脱有持戒而来。故世欲成就涅磐,必从戒修起,之所以戒是无上菩提本也。由是而见,受戒并非自寻束缚,而是以果追因从因断果,绝治恶缘转其
业力
,实乃行者解脱之要务也。
别解脱戒:
同上戒,曰别别解脱,各各解脱。所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无论锐根钝器,士农工商道俗二众层次阶级地位差别,谁能持戒谁就必然得此善法功德,故又名保(你)解脱。
讥嫌戒:
世尊为防比丘被子俗人讥嫌所制之遮戒。印度白衣喜好讥嫌比丘。行者稍有不慎,略
有违奸犯科之事马上流言四起。在那个比丘以乞食为生的国度不被居士欢迎就要挨饿。大圣人(有言为六方佛者)示现六群比丘处处作恶,故让事非迭起,启请世尊速速制戒。一者于比丘道业有利二者于白衣福德有利。岂不知白衣讥嫌比丘罪过大矣!
斋戒:
斋,动词。非吃食之名也。《易系辞》:"洗心曰斋,防患曰戒。"《朱子本义》:"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古人祭祀前,整洁身体,端正意业,名曰斋戒。后俗人供僧之食曰打斋或斋僧。最终导致谬以
素食
为斋。其实佛教说的斋即是净食之义。净食义甚广,主要有不非时食,不残食,不作余食法而不食,不背食,不展转食,不别众食,不处处食,不自煮食,不内
宿食
,不恶触食等等。每种不净食各有诸多含义。若说
吃斋
,不如说持斋合适。是则名斋戒。又言戒斋者与上前义能所(动宾)倒置,其义又别,微妙之处,望细斟酌。
禅戒:
戒复有三种,谓禅戒,有漏戒,无漏戒。大乘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小乘无漏木惟叉局七众绍隆三宝、三乘三道住持功强。禅戒通一切外道者是。
上品戒:
以发心等量,有三品戒体。《传戒正范》云:"心有三品,中下二心,劣弱非胜,但能自度,不能度人。我今教汝发上品心求上品戒,何为上品心,今于我诸师座前立三种誓愿:一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二者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三者愿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发此三种大誓愿已,于白四羯磨言下进受大比丘戒。不为但求声闻小果故,直欲成就三聚净戒故,趣向三解脱门故,正求佛果,求大涅磐,令法久住故,发如是上品心,受上品戒。
恶戒:
世戒中之一类。佛教称外道邪众,所受的与佛教三皈戒根本宗旨相反的戒。如佛世时有鸯崛摩罗信奉邪师教以杀千人即可得道入涅磐,于是穷凶恶极历戳九百九十九人,缺一不够千人,后欲杀其母,适被佛所化遂改邪归正。又印度有旃陀罗下贱种人,专受杀戒,其戒与佛戒逆反,佛戒禁杀,以不杀为持,杀则犯戒,恶戒禁不杀,见生不杀为犯戒,以杀为持,如同职业刽子手一般。受恶戒者,罪障弥天,因先发恶誓,愿杀一切众生,故见生虽不杀时,亦得所受无作杀罪。
方便戒:
近代方兴之古怪名词。未法时代欲受戒如法,尤难于登天。有一类心怀叵测之应付僧,或曰剃发之"居士"为急于篡取一"和尚凭证"故讲究受戒之规程。恰逢一些开戒之坛场和传戒的比丘亦拿佛法作商品赚取资财。上下臭味相投,相互兼利,于是乎方便就来了。一场本该严肃之戒期竟演出一堂可耻可笑自欺欺人荒诞无比的闹剧,本来就无有 资本的戒师们在此赤膊上阵干起了白手起家的生意捞了不少甜头。谁知他们卖给别人的到底是何物。总之那连戒本尚且不能读诵的戒弟子们从此后便可大言不惭以比丘自居,心安理得受人天供养了。兹
致命
歪风促使正法早日灭亡。正学人每忆至此无不深恶痛绝。世尊曾殷勤咐嘱,不如白法白,不如羯磨法羯磨,作法如同虚没。受戒羯磨无论于人、法、毗尼、界、僧、现前缘成五法均有严格之规定。不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之羯磨皆属非法,作业无用,徙僧无知之罪,岂有方便可言。庐山远公大师宁死不饮密汁。我辈具何福德竟敢大开此方便法门也!菩萨戒有千里无师可以自受之说。除非边地才会千里无师。再者自誓后必见瑞相方得戒体,然见瑞相无期,故非但不方便反而逾难。若正受时戒场遭王贼等难,可迁移他方结小界而受,五法现前,一一不缺,惟是大界改小而已!又何来方便?今世受戒仪规繁复若随机删除;羯磨如法亦不称方便。言犯戒之方便者,谓犯戒助缘及次第也,非属该论。辨误已讫,今后再闻有说受方便戒者皆是魔子魔孙,诀定无疑!
增上戒:
又名增上戒学。三学之一,以戒之力,可促使道业迅速增长,入不退地。定慧亦同具此义。
摄律仪戒
摄有约、拘禁、护持、纳受之含义。律仪是身口表现出之言行。贪嗔痴三毒发自于心(意)行于身口,造诸恶业才使众生恒长受苦。佛制禁戒,本意非唯于止恶,其元为开道,先禁之以利畅修。一切大小之禁戒,皆是所应远离法,是名摄律仪也。
摄善法戒
以最大的方便行护一切可令生善之法,福慧双运。如十善、四谛、四摄、六度、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九品、十善,所应尽力而修证者是。
饶益有情戒
又名摄众生戒,在自求佛道之基础上又主动利他,行菩萨道,广度众生。饶益他人也就是饶益自己,自利利他上求下化是大乘戒法的主要表现内容。
三聚净戒
把上面三摄戒法积聚集合圆融到一起的法。或者说一种戒里同时含有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三种功德和行为,就叫三聚净戒。主要特点有三种:一、一切大小二乘之戒有三聚之义,大小乘是以发心度量广狭而论的,不在于戒的问题。如小乘
不杀生
戒,目的为
防己
不受
恶报
,而对那个免受杀害的对象来说以是大乘的利他行为。所以推断大小乘同具三摄,唯心所成,本来一体无可分判。二、前面谈过止作二持是一个主体的两个表现形式。此三摄戒亦复如是----一体三面。摄律仪戒即是止持,摄众生戒即是作持,两者互补互成对立而统一。如不杀生对己是摄律仪对他(杀的对象)是利有情。摄善法戒含概止作双持,律众二摄。大小乘所有戒法同有止恶生善之功效,三摄圆融不二。三、三聚戒突出表现于大乘。菩萨三无量心之愿持一切净戒----摄律仪。愿修一切善法----摄善法。愿度一切众生-----饶益有情。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瑜伽、唯识等同有三摄之义旨。摄善法戒即然包括摄律仪摄众生两个内容,表面看来摄律仪是小乘摄众生是大乘,但其正大乘精神与摄众生之戒又有微细差别。即然是戒就有强制性的要求你必须按自己所受的戒法行事,主动地利益一切众生,不是消极免强地去做好事。如果有机缘的受苦众生需要你的救护,你不去救护就是犯戒,犯戒就有罪过。例如一个受菩萨戒的人路过一只将要饿毙的猫,不救则犯戒,若把它抱回家养又是犯戒。(优婆塞戒第十五条)猫一旦食鼠,罪过予人,因养猫者是其杀生之助缘,菩萨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当一视同仁看众生无有好坏喜厌之别。由此观之,唯有大乘戒则此路难行,事事权衡必须小乘配合。这就是三聚戒含有大小二乘的用意所在。
修戒
于法未得胜解者,只可为修戒。定慧发生后方堪为持戒。《优婆塞戒经》云: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摄根戒
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
道共戒
三种律仪之一,三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与身中自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是名无漏律仪,又名道共戒。此无漏之律仪与无漏道共生与无漏道共灭,故名耳。
清净戒
一者表戒三业能净,二者表戒体自性本净,三者表戒不染污毁缺为净,四者表犯戒作忏还净,五者比外道恶戒邪为净,六者以戒离俗去贪为净,七者以戒可趋元慧究竟解脱为净。不净者,谓所作诸恶,欲染熏心,玷污戒行,招至因果恶业之报,故为不净。
两部僧戒
比丘与比丘尼戒。律云:"依明两部僧戒大德安居。""不知两部僧戒,不听与人作和尚。""从不知两部僧戒比丘受戒,不得戒。"两部僧戒略有差别异同,比丘夷戒有四条,尼夷戒有八条。比丘僧残戒十三,尼十七。舍堕戒两部俱各有三十。比丘九十单堕戒,尼一百七十八。比丘四悔过戒,尼八悔过。比丘与尼众学法与灭诤法各同是一百另七条。另比丘有二不定戒,尼无。古来大德皆须明比丘二百五十戒与尼三百四十八戒之犯与不犯,犯轻犯重等,方堪称弘律比丘。又式叉求具戒时,先于尼众白四羯摩,再到大僧处求受戒体,其过程曰受二部僧戒。意为从十人众尼僧与十人众比丘僧边受戒,并非连比丘戒一同受之。其所受者仍唯一部尼戒,尼不得视闻比丘具戒。
十种施戒
以十种施僧无福,比丘僧亦不得受:一女人、二戏具、三男女合像、四酒、五非法语、六器杖、七大刀、(小刀为戒刀)八毒药、九恶牛、十教他作。
荤戒
荤字从草《康熙字典》:荤古音读熏。芸苔、椿、韭、蒜、姜、阿魏之类,方术家所禁,谓食之令气不洁之荤臭菜也。西域以
大蒜
、小蒜、兴渠、慈蒜、各葱为
五荤
。四分律记载:佛某日说法,嗅一比丘口出辛臭,遂制不听
食五辛
菜也。南传佛教与藏密佛教俱不戒腥肉,小乘比丘戒律亦无禁肉之相。但因汉地僧人皆以肉食为修行之禁忌,故倍受外族同道推崇。原由我国盛行大乘,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第三条,明
禁食
肉。食肉为杀生之助缘,失却大悲种子。佛临涅?前已断比丘不得食肉。有无量因缘,现略述十种: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二、狐狗人马屠者杂卖故。三、不净
气分
所生长故。四、众生闻食肉者身气味悉生怖故。五、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六、凡愚所习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七、令咒术不成就故。八、以食肉见形起识,以杂味著故。九、诸天所弃,多恶梦,虎狼闻香故。十、由食种种肉随啖人肉故。有人言净肉可食(谓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屠儿通杀,但言为食者杀。岂有净肉可矣。
三千威仪戒
比丘于行、住、坐、卧中均持二百五十戒,共为一千威仪戒之说。又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中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等持千戒,总约三千威仪。上来三千威仪配以七支(身三口四)而成二万一千细行戒,再配以贪、嗔、痴,等分烦恼各有二万一千而成八万四千细行。三千威仪以身为主体而受持之,为小乘比丘戒之体现。八万四千细行为大乘菩萨身心共持之广戒。
千佛大戒
报身卢舍那佛于莲花台藏千叶宝莲与千佛所说之梵网经菩萨戒。贤劫千佛出世皆要于世间说此成佛的光明金刚宝戒。故云千佛大戒。
七佛教戒
世间以七世为宗,从本师释迦佛往上朔贤劫四佛至庄严劫三佛,此七如来皆宣说之戒经曰七佛教戒。诵戒偈云:七佛为世尊,灭除诸结使,说是七戒经(指七佛略戒),诸缚得解脱。
圣戒
一切大小乘圣人的果位皆由持戒而生。《梵网》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檀越供养。
三种学戒
学人对戒律的把握由钝锐愚智可分为三等:上品识事识犯(事即杀盗衣钵等相,犯谓夷、兰、提、吉等名)知道什么事情该不该作,作到何限度。犯不犯戒,犯到何限度。
受戒
有二义,一者授受,二者受持。戒者梵语尸罗,为禁防身心过患之手段。戒唯佛制,一切声闻菩萨无不持行。佛灭后即以此为师,世尊记言:毗尼(戒)久住正法永昌,毗尼灭正法遂灭。过去诸佛住世其法可作证明。一切众生入三定海以信为本。住于佛法以戒为行。戒律是正法驻世的象征,是成佛解脱的独径,是区别外道的标准。诸佛子皆当受持奉行,否则即是槛外之人非佛弟子。戒由佛陀始代代往下递传,谓曰授受或曰转法轮。佛世有五种受戒法:佛称善来比丘受戒法,破结使受戒法,三皈依受戒法,八敬受戒法,白四羯磨受戒法。其中三皈依语唯局于僧,八敬唯局于泥,余通二众。善来比丘和八敬法戒唯佛秉受。破结使为自然得戒,无须秉受。三语戒唯罗汉秉受。白四羯磨必须僧秉受。末法渐多顿少,根器顽劣,故唯白四羯磨受戒,仗僧多力胜故。授戒羯磨僧必是戒行清净之智慧比丘。和尚戒腊有十,且具戒定慧三无漏解脱,解脱之见成就。不懂僧尼两部律者,不知犯与不犯,犯轻犯重,不能教育弟子,无
慈悲心
,若曾还俗曾毁戒者,破威仪二灭三举四治之人,无信无惭无愧懒堕多忘之人,不知白不知羯磨等如是之人佛皆不听许与他人授戒。受者不得戒,羯磨僧得罪。要求受具的沙弥和式叉摩那(持六法两年后的学法女)条件更为严格。有遮有难其中之一条者即绝不堪受戒。难:自性本恶非受具之器,永无求戒之理。遮:非本恶之性,但条件暂时不具,故遮而待缘。如犯边罪、犯尼众、盗法、破内、五不男、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伤佛是畜生,八部鬼神及二形;不知自名和尚名,不满二十缺衣钵,父母不允负债者。为奴为官非男子,六根不具赖皮肤,痴狂心乱精神病等都与受戒无缘。具备授者与求者两个阶级关系的条件后,更难者还在于受戒的过程与方式方法《南山律疏钞》二十卷专禅此事,所谓集法缘成具十非法具缘七非,兹不深述。总而概括就是五法清净现前:一者人、二者法、三者毗尼、四者僧、五者界,一项不成羯磨虚设。尼戒须从二部僧边求,先于十数尼众中白四羯磨,继将至十比丘僧中正受戒体。如法如律授受已竟,必尽形寿坚持不犯,是为受持。不受戒永不得出离,行善法而无戒唯受生死之福。不免六道轮回,所以者欲离苦得乐入究竟涅?,非受戒不可。
传戒
与受戒意同义,内传戒体,外传戒相。此体无形无相,无表无作,妙有妙空。通过身语意三业之因缘造作,受驻于第八藏识之中,即为得戒。所言传受之具体相貌者,如戒师说一句,戒弟子接着重一句,不可超前不可延后,一唱一和把戒相条款通过戒师与求戒者的口与口心与心身与身的传递接纳,熏藏于自心,如藏密上师
灌顶
之义同。
乞戒
求戒伊始,第一步先具足威仪向和尚与戒师等羯磨僧恳求授戒及开导的仪式。须乞三遍,说明自己求戒的心愿和条件及自己与和尚(亲教师)奢梨(教授师)的名字,口头伸请之意。
放戒
我国丛林制的产物。意思是某一招提僧院,具备了师资力量和传戒的条件,预定日期向外地发放宣传报单,号召需要求戒的人前来参加。这其中含有严重的功利思想,其中有贸易佛法与金钱买卖之意图。大规模地耗费人力物力。本来受戒只需上面所述诸缘具备,随时随地均能如法进行,三言二语即可结束,即清净又简单明了。佛制求戒者不得三人同受,今日戒场规模庞大,过和复杂。戒期又长,每日从朝达暮大呼小叫,跪拜念唱如操军练武,外观很为热闹,结果极不如法。
开戒
前面已诠,指的是在有难缘之条件下不得已的权且破戒,与故犯相对而言。另有一义,通常人们说某道场传戒时,亦名曰开坛放戒,简称开戒
请戒
《传戒正范》习仪和正受时皆有请戒师开道法一项。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意在策发心志,欲使求戒者识戒之归者。因求戒者大多执事迷理,以衣钵之相凭作戒体授受。殊不知要坚持衣钵之相,正显止作之用,内严戒体断除染业,性相双具表里一如才是受戒之真正归依处。律师设请戒一法,即未正受前,预为开示。在授受之际复有正请法仪,兹不再详述。
制戒
佛法三藏,经论二者诠因果之理以化道俗二众。律藏专诠比丘戒法独制内众。宣祖因之判一代时教为化,制二科,戒为制教之主体。佛为化度众生,止恶防非,导引迷途开启道业所设立。佛不制无缘之戒,比丘二百五十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各各皆有制戒缘起。诸佛以十益制戒饶益有情。一摄取于僧--防非离过。二令僧欢喜--行净无违。三令僧安乐--依教感果。四令未信者信--增长信心。五已信者令增长--信根深植。六难调者调--制戒禁恶。七惭愧者得安乐--扬善折辱。八断现在有漏--为禁现报。九断未来有漏--因果无穷。十正法得久住--兴建正法。佛法以性相之理使众生悟入者为化教,以行修实证得解脱者为制教,戒律为制教之主要内容。是名制戒。
得戒
受戒时和尚如法,弟子如法,结界如法等即能获得无作戒体。受具不得戒者:如多人同受者不得(四人以上为众,戒师不可与受戒,众与众受非法)无和尚不得,两和尚乃至多和尚不得,有九遮十三难不得,从不持戒和尚受具不得(不知者得)和尚不现前不得,僧数不满不得(若僧数满和尚不现亦得)自年龄不满二十岁不得,年逾六十亦不得戒(尽形为沙弥)。
结戒
佛灭后三次结集内典之一部分。初次五百比丘(俱证罗汉果)在印度王舍城灵鹫山上七叶窟内由大迦叶主持。要求优婆梨尊者把数百条戒律的缘起和内容逐一重述。必须说出每一条戒在什么地方所制,时世尊身居何处,何人初犯,招何讥嫌,而使众比丘启请世尊制戒。世尊制某一戒时,坐在什么地方,面向何方,周围有何人在场,身著何衣,时太阳所照射之人影正好有多长(古印度计时法)。制后又经过几次的加工修改正。然后详述每条戒律在某种场合犯的算重,某种环境下犯之为轻,某种条件下为犯,某种情况下为不犯或开。轻重开遮毁犯带来的缮后事宜如何处理或治罚。大德优婆梨尊者每说一条戒后就要征问在场的五百罗汉是否有不同意见者。若有能证明优婆梨说出的话甚至有一字差错者,此戒都难以通过。结果优婆梨尊者把数百条戒诠述的精确无误,无一人反对,即无异议,于是戒藏结集成功。世尊灭后百年,古印度的东部有一万比丘(大众部)和西部的七百名比丘(上座部)为了比丘能不能捉钱宝和能不能吃残食和盐等五件小事发生了争执,惊动举国上下,致使第二次结集三藏。经过激烈地辩论,最后以上座部获胜而告终,稳定了佛驻世时所制戒律的动摇。第三次结集在佛入灭后二百多年的阿玉王时代,佛教至此彻底分裂为两部,由是产生了世界历史上南北两传大小二乘巴梵两种语系,等不同特色的佛教,因三次结集,戒为一大主题,名曰结戒。
护戒
佛教把持戒比拟战场上军士披著铠甲。保护自己不被烦恼贼所劫,不被魔军所伤。戒本颂曰:如两陈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或以清净为体,如珍宝不杂污垢。得之不易,故令善护,勿令毁缺也。
守戒
六根门头时遭三毒五欲所惑,或被无明驱隶。便放任自流难可禁羁。守戒如牧牛者常以鞭杖视之,勿令犯人苗稼。戒似明镜台,常应对照自观检察染污。佛垂遗教,以戒为师。当依止厮守不离左右耳。
弘戒
无论各宗各派,不越三无漏学正道为其正业。宗门教下各擅专长,一门深入戒为助缘,必无异致。然亦有发愿专弘毗尼者,如近代
弘一大师
,宗台弘律归
净土
,是为楷模。古时出家,先学戒五年,期间有对戒学深入者,大多以弘为务了,五年内于戒不精再各归其宗。唐代宣祖自开创南山纲要,经律之愿广大无量,匪夷所思。后之有志研律者,均以此为宗。戒为佛陀之法杖,一代时教寄在毗尼。籍此可知,历代律师绝不为弘戒而弘戒,实欲正法久驻长利人天也。弘律之人,必以身作则,含辛茹苦,酷志恒心。疏远名闻利养,甚者毕生不畜徒众或无安身之所,仅持三衣,恒用一钵。比之一些动辄前呼后拥,佩红挂彩,广积徒众,接纳香仪的法师,真可谓
福报
悬于天地矣!弘戒律师若不身先士卒,以为模范,言行不一则不名律师,乃名法师也。
教戒
世尊明察,末劫众生之根性,知学戒者鲜甚,遂将戒之义理,散化融置于经藏,仔细斟酌,各经均谈因说果,无不大赞持戒功德。尤以阿含涅?遗教地藏诸经几乎与律藏无异,曰随经毗尼,可名教戒。又教者,教诫也,训导开示教诲之义。如佛制尼每半月布萨日必到大僧处请教诫,否则违八敬之定规。
毁戒
犯戒、殒戒、残戒、破戒、缺戒、失戒、漏戒等同义,兹不再分说。唯略述毁戒之恶,以警将来。犯戒之人如患大疾将死,心生怖畏。如人入冥室不见诸色。如缺足之胫不得行道。如殒轴之车随即
瘫痪
。如毒蛇人不喜见。如死尸法海不纳。如深渊如火坑堕必难出。犯戒之人犹旃罗种,人皆厌恶;犯戒之人犹盗贼人见避之;犯戒之人著佛衣即热铁缠身,坐僧榻即铁床,住精舍即地狱,饮僧食即铜计。五篇中随犯一戒皆有三罪:一者本罪,二者违佛教罪,三者非威仪罪。犯戒有三报、现报、狱报、和生报,如出家众犯根本四弃法,现报灭摈不同住,狱报堕无间狱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年受无量诸苦。狱苦受尽生报为畜生饿鬼之类,呜呼!何不醒欤戒欤!
诵戒
熟记会背曰诵。梵语布萨,译曰净住(含说戒忏悔二义)谓以戒对照,无令染污住于佛法。舍诸恶不善法,证得白法究竟梵行,半月自观犯与不犯清净身口也。或译曰说戒,佛制比丘每十五天塑望日布萨说戒,同界大众共集一处,仅请一比丘居上首演说,余众摄耳谛听。昔时无书,凭借心记,容易忘失,半月一说,检审是非。七月十五布萨后,为自恣时,自举或请他人举已、见闻疑罪,无犯者默然,成犯者乞僧出罪。忏悔后还复清净,故曰净住。律云:五夏不诵戒羯磨尽形不离依止。意为不能诵戒的比丘,一生要依附能诵戒的比丘而住。又,诵戒绝不是照本宣读。有问:即诵不得,白读何伤?宣律祖言:凡欲化物,必俟说听之功,安有读文而能附事,故世之论士无见执文。佛之扬化登机即演。说戒同然,事符圣制,故唯制诵,不可读者
说戒
即诵戒。诵者背也,说者讲也。四分律说戒犍度中说戒缘起云:王欲令比丘集会说法,如外道斋日和集生善,佛因许说戒。说戒有三种:四比丘以上为众说戒法,二比丘三比丘为对首说戒法,一比丘可用以心念口言说戒法。僧众因说戒而得清净无犯,有犯即行忏悔,都得净住,以戒清净可期定慧成就,如此相续不绝,正法得以久住。佛制犯夷残和八种白四羯磨治罪之罪(呵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罪举、不忏举、不舍恶见举正与覆藏波利婆沙)及倒说戒、见、威仪、正命四事者不得说戒,不得闻戒,不得向如是人忏悔,犯者亦不得受他人忏悔。正说戒时,识罪者发露忏悔,有疑罪亦先发露,方得继闻说戒。说戒讫,疑罪再请僧讨论犯或不犯。说戒羯磨本为僧众熏修之大事,末法荒废,稀有行者,感慨之馀,不再广明。
广说戒略说戒
广说谓两部戒律乃至七篇通诵。若有难缘将临,事迫紧急,说戒不得圆满时,七篇可随意而止,唯举未诵者之篇名,言下者僧长闻即得。
同戒
如比丘与比丘,沙弥与沙弥,所受戒相类同而共遵者。名同戒。同戒、同见、同利三体为僧之义也。
共戒
指同戒之人一时受戒俱如法如律发愿信行启教而获戒体。受已亦应共同守护无犯。若受时不如法,则感应小,戒力弱,犯则罪亦轻。受时如法,感应大,戒力强,犯则罪亦重。因违当初受戒时所发之愿行故。
舍戒
如退失道心,不思修持,佛制可通过羯磨如法舍弃所受之戒。若处难缘之时(如被人强迫欲犯戒)未及众前羯磨,可对首(向道俗二众均可)一说而舍,戒体即失。否则带戒犯法罪过严重。失后犯则轻。难缘过后仍可重受。比丘不乐梵行,或难缘开舍戒最多往返七次。尼舍而不得重受,因不堪重罪故,虽如法舍亦不听再来。另有自然舍戒者:如受恶戒时,舍欲界身时,断善根时,得二根时,舍寿命时。无漏戒于三时而舍:退时,转钝作利时、得上果时。身口意善故一时自然俱失。大乘菩萨若不故毁菩萨戒,虽失身命而其无作戒体不失。因菩萨戒又名金刚光明宝戒,誓愿宏深,尽未来际持,不受四大五蕴所依存。而菩萨巧施权实甘为众生而舍戒者,不在此例。另,有人说半途舍戒前功尽弃,此言差矣。此舍为后缘之体,先前善因已生善业,不可舍除。如人吃东西过半,若余下者不欲再食则可舍弃,而先食进腹者岂可反吐也?
还戒
又名退戒与舍戒略同。道人欲退戒还俗,须通过如法羯磨仪式将从僧所受之戒返还于僧。若不如法舍,纵归俗家,性遮二戒仍带身上,如影随形,随时造业都有报应,尽形寿难以摆脱。今见有退道归俗者,不知还戒,将比丘戒体置于红尘,享受五欲之乐,自以为无事,后果不堪设想。
全戒
对毁戒而言。全者,无缺也,保全之义。经曰: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凄,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
五种不得戒
戒从一切众生处得,若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一独于某众生我离杀等。二独与某分戒我持(不全持)。三于某时能持余时不持。四某缘不持(除开戒事)。五某处能余处不持。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补戒
佛制学法女应学三法:一学根本,谓四重者是。二学六法,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
妄语
,非时食,饮酒者是。三学行法,谓一切大尼戒行并须学之故式叉又称预习比丘尼。二年中犯根本者灭摈,犯六法者重更与二年羯磨,犯行法者,但名缺行,直令改悔则可。式叉尼此处所受六法,一一有犯者应更与重受之,曰补戒。
增戒
与方便之说同类,不明出何所在。近年有已受具戒之比丘,逢有传戒道场,即去再受一次,美其名曰增戒,实属无知,戒岂有增减。同类戒一生唯受一次,受后若犯根本便是佛法海外之人,永再无为僧之理,若犯枝条忏则可除,何劳再受。戴罪重受又打妄语(因受时问遮难有边罪者不听)曾受戒之人,若犯重则灭摈,犯轻则忏,重轻皆不犯,更无需重受。受则不持再受无益,徒增贼住之名(如贼住于僧中)。贼住亦应灭摈。所以然,增戒非有戒可增,实乃增罪也。频历受戒,以为儿戏,失尊教之严肃,是灭法之行为。有言方便戒与增戒之法由来以久,旱成定例。岂不晓佛法依不依人之说。邪法盛行数百载,再不批判真假难辨,贻误后学,危害大矣!若遇难缘而舍戒或还戒归俗者是为如法弃舍。后更思慕向道,仍可再受,是受与初无别,不名增戒。即便如是,外道入僧舍戒再来即成破内外众,戒不听重受。如法舍戒亦不过七返,更无增戒之说。若受戒已,知未得戒,不得以比丘自居受僧之礼遇,若受已,后经多时方明未得戒,可重受。在受时虽重缘,而持时重心,心即不知未得戒,故而无罪,知后更改,不为贼住。
戒法
如来制教之法,律藏三聚尽属。诠制戒缘起及意义之法也。又表受戒之法。
戒体
由授受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是名戒体。
戒行
随顺戒体之指导一一行彰,如法动作之三业者。
戒相
其戒行之差别,所受之条款,对境之分科。又开遮持犯之差别。如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即谓之五条戒相。
戒科
一切戒皆具如上四科。世尊制教名法(律古义名为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防护名行,行为规仪名相。戒之法、体、行、相合曰四科也。
戒律
律者,法也,教也,纲也。戒者,行也,相也,毛目也。犹如今朝国家政策与
法律
之关系。律含概于戒多表现于作,戒依附于律多表现于止。以弘戒为专务者权称律宗,如国家之政法机构也。
戒期
一者持戒之期:八关戒斋戒一日一夜,式叉六法二年,居士五戒沙弥十戒比丘(尼)具足尽寿身坏命终为期。菩萨戒至成佛为期。二者受戒作法之期,佛说受戒犍度,本无限期,任运随缘,白四羯摩即得。法传东土丛林大兴,凡开戒场者因人多事繁,各制时限,从封堂至圆满领牒有七日半月一月等不同。最长者当数宝华山之戒期,自头彻尾五十三天。然受戒项目又有水同,有沙弥具足菩萨三种戒异时各受者,亦有同期受者。期中并非全是正受羯摩,其过程有忏摩习仪,请戒开异之过程。真正受时,自乞戒问遮难继尔白召入内(戒场或坛),戒师白四羯磨,十师听忍(忍同也),赐教戒相与四依八法到和尚训示已竟下坛为止,总不过一个
时辰
,此为正受,即戒期之中心主体。
戒羸
羸者,弱也、病也、不力也。出家之人,心不乐道,戒不精严,松散懈怠。不舍戒不还戒,戒羸又无惭无愧。佛说如是之人如绵羊,出家无益。
戒师
传戒之师,又名羯磨师。羯磨者,译曰作法办事也。大致两种,一者尽界内僧全集之羯磨(如群众大会)不来者说欲(请假)二者四人五人十人廿人僧羯磨(如今代表会)。受戒的过程即属于十人僧羯磨的那种。一羯磨师,即会议主持人,亦可单称戒师,负审察询问之工作(如法庭审判长)一和尚,鬼兹音和奢,译曰力生(仗其力而得超出三界)又译曰博士,俗曰师父或亲教师,
密宗
名上师或统称为喇嘛。戒本应从亲教师而求受,故和尚必需现前。今戒场皆以传戒寺院的方丈替代,号得戒大和尚。一奢梨,译曰教授,奢梨有五种,此为受或阿奢梨,作法时负审遮问难之责任,指导其受戒仪规及各种问题之答白(如法庭之辨护律师)。七尊证,临场监坛有默然表决之权,(如法庭上人民代表合议员)佛在当时尚处于奴隶社会国度下所制诸法羯磨,大都超时代地展示了民主进步思想。佛法之伟大,莫不令世人惊叹!
戒场
七种界之一。同一大界(界有自然界和作法界之别,谓法食共住之范围)僧众作法办事之场所。戒场小则能容二十一人,广则必有四十一人可容纳(例如,尼犯残,二部僧各二十人与尼出罪)其中唯可安置佛殿,不得安僧住处。或场必立在大界之内,先结界场,后结大界。若解时,先解大界,后解戒场。如某一地区内之某一县,此县的土地面积等于是界体,边缘为外界相,与外界相临之界石名为界标,县政府办公处为戒场,县府之围墙为内界相或空地。凡僧中之事除说戒、自恣、乞钵、舍忏、分亡人衣、受日、解界、结衣界,并结解净地,受迦希罗衣等可不在此外,余者并须在戒场内处理,否则非法。因之戒场又名为金刚宝地。律云:非羯磨地不得受欲行僧事。一切如法事毕竟维护毗尼,使僧内不起斗诤,令正法久住,故设戒场一类羯磨地使法起有托处,如律而理事也。前面所述传戒道"场"亦源出于戒场一辙。但今日各丛林受戒不结界,或结界不如法,羯磨地非法,虽说在戒场受戒,而实无界相可寻,即无大界可寻,岂有戒场可立,使作法陷于无稽,怡笑大方,徒增坏法罪咎耳。
附戒场图:
说明:
一、图中绿色大面积地区是大界相。
二、中间白色为空地。
三、中心
黄色
区域是戒场。
四、红色点为大界和戒场四角的界标。
戒坛
古印度婆罗门和我国封建贵族祭祀上天和祖宗时,堆上土台,设阶级便于上下作法,是设坛之缘起。《要览》云:世尊在祗园,时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佛敕诸比丘于园外院东南置一戒坛为僧受具公所。法敕既颁,十六大国诸精蓝中咸遵建立。自后登坛受具,僧、界、法、三一一如制。若片乖违,则受者不得戒,临坛僧犯罪。其言出金口,法载龙藏,凡圣同归,更无异辙。此土肇始南山宣祖,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在净业寺建石戒坛,依律授受,时诸律司莫不景仰芳规。此坛必置戒场之内,所谓除地曰场,围土曰坛者是也。现存中国最具盛名之戒坛,当数宝华山二祖见月大和尚参考南山《戒坛图经》所造之石戒坛,号称"天下第一"至今尚存。
戒本
本者非薄也。兹"本"谓从广律中选取戒律之各条纲要,剔除制戒缘起和具体开遮持犯之说明。若矿出金。浪里淘沙精缩而成。例,五部律藏共三百五十一卷,约三百五十一万字,出二百五十条五千字左右(半卷不到)的比丘戒。此二百五十条即三百五十一关卷之本也。以是为每半月布萨说戒依凭之根本,故名戒本
戒心
与戒本同,戒律之心要,毗尼之中心也。律藏未传来之前我国先译的唯是以摩诃僧祗律所出的戒本--僧祗戒心。史记,三国时魏废帝芳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中天竺沙门昙摩迦罗来洛阳,于白马寺译出僧祗戒心,即摩诃僧祗律之戒本,更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是为此土有戒律之始。废帝髦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又有安息沙门昙帝来洛阳白马寺译昙无德羯摩(即四分律受戒法)。自此中国佛教才具如法毗尼,自行可科理受戒事宜。后四分律戒本方兴,僧祗戒心渐被替代不弘。
戒经
在三藏中律堪称为戒经,在律藏中戒本为戒经。复又可特指某具体经名,如藏中《戒因缘经》《戒德香经》《戒消灾经》等小乘诠戒
经典
。有必要禅明,经曰:"一切诸律中,戒经为上最。"律于此处表总括三藏之义,(律古义为法,可代表三藏之佛法)佛为人天调御师,所说经律论俱有调御众生之功效。然经论二藏不及律藏约行根住待力强而直接。故世尊言戒经(律)为上也。
戒经
在三藏中律堪称为戒经,在律藏中戒本为戒经。复又可特指某具体经名,如藏中《戒因缘经》《戒德香经》《戒消灾经》等小乘诠戒经典。有必要禅明,经曰:"一切诸律中,戒经为上最。"律于此处表总括三藏之义,(律古义为法,可代表三藏之佛法)佛为人天调御师,所说经律论俱有调御众生之功效。然经论二藏不及律藏约行根住持力强而直接。故世尊言戒经(律)为上也。
戒力
持戒之功力,如五戒可保为人,十戒可保生天,具戒可保出离,梵网可保成佛,全是仗持戒之力。
戒刀
比丘随身应持十四种物之一(三衣、钵、卧具、漉水囊、澡瓶、锡杖、斧子、针筒等滋道之具。)为一长四寸宽两寸
月牙
状之刀片。佛世时比丘找捡取粪扫(垃圾)中碎布,洗浣濯净用此刀片割齐边缘缝合为衣,或用此刀破食生果(谓净果,不破为不净食)、割皮革、剪指甲、破疮、割毛缕等。因禁止用此刀伤生害命,斩草斫木坏鬼神村杀生种(草木皆有鬼魅和虫蚁等依附寄生,如人之村落故戒之勿令破坏)故名戒刀。顺便堪误,有一类世俗文学,云古代武士身佩用来杀人越货或行侠仗义的大砍刀也称戒刀,不知其义云何?不可与佛制戒刀混谈。
戒尺
俗名惊堂木,法师讲经说法受戒或做佛事时(如焰口)用作警众之物。大小不同,一般三四寸长,二寸见方,用来击响,让大众注意听讲。作佛事时与手炉如意等作法师道具。大小两块,一仰一俯互击出声。
戒德
慈、悲、喜、忍、信,五种善法为受戒之功德,常傍戒者,令得增长道业。
戒护
明了论云:在心者名之为护,在身口者名之为戒,有戒其必是护。是则戒护。
戒条
戒律之条文也。
戒摄
从佛法受戒者为戒摄,不从佛法受戒者则非戒所摄,如世间善法。
戒之次第
波罗提又叉戒(戒戒)定共戒,无漏戒(道共戒)摄根戒、无作戒,此五为戒之相递增益之功德也。
戒疏
解释戒本或戒本之解释一类的论述文章。疏者,排除阻塞使其通畅,分析条理,使人熟悉明了。历代律主,出戒疏颇多。著名者当数唐代京兆(今陕西长安)终南山道宣律祖所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简称戒疏。宣祖曾参与玄 法师译经事务,为译场十大
高僧
之一。祖
知识
渊博智慧无穷,取大小二乘,经论三藏,古今东西,内外教典,各家之长,融汇自已的思想,把几部律贯通一处,重新分科别目,树纲立款,删繁补优化组合,按篇就章地以多种形式从各种角度,把如来一代时教阐述的淋漓尽致,无不达到登峰造级之境界。使律学光辉普被于大地,正法丕振永兴于际虚。其功德威威、不可称量!从此开创中国律宗基业,使往昔律藏小乘之面貌纳入大乘轨道。其疏钞有三种题材:戒疏(新编十七卷),业疏(即删补随机羯磨二十卷),事钞(行事钞十二卷)被尊为律宗教典号曰南山三大部。此三部之内涵已使原本疆化杂乱无章之原始律藏趋于活跃,条理清析。附合本土国情,便于利用,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义趣。另有天台诠菩萨戒之义疏、亦名戒疏,兹不再赘述。
戒名
中国剃度师所赐初出沙弥之法号,同时弃俗名而不复再用。
戒印
印证为人所信,戒行加被,如佩法印,入善聚为之所纳。
戒足
无足难以举步行道,戒为修道增上缘,借喻为足也。经曰:欲得生天上,若生
人中
得,常当 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戒身
小乘佛教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法身,戒是其中之一,故曰戒身。
戒定慧
由持戒之功而得定力,戒以制身口,定以制心元。心由根尘所生,尘有善于恶之别,心有取舍之念,内外不协,必有苦恼。若随心所欲
生发
三毒,七支造非必遭恶报,故须借持戒之功,防心离过,弃贪舍欲,不为名利所惑,自然
八风
难摧,不遭污垢所染。打出樊笼,跳出爱河,心如止水。继以定之功夫,开启智慧,郎郎观照,万法缘起幻化,无有自性。行深般若,离诸迷倒,不被客尘所转。继尔回光返照明心见性,入三摩地,得那伽禅,证解脱道。三无漏成就再以四智六通,游历人生,发菩提愿行菩萨行,顿超十地,直入无上正觉,成就佛果,究竟无余涅磐。如是菩提之道,三学次第,定慧互生,相资相成。宣祖曰:心是欲本,灭欲必止心元,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发,发定之功,非戒不弘。佛之慧命寄在毗尼,祗当今同学明察秋毫,慎勿放逸。
戒使
使者,结使也。烦恼之异名。外道等邪见人取邪法受邪戒,行邪行,不解解脱义而烦恼逾大,结使逾重,此结使由非戒而来,故名如是。
戒坛石
古寺院门前有立刻有"禁荤酒入山门"字样之石碑也,因立于戒坛前之石,故云戒坛石。
戒检
戒律之检束也。
戒器
受具前无诸遮难,可受戒之人即名戒器。反之是不堪受戒之道具,菩萨戒无如是诸多要求,六道众生,但闻法师语皆能受佛戒,大乘重发心,千里无师可以自受,发心即得做因地菩萨。小乘重机器,要求故严,非戒器绝不可圆具。
戒藏
同律藏,诠戒之经,一切木叉教典。
戒躅
戒之足迹,同戒足。
戒灌
汉地受戒,类似于密教之灌顶,故名戒灌或灌戒。
戒腊
又名戒夏或戒岁。示受戒时间之长短,作论资排次之依据。印度习俗一年为三季(无秋季名)每季八个月(实乃本土半月数,十五日为一白月,十五或十四日为一黑日)全年二十四节(即二十四月)每季从黑月第一天算起(即阴历十六日)。从十二月十六到下年四月十五名热季(春季)四月十六到八月十五名雨季(夏季)八月十六至十二月十五名冬季。印度地处热带,每年四月到八月受四南印度洋吹来之潮湿空气的袭击,雨水不断,洪流泛滥,闷热难捺多生
疾病
。又风飘水漫野兽乱窜,小虫出洞,人于此时出门游行易伤小虫,又易被大虫所伤,自他不利。佛制比丘雨季结界安居,名为坐夏。雨期四月,安居占三,(前安居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后安居五月十六至八月十五)前安居结夏解居尚余一月名迦提,(七月十六至八月十五为迦提月,谓功德月,可开五种不净食或畜长衣等戒,以慰安居之功德)。比丘坐夏一次即长一岁(实为虚岁,如四月十五日受戒隔夜十六日安居,即有一腊。若七月十六受戒到第二年四月十五仍无腊数)明明坐夏,复曰名腊(腊即冬天)之所以者何?知戒腊为一年同岁,因坐夏精修,功劳甚大,故如是权称,意谓坐夏为因,腊为夏果。有言非经安居无有戒腊者,此言谬也,今略明戒腊实为虚指,安居亦有众安居别安居心念安居三类。独住比丘亦可成办安居过夏,岂无戒腊也。我国甚多丛林近代早不行安居法,岂不全属无岁比丘耶?是故不应执著。腊确指时间之代名,一腊即一岁,佛制无岁到九岁比丘为下座,十岁至十九岁比丘为中座,二十岁至四十九岁比丘为上座。下座恭敬上座,五十腊以上者,上中下共尊。又有言西方法夏时以腊为人轻重相等,解夏之后以蜡人为验,轻重不差,则为念定而无妄想,否则
血气
耗散必轻于蜡人,故谓之曰戒蜡,非年岁之腊也。纵观律藏,此说甚显无稽,不足为信。
戒牌
丛林寺院或律寺法堂内之号牌。受戒、礼忏、布萨、自恣、分卫(忏悔)出坡等活动时挂出以示公告白众。又有戒腊牌,记僧席次第之木牌也。
戒腊茶
因于众之戒腊,从上次第请众点茶。再、禅林众执事于十二月退职后,方丈请吃戒腊茶一说,曰普茶。又、近见有受戒道场篡改见月律祖所著《三坛正范》增设大小请斋之仪,令求戒者设斋供于十师"以下虔诚希十师欢喜而为受戒"规式繁复,落于俗套,实不必要之耨节。
戒牒
又名度牒。以此物证明比丘之身份也。始兴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时安史之乱,叛军讨罚宰相杨国忠,势如破竹。国军兵力难以御敌。杨急令御史催众筹款装备军力。时国库钱缺,正无计施工,禅宗七祖荷泽神会(慧能之弟子)时为国师,
出谋献策
,借度僧之名以筹款(收戒费)。为号召众人受戒,由国家尚书省祠部司(如今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亲颁证明--度牒。拥此物者,免征徭役,供给衣食。因此得钱壮大军威,平定叛军,是谓戒牒之缘起也。戒牒注书受戒人原籍、俗姓、岁数、及出家地点、寺院、依止和尚、何时何地从谁受戒等,诸有关事项。由十师加印盖章生效,以作比丘朝
山参
方验身之用。比丘有六念处法,当知其中之一,必时时忆已受具时间,戒牒于此有助耶。
戒验
戒牒之异名,又名公验、度牒。前已广明,兹略述戒验之意义。现有人说受戒如社会
学校
考试,戒牒似考试及格之毕业证书。错矣!三世诸佛因地修行,尘沙劫数,断尽无明,证无生忍法方名成佛。我等凡夫俗子秽身漏体,无量业习,浑身瑕疵,丝毫无减,全籍此作法后凭戒力拔除。若戒力不强,受亦枉然,纵戒强智锐精进勇猛,不至佛位,总是化城。由此观来,修行路遥,万里之行,尚未迈步,安有毕业之说。度牒之用唯可说是"入学通知"更为恰当。学好学坏,待看将来。今人势利,朝山参方验证度牒,不观人之行举,有牒即是比丘。近闻戒牒定价,可买可卖,不知如此之比丘又咋称呼?
戒波罗密
菩萨六度之尸波罗密。尸者,尸罗,译曰戒。波罗密:翻度或到彼岸。以戒渡出生死海之义。
戒波罗密教主
华藏世界大香水海中千花台上报身卢舍那佛,因宣说三世诸佛心地法门,千百亿人天教主释迦如来于无量世界秉承此戒而得名。
戒门
戒律之法门。
戒香
以持戒功德熏于四方。譬之如香。供佛用香代表戒,用花表禅定(例、如来拈花传禅)供灯烛表智慧(光明)。香花灯烛表戒定慧,香 云:"戒定真香"(真即慧)《谕伽焰口施食仪》曰:"此一瓣香,不从天降,岂从地生,即戒即定即慧,非木非火非烟……。
戒十利
佛因十种利益而制戒,一摄取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令正法久住。
戒功德
昙无德赞叹持戒之利益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当观如是处,有智勤护戒。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佛果),此戒久住世,佛法得炽盛。以是炽盛故,得入于涅磐。若不持此戒,如所应布萨,喻如日没时,世界皆暗冥。持戒之功德,由是可闻,不假累赘。
戒五过
破戒有五种恶报:一者自害,二者为智人所呵,三者恶名流布,四者临终生悔,五者死堕恶道。
戒记
南宋时余杭郡
灵芝
寺元照律师据道宣祖南山三大部造《济缘记》以诠业疏,造《行宗记》以诠戒疏,《造资持记》以诠事钞。合称为戒记。又元照律师自撰《观经疏》后被其戒度用欲二位弟子各造《白莲记》《正观记》以诠释之,后人称《正观记》为《戒度记》以人名代称故。
戒急戒缓
以慧乘而言有四门分别,一者乘急戒缓,如禅宗六祖和维摩诘居士。二者戒急乘缓,如小乘比丘。三者乘戒俱急,如出家的菩萨。四者乘戒俱缓,如戒羸耨羊比丘。
戒品
如梵纲经和优婆塞经其中一篇专集述菩萨戒相者名戒品(篇章之义)有时指戒的种类和等级,如五品十品等戒。
戒垢
能使戒不清净之事物。有时专指能破比丘梵行的女人为戒垢。所谓戒垢即非戒垢,从因说果,假名戒垢。
戒脉
指戒之传承,初上座部和大众部(窟内窟外)结集两种略有不同之律藏,小乘上座部律后又分为五部十八部等。大众部独尊摩诃僧伽律为传承。今流行于我国之四分律历代律主不便详考,概括之先由世尊总制传付迦叶,再传阿南,阿南传商那和修,商那传摩诃鞠多,至此分为五部,是为小乘律之传承,菊多五弟子之一昙无德者独秉四分。又千年后四分传至中士,有姚秦 宾三藏佛陀耶舍与竺佛念等译出,在中国又传六百年至南山道宣,南山经十九代至金陵古心如磬,磬公又经三昧见月、定庵等开创千花律社,至宝华第七世文海之后,逐渐衰微,兹为主席历朝律宗纲要祖师接法之传承。若论戒脉,其实凡受具比丘,皆与释迦佛一脉贯通,戒师上承下递师师相受,身口现前,无不禀承佛敕于先,梵音演唱于未来。戒脉普被于四甲,岂唯一线独承而云涵盖于天下耶。
戒海
经云"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戒有八种功德,佛以大海喻之:一、彼大海水一切众流皆往投之;我诸弟子渐次学戒,皆归我法,于中学诸善法。二、大海常住不失潮法;我诸弟子住于戒中,乃至于死终不犯戒。三、犹如五大河(印度五条大河)尽归于海,失却本名,名之为海;于我法中四种姓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罗以信坚固,从家舍家学道,灭本名皆称为沙门释子。四、犯如五大河及天雨皆归于海,而海水无有增减;于我法中诸种姓子,以信坚固从家舍家学道,入无余涅?界,而无余涅?界无增无减。五、大海水 同一味;于我法中同一解脱味。六、大海水不受死尸,设有死尸,大海风飘置岸上;于我法中亦复如是,不受死尸,所谓死尸者,非沙门自称为沙门,非梵行自称为梵行,犯戒恶法不净,污秽邪见覆障善业,内怀腐烂如空心树,虽在众中坐,常离众僧远,众僧亦离彼远。七、大海水中多出珍奇异宝,陆地所无有,所谓珍宝者,金银
珍珠
琉璃珊瑚车磲玛瑙;于我法中亦多出珍宝,所谓珍宝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正道。八、大海水大形所居,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我法中亦受大形,所谓大形者。众僧中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乃至向
阿罗汉
得阿罗汉果,是谓我法中奇特令诸弟子见已而自娱乐。
戒壮严
佛以梵网、婴珞、宝珠、缦幢等喻拟戒功德之壮严。梵网,指大梵天王宫中之网罗幢,此网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摄不相妨碍,有似法门理事互摄之相。故佛以无量网孔喻无量世界及无量佛教门报身卢舍那佛于花藏世界与如是无量世界千百亿化佛而说心地法门,是谓过去,现在未来各千佛共说之大戒,冠以梵网珞而壮严之。婴珞,女人胸前所佩带以作饰好严身之王石链。珠不杂众秽,幢华丽耸置。佛以梵纲婴珞而名戒,时云或幢高悬戒珠圆明。佛教无戒而不得壮严也。
戒婆利
世尊十大弟子之一,结集律藏之主,号持戒第一者之优婆利也。原为释迦族王宫中之理发匠,与阿南等八名王宫贵族子弟同依佛出家,佛以悲心为防他人视其卑下,先予剃度,令余人尊为上座。波利深解世尊之愍念,遂苦志猛修,护戒精严,证阿罗汉。结集律典功不可没,名曰戒婆利是也。
戒善
由戒所生之善法
善报
是也。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海水无涯,虚空无际,戒亦同等。出家僧尼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此故名戒善。
戒禁取见
见为能见,戒禁取为所见。所见是邪法,故能见是邪见。如印度六种外道邪师学牛吃草狗吃屎裸体跳崖卧荆刺等为戒,以为解脱。此戒是邪法,取此邪法谓邪见。或反说之,因邪见故而取邪法持邪戒。
戒羯摩
受戒仪式中的表白之文。
戒膝
又名胡跪,古称西南少数民族为夷或胡。胡人所跪之法:左腿弓步,右膝着地,昔有不明地理者,错将央央大厦之印度(或音"身毒"讹也)误以为区区蛮夷之地。故称佛教跪拜之礼为胡跪之法。又有云胡跪抑许为互跪之讹音者,谓互跪为两膝交互单腿跪地者,思来亦甚具理。此戒膝者,专指受戒时所跪拜之礼也。经云褊袒右肩(印度穿衣露右肩以示对尊长恭敬)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的动作。今日僧人受戒多改双膝著地之长跪法了。尻不离足名跪,曲膝直身名长跪,比距跪以显身高故名,高即长也。
戒学
有关戒律之知识。
戒坛图经
唐道宣律祖所撰。因祖设坛如法,感长眉僧宾头卢尊者莅临赞叹。以昔日祗陀园景图显献,祖据此摹戒坛图经而传世。
戒忍
十忍之一。忍者,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臆嗔
心烦
恼,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一戒忍,二智见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脱忍,六空忍,七无愿忍,八无相忍,九无常忍,十无生忍。戒忍,以智观色阴(五蕴)界(六根六尘六识共十八界)而不犯戒也。
戒和敬
六和敬之一,戒和同修也。
戒度三行
六度各有三行,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是戒度之三行。
戒观
六观之一,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
戒盗身缚
缚者,束绑也。邪戒之缚身者。又名取戒,本非戒,强以名戒,故曰戒盗,又以取进行,故名戒取,是外道之邪戒也,与戒禁取见类同。
戒福
佛言三种福之一。孝
养父母
,奉事师长,恭行十善为世福。发菩提心而行佛道为行福。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为戒福。
戒报戒果
戒之功德与果报。《菩萨戒本》: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优遗夷戒能至心持,不会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
戒犍度
梵语建度译曰法聚。与篇、章、品等义,律藏内把各种问题和内容的戒律按同类范畴各归纳一处加以说明叙述。如衣犍度专谈与衣服有关的问题。五部大律各犍度略有不同。以四分为例具二十犍度:受戒、说戒、安居、自恣、皮革、衣、药(食)、迦纟希那、拘延弥、瞻波、诃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尼、法、房舍和杂犍度。戒犍度阐说制戒缘起,受戒羯磨说戒方规等课题。
戒台
戒坛之别名。
戒板
禅常当值纠察师(临济宗纠察,曹洞名僧值)所持上书清规字样之醒木。
戒堂
说戒布萨之所,佛未制戒场以前戒堂即作法之处。因戒堂很多且常换地方,至说戒日比丘不知奔何处为是,大众烦劳。后规划戒场以为定约。但说戒法通场内外。故 有寺院保留戒堂。仍作布萨堂或忏悔堂用之。
戒为师
佛临灭垂教云:莫谓我涅?,我灭后尚十五日一来,汝布萨时当得见我。我灭后有五种法令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是故当以戒为师令正法久住。
戒五刑
犯具足五篇治罚方式之比拟也。波罗夷喻死,犯夷谓断头罪,不复成活而为比丘。僧残喻流,犯此戒残而无用,僧令行别住也。波逸提喻徒,波逸提谓堕也,堕狱中失其自由,犹判徒刑也。提舍尼喻杖,犯此戒须向僧谴悔如杖责已过也。突吉罗喻笞,犯恶作谓应当学而不学,或虽学而难持易犯,故常须念念警惕,若有罪咎,则心悔自笞。
戒捉
三毒如贼,佛言欲灭之,必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
戒五论
戒律所依之五部论: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
戒藏
戒体藏发无量威仪,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戒藏。
[
Last edited by 任运 on 2006/12/25 at 19:45
]
解脱
,
持戒
,
佛法
,
佛教
,
菩提
,
忏悔
相关帖子
•
严重邪淫女竟想强奸男人,抄僧伽吒经3部彻底正常
•
向观世音菩萨写《求卖房疏》,真的顺利卖房!
•
学佛真正的成就相
•
中央电视台首次做佛教专题,正面承认因果的存在
•
如何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有诀窍!
•
独家揭秘:班禅的人生
•
灰尘-光-烦恼-佛法
•
《玄能量变》人体应用--伏白虎
•
《内经》与佛教也有关系吗?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