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养正私塾
›
杂论中华文化
返回列表
查看:
1779
|
回复:
0
杂论中华文化
[复制链接]
补土派
补土派
当前离线
积分
953
发表于 2007/1/17 2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刚才在网页上浏览,看到一个帖子,里面是一些当年国人受屠杀时的一些悲惨照片,看着令人齿冷。不过我就想了,这类照片出现的已经够多了,它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我们近代屈辱的历史,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注意啊,问题出来了!看了这些
图片
,会觉得我们很弱,我们要自强。要自强没错,但是我想问一下,在中华历史上,是强大而繁盛的时候多,还是受人欺凌的时候多?强在哪?也许有人会说,我知道我们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
四大发明
。但我想,大多数人的认识也就仅此而已了吧!我们究竟比别人强在哪?我们的民族究竟优秀在哪?身为子孙的我们有几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多宣扬一下我们民族的优秀和繁盛之处?而尽放一些短暂历史时期内屈辱的图片?社会导向正确吗?
我倒是觉得身为
炎黄子孙
的我们不肖得很呢!数典忘祖,昏昧不明是我们的通病;崇洋媚外是我们的习惯。自己靠着宝藏却说是垃圾堆,别人来尽情的开采都不知道,还要大放地说“拿去,都拿去吧。”然后反过头来再骂人家:“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滑稽不滑稽?
鄙人虽不才,但请让我来给大家简介一下,我们究竟优秀在哪。
我们按时间顺序来看吧。从有史料记载的尧帝开始(注意,是史料记载,在尧之前还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尧舜禹时期,我们称为“三代时期”,是“公天下”,那时的帝王完全是百姓的公仆,不但兢兢业业地为百姓办事,而且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格。当尧老了,传位给舜时,他说:“舜,我把位置传给你,不是我的意思,是上天的旨意,现在四海困穷,你要好好做事,好坏历史都会有个公正的评价。”到了大禹治水的时侯,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体现了
中华文化
的思想之一:勤俭为民。“三代”之后,变为“家天下”,历经夏商,到了周朝,出现了一个人物——周公。沿用了几千年的经济、
文化
、政治制度都主要由他一手创建,所以才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周朝末年,即春秋时期,法违政乱,礼崩乐坏,这是出现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为了延续华夏
龙脉
,周游列国,劝人为善,总结了前朝文化,修订《五经》,使中华文化得以续传至今,使得我们到今日还能看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
易经
》微言,还能看到“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诗经》美文。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促进了中华几千年的繁荣。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修习自身,以德服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道、儒、法、墨相继而起。《道德经》探究思想本原,《
论语
》论经世之道,商鞅变法功及后世,一部《墨子》,“义”字当先!《
孙子兵法
》至今兵家必读,《
黄帝内经
》救济多少世人!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度量衡,方便至今。而后的汉朝,完善了和发展了前朝的思想,
医圣
张仲景
的《
伤寒杂病论
》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魏晋,到了南梁时期,周兴嗣一夜
白发
,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简介了梁以前的文化,即为《千字文》,对后世的蒙学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后历经隋朝,到了唐朝,我们祖先对各族各方文化兼收并蓄,成就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印度
佛教
在中国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禅宗”一派,唐代时大盛,其对心性本源的探究,造就了许多贤人。其后的宋、元、明、清,虽然在走下坡路,却仍然产生了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对联文化的繁荣。至于大家都知道的“四大发明”,当然德泽万世,我就不细谈了。
以上就是一个简介,再简单不过的简介,如果推而广之,又何止千百万言!
这回大家应该有些初步的明白了吧,我们的文化是璀璨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他们并不过时,就看我们怎么传承。
我们不要去“哈韩”“哈日”,因为他们只是我们的学徒,而且目前没有丝毫超越老师的迹象,古老而又先进的中华文化,够“哈”一辈子的,我们不需要感慨日本的发展,没有我们“兴灭国、继绝世”的思想,他们到不了今天;我们也不需要去咒骂日本,这样只会降低自己的身价,我们要使自己发展壮大,以德服众。我们也要牢记曾经屈辱的历史,不为别的,只为了要用一生的精力,去振兴我们的中华,否则愧对祖先!
文化
,
中华文化
,
四大发明
,
伤寒杂病论
,
黄帝内经
,
孙子兵法
相关帖子
•
生死决诊,一般人看不懂的神秘技巧!
•
《伤寒杂病论》与五运六气
•
自我体检瘀毒
•
六气的起点
•
王国强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
中药改名:是规范还是瞎折腾
•
对见病知源及平脉辨证也一下自己的想法(个人尚未入门,意见仅供参考)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十四经经络动态图标准版(附内经原文)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