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中央电视台的少林易筋经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22: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易筋经三大核心之炼形篇  

曹英峰  


  炼形,乃泛指导引、拳术等一切肢体动作的总称。静功属阴,动功属阳。行功必得动静相兼,阴阳才能调合。尤其静功,易生痰壅火滞的弊病,而辅以导引炼形,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舒导气脉,绝少流弊,见效既快,自然令学者产生无限兴趣,由此登堂入室。
  “性靠自悟,命赖师传”,此话是说性功的成败与个人的根器有很大关联,而命功是很精细的东西,要想取得效果,除了自己勤学苦炼,必须要有经验的明师口传心授,指出窍要才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设想一个人如果赖在床上不动,用不到一年就会肌肉萎缩,成为废人。若区别于诸如生产劳动等日常活动,特定的炼形方法自然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更能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和提高。这样一来,炼形也有了高低粗细的分别。低层次的功法一般多注重外在动作的变化转换,如导引术、外家拳法、瑜珈术等;层次较高的,则注重形与气合、形与力合、形与神合、形与意合、内外并重兼修,其核心的部分是呼吸的锻炼。
  我曾将十多种版本易筋经的炼形方法一一做过比对,有的繁复,有的精简,但归纳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舒通经脉,和合气血,滋养五脏,一向为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所推重,流行非常广泛。以《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为例,所传炼形之法计有正身、侧身、半身、屈身、折身、扭身、倒身、翻身、行身、定身、卧身,共224个动作。动作虽多,但是以韦驮献杵、倒拽九牛尾、青龙探爪、九鬼拔马刀等经典功架为主干,依据人体经络的走向、气血的运行、气息的升降,增加了身体的曲折旋转、手足的推挽开合,促进气血流通,关窍达利,阴平阳秘,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不过若论导引动作的繁多,恐怕无出其右者。数年前,我在刚开始研究易筋经的时候曾练过此功,全部功架做下来,要四个多小时。虽然用了这么长时间,非但不觉得累,反倒精神健旺,体力充沛,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证明是有效果的。只是费时太多,较适合于时间充裕的人习练,但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养生功法。以我的练功体会,行功时排除杂念,全身放松,目含、耳凝、息匀、口缄,动作宜轻柔舒缓,不可有一丝拙力。每做完一部,即稍事休息,待调匀呼吸再接练下部。练功结束后,缓缓散步,活动肩背手足即可。若再行静功,动极而静,有妙不可言之境。但若求精简扼要,当以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为最佳(后文将详述其方法)。
  另一类则是锻炼筋骨,专求内壮,激发技击神力。许多武术门派视其为不传之秘,作为辅助拳学的内功,兼行排打,可收金钟罩、铁布衫披坚抗锐之效果。较为著名的有熊氏大易筋经、韦驮劲、十二大劲、海字劲等。这种方法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呼吸配合动作的变化,使心、神、意、气、力合而为一,功深时敛气入骨,使髓实骨坚,激发人体的潜能。据讲,擅此功的人表面看起来骨瘦如柴,身上几乎没有肌肉,但力自骨出,可举千斤,饥寒不迫,以血肉之躯可摧金石。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又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昔有少林僧人亦行此术,积数年之功,两臂有千斤之力。
  如今观所有已披露的此类易筋经功法,一般也只讲了身体动作的外在变化,至于如何配合呼吸,都一语带过,秘而不宣。难道呼吸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不止易筋经注重呼吸的锻炼,内家诸拳也是如此。我今年有幸被唐传形意传人唐风华老师纳为入室弟子,得窥原传形意拳的暗劲练法,其五行功架亦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体味。本门前辈如唐维禄先生的轻功,薛颠先生疾如鬼魅的身法,傅剑秋先生走圈而盆水自转,皆出功于此,足以证明形气合一之妙,鬼神莫测。但有关形气合一、顺逆呼吸的转换以及其中的细微火候运用,必须要在有经验的明师指导下方能操作,古人不轻传即是此意。所以在此不便全盘披露,以免画虎不成,反类成犬。若有习者一知半解,盲目操作,祸及身体,岂非笔者之过!
  在易筋经炼形中,下部行功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易筋经是武道合一的技术,它的下部行功明显与道家学术异水同源。有关练功与性的调合关系历来都是修炼者关注的焦点。而易筋经的下部行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是开源节流的典范。
  所谓下部行功,指的是对下身进行特殊锻炼,除了不畏击打、用于格斗外,还能治疗性机能障碍性疾病,增强性功能,促进内肾健康,巩固先天之本源。世传武术中的铁裆功几乎都不出此范畴。大家都知道“食色性也”这句话,然而对于练功者来说,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自然鱼与熊掌兼得;运用不当,家庭不睦,行功不进,的确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受儒家礼教的束缚,历来对“性”讳莫如深,不是语焉不详,就是避而不谈。这种功夫的传承又是“传男不传女”,只限于师徒或父子之间口口相授,从不立文字,因此极具神秘色彩。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和《真传易筋经》等一些版本中也只简单概述其方法名称,谈到操作皆以一句“当以师传”含糊揭过,让人根本无从下手。
  据师传秘要,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是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当不是虚言。
  但下部行功有两个要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开源节流。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曾做过非常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世俗治家之道,既要开源,指贫困之家要能赚钱,丰富家藏,以此比喻身体衰败、肾亏气虚者要通过练功,强壮身体,补足亏损;又要节流,指赚了钱成为富贵之家,要重保守,若挥霍无度,人不敷出,终归于贫,以此比喻身体通过练功强壮之后,要知节制,切不可夭损寿命。其二是温养固本。下部行功时由于意、气、力都集中在下部,用药物烫洗也仅是舒活皮肤气血,而由练功产生的虚火必然旺盛,需要滋阴祛火,培固本元,才不致虚阳亢进。《古本易筋经·下部行功法》说:“养者,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无驰骋多战。”这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真正秘不示人的关键所在。
  易筋经下部行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济世良方,是整个易筋经技术体系中最具普遍现实意义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它,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挖掘整理,使之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善莫大焉。
  后文将介绍两种我所收藏的易筋经功法。其中一种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选择了峨嵋医师周潜川大夫整理的版本。周潜川大夫修习峨嵋正宗十二庄法,尤精于导引按跷、丹药服饵、气脉流注等峨嵋医术,生前一直从事中医中药和气功的研究,留下了约两百多万字的珍贵资料。另一种是清代蒋觐园先生得自少林老僧秘传的易筋经,该法首见于《少林内功秘传》。这套易筋经共分两个部分,前十二段为动功,后十二段为静功,较为精奥,原本称后十二段为成功之秘要。两部功法可分可合,与俗传之法相比,独见天地,是非常珍贵的法本。今略为点校,全文披露。
发表于 2007/4/23 22: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易筋经三大核心之器具谈  

曹英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严格来讲,在易筋经的器具中,除了器械以外,还有同类阴阳助修和内服外洗的药物。对于易筋经所能达到的武学境界,器具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外壮神勇在易筋经的整体技术结构中尚属“末技”,但那是指修道的终极境界而言。这种“末技”实际代表了克敌制胜、内壮外坚的武学最高成就。在易筋经中,没有任何招式,因为有强大的功力基础作后盾,拳脚到处,摧枯拉朽,碎金裂玉,中者立仆,根本无需与敌周旋。精妙的招式固然可以弥补功力的不足,但终究无法替代功力。而易筋经由内而外,炼养相兼,且功成不退,老而弥壮,绝不像世俗流传的靠蛮力而成的所谓“硬功”,一旦年老气衰,不但功力丧失殆尽,且损害人的健康。
  现代医学证明,任何外力的打击都会造成人体毛细血管的破裂和损伤。如果只是一次打击或极轻微的损伤,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自然可以恢复。但长期不断的损伤,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淤血,形成微小的血栓,在血管中沉积,在人体来不及修复的情况下造成心脏栓塞而猝死,或慢慢侵蚀肌体的健康。那种超越人体生理极限的剧烈活动,表面上肌肉虬结,拳脚生风,但内里所受到的损伤往往是致命的。这种严重违背人体正常生理规律的运动,简直就是在“透支”生命,无论用多么有营养的膳食和保健品都无法弥补这种伤害。许多格斗高手、拳王因此猝死沙场,而侥幸没死的,也大多留下一身伤痛伴随终生。近几年中国武术界内家拳的空前火热情况,足以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习武追求的应该是什么?简单地说,就一个字——养。练养相兼,才能厚积而薄发。
  现在,有些人认为桩功至上,笔者不敢苟同。纵观桩功的要领,不出《黄帝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之总旨。要领做对了,至简至易,养生效果一流。但若以桩功代替招式、器械等直接进入实战,那简直是望梅止渴。已故格斗家赵道新先生就曾经讥讽桩功“五花大绑躲在角落里独享精神激战”,真可谓入木三分!如我所习练的河北形意拳,除了配合呼吸走五形拳架外,独特的大枪(杆)练法依然是功力训练的核心。还有太极拳,杨露禅先生平端小车过门槛,武派宗师郝为真先生能将八十斤的铁棍连抖两百多下,恐怕靠盘架子是盘不出来的。一力降十会,没有“百炼钢”,哪来的“绕指柔”?其实,各门各派对于器械的运用都十分重视,且秘不示人。
  既然使用器械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可习武又离不开器械的使用,这岂不是矛盾?不,器械的使用是有前提的,除了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严格掌控火候外,内功的证量标准是成败的关键。那么内功要达到什么境界才能使用器械呢?《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内壮神勇后行说》中说:“不如内功行至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劲,存想意纯,过后择一闲暇处,循其规矩,按其部位,一其心志,运炼一周,外壮成而内壮愈至,最为良法。”《真传易筋经·九易筋骨成神勇》也指明:操功之前,内功已臻气透三田、河车自转、马阴藏相之境地,方可进行推揉,且为惟一之证量标准。在坊间诸多版本之中,上述两派所言可谓直指要害。但是内功达到如此境界的确不易,得内功真传都可能会皓首穷经,余者更难望其项背,这是易筋经修炼的一道铁门槛。世人往往贪图外壮见效神速,不肯积年累月从内功人手,越级而进,这就和世俗流传的蛮力拍打的硬功没有区别,与易筋经内壮外坚之境界宵壤立判。
  上面提到的《真传易筋经》是四川忠县张义尚先生得自涪陵人黄克刚先生家传的方法,相传为道家东派异士授与黄氏先人。正因为此渊源,清代道家东派学者傅金铨先生曾为其题词:“舆公秘传易筋经,仙佛妙谛道难名,择人而授先圣德,世守勿替衣钵存。”在世传诸多的易筋经版本中,《真传易筋经》最为完整,层次清晰,其中辅助内功的降魔杵、玉关锁、顶心剑为别于他家的独特法器,尤其披露了内壮外坚之炼气核心——“九转呼吸”,称之为“真传”,果然名符其实!《真传易筋经》流传地域处于康藏一带,故其功法中多有藏密修法的痕迹,这是学者必须知道的。
  易筋经中的内服药物在各流派中差异很大,但都是建立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之上。但由于各人体质之间差异很大,不宜轻试,当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服用,方为稳妥。或以一些滋养五脏、补益气血的中成药替代,不失为方便之道,大可不必拘泥。中国古代道家原有服饵一派,用之于武功修炼,的确能事半功倍,不可轻视。外洗之“汤方”只有地骨皮、食盐两味,易购价廉,效果绝佳。我在练掌功时曾用过,活血逐淤,缓解疼痛,且拍打后双手皮肤细腻白润,绝无粗糙淤滞之弊病。
  这里重点说一下同类阴阳的助修。《古本易筋经》曾指出:炼气至意到气注的时侯,气还流布于筋肉五脏之间,必须要敛气入骨,使骨髓充盈,只有这样气血才能源源生发,髓壮骨坚自然会生出神力来。但是骨骼和筋肉之间隔着一层膜,必须以气将膜腾起才可接着进行下一步,而炼膜比炼筋难得多,这是易筋经修炼的又一个铁门槛。事实上,许多内家拳最后都要通过炼膜而做到敛气入骨,这也是外家拳和内家拳的真正界限。但易筋经炼膜的方法极具特色,只要条件具备,完全可以很快见效,这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我们不能视其为迷信。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有经验的老中医,确定是有理论根据和物质基础的。在有的版本中,那些试图以自己推揉的方法来代替的方法,除了舒筋活血之效等同于按摩以外,对炼膜毫无用处。
  “揉法”的要点在于“积气”,“积气”的关键在于“守中”。练功的时候,行功者双目神光内敛,诸缘放下,凝神调息,慢慢做到万念俱空,即为“守中”。当真正做到一丝杂念都没有的时侯,就可以进行“揉法”了。因为人体内的精、血、神、气都是由意识来驱使的,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如此精神内守,气自然会贯注于推揉之处,继而充于骨与膜之间,这样膜自然会腾起,接下来利用木杵、木槌密密捣炼,逼气入骨,方为正途。因为膜已腾起,捣炼捶打时自然就不会伤及骨骼。而自己进行推揉,心已二用,神气一散,当然没有效果。按照阴阳生克的原理,根据行功者体质的阴阳属性,还要选择同类阴阳的属性与之匹配,诸如女子外阴而内阳,可借其阳而制其衰;男子外阳而内阴,可借其阴而制其盛等,都是取阴和阳畅之效果。而推揉的顺序也要由右至左来进行,因为根据中医理论,肺藏于右而肝藏于左,右肺主气,左肝主血,由右至左是推气人血,方能令血气相融,而不致生滞碍之弊。若想自力更生,用炼气或拳术的方法来炼膜敛气入骨的话,耗日持久,如果方法不善抑或行持不当,流弊甚多,不若易筋经神妙如斯。
发表于 2007/4/23 22: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  

曹英峰  


  第一式 韦驮献杵
  
  口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此势与第二式、第三式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经络走向,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含静”、“动静两盖”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人地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身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它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就会明白了。
  要点一:身体要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要想做到这项要求,两脚不可并踵站立,否则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而不会松软了。因此,必须两脚相距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相距约一脚的宽度,同时足踵和脚尖必须左右看齐。
  要点二:脊柱要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锅穴(即两肩的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强硬的感觉。
  要点三: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
  要点四:两手自然下垂,轻贴大腿外侧。
  要点五:垂着的两手同时从下向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两手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距胸前一拳处停止,两掌相接,合十当胸,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相对。这样能使肺脏上下左右“位置适中”,升降开合,呼吸合度,从而达到“气定”的要求。气机能定,则心境澄清,神意内敛(图1)。
  
  第二式 横担降魔杵
  
  口诀:足趾支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紧接第一式,一面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两侧伸开,双手与肩平行,成“一”字形。此架子叫做“横担降魔杵”。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然后把足踵升起,脚尖点地。日久功深,可只用大脚趾点地,其余四趾离地。此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中,意念一定要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达到心平气静的境界。表情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若再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图2)。   
  
  第三式 掌托天门
  
  口诀:掌托天门自上视,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
  在“横担降魔杵”之后,两手继续向上划出半个圆,同时两掌由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两中指微微接触,与“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垂直相对。此时两臂已平行竖直,微贴两耳门,同时用意念从“天门”向上“内视”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用眼去看,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立不稳。在做此动作时,还必须用脚尖点地,继续抬起足踵,以不能再升高为度。且足踵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使“阴跷库”收合,关闭“地户”,使三阴的气脉顺三阳而逆运上升。同时使“会阳”络穴双双松开,以期“督脉”会络三阳气脉,发出都督纲维的均衡作用,使背后三关自然通畅,同时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这种架子看似简单,实则细腻,很难做得纯熟。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膨胀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般坚强,似树干一般牢固,尤其应以两侧的胁肋、髀、股等部位,即经过肝脏、胆腑、脾脏的经脉感觉特别明显。
  然后,牙齿微微咬着,缓缓运气。自觉咬紧牙关后,耳根振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抵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气息调匀到细长而绵绵不断为标准。再把掌托天门的两掌捏成拳头,仍分左右,按上举时的路线往回下降,好似去夹腋下的东西,变为“横担降魔杵”的架子,同时双脚配合,缓缓落平足踵(图3)。
  
  第四式 摘星换斗
  
  口诀:只手擎天掌复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吸口呼频调息,两手轮回左右侔。
  接上式,把右手单掌缓缓向上举直,在上举的过程中,把掌向前方转到左面而内向着头顶,仍旧保持阴掌(掌心仍向下),同时掉头向右偏视,注视右手阴掌的掌心,左掌则一边向下落,一边向背后转,用手背贴腰眼。这时体内气机的吐纳,须用“鼻吸口呼”的方法,把气息调匀。关键是一面用眼注视右掌心,一面则把意念集中在左手背贴着的腰眼,随呼吸吐纳,意念腰眼自然发生一凸一凹的现象,手背随着这种凸凹开合的动作微微运动。随意呼吸,不必拘泥。然后,照着上述的操作,再把左手上举,掉头向左视,右手下落,贴着腰眼,又照右手上举的呼吸方法,同样体会左手。这样的交替操作三五次,但两手上举的次数必须相同。有些人练这一步时,把掌心向上朝天,“袖底劲”向外,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架子是掌托天门的方法,它是练三阴气脉外开的法子,所以用掌外托。而摘星换斗的架子,是把三阴气脉收回内敛,变换成回阳的架子,去练三阳气脉的方法。所谓摘星换斗,从外向内才是摘,有收摘的意思。人们又以北斗星的形状来形容这个架子的姿势(图4)。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
  
  口诀: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一、接摘星换斗势,须由左手向上、右手贴腰眼的姿势开始,顺着“左阴右阳”气脉的自然规律,以右手右腿领先,把右手从右腰眼离开,微向下垂,顺势向右前方变成阳掌,向前抄去,缓缓抄到与肩相平,肘微曲似仰月,同时把掌变成阴掌的擒拿手(腕部与手掌成直角,五指撮拢如鸡头,气机集中在掌心的劳宫穴),意念在掌中,有挽着牛尾巴向后倒拉的感觉。
  二、在右手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前方上进步,成右弓步。
  三、在右手向前抄,变换成擒拿手的同时,左手须一边从阴掌顺势向下落,一边变成阳掌的擒拿手,反向左背后抄去,左臂与左腿同为直线,手臂比腿部高。
  四、接右弓步,右手擒拿于前,左手擒拿于后,意念集中在两掌,随着呼吸的吐纳,与小腹丹田的气运开合相应运动,在吸气的时侯,两眼内视观注右掌向后倒拽;在呼气的时侯,两眼内视观注左掌向前顺牵。两腿和腰、背、肩、肘都要随着倒拽和前牵,微微相应而颤动。把这四个动作紧密结合操作完毕,随即依照这种方法,变换成左弓步,左手反抄向前变成阴掌的擒拿手,右手则反向身后抄去,变成阳掌的擒拿手。如此反复几次,左右势次数相同(图5)。  
  
  第六式 出爪亮翅
  
  口诀:挺身兼努目,推窗望月来,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接上式,顺式变换成出爪亮翅。先把弓步的后脚向前收,两脚立正站好,后手同时顺势抄向前面,与前掌看齐,两掌变成排山掌(手指笔直,掌心向前),肘、臂与两肩等平直朝前方推去,开始时轻如推窗,前推到极点时,则重如排山。这时上身直立,两目张开,不可眨眼,目视前面,集中精力观看两掌的中间,意念观想明月的感觉
(日久功深,其效自显,不可强求)。然后,再把排山掌缓缓向胸胁内收,如海水还潮,一直把掌、腕、肘、臂内收,贴于左右两胸胁。之后,双掌重向前方平直推去。如此往复七次,每次向前推,必配合呼气,决不可参前落后,更不可呼吸颠倒(图6)。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
  
  口诀:侧首屈肱,抱头拔耳,右腋开阳,左阴闭死,右撼昆仑,左贴胛膂,左右抡回,直身攀举。
  接第六式出爪亮翅,动作与剑术的拔剑式相同。
  一、右手向上举提,一面朝脑后划圆,一面将掌变成半阴半阳掌(手心向左,手背向右,拇指向上,小指向下),右掌直抵脑后,用掌心抱着玉枕关,用手指轻拉左耳天城穴(即耳上的尖端,把耳轮折卷,在骑缝处)。
  二、在右手划圆的同时,掉头扭项,面颊向左旋转,后脑向右方,迎接右掌相抱。
  三、右掌已经抱头攀耳,右肩与上臂须相平,右腋张开,不可倾倚收闭。
  四、右掌抱头攀耳之后,微微牵动,头颈同时与掌相应运动。这时意念随着气脉的运行,集中在右肘尖,这样一拔一攀,头肘张弛相应,运动三五次。
  五、左掌配合右手运动,不可落后参前,先从排山掌顺势向下降落,由阴掌变为半阴半阳掌,反手向背后划圆。在下降到与左腿平行相对时,即再变为阳掌,掌心正向背后,于是用手背循左腿、偎髀枢,从骨盆向上,反掌贴背心,掌背贴在两个胛骨中间,约脊柱第五、六、七椎之间。意念仿佛有手掌被背心吸着的感觉,左腋牢牢闭住,同时配合右手抱头、拔耳,意念左腋顺应。另外,身子既放松又要笔直,不能随着动摇。
  六、呼吸配合上述五个动作,从第一动开始,即须气沉丹田,不可升降气机,略带闭气之意,轻轻呼吸。头、颈、胸、肩才能特别放松,全身才能笔直,气机才能沉静下来(图7)。
     
  第八式 三盘落地
  
  口诀: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裆骑马式,双手按兼拿,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这是连接第七式而练上盘、中盘、下盘的方法,所以名叫三盘落地。现分析如下:
  一、先从九鬼拔马刀势起,身子直立不动,两手分别从后脑和背心各自向左右平伸,使左右两手与肩相平,成为“一”字形,掌心向下。
  二、两手平伸后,随即把左脚向左分开,两脚相距大约二尺五寸,但高个子可以跨大些,矮小的人可以跨小些,总以两腿不觉别扭为原则。
  三、屈两膝变成马步,以大腿与地面水平为度。同时不能弯腰驼背,须求脊柱笔直,与大腿成直角。
  四、在两腿屈膝时,两掌都用阴掌缓缓往下按,好像按压东西似的,劲力绵绵不断地往下沉压按去,两掌配合两腿,不可参前落后。两掌下按至掌与膑骨相平为准。
  五、将下按的双掌一齐翻转成阳掌,仿佛两掌心托着重物一样。
  六、随即两腿慢慢伸直,还原成直立姿势,两掌一齐随着上升,意念掌中很沉重,以双腿伸直时双掌与胸部相平为度。这时左脚向内收回,与右脚对齐,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两掌保持此姿势不动(图8)。
  
  第九式 青龙探爪
  
  口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左掌纠行,蜷傍胁部,右爪乘风,云门左露,气周肩背,扭腰转腹,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此势是专练肺脏、肝脏、胆脏和带脉的方法,即所谓降龙伏虎的动功。
  一、接前势,左手阳掌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五指分开半伸半屈,相距约三四分的距离,掌心空而圆,可以容纳一个鸡蛋,意念集中在掌心,取名龙探爪),再顺势向左肋收回。在收回时,以左肘尖领全臂后退,肩、臂、腕、掌随之运动,齐向左后方缩去,不能紧张。
  二、在左掌变化时,右掌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借左掌向左后方缩去之势伸右掌,动似波浪相连,相应地朝左侧探爪抓去。注意意念要把左边的期门穴、云门穴张开,右边的期门穴、云门穴闭着。
  三、在左掌后缩、右掌左探的同时,腰腹部随着肩臂的势子,相应地向左扭转,同时腰腹部要放松,才能把腰间的带脉锻炼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
  四、在前三项操作中,呼吸的运用是撮口音发出“嘘”字的音调,右掌向左面伸,又探爪向前抓时,即撮唇发音。如波浪般连续向左探爪,同时口中相应发出“嘘”音。
  五、头也跟着向左侧转,与掌、肘、肩、臂、腰、腹相应。
  六、以上五项动作操作后,再照这种顺序,反缩右掌,探伸左掌,向右侧抓去,与左式要领一样,双掌交替转翻二三次(图9)。
  
  第十式 卧虎扑食
  
  口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翘尾朝天掉换行,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式收身复立平。
  此势是俯身低下,用矮架子来锻炼经络,在武技方面,又可变化成各式“地支”的架子,少林派中的地趟招、十八变化等很有名的拳技,都从此势演变而出。
  一、接上势,顺着右掌左探、左掌内缩的姿势,随即抬起右腿,向右前方跨进一步,右腿弯曲,左腿伸直,变成右弓步,同时胸、腰、臀顺势前倾。
  二、右掌顺势借劲,从左探爪向右前方变成阴掌,斜行削劈,以劈至右膝膑骨前面为度。
  三、顺着右掌的运动,左掌直接从左肋下面变成阴掌,向左前方斜行下扑,如老虎扑食,与右掌看齐。
  四、随即双掌下扑,双掌心贴地支持上半身,右腿稍弯,左腿伸直,以支持后半身,同时把头昂起,两眼注视前方,腰部放松,脊背平直而不可僵硬或者凸起。
  五、随即把双掌掌心凹起,五指尖支地,以支持体重。同时两脚跟离地,只用足大趾尖点地,支持体重。
  六、双肘再缓缓由上向下,一屈一伸,一沉一起,同时胸部向前缓缓前进四五寸,再退回四五寸。如此来回运动三五次。
  七、在双肘屈伸、进退的同时,左腿弯曲,小腿向上、向后翘起,这叫“虎尾腿”。翘起的程度,以脚心朝天、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为标准。
  八、左小腿上翘,配合两手,右脚也如此法运动二三次之后,随即放下右腿,顺势向胸口收左腿,变成左弓步,同时掉换右腿,再把右腿翘起,照上述动作继续运动二三次。如果在换左弓步、翘右虎尾腿时,手足疲乏,可以放平掌心和足心,松口气再抬起来。
  九、这时使用鼻吸口呼的方法,在双臂一屈、胸部一进时呼气,而在双臂一直、胸部一退时吸气(图10)。   
  
  第十一式 打躬击鼓
  
  口诀: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舌尖微抵腭,两肘对平弯,掩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此势接上势,可锻炼腰腿。
  一、接上势,右足起虎尾腿后,随即把虎尾腿放下,还原成右箭步,同时再把手足放平,掌心、足心接触地面。
  二、随即收右腿与左腿平齐,蹲身竖腰,两掌离地,反掌贴于后脑的玉枕关,掌心塞住两耳孔,两掌的中指尖微微相接,指头贴着玉枕关,两肘弯屈,在头部两侧相对,肘与肩平行。
  三、贴好玉枕关后,随即慢慢立起腰腿,全身放松而须笔直。立直之后,开始用中指、食指、无名指轻轻敲击后脑的玉枕关,左右两手交互敲击,这叫“鸣天鼓”。敲击的节奏,应该用“渔阳三挝”,分二四边音与中音的击鼓法,再用“幽冥钟”的一百零八杵撞钟法,此为“黄钟”、“大吕”合奏,始为“鸣天鼓”。初学的人,不必这般细致讲究,只运用指头敲击,发出鼓声就可以了。
  四、鸣天鼓做完后,双掌继续抱着后脑,慢慢俯身弯腰,腰胯放松,将头向两腿之间弯垂下去,以不能再弯垂为度,但不可强求,同时双腿要挺直,与打躬的样子相似。
  五、弯腰与垂头之后,随即慢慢直立起来,全身笔直,再鸣天鼓一次。
  六、在弯腰与垂头的动作中,牙关微微咬紧,同时控制呼吸,只细微地鼻呼鼻吸。日久功深,可以完全闭气。站直起来后,则正常呼吸(图11)。
  
  第十二式 掉尾摇头
  
  口诀: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凝神一志,直起顿足,伸肱直臂,左右七次,功课完毕,祛病延年,无上三昧。
  这是易筋经的最后一势,也是结束练功之法。看来简单,实则此法能使全身常经奇经的气脉通通调和,使全身轻松舒适。
  一、接上势,两掌从后脑向正前方推去,使两只胳膊伸直与肩相平。
  二、两掌十指交叉轻扣,掌心向地,再向胸前收拢,约距胸口两拳远近,随即慢慢下推及地。不能推掌到地的人,能推多少算多少,同时腰部随着双掌下推之势放松下弯,但双腿须笔直。
  三、双掌推到地上,头部向四面微微摇转。
  四、随即缓缓伸腰,两掌同时上提,不可参前落后,恢复直立的姿势。
  五、双掌松开,向左右各挥动七次,两足各顿地七次。
  六、呼吸与平时一样。
  七、要把意识集中在两处,直立时集中在鼻尖上,推掌及地时集中在掌心。如此意识集中,呼吸放松,可进入练静功的准备阶段,也是“由动入静”的练习办法(图12)。
发表于 2007/4/23 22: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前部  

曹英峰  


  前部十二式练法
  
  此部易筋经所列各法,即俗传外功易筋经。共有十二式,每式动作不同,各有其妙处,宜于清晨薄暮之时,在空旷清洁之地练习。待十二式行毕,即从第一式复习,周而复始,晨夕各三次。一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神完气足,有易筋换骨之妙。但须每日行功,不可间断,方有效验。

  第一式 面向东而立,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左右。凝神调息,排除杂念,蓄气于腹,毋使走泄。头向上微抬,闭口,舌抵上腭。两目向前视,不可瞬眨。然后将两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略屈肘关节,将手提起至腰部稍下处为度。两手虽上提,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雀跃之状。略停,两手十指向上翘起,掌根则运力向下捺,行时须极缓,至极度后,再停顿片刻,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如此一翘一按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1)。
  要点:此式名混元一气式,乃先天之象。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以下各式,皆由此式化生。行时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连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两手上提时,切不可上过于腰,否则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切记!
  
  第二式 前功已毕,则将气力收起,回复原状,舒展全身筋骨,以免过劳。行第二式时,先将两足并紧,全身正立,蓄气闭口,昂头睁目,与第一式完全相同。两手握拳,惟大拇指伸直,握拳极松。握完,拳置于大腿前,拳心与腿面相贴,两大拇指遥遥相对,略停顿,两手大拇指向上翘起至极度,同时两手其余各指用全力紧握。两臂之力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略停片刻,两大拇指徐徐放下,余指慢慢松开,回复原状。两臂宜用提劲,使气力上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2)。
  要点:此式伪本有将两拳贴置于大腿两旁,而大指向前,殊不得势,则气力不充,精神涣散。至于翘指时,手指不可提劲,则气力得以下注,而贯注于拳指之间。拳则愈握愈紧,指愈翘愈高。行此式时,紧时气力下注,松时气力上提,以气行力,则内外无不流通,此为人身相连之故。

  第三式 略休息,再行第三式。正立如前,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腿部运力下注,不可稍有轻浮。昂头睁目,口闭牙接,蓄气于腹,与第二式同。两手大拇指屈于掌心,余下四指紧握大拇指。两臂垂直,双拳置大腿两侧,拳心贴腿,拳背向外,臂部不用力,拳握得极松。略停,将两拳缓握至极度,同时运力于手臂,使之下注,即用力将两臂挺直,气力易达于拳指之间。略停,缓收臂力,放松拳指,回复原状。如此一紧一松,行四十九度。(图3)。
  要点:此式主力之点,在于拳臂。行气之法,一提一注,固与上式相同,但其不同之处又在于上式并足,此式则分开;上式伸大指,此式屈握大指,皆各有其用意。两足分开,则下盘牢固,不易摇动。握拇指于掌中,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臂向下挺而突其肘节,所以使全臂之气力下注于拳。而各式之动作相差无几,在功效上则差异甚大。行功之际,除动作之外,尤须注意神气贯注,务使精神气力融会一起,连则全连,敛则全敛。若精神气力不相融,虽练百年,亦是无益。

  第四式 接第三式,休息片刻,舒展筋骨。先全身正立,两足紧并,用两腿之力下注,以固下盘。然后两大拇指屈置掌中,其余四指握拳。两拳由前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拳心相对,虎口向上,两拳距离与肩同宽。上举时,两臂宜直,上身切忌动摇。略停,运力紧握拳至极度,两臂同时向前伸,气力完全前注。停顿片刻,将拳放松,收回两臂的伸劲。伸出时,切忌左右动荡。如此一握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4)。
  要点:此式乃注气平行之法,使气力进则注于拳臂,退则流行于肩背。握拳伸臂,两肩必向前探出,肩向前探,背部之筋肉势必紧张,此时气力完全前透,待松手收力,全部筋肉完全松弛,气力亦因退行流注于肩背各部。此式最忌用力时两拳左右动荡,否则全身之气力不能专注于前,而旁行散乱,行之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第五式 接上式,略事休息。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咬齿,凝神蓄气,如第一式。两手松握拳,翻拳向外,徐徐从两旁举起,竖于头上,拳心相对,虎口相后,肘微弯。两臂须离开耳际一寸,切不可紧贴。两臂上举时,两足即随之踮起,脚跟离地一寸左右。略停,两拳紧握,两臂蓄力向下挫,似拉住铁杠,将身上收之状,同时两脚跟乘势向上举起至极度。停顿片刻,两拳徐徐放松,收回气力,两脚跟缓缓放下,仍离地一寸左右。如此一起一落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5)。
  要点:此式乃将气力流注于全身之法。举踵踮趾,则腿胯等处必气力贯注而后坚实。若气力不注,则腿胯虚浮,势必全身动摇,不能直立,难于行功。至于两臂上举,是欲使肩背胸胁腰腹等处筋肉处处紧张,以便气力易于流注进退。此式最须注意在紧握双拳之际,下挫其臂。下挫是运其两臂之全力,向下挫去,并非真令两臂做此动作,而是运意使气力之法。特别注意的是,两脚跟起落务须徐缓,切忌猛烈,否则受震荡,足以影响大脑和心脏,为害甚烈。
  
  第六式 接上式,略事休息。全身正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足平行分开,相距一尺左右,两手各以四指握拳,再将拇指放于外,握时须松弛,不可过紧。然后两臂从两侧举起,拳心向上,至臂平直时屈肘,竖起上臂,至拳面正对两耳,离耳一寸许,拳心向肩尖。略停,徐徐握紧拳至极度,前臂用力向内折,上臂用力向上抬。略停顿,即徐徐放开,回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6)。
  要点:此式乃运使气力,进而流注于臂肘指节之间,退而流注于肩背胸廓之部。小臂内折,则筋肉紧张,气力易于前达;大臂上抬,气力易于在胸背流行,内脏器官必因而舒伸。行功时,上身不可动摇,两臂切忌震荡。

  第七式 接上式,略休息。两足紧并,全身直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手各将四指握在里面,大拇指扣于外,松握拳,由前向上提起。提至肩前,略停片刻,即运力于臂,徐徐向左右分去,至拳与肩平。拳心向下,上身略向后仰,但不可过度。两臂分开后,两足尖徐徐抬起,离地一寸许,同时将拳徐徐握紧,鼻中吸尽一口清气,再将足尖轻轻放下,两拳缓缓放开,同时从口中吐出浊气,回复原状。如此共行四十九度(图7)。
  要点:此式乃运使七力旁行之法,兼调内腑。伸臂握拳,以增气力。一呼一吸,调理内腑,即吐浊纳清之意。故行时上身必须后仰,才可使胸廓开展,尽量呼吸。至于足尖上抬,乃使下盘稳固之意,气力贯注,而不动摇。

  第八式 接上式,略休息。此式与第四式大同小异,即并足正立,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大拇指先屈于掌心,余下双手各四指握其外,松握拳。拳由前向上举起,至与肩平,虎口向上,拳心相对,两拳相距约二三寸。两拳上举时,两脚跟徐徐提起,离地约二寸。然后两拳用力徐徐握紧至极度,略停,再徐徐放下,两脚跟也轻轻放下,着地时要极轻。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8)。
  要点:此式练空中悬动,使气力流注于上下各部。与第四式不同之处,在于两拳距离远近,及举踵与不举踵。握紧双拳后,两臂向外分,至与肩膀宽度相等,至放松时徐徐合拢。此式最难点在于不可使身前俯后仰,下盘要稳固。

  第九式 接上式,略休息。全身直立,头正目前视,上身须直,闭口蓄气如前。两足紧并,两大拇指屈置掌心,其余四指握其外,松握拳。两拳从下向上从正前方提起,至腹前,屈两臂向上翻起,拳心向外,两拳面斜向鼻尖两旁,屈肘,两拳相距三寸许。然后徐徐握紧两拳至极度,同时前臂用力向内翻转,上臂用力向前逼击,肘向后分引,全身同时用力,略停顿,徐徐放松双拳,收回全身气力,回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9)。
  要点:此式在翻转向上时,宜似握千钧重物向上翻提之状,虽手中并未有物,心中当是如此。此式伪本错处甚多,且与第六式混为一谈,贻误世人。此式与第六式不同之处当详细参看,亦不难领悟。

  第十式 接上式,略休息。正立如前,两足并紧,昂头睁目,闭口蓄气。两大拇指屈置掌心,余下各指松握拳。虎口贴腿,拳心向后,两臂从前面举起至与肩平,运肘力向左右分,至与肩平,同时两臂向上竖起举直。此时两臂与肩成一“山”字形,拳心向前,虎口向两耳。略停顿,两拳徐徐紧握至极度,同时两臂用力向上托,如手托千斤之势。两肘向外逼出,如欲使之合凑。但皆用虚力,并非有形动作。如此略停片刻,即徐徐松手。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图10)。
  要点:此式乃练气力之上行,除握拳外,其余皆非有形动作,是以意使力之法。即拳家所说“意神到而力随之”。坊间俗本,皆演有形动作,则易势乱神散,而无收效,学者当明辨。

  第十一式 接上式,略休息。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手各将四指屈置掌心,拇指护其外,松握拳。然后臂用力,拳向上提,置于小腹之前、肚脐两侧。肘微屈,虎口斜对,拳面向下,拳心向内,拳距腹一寸许。略停顿,每手四指徐徐紧握至极度,两拇指用力上翘,愈高愈妙。两臂虽无动作,但气力须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钧重物。稍停顿,拇指徐徐放下,其余各指亦放松,两臂气力缓缓下注。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共行九度(图11)。
  要点:此式乃运气升降之法。紧握时,以鼻吸人清气一口。放松时,口中吐出浊气一口。惟须行之徐缓,吸须吸尽,吐须吐尽,切不可失调和而中间停顿,致内部受到意外震激。运力上提本为无形动作,两肩切不可向上耸起,是为至要。

  第十二式 接上式,略休息。两足紧并,昂头睁目,闭口蓄气如前。两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然后两臂徐徐从前面举起,至与肩平,大拇指在外,掌心向天,两手相距与肩同宽。两手上举时,两脚跟也同时升起,至离地二寸。略停顿,两手徐徐放下,两踵亦轻轻落地。如此起落各行十二度,再举掌如前,手掌上抬,肘即向下扎。同时两脚跟提起,再轻轻恢复原状。脚跟落地后,即将足趾上翘至离地一寸。如此行十二度,全功毕(图12)。
  要点:此式乃舒展全身筋络血脉之法。以上十一式功夫虽各有功效,但行时气力不免偏注,故必须用此式调合,使气力贯注全身,无太过或不及,犹如打拳后必散步休息。综上述十二式功夫,每日勤习,则三年后必可有成,气力相随无往而不可。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发表于 2007/4/23 2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后部  

曹英峰  


  前部易筋经十二式,虽注重气力相随,但以力为主,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练习成功之后,虽可气力相随,但欲其遍及全身,而无所阻,尚难如愿以偿。欲达到此种境界,必须续练此后部,但不能人手即练后部,因此部功夫,完全注重运行气力于肌内,以充实全身筋肉,而不在增加实力。所以实力不足之人,即算强练,其效也甚微。先练前部再练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易于人手,且收效神速。

  第一式 盘膝而坐,右脚加于左大腿上,左脚从右腿外扳起,以左脚背加于右大腿上,两足心皆向上,此为双盘坐法。初时不易做到,可散盘。坐时身宜正直,不能有所依傍。两手紧握成拳,四指屈于内,大拇指护其外。两拳放于膝上,不可稍微用力。双目微闭,闭口,舌抵上腭。冥心屏息,全身放松。惟将精气神三者,用意想之法注于丹田,凝思存神,日久自见功效(图1)。
  要点:此式在未行功前,心中杂念一时不易消灭,故先用此法,然后行功,自无妨碍。

  第二式 行第一式约一炊时,再行第二式。盘坐如前,两足不放开,身体不动,惟两手握拳之指徐徐放开舒直。然后两臂缓缓从两旁举起,掌心向上,举至与肩平,屈臂内引,由头上抄至身后,同时翻腕使掌心向前,大拇指在下,至玉枕穴后时,两手渐渐接合,十指交叉抱头,两手掌根按于耳门穴之上。抱时不宜用有形之力,头略后仰,胸稍前突。惟在两手动作之际,全身各部不可稍有震动,意守丹田;抱头后,略停顿,即提气上升,意想一口气由丹田而起,经过脐轮,上达心包,而过喉结,直至顶门。停留片刻,再使其由顶门向后转下,经玉枕穴由颈椎而下,过尾闾抄至海底,再转上而回丹田。初行时,不过是意想,气力必不遵此途径而运行自在。惟练习日久,自有成效。行功时,须一切纯任自然,不可稍有勉强,亦不可贪功(图2)。  
  要点:此式乃使气力转运循环之法。顶门百会为首部要区,而脐下丹田为内腑宝库,故气升贮于百会,气降归于丹田,一升一降,即周天循环之道,一起一伏,为阴阳造化之机。乃先天之静穆,而至后天之生机。练时,循环三度而停止。乃将双手放开,握拳收至两膝上,回复原状。

  第三式 行第二式毕,将圈盘之腿徐徐放开,略休息,使腿部筋骨得以舒展,气血不至壅阻。但休息时,心神犹须宁静,切不可起丝毫杂念。一炊时后,再将两足徐徐前伸,至腿部平直为度。两腿紧并,足心向前,足尖向上。再将上身徐徐下俯,两手从两旁抄向前方。抄至足部时,交叉十指,收住两足。两足用力前挺,两手向后拉引,方为得力,腰背两部因此紧张。成此姿势后,将贮留在丹田之气运于肩腰脐部。初时仅是意想,日久功深,气力可随之俱到。行一炊时,然后徐徐放开,回复原状(图3)。
  要点:此式乃充实软裆各部之法,其主要之处在乎腰闾。因此部在人身各部之中为最软弱,气力最不易贯注,故行时必须俯身至极度,始能使腰部筋肉紧张,气力较易达到。勤加练习,自有妙用。惟身体起落时,务当徐缓,切不可左右摆动,以乱其神、散其气,是为最要。

  第四式 行第三式毕,略休息,续行第四式。先将两脚徐徐双盘起,上身切忌前后左右摇动。坐定后,宁神一志,注气于丹田,排除杂念。稍休息,两手徐徐翻腕,掌心向外。两臂从左右两侧缓缓上举,至顶门上相合,交叉十指,再向前翻腕,使掌心向上,两掌用力上托。托时运气使丹田向上提起,气转至两臂,达于指掌。也用以意役神、以神役气之法,并无有形动作,惟意念专注。行此式亦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松手,两臂仍从两旁落下,运气下降,回复原状(图4)。
  要点:此式乃行气于臂指之法,比前三式难。因臂部肌肉坚实,气不易行。如欲练至意到气到、气到力随之境,非短时间可能。所以须盘坐而行,固实其下盘。手于顶门,可使全身上提正直得势,气易上达,不至中途多有阻碍。两手动作之时,务须徐缓而固其神气,不可粗率。

  第五式 行第四式毕,将所盘两足徐徐放开,向前伸直。两足相并,足心向前,足尖向上,与第三式起手相同,略休息,即行第五式。两手由两侧下面徐徐移向后面,两手背贴紧于尾闾两旁,不可松浮。两肩用力向前逼击、向上耸,务必使肩背筋肉紧张异常,然后用意想之法,运气使肩背充实。初时行之不易,久后自然纯熟。行此式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收回双手,回复原状(图5)。
  要点:肩背等部,骨多筋杂,皮肉极薄而坚实异常,故气力不易运行,收效迟缓。必下苦功,方可有成。

  第六式 行第五式毕,略休息,续行第六式。两足收回成双盘之势。两足动作时,上身不可摇动。坐定后,两手从两旁移至脐下,两手相合,交叉十指,翻腕向内,以掌心捧住小腹。初时并不用力,冥心存思,然后运气由丹田注于肾囊,以活动外肾。略停,乃提气上升回原处,意念似欲将两外肾吸人腹中。提气上升的同时,两手心亦渐渐用力,略向上摩起。略停,再运气注于肾囊。如此升降各十二度而功毕(图6)。   
  要点:肾囊为人身最重要之物,此式功夫专练收敛外肾之法。初练时必难,然练习日久即易活动,反比运气于肩背容易。此功成,敌欲取我下部而制我于死地,亦无从下手。

  第七式 行第六式毕,略休息,续行第七式。上身及两腿完全不动,两手则从小腹徐徐撤下,移向两腿侧,按于腿上,大拇指在内,指尖向前,不宜过分用力,但求能相贴合。心神既定后,两臂徐徐用力下注,意欲将上身向上升起,惟并非有形动作。同时提气上升,使之充于胸廓,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意念再将气按原路降下,停于丹田,而两臂之力亦同时松弛,回复原状。再隔一呼吸时,再提气上升如前,如此升降各十二度为止。此式功夫虽不甚难,但初人手时亦不免有所阻碍,须经苦练,方能升降自如(图7)。
  要点:此式功夫乃充实胸廓之法,运气于内,故较行于筋膜之间为易。惟运行虽易,而停滞一事,极为繁难,若神气未能完固之人,决难达于此境地,此即道家所说的凝神铸气之法。初人手时,未能久停,以后可逐渐加长。

  第八式 行第七式毕,即就原式休息片刻,调和气力,使之稍弛展,续行第八式。此式上身与两足皆不动,惟将两手提起,使其离开,徐徐向前移去,绕至两脚心上面,左掌心紧按右足心,右掌心紧按左足心。大拇指在内,指尖相对,两肘微曲,臂部不用十分气力,以手心与足心贴合为度。略停顿,两臂稍微用力撑住,同时意念将气从丹田中运出,使之从下抄左,转上绕右向下,回至丹田,在脐四周绕一圆圈。如此运行一周即后休息,一呼一吸后再运行,以九度为止。若为女子,则宜自右而左(图8)。
  要点:此式乃练气充实肚腹之法,兼及于腰肾之前部。行时宜先鼓足气,使之略停滞,然后再运之循
行。惟在运行之时,外表不宜显露有形动作,如身体动摇等;内部亦不宜有屏气挣力之象,须纯任自然。初时未必尽如意,久之必可成功。

  第九式 行第八式毕,仍就双盘坐原势,略休息。上身与腿足完全不动,惟两手徐徐移至侧面。休息约三个呼吸时,续行第九式。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臂举起至左肩上,用手掌搭于肩上,掌心按于肩窝穴上,五指则在肩后,右臂紧贴于胸前。再将左手从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臂举起,左掌心按住右肩窝穴,左臂紧贴于右臂外侧,用力缓缓拿紧,使肩背筋肉紧张至极度。同时运用丹田之气,使之上升,而充实其肩背内部。初时决难气随神到,但宜用意想之法行之,日久自能运行无阻(图9)。
  要点:此式为行气于肩背之法,肩背以筋杂肉薄之故,气力不易运到,要多加练习。而此后部练法对于肩背的练法尤多,即是此故。

  第十式 行第九式毕,左手徐徐放下,按于板上,右手再落下按于板上。然后将圈盘之腿徐徐放开,向前伸直。略休息,续行第十式。将两脚收回,屈膝而跪,两腿紧紧相靠,脚背贴于床板上,臀部坐于小腿上,尾闾紧靠两腿。上身略向后仰,头正目前视。经此一番动作,心神必散,故须休息片刻,收摄心神。心神一定,则徐徐将两手从侧面抄至前下方,屈臂向上举起,至心窝旁两乳下为度。将两掌轻轻按于肋上,两肘用力略后引,此非有形动作。按完后,意念即将气提升,意想使之充满于两乳,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仍从原路使之下降,如此升降各九度而止(图10)。
  要点:胸前部分穴位众多,若不练气使之充实,最易为外力所伤。此式与第六式同等重要。

  第十一式 行第十式毕,即就原式休息片刻,两手徐徐下垂于身旁,稍稍舒展身体,续行第十一式。先将两手稍举起,徐徐移向前面,至膝盖之上,右掌心按于右膝盖,左掌心按于左膝盖。大拇指在内,指尖向前,两臂稍用力撑拄,上身向后倚靠,头后仰至极度。心神既定后,将气提之上升,经脐轮、心坎等部而向上起,至喉部而停留不动,使喉部充实。如此历一呼吸时,仍将气下降,停于丹田;再经一呼吸时,再运气上升而充注于喉结。如此升降各九次,上身徐徐坐直,头亦下俯,两手收回两侧,回复原状(图11)。   
  要点:虽有筋肉护于喉结,但极薄弱,故此部极易受伤。若能运气于喉,而充实内,功夫精纯时,快刀快剑亦不足损其毫发。惟此部功夫,极不易练成。

  第十二式 行第十一式毕,将上身抬起,两足徐徐舒展直伸于前,略休息,即收起两足盘坐成双盘式。然后,须冥目静心,收摄心神。心神定后,将两手移至前方,上下用力,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掌心相合。然后用力将左掌自左而右用力旋摩七十二度。再翻转两手,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右掌之力,自右而左用力旋摩七十二度。此时掌心热如火发,乃将两掌移贴后腰,先由外转内,旋摩七十二度;再由内而外,亦旋摩七十二度。则此段功夫完毕。仍收回两手,成第一式盘坐之势(图12)。
  要点:此十二式功夫,皆系坐行之法,甚不易行,且久坐伤精,为行功十八伤之一。故此式摩腰以养其精,则气足不伤己身。
发表于 2007/4/23 2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少林俗家弟子那里听说  易筋经 包括  前经经  后经经  十二式 易筋经   健身 和武工   式子练、法都一样  只是运气方法不一样  。   没找到完整的  这只是从网上搜到的  

2006年《精武》杂志“易筋经专题”系列     我也没买到    谁有 请赐教一册    不胜感谢
联系地址   sanyou324@163.com
发表于 2007/7/26 22: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么复杂呀,我还以为照着下载下来的录象学习就成了呢。
我也想多了解,也赐一份。

rememberme4ever@163.com

谢谢!
发表于 2007/7/27 05: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筋經傳世有很多版本
但無師指導通常練不出甚麼名堂
发表于 2007/7/28 16: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这些功夫在哪里可以学到呀?希望指教
发表于 2007/7/28 16: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五味堂主 于 2007/3/3 01:28 发表
VCD上是表演套路,没有具体练法和导引说明。

不妨先练易筋经。少林易筋经十二式适合大多数人练习,强身健体效果较好。体质稍好者可以练习大易筋经,增力强身效果很好。

请问大易筋经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