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三多一冷堂闲话【原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69]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经这样炮轰中国文坛的作家们,“中国的作家如果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必须学会沉默十年。”结合中医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联系中医振兴与社会实际,我们这些中医学生应该勇敢地选择沉默十年。少一点自负的豪言壮语与激动,多一丝谦虚的沉默与内敛,用诚恳来寻找自身的弱点,用疗效来争取自身的发展壮大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视点按语.(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
-----------------------------------------------------------------------------------------------
呵呵,十年冷板凳,吾非英雄,然所见略通.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8/2/24 08: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8: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特转]

 
中医学生要学会沉下心来
□管桦桦 黄心洁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在当代中国的地位有些尴尬,在医疗临床中的作用被削弱,在社会上又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诽谤。中医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多的人是选择愤怒和无可奈何。
  有的人口诛笔伐方舟子之流,有的人撰文为中医正名、高呼。历史证明,一种医学的生存在于它的疗效,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医疗效的发挥有赖于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中医学生,然而当代中医学生似乎难担此大任。就业现状也告诉我们,缺乏足够的西医基础也难被西医院所认同;中医论文粗制滥造,更凸显了中医科研能力的脆弱与不足。
  反思现状,当代中医学生必须用沉默来为自己正名。这不但是中医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沉默十年,是中医学生积淀自身实力,思考、继承中医,淘汰与锤炼人才,中西医学汇通的一个过程。沉默十年,是中医自我救赎、继承和创新、全方位振兴的一个过程。在沉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以下几点。
  潜心治学,持之以恒
  我们曾经设计过一份调查问卷,样本700人,有这样的一道题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题目是这样的:“你认为阅读中医古籍最困难的是什么?①汗牛充栋,都不知道读哪本;②古意艰深,枯燥无聊;③缺乏足够的毅力读完。④读都不想读。”有44%的学生选择了答案③,这样的结果足以表明大部分中医学生在治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毅力与恒心,同时也显得十分浮躁。
  明代李时珍为编著《本草纲目》一书,先后花费了27年时间。其中用了11年的时间博览群书,摘录资料,然后又用了16年时间走访各地,亲自验证药材,足迹遍及湖广、河北、河南、江西、江苏等省,虚心向他人求教,加上这期间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最后才以毕生精力著成《本草纲目》一书,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现代名医蒲辅周,其门人高辉远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到:“我追随先师17年,亲眼看到他系统阅读《内经》、《千金》……《本草纲目》各一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学心悟》等两遍,没有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是办不到的。他常说:学无止境,每读一遍,皆有新的启发。”
  综观古往今来的中医大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大医都具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具有一种潜心治学的态度。由此我们可知,学中医之道,必先炼心。只有磨练出一颗静心和恒心,个人方可谈中医之栋梁,中医也才方可谈振兴。
  夯实基础,熟读经典
  中医基本功指的是从事中医这项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中医的基本知识是什么?理、法、方、药。从哪里来?从中医的源泉中来,就是中医的药性和汤头,就是我们的四大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基本知识要求我们首先必须熟背汤头药性之类的启蒙之书,熟读背诵经典医籍,进而领会精髓,为临床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岳美中说过:“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比如对《伤寒》《金匮》,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刘渡舟说:“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朱良春、李聪甫、关幼波这些中医大家也曾有类似的言语告诫我们中医后辈。
  可见,在许多中医大家的认识里面,中医基本功的内涵已经达到一个共同的认识,汤头和药性是基本功的基础,四大经典著作则是基本功的深化。结合当前中医学院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可以分成这两个层次,一是被许多医家称为最基本的基本功的“汤头”和“药性”,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内容;一是更深层次的中医基本功,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中医经典学科,《伤寒论》、《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等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十年沉默,基础知识书籍要勤读牢记,各家学说要博览兼收,经典著作要精读深思,真正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书读通弄懂。惟有如此,沉默十年,中医振兴方有力量之源。
  学贯中西,服务社会
  西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磨合,已经和科技实现了较完美的结合。先进的诊疗仪器、量化的实验室数据、精湛的手术技术、简便高效的药片,成为了保障人类社会前行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医院没有一所可以离开西医而生存,也没有任何一所医院会招聘对西医一无所知的中医学生。
  然而,中医院校中医学生的西医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这一方面与西医课程开设的不合理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认识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中医学生不需要有扎实的西医基础,对西医做到大概了解就行。每年招聘会上,中医院校的学生被大型医院的漠视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强势医学———西医,中医更加应该选择沉默来积蓄自身的力量,中医学生应该用沉默让国医重塑辉煌。
  时代在变,中国社会已经不可能在没有西医的保障下前行,也不可能会接受大批没有扎实西医基础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当代中医应该少一点自负的豪言壮语与激动,多一丝谦虚的沉默与内敛,用诚恳来寻找自身的弱点,用疗效来争取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以宽大的胸怀,接纳西医,取西医之精华,弃西医之糟粕,学贯中西医学,这是中医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西医是一种与中医迥然不同的医学体系。然而殊途同归,两种医学都以治病救人为其宗旨。沉默十年,打下扎实的西医基础,这不但是为了让社会接受和认同,更是为了一名医学生曾经的誓言。
  中医科研,从根抓起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而中医科研则显得更加艰巨和复杂: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当代有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都是十分低下与不足的。
  中医的发展不光只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中医学生的内涵不再是一个只靠三个手指头看病的郎中。当代中医学生应该是一个既会科研又会临床的全才。十年沉默,锻炼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与技能,提升科研水平。沉默十年,中医科研才会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品;才会少一点迷途,多一片坦途。
  中医学生需“强心固本”
  中医学生可能面临这样一个现实:自身并不扎实的中医基础,不坚定的中医理念,以及身边“中医无用论”的声音。这样的现实和局面更需要中医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自身的长处不是用嘴巴吹出来的,对方的短处也不是用嘴巴贬下去的。与其感叹自己中医功底的不扎实,西医知识的贫乏,不如在沉默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学贯中西,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技术探求中医,向世界展现中医的科学性,以求为社会所认可,乃至为振兴中医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强心”乃中医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读书之要,贵在用心。中医书籍,古义艰深,与现代语言文字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心钻研。读书忌“浮”,浮光掠影地浏览一本中医古籍,走马观花式地“看完”一本中医经典,那不叫读书,只可以称为翻书。然而,“快餐式”教育现象与当代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让中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谈何容易?因而如何培养中医学生细心、耐心、恒心的问题应该成为中医院校教学的重要命题与创新点。读书宁涩勿滑,钻研中医,更应如此,字斟句酌,于字里行间探求中医的奥妙。
  “固本”乃中医学生成才的必要基础。上文所谈到的中医基本功为中医之本、源头活水。强调基本功、重视基本功、体现基本功应该成为中医高校教学的长远方向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向。如何让教学能够促进基本功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去背书,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基本功等等相关问题应该成为教学创新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新的世纪,古老的中医学再次为世界所重新认识,中医重现辉煌的机遇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没有艰难的苦旅,中医学生将无从成为中医之大才,没有这样的沉默,中医将无力握住这崭新的机遇。
  沉默十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0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0]

却波悟道录[1]
早年就听人常说,学医者要懂点易,所谓同源,源同于何,未求甚解.一日闲暇,翻翻家存<易>书
得<参同契>.其中一句,赫然入目-----易行周览,屈伸反复---似有一悟:<易>者,太,月,地圆环运行经也.一个易字,日月而成.一部中医.太,月,地大方脉也.源或在此.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09: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1】

网上今见有同仁(北方)咏雪诗,颇佳,渔翁叹曰:诗好,颇有宋人风致;时非,或无心兴谈雪。戊子正月十九。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原创】            (72)(中38)
读中国中医药论坛孙版主转夏敬渠与《野叟曝言》事。
         渔翁曰:中行老(张)今有《负暄琐话》三册,“负暄”也有“曝言”义---晒太阳,聊天。。。(老人)。看来吾辈也该着手为医话负暄,曝言了,廉颇老矣,尚能话孚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3】

读论坛言“韩信点兵”法治病事,评曰:
昔人云:韩信乱点兵。以此言貌乱而实有法度,又一境界也。胸中无底,其能乱得?楼主之“点”,似非成法,已脱陈套,功底了得!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0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4】

看到网友们对出版校对的“微辞”,令人为中医古籍出版的浮躁风报以担忧,很多同仁现在不注重正规用字,不屑“咬文嚼字”,不认“一字师”,不愿看竖排繁体,长此以往,汉学危危。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5】

柯云路曾有一作<发现黄帝内经>,危言哗世,不着<内经>边际.三七生<黄帝内经讲记>感觉是中医入门普及讲座,深入浅出,世事人情,颇利初学,但冠<黄帝內经>四字,值得商榷,不知三七先生以为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2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6】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3/09 05:22am 第 1 次编辑]
三多一冷堂闲话【原创】【76】【中41】
陈撄宁破解“知几子”
知几子即鄞县仇兆螯先生,乃清朝康熙年间进士。仇先生不愿将自己真姓名宣布,亦学魏伯阳仙师之用隐语。读者每读于不得甚解,今说明如后。(隐语见[知几子《悟真子集注》--
渔注]卷首29页前半页第一行小字)
“十治数,阳老先”----此两句隐一个仇字。昔周武王有乱臣十人(注家谓“乱”字当作“治”字解。)十人皆开国有勋,前九人是男,一末一人是女,十治数,乃暗藏“人”字,阳老先,乃暗藏“九”。盖指九个阳性年老者在先,一个阴性年壮者居末也。


“千年实,摘树边”此两句暗藏一个“兆”字。“千年实”指桃子而言。树边,即桃字本身木字边旁,“摘树边”者,谓桃已摘离树边,等于桃子本身边旁,即变成“兆”字矣。


“龙伯国人把钓杆”此句暗藏一个“螯”字。列子书上说;“龙伯之国,有大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一冷堂闲话【77】

网上讨论叶天士医案,有网有言叶用药时怪,人不解之,余答曰:叶案应不算怪,与叶齐名的缪松心方称“怪”的见异呢!试引何绍奇言说之:
  “唯其論證,不肯落入俗套,常“以意為之”,如《虛損門.朱案》雲“姑參造化之理,黃河之水天上來,
人身則金能生水,水生則肝有制,胃有資矣”,就不免失於迂腐。其用藥也常常“以意為之”,遂開怪誕
玄奇之門,如蜜蜂、桑蟲、雞穀袋、戌腹糧、釜蓋木、石磨鐵心、蟾蜍喉管、鴨血、蝸牛、穿山甲靨、豬
屎,在案中隨處可見,可謂怪之又怪矣。於此,清光緒時余聽鴻在其《外證醫案彙編》中早就提出過批評”。
   “繆用藥專以血肉腥臭,炫奇示異(一句),可謂先得我心。”

[ 本帖最后由 却波渔翁 于 2008/3/28 01:3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