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861|回复: 1

南怀瑾谈太极与道功(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3 1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怀瑾太极与道功(节选)

     太极拳有高桩矮桩之别,但练拳目的若在强身,则高、矮不必在意。高矮任各人自便,不必强争何者为优劣。                       
  练太极拳有一方法问题,亦是一项事实,无论学道家或佛家打坐,曾经打坐过的人,就可体会到身体内有气机。道家的理论,说人身为一小天地,这不是虚言,这就涉及到「练气」。无论是印度之瑜伽,中国之道家气功,皆以鼻练气。世上最好之药物,就是自己做气功,而且鼻器官为自己所有,空气也不必花钱去买,可惜的是,在千人之中有九百九十九人,对于练气之功,不肯持之以恒去学,到了年迈力衰,百病丛生,也就真使人爱莫能助了。
  如果持之以恒,气功练久了,就可知道使人健康长寿的,并不是对外界呼吸空气的功效,乃是因此促动自身生命本能的动力,这好像是可燃之物不能自燃,还需要假借引火的东西或方法去点燃它,我们练气功作呼吸亦是此理。中国道家所说的「气」,一如今日科学所说的「能」,且还不是较低层次的「电」。以气功的方法作练习,久而久之就自己会感受到气机的发动,而且亦专一定之轨道可循,大家常常谈论关于打通任督二脉的事,有的或者是受了一些小说上所渲染的影响,也跟著去做。其实督脉不可用意去打通,应该在静坐时,万缘放下,将个人心中种种思想观念越摆得开,越能通之于自然,这是所谓气功修练的基本要点。一般静坐打拳的人,多用观念去通,结果是欲速而不达。有一个很好的譬喻,以车轮的转动来比方气机的转动,如果把一个车轮离地架空起来,放松刹车,这时车轮不着于地,也不着于他物,只需轻轻一拨,即能灵活运转,轻快无滞,倘使内用刹车掣住,外有砖物挡住,欲其转动则非常之难。我们身体内的气机时时都在运行,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尚未死亡之前,就本其轨道在运转,可惜的是,大家因忙于外物的纷繁,不能精思反察于内,悟到这个原理。试看一个人于疲惫时,渴望歇息,一经休息,气机即藉此循轨道而运行,疲劳尽去,精力恢复。打坐亦可看作是在半睡眠状态,不醒不寐中,由此至少可了解到如此这种状况,能减少生命力的耗损,而延长使用生命力的期限。亦即是得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但并不是得之于外来的增添,而是原有本身内在的力量,获得引力而生发,循其轨道,行健自强不息的缘故。所以任督二脉的气机,务使通畅无滞为第一要点
  
  一般都知道须打通任督二脉,但何以又不易打通呢?原因有多种,但大多数是因在打拳打坐时,脑海中存一欲打通任督二脉的念头。此一念头,就无异是掣动身内气机的刹车,使气机停滞于内,或又因外缘的纷扰,使停滞于外,既住于内,又住于外,必知其阻碍涩滞,故亦有打拳、打坐、练气功,致红光满面者。大家特别注意,要知道这种红光满面,并不是好现象,很可能是气血上滞,容易患脑充血致命,莫错以此为是无疾而终,而外行地误会称誉之为「有道之士」。其实正气机通了,非红光满面,中国人是黄皮肤,应是黄光满面才对,但非黄胆病之黄,这也要分别清楚。
   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么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着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着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于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仅以练气为例,同样是以鼻孔呼吸,但仔细分析下来,其方法有三百九十几种之多,印度的瑜伽练气有多种方法,究竟是用鼻或用口、吸时是否缩小腹等等,当因人而异。所有方法可以说都对,只是学的人各有禀赋,而应该重择慎用,像年青健全的人与体衰病弱的人,其锻炼的方法固应不同,如果用错了,反而会缩短寿命。这是应当深切了解及遵守的,学佛或学道,都应一律视为禁戒,如道家有的讲究守窍功夫,所谓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就宜依各人自己体质而行,不可盲练,假使高血压者去守上丹田,或守两眉间的一窍,那么就将促其早日「归天」,又妇女如果守下丹田,久之则易酿成血崩等病害。故所有法门皆应因人施设,不可一概而论,这是基本原则!!!
  
  我们人类的躯体,大约可以在概念上分为上下两截的结构,横膈膜位于中间,以作上下的分隔,道家画神仙,往往身背葫芦、即象征有上下两部。譬喻人身的气机分为上下两截,道家称阴阳。印度瑜伽又有上行天、下行天、中行天、左行天、右行天等五种行天。以中国阴阳学说看来,则相当为五行,又分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央滕蛇勾陈,种种玄论,无非引证人体气机之流行有五个道路。
                                       
  或有人问:「气机究为何物?人身上究竟有无气机?」有些精通西方现代医学的医生朋友曾来研究,现代西方医学不信佛道丹田之说,他们据依西方解剖学上的知识,并未在人体解剖上见到丹田这一物质器官,因而否认有丹田的存在。西方科学实证方法自有其求真求实的独到之处,但科学随时在进步,也随时在推翻以前的结论,我们亦不可随便认定他们实验的结论都是对的。现在的中国人,有一种时髦病,就是「科学迷信」或可称作「迷信科学」,这种迷信有时比任何事物都难破除。我们应该知道,西方科学的解剖、是以死人为施行手术的对象,而「丹田」这个东西,要在人生命活着时,才会有气机作用,人一旦死亡以后,即失去此作用。所以他们所谓之生理学,客观看来,实在只能称「死」理学而已,但许多人,心甘情愿,宁可相信科学唯物的、暂时的推论而不相信有功能可见的丹田,岂不是迷信科学。
                                       
  况且中国在古代已有解剖,而且是解剖活人。有史迹可考的汉王莽,就曾集全国太医、尚方以及巧屠共同活解死囚,在当时已能探知人身三百多穴道。人体三百六十余穴中,仅有一、二十个穴道尚未能确定,那也是因为当时这些医师,对于这种惨状,目不忍睹而未竟功、后来到元初,宰相耶律楚材是个博通道家、佛家以及天文、地理等多种学问的人,他曾经在战场上将垂死的人,作气脉的研究,而将三百六十四穴全部确定,乃依据所得的结果铸成穴道铜人二座,将穴道表现在铜人身上,详细备至。该二铜人经历代传至民国时,仅余一个,我曾在自流井看到过,东瀛日本曾有相当研究,近年台湾也已有仿制。
                                       
人身气机,乃自然之流通,一如地下水亦有必然之水路,每一水路各自形成一轨道。试将一杯水,倾倒在桌面,即可见到这水向四下散流,而水的流向自会循一定的路线,人身内的气路亦是一样的,各有轨道,各有自己的路线,我们不必用自己意念去另辟道路。中国医经中曾讲到过十四经,习静坐而坐久后有所成的人自能体会得到,果真已通经脉之人,不必使用意念去驾御,他的气机会自然流行,于十四经络自行流注。有时在不知不觉间,气机自己起了动静功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在气机的动象中,发现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动的原理,亦即自身中十四经脉气机动的原理,且循其轨道运行。故太极拳亦可视为「练气」之功,久之可以练至「胎息」的境界,而普通人身体上下为两截,相隔不通,呼吸仅及胸腔,久练之,渐渐可达丹田。
                                    
  中国道家、印度瑜伽,或密宗的理论,都会谈到人类关于「死」的问题,无论男女,每一人的死亡,都是自脚部开始,道家深明此理,故训练「息息归踵」,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一般解释「踵」为足心的「涌泉穴」。试观婴儿躺在床上自玩,经常是活动他的双脚,而双手反而很少活动,后来渐渐长大,仍然爱跑、爱跳,双脚好动,中年后一变,却爱坐喜静,反而讨厌年少好动的人,殊不知他半身活力已消减,下身等于半死状态了,所以倦于活动。再看老年人,坐时更喜将两腿跷起高放在桌上,才觉舒服,这表明下部生命力已大衰,两脚易冷,老态呈现出来了,若老年人能脚底发烫,脚下有力,则是长寿的征兆。又看胎儿的呼吸用脐,丹田在动,婴儿呼吸虽用口鼻,而丹田仍还自然在动。到了中年老年,丹田的动无力而静止,改变位置,上缩至腹、至胸,再至喉至鼻,最后一口气不续,鸣乎哀哉---就此报销。可见生命力之衰亡,是由下而渐往上,逐步衰竭我们做气机功夫或练太极拳功夫,要「气沉丹田」,使气机畅运无滞为要,这是健康之道。然而应该用何法下手,则须看各人的资质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练太极拳,姿势很重要,若姿势不准,则效果不显著,对强身如此,对防身亦然。但倘使外家拳姿势练得好,学少林拳亦一定准,若从二十岁左右开始练拳,则对「高桩」「矮桩」不必太专,越专越吃力,受不了如许苦楚。回忆当年练拳时,对于每一个姿势,一摆即半小时至二小时,且用一面大镜,照着矫正身形,身形正确后,再配合气机来练。太极拳有杨家、陈家、吴家等等,达七八家之多,无论练那一家的拳法,姿势务求正确,太极道理,浑身各部都在画一个圆圈。譬如有一姿势出手,自足跟沿膝盖,达肩膀到手腕直至指端,每一关节都在活动,轻微地画圈,势正圈圆,配合人体生理方面的自然形态,自必事半功倍。
  
一般杨家太极拳,流行最盛。因为当年在北京学习太极拳的人,多半是朝廷中的王公大臣,所谓士大夫阶级,自然这些人都已届中年人以上,一如今日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觉体衰之可怕,为了强身健骨,增进健康而锻炼身体,就学太极拳,如此轻摸慢转活动筋骨而已。于是在练时,便随兴之所至,做得大致形似,即自以为可以了,后世不明白这种情形,对于姿势的务求正确这一要项跟着都忽略掉了。
   
学太极要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初练时固然必须费神记忆,但练久后则熟能生巧,自可以练来不加思索,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空自然,体内生理机能,就自然发动。第二要手空-----两手心空松,太极拳出手姿势,无论阴手阳手,必要像挟有一个皮球在手中一样,手指亦需在动,手必须要空。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南方拳如前所说,是为了方便在船上作战,非比在北方平原的马上功夫。试比地球作一船,人受载于其上受摇动,必足跟与前掌之间拱起,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以上为五空的道理。
  
  太极拳最重要在「神」。即道家说的「精」「气」「神」,所谓「炼精化炁,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极为重要。一般练太极拳不得要领的人,多没有注意到「神」的重要,姿势准确后,双目应注视到手的前方,神就投射到了,无论为了强身或防卫退敌而练拳,不如此炼好精、气、神,效果是不会显著的。太极拳每一神态,都异常重要,姿势准确,气机配合,五空做到,精气神自然揉合,这样练去,必获得它的益处。对于呼吸,任其自然,不必加以导引,导引则心不易空,且道家的真正导引,亦并非如此解说的。
或问呼吸进入后,是否应注入丹田,或灌至某处。这一点在前面已经用车轮加刹的譬喻说过,气机刹住,反而不能到达。现在再作一个有趣的譬喻:试想人体皮囊,就像一个气球,我们将空气灌入气囊后,要让他停住在囊中的某一点不动,试问可以做得到吗?行得通吗?只要如以前所说的要点去练习,一切合度,那么气从鼻腔进入后,自然运行灌注全身,岂有停住丹田之理?且亦停留不住,所以不要妄立名辞,妄加解释。当年老师教导时只说出气可用口呼出,在呼出时嘴唇撮起,如吹箫的样子比较好,进气时闭口用鼻孔吸入,至于气至何处,可以不问。因会自然全身灌注,人身每一部份,每一细胞需要气,没气就死亡。所以气无法停留丹田,而此所谓停在丹田间又有何好处呢?大家不妨再参参看!

      人到了中年以上,即不再练少林拳,而转做达摩功,改修静坐,这亦是必然的事。至于内功,宜采用道家或佛家的方法,姑且不谈,反正都走此静坐的大路,倘使到了四十岁以上,还踢踢蹦蹦,久了或者反而发生弊病。众生是可悲的,当人类思想力最充沛的时候是在五十余岁左右,这时也就是思想智慧达到最高峰的时节,(体力充沛则在四十多岁。)可是一如苹果在树,刚一成熟,即刻自然落地,走向下坡路了。所以佛家看众生是可悲的,生命无常短暂。不分东方人或西方人,于内功、医药,用尽方法想把生命拉长,多活几年,到头来亦是枉然。永远长生不死,实不可能。但能活时健康快乐,临去时干净俐落
,已是了了人生一大快事。你说是吗?
发表于 2008/4/24 0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甚好甚好,解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