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560|回复: 1

贵阳甲肝事件调查:桶装水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5 0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吴红缨  吴鹏

      4月21日下午14点,甲肝患者王小武躺在白色的病床,端详他的手。两个手背,有多处莫菲管静脉点滴留下的针眼

  王小武是贵阳学院大三学生。在贵阳第五人民医院的传染病房,整整三层楼,住着他200多位同学。 在这次贵阳甲肝暴发的重大疫情中,该学院集中感染数量较大。


据贵阳市政府在22日发布的消息,截至4月22日16时,贵阳市共报告甲肝病人351例,确诊330例,疑似21例,其中贵阳学院确诊202例。

  官方表示,目前所有病人病情稳定,无重症病人和二代病例发生,甲肝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甲肝疫情将停止应急处置,转入卫生防治常态。

  贵阳南明区的竹源天然矿泉水饮料公司所产的“竹源”桶装饮用水,在该事件爆发之初,即普遍被指为和这次甲肝疫情有直接关系。

  贵阳学院的甲肝风波使得贵阳的饮用水行业遭遇了信任危机。卖桶装水供应站,生意萧条,一些买水的单位和家庭,要求经营户出具近期水质的质量监测报告。

  公共卫生防预体系的薄弱环节值得关注。类似的甲肝暴发事件,在贵阳并非第一次发生。

  疫情“得到控制”

  21日上行,位于龙洞堡片区的贵阳学院,看上去整洁有序。尽管疫情已得到控制,校门处仍停着三辆医疗救护车,学生们已一个月不允许外出。

  3月31日,贵阳学院2名学生被诊断患甲型肝炎。4月2日,患病学生数量达到51例,16日,患病学生数量上升至202例,确诊198例。贵阳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对全校1万余名师生接种甲肝疫苗,清理整顿校园内外食堂、餐馆饮食卫生、校园消毒,进行健康教育。

  同时,从4月8日起,白云区贵州铝厂、云岩区中天北京四中、修文县城关二小陆续出现聚集性甲肝病人。

  这是一次重大的甲肝暴发事件。北京佑安医院流行病学专家张可说:“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甲肝疫情三个人以上就算是爆发,如果不及时控制,很容易蔓延。”

  甲肝暴发引起贵阳市民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在市疾控中心门诊部,来打甲肝疫苗的络绎不绝。门诊部赵主任说,每天都有几百例,大大高于往年。

  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熊模平表示,这使疫苗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不得不从省或其他市调取,以保证供应。

  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专家调查组,一起参与这次疫情的处置和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贵阳甲肝暴发,与患者均饮用的“竹源”牌桶装水,有流行病学关联。即甲肝病毒通过该饮用水传播。

  “竹源”公司去年年初在贵阳学院销售桶装水。学校共有包括竹源在内的三、四类品牌桶装水销售,以代销方式由该学院后勤部下设的环鑫服务公司转卖给学生。

  “它是销售商自发向学生推销的,学校与厂家并无合作,学生属自愿购买。”贵阳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孙德高称。

  新闻系学生伍香春对记者称,“竹源”很便宜,6元一桶,够全寝室8个人饮用一星期。他们寝室未感染病毒。

  孙德高介绍,今年2月,一些学生饮用“竹源”水后,出现腹泻,经过调查,与该桶水有关,学校便在2月29日左右将其停止。而出事之后,所有的外来桶装矿泉水品牌都不再允许进入校园,学校免费供应开水。

  贵阳学院一位学生也向记者证实,“学生宿舍一区大多购买这种矿泉水,二区的学生大多购买的是一种叫做葡萄泉品牌,现在的200多例甲肝感染者,大多发现自一小区。”

  卫生部门的调查认为,竹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消毒不严,导致灌装后的桶装水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要求,所以造成了这次甲肝疫情的暴发。

  目前,贵州省和贵阳市卫生行政部门已经联合当地的质检部门,对该厂实施了停止生产、封闭生产水源的强制措施,并且公告召回相关产品。

  桶装水之过?

  矛头都指向了“竹源”桶装水。

  “我们在2005年,就已经通过了QS国家食品标准认证,”在这家企业的总部,记者见到了近日来疲于奔命的总经理刘芸,一位五十七岁的男士。在已经被封存的一批矿泉水空桶上,还清晰可见:贵州省名优特产品的标示。

  “唯一的一口取水水井深达172米,除了用来制造桶装水,还向周边的油炸社区24户人家直接供水,并没有发现甲肝感染,我们自己的企业大楼喝的也是自家品牌,也没有发现一例感染者。”刘芸说,“贵阳学院老师也喝这种水,为什么他们没有患甲肝?”

  刘取出一叠检验报告,以证实他的说法。

  记者看到,2月26日,贵阳南明区防疫站在贵阳达德小学竹源水供水站抽查出大肠杆菌群超标;之后,由该矿泉水厂于3月5日、3月20日、4月20日三次送样到省疾控中心检测结果为“合格”;3月31日,贵州省黄金宝石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竹源牌”桶装水进行了水质检测,为“合格”;4月11日,贵州省产品质量检测院检测,亦为“合格”。

  “2月26号抽样检测不合格,是从市场上检测的结果,后面几次对产品的检测,都合格。而且,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的权威分析报告,说我们生产的水是不合格的,也没有接到处罚通知。”

  按照刘芸的解释:即便说是竹源矿泉水有甲肝病毒,那么也一定是流通和销售环节出了问题。

  “整个贵阳市现在有500多家桶装水生产企业,水站数千家,水站和水厂之间是买卖关系,不能排除有人用空桶去装其他水的可能性,贵阳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并不是所有的都有饮水机,学生们是直接倒着喝桶装水的。但是这种由于销售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饮用方式造成的问题,作为生产企业,很难控制。”刘芸说。

  当地卫生部门进一步调查认为,污染源也有可能来自粪便。并且在距竹源公司取水进处270米处,卫生部门调查到有一个旱厕。按贵阳市的取水源管理条例,水厂必须距旱厕300米远。

  卫生部门的推理是,在3月10日左右,附近某位感染甲肝的患者使用旱厕,排出的带病毒粪便浸入到水厂的水井,而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消毒不严,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导致疫情产生。

  “30米之差,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要深究污染的原因,那么必须向地质部门求证。”刘芸说。

  “甲肝源头”推理

  曾有专家分析,2月下旬为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天气末期,凝冻融化导致竹源公司水源水污染。

  贵阳市环保局污控处一位官员对此称,目前没有监测数据表明,雪凝灾害对水体产生污染,且环保局对水体的检测指标中,并不包括病菌。

  环保局监测站副站长叶虹云称,雪凝灾害时,为化雪所洒的工业盐,主要成份为氯和钠,这两种元素并不能导致甲肝的产生,北方化雪也要洒工业盐,并未暴发甲肝。

  那么,这次事件因何所致?

  据2月26日南明区疾控中心对对厂封存的水做过检查,其中两桶过保质期,另一桶,查到大肠杆菌菌群超标。

  “甲肝唯一传染源就是人,病毒存在人的肠胃间,通过粪便排出,如果在水中查到大肠菌群,便可能存在粪便感染。”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熊模平医师称。

  “当然,大肠杆菌菌群只是一个指示菌。这是因为现有的医学技术,尚不能分析出水中的甲肝病菌,HAV(甲肝病毒)也无法在人体外单独存活,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标识来推定,它类似于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熊模平说。

  目前国内对桶装饮用水质的检测,只有一些代表性指标有要求,并不包括甲肝病毒。

  “厂家辩解说几次送样检查检测均合格,我们不能排除送样的水是经过高温杀毒处理过的样本,送样和抽样检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外,大肠杆菌群在水中存活的各个时段并非恒定,所以也不能认为,送样检测合格该桶装水就一定合格,事实上,经过20天排毒感染期之后,目前没有新病例产生。说明处理结果(对竹源桶装水封尘和查封)符合我们的推论。”熊模平说。

  为核实这一推理,市疾控中心表示,市卫生部门,将进一步对“竹源公司”的生产环境,水厂附近居民甲肝患病情况,对饮用竹源桶装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卫生学调查。

  贵阳的公众在议论甲肝传染源成因时,还有一大疑点:为什么有些人饮用了“竹源”被感染,有的却没有。

  熊模平称,一般来说,甲肝分显形甲肝和隐性甲肝,隐性患者较显性患者症状要轻微,甚至完全感觉不到,他们经过自愈,并产生抗体,不再复发,成年人多具抗体。

  “中国有70%到90%左右的人感染过甲肝,大部分不自知。”熊模平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贵阳学院老师同样饮用,却未有一例患甲肝,因为老师为成年人,已产生抗体,而大学生为免疫力相对较弱的群体。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何“竹源”的其他供水区未有甲肝患者。

  改善公共卫生体系

  甲肝病毒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导致其传播的诱因只有两个:水和食物。多发生于卫生条件差,经济落后的地方。

  “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想找一个甲肝的标本都很难。”熊模平说。

  本次甲肝的重灾区贵阳学院,一度卫生环境堪忧。该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孙德高对记者说,学校所在地原为一家国有企业,破产后,下岗职工便在学校周边做起了饮食,条件简陋,卫生环境极差。甲肝事件后,政府对这些摊点进行了整顿和撤除,以杜绝污染源。

  此外,学校的食堂也受到学生诟病。记者亦看到,其高温消毒的设备十分陈旧。

  “这些环节可以看出,过去学校的公共卫生管理非常脆弱。”一位不愿具名当地学者称。

  此外,饮用水源未得到有力控制,也是这次甲肝爆发的原因。

  2005年,该院爆发过伤寒,这也是与水源密切联系的病。该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城市供水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学院所在的龙洞堡片区自备水源存在较严重的污染。

  据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调查,在长约2000多米的龙洞河两岸,共建有12个抽水站,上世纪80年代以后,龙洞堡片区人口不断增加,据估算,每年约有3600余万立方米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龙洞河中。目前,龙洞堡片区排污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正在建设之中。

  贵阳市疾控中心专家称,贵州省伤寒病例,高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比例的50%。这是水质不佳的一个佐证。

  据当地媒体报道,4月16日,“贵州省环保部门已展开对全省范围内千人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取点调查。”

  此外,4月9日以来,贵阳的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桶装水供水站进行检查,发现有75户无食品卫生许可证。

  国家卫生部日常已下发了紧急通知,开展桶装水饮水监督检查工作,要求各地以这次疫情为戒。

  贵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熊模平认为,传染病预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避免类似疫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从政府层面上,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投入,改善基础卫生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熊模平说,“同时要加强的还有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力度。隐性甲肝患者,也具传染性。必须加强民众防病意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2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体制和管理,不出问题才怪”

记者 田文生



此次贵阳甲肝疫情,以放大的方式凸显了高校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

  梳理“魔鬼事故”背后的细节,人们总能够发现“魔鬼”的蛛丝马迹。在本次事件中,人们便在“竹源”水厂附近规定不得有厕所的范围内找到了木板搭建的厕所。

  而在疫情被基本控制时,人们更关注的是:疫情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在学校、工厂等人群高度集中的单位避免公共卫生事故?

  学校和卫生系统在公共卫生方面存在“两张皮”现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生系统人士表示,此次甲肝疫情,暴露出学校公共卫生运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这样的体制和管理,出问题不奇怪,不出问题才奇怪。”

  “在学校的公共卫生方面,疾病防控系统的角色是奇怪的:指导而不具体介入,往往是在出事后才介入。”他说,学校与卫生监督防疫单位“几乎没有联系”,往往是学校需要专业人员讲卫生防疫方面的课时,才联系一下。

  贵阳学院的一位管理人员则表示,公共卫生问题是学校很头痛的难题,学校在公共卫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承担了很大责任,却难以防止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为没有专业人员和设备,对食物、水的监测主要靠肉眼和经验。“比如有一包酱油,没有过保质期,感觉有些异常也无法处理——谁去对那些指标进行量化?”

  更关键的问题是,即使“凭肉眼发现问题”,学校也没有对餐馆的卫生处罚权。

  “学校不是执法者,在界定和处罚公共卫生问题方面没有话语权。”他说,卫生系统对学校公共卫生的监管是“很表面化的”,往往是在某种传染病发作时,出一份预警通知。有时到学校检查,到校园内转一转,召集一些相关领导和部门开个会就算完事……

  “比如这次出事的‘竹源’水,所有的证件都是合法的,进学校销售名正言顺。我们学校有能力、有义务对他们卖给学生喝的水重新检测吗?”

  两方面人士都认为,学校和卫生系统在公共卫生方面明显存在“两张皮”现象:有执法权的卫生系统却没有学校管理者的身份,对学校实行全方位管理的教育系统却没有公共卫生执法权。如果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疫情,两个系统的联系近乎中断,至少是松散的。

  记者就此向贵阳市卫生监督所所长黎庆刚求证,黎以“需要先与宣传部联系”为由婉拒。但更多的事实却为这种论断提供了佐证。5年前,贵阳花溪一所学校搬入新建成的校舍,甲醛超标导致大量学生身体不适,学校自己处理一个多月未见效,才报告疾病防控部门,情况很快得到了控制。

  十余部法规难保校园公共卫生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学校卫生相关的法律、规章为数不少。

  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实施方案》、《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教育部单独颁布的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卫生部单独颁布的有:《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监督办法》。此外,其他部门制定的与学校卫生有关的规章制度还有《学生健康检查与健康卡制度》等7项;另有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等24项标准。

  而与10多部法规形成反差的是,2007年4月,据权威人士透露,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卫生事件占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比例超过了2/3。原因是什么?

  在贵阳市一位中学校长看来,一个重要因素是思想上不重视。“与教学工作相比,大多数学校的卫生工作事实上还属于‘边角料’,思想上的不够重视必然导致投入上的不足和管理上的松懈。”

  有人认为,学校实行“一费制”,严格说来,中途让学生有偿注射疫苗也是违规的,这给防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责任的缺位是根本症结所在。破解学校公共卫生问题关键是明确学校公共卫生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精确界定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义务,形成制度,必须有懂行的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日常监管。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目前的分工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这样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笼统,没有责任主体,各种法规自然难以落实,无法产生实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