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命理探源
›
游艺会馆
›
“攸得生”——精神训
返回列表
查看:
1469
|
回复:
0
“攸得生”——精神训
[复制链接]
蓝天百云
蓝天百云
当前离线
积分
4930
发表于 2007/1/4 04: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以变化与不变化为相同,远古未有天地时候,想那景象并没有具体的形太,只是深远幽冥,混沌迷茫,云气弥漫,没人知道它从何产生。后有阴阳二气同时出现,经营构造成天地,时间悠久得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空间上广阔得没有人了解它的止境。于是才区别为阴阳,划分成四面八方,阳刚阴柔相辅相成,万物才逐渐形成。因此精神属于天所有,骸骨为地所属。人的精神归于天,骸骨归于地,我们人最后还存在什么呢?
天地之道,最广而大,还需要节制它的光亮,爱护它的神明;人们的耳目,怎能长期劳累而不得休息?精神怎能永久驰驱而不会
衰竭
?这是因为
血气
和
五脏
,是人身之精华。血气能专注于五脏而不外散,胸腹就充实而嗜欲就简约了。胸腹充实嗜欲简约,耳目就清明而
听力
视觉就聪达了。耳目听视清明聪达,称为“明”。五脏能专属于心主而乘违,悖乱之志就会被克服而行动就不会邪僻了。悖乱之志被克服行动不邪僻,精神就旺盛而真气就不散失了。精神旺盛真气不散身体就能安定正常,身体安定就能调匀,调匀就能通达,通达就能神明,到了神明的境界,用之于观视就能无所不见,用之于听察就能无所不闻,用之于行动举事就能无所不成。因此忧患不能入身,邪气不能侵体。所以有些事物到四海之外去寻求而不能遇到,往往在自身形骸之内就持有却不能发现。因而要追求的事物越多,而所得却很少,所见的范围越大,而所了解的却越少。
人身的孔窍,像是精神的门户和窗口,而
气血
,像五脏的随从和守卫。耳目被声色之欢娱所乱,五脏就动摇不安定了。五脏动荡而不安定,气血就泛滥激荡而不能休止了。血气如泛滥激而不能休止,精神就奔驶在外而不能内守了。精神奔驰在外而不内守,那么祸福之来临即使大如丘陵,就无从识别它了。假使精粹清明玄妙通达而不受外物诱摹,气志虚静恬澹安愉而能减省嗜欲,五脏安宁静血气充实盈满而不外泄,精神内守于形体之中而不外散,就能前瞻及远古之前的往事和预见到今后的未来之事,做起来尚且算不上什么,难道仅仅是眼前的祸福之分啊!古语说:精神散越得愈遥远,他的所知越少。这是用来说明精神不可使它外用过度的。因此
五色
迷乱
眼睛
,使双眼不明;五声喧哗耳际,使两耳不听;五味混杂口舌,使口舌败坏不能辩味;趋拾进退的选择扰乱心神,使行动越轨失常。这四件事物,本是天下的
养生
手段,可是超过限度都成为人们的牵累。所以说,嗜欲能使人的血气散失;而爱憎又能使人的心神疲惫;不从速去掉,志气就将一天天地耗竭。人们不能享尽天年,而往往中途刑罚就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想使生命获得过多的物质生活享受。只有能没什么生活享受要追求的人,才可以长久地获得生存啊。
癞者步趋不变,狂人形体不损,但精神远离其形而魂不守舍。谁能知道狂人的所作所为?形骸固有磨减之时,而精神是不曾有变化消失的。以不变去应变,即使有千变万化,而精神也未始有穷尽的。要变化的形骸,最后又会归返无形;不变的精神,将与天地一起共存。树木枯死之时,茂盛的青枝绿叶也凋落离去。使树木存活的,难道是树木本身吗?也好像充盈形体的并不是形体本。所以使生命能生存的精神,是不曾死灭的;而它所生的万物,则是要消逝的。使万发生变化的道,是不会有变化的;而它所化生的万物,则是要变化的。把天下看得轻微,精神就没有牵累了;认为万物微不足道,心志就不会迷乱了;如果没意志,认为死和生都一样,意志就无所畏惧了;认为变与不变都相同,精、神、明就不会眩惑了。
[文章简分析]日记的内容认为神与形的来源不同,归趋各异。这是形神两元论的折衷观点,但关于宇宙形成说,则反映出无神论的思想。阐述形与神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五脏气血耳目等变化,会引起精神的种种变化,因而主张减省嗜欲,要求精神内守,以便形神交养,合乎
养生之道
,方能“终其寿命”,不至于中道夭亡。这编文章分有科学的内容,与当时的医学哲学思想有相似之处。
血气
,
五脏
,
气血
,
养生
,
养生之道
,
衰竭
相关帖子
•
【2015年11月法布施】济缘冬季养生小方(小防风汤)
•
阴阳九针:通天彻地第一针
•
关于举办首届珠海中医膏方节暨学术活动的通知
•
怎样辨证论治?(续)
•
2017年北京预测
•
从脉用药之二十七:治无病需补养例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我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养生室回贴了?
•
中医的治病、调理、气血都是在干啥?不可不知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