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 野医 的帖子
伤精这个词是臆想出来的,并不能客观表达真正的疾病。年轻人,行差做错,在所难免的,要有正知识,来破除他们心中迷茫。导邪从善,转危为安。
千年暗室,一灯可破。 附子桂附不能吃,又难遇明医,那怎么好呢?门派太多,不懂。
不过吃了一月上两药,精神变好好,脸色也较好。手脚也变得比往年暖了。自觉无遇平脉大师一两付药便好了。
只好自我修心了。 原帖由 野医 于 2009/12/12 16:59 发表
"伤精"只是个表达名词而已,无所谓对错。据我所知,此类患者医药难治!他们死抱着"穷性极欲"是天经地义的观念不放,治病的目的还是为了那个性欲。
谢前辈指正。个人没有治过这类患者,本来没有发言权。
在本论坛多次看到这个字眼,在一些病患的求助问诊里也经常看到此类回帖,谆谆告诫“伤精”的种种祸患,一开始觉得医者父母心很受用的。但和这个词见面的次数多了,便开始深不以为然起来。人在,病在,不能处方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说句伤精,倒仿佛置患者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了。也不是医者仁心的表现吧。
再者,在这些医家指出患者“伤精”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所指认的这个“精”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道家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他们指的是这个“精”吗?
还是就是“精液”那个“精”,按照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大多数人所指的伤精就是伤了“精液”,要不为什么都只从克制性欲戒除手淫来劝导“伤精”患者呢?
若是如此,那中医是又一次被混淆在形下的概念里了。
不可否认淫邪之患,然而医家说“伤精”。倒不如说肾之封藏不足,倒不如说脾之生化不足,倒不如说肺之敛降不及,倒不如说肝之疏泄太过。——呵呵,纯属个人看法。
回复 #13 可遇2067379 的帖子
不可否认淫邪之患,然而医家说“伤精”。倒不如说肾之封藏不足,倒不如说脾之生化不足,倒不如说肺之敛降不及,倒不如说肝之疏泄太过。——呵呵,纯属个人看法。所谓"伤精"想表达的即中医的"劳病","房劳损伤","虚劳"等病症。换了个新词而已。比如,有的年轻人腰痛,西医说是"腰肌劳损",患者就误以为自已是干活累着了。而让中医表达即"房劳损伤",患者又认为我是"手淫"怎么就"房劳"了?腰又没直接"干活",它痛什么?所以,人家冠以"伤精"这个词倒好理解。
回复 #13 可遇2067379 的帖子
人在,病在,不能处方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说句伤精,倒仿佛置患者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了。也不是医者仁心的表现吧。此话差矣。病有可逆转与不可逆转之分,有的损伤确实是不可逆转的。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张仲景在世时,天下就没病人了吗?换言之,他把天下的病人都治好了吗?也怪他学艺不精吗?
[ 本帖最后由 野医 于 2009/12/12 21:02 编辑 ] 好文章,解了我的许多疑惑:因为老是看见那么多伤精者,用了桂附地黄丸无效甚至是极大负作用的案例,一直都在想,如果确是桂附地黄丸能治,何以这么多人治了那么长时间却无效?
而我们的一些开方者全把原因归结到“伤精”上,而不反思自己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不是有错误?
其实把问题归为外界,就是一种学艺不够精到,对相关内容认识错误的表现。一个病,真正找到病因,基本上三付药就会出现明显效果。只有找不到病因才会用车载斗量药。
这里并不是要批判哪个人,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而是要批评那种不能坦然面对自己不会,不知的东西,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圣人模样,无所不知的习性!
这种不实事求是的习性,害人也害已。
回复 #15 野医 的帖子
先生说的有道理。伤寒里有不少的“不治”以及“死”之证。只是请教而已:那么诸如“伤精”之证是不可逆的吗?
另外,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不是以他的生理状况为基础的,若是一个阴平阳秘的人,怎么会屡屡地犯淫呢?而其生理状况不正是医家所要面对的吗。
回复 #17 可遇2067379 的帖子
佛言祖语: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为道不忧,则操心不远,处身常逸,则用志不大。古人历艰难,尝险阻,然后享终身之安;盖事难则志锐,刻苦则虑深,遂能转祸为福,转物为道。
[ 本帖最后由 浩然天地 于 2009/12/12 22:0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