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菩萨的见、修、行、果
返回列表
查看:
659
|
回复:
0
菩萨的见、修、行、果
[复制链接]
nmskqmw
nmskqmw
当前离线
积分
3445
发表于 2008/9/13 2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菩萨的见、修、行、果
大乘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和结果,是菩萨道行人修行的方法和目标。我们都自以为是大乘行人,如果对这些都一知半解,修行就无从下手。
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愿意进这个门,这是因为
福报
不够,根基浅薄,机缘不成熟的缘故。我们虽然愿意进这个门,却对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不看、不学;或者仅仅将之作为研究课题,学了一点理论上的东西,明白一些道理,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做的时候却很敷衍。这样,永远也不能体会
佛法
的微妙之处。所以,仅仅了解还不够,还要从现在起,循序渐进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实践。身体力行很重要,能否做到不是最强调的,关键是要去做。走上这条道路以后,即使做得不是很圆满,在发心和行为上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改观。下面,我们将四个问题分别进行讲解:
一、见解
菩萨的见解包含显宗和
密宗
的见解。密宗的见解今天不讲,简单来讲,显宗菩萨见解的基础,就是要深知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父母。这个观点在经书中也有记载,它并不是一种善巧方便,实际上就是这样。无始以来,众生在六道轮回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历经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无数次地互为父母,这是事实,不是修行的方法。所以,所有的众生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我们首先应明白这一点。
我们不能认为空性和大光明是菩萨特有的见解。空性和大光明虽然是菩萨的观点,但不是菩萨特有的、重要的观点。经书中讲过,阿底峡尊者也特别强调过这一点。大、小乘共同的法都讲空性,只是大乘的空性更深广。声闻、缘觉得四向四果,都以证悟空性为前提。从证悟空性方面来讲,大乘、小乘差不了很大。有
解脱
道,就必须有空性,因为空性是通往解脱唯一的道路。
菩萨特有的、不共的见解,就是
知母
、念恩、报恩。此见解的根源,首先,就是要毫无疑问地明白,所有的众生都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其次,这些众生作我们父母时,与现在的父母一样,宁可自己挨冻受饿、造作恶业,也要让我们吃饱穿暖,对我们恩深似海;具有这些见解后修出的结果就是,无条件、无自私心地报答众生、利益众生。有了前面的见解,才会有后面的发心。这一系列是最关键的问题。
证悟空性不一定有这样的发心,除非证悟大乘里的大空性等,才会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声闻、缘觉也讲证悟空性,却没有这样的发心。证悟空性大家都认为很了不起,实际上也很了不起,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修法前期很重要、后期不是那么重要;有些修法后期重要,前期却不是那么重要。若想学大乘法,首当其冲的,就是调整前期的发心。就是要知母、念恩,思维众生的恩德,思维的结果就是要报恩,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
基督教
等其他外道的宗教教徒、社会上的很多团体以及普通人当中,有许多人都很有
慈悲心
。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甚至为了别人而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很了不起。看看这些根本没
学佛
的人之所作所为,我们扪心自问,自己能否做到?若做不到,还算什么大乘佛子?看看经文、念念
咒语
,并不一定是学佛。学佛就是佛陀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有的人学
佛学
了很多年,自以为学的是大乘佛法,但为了别人,甚至连名誉、钱财等身外之物都不能舍弃,更不要说牺牲、损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只是在对自己的没有丝毫损失的情况下,愿意利益别人,这只是表面上的大乘,实际不是。如果只考虑自己的今生来世也可以,但这只能称之为小乘佛法。如果这样,就不能标榜自己是学的大乘佛法,要勇于承认自己学的是小乘佛法。
如果要学大乘佛法,就要从内心做起,大乘佛法强调,身口意中内心很重要,形式上的东西不是很重要,但也不是说,就不去做念咒、顶礼、供养等形式上的东西。当然,在有正知正见的基础上,作这些更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见解,做总比不做好得多。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意义不大。
如果内心清净,没有自私心,完全为了利益众生。即使外表上看起来是恶业,比如方便
妄语
等,都是开许的。为了自己,即使去
放生
,虽然能使很多众生受益,但也只能称之为小乘佛法。在这些细微的问题上,要认真地去抉择。
证悟空性也是大乘的见解。但小乘里根本没有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这三个关键的见解。无条件地利益众生,这很重要,大乘法有很多层次,愿不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或退而求其次,愿不愿意牺牲自己很珍爱的东西;或者比较重要的东西,这是判别一个大乘菩萨的首要条件,不管牺牲的层次如何,都可算作大乘佛法。这是大乘佛法在世俗方面讲的重要观点。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这个观点尤其重要,在修行的前期,其重要性远胜于空性。
虽然空性很重要,但如果一个人仅仅修空性,却不发
菩提
心,即使发誓成佛,所修的法再好也不是大乘佛法。有的人认为,佛很了不起、很伟大、没有过失、没有痛苦、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我要做这样的佛。虽然每天口里念诵:“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但心里始终都是为了自己,这不是大乘佛法。如果有知母、念恩、报恩的见解,有菩提心,不要说修空性,即使磕一个头都是大乘佛法。
上面这些见解容易了解,但仅仅在理论上了知并没有实在意义。关键在于身体力行,这是最难的。有的人学佛时间很长,得到很多
灌顶
、传承,受了很多次菩萨戒。但是否去做过、去想过要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呢?如果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念头,就始终不是大乘佛法。我们应从内心深刻反省,审慎思维。
藏地很多大德说,如果没有菩提心,连灌顶也得不到。没有灌顶,我们修习的所谓密宗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妄想成佛?难于上青天!
菩萨的见解不止这些,但最基本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二、修法
菩萨也修四禅八定,也修空性、大光明,上述见解的修法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了一些,但不够广。在《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讲义里,有很详细的记录,只是现在还没有翻译成汉文。我讲的《
大圆满
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中也讲过,在这里就无须赘言,大概的修法就是,将现世的父母等亲属观想在左边,现世经常损害、障碍我们的敌人魔障观想在右边。然后就从过去、未来与现在三世来进行观察、思维。
左边的父母等亲友,虽然现在对我恩重如山,但过去是否也是如此对我呢?并不一定是这样。无始以来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他们曾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怨敌,千方百计地加害于我。从现世来观察,他们今年是我的亲人,明年是否仍然如此也很难决断。有些人上半辈子是亲人,下半辈子却反目成仇;再观察未来世,在无尽的轮回当中,他们可能会成为我的仇敌。
再观察右边的怨敌,他们虽然现在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对我们进行迫害。但前世他们也一定作过我的父母,象现世的父母一样尽心尽力饶益于我。即使现在是我的仇敌,但几年后也有可能成为我的恩人;将来也一定会转世为我的父母。
就这样再三思维,对亲仇两边都生起平等心。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这样下去有可能会走上一条弯路、一条错误的弯路。就是对亲友和怨敌两方都没有慈悲心,不恨不爱,这是无明平等心,无明舍心。我们应明白,他们虽然做过怨敌,那是因为被无明愚痴所驱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能再怨怨相报。而应不记前嫌,不念旧恶,只思维恩德。这样慢慢思维,直至对两边的众生都生起慈悲心,再将范围逐渐扩大,最后对一切众生都生起慈悲心。这样长期串习,就能生起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慈悲心。
世间有的人发心很好,很有慈悲心,考虑别人可谓无微不至,带来的后果却很难预计,比如:为了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财物,让别人活下来,或让别人生活得很好。的确,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但有的人活着的时候频繁地造作恶业,这样生存有何价值?还不如死了好,至少恶业可以从此停止,对他周围的众生或他的来世会有一些帮助。还有捐助一些物品,想让别人过得更好。比如扶贫等等,
布施
一些衣物和食品,但这些东西吃完穿完就没有了,不能永久性地给予利益。这就是缺少方法的结果。
要想让众生得到长久的安乐,就应按照佛陀传给我们的、利益众生的方法去做,就是让众生明白
生老病死
等轮回痛苦的真理,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从轮回的苦海中逃脱。要解救众生,就需要智慧。自己不明白怎能引导别人?智慧的顶峰就是佛的智慧,没有任何烦恼障和所知障,除此之外,就是十地菩萨,其智慧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发誓成佛,这是度化众生最好、最高档的方法。这一系列的问题,主要的来源就是知母、念恩、报恩此三个见解落实于行动的具体修法。如果没有这些见解,每天口里空谈大圆满、灌顶等等,没有用的,明白吗?并不是说这些法不好,法非常殊胜,但如果连菩提心都不具足,就没有修大圆满的根基和缘分。
作为初学者,我们应从眼前着手,不应好高鹜远。如同一个人去印度朝拜金刚座,首先不是看几百、几千公里以外的路,而是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先看清脚下的路。如果不看脚下,就有可能会堕入悬崖,身手异处。所以要边走边看,遥远地方的路况如何,到时候自然会了解。否则即使看到几千公里以外,眼前的路却一无所知,半步也休想跨出去。这样怎能到达目的地?
菩萨的修法不仅仅是这一点,涵盖的范围很广。《现观庄严论》中有比较详尽的说明,有兴趣的可以从中了解。
三、行为
就是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很多人的利益众生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表面上体恤下属,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官运亨通;表面上布施财物,实际上是为了求得名声。学佛的人无论放生、磕头还是念经,如果只是为了清净罪业,下一世往生到
极乐世界
去享受,不愿再沉溺轮回。这是有条件、有自私心的利益众生,只是外表上的菩萨,是去本逐末的作法。菩萨就是要为其他人牺牲和损失自己,如果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利益众生只是一句空话。
究竟的目的是利益众生,但有一个过程,要讲究顺序。刚趋入大乘之门,应先藏形匿迹,到寂静地方去调整自己。初发心就到城市去利益众生的话,就会被荆棘丛生的度生之路吓倒。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很难调服,你对众生恩德有加,众生却恩将仇报,一旦看到这种情况,你就会放弃发心。所以,首先应调整自己的心相续。调整好以后,有把握作到即使别人恶言相向、拳脚相加,也不生丝毫嗔心,再到公共场合去利众。这和利益众生并不矛盾,
经典
中也赞叹、也是这样要求的,所以一开始顺序不能颠倒。
发心后,每天做功课或行善将功德回向给他们,回向善根也是利益众生的方法。有的人心中这样盘算:听说回向很好,如果不回向,一生起嗔心善根就会毁掉,所以要回向。这也是利益自己,就象你拥有的一个物品,如果不给别人,就会被抢,所以在未抢之前先给别人,此种发心也是利益自己的方便。利用表面上利益别人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大乘菩萨的作法。所以应无条件地回向众生,发心的初期能这样做也很不错。
调整好以后,不需要等到成佛,就要利益众生。不能只管自己成佛的事,发心等自己成佛后再利益众生。成佛后利益众生理所当然,并不希奇,因为佛具有这种能力。现在作为凡夫时利益众生很了不起。自己尚受缚于轮回,有可能堕入
地狱
、饿鬼之道,却不考虑这些后果,将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发心。
归根结底,有了前面的见解,才会有后面的修法以及利益众生的发心和行为,这一系列是前后连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四、结果
暂时得登地,也就是见道的果,见道后,很快就可以成佛,也就是说,间接的果是成佛。想解脱,就应该这样做。
放下一切自私心很难,却要将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否则离大乘的门都很远,更不用说大乘的具体修法,与登地、大幻化网、大圆满等更是天地之遥。否则,即使没有大圆满等法,离成佛的路也不是很远。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世上有些人有很好的慈悲心,却缺少真正利益众生的方法;有些人听了很多大乘法,却欠缺慈悲心;有的人听了大乘法以后,虽然有利益众生的念头,明白成佛后可以度很多众生,但想成佛的念头却总是不能产生。可见,智慧和发心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智悲双运,才能成就佛果。
如果具备这些见解、修法、行为,从此以后就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是凡夫,烦恼深重,只是考虑众生,自己解脱的事怎么办呢?可以肯定地回答,如果真正放下自我,自己的事不用专门去经营,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自己的事也自然而然地成就了。
经书中也有记载,无始以来,凡夫一直在为了一己私利而奔波、劳碌,至今却仍然在轮回的旋涡中挣扎、盘旋。除了了无止期的痛苦,一无所获。生生世世在如水车般的轮回中来来往往、上上下下。
释迦牟尼佛
等诸佛,则完全放
下利
益自己的私心杂念,只考虑别人,却成就了佛的果位。所以自己的事是不用担心、操劳的。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愿意做,你就会了知佛陀的真知灼见。万法都是由因缘产生的,调遣因缘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既不是上帝等造物主创立或规定的,也不是神仙、天人的专利。这些都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即使末法时代的人也能做到。有的人知道这样很好,却放不下,这就是没有成就的原因之一。
有的人在刚学佛时很好,无论是对众生的慈悲心、还是对三宝的信心都很坚定,修法也很精进,如果照这样下去,很有希望。后来却越学越懈怠,一年不如一年。五、六年、十几年以后,当初的慈悲心、出离心也消失了。原因就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这两个外加行没有修好,这是另外一个没有成就的原因。这种情况
出家人
有、在家人也有,
藏族
有、汉族也有。主要的根源就是只强调一些形式,追逐大圆满、大手印等一些很好听的名词,没有去抓根。想避免这些问题,就要从人生难得开始,将基础打牢。只有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修建自利利他的摩天大楼。
经书中有一个比喻:一个犯人在充满寒冷、黑暗的监狱中,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到外面
晒太阳
,这就比喻我们现在这一生就是感受阳光的时刻,以前一直在漫长的幽暗中承受着严寒的煎熬。将我们关进囹圄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时刻与我们形影不离的
我执
。我执,是世上最大的魔王。现在在外面晒太阳的美好时光不知会延续到何时,一旦结束就将回到无尽的黑暗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见阳光。此时如果有一个办法可以逃出去,再也不用回到阴冷恐怖的监狱中,就应该想方设法逃出去。因为如果不抓住机会,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苦难,面对这一切现状,他怎么能不居安思危呢?
所以我们应清醒地知道,轮回不是一个好地方,之所以现在我们感受不够强烈,是因为这是我们整个轮回当中最圆满的时候,平时虽然有一些痛苦,但与地狱的痛苦相比有天壤之别。有的人明知道不一定生生世世都是这样,但却自欺欺人地不考虑这些问题。将以前所受的痛苦全部忘掉了,安心地的享受转瞬即逝的光明。这样坐以待毙,不是很愚蠢、很盲目吗?要不要回去,机会不是掌握在所谓造物主、万能神手中,而是在每个人手里。主要看你做不做,什么时候做,如果明日复明日,一直往后拖,将大好的时光白白蹉跎。最后就没有机会在等待你了。若不知从长计议,不想办法改变即将面临危险的现状,实在可悲可叹。
经书中还有一个比喻:在很高的悬崖上有一个野生的水果。一个人用一只手抓住一把草,拽住自己吊在悬崖外的身体,一只手伸下去摘水果吃。有黑、白两只
老鼠
轮流吃着这把草,一次吃一根。如果他现在放弃水果,是有办法爬上去而不堕悬崖的,但这个人却对这些熟视无睹,仍毫不在乎地吃着水果。这两只老鼠就表示白天和夜晚,草就表示我们的年龄,水果就表示世间的妙欲、享受。白天和晚上这“两只老鼠”将维系我们生命的“草”,每过十二个小时就吃掉一根,直至我们生命终止,绝对不会停息。属于我们的“草”每天都在减少,当“草”彻底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会坠入万丈深渊。贪欲的人却不计后果,只在乎水果的鲜美滋味,一旦掉下去,追悔莫及。所以,在现在有办法可以不堕入轮回深渊的当下,千万不要为贪得一时之欲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你们也许会想,人生难得、寿命无常我也懂,但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要去修、去做,没有任何人给我们考试,我们也不需要为敷衍任何人,而做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今天如果你们讲,也许可以讲得更动听。你们语言上没有障碍,可以用一些优美的辞藻、华丽的修辞,将此内容包装一下。但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不去实践,等于说食数宝,是没有价值的。
不要一开始就妄想爬得很高,要从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开始,好好地修。如果不修,是没有希望的。正如昨天所讲的一样,上师告诉弟子:“你也将会死!我也将会死!你回去好好修,我的上师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也是这样修的,其他没有什么。”说得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有很深奥的涵义。不修这个,修其他高深的法也没有用。
阿底峡尊者一脉相传的噶当派弟子们,是以修无常等而著称于西藏的。虽然这些法非常基础,他们却穷其一生专心致志地修这些法,而不是首先就去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当然本来大圆满他们也没有,他们的法主要是大威德、大手印等,但他们不是很强调这些法。有的人一生都以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等作为修行的内容,却成为了藏地最好的修行人。有人认为这些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辨龙蛇的愚昧见解。不修这些加行,就不能加入真正修行人的行列。所以,要入菩萨道,就不要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为上,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
慈悲心
,
佛法
,
大圆满
,
学佛
,
知母
,
灌顶
相关帖子
•
随喜文殊法会并每天念心咒与《心经》,女儿高考超常发挥
•
她用这一招三年,孩子变好了婚姻变和美了!
•
佛教绝非迷信,它能给我们生生世世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
•
小心,佛菩萨真的在看着我们!
•
向观世音菩萨写《求卖房疏》,真的顺利卖房!
•
学佛真正的成就相
•
灰尘-光-烦恼-佛法
•
原来:用人中藏了这么深的用药与饮食的秘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