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ZT 调伏人生二十难
返回列表
查看:
2005
|
回复:
8
ZT 调伏人生二十难
[复制链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发表于 2007/5/10 16: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调伏人生二十难-----证严法师讲述 (看后收获很大,
学佛
不学佛的都可以看)
证严法师讲述 王端正词
第一难:贫穷
布施
佛说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第一难;
随业受生轮回转,困顿横逆迢迢难;
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贫乏;
心中有爱贫亦富,贫穷布施并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难道只有二十难吗?其实,人生有千万层困难,但是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修行,心灵上比较容易产生的困难大约有二十种,而这只不过是举个总纲。
在佛说的二十难中,第一种困难就是「贫穷布施难」。日常一切止动作皆起于一念心,这念心能为善也能为恶,我们往往都是在善恶交界中挣扎。如果没有好好调伏自己的心,恶念很容易就会产生,所以佛陀教我们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所谓诸恶莫做,也就是要我们反观内心,如果有恶念生起,就要即刻断除;如果没有,也要注意不让它产生,这就叫做戒。「已生恶令速断,未生恶令不生」,这就是修行,从内心常常自我警惕。
此外,我们心中如果还没有
善念
,自己就要赶快培养这分善念、启发爱心。如果这分心已经开始萌发,接着就要付诸行动,想办法把握机会,让善念能不断地增长,这就叫做众善奉行。
行善,对一般人都不见得容易,何况是贫穷的人!但是,为善就是要付出,这实在是有点困难。佛世时的
出家人
,只有三衣一钵,并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布施,不只是修行者身无长物可供布施,其实社会上一般人,有的人很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会说:「我平常生活就有困难了,教我如何做善事?」
「贫穷布施第一难,随业受生轮回转,困顿横逆迢迢难」,在这段文字,佛陀告诉我们,贫穷布施是人生的第一难。我们要去追究为什么会贫困,不是常说因缘果报吗?贫穷的因,根植在过去生中;贫穷的果,就在今生此时显现。
时空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过去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这种随业受生的轮回生生不息。我们既然过去生中种了贫穷的因,那么今世就要赶快去除,进而为来世的果报造福。
但是「困顿横逆迢迢难」,就是事事都困难,我们应该要从何做起?佛陀说「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贫乏」。布施,其实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只要愿意尽一分心,都叫做布施。
佛世时,贫婆从衣角撕下一块布,供僧布施,这也是佛陀最欢喜的布施。当她一无所有时,却能尽其所能付出,这种布施功德多大!尤其布施不一定事事都用物质,我们可以轻声柔语地说话,将自己所知道的法,用来调理他人内心的烦恼,这就是法布施;当别人惊惶不安时,我们能用爱去安抚他,让他心意开解,这也叫做布施。
但是,「悭吝未除最贫乏」,人只要有悭吝的心,就算他拥有很多钱财、力量,却贪得无厌,那也算是贫穷人的一种。因为他常常会说「我还不够,等我足够的时候,再来帮助别人」。
乐善好施的老夫妇
「心中有爱贫亦富,贫穷布施并不难」。大林慈济医院启用时,有很多感动人的事,其中有一对八十几岁的老夫妻,他们年轻时也曾听过有关慈济的事情——很多人每天存五毛钱就能救人。他很欢喜,自己也想去帮助人,可是他们的家境贫乏,有六个孩子需要抚养,?缘笔泵挥邪旆ǜ冻觥?br> 老阿公说,后来六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也都建立自己的小
家庭
,只剩他们两老住在乡下,他们决心「跟会」,慢慢累积,并立下一个心愿——做对人有利益的事。有一天,他看见一家医院开车去载人就医,就想:现在大林慈济医院即将启用,如果能买一辆车,给村里那些出门没车或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如此一来,若有人生病,就可以方便大家去看病。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很欢喜地四处探询——一辆九人座的车子大约需要多少钱?有人说二、三十万,也有人说三、四十万。他算一算,把会标下来差不多已接近这个数目。医院就快要盖好了,他们夫妻很关心工程进度,几乎每天都去工地,然而,工地容易发生危险,平常人不能随意进入,因此他们就被挡在外面。
虽然如此,他们夫妻仍时常骑着摩托车相偕而来,坐在医院对面的树下。有一天,他们看到很多人进入工地参加志工培训,老阿公就问人:「这么多人都能进去,我也要进去,我想知道要如何替慈济做事。」
大家听了,觉得这位老人家很有心,又看他每天都乖乖地坐在对面,就带他们进入。我们的常住志工出来招呼,他就说想要捐一辆救护车。志工问他:「阿公,你是怎么来的?」他说:「我住大埤,骑摩托车来的,你看我那辆「铜管仔车」(台语)。我都载我太太来看工地,现在医院快盖好了,我想要赶快买一辆车。」
志工听了很感动,从大埤骑摩托车到大林,老人家慢慢骑也要一个小时,然而为了助人的心愿,他一直风雨无阻地关心医院,这种精神实在很感人。我们的同仁曾去看阿公住的地方,了解阿公捐了钱会不会影响家庭经济?才知道阿公很节省,他们所住的房子十分简单,而且房子破了也舍不得修理,两个老人也舍不得用瓦斯,他们用小灶煮饭,并且在屋前、屋后捡柴草当燃料。
阿嬷就说:「年轻的时候吃
蕃薯
粥习惯了,节省也没什么不好啊!这样做好事比较快乐,这也是我们的心愿,如果做得到,我们会很欢喜。」大家听了都很感动,其实一辆救护车不只三、四十万,最简单的救护车也要将近八十万,他们标了会才有四十万,数目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他们的这分爱心启发了很多人的善念。
共襄盛举圆美萝
当我们的同仁知道这个故事,大家就在每个角落张贴消息,希望共同完成阿公的梦,所以每个人就乐捐一千、两千或是五千、一万,甚至有人说第一个月的薪水要全额捐出。结果,原本要买一辆车子,由于大家的发心,最后竟变成两辆车。
阿公、阿嬷两人都已经八十几岁了,他们本来就有分善念,虽然年轻时很贫困、很辛苦,然而这几年来,他们不断地累积,让这分善念不断培长。所以,贫穷布施有何困难?只要心中有爱,虽贫亦富,不只自己能付出一分力量,更能启发他人的爱心共同来完成。
现在大林慈济医院启业了,阿公每天随车到乡下地方,运载没有车子、行动不便的病人到医院就诊。阿嬷说:「我每天来医院就算在这里傻傻地坐着,我也很欢喜。」这真的是很感人。
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念爱心,日日不间断地培养增长,用长远心来付出,最后必能「粒米成箩、滴水成河」,大家要有信心!
第二难:富贵学道
佛说人有二十难,富贵学道第二难;
凡夫易被名利牵,贡高只因权势显;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如同九月霜;
谦和好礼心有爱,富贵学道也不难。
学佛路上,最重要的是调适身心,身心调好,世间就没有难以解决的困难。人生最大的烦恼是心中有贪欲,佛陀告诉我们,生命不久长,寿命一期期不断地轮转,我们容易在无常、短暂的生命中起惑造业,因
业力
、烦恼的牵缠,让人人心行颠倒迷失。
我们知道富贵学道比较困难,因为富贵的人容易迷失道心,生起贡高我慢的性格。世间有多少人,在尚未显达前非常努力,低声下气,认真地付出自己的能力,以争取他人信任。有朝一日,当他财、名、利共聚时,贡高我慢心就随之而生,忘了当初困顿的生活,这是因权势名利牵缠着他的心。
凡夫易被名利牵
佛世时,很多的国王、大臣也皈依三宝,虽然他们处于富贵名利当中,但是经过
佛法
的洗练后,逐渐了解佛法的真理,进而成为一国仁王。不过,在佛法普遍人心的同时,也有人在其中生起利
养心
。
譬如提婆达多,他原本是佛陀的弟子,在皈依出家后,看到佛陀受到很多人尊重敬仰,许多国王、大臣、长者都来皈投佛陀座下。佛陀能统理大众,提婆达多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于是就开始生起贡高心。
因为他本身的条件不仅是释迦种族,也是王子之一。他想:既然佛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难道我就不可以?于是,为了要超越佛陀,他开始追求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阿阇世年轻气盛,也有着贡高我慢的心态,又受提婆达多的影响、唆使,两人意志相投,最后竟衍变成一个篡夺王位、杀父害母;另一个则是出佛身血,屡次想尽办法要伤害佛陀,分散佛陀的僧团。
提婆达多很聪明,就因为太聪明,所以利口辩词,显现神通,唆使阿阇世,使他心态偏差,害父篡位。所以,人生一切都在一念心,这念凡夫心容易被名利牵制,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如果他能认定「人生无常」,淡泊名利,就会不争不取。以提婆达多的资质,如果能清净自我的内心,不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吗?纯真的智慧就是学佛的成就,如果没有运用智慧,只是利用聪明,就容易堕落。提婆达多后来另组僧团,与佛对立,这是很遗憾的事。他认为自己应该与佛陀平等,他的力量并不输给佛陀,所以无法尊师重道,这种贡高的心态,就是由于世间和权势,迷失了他的心志。
荣华总是三更梦
「贡高只因权势显」,当人拥有权势时,就会想要炫耀自己,这是人的毛病;同时也代表着不觉、缺乏智慧,也就是迷。「荣华总是三更梦」,荣华富贵到底是什么?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同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者则是被权势名利所迷惑。
释迦牟尼佛
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他能享尽天下的富贵荣华,但是一个真正的智慧者,所要追求的却是真实的人生,以及内心的觉性;愚痴者则为了短暂的名利、权势,造成惶恐、不安等等的烦恼。而佛陀有一番觉悟,「富贵如同九月霜」——九月是秋天,不应该有霜,就算有霜,也是薄薄的一层。富贵像什么?薄薄的一层霜,太阳一出现就融化了。富贵荣华总是如萝如霜,所以都不是长久的,真正长久的是要求取学道之法。
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天当中,如果我们能听闻真理,今晚就是死了,也会很欢喜。孔子是人人尊重的至圣先师,在他晚年时,还不停地追求真理,他觉得能得到一句真理,就是死也甘愿。可见心与道合真是不简单!往往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容易将道理当作多余,甚至连
信仰
宗教也很不屑,宗教在他们来说是一种迷信。
有些人虽然相信佛法,但却有所偏差,只想藉此求名利、富贵,这都是不正确的信仰,也不是真正的道理。做人不是有权有势,别人就会尊重我们;也不是享有荣华富贵,别人就会敬爱我们。从前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人」,可见富与贵并不是永恒的。
我们曾经看过从大陆贵州带回来的录像带或相片,从当地的建设看来,可以想象在几百年前,一些建筑物应该都是达官贵人们居住过的,虽然历经风霜岁月,房子都破坏了,不过,看到房子内的摆饰,追溯在几十年前,肯定曾有富贵人家居住过。而这个年代,也只不过经历了三代或五代,却已败坏不堪。
五家共有何足贪
看看现代的社会也是如此,富有人家不仅有许多的烦恼,进出也十分不便。人云:富有是「五家共有」。什么叫做「五家」?第一是天灾。譬如地震的发生——现在大家都很担心地壳的变动,因为地震带很活跃,四处都可听到地震的消息。
又如水灾——我们常常看到不论在台湾或国外,稍微下个雨就会洪水氾滥。近年来,也时常听到土石流的发生,一次次令人心惊瞻怯。水灾的力量很强——过多的水会造成灾难;但是缺水的地方又会变成干早,以致地上的
五谷杂粮
无法收成。这种水大不调,让人类依存的粮食发生问题。譬如这几年来,不论在非洲或北朝鲜,还有印尼、柬埔寨等国家,都曾经发生过干旱。
同一个国家,有时一边是干旱,而另一边却是大水灾,之前北朝鲜就是这种情况——干早的地方就完全干旱,而水灾的地方,农作物已完全流失!这种水大不调的灾难,的确很可怕。
再者是火灾。俗话说「水火无情」,有时发生山林大火会不断延伸,烧了一、两个月还无法熄灭,整片山林就此付诸一炬,这就是天灾之火。然而有时火灾的发生,是人为蓄意纵火,这也是很可怕。
此外,还有风灾。我们常常听到超级台风、飓风、龙卷风,它的威力及破坏性,实在是不堪想象。发生了地震、水灾、火灾、风灾这四大天灾,即使财产拥有得再多都保不住,而天灾似仍频传。
除了天灾以外,还有人祸,人祸就是战争。刀兵劫的战争时刻,在过去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我们的年龄,真是不堪回首。战争实在很可怕,所以人祸十分骇人。
第三是贪官污吏。财产愈多,容易树大招风。在政局不稳的国家,贪官污吏愈多,苛征杂税就会愈多,富有的人就愈危险。
第四就是强盗、恶霸。强盗通常针对富有人家下手。所以富有人家对强盗的警惕心很强,他们出门都有保镳护卫在旁,而房子四周则需要铜墙铁壁的防护,这些都是在预防强盗的侵略,但是却防不胜防。
第五,不肖子孙。有的长辈很殷勤,为了拓展财富而拚命置产,但是,一旦有了不肖子孙,财产就难以保全。所以富贵其实很无常,地位愈高、争权夺利的事愈多,所以说权位富贵都很难保。因此我们应该明了「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有如九月霜,风一吹、日一晒,什么都没有了。
真正能够让人尊重的,是当我们处于荣华富贵时,对人仍是谦和好礼,心中要充满爱,若能如此,学道有何困难呢!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家投入慈济,他们放下身段,与众人平起平坐,如此谦和好礼,受到很多人的赞叹与敬爱,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人生。所以学道并不难,如果我们能受人恭敬尊重,这才是真正富贵人生。
所以学佛,我们更要常常警惕自己——权位只是帮助我们负起承上启下的责任。富,是一种力量,付出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人,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第三难:弃命必死
佛说人有二十难,弃命必死第三难;
红尘难忍生别离,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慧命在人间;
悲智力行菩萨道,弃命必死并不难。
人生世间,最主要的就是有心境上的烦恼,所以才会事事皆困难,分分秒秒也困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弃命必死第三难,红尘难忍生别离,贪生畏死人之常」。人最尊贵的就是生命,每个人都很怕死,有谁愿意放弃生命?虽然有生必有死,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够真正看开生死问题的人却不简单!
以医院里的情况而言,多少人一听到病痛,心情就会变得很痛苦、惶恐,难得自在;在生死边缘不断地挣扎,即使医师已经宣布药石罔效,他仍是无法放下。尤其我们身处红尘,也就是在凡夫的世间,生离死别种种难舍,实在是
苦不堪言
!看看世间有多少人为情、爱的分离而痛苦。
乞讨芥菜子
佛世时有位母亲,她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往生了,这位母亲痛不欲生,乃至发狂,抱着孩子四处求医,希望孩子可以再度复活。她同样也到佛前祈求,佛陀看她已经无法冷静了,只好告诉她:「妳的孩子能救活,但是需要妳去付出、去尽心。」
当母亲的只要有一线希望,不论需要怎样的付出或尽心,她都在所不惜。佛陀就说:「妳去向没有死过人的家庭,讨芥菜子。」芥菜子在印度是很普遍的东西。这位发狂的母亲听到佛陀这么说,神智暂时清醒了一些,她先将孩子放在佛陀面前,自己就到每户人家去乞讨。虽然芥菜子家家都有,但是她却找不到没死过人的家庭。
从日出一直到日落,她仍然空着双手,以惨淡的心情回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问她:「妳有没有找到不曾死过人的家庭,讨来芥菜子?」这位母亲对佛陀说:「芥菜子家家都有,只是没有不曾死过人的家庭。」佛陀就说:「人生有生必有死,生命无常,没有固定的年限。人人皆是因缘聚合而来,因缘消散而离开,妳又何必苦苦追求?」
妇人听到佛陀慈祥开示的声音,神智逐渐安静下来,心开意解。她了悟生命是无法强求的,既然人已经往生,不放弃也无奈。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谁能忍受最亲最爱的人与我们生离死别?实在是苦不堪言!
「贪生畏死」是人之常情,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们从来没听过「保命畏死」的人就不会死,所以生死是自然的。不过现代的人,大家都很爱惜生命,讲究的是享受、营养、放轻松,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不知空过多少宝贵时光。我们若能有所觉悟,了解生命随着分秒时日不停消逝,如此一来,我们会更懂得利用生命,在人间多造福业、多修慧命。福业就是利益社会人群,以现代名词而言就叫做福祉。
人身难得,既然有了人身,就应该善尽人生的义务,佛陀教我们要爱护一切众生命,更何况是人类群体!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能为他人付出造福,生命又有何意义?
留得慧命在人间
佛陀来人间,原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家庭亲情的幸福,但却放弃一切而修行。他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众生的慧命,利用觉悟的智慧来造福更多人,开启更多人的心灵智慧,这就是佛陀的生命价值观。
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也应该好好地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不要在俗做事怕负责任;而出家修行又怕吃苦,这样的话,在俗辛苦,出家也不轻松,那到底该如何是好?做人应该为众生负起责任,所以出家就是要荷担如来家业,宣扬佛陀的精神,引导人人走上这条康庄大道。
不论是为人群付出,或是为道业精进,时间还是照常消逝,所以必定要把握生命,分秒必争。我常常说生命没有所有权,哪怕它是最尊贵的,无常一来呼吸一停,万事皆休。既然没有所有权,还有什么好保护?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善尽使用权。有一秒就用一秒,用一天是一天,用一年是一年,若能透彻了解生命的价值,有朝一日在生死的关头,我们就能安心,也就能放得下,不会有生死挣扎的痛苦。
学佛,就是要学得自在,放下,并且懂得把握生命、善尽人生的责任,这才是
学佛者
真正的本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如此自然,我们若能好好运用,生命虽然消逝,但却能「留得慧命在人间」。
「悲智力行菩萨道,弃命必死并不难」。我们如果知道人生必定有生、有死,那么人的身体虽然败坏了,但是慧命却可以永远留存。你为人群做了多少,你为人生觉悟的道路开垦多长,这些都将永留世间。修行最重要的是具足悲智;悲,就是慈悲。我们不要只顾自己的身体,应该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态。
不只是将大地众生当成自己的生命,还要发挥智慧。身体病了有良医可以守护;当我们的智慧生病时,却要*自己好好地守护慧命。如何利用身体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必定要「悲智力行菩萨道」,以慈悲智慧的力量,好好去推行菩萨道,若能如此,弃命必死并不难。
我们要有无常观,才能更珍惜时间、精进力行、选择佛陀智慧的康庄大道,向前迈进。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帖最后由 启蒙 于 2007/5/11 08:35 编辑
]
布施
,
家庭
,
善念
,
学佛
,
佛法
,
苦不堪言
相关帖子
•
YCY法抗击自闭症的三大法宝------目前最有效的家庭小集体康复道路
•
“累积式”教育法依据的儿童教育理论
•
灰尘-光-烦恼-佛法
•
夏季家庭必备的10种药品清单!你少了哪个?
•
黄褐斑苦不堪言,这个方法或能解忧!
•
长辈的饮食十忌!身为子女,你知道几个?
•
《玄能量变》人体应用--伏白虎
•
十五年始悟本草求真之真
•
【2015年11月法布施】济缘冬季养生小方(小防风汤)
•
【布施】莆田散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难:得睹佛经
佛说人有二十难,得睹佛经第四难;
昔时文字诚难觅,读经无心如不见;
修行处世如调弦,自古佛道重实践;
体解佛心正精进,得睹佛经有何难。
时日一天天地消逝,我们学佛向前精进的脚步,能否跟得上消逝的速度?「佛说人有二十难,得睹佛经第四难,昔时文字诚难觅,读经无心如不见」,这段文字是说想要看到佛经,实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佛经是佛陀说的法,而佛世时尚未有经书出版。但是,佛陀说「得睹佛经难」,可见佛陀的智慧,此句是为未来的弟子所说的法。
观机逗教傅佛法
佛陀在世时的教法是随机逗教,人生有何苦难、有何境界,弟子、人群心中有什么烦恼,佛陀就随时观机逗教。佛陀也知道,当这些言论由弟子们口口相传之后,必定经由文字记载而传承,当时句句言语都将是未来的经典。这也是佛陀对未来弟子们的叮咛,提高大家对佛经的尊重。
后来口口相传的佛法,被化为短句记载在贝叶中,而后片断结集。此时文字虽已普遍,但尚未出现印刷术,都是*手工抄写流传。接着石版、木版、?嬗∷⒅鸾バ似穑?怕??呷胗∷⒋?迹?荼涞氖奔渚嗬牒艹ぁ?
何况原始的佛经是以梵文记载,现今懂得梵文的人很少,想要听懂梵文的音声,那就更加困难。为了让后人方便学佛,古代的高僧大德千里迢迢由东向西取经,或由西向东传布佛法。比如古代的玄奘大师以及其它法师们,都曾前往印度投入学习,学成之后,再将藏经带回中国。经过了中国人的智识聚集、法师讲解,而后集众人的文思译为中文。
也有从印度将佛经送至中国的现象,譬如「佛说人有二十难」,属于《四十二章经》里的一章,而《四十二章经》就是从龟兹国传来。由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将梵文送至中国,再由他们对中国的出家人和当时的社会贤达讲解,最后才一段段、一章章结集成汉文经典。
其实,译经要能完全依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将佛陀的原意翻译出来,这实在是很困难。因为以佛陀的智慧,弟子们对佛的谈话能否真正心领神会而流传?再者,这些言语都是口口相传,传话也可能产生误差。
例如我常说的一句话「甘愿做,观喜受」,有的人无法体会其中的含意,往往说成「欢喜做,甘愿受」。「甘愿做,欢喜受」和「欢喜做,甘愿受」虽是同样的六个字,但是排列调换之后,意义就完全不同。
甘愿做,是从内心甘而甜地投入,以最至诚、恳切的心发愿去付出,不论怎样辛苦,内心仍是无限欢喜。譬如前面所说的「弃命必死难」,为了救人、对人群有利益,即使非常辛苦,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调适就会与众不同。所以甘愿就是从内心深处发起奉献的精神与动作,从而得到那分感受,这在佛法而言就是法喜充满。
但是「欢喜做,甘愿受」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我欢喜就好,错了也没关系!你管得着我什么?」这种欢喜,是随心所欲去做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不得不自己承受;既然是自作孽,怎能不甘愿地接受后果!
譬如说,偷盗抢劫或是杀人等等,终究要受法律制裁。当他在犯罪时是随心所欲,而受制裁时则是不得不接受,所以叫做「欢喜做,甘愿受」。短短的六个字,文字一模一样,只是排列方法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何况是从外来的文字翻成中文,这又有另一层困难,所以说「得睹佛经难」。
我们既然无法与佛同世,直接听闻佛陀说法,也无法看到片断留下来的原文,译成的中国古文又很艰涩,一句文言文就包含很广的道理,稍有一点偏差,意义可能完全不同。再者,艰涩的文字大众不易接受、体会,所以阅读佛经就会有重重叠叠的困难。
其实,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或身体力行,则看经和不看经的结果都差不多。「读经无心如不见」,我们读经如果无心,和没看是一样的;没有运用,和没读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用念的,光是念也念不出一条路,必定要身体力行,好好去开辟这条道路。
修行处世如调弦
再者「修行处世如调弦,自古佛道重实践,体解佛心正精进,得睹佛经有何难」。这句话已经很显明了,修行要从经入道;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们要开辟一条道路,不断地向前走,愈开愈长,随着境界向前精进,这叫做修行。
处世修行要先将人格修好,修心养性,端正行为。修心养性,就好比弹琴、弹吉他,这些乐器都有琴弦,弦音要调得恰到好处,调得太紧容易断裂;调得太松就弹不出声音或声音散乱。因此要弹出一手好琴,必定要用心将琴弦调得刚刚好。
修行也一样不能偏激,要行于中道。身心的调适要平行,但是绝对不能懈怠,所以下一句说「自古佛道重实践」,从古至今,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身体力行。佛道就是觉悟的道路,这条心路不走,绝对无法体会心地的风光,所以我们必定要亲自力行。
我们常常提到慈悲喜舍;慈,就是与乐。看到众生颠倒,我们却独善其身,这就不是无缘大慈;看到众?嘣掷Э喽?荒鼙?蹙劝危?庖膊皇峭?宕蟊?2豢戏钕咨硇模?嵘??⌒问傥?谏??瘢?饩屯牙肓舜笊岬木?瘢晃薹ǚ⒐愦笮牧⒑胧脑福?臀薹ㄕ嬲?寤岱鹜拥慕逃?⑵腥?牡缆罚?睦锘鼓艿玫交断?所以要真正体会佛道,必定要亲自深入,投入群众。
佛门的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就是深入经藏,体会佛心。如果无法体会佛心,怎能了解佛陀的智慧如大海般辽阔,而佛心就是大慈悲心。「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这句话就是向佛陀发愿绝对不舍众生,并且要引领众生。
三皈依每天在念,我们应该有所体会。「自古佛道重实践」,只要我们能在实践中体会佛心,就能「体解佛心正精进,得睹佛经人何难」,时时日日都可沐浴在佛陀的智慧法海中。所以学佛要时时用心,不可懈怠,也不要偏激。
第五难:生值佛世
佛说人有二十难,生值佛世第五难:
殊胜因缘值佛世,闻法不行亦枉然;
难得人身今已得,勤养慧命聚资粮;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难。
佛陀时常告诉我们:人生无常,生命苦短,诸事苦多乐少。在「分段生死」的短暂生命中,若不赶紧启发慧命,突破内心的种种困难,那么不只是今生此世,还有来生来世,生生世世都难以断除这分痛苦艰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二十难中的第五项就是「生值佛世难」。要出生在佛身住世的时代,真的很困难。因为从人类进入历史记载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唯有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降生,距今已是两千五百多年。在这之前或之后,人类的记载之中都没有任何一尊佛出世。
今生此世我们好不容易能听闻佛法,但佛陀却已入涅盘两千多年,只留慧命在人间。「殊胜因缘值佛世,闻法不行亦枉然」,我们要与佛陀同世而生实在很困难,就算与佛同世,如果无缘接触佛法,或是闻法而不知实行,就算与佛同世也没有用。
流离失所寻庇护
佛在世时,当时的民生大都很困难,贫穷苦难、流离失所的人很多。其中,有一群流浪在外又找不到工作的人,他们的生活总是三餐不继。
有一天,这六、七个流浪汉看到佛陀僧团的队伍很庄严,又看到佛陀带着比丘们到家家户户去托钵时,每个家庭都十分恭敬地接过比丘手中的钵,盛满整钵的饭菜,来供养佛与僧。
那种献供、礼拜供养的景象,令流浪汉们觉得很震撼。想想自己为了生活而流离失所,如果去乞食,不仅得不到施主的供应,还得受人冷眼批评。然而,比丘们同样是托钵乞食,却得到人民深深地敬重。于是这六、七个人不断地议论著——如果我们加入僧团,生活就不用担心了,也不用找工作做,多轻松!
于是,他们相约来到佛陀的精舍,恭敬礼佛,恳切地要求佛陀收留,让他们出家加入僧团。佛陀看到他们态度虔诚,就慈悲地允其所请,为他们剃度。
他们再也不用为了生活而烦恼,所有的信徒对僧伽比丘都非常尊重。他们很欢喜,甚至得意忘形,每天托钵回来,吃饱饭无所事事,六、七人便结为一党,天南地北,谈天说地。这种戏言嬉笑、放纵无度的形态,僧团中其他的比丘看在眼里,心里很不以为然。
有一天,一位年轻比丘实在看不过去,就向佛陀诉说他们懈怠、放逸、不顾僧伽形象的状况,根本就是僧团中的败类。佛陀听了之后也很无奈,就对年轻比丘说:「这是一群在生死中流浪的可怜人,他们为求活命而进入僧团,所以迷失了慧命。「你去叫他们来,我想对他们说话。
年轻的比丘遵照佛的指示,呼唤他们前来,佛陀怜悯恳切地辅导、鞭策他们。这几位放逸的比丘终于如梦初醒,了解到生命无常,虽然与佛同世,自己却不知觉醒,仍流浪在六道苦恼的漩涡里。最后他们厌弃了过去放荡的生活,开始寻求慧命的解脱,不再为生活苦恼奔波。
这段故事可以用来自我警惕——虽然是与佛同世,也在佛前剃度进入僧团,然而如果不懂得及时把握,好好实践佛陀的教法,哪怕是在佛的面前、佛的座下,也是一样浪费生命。
「殊胜因缘值佛世」,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若能了解佛陀的数理,就算离佛很远,也像与佛同住在一幢房子里。其实,佛陀虽然离开人间,如果我们能将佛陀的法身慧命沿留下来,并且好好地依教奉行,其实与佛同世无异。
所以我们要将「佛心当成己心」,真正的学佛,就是要学得佛心,若学不到佛心,怎样也无法成佛。此外,见佛闻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这一念心,如果不好好把握,再好的法,用在我们身上都可能变成相反的结果。
闻法误解心狂乱
譬如佛世时,当时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来了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虽然他是一位婆罗门,对宗教也稍有了解,然而面临与最亲的家人死别的时刻,同样也是无法接受。最后他发狂了,到处乱跑,看到人就问:「你有没有看到我儿子?」好几天的时间都不曾进食、睡眠,心念完全狂乱了。
他一直来到佛陀的精舍,也同样询问佛陀:「瞿昙沙门,你知道我的儿子在哪里吗?」佛陀告诉他:「人生恩爱别离,怨憎会苦!」这位父亲心已狂乱,听不进任何言语,转身又跑了。但是脑海中依稀记得佛陀说的「恩爱别离,怨憎会……乐」,就四处告诉他人:「瞿昙沙门这样告诉我——恩爱别离,怨憎会,快乐」。
有些人听他这样说都觉得很奇怪:佛陀是位有智慧的大觉者,怎么会说「恩爱别离,怨憎会,快乐」?后来这句话就流传开来。有一天,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在城楼上观看人民聚集,看到不同以往的景况,原本大家都是安分守己地买卖东西,怎么这一天却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就问身边的随从。随从回答:「大家在议论——有一个人向佛陀请法,佛陀告诉他『恩爱别离,怨憎会乐』。」国王就说:「岂有此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末利夫人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她告诉国王:「佛陀应该不会说这样的话,如果佛陀真的说了,应该也有他的用意。」
末利夫人赶紧派遣一位大臣,前往佛的精舍去询问究竟。后来佛陀又详细地解释:「人生的恩爱别离,是痛苦的;怨憎会时也很痛苦,这都不会快乐。「佛陀重说一次,让大臣再回报给末利夫人。真正恩爱的人要别离,当然会很痛苦,没有快乐;而互相怨憎的人相处在一起,当然也很痛苦,哪有快乐?
从这个事件看来,虽然与佛同世,面对面说的话都会产生偏差,何况在后代?所以说「殊胜因缘值佛世,闻法不行亦枉然。」再来,「难得人身今已得,勤养慧命聚资粮」,难提得的人身今既得,接着就要殷勤地培养慧命。生命原本就有分段生死,然而慧命却是永续的,我们要赶快在人生道上积存慧命的资粮。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难」,明了生值佛世实在不简单之后,只要我们有心,能体会佛心,自然与佛的境界就会愈来愈接近。
第六难:忍色忍欲
佛说人有二十难,忍色忍欲第六难;
欲海无边千尺浪,贪婪色欲心煎熬;
财色名利欲难忍,不念无常毁前程;
知足常乐不贪恋,忍色忍欲有何难。
学佛就是要让心能日日平静,时时不动念,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地控制心欲。佛陀说修行的心态,有二十种困难——「佛说人有二十难,忍色忍欲第六难,欲海无边千尺浪,贪婪色欲心煎熬」,心的欲念一起就无法平静,时时起心动念,难以控制。所以修学佛法,无非是要克服这分心欲。
然而,有了外面的境界,难免就会产生贪欲。看看孩子刚出生,洗好身体,就开始有食欲,这是与生俱来的现象。
长大了他就会要求穿好的、住好的,一切行动都要方便,这是现代人生活中最起码的追求。但是,好往往还要再好,于是层层追求,欲望无穷。此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见了投缘的,就生起爱欲贪求,求不得,就起烦恼;求得了,又难分难舍,一旦分离就会苦不堪言。这都是对外在的追求,所造成的困难。
心中对境若有了贪念,这念心要静下来实在不容易,所以佛陀说「忍色忍欲难」。我们要知道,一旦欲念太大时,就会像千尺的浪潮一般,吞噬我们的身心,所以佛陀不断警惕我们,这种如海的波浪实在很危险。
又有另一种擘喻,欲念不只如海,也如火;就像一个人背着一捆干的柴草,明知前面有一堆火焰,不但不闪避,还跑向大火,这是多么危险!干柴草一碰到火,不就会惹火上身吗?所以色的贪欲,不只是欲海无边,惹起千尺浪使自身灭顶外,也像背着干柴草冲向火堆,不免惹火上身。
佛世时,有一户人家的女儿长大了,父母想为女儿选择好的对象,偏偏女大不中留,女儿有了自己喜爱的人,对方的家境很贫寒,但是他们努力争取,最后终于结婚了。这对年轻夫妻虽然很恩爱,家庭却很贫困,为人父母的爱女心切,一直想尽办法,要将女儿从贫困的家庭中带回。
然而这对恩爱夫妻难分难舍,纵使父母千般阻拦,也强力争取,但他们仍坚持彼此厮守。最后父母只好趁女婿不在家时,将女儿强行带回娘家。女婿回到家里,发现太太不见了,也心急如狂地四处询问,村里的人就告诉他,太太被父母强制带回去了。
他急忙赶往丈人家,并且带了一把刀在身上。到了丈人家,他一付来势汹汹的模样,让大家看了很惊吓,也就老实告诉他太太在后面墙外织布。年轻人直冲到太太面前,急急地问:「妳要跟我回去,还是要留在这里?」太太一时情急,答道:「我想回去,但是由不得自己。」
这位年轻人一听:心想:两个人想要好好地生活,过着平顺没有困扰的日子,却无法完成心愿!所以,他就拿出刀子剌死太太,而自己也同归于尽。这就是因为恩爱难割舍的结果。
消息传到佛陀耳中,佛陀非常慨叹地说:「凡夫就是颠倒!为了爱欲而毁灭自己;为人父母者也是为了爱,反而毁灭了自己的女儿。这都是心的一念无明所造成,彼此受情爱牵制,真是可怜!」
贪迷财色毁前程
不只佛世时如此,现今每天的社会新闻,哪一天没有情杀、凶杀等等的事件发生,这都是因为一念贪心色欲。情欲难收,就会因爱生恨,因恨成仇而互相伤害。为了情欲毁灭前程,造成很多人生的苦难。
此外,在民国八十九年七月中旬,有两位姊妹到加拿大游学,却发生一死一伤的惨案,这也是出于凶手无法忍得一时的贪婪心所致。后来这个事件破案了,凶手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日*打工为生,看起来也很老实。但是案发当时他心中生起贪念,原本是要劫财,看到这对姊妹忽然生起了色欲心。
后来,因为这对姊妹反抗,所以变成一死一伤的惨剧;她们的父母很心痛。而犯罪的人,其实每天的生活都很惊惶,日子也很难过,最后破案了、被抓了,未来的日子又要怎么过?实在是身心两茫茫。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就是一时没有将心欲关好,坠入茫茫的欲海中,被千尺的浪潮所淹没。
下面一段是「财色名利欲难忍,不念无常毁前程」,贪恋世间种种欲念而无法控制,往往会自毁前程。
我们若知道财色、名利本来就是一场空,贪又能真正得到什么?用尽心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最终的人生,不也是「无常来时一场空」。如果我们懂得这些道理,自然就会知足常乐,对境不起贪恋,那么忍色忍欲又有何困难。色与欲,根本不会在内心产生作用,没有贪恋的心,又何须要「忍」。心,如果能时时念无常,自然就会知足常乐,如此,世间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动摇我们的心志。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顾好这念心,时时将理念看得开、想得透,那么世间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将心念调适好,不要被外面的境界影响,这样就会天天平安,时时快乐!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帖最后由 启蒙 于 2007/5/11 12:06 编辑
]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难:见好不求
佛说人有二十难,见好不求第七难;
人生大患在贪婪,庸碌一生心难安;
精进弃除身外欲,心中宁静能致远;
清净佛心最轻安,见好不求亦不难。 人生到底有什么困难?其实都是出于一念心,心结打开,一切就不困难。接下来的一段是「佛说人有二十难,见好不求第七难,人生大患在贪婪,庸碌一生心难安」。
见好不求第七难,这也是在于「心」的问题。人都有一种贪念,不单因缺乏而贪,主要是心态问题——看到东西就想要,然后就会不由自己无能为力夺取。譬如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的,有的男人喜欢偷女人用过的东西。一个大男人却有这种嗜好,喜爱收集女人穿过的衣物,这就是一种心理变态。当他冷静下来时,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每次看到,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偷,这就是心态问题。
有些人纯粹是为了贪,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比别人困苦,既然别人比我富有,我偷他的有什么不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惭愧心,所以一犯再犯;小则偷、大则盗,这种偷盗的心态就慢慢地养成。为了偷盗,不只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有时一失手,甚至会毁灭自己。
所以,迷于物质心就无法调伏,造成「人生大患在贪婪」。大患就是由于贪婪心,造成遗憾人生。但是,这种人一生庸庸碌碌,再怎么偷也同样过得很辛苦,因为他不肯正当地学习一技之长,只是去偷去抢,短暂的欢乐享受完毕,身心依然流离失所。
自造因缘自承担
其实,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懈怠,不肯去找正当的工作,只想要轻松过日子,这种心态也是很辛苦。佛世时也有类似的情形——有位贫困的人,他的生活非常潦倒,想去谋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一次,他看到富有人家在办喜事,非常风光,于是自己就想:我的儿子也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看到人家的迎娶场面是如此风光,如果我的儿子有了对象,我要拿什么当聘金去迎娶呢?
他坐着想象娶媳妇的情景,忽然间飘来一股难闻的味道,原来是一只全身恶臭的流浪狗。看到这只狗狼狈的模样,再看看自己目前的处境,「我和这只狗又相差多少!我这么贫穷,家里的太太、孩子,我能拿什么养他们?」就因这样的心态,所以他一直不敢回家,流浪在外,潦潦倒倒,庸庸碌碌,苦不堪言。
他想:我为什么会这么穷困,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他来到给孤独园,将他贫困生活,及流浪在外的苦闷向佛陀吐露。
佛陀听了很同情,就告诉他:「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报。由于前世你有着一分贪念,见好必取;偷窃强盗无所不为,致使他人生活困难,甚至有人因此而亡。这都是你过去生中种下贫穷之因,所以今生受到如此的果报。」贫穷人就问佛陀:「我过去生所造的因,现在已经得到贫穷的果报,那么我的将来要怎么办?」
佛陀就说:「从今以后照顾好你的心,不要让内心产生任何的欲念,贪念是贫穷的因,有了贪的念头要及时消灭,更要培养富有爱的心态。」贫穷人说:「我什么都没有,我要怎么付出爱心?我爱我的妻子、孩子,却无法给他们什么,所以我很惭愧也不敢回去,我有爱,但却无法付出。」
佛陀就说:「你还是回去吧!一分劳力的付出,就是一分爱的培养,何况他们所爱的不一定是物质,你可以给他们心灵的依*。让你的贪念消除,如此贫穷的因果也会慢慢消失。无因不成果,现在要好好造就爱与慈悲的念头,对一切众生平等。」
贫穷者听到佛陀如是说,他想一想:爱,应该是很美的东西。他就想到刚才那只狗虽然很臭,无形中也让他生起怜悯心,所以他将这个心得告诉佛陀:「我刚才对那只狗起了怜悯心。」佛陀就微笑说:「是!我们对一切苦难的众生,不只是人,而是对所有生灵,都应该时时生起怜悯心,自然就能培养一分爱念。」
贫穷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要有丰富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一颗满足的心,切莫因贪欲而求取别人的物质来满足自己。他了解了——贪,是永无止境的;人,是不会满足的。
心中宁静能致远
「庸碌一生心难安」,庸庸碌碌只因一念贪,所以才会觉得不足。只要我们知道满足,愿意辛苦付出,世间其实没什么困难的事。
「精进去除身外欲,心中宁静能致远,清净佛心最轻安,见好不求亦不难」,不是很简单吗?只要精进去除对身外物的贪念,内心自然就会宁静,眼界也随之开阔。所以,我们要为未来着想,不单只是为了眼前短暂的满足,而让身心的举措失误。
佛陀不是说「前世因,今世果」,致远,不是只为了现在,还要想到未来,不单为了目前一点点的满足,就拖累未来长久的人生。所以说「心中宁静能致远」,无亏失、无挂碍,内心自然宁静,智慧开启就能宏观今生未来,这叫做致远。「清净佛心最轻安」,学佛能学得一片清净,与佛心一样没有烦恼尘垢,就是最轻安的状态。
如果能这样,「见好不求亦不难」,看到好的东西,我们怎么会贪求?不只没有贪念,我们还会以爱心去布施。布施,不一定是物质,若能以种种的形态、动作去帮助别人,点点滴滴都是布施。
学佛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调心」,制伏我们平常错误的动作。举手投足无不是业,开口动舌无不是罪,不论是开口动舌,或者是举身动足,都只在于一念心,如果我们心定行正,生活自然清净、轻安。
第八难:被辱不瞋
佛说人有二十难,被辱不瞋第八难;
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
转化心念从心起,培养不瞋胸襟宽;
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被辱不瞋第八难,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佛陀告诉我们人的心中有多少难关要过,其中一个就是「被辱不瞋」的困难。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有一种自我心态——谁对我好,我就很欢喜;谁对我不好,我就很生气。好与不好,都是在形态上,形态则不开声与色。脸色不好、行动不好,或是声音不好、传话不好等等,都让我们无法容忍,无法不生气。看看一些冲突事件,往往是由于被辱、瞋怒而发生。凡夫爱面子,好像被人欺负就很没面子,一口气吞不下去,心结难过关,就会发生问题。
每天都有类似的新闻事件发生——原本很好的兄弟,相邀去喝酒作乐,只因几句话不投机或是彼此看不顺眼,就发生口角而后拳脚相向,甚至聚众寻仇,变成打群架、杀人放火等等。这都是因为吞不下一口气,所以看对方不顺眼,这就是凡夫的心态。
佛陀教诫我们——心中最难调伏的除了贪以外,就是瞋怒的心。有了瞋怒,即使平时富有同情心,或多么勤于布施,一旦瞋心发作,还是「一把无明火,烧尽功德林」。任你平时做得再多再好,只要一时火气无法忍耐,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一炬。
培养不瞋胸襟宽
所以这念瞋恚心一定要好好地降伏。《法华经》中提到一位「常不轻菩萨」,他永远都不轻视人,不论人家如何侮辱他、骂他,他都是欢喜接受。他时时低声下气,人家骂他,他还顶礼膜拜;有人打他,他闪避之外,还在远远的地方祝福对方。他就是受持「不发脾气」的法,以宽大的心胸待人处世,这就是降伏瞋恚心。
但是,凡夫只稍微受了别人一点不好的声色,就会觉得「不尊重我,欺负我,让我没面子」,这是凡夫的计较心,所以说「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只是稍微受到委屈,就说别人欺侮他,用狭窄的心态,来看待世问的人事。有时明明一句很好的话,他却曲解了,说别人侮辱他。世间常有这类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善解,即使真的听到不好或恶毒的话,也会变成很好的助缘来警惕我们,端视自己如何去看待人、事、物所产生的境界。
如果用瞋怒的心来面对一切的人物,这样我们的生活形态,也将时时忿忿不平。我常常说,人要懂得善解,才会有包容心,凡事善解,世间哪有坏人?哪有让我们怨恨的人?所以「转化心念从心起,培养不瞋胸襟宽,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只要我们愿意转化心念,那我们与常不轻菩萨也就相差不远了。希望我们可以做到从内心尊重他人,不论别人如何待我,都用宽大的心去面对。
包容善解致祥和
有一位苗栗的老菩萨,他在路上被一对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撞倒,送到医院已回天乏术。
他们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也都是慈济人,尤其往生的这位老菩萨,以往也都将静思语中爱人、助人的观念,运用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在他家里,到处都能看见他亲手抄的静思语,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教化,但是他时时放在心里,应用在生活周围,无形中他的邻居、同村的人也都受到感化。
最难得的是他的家人,从他的太太一直到儿孙辈,整个家庭成员都有菩萨心,全家过着佛化的生活。但是这样的家庭同样会面临无常的到来,八十几岁的老菩萨,早上出外散步,一场车祸就此天人永隔,亲朋好友们都很不舍,更何况是他的家人!但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善解、包容,家属们虽然很心痛,但却原谅了这对肇事的年轻人。
其实,家属们怕这对年轻人内心受到惊吓,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所以除了原谅他们,甚而还安抚他们,让他们心安。家属们将对方赔偿的钱,以肇事者的名义捐助慈济希望工程,希望今生虽然有这样因缘,但愿将来不会留下坏的结果,甚至能化恶果为善缘。这就是宽大善解的心,加上转念生慧,让社会达到真正祥和的气氛。
若是动不动就对人事不满意,动不动就发脾气,表现丑陋的形态,这样不仅有损自己的道德,也会带给社会不安定的气氛。所以不论遇到任何事,如果能心平气和,那么戾气也会化为祥和,这实在不困难,只在于转化一个心念。好的心念,若能常常涌现,就会时时吉祥;如果将不好的心念放在心里,日常生活就会有层层难关。
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心念,慢慢地拓宽心胸。所以「一忍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愿意忍耐,而且还能忍而无忍,成就真正的大忍,想开了,面对不如意的情境就没什么困难。所以培养宽阔的本性,以善解为起点,包容他人就会成为很自然的事,因此,「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我们刚开始在学习时,「忍」当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心上,应该会很难过。不过,培养到最后,凡事看开了,就不会有障碍,所以「被辱不瞋亦不难」。
第九难:有势不临
佛说人有二十难,有势不临第九难;
执着权势向高攀,趋炎附势不胜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闲;
有时常念无时苦,有势不临就不难。 在无常的人生里,山河大地危脆,器世间不断在破坏中。佛陀要我们时时警惕,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要与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纠缠不清,心若有贪念——贪名利、地位、权势等等,这一生不仅不会快乐,还会过得很辛苦。凡夫就是时时在名利的漩涡里打转,才会由不得自己。
人如果有得势的机会,要放弃权势实在是很难,所以有句话「执着权势向高攀,趋炎附势不胜寒」。如果我们执着权势,想要不断地向上攀缘,那么「天上有天,人上有人」,权势再高也永远不会满足。这些都是心理作祟的形态,人若一味趋炎附势,最后难免落得孤单不胜寒。
其实人生有什么好争的,当初佛陀想要放弃名利地位、荣华富贵而出家,因为在末成佛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的观念、思想,早巳超越常人。他认为人生的苦难,就是因为这些财利、权势,让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他要追求心灵真正富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因此离家修行。
他的父亲净饭王很担忧,虽了解太子出家修行的心意已定,再也不会回来。但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继承人,所以又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孙子身上,可是佛陀成道后回王宫说法,度了许多王族的人,连皇孙罗睺罗也被释迦牟尼佛度化出家了。
快乐源自能知足
这与我们一般人不同,通常大家都喜欢拥有权势,但是已经觉悟的圣人,却彻彻底底地看淡物质世界的虚幻真相。他们明白,唯有修行以找回自己的本性,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也才能成长慧命。佛陀疼爱他的儿子,所以也度化亲生子出家。
如此一来,王位的继承又该如何是好?最后净饭王好不容易从王族里,找到一位富有才华智识的人才。但是,这位摩诃男继承王位之后,却觉得不快乐。他看到许多王族青年随佛出家,心里就想:名利地位如果真的这么好,为何悉达多太子要出家?后来,他自己也感受到这些荣华富贵都是缠缚人的枷锁,于是也毅然出家了。
出家之后,每天天未亮,他就在精舍前后绕行,并大声喊着:「快乐啊,快乐!」有人听到了,误以为这位舍弃王位出家的修行者,内心可能还在怀念权势的享受,所以才会每天三呼「快乐啊,快乐!」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就叫人把摩诃男找来。他来到佛前,佛陀就问:「你对拥有世俗权势、王位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完全舍弃?」摩诃男回答:「不!我已经将权势地位舍得一乾二净了。」「那你为何每天都在喊『快乐!快乐!』?」
这位比丘很欢喜地告诉佛陀:「感恩佛陀开辟这条道路,度我出家修行。出家之后,每天都心无挂碍、轻安自在,我真的很快乐!从前在王宫时,每天都很害怕担心,不知何时会有外来的侵略战争。此外,还要担心刺客潜入王宫,所以需要很多人来守卫;出门也要很多侍卫保护,就好像被禁锢在牢狱里,一点都不自由。现在想一想,真是苦不堪言!如今我能身心解脱、逍遥自在,所以每天高呼快乐!」
这种快乐是因感恩而来。从这段小故事可以体会到:拥有权势,其实是一条大绳索,捆绑着我们的身心,不得自在解脱。如果执着权势,绝对不会满足,这种无止境的追求,实在是一件苦事。所以「趋炎附势不胜寒」,当你手握权势时,很多人前呼后拥,充满一片热情;然而一朝曲终人散,仍是剩下寂寞孤单。
不凡人生心自闲
看清权势虚幻,人生还有什么需要追求?所以说「淡泊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闲,有时常念无时苦,有势不临就不难」,人如果有颗淡泊名利的心,才是真富有。有句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如果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好再向外追求,这表示很富有,没有欠缺,如此内心才能丰富,否则永远都不会满足。
不凡,就是超越凡夫的心。凡夫的心量,每天庸庸禄禄于名利,内心会非常忙乱,若能超越凡夫心,身体虽忙,心境却能清闲自在。我常常听慈济的人说:「忙得很幸福、很美满。」他的身体虽忙,心里却很满足,这就是不凡的人生。
当我们「有」的时候,要常念「无」的苦。人时常在「无」时,才会想:如果我有的话,那不是很好吗!如果能得到少许,那不也是很好!等到真正获得时,却还是不满足,这就是「有一缺九」的贪着心态。
凡夫都有不断追求的痛苦,却没有人会记取当初贫困的苦,而珍惜现在的安定。我们应该要学习知足,当一切都有余时,更要常念无常。
我时常提起九二一地震的事件,每思及此,内心就只剩一个念头——人如果平安就好,还想要求什么?我们要了解「无常」,因为何时会发生事情都无法预测。我们不需要求很多,只求现在心灵的满足,这就是福。只要我们淡泊名利,超越凡夫的心态,就能时时自我警惕人生的无常,如此,「有势不临」又有何难?其实最主要的难,是在于心,只要愿意打开心结,世间就没有难倒我们的事情。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难:触事无心
佛说人有二十难,触事无心第十难;
天下原来本无事,心中常因计较烦;
前脚落定后脚放,悟得真空始是闲;
恒持心净能轻安,触事无心也不难。 学佛调心,这是人人的本分事,心难调,就会随着境界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要在难调的心态下,好好地用心下功夫,好好地调伏。「佛说人有二十难,触事无心第十难,天下原来本无事,心中常因计较烦」。
这段话让我们了解:天下原本就没什么大事,心中如果不分别、不计较,自然可以和外面的境界融会贯通,一点困难的事情也没有。困难的形成,都是由于一分计较,有了计较心,事事就难以过关,所以我们的心要时时调伏好,真正不计较的心,其实是充满无限的自在与快乐。
印尼将军感受多
看看这一回(民国八十九年)「全球慈济人医会」的成员集合在台湾,几天的时间里,每个人都过得很欢喜,并且有满满的心得与感动。其中,有一位从印度尼西亚来的将军,他是印尼空军医院的领导者,曾经统领全国七十多所国家空军医院,在印尼国内,他的地位可说是备受尊崇。
他自己也说,平时进出都有随从陪侍在侧,最起码也有两位秘书或两位以上的随从。之前他也曾经来过台湾,一下飞机就受到相当的礼遇。我国的政要还派遣豪华轿车接送他,并且安排他住在五星级以上的饭店;此外,他开会的位置也安排在贵宾席,十分受到礼遇。
但是,这一次他以志工的身分,随印度尼志工一起来台。那一天,在大林慈济医院的晚会活动中,大家都平等地依照先后次序入座。他说他走路要排队,座位则是在最后面,睡的地方是通铺,尤其是要睡在地板上,但是环境虽然截然不同,他却觉得很欢喜,并且切实体会到慈济世界的真平等——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却可以和平地共同生活。人医会里的成员,虽然每个人都是医师,却不分地位高低,让他觉得十分感动。
他并没有分别「我的地位很高,平常受到与众不同的礼遇,进出受到如此的尊重,怎么来到这个团体没有得到特别的对待?」这就是「触事无心」。因为他触事无心,所以心很平静开阔、很欢喜,甚至他还体会到慈济这个团体的平等。
心如果能不计较,天下就没有困难的事。困难的产生就是「心中常因计较烦」,若能不计较,人生不就海阔天空!下一句「前脚落定后脚放,悟得真空始是闲,恒持心净能轻安,触事无心也不难」。我不是常常说,就像我们走路,前脚走、后脚放,这样才能向前进;如果我们前脚走,却不想放后脚,就无法更上层楼。
待人处事其实也是相同牡览恚?鹿?城ň凸?チ耍?灰?研牟?粼诘笔钡淖刺?P娜绻??圃谌耸律希?突岷懿豢炖郑?颐怯Ω锰寤岬剑?松??揪褪且怀〖傧啵?绻??老嗍羌俚模?磺邢嘟允腔没?蕹#?敲慈擞肴酥?洌?挠杏篮悴槐涞男蜗?
看看大自然的境界,有春夏秋冬。在冬季里,树叶原本部掉落了,草木也枯干了,而春的来临,又让叶落的树枝慢慢地开始长芽。几天前看到的是干枯的树枝,两天后再看,树枝上的树蕊已经开始冒出来;隔天再看,树枝的嫩叶已经伸长了;再经过几天,就变成了整棵绿油油的大树。
看!大自然的景象也是不固定。小树苗的成长很快,过了几天再看,几年后再看,从前的树苗已经变成大树了。所以大自然景象,没有固定的形态,人生的形相也是如此!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一样的形相,从初生婴儿天真无邪的可爱形态,慢慢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身体、躯壳不断地变化。在不经意当中,从幼年变成青年、中年、老年,躯体不停地变化,原本清瘦的人不知何时竟发福了,这就是改变中的形相。
事物的变化就是无常,也就是「空」,因为它有生、住、异、灭。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的形态;物质则有成、住、坏、空的现象,世间没有一项可以永远留住的事物,既然留不住,也就是空。了解一切皆空的定律,凡事就不会烦扰我们的心,如此不仅心态能清闲,更能平静。
恒持心净能轻安
心态若要平静,就要好好用心观察身外的境界,并且体会内心的世界。如果我们不用心就容易放纵,心若放纵就会产生计较。能收摄自己的心,冷静地思考,才能真正觉悟,拥有觉悟的心,即能体会真空妙有之法,世间就没有喜怒哀乐不平衡的情况产生,心地一片宁静闲适。所以「悟」字非常重要。
「恒持心净能轻安」,我们要永恒保持通达的心态与观念,不要只是一件事情想通了,下一件事又想不通。世间的事相,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如果用心,就可以体会没有什么值得计较!一件事情既然想得通,其它的事情也都同理可证,这么一来,心能不受境界、人我是非所染污,就可以恒持清净,心若能清净就会轻安。
人生难得心轻安,修行最重要的境界,也是在于轻安。所以我们要时时照顾好自己的心,境界本来就不会污染我们的心,心会受污染,都是自己沾染的,就像我们常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境界是它原本的境界,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只是自己的心被境界迷转,不是境界使我们的心转动。重点在如何解开心中的缠缚?缠于境界的人,心结还是要自己解开,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当我们遇到境界时,心不会烦乱,不会和境界牵缠不清,这样内心就能轻安,若能如此,触事无心也不难。
平常对身外、身内要多用点心,才能真正体悟「一切皆空」的道理,进而得到妙有的欢喜。我们要永远恒持心的清净轻安,如此,待人处事就不会受到是非的薫染。
第十一难:广学博究
佛说人有二十难,广学博究十一难;
专心学习本已难,深入探究难上难;
博究学问如登山,有心还要恒心伴;
慧海无涯学是岸,广学博究亦不难。 时日过得很快,然而每天在相同的生活作息之下,却让我们察觉不出时光于何时悄然流逝。人生时日无法长留,却仍有许多需要了解的事物,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地把握时间。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能透彻宇宙万物的真理,真的很难!所以他在二十难中说「广学博究十一难,专心学习本已难,深入探究难上难」我们想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岁月,真正深入探究森罗万象的道理,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此处所说的「广学博究」与现代人读博士的意思不太相同。现代人的学习,实在太精细了,但却未能彻底,同时也欠缺恭敬的心念。在古代,只是想要认识字,到私塾请求塾师教导,就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抱持着恭敬尊重的心态,如今,这种潜栘默化的优美传统却已消失殆尽。
现在从小学开始,孩子就不懂得尊师重道,到了中学、大学,就开始争取人权,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向老师反弹。他们不想让人管教,不只要自治,还要有权利去选择校长及老师,这样的学习环境实在太过开放,这样的求学态度,心态完全都松散了。学习如果欠缺尊重的心,所学到的,不过是如何争取功利而已。
同样的,现代有些人上了大学就贡高我慢、不可一世;如果还要再进修硕士、博士,他们就会开始觉得:我是研究生,我已经要深入研究,我很了不起。等拿到博士学位后,别人就一定要称呼他博士,好像这对他而言非常重要,这样的人格实在很狭小。
仁医义诊悟真理
这几天(民国八十九年九月份)在「慈济全球人医会」的活动中,我们看到来自十一个国家的医师、护理人员,此外也有医师的老师,也就是医学教授,他们全都是博士。大家在国外被慈济这分大爱的精神深深感动,体会到人性最可贵的就是付出,所以纷纷投入慈济这个大团体。
他们参加人医会、国际救灾,也曾到很多落后国家举办义诊,与所有的慈济人都一样,到达之后就开始抬东西、清扫,牵扶走路不方便的人,他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也才是人生真正需要学习的。在他们当中,看不出哪一位是医学博士?哪一位是医师的老师?因为他们缩小自己、放下身段,这是真正令人得可爱又可敬之处。
求学问并不困难,尤其是现代人,只要有钱就可以读书,现代不论学什么,所有的用具都很齐全。以前如果要学做木匠,做一张桌子,就要学四个月以上,如果要做得很精致,必定要三年四个月。此外,从前所用的工具都很传统,制作成品也全都依凭真功夫,这才是真正的师傅。
现代人就不同了,只要会拿电锯、打钉枪,拿得稳、拿得正,就可以制作东西了。以前的大匠师傅是*传统的工具、真实的功夫,还有*自己的用心。一幢房子不论是几层楼,都不用一支钉子,只是用榫就能让梁柱紧密地结合,将房子组合起来。有的房子几百年后仍然存在,这就是真功夫。
现在则谈不上什么功夫,因为大家的心都很浮动,静不下来,没有耐心深入去研究。学佛也是一样,我们应该要静下心来研究。在无佛出世时,辟支佛(又称独觉)并没有佛在世为他说法,不过他很细心,藉由大自然的境界,春、夏、秋、冬,景色的变迁、气候的轮转,他就观察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也能透彻了解生命的奥秘。
虽然佛陀不在人间,他却利用自我推究的方法获得觉悟,这就是取自大自然的教育。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的智慧应该缘于大自然与人群,缘于内心本具的佛性。
有些人学问很高,伹却不知世事。我们是学佛者,应该在人与大自然之间互相投入,探讨人性——如何能在生死中没有障碍,让我们心平意静。
我们要在这种烦扰、红尘万丈的人间学习,实在是不简单。要专心学习已经很困难,若要更深入探究,实在是难上加难。现代人多数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项还没学好,就要学那一项,只为了让人家以为「我什么都知道」,却无法彻底学通,所以想要专心学习实在很难。
慧海无涯学是岸
下一句说「博究学问如登山,有心还要恒心伴,慧海无涯学是岸,广学博究亦不难」。学,就是要有心;问,就是不耻下问。我们要不断地去问,不是说大学生或者博士、老师才有学问,所谓的「学问」,认清楚这两个字,学无穷尽,就在于我们肯发问。
如果生起卑劣慢——「我问人家不好意思,问人家没有面子」,这样永远都不会懂事。因为学问如登山,不单只是大人们才有学问,其实小孩子也有学问,各个阶层、不同年龄都有不同看法,每一种看法都有其道理存在,每一件道理我们都可以去了解。人生有很多种难,我们要放下身段,不断地去学及问,就像在登山,一层越过一层,不要怕累,前面还有山可爬!
「有心还要恒心伴」,有心还不够,还要有恒心。一时的发心时间很短暂,因为世间要学要问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必须有恒心。
「慧海无涯学是岸」,慧海就在自己的本性里,我们的智慧其实与佛平等,只是佛陀他能启开智慧之门,反观自性,开发自性的智慧,进而发挥良能。慧性之门一打开,天下宇宙万物真理,就能与内心的慧性契合,如此一来,外面的道理自然就与我们会合。
天地万物,无不有它存在的道理。以桌子而言,桌子的学问很大,从一粒种子开始,长成大树到最后砍下来,变成一根根木材再加以制作完成。同样的木材,也有不同的形态,这当中含的有很多道理,如果慧性不曾开启,看到桌子就只是桌子,桌子是木材做的,其它的道理都不懂。若能打开智慧之门,就能契合宇宙万物的真理。
慧海无涯是因为人人本具,只要打开智慧之门,漂泊的心就可以*岸,也就是心与道会合的时刻。我们若想追求学问,博究一切的真理,就必须启开智慧之门,这也离不开自心。一切真理就在我们心中,若时时用心,与万物契合,那么「广学博究」有何困难呢?
第十二难:除灭我慢
佛说人有二十难,除灭我慢十二难;
浅薄短见自夸张,稻穗低头是饱满;
尊人谦己天地宽,去除贡高与骄慢
日常生活持正念,除灭我慢并不难。 我们在天地之间修行,天地多辽阔,人在世间却很渺小。世间是人与人共同生存的地方,大家必须彼此付出,同心协力,能让世间一切物质、生活富有,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番才艺,才能为大众奉献。不过,即使有付出,也没有什么好骄傲、贡高的。
佛陀告诉我们,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有种种的困难。譬如在二十难中,他曾说过「除灭我慢十二难」,要除灭我慢也是困难之一。凡夫在生活、功能、职业上,都会起分别,会认为「我的功能很高,我的学识很渊博,我的功夫技术很好,我的研究很深刻,我所有的一切都比别人好」。于是就产生不可一世、贡高我慢的心态,这是十足的凡夫,这种人就是「浅薄短见自夸张」。
浅薄短见的人只看得见眼前,一切自以为是,却不知贡高的态度,其实是最令人瞧不起的。尽管有一番功夫,满腹学问;尽管他的境遇比别人好,但这一切都是环境促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此本事,而是环境让他有学习的机会,造就了他的优势。
因此,有了很好的学问或功夫,就应该更谦虚,富有感恩心,同时勇于付出。所以我们常常说「稻穗低头是饱满」,稻穗饱满时会愈垂愈低,如果直挺挺的就表示内部是空心、没有用的。学问愈高、知识愈宽,表示功能愈好,才要更谦虚,就如同愈高的竹子也是垂得愈低。
记得夏威夷有一群慈济人医会的医师,他们在当地备受尊重,每天都有很多病患上门求诊。他们在夏威夷的社会地位是属于高阶层的,但是当他们走进慈济之后,知道没有什么好贡高骄傲的,能一一放下身段,因而生活中充满了欢喜、轻安和自在。
在义诊时,他们亲自扶持病人,帮病人擦身体,视病如亲。在当地人文学校,他们穿起慈诚队的制服,在路上指挥交通。此外,也学习当孩子的保姆,带孩子上厕所,这样呵护着孩子们,让他们觉得很欢喜。
仁医抬棺度群伦
有一次,一位社会人士,看到这些医师放下身段做得这么欢喜,感觉很不可思议,想试试看他们的表现到底是真是假。由于他的母亲往生了,于是就对一位医师说:「我看你做慈济做得这么欢喜,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医师回答:「人生就像一个道场,这样也是在修行。」这位人士就说:「你如果要修行,就要有办法降低身段。我的母亲往生了,要出殡时,你们如果能来为我的母亲抬棺,我就加入慈济,加入你们的团体。」
这位医师听了,觉得师父说要净化人心,只要能度一个人就是好事,我们就会多一位慈济人,而社会也将多一分祥和。后来真的就有身高相当的八位医师,穿着整齐的服装,为这位人士的母亲抬棺;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些医师都是当地的佼佼者,他们为什么做得到?
事后,有人问这些医师的感受如何?他们回答:「轻安自在。我们做得很欢喜,就如同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没有分别。」这不就是竹子愈高大竹尾垂得愈低;稻穗愈见饱满愈低头。同样的,这群医师有这么好的环境,内心那分爱应该更丰富,以谦虚的心付出无所求,并抱着感恩心服务社会。
尊人谦己天地宽
「尊人谦己天地宽,去除贡高与骄慢,日常生活持正念,除灭我慢并不难」。既然我慢是这么讨人厌,我们应该好好地调整,学习时时尊重他人,缩小自己,这样一来,生活的天地就没有障碍,人生道上也会天高地广。
所谓的「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自己优秀,还有人比我们更优秀,因此不需要自夸;用爱付出待人,绝对会受到人人的尊重与敬爱。如果懂得尊重他人、谦虚自己,自然能除去贡高我慢的坏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能处于八正道的正法之上,心念端正,行为就不会脱离人生轨道。
慈济人曾经关怀一位独居老人,他的家非常肮脏混乱,老人的头发、胡须、指甲,不知多久未曾整理。我们的慈诚、委员不仅帮忙清扫居家环境,并且整理他的仪容,使他全身上下及家庭内外部焕然一新,变成另一番新天地,这就是爱的付出。
这位老人,现在如此落魄孤老无依,然而从前的他,其实是一位威风凛凛、呼风唤雨的人物。曾经有的风光,晚年却如此惨淡,所以人生并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得以安然自在地生活,拥有丰富的物质,这是每个人共同付出功能的成果,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尊重别人。做人要谦虚,观念要正确,不要被名利、学问等等,迷失了应有的礼仪。
在待人接物中照顾好自己的态度。心念持正,除灭我慢并不难。日常生活中能转变心念,就是转变一个形态,如此骄慢就能完全灭除。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难:不轻未学
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轻未学十三难;
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
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
三人行里我师焉,不轻未学并不难。 每天早晨,我们静坐的时间实在不长。然而,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在一念静寂时,听闻大地的声音——几只鸟儿总是轻柔地叫唤,群鸟也温和地回应,这的确是很美的声调。尽管我们无法明了小鸟彼此间对答的内容,却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片充满祥和的世界。
大地众生何其多!万物共住是一件多么奥妙的事。「和」就是万物共同的依据,彼此若能相互尊重,才能在和睦的世界里共同生活。
佛陀时时警惕我们,人生有很多的困难,最难的就是度过心灵难关。在重重关卡中无法超越,只要心念一转,就可以看破人我是非,透彻人生的道理。所以说「一理通,万理彻」,如果破除了困难,我们的心就会很平和。
佛陀说修行人的心态有二十种困难,接下来是第十三难。
丈夫岂可轻少年
「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轻未学十三难,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圣人犹能畏后生,煞蚱窨汕嵘倌辏??诵欣镂沂ρ桑?磺嵛囱Р⒉荒选埂H巳硕加形壹??庵肿晕业男奶?爰?猓?褪窃斐伞感摹沟睦?阎?颉R桓鋈颂?源罅爽就容易轻视他人,凡事觉得自己经验很丰富,自然就看不起刚开始学习的人?br> 我们要知道数学,不一定在学校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彼此教导与学习,互为师也互为徒。当老师的人,可以从学生身上得到很多东西;而老师为了教人,也必须精进探讨,所以一边教一边也在学。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都值得彼此分享。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在原地踏步,等到必须教人时,自己才会提起精进心,无形中就能学到更多,来求教的人,他们以不同的心境看相同的事物,也可能发现更好的方法。因此很多时候,在教的同时也就是在学。
有一位刚上中学的孩子,接受大爱电视台采访。他的智识见解都十分成熟,此外,动作也非常利落。我们大人已走过几十年的人生岁月,然而要学习一样新事物,也不一定能像他如此熟练。那一天,看他在工作里推着工人载重物的独转车,很轻松地将粗重的东西运送到目的地,甚至还用跑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懂得运用自己的智识,分辨眼前的工作应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应该如何使力才能操作自如。
很多时候,人可以运用自己的本能(本具的智慧)来发挥良能,所以我们应该以谦虚、尊重的心,来看待四周围的一切人事物。谦虚,才能拥有更宽阔的空间,如果太自大了,周围的空间就会被自我填满。
下一句是「待人谦和如种田,插秧后退是向前」。曾经种过田的人就知道,必须弯下身体才能插秧。我们待人要谦和,时时懂得礼貌和尊重,就像在种田一样——插秧一定要往后退,每后退一步,就插好一列秧苗,人虽是向后退一步,工作则是往前增加了。
因此,待人处事如果能够退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不需要与人争论是非得失。学佛就是要做到「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如果时时谦虚、退让,自然就能缩小自己,周围的境界也就会更开阔。
接着是「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从前的圣人都十分谦虚,并且缩小自己。真正的圣人,必须超越种种人我是非的考验,同时尊重大地众生。佛陀说,一切众生的智慧与佛平等,因此圣人敬畏后生。
老和尚与小沙弥
有句话说「后生可畏」,意思就是不是只有我行,后来的人比我还行。在禅宗公案里,有这么一段小故事——老和尚带着小徒弟出门行脚,在山路上,小徒弟看老和尚轻松地走在前面,自己却背着包袱跟在后面,心里就想:「因为老和尚是有修行的人,才能如此轻松自在,所以我也要立志修行菩萨道,将来也要教化众生。」
他立下了弘大的誓愿。这一动念,前面的老和尚马上转头说:「来!包袱让我背,请你走前面。」小徒弟感到莫名其妙,师父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尊重,待我这么好?老和尚轻声细语,恭敬地说:「因为你发大心要行菩萨道,拯救天下众生,所以我应该尊重你,让你走前面,东西我来背。」
小徒弟恭敬不如从命。走着,走着,心里又开始想:这样多得意,多自在!自己只是发一念心,师父就这么恭敬我,将来我如果再进步,就可以当大和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当他生起不可一世的自大心态时,老和尚又出声叫他停下来,态度很不好地对他说:「把包袱背好,跟在后面走。」
小徒弟觉得师父真奇怪,刚才是那样,现在又变成这样。老和尚似乎猜透他的心思,就说:「刚才你很谦卑又发大心,愿意精进认真以拯救众生,这个志愿很高贵,所以我尊重你。但是,现在你还没成就,就想要博取别人的恭敬,实在太自大了,这是错误的观念。」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就知道,谦虚自己恭敬他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对人谦虚,还要立大志愿,这是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态度。学佛必定要具足谦和,才懂得尊重年轻、未学的人。所以「丈夫岂可轻少年」,大人物也是从无名小卒一路走过来的,因此不应该轻视年轻或资浅的人。
「三人行里我师焉,不轻未学并不难」,三人同行,另外两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行为善良正当的当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感恩及学习;然而,示现不良形态的人,也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能让我们提高警觉,反观自我,所以也要尊重、感恩他。
日常生活里,我们要彼此相教、相学,互为师徒,这就叫做「教学相长」。我们能够当老师,就是因为有人愿意接受教导,自己才能更精进去探究,总之,我们在世间要能够心和谦虚,才能过着真正美满的生活,学佛的心态不要有「缺角」,应该要学得圆满,这才是真学佛者。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难:心行平等
佛说人有二十难,心行平等十四难;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
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
怨亲一如无分别,心行平等亦不难。
四季的转换,不同的气候,分别有不同的景象,人当然也有不同的分别心。 佛陀要我们将自己的心调适平等,不要有分别心。尤其在人与入之间,关于各人的地位、名誉等,不要有贵*的分别。但是谈何容易!所以佛说人有二十难中,「心行平等十四难,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怨亲一如无分别,心行平等亦不难」。要心行平等的确比较困难,因为心的运作易向外区分。
慈慧平行心平等
在大林慈济医院刚开幕时,本会宗教处有一位基层同仁,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在大林帮忙,每天记录全院上下的工作日志传回花莲,让我可以了解那边的最新消息。
当他要离开时,院长别情依依送他到门口,忽然间对这位年轻人说,告诉你一个故事——在夏威夷海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气候有所变化,就有人来请教他天气动向。他也会很准确地向大家报告:何时会下雨!何时有台风!台风距离夏威夷还有多远等等的消息,所以大家都很敬重这位老人。
有一天,老人同样走在海边,又有人来问他,今天的气候如何?老人回答:「今天收音机失灵,我的消息都是来自广播。」大家原以为他料事如神,至此才恍然大悟。院长将故事说到此处,接着就告诉他:「你在这里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将院内所发生的状况写出来,让师父了解,如今你要回去了,这个工作要教谁替代呢?」
这段故事真的让我很感动。院长虽然是医院的大家长,但是他与同仁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父子般的情感。此外,他也能够做到尊重年轻人,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不轻未学」。
接着谈到「心行平等」,院长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平等心。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这种亲爱、平等的心念待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充满温情。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他本能的才干,不一定人人都是万能,但是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专长。只要我们有兴趣,愿意用心学习,自然会懂得更多,做出来的事也将更成熟。
反之,没有培养出兴趣,就无法专心学习,每样都想学,却都学得不彻底,这样就没办法学到真功夫。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功能——例如媒体曾经报导,一位医学系毕业生,毕业后重新报考餐饮科,将来想当厨师,这就是他的兴趣。
这位年轻人,他如果对当医师有兴趣,就会成为看病的医师。但是,他真正的兴趣却是烹饪、下厨房,所以他去学餐饮,将来融入医学观念做好营养调理,让每位客人都有均衡的营养,其实这样也很好。因为行行都能出状元,若能用心为社会人群付出,就是最有价值的生命。
追溯生命本同源
所以说「生命原来本同源,何必区分贵与*」,生命原本就有相同的起源。佛陀说六道轮回,大地有无量无数的众生,所谓众生,就是指不同形态的生命——猫不是狗,狗不是猪,猪也不是牛,牠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因此,狗不会生猪,鸭不会生鸡,牠们的生命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所以就会有不同的形态。然而同是人类,先天的构造就都一样,大家都有一个头、两只手、两条腿,在六道轮回中,人的形态是相同的依报,大家都是人,依报在地球上。
但是各人却有不同的正报——你是你、我是我;我吃我饱、你吃你饱;你修你得,我修我得。同样的境界,说不定你们看了很烦恼,而我看了很感恩;感受不同,结果就不同。所以,我们在人生道上,有一个共同的依报,同样生在「人」的境界里,却有各自不同的际遇。
正报来自于人的心态,各人的心态绝不相同,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其实人与人之间,不需要分高低,也不需要分贵*,因为再高的位置,即使名气很大,所有的一切都很优越,然而也都是「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食衣住行所需各项,都不是自己能独力创造的,需要很多人同心合力地付出。
所以,每个人都要依*别人而生活,同时也为别人提供生活所需,因此,还有什么贵*之分!
怨亲一如无分别
心境若能突破,就会「怨亲一如无分别」,没有我们所怨恨拘人,也没有我们特别亲爱的人,扩大小爱,就能转化成大爱,有了大爱,就会怨亲平等,绝对没有分别。如此一来,心行平等就不困难。
学佛就是要学一念心,如何调整好这念心,在心与境界交会时,常常保持平衡,没有起心动念,也不会在境界中起烦恼。现代人的生活比较富有,所以总是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想去做比较辛苦的工作,动不动就会说:「我太辛苦了,压力太大了,责任太重了!做超过时间了!」
这都是由于现代人把心放松了,懈怠心一起,自然就会起分别——分别辛苦与享受。有了贪享受的心,就会怕辛苦;心起了分别,行为的懈怠就接踵而至。
学佛应该要超越心灵境界,选择了志愿的道路就一心向前,这就是精进。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要时时间自己:今天我依报于此,抱持着怎样的心情来融入这个境界,是否能共同承担师父这分心愿志向?
有句话说「发心如初,成佛有余」,修行如果能将初发心好好把握恒持,内心就会轻安自在,无论怎么辛苦也会甘之如饴,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志愿。我们发心立愿,「只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若能将心行调好,就会很平等,不会有分别、计较,所以要多用心!
第十五:难不说是非
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说是非十五难;
绮语两舌皆祸患,祥和人间畏言谗;
修行举止言谈间,莫随好恶论长短;
扬善隐恶弃偏见,不说是非并不难。 修行,就是期待达到平静无染的心境。但是谈何容易!佛陀说人生之恶,莫过于「十恶」,这都是出自于一个人的身、口、意。身有三恶——杀、盗、淫、心也有三恶——贪、瞋、痴,而口却有四恶,那就是恶口、妄言、绮语、两舌。
只不过是开口动舌,就占了十恶之中的四恶,可见口舌的造恶是多么大。所以,修行除了修身业及意业以外,更要注意口业,「佛说人有二十难,不说是非十五难,绮语两舌皆祸患,祥和人间畏言谗,修行举止言谈间,莫随好恶论长短,扬善隐恶弃偏见,不说是非并不难」。难与不难只在一念间,若不用心,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无不是恶。但是,如果能将心意照顾好,自然一般人容易犯的,我们就不会犯,这也就是修行。
人生,不说是非实在很困难。在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与己有缘的人,所说所做我们都认为是对的;无缘的人,所说所做的就都不合己意。
对与不对,若只凭自己的立场去做判断,彼此之间往往就会起冲突,甚至有了不好的传言,演变成搬弄是非,而恶口、妄言、绮语、两舌四者都是起于是非之间。学佛必定要学得真,对于人和事,我们要用心分析清楚,自然就不会是非不分,而造成口头上的四大恶业。
有人会觉得「那我就不要恶口,凡事都说好听一点。」这也不对!不想给对方谏言,「不对是你的事,我做好人,我说好话」,这也缺乏道德勇气,容易使人一错再错,而且变成他造恶,好像也有人支持他。
「绮语两舌皆祸患」,大家都知道恶口、妄言是不对的,传话、说坏话也都不对,这些大家都会比较警惕,但是绮语、两舌就容易疏忽了。绮语,就是装饰过的好话。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只是一味地说好听的话,事事奉承应酬,没有一句是真实话,没有一句是好坏分明的话,这种人的内心肯定缺乏仁德。
两舌也不对。人的感情大多是*语言沟通,有时这个人对那个人不满,难免会表达在口头上,对方没听到,不知道事情原委也就罢了。然而处于中间的人,却将这些埋怨的语言,再加油添醋说给对方听,对方听了也很不平衡,满腹的委屈,又会再吐露不满意另一方的言词,中间的人又再将这些话傅回去。
就这样「两个舌头」,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东西互相挑拨离间,让双方感情冲突,这就是造口业。这些口业都会造成祸端,所以真伪善恶要分明,开口动舌更要用心谨慎,不要弄假成真,轻轻一动舌,很容易就造成彼此的摧毁、伤害,所以我们要很注意。
「祥和人间畏言谗」,祥和的人间最怕是说些没有用的话,搬弄一些是是非非,或者暗箭伤人,这种口头中伤很难疗治,所以我们不要去伤害别人,当然也不要轻意接受别人的伤害。
下面是「修行举止言谈间,莫随好恶论长短」,修行同样也是在人群中,既然与人相处,就必定会和人谈话,或者是彼此之间传递法语,但是差毫厘而失千里,有时就算传好话也会传错,所以我们时时都要很用心。
不要随着自己的好恶去论长说短,我们认为是好的,不一定真的很好,因为我们还是凡夫,站在不同的立场,接触到不同的因缘,所以有时候认为好的,不一定是真好。
说不定与我们的缘比较不好的人,明明他说的是好事,我们却将它当成坏事,这也不对。应该要生起平常心,学佛要尽量结好缘,去除好恶的分别,所以,不要随着自己的心意去论断别人,应该要时时自我警惕。
「扬善隐恶弃偏见」,我们要扬善、隐恶,这就是在培养对方的善根,成就菩提种子的因缘。所以在佛经中常常提到不断人善根,善根需要多培养。
行善的人,需要有人给予信心,若有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会帮助很多人,十分难得。」他做了之后,就会很有信心,并且会继续再发心;假如泼他冷水,这颗种子就容易流失。佛陀曾说见人善而随喜,也是一番功德。
别人在做善事,我们随喜成就他的善根,这也是一番功德,何乐而不为!适度地赞叹别人,其实就是美化自己,所以要多用心。佛陀曾打了个譬喻,如暗室中点燃一支蜡烛,再以此烛之火点燃另一支蜡烛,如此灯灯相传,不只不会减少原来那盏烛灯的光明,更能增加光亮的范围。我们绝对不会因赞叹一个好人,自己的光采就失去了,赞叹愈多,彼此的光采就能相互辉映。
但是,当我们看到恶的就要赶快提出劝导,劝不动时就保持默然,不要因为对方依旧我行我素,就四处向人宣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尽心劝导,他能改善当然最好,若不能改善,我们只好默然隐恶,不要一直传下去。因为我们是凡夫,凡夫难免有自己的立场及偏见,所以要时时自我警惕,如果能这样,不说是非并不难。
想一想,万恶莫不由十恶开始,十恶之中,心、意才各占三分,而「口业」就占了四分,怎能不时时提高警觉。不说是非,包含戒除口的四恶业,也就是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总之,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啊!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难:会善知识
佛说人有二十难,会善知识十六难;
良师益友善知识,普遍天地众生间;
开阔胸襟敞心田,世间声音皆良言;
缩小自己弃成见,会善知识有何难。 走在修行这条道路上,向前遥望,似乎是很长远的路,佛道遥远,想要追求真理,必定要很精进,就像走路一样,一点都不能停滞。
世间的路是用两只脚去走,菩萨道则是要用心去行。我们要观照自己的心,每天是否都能与道契合?我们的心念往往会脱经离道,向偏差的凡夫追逐,等到想再回头时,内心却已沾染许多烦恼。要去除烦恼心,实在是不容易。
学佛必定要懂得把握环境,常听人说「千里求师,万里求艺」,这是指古人要学一项功夫,往往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见到愿意传授功夫的师傅。因为得来不易,所以他会很珍惜,因此他会很认真地把握时间,用心学习。
但是现在的人,很多东西都太容易得到,就不觉得有什么好珍惜。因此「道」在身边,道场就在我们周围,自己却轻易放弃了,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佛陀说「我们的心念,念念都是难关」,而学佛修行就是要时时过关,不能有所偏差,一念偏差,这个难关就过不了。
「佛说人有二十难,会善知识十六难,良师益友善知识,普遍天地众生间,开阔胸襟敞心田,世间声音皆良言,缩小自己弃成见,会善知识有何难」。说起来很简单,生活的周围无不存在善知识,佛陀却说「会善知识」是第十六难。
老子与士成绮
其实,良师是我们的善知识,益友也是我们的善知识,他们普遍存于天地众生间,而我们竟浑然不知。不只现在如此,过去在春秋时代也一样,当时的老子是一位道德很高的人,他的心胸宽大,思想非常超然,是一位了不起的道德家、哲学家,因此他的名声传遍天下。
有一天,有位名叫士成绮的学者去拜访老子,他常常听到有人称赞老子,觉得很好奇,难道老子的道德和学识果真如此超然?于是千里迢迢地找到老子的家。老子的居家环境很简陋,房子很破烂,看起来也很脏乱。
这位士成绮一看,心里就很不欢喜,开口就对老子说:「我听说你学识高又有智慧,是一位道德家,所以慕名千里而来,但是来到这里却很失望,你家简直是个老鼠洞,和牛、马、猪舍也差不多。我不知道这样还有什么值得让我请教的?真是失望!」
说完看看老子似乎浑然不觉,这位士成绮也就转头走了,回程途中,他的心却静不下来,一直想:「心里好像怪怪的,照理来说,老子的名望如此超然,我到他面前,为何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我用这么直接的话讽刺他,看他也没什么反应。如果说是我赢了,我应该很高兴,为什么反而觉得很空虚,这是什么道理?」
他再三思考。隔天忍不住又回去见老子:「奇怪,昨天我来请教你,对你这么不客气,说了一些话辱骂你,为什么你都没有反应,也不生气?」
老子很自在地回答:「什么是圣人不圣人?我早就将它当成一只破鞋,扔得远远的了。名分与我毫不相干,如果我是一个真正有道的人,不论你叫我牛、马或是老鼠,与我有何关系?这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当时士成绮听了内心很震撼,本来是坐在老子对面,赶快起来站到侧边,再也不敢正视老子。他低下头来对老子说:「我错了,我想要求道,竟然还在名相上打转。请你指教,到底要如何才能调伏这种虚浮的心念?」
老子就回答他:「你昨天来的时候,那种态度和眼神好像要找人打架似的,非常骄傲,就好比一匹在边地乱闯的野马,忽然间踩到陷阱,在慌乱中完全失去本性。其实,清净的本性就存在大自然间,如果你要学道,就要赶快回归自然的本性,这就是道。」
这段短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得道的贤人,他的心境如此超越。而一个自以为是的学者,就很容易瞧不起人;这与受困的野马失去本性,又有何不同之处?
缩小自己弃成见
我们应该将放纵的心收回来,回復清净的自然本性,才能见道。如此说来,只要我们多用一点心,就能体会良师益友、善识,无不普遍存在天地众生间,切勿以外在的形象来判断一个人,要用清净自然的本性来面对普天下的事物。
下面是「开阔胸襟敞心田,世间声音皆良言」,生活中,要时时放开心胸,依照不同的境遇好好耕耘心田。就像农夫要随顺季节,加以播种、插秧,修行更要时时照顾好这片心田,这才一个「心田农夫」真正的本分。听听大地众生声,声声句句皆良言,心若清净,就能明白世间任何声音的涵意,无一不在对我们说法。
早上听到远处的鸡啼声,就知道昨日一天的时间又消逝了,今天又是另一个开始,我们的心该如何体念无常,如何精进不懈!所以,世间万物无不都在警醒我们。
心静下来,就能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时时缩小自己,就能海阔天空,所以「缩小自己弃成见」,不要被自大的心理蒙蔽而对人产生成见,这样生活就会海阔天空。所以佛陀教育我们,要时时调好自心,人与人之间应时时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第十七难:见性学道
佛说人有二十难,见性学道十七难,
邯郸学步迷本性,薫习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恒持清净一念心,
把握当下勤精进,见性学道并不难。 静,静的环境真的很美。每日晨课间几分钟的静坐,让我们可以有短暂的时间自我调息,这样的境界的确很美。我们要向内找出本性、自然之美,这样的宁静之心才是真正的永恒。其实,若心头烦躁,尽管外面的境界很美很静,我们同样无法察觉,这些都要*自己向内心探求。
佛陀说人有二十难,「见性学道十七难,邯郸学步迷本性,薫习懈怠失道心,人人本皆具佛性,恒持清净一念心,把握当下勤精进,见性学道并不难。」
学道,最重要的是追求「明心见性」,然而明心见性,是学道中最难达到的心境之一。因此在二十难中,「见性学道」是第十七难。我们要知道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就是明亮、清净的佛性;只不过我们长期在六道中轮回,受到不同环境的薫习,本性虽存在,却早已受到污染。
财富与名利的贪染,使得失心变成一般凡夫的习惯,遮蔽了清净的本性,污染了光明的内心,最后就演变成学道的障碍。在贫富贵*相对的观念中,人就会各有所偏,权位高、财富多,是人人所要争取的。人人都误以为有权有位就叫做尊贵,没有人希望自己是个平凡或是低*的人,大家都想显耀自己的尊贵。
其实贵*也只是相对的观念,但是人们常因此患得患失——想要得,就要争取;如果失去,就非常恐惧。有些人觉得生活孤单,于是就期待成家立业,有家属围绕身旁,认为这样叫做福,这其实也是一种相对的观念。若依循真理,就没什么好争取的;都是因为执迷于相对的认知,才会造成彼此的争夺。
如果可以了解这个道理——在相对的世间中有得必有失。那么人与人之间,何必争论「你对,我不对;我对,你不对」,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就能在人群中,慢慢培养出那分无争无求的心念。
其实,有钱不一定就有贵,也不一定有福,只是有钱而已。钱赚得很多的人,还会觉得不够,因为他还要求「贵」,才叫做权贵。所以很多有钱人,还会不断地争夺。他们会觉得:钱我已经有了,现在只想要个成就,因此,人心永远都不会满足。
选贤与能凭实证
在百丈禅师时代,当时大家都欣羡禅师座下的弟子们能严守戒律,并且充满清高的意志。有一次,有个道场的方丈希望找一位承接衣钵的人,他想到禅师的弟子应该是最理想的人才,因此就请禅师在弟子中选派一位来传接他的衣钵。
百丈禅师于是召集所有弟子,在大家面前放了一个净瓶,问道:「谁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不称这个东西为净瓶,另外找一个名称代替。」此时,弟子华林就起身回答:「它不叫净瓶,也不叫木桶吧!」
百丈禅师静静地看看周围,其它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他就指名:「沩山,你的见解呢?这个东西还能叫做什么?」沩山站起来,走至净瓶前,一脚踢翻了它,然后走了出去。看到这个动作,百丈禅师微笑,回头就说:「华林,你输给了沩山。」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心中没有执着,就不会受外在的形相所困。沩山他不把名利当名利,不对接衣钵、得到一个道场而在意,他将那座道场视为瓶子一般,即使踢掉了也没什么!本性清净无一物,丝毫没有名利的负担,见性之后,也就无挂碍、无负担。所以我们不要让名利污染了自心。
「邯郸学步迷本性,薫习懈怠失道心」。邯郸学步的故事是——有一个人他觉得赵国都城邯郸的文化很昌盛,当地人的仪表很好,他想去那里学习他们走路的步伐。结果他太在意别人的走路方式,过了几年之后,别人的步伐没学成,竟也忘了自己原先走路的方式,最后只好用爬的回去……。这个故事同样是比喻迷于外相的荒谬。
恒持清净一念心
我们现在的人,大多是太过安逸了、太好命了,所以就厌恶劳作,想追求清闲,什么职务都嫌辛苦,甚至不想承担职务,这种人修行会很痛苦。因为他们背离了修行的方向,这就是「薫习懈怠」。虽放弃在家的生活,然而出了家若不肯与人合群,无法承担职务,这种人绝对会失去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恒持清净一念心」,其实人人都具有佛性,只是无法恒持这念善心。因此我常常说「发心如初,成佛有余」。真正想为人群付出,就愿意放弃一切个人的享受,不怕辛苦,这念心如果能永远保持,就叫做菩萨心、清净心。
此外,我们也要「把握当下勤精进」,把握当初的发心,如此见性学道就不难。与佛同等的本性人人本具,还要去哪里求?只要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就会明白要往内自我探求。
假如我们背离本性,想要修行就难了,如同邯郸学步般迷失,或薫一习了懈怠,就容易退失道心。这些想法都只在一念间,请大家要把握当下,恒持初发那念心,那么见性学道就不困难。学佛只有一句话——多用心!
第十八难:随化度人
佛说人有二十难,随化度人十八难;
众生刚强难调教,规过劝善万般难;
众生度尽证菩提,菩萨欢喜化人间;
精诚所至金石开,随化度人有何难。 时日不断地消逝,发心立愿学佛的意志,是不是仍如当初的一念心?时间有如缸中之水,缸里的水一天天干枯,缸中鱼的生命也一天天受到威胁。人同样也是如此,学佛需要时间来降伏习气,但是人生苦短,不好好把握,一沉沦就是万劫难复。
人常常不会爱惜时间,都会想着:今天没有调伏好自己没关系,还有明天。大家因为「反正有明天」,所以才无法度化自已,又怎么能度化他人?刚开始修行时,每个人都有宏大的誓愿,要了脱生死、度化众生,这是所有修行者共同的心愿。
但是,想要了脱生死谈何容易?真正的了脱生死,并不是在生命结束的一天,而是在当下。在我们每一时刻的生活中,自己的心念有没有跟着境界起伏?看到不顺眼的事,心中是否生起烦恼?如果随着境界转化起烦恼,就是处在六道轮回中,而且是饿鬼、地狱、畜生的心境。
当我们满心欢喜时,则是轮回到天堂。六道其实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不至于让自己整天在三途恶道中轮转?这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及时了脱」。
不论遇到任何事,我们都可以马上化解,这就是「了脱」;如果境界现前时,一直无法看开,那就是在轮回中。我们要度自己都不容易了,不知能否度化他人?所以佛陀说二十难中,「随化度人十八难,众生刚强难调教,规过劝善万般难,众生度尽证菩提,菩萨欢喜化人间,精诚所至金石开,随化度人有何难」。
「众生刚强难调教」,刚强的众生,不一定是别人,很可能就是自己,因为自己也是众生之一,要调伏自己也没那么容易。我们将心比心,明了自己都如此刚强难调数了,若只一味地想要别人听话,听了又能改过,这实在非常困难。
调伏习气度自他
所以佛陀希望我们好好「自度」,但是,很多人将这句话断章取义。有时我们认为一段文字很好,就用它来代表,但是听的人只听到这一段,因此就时常断章取义。其实自度的意思,就是将自己调教好,不是要你独善其身或是远离群众。假若远离群众,就如一块粗石没有其它东西来磨磋,这样永远都显不出真正温润美好的本质。
我们要在群众中用心转境,境界现前时,境转心不转,境不转心转,要训练到运用自如,这就是学佛学到心境宁静的境界。但是我们处在浊恶世间,内心如何宁静?就是因为很难,才叫做修行。要能在愦闹的地方调伏自心,进而才能调教别人,否则,一颗心动不动就被众生所转,哪还能转度众生!
「规过劝善万般难」,自己尚未调伏,要如何调伏他人呢?内在的众生才一个,而身外的众生确实很多,度众生要用尽许多心血与方法,所以说「规过劝善」实在很难。
不过,只要用心,不好的习气还是能在良善的环境下改正过来,例如慈济中、小学(民国八十九年开办)的学生,在老师们爱心的指导下,才开学一个多月,学生们的生活常规就能有所改变。孩子回家后,开始懂得帮父母做家事洗碗筷。看!孩子在学校受了大环境教育的影响,过去的习气就能逐渐改善。懂得生活的人,能够处处体贴别人,为辛苦的人分劳分忧,我们希望能教导孩子们成为勤快、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他在学校里学到吃饭前要先唱感恩歌,并且懂得龙口含珠、凤头饮水。回家之后,他还是行礼如仪,教弟弟、妹妹如何拿碗——「你要这样拿碗,要龙口含珠;你要这样拿筷子,凤头饮水。」要开动了,又对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说:「慢点!我们要先合掌,唱感恩歌。」
经过老师用心的调数,孩子们已经可以将好的教育带回家,这就是调教众生。当然想要调教众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其实修行也是很辛苦,因为要调教「内在的众生」,所以辛苦一点,把自己这个众生调教好,才有办法调教外在的众生。
精诚所至金石开
虽然付出的当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难,但是既然发心立愿,就要义无反顾去实行。「众生度尽证菩提,菩萨欢喜化人间」,众生要度尽,而内外的众生都要度,内外皆度尽方能证菩提,也才能真正到达觉悟的境地。真正当菩萨要欢喜化人间,因为菩萨的愿本来就是「甘愿做,欢喜受」,尽管世间险恶,众生难度,然而这却是立大愿发大心的道路。
再说「精诚所至金石开,随化度人有何难」,我们要度化人间,不能缺少精诚,精就是精进不懈怠。出家人发心修行的那一念,的确非常精进虔诚,所以才能辞亲弃爱离俗出家。
其实在家菩萨也是一样,既然同为佛弟子,这念精诚之心就要永远坚持,而且要精进不息。从内至外,内心的精进虔诚,表达至外在的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不能感动人、度化人。所以说「精诚所至,金石能开」,只要内心精诚,就算石头也会点头,就像金属那么刚硬也会熔化。
所以,精诚是自度度人最重要的法门。若能如此,我们要随化度人有什么困难?随时随地都能度化他人。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内自度,如此要调教他人,自然有其方法,大家要好好在自省,不要懈怠荒废时光——「是自己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家要殷勤精进,慎勿放逸!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难:睹境不动
佛说人有二十难,睹境不动十九难;
道心不坚随境转,千经万论也枉然;
志玄虚漠心清澄,守之不动贤圣道;
节制贪欲正心念,睹境不动并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睹境不动十九难,道心不坚随境转,千经万论也枉然」。我们要如何才能修好自己的心,不受外境影响?要真正守住一心不动的确很难!因为外面有很多境界,不论大自然或是人事的境界,常常会动摇人心。
大自然的境界有寒热湿干不同的变化,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直接接触。冷的时候,要我们不去想冷,那是不可能的;天气冷了,必定要添加衣服,关紧窗户,环境比较好的人就装设暖气。反之,夏天时,要我们不去想热,心静自然凉,却仍会汗如雨下,所以要打开窗户让它通风,环境更好的人就装设冷气。
在大自然的境界里,如果长期下雨,就会觉得出入十分不便;反之,若没有雨水,地上的花草、田间的稻子、青菜等等就会干枯,土地干裂同样使人担忧。因此四周的环境,无不让我们动心。
譬如每天早晨静坐时也会感受到外面的境界,心也会跟着浮动,因为它很静谧。天将亮而未亮,大自然的生物充满着活跃的生命力,当我们接触到了,同样也会觉得很欢喜、很有朝气,这就是心也跟着在动。
「道心不坚随境转,千经万论也枉然」。刚才所说的是大自然界,如果说完全没有感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修学,是从突破人事的境界开始,这实在很复杂!人事的境界,虽不似大自然的轮转,但是我们的心会去分别人的好与坏,有缘或无缘,对人起分别,对事也不断分别。
喜欢的人离开了,就会很不舍,朝思暮想,希望能赶快再见面;不喜欢的人,则会恨不得他早日离开。
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过去媒妁之言的时代,娶来的媳妇若是有缘,就会很欢喜;若是无缘,也会很怨恨。新娘嫁到婆家,有时与小姑、妯娌之间也有「有缘、无缘」的情况;夫妻也一样,还没结婚时,彼此都很欢喜;结婚之后也不一定能相处融洽,这些都是心的分别所造成。
修行也一样,既然舍去俗家,投入如来家,所选择的道场,就是我们终生依止的地方。进入如来家,内心必定要自我坚定,道心不坚就容易随境流转,原本抱着满满的希望而来,却因境界里的人事不合自己的心意,于是一颗心就在人事之间团团转。
这样就算在道场里读很多经,听很多法,做很多研究,也都是枉然。这些都有只不过是文字相而已,内心不坚定,只是文字懂得多,实在对修行没有一点帮助。
「志玄虚漠心清澄,守之不动贤圣道,节制贪欲正心念,睹境不动并不难」,愿大心坚,这就是志玄虚漠。不只是「我看到世间苦,六道轮回苦,要修行独善其身,超脱六道轮回」,没有那么简单。真正的修行,要超脱六道轮回不是这一生结束以后的事,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假若不断起心动念,心的生住异灭,这也是四相生死,一下执着现在,一会儿又变化了,这种心态的转变,其实也是在生死轮回中。
随着生住异灭的境界,有时会生起欢喜心,那就如处天堂;有时生起怜悯心,那就是在人间;有时发瞋发怒,那就在阿修罗道。我们的心如果痛苦烦恼、忧愁担心,就好像处在地狱当中:时间到了,没饭吃肚子饿,或是身体不好想吃却吃不下,就如在饿鬼道中。人与人之间,在修行道场中有句话「敬师兄,爱师弟」,但是,我们时常会忘记这种做人的礼仪,这样就不是「人」,而是动物,这不就是在六道中轮回吗?
有一天,我到慈济小学时,洪老师告诉我——小学的孩子们好可爱,他们很天真,有话也都直说。有一群孩子在玩,一位三年级的孩子看到一年级的孩子玩得翻天覆地,就喊他们:「你们怎么这么吵!」那些孩子还是照常玩,这位三年级的孩子就说:「还吵!还吵!你们几年级呀?」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是一年级。」三年级的就说:「我是三年级,你这么小,我比你大,你怎么不尊重我?」这位一年级的就说:「你比我大,我比你小,你怎么不会爱我?」
其实两方面部有理,不过,应该将心念调换一下,「你比较小,所以我要爱你;你比较大,所以我要尊重你。」道理是正确的,只不过采取对立的观念就不对了;所以我们在道场中,必定要懂得尊得重,这完全看自己的心境如何守持。
我们所发的心是这么宏大,志玄虚漠,守志奉道;所立的愿是这么坚定,怎能不好好把握时间,为生死的课题勤下功夫?日常生活的心念生灭,其实也就是生死的一种,我们若不赶紧好好调治,又怎能掌握「人死之后,要如何解脱」?
身体健康、理念清晰时不好好调适,等到疾病来磨苦不堪言时,就难免心智颠倒。一旦往生,六道茫茫如堕梦中,不能自主时,又该如何解脱?自己要很清楚,修行是立弘誓愿,为大地众生付出。如果能将自己这个刚强的众生调伏好,自然就能开扩心胸,为众生的疾苦着想,不再只为自己内心的烦恼纠缠下已。
总之,修行人如果「出家如初」,坚定宏大的志愿,就不会后悔,也没有是非或好坏的分别。所以大家真的要把心调好,要守之不动,才能达到贤圣的道路,也就是菩萨、佛的道路。
最重要的,不论是在家、出家,都要节制贪欲才能正心念;心念如果能调理端正,面对境界就不会动摇这并不困难。前面说过,大自然的境界热就是热,不要想修到热了不流汗,冷了不必加衣服,这并不是修行。应该是虽然很热,却可以忍耐;如果很冷,也有坚毅的心志,忍耐得住。
总之,要时时用心,既然要修行,既来之,则安之,安于道、安于人事,心安则道隆。所谓「法忍、生忍、无生忍」,都是一个忍,「忍而无忍」才是真忍,这就是真正坚定的道心。
第二十难:善解方便
佛说人有二十难,善解方便二十难;
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
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
不变随缘圆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二十种是「善解方便」的困难。善解方便,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是最难的。看看人世间万物万事万理,许多的道理都表现在不同的形相中,我们的心结如果解不开,就会时时随着形相而转动,使我们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困于形相之中转不过来,事事就会被束缚。
烦恼如大绳,我们听声、见色,无不足烦恼缠心,所以要解脱就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学会善解,有善解的心量,烦恼才能化解,有句话说「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方便法。
「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我们能善解不合意的事情,就能契合道理,所以善解就是「会事」,能会事启理,就是方便法。方便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举手投足之中。
万法唯心重善解
待人处事之间,眼见色,耳听声,哪句话欢喜听,哪句话听了不合意,我们的行动就会随着感受表达出来。所以一定要培养雅量,时时面对声色都能圆融善解,在动作中表达出温柔善顺,不要动不动就发怒。看看有些人听到不欢喜的,一发脾气,东西拿来就摔,搥胸顿足,借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就是没有善解,因此无法启理。
凡事善解,就能化瞋怒为柔和,所以说「举手投足是妙方」,不论听到什么生气的事,看到不欢喜的形态,都不要「跺脚蹬蹄」、摔东西,依旧要保持柔和善顺,才是最巧妙的方法。
「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若能把所听的、所看的一切纳受于心,化解成柔和善顺,不只是对自己好,这样的修养形态对别人也是一种方便教法。因为万法唯心,我们能吸收进来,加以善解,再以包容的举动表达出去,看在别人眼里,也能自我观照,这就是随机逗教。
我们要时时谨记,举手投足无不是教育,所以很多事情要从心修起,表达在行动中,不只能自利修行,还能利他化人,这都在于凡事能善解。
要能做到「不变随缘圆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难」。「不变」就是真心,初发心是最真无伪、清净无污染的本性,也就是「发心立愿」的志节。如果能以真心发心立愿,虽然世缘万变,但是本性不变,自然就能圆融事哩。
以前我常说,本性如水能随方就圆,水性不变,但是它能随缘善顺,也就是不要执着。学佛最怕的是执着,我们要用善解方便的方法,以发心行菩萨道这分真心,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如此才能会事启理。
学佛,不也就是遇事要能体会其中的道理吗?这叫做智慧。哪个人在人间不会遇到事?每天的生活中,无不是有人、事、物等等应对,任何人都离不开。
但是,我们常被人事物所困扰、起烦恼心,这就是「事不会理」。以前我常说:「人圆,事就圆;事圆,理就圆。」最重要的是把做人的基楚打好,进而达到事理圆融。做人讲究心念的调整,心念没有调好,如何能善解!能善解才能开扩心量,容纳万事万法。
随机逗教除心结
举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来说明。有一次,有位年轻比丘,出外时看到一位女子长得很差丽,从此就对这位女子产生很多欲想、不净念。这位年轻比丘自己也很烦恼自责,为什么见到那位女子之后,会有不净之想又念念不忘呢?
他看见阿难,就对阿难说:「尊者,我有心事、有烦恼,不知道要如何解开烦恼?」阿难问他:「你遇到什么困难,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吧!」这位比丘就说:「我出外时,看到一位年轻女子很艳丽,就不由自己地生起许多不净的念头。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无法把这种念头抹掉,所以很烦恼。」
阿难对他说:「年轻入道要好好照顾这念心,佛陀常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年轻比丘说:「我也知道佛陀的教法,尽管提起观身不净的念头,但污染的心念又会现前。」阿难再告诉他:「你可以观想那位女子的身体,到底哪里值得去爱,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皮包着肉,肉包着内脏,而内脏是多么污秽!如果有一点病痛,身体失去光彩,许多的污秽都集中在体内,甚至肠穿肚烂地显露在外,像这样,哪里可爱呢?」
这位比丘说:「我也这样想过。」阿难说:「你可以再想想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是清净的,平常肚子饿了就要吃饭,不论是饮食或汤水等等,在体内制造成不净的排泄物,还有什么是清净的?」
他说:「是啊!我也曾这样想过。」阿难又说:「世间真的很无常。佛陀曾经要比丘们在水边看水,水流动时,水与水相冲激会生起水沫,但很快的,水泡瞬间就破灭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欲念交染之乐,也只是一时之间,非常无常,却会存留很多苦难。年轻的比丘,要多观察无常!」
这位年轻比丘虽然懂得观身不净,仍无法突破道理,一直到阿难提出无常的道理时,他才深深体会:「是呀!人生很无常,如幻如化,如水沬泡影,如露亦如电,到底有什么坚实的东西永远都*得住,能永远保持那分快乐?」他往这方面想,终于了解、体悟了,体悟到万法唯心,就在一个心念而已。世间有什么是坚固的?男女情欲更是无常,更不坚固。所以他在事中善解了,由人事的困难,体会到万法唯心。
佛陀为烦恼的众生开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因为人、事、物的复杂多变,所以用种种方便法来观机逗教。观机逗教不是用嘴巴说的,而是遇到事情时,懂得如何善解、如何体会、如何表达;佛法深如大海,但最妙的方法就是善解方便。
学佛要学习善解方便,才能在人事物中不受污染,还能在人群中呈现随缘、随机度化的良能。所以大家要多用心,时时记诵「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启蒙
启蒙
当前离线
积分
64
楼主
|
发表于 2007/5/10 16: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曲终:调伏人生
佛示人生二十难,有心对治就不难;
佛心师志慈济路,携手相伴好因缘;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长养不退转;
恒持刹那戒定慧,调伏人生种种难;
慈济路上会佛法,心静行正念虑定;
身行心念不退转,妙语如莲子妄言;
真善美德身品意,会善知识并不难;
菩萨心地如净土,人间净上在身旁;
身体力行菩萨道,坚固道心事无难; 人士哪有二十难,人生哪有二十难。
这段是「人有二十难」偈诵的终曲,将二十难的精髓总结为简短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只要心念一转,人生什么都不困难;只要有心,知道人生原来是无常,就没有什么好执着。
人人如能提早存有无常观,凡事就没有困难,所以这段文字云「佛示人生二十难,有心对治就不难」。有心对治,就是要透彻无常之理,平常如果能透彻无常,知道人生种种的问题,面对考验就不会不知所措。
「佛心师志慈济路,携手相伴好因缘」,人生既然这么无常,到底我们要如何对治?就是要先培养慈悲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然后要坚定志愿——承继师志,推展慈济志业,既然发心,就要立愿行菩萨道,这就是「师志慈济路」。
我们都是有因有缘才能在此相会,彼此同心同志同道。所以要「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长养不退转,恒持剎那戒定慧,调伏人生种种难」,要看清「身体并非我所拥有,人生没有所有权」。
身体的生老病死,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此身非我有」,因为生命无常,出生的一刻,同时也就走向死亡,所以身体并不属于我们所有,再分析身体的结构,心是心、头是头、脚是脚,并没有哪一个是「我」,这是身体各部位会合而成假名的我。不过,虽然生老病死不断地变迁,我们仍有长养不息的慧命,所以最重要的,是认清楚自己的慧命。
既然了解我们有永生不变、无始无终的慧命,就要恒持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以保持慧命的健全,剎那之间都不能有所闪失。戒,是我们的规矩;定,就是不动摇、不退转的心,如果能恒持戒定,清净无染的智慧就能显现,如此,面对世间万事万物还有什么困难!所以说能「调伏人生种种难」。
心静行正念虑定
「慈济路上会佛法,心静行正念虑定」,我们有缘同生在这个时代,又能同心同志愿走在慈济路上,由世间善法而会遇佛法,这也就是从善入门。其实佛陀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慈悲喜舍,这是世间的善法,若以无着之心去做,也就是佛法。
我们在慈济道上会遇佛法,面对芸芸众生,内心要时时保持那分宁静,这叫做对境不生心,也就是「心静行定念虑定」。我们的心很静,化为行动便是「信实诚正」,心不受外境诱引,则举手动足无不是禅;「虑」就是定心,「心静行正念虑定」即是清净宁静的境界。
「身行心念不退转,妙语如莲不妄言」。心净,佛法与世间法就能平行,面对一切世事与人事观念毫不偏差,所说的话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句句字字都能度人向善,这就是学佛,除了自利,还要兼利他人。所以「身口意」业一定要守好,开口动舌要很注意,因为每一句话都是代表自己的心意。
「真善美德身口意,会善知识并不难」,真善美的德性,就是从身体力行中展现出身心的善。不只是在口头上说「我的心很真,我的心地很善良」,心地真善当然好,但你要怎样表达出美而圆融的人生?必须*身的行动、口的表达,好的意念才能落实在生活中。
会遇善知识并不难,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事,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想要和他人结好缘,需在身口意之间表达真诚的关怀;假使一不小心,身口意失态的话,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事物就会变成恶缘。所以,周围的环境,人事物的因缘是好是坏,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假使我们的身口意表达出来的是真善美,那么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我们的善知识。
人间净土在身旁
「菩萨心地如净土,人间净土在身旁」。佛陀说:「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地时时都要保持干净,这才是菩萨的心。我们既然学佛就要成佛,有决心成佛,便得时时清理心地,不要受到污染。心地清净,人间净土即在身旁,哪个地方不是净土呢?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菩萨、善知识?
菩萨、净土,要由「身体力行菩萨道」而得。只是看着别人同心同道行在菩萨道,自己若不去走,还是不能实际感受到那分真善美。所以说「身体力行菩萨道,坚固道心事无难」,若能身体力行,坚固道心,世间的事物就没有什么困难。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同样是讲身体力行。如果我们愿意身体力行,坚固道心,每一时刻都在菩萨道上精进,人生绝对没有什么二十难。
学佛,不只是「我心好」就行了,其实人人心都很好,只是因为世间有很多欲念诱引,容易使我们的心念顾守不住,在世间奔驰,受到很多不净念所污染,因此佛陀要弟子们好好修行,才举出这二十种可能对修行者有所阻碍、困扰的情况。
这二十难,我们应该要好好面对。困难与阻碍现前时,要学着去克服。比如从第一难开始,就是布施。我们修学菩萨道,六度万行,第一要从布施开始。布施的意义就是舍,舍去一切烦恼,舍去一切人我是非,舍去我慢我相、我心所欲;布施,不只是指物质,如果做得到真正的舍,就可以蠲弃一切烦恼。
为道舍身治爱欲
在《阿含经》中有一段经文——佛陀说在远古时代有位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独觉」;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他能无师自通,成为辟支佛。
这位辟支佛长得非常庄严,又有充分的智慧,他的修行方法是以舍与布施为目标。他看透一切,所以能舍去一切,内心毫无挂碍、一片清净。
当时的修行者同样要托钵,要到外面游化。有一次,他到一位长者家中乞食,长者有个女儿长得很美,但是性情骄傲,很多人来说媒,她都不喜欢,却偏偏对这位辟支佛起了爱念,不管怎样都要她的父亲促成这桩婚事;如果不顺她的意,她就寻死寻活。长者因此非常烦恼,明知道不可污染修行者的身心,这件婚事是不可能的,要他开口,实在也很困难。
这件事让辟支佛知道了,他想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为了不忍心长者受到这么大的困扰,所以就来到女孩面前问她:「妳到底爱我的哪一部分?」
女孩说:「你的全身我都爱,因为自从看到你,就没有分秒的时间能忘记你。」辟支佛再问:「在我全身之中,一定有你最爱的,是什么?」女孩想一想:「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你的眼神,你的眼睛很美,我很喜欢,不论我到哪里,你的双眼都在我的心中。」
辟支佛就说:「好,只要妳认为喜欢的,我就给妳。」于是伸手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一颗,一时整个手、脸都血淋淋的。女孩看了,吓得花容失色。这位修行者紧抓住机会不放:「妳看,平常健康的时候,妳感觉我什么都好,尤其特别爱这双眼睛,其实它就是这样血淋淋的,有什么可爱呢!这是一种败坏一污秽的东西,我今天舍给妳,这样妳应该可以把内心不清净的念头去除了吧?」
女孩感到很惭愧,也很忏悔,心中的迷雾顿时散去。「是啊!人身就是这么无常、污秽,这么血污的东西,到底我爱的是什么?」剎那间,这个女孩觉悟了,辟支佛也就安心了。
为道舍身,这也是大无畏的布施。所以,去除人生二十难的烦恼障碍,必定要从「舍」字开始,如果人人有舍心,面对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放下?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对治一切就不难!
「人有二十难偈诵释义」在此要告一段落,也许有人会说,人生道上的挫折困扰层层叠叠,哪里只有这二十难呢?其实道理总是相通的,仔细归纳一下就会发现,任何问题都只在一个「心」字,多用心就能在这二十个妙法中,找到适合你的一帖特效药。
医者慈悲无私,已将药方昭明于世,服与不服,就要看每个人的心了,所以请大家必定要多用心!
版权归
「我是一片云」
所有, 如系转帖,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