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230|回复: 0

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四大名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06: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庸大师的武侠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各个范畴、各个方面,在他的小说中都得到了绝妙不俗的展示与表现,包括医卜星象诗歌赋,琴棋书画菜酒茶,真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仅从医道而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塑造描写的医者就不下十数位。今仅从中择选出“四大名医”一一论述,博诸君会心一笑可也!



  一、 妙术神针马丹阳

  记得笔者少年时随家父初习岐黄,家父曾授予《马丹阳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其时尚不知马丹阳为何许人也,只是将“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消心腹痛,善治胃中寒”溜得精熟。及长,读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见有丹阳子马钰,方知此丹阳亦彼丹阳也。

据史书记载,马丹阳,名钰,道号丹阳子,南宋末年人。他与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灵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七人俱学道子终南山全真教创教祖师重阳真人门下,列全真七子之首,并于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教为掌教大师兄多年,后又独自开山立派,创全真教七大分支之一---遇仙派。

     顾名思义,“遇仙派”的内涵就是指通过道法的修炼使自己“羽化而飞升”,到达神仙的境界。而道家修炼的法门,不外乎服药、炼丹、针灸、吐纳,马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养生研究中,发现三里、内庭曲池合谷等十二个穴位的独特治疗作用,并归纳总结出《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也就信然诚然了。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马钰是一个敦厚诚真、淡泊清净的侠士及医者。除了早期追随先师王重阳奔走抗金外,他因不愿参与江湖纷争,追逐俗世虚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终南山重阳宫中闭关修炼,探究武学源流,参悟医道玄理,从不多在江湖上走动。而神雕大侠郭靖最终能武功盖世,名满天下,却得益于与他的一段奇缘。当时郭靖年少,资质鲁笨,木讷心实,他的师父江南七怪更是稀松平常,教导无方,以致郭靖武功难得精进。正一筹莫展,痛苦彷徨之际,马钰刚好从漠北路过,见郭靖虽鲁笨却忠厚,虽木讷却诚实,又勤奋刻苦,坚忍不懈,于自己倒是有几分相象,便心生欢喜,授与他全真教独门根基内功心法。此心法中正平和,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终归大用,使郭靖于武学之道,顿有源头活水、深本大木,最终练成了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成为人人景仰的一代大侠。马钰也用此等深厚内功,养身有道,得以益寿延年。除《射雕英雄传》外,在后来的《神雕侠侣》,中,他也还有出现。

    二、 独擅灸法胡青牛

    相对于马丹阳实有其人,“蝶谷攻仙”胡青牛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与马丹阳中正平和、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同,他虽号得“医仙”之名,医道也自是极高,但却身在明教,只为明教中人治病,因此江湖侠士,人人怨愤,称他作“见死不救”。据他自言“人皆忘恩负义,故而见死不救”。性情之偏激怪异,于此倒可见一斑。但也却与马丹阳一样,同为针灸大家,且独擅灸法,无人可及。

    《倚天屠龙记》中,武当张翠山之子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虽经三年祖师全力救治,仍然寒毒难尽,痛苦非常。后机缘巧合,遇受伤之明教常遇春,遂由其带往蝴蝶谷中,寻“蝶谷医仙”胡青牛医治。胡青牛因张无忌非明教中人,本不愿以医,但见此等痼疾颇为疑难棘手,又十年不得一见,便犹如“酒徒之见佳酿,老饕之闻肉香”,心下奇痒难耐,使打定主意,要将张无忌“先治好再治死”。玄冥神掌阴寒狠毒太甚,他认为非灸法之大热不可以消除,乃为其施以化脓直接灸法。他先用铜片插入张无忌八穴内,以防阴寒之气随经络周流灌注,再以高深内功功力加入直接灸中,以助其更阳更热,更易透达体内,周流全身。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将十二正经全部灸完之后。又灸奇经八脉。虽把张无忌灸得通体瘢痕,阴寒之毒却因此消了大半。他又用“以寒治寒”的反治法为张无忌施药,亦获良效。他认为三焦无迹可寻,因此张无忌三焦之内的寒毒便去除不尽。他还能预测人的生死,说被张无忌在阴雨雷电之中胡乱针灸的常遇春只能活到四十岁。他还撰有《带脉论》,阐述带脉功能之精义。正如他之所言:“生平最自负之事,不在于医术之精,也不在号得医仙之名,而是于医学大有发明创见,道前贤之所未道。”可惜他因拒不给金花婆婆的丈夫治病,虽自种天花,自毁容貌,自立坟墓,也终究难逃一死,横夭天命。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三、 诊脉圣手平一指

    “医本活人”,作为一名医者,再怎么冷酷无情,也顶多像胡青牛一样“见死不救”,而不至于去杀人害人。可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就塑造了一位叫做“杀人名医”的人物---平一指。“一指”是说他医病诊脉之时,只凭一根手指,便可透过脉象把病情诊断得清楚明白,纤丝不差,分毫不遗。而杀人仅用一指点穴,其人立死。又因他定下一个奇怪的规矩,每医好一个,这个被他医好的人就必须替他去杀一个人,医一个杀一人,医十人杀十人,毫不通融,毫不更改。以致江湖上人人“谈虎变色”,便给他起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外号---“杀人名医”。

    他虽然如此趾高气扬,邪门怪异,可却对魔教圣姑任盈盈心存畏忌。他受任盈盈之托,为身受重伤的华山弃徒令狐冲治病。他一搭脉,便诊出令狐冲体内有八道异种真气,互相冲撞,互相荡击。他还能断定这八道异种真气的来历:二道为不戒和尚所注,六道为桃谷六仙所输。因其既不能宣泄,又不能降服,非针灸药石所能奏效,故他大呼惭愧,无能为力而去。他本想找八个内功深湛之士,同力施为,将令狐冲体内这八道异种真气一举消除。没想情势有变,令狐冲病情变得更为怪异繁杂,且看他的脉案:一、误服了十种大补的燥药,犹如长江水涨本已成灾,治水之人不谋宣泄,反将洞庭、鄱阳之水倒灌,以致酿成大祸;二、突然大量失血之后,又好勇斗狠,与人争战,非延年益寿之道。三、误饮云南五毒教五仙大补药酒,虽能大补,亦有大毒。四、遭受猜忌打击,顿然心灰意懒,七情所困之症,仍需自我调整。纵大罗金仙,亦束手无策。

    他能在弹指之间,把如此虚实夹杂、纷繁交错,涉及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七情等诸多方面的脉象诊断得一清二楚,真真切切,真可谓“诊脉圣手”也。只是令狐冲的病确实太过纷繁复杂,实属难治,令其自渐自责不已:“医好一人,要杀一人,医不好人,我怎么办?”终于解不开此等心结,不明大丈夫屈伸之道,须发皆白,口吐鲜血,以死验证了“杀人名医”的诺言。

     此外,平一指还有很多言论,值得我们深思。比如:“他五毒教只不过仗着几张祖传的古怪药方,又懂什么狗屁医理、药理!”“好意!好意!天下庸医杀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好意!”

     他还是一位伤科大家,为桃谷六仙之桃实仙重续经脉的手术就做得很是惊心动魄,却又完善无缺。

  四、 亦毒亦药程灵素

     “我一是个相貌平常的女子,平常得就像路边毫不起眼的一朵小花。在我幼年的时候便父母双亡,是师父收留并把我养大。我的师父就是洞庭湖畔大名鼎鼎的‘毒手药王’。‘毒手’是说师父施毒用毒的技艺超乎寻常,所用毒药也峻烈无比,可他又能用他的毒药为乡亲们治病,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所以人们又叫他‘药王’。‘毒手’、‘药王’,师父的名字虽然好矛盾,好奇怪,却为我取了一个很好听,很有深意的名字---程素灵。据师父讲,我的名字来源于一本叫做《黄帝内经》的医书,灵指《灵枢》,素是《素问》。”

     “师父虽然号称‘毒手’,却有一副菩萨的心肠,在我之前,他已经收留了三个或跛或眇的人做他的徒弟,他们是我的师兄师姐。也许师父发现他们几个心术不正,各怀鬼胎,所以才没有把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援,而是把凝结了自己一生全部心血、全部医术的一本叫做《药王神篇》的书传给了我。还要我在他死后,替他清理门户,因为他们是他的徒儿,他下不了手。”

“后来,师父死了。师父年事已高,也该去了。于是留下我一个人在洞庭湖畔行医。我本想就这么一个人静静地救人,静静地老去,可后来,一个叫做胡菲的年轻人来寻找,要我去医一代大侠金面佛苗人观中毒眼睛。我知道那毒是我师兄师姐们下的,这世界上只有我能解。我考验了胡菲,知道他是一个可以托靠终生的好人,便跟着他开始去闯荡江湖。师兄师姐们找到我,向我逼问七星海棠与碧蚕毒蛊的解药,还要我把《药王神篇》交给他们。他们岂不知,碧蚕毒蛊就是七星海棠的解药,七星海棠就是碧蚕毒蛊的克星,而《药王神篇》更只不过是本治病救人的医书。我当然不能告诉他们这些,还和胡菲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他们的阴谋。只是最后,我和胡菲还有他们都一齐中了我下的碧蚕毒蛊、鹤顶红和孔雀胆三种混合的巨毒。我师父说过:‘中了这三种巨毒,无药可医,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去救治病人。’而我,却情愿用性命救下胡菲,让他能继续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然后与我那不争气的师兄师姐们同归于尽。”

     以上是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中为我们讲的故事,第一人称的主角是一位叫做程灵素的女子。故事就是这样的简单,也缺少很详尽很典型的关于医理药理的描述与描写。然而,金庸先生却给我们阐述揭示了一个关于中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内涵:药即是毒,毒亦是药。用得好,用得对,再毒的药也能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而一旦用错,再好的药也会变成致人死命的大毒。中医有谚云:“是药三分毒”、“聚毒药以供医事”、“人参吃死人无罪,大黄医好病无功”,意皆在此也。此外,不论是毒还是药,还要分用在谁的手里,小说中透露给我们的关于传统中医择徒授徒的不二法门和助人救人的高尚情怀,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