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3 21:05:05

北京试点医药分开 公众满意率超8成2012-07-04 08:54 来源 光明日报



    自7月1日0:00起北京友谊医院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后,总体情况良好,公众满意率超过八成。在友谊医院门诊的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常用药品的原价和现价。

    考虑到可能增加的诊疗量,友谊医院增加号源600个,主要增加的是普通门诊。北京市医管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总体满意率为85%。下一步北京市医管局将对费用指标、服务量指标、医疗检查指标、社会指标等四大类29项监测指标评估医药分开的实施效果。

    同时,医保报销和药品收费系统也已全部切换到位,新的收费发票(含医事服务费)正式启用。患者只需要交纳自费的最低2元、最高60元,其他部分医保直接报销,不用垫付,也不用达到医保门诊起付线。部分此前已经诊间预约、窗口预约的患者,也就是挂了7月1日之后的号并交了挂号费的患者,需要进行退补费用。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3 21:05:59

北京朝阳医院有望试点“医药分开”2012-07-04 09:35 来源 京华时报



    继友谊医院后,朝阳医院将有望成为下一个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试点的医院。昨日,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做客《城市零距离》时介绍,友谊医院取得一定试点经验后,将会对综合医院先试点,再向全市专科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等逐步推广。

    本周一是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第一个工作日,出现就诊高峰,医院内发生了2到3个小时排队拥堵的情况。对此,韩晓芳表示,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因为面临突然的压力,友谊医院使用的新系统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各个部门已经研究准备要对友谊医院看病流程进行调整、完善,减少患者打印、排队时间,预计下周将推出新的优化流程。此类事件今后不会发生。

    韩晓芳介绍,试点医药分开将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的负担,医药分开后,预计患者整体看病费用比改革之前平均减少11.45元。

    另据悉,本市拟将采用团队采购优势,把药品价格水分挤下来,同时采用物流配送,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建立价格谈判机制,最终把药品价格降下来。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4 01:40:10

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能避开医疗纠纷的科室就是好科室2012-07-04 13:28 来源 人民日报



    复旦大学校团委5月初的时候公布了一份历时5个月完成的对上海部分在读医学生、实习医生等进行的调研访谈。洋洋10万多字的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由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优秀生源更愿意选择经济、金融等“钱景”看好的专业,而不是更艰深的医学专业。看似体面的职业,吸引力却并不如前。

    不仅如此,在专家看来,医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的下降,医学人才难于满足社会发展,才是眼下更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医学教育,面对困境如何求变?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医学生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

    “大四起实习,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医院,没几个月,耳闻目睹的医患纠纷就有七八起,虽然大多数情况并不是十分严重,我自己也没有和患者发生实质性的冲突,但还是感觉五味杂陈,碰到有病人很情绪化的指责,心里很恼火……”一位正在上海红房子医院实习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这样说。另一名受访医学生甚至直言:“绝对不会当医生了,以后宁可做些和医生有关的工作,如医药代表、法医或是基础研究等。”

    调查显示,多数医学生不会转行,却有心怀担忧、失望或另谋出路的想法。比如在就业时,希望能进入“好的医院、好的科室”。而好科室的标准之一,就是“事故发生率较低、能尽量避开医疗纠纷的科室,比如眼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而要避开像儿科、心外科、血管外科以及与急诊有关的科室这样的“高风险地带”。

    不愿当医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学医周期远比其他专业长,实习医生和轮转医生压力大、待遇低、十分辛苦,还要承担风险,让人容易心理不平衡。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报考医学院可能意味着付出的学习成本与就业收入不成比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冯希平教授说,由于对医院、医生的考核标准不尽合理,许多年轻医生在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既要应付忙碌的住院医师工作,又要承担各种科研课题、写论文、出成果,还要面对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耳闻目睹这些压力,往往让家长和学生对职业选择感到迷茫。

优质生源难招之外,更该关注扩招后的培养之伤

    此前,冯希平也曾对上海几大医学院的在读学生做过一项“职业认同度”的调查。冯教授发现,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优秀中学生第一志愿报医学专业的并不多,他希望调查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调查显示,医学生对“未来的医学生涯”大都表示担忧,仅1/4学生对选择医学感觉“自豪骄傲”、“无怨无悔”,且其中多数为大一新生和研究生人群;近一半学生读医是“痛并快乐着”,仍将坚持。在四、五年级接触临床和实习阶段,学生们对未来的医生职业认同度达到最低点。

    厦门大学今年宣布,将效仿免费师范生制度,招收免费医学生,以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冯希平认为这不失为聪明之举。但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则表示反对,因为医学是“救苦救难的行业”,需要吸引一批有奉献精神并以之为乐趣者,而不是被其他优惠条件吸引来的人。(相关阅读:厦门大学:9月起医学生学费全免)

    在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第一志愿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仍相对较少。“顶尖学生多半不会选医,而选经济管理、商业等赚钱的行业,医生收入太低了。”复旦大学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黄钢则说:“宁可招不满,也不要二三志愿的调剂生源。因为医生是既崇高又辛苦的职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才能做好。在选择之初或学习阶段就有动摇,不如尽早放弃。”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凡有要求转离临床专业的学生,他都会立刻签字同意。

    黄钢也是国家临床医学教育学科专家组成员。据他了解,上海几大医学院基本都处于不愁生源的状态,且临床专业招生分数还呈持续上升之势。但在某些医学教育资源较薄弱的地区,前些年裹挟在大学扩招浪潮里的医学院大量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质量,让临床医学甚至成了“兜底专业”。

    几年前,我国开设口腔临床专业的医学院校不过几十所,而现在已有100多所,新的院校还在陆续“冒出来”,甚至有院校一年招生就多达数百名。学生多了,学校没有足够的培训配套设备和实习基地,动手能力弱、就业有困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便选择考研。在黄钢、冯希平等专家看来,医学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的下降,医学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才是眼下更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重实践通人文,医学教育模式开始求新求变

    不久前进行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让人印象深刻:30多个比赛项目,考的不只是内、外、妇、儿、护理、皮肤、五官科、急救等各专业的基本检查、手术缝合等技术,还有学生医德医风、医学人文等素质。分明是面对某个人体器官的模具,但医学生却要像对待活生生的人一般使用鼓励的眼神、语言来交流沟通。

    “做医生,看病和看病人是两个概念。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躯体疾病,但这个病是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经历、情感反应,只有把病和人整体考虑,才能成为优秀医生,也才能改善眼下不和谐的医患环境。”承办这一竞赛的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这样解释。

    临床技能竞赛的举办,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近年国内医学教育在经历扩招、滥招之殇后,正逐渐走出浮躁,改变医学院毕业生会读书、会写论文却不能临床看病的痼疾,重新关注基础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

    上海是在国内率先实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地区之一。上海交大医学院2005年招生规模为900人,如今则缩减到了600人,其中临床专业仅300人,其中100多名为八年制硕博连读,200人为五年制医学生。曾在国外工作的黄钢说,在西方,医学就是高成本、学费昂贵的专业,属精英教育。在交大医学院,如今学生上临床类课程时,可以四人一组,面对一个标本,人人动手“练刀”,实践机会大大增加。

    医学伦理、人文素质等课程渐多,也是医学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复旦大学为医科学生开出六个模块、150多个通识课程,从交流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到艺术欣赏、音乐,看似与医学并不搭边,却可以让医学生与病人更好交流、沟通,懂得尊重他人。而黄钢则亲自为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名画中的医学”,从名画入手,解析医学进步史、中西医学的理念差异,展现技术之外的医学伦理观念:“医学的本质是人文,而不是科学。”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4 01:41:39

北京、深圳医改齐上阵 以技养医效果待验2012-07-04 10:00 来源 国际金融界



    自7月1日起,北京、深圳等地公立医院的试点改革工作渐次展开。卫生部部长陈竺“欣闻7月1日起,深圳全市公立医院革除‘以药补医’”,“遥望南天,心潮澎湃”,写百字言,致贺意。而北京市自7月1日起,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儿童医院成为这一批试点医院,“改的是‘医药分开’,医院将取消目前的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改为收取‘医事服务费’”。

    从已开展改革试点地区反馈的信息看,积极信息不少,信心不减。但因此以为公立医院改革成功指日可待,认为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由此确立,恐怕还为时尚早。

    用以技养术制度取代以药补医机制是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后的公立医院将走向何方,能否真正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很关键,而要厘清改革思路,必须先回答两个问题:哪些问题应属政府职责范围?哪些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不管怎样,对公立医院改革,符合财政政策改革之意;对以药养医制度的破题,顺乎患者意;对以技养医制度的试点,满足医生之意。但医院改革关乎整个医疗市场体系的运转,还需医药企业参与。对有医药企业参与的各环节,如果不善用市场手段,改革还将接受计划与市场错位的考验。

    深圳北京齐上阵

    部长发言致贺意

    改的是“医药分开”,医院将取消目前的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改为收取“医事服务费”

    “欣闻7月1日起,深圳全市公立医院革除‘以药补医’,启动综合改革,建立全新补偿、运行、监管机制,深为改革开放前沿都市党委、政府在民生领域的这一重大善举所感动,更为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出现的喜人形势而鼓舞。遥望南天,心潮澎湃,谨录拙句,以致贺意。”卫生部部长陈竺履任后,对唤回公立医院“公益”心的决心甚笃:2012年将在300个试点县实行取消“以药补医”,并力争到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

    继浙江、四川等地实施改革试点后,7月1日,北京深圳试点工作正式展开,得知“酝酿半年多的深圳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已全面正式启动”,陈竺发去上述贺词。

    据记者了解,深圳“将取消全市所有公立医院2962种医保目录药品15%-25%的加成,斩断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与药品挂钩的利益链条”,因此深圳成为内地首个取消以药补医的大城市。

    北京市此次试点工作,选择了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儿童医院等5家试点医院,“改革从今天零点开始,改的是‘医药分开’,医院将取消目前的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改为收取‘医事服务费’”。

    据记者了解,以药补医机制是对公立医院用药实行顺加15%的差价率作价的补偿机制,中国自1954年起实施这一制度。改革开放后,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费用很大程度上靠药品加成解决,公立医院对药品加成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

    “过去的医疗机构是药品经营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通常占医院总收入的50%左右。”北京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近日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医院营收对药物的依赖程度。而据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透露,2010年和2011年,友谊医院药品加成创收分别为1.1亿元和1.26亿元。

    公立医院通过市场运作谋得高收益,在陈竺看来,尽管有利于提升效率的市场机制可以借鉴,但单纯放开市场机制而忽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只会使医患关系越来越恶劣,直至最后医生群体失去民众信任”,改革势在必行。

    以技养医效果待验

    药价机制难舍市场

    取消药品加成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以药养医”的动力仍然存在,弊端无法彻底解决

    医药分开后,药品收入大幅减少,医生收入如何保证?医院经营还能健康运转吗?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4 20:24:44

被疑想多赚钱 信阳一女村医夜间在诊室被捅死2012-07-05 09:45 来源 信阳网



http://w2tools.iiyibbs.com/bbs/uploadimg/z1341452802kwhmj.jpg
    发生惨剧的卫生室
    6月20日,一名自称农村医生家属的网友发帖称,6月15日晚上8时许,在信阳市潢川县付店镇骆店村卫生室,57岁的村医张子霞值夜班时,被同村一名男子持刀捅死。网贴描述,村医张子霞身中数十刀当场身亡。当地警方证实,村医被杀确有其事,事发后嫌疑人很快落网,目前警方正在侦办此案。死者家属告诉记者,村医横遭不测,起因是一名患者家属怀疑死者所想多赚他的钱。

    惨剧:农村女医生夜间被捅死在诊室

    6月20日,一篇标题为“潢川县付店值班医生在工作岗位被捅数十刀”的网帖开始在信阳各大论坛疯传。网帖显示,发帖者为被杀害的村医的子女。帖子称,6月15日晚8时30分许,信阳市潢川县付店镇骆店村村医张子霞在卫生室值夜班时,同村一名男子持刀进入卫生室,没有任何征兆地将刀刺向张子霞,致使张子霞当场身亡。帖子中的照片显示,事发房间内,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病例凌乱,并散落在地上;办公桌旁的地板上有一大片黑红的血迹,周围一米外还有较多点状的血迹。办公桌与椅子均没有倒地,显示事发时死者没有进行激烈反抗。

    6月20日,记者联系了这篇帖子发布者--遇害村医张子霞的儿媳王立秀,她告诉记者,帖子是她所发,帖子内容属实。王立秀说,张子霞今年57岁,18岁从医,至今近40年。2011年,信阳市全市范围内建设村级卫生室,张子霞和一名秦姓医生出资,成立了骆店村卫生室,秦医生为卫生室的法人。王立秀告诉记者,骆店村地理位置偏僻,当地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张子霞在法定退休年龄55岁之后仍正常上班。“从医这么多年,我婆婆遵守医德,从没做过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没想到居然被害得这么惨!”王立秀说。

    王立秀的说法得到张子霞同事秦医生的证实。秦医生说,张子霞医术和医德,都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事发当晚,秦医生也在卫生室值班,是惨剧的第一位目击者。

    起因:要求男子带父亲复诊,村医被连捅7刀身亡

    据秦医生回忆,6月15日下午,骆店村村民王某的父亲生病卧床,卫生室出诊,在王某家中给其父亲诊断、输液。当晚8时许,王某来到卫生室取药,并支付了下午的药费。离开卫生室时,张子霞医生交代王某:病人高烧,最好第二天再进行复诊。“张医生除了说让继续观察治疗,别的什么也没说,王某也没有说话,连客套话也没说,就走了。”秦医生称,王某离开时,神态上没有任何异常。

    10多分钟后的20时30分许,正在卫生室另一个房间干活的秦医生听到一声惨叫,“妈呀!要命了!”就立即跑到张子霞所在的房间。

    此时,房间的地上已经有了大片鲜血,王某一只手扯着张子霞的衣服,另一只手举着滴着血的尖刀,准备再刺向张子霞。

    秦医生称,他看到王某在行凶,立即从背后抱住王某,将其抱到院子里。“他使劲挣扎,把我摔在地上,又跑到屋里捅了张医生几刀。”秦医生说,整个过程中,王某一言未发,直至他提着凶器像10多分钟前一样离开卫生室。

    秦医生称,张子霞中刀部位为胸腹部,“应该是面对面捅的,都是熟人,张医生当时没有任何防备。”秦医生说,他进入事发房间时,张医生没有反抗和挣扎。王立秀告诉记者,尸检显示,张子霞身上共有7处刀伤,大部分在心脏附近。

    秦医生告诉记者,嫌疑人王某曾有精神病史。“最近5年没有发病,和别人还能正常相处。”秦医生说。

    网友:让医生有尊严

    6月20日,记者从潢川县公安局了解到,杀害张子霞医生的嫌疑人王某已经在事发后很快被警方抓获,目前,警方正在对详细案情进行调查。信阳网友对张子霞医生的遇害表达了愤怒和同情。

   网友“光明使者”:卫生局必须有个说法 ,好让医生有个尊严。

网友“潢川纯爷们”:那凶手估计也是个二杆子,为那么点医药费值得这么做么,白瞎了这么个人。愤怒······

    网友“平民”: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悲剧还会重演!

    王立秀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潢川县政府和卫生部门对此事没有积极回应和作为。“政府和卫生部门应该给个说法。”王立秀说。

    付店镇卫生院是骆店村卫生室的直接管理机构,该院院长李胜库告诉记者,“张子霞医生干了一辈子治病救人的事,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和同事们都很难过。”李胜库告诉记者,张子霞遇事件属于个案,与目前舆论热议的“医患矛盾”没有太大联系。“基层医生和群众关系都很好,大家都是邻居和朋友。一个电话,村医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出诊,大医院的医生哪里请得动!”李胜库说,张子霞医生做了多年的村医,口碑很好,当地卫生系统正在发起献爱心活动,“表达同行的敬意和同情。”李胜库说。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4 20:27:22

实地探访:重症监护室里的10小时2012-07-05 09:53 来源 生命时报



http://w2tools.iiyibbs.com/bbs/uploadimg/z13414533189ip6luat.jpg
    护士高思和她的同事正在为患者洗脚
    一旦进了重症监护室(ICU),那就意味着病情危重。在ICU的“保护”下,患者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不允许家属陪护,一天只有半小时探视时间,让这里变得神秘而又严肃。患者能得到悉心照料吗?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又是怎样的?近日,记者穿上白大褂,走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ICU,度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10个小时。

    查房3小时,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开始查房!”上午9点,忙完了交接班和业务学习,在ICU工作了20多年的科主任李刚开始带领医生们去查房。顿时,大家更忙碌了。

    2床的张先生最年轻,病情却最重。他戴着呼吸机,头上盖着冰帽。“30岁,高血压,因脑出血住进医院。”主治医生小孙向大家汇报。随后,是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指征。这期间,主任不断提问,年轻医生则要不断“接招”。

    在ICU病房,记者看到多数患者都在50岁以上,不少人已经无法说话,身上插满了输液管、引流管等各种管子,连着呼吸机、监护仪等医学设备,机器上的红色数字不停地闪动着。“嘟、嘟、嘟”,突然,床头的机器发出了急促的响声,立刻有医护人员赶了过来。李刚说:“作为一个生命支持单元,病情复杂、变化快、突发情况多是最大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征,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应对。”

    11点,李刚来到5床肖大爷的病床前。70岁的肖大爷病情有所好转,但还是有肺损伤、感染等问题。原因在哪儿?李刚又开始提问了。有的医生说是心衰,有的医生说是呼吸衰竭等。“绝不能只考虑一方面,各种可能性都要充分考虑。”李刚说,尽管病情有所好转,但医生必须“悠着点”,对患者尽心尽责。

    直到中午12点,李刚和同事们花了近3小时查房。只要是有意识的患者,李刚都会俯身询问:“您感觉怎么样啊?”与门诊不同的是,从病情到寻找病因,再到最后制定治疗方案,每个环节都要细致讨论,就如同破案一样,不能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因为,哪怕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致命。

    洗脚又按摩,护理费只有9元

    3个小时的查房,让不少医生累得直捶腰。“快去吃饭,1点要收个病人!”12点40分,一名男医生提醒道。此刻的医生办公室,有人对着电脑飞快地写着病历,有人抓紧时间吃着刚叫来的外卖。

    “接收和转出病人是我们最忙的时候。”1998年就来到ICU病房的资深护师高思,已将床位收拾妥当,正在护理台整理输血管等物品,为接收病人做准备。

    下午1点,刚做完结肠癌手术的崔大爷还没从麻醉中苏醒,便被直接推进了ICU。医生们交接着病情,高思则和另外5名护士一起,左右两边各3人将崔大爷“转移”到了ICU病床上,并迅速为他接好各种仪器,输上液。

    在高思看来,ICU的护理工作很细碎,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刚收进来的术后患者,前2小时每隔15分钟要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每1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及护理内容,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处,每4小时为患者测量体温。当初,这份工作的挑战性吸引了年轻的她入行;如今,她在辛苦和高压下艰难坚守着。

    下午2点,记者来到72岁的张老太太的病房。只见她躺在床上,两名护士站在洗发擦浴车两边,耐心地帮她洗头。记者看到,张老太太的耳朵里塞着两团小棉花,以防进水。护士一边小心翼翼地给她冲洗,一边听从她的“指挥”,帮她挠挠头,擦擦水。

    “像张奶奶这种长时间住在ICU的患者,我们每周洗两次头。”一名高个护士告诉记者。洗头本是件简单的事,但在床上给ICU患者洗头可是项技术活,涉及19项技术操作考核标准,如患者体位、塞耳是否正确等。包括洗头、足部护理、面部清洁等在内,护士们每个月必须接受一次抽查考试,考试资料足足有六七厘米厚。

    今年26岁的护士王育梅告诉记者,ICU给患者提供最高级别的护理,这里的患者没有家人陪护,洗头、洗脚、洗脸、倒尿,所有的事情都由护士打理。抗感染对ICU患者非常重要,因此护理工作要做得特别细,为避免口腔溃疡,要定时做口腔护理,一点皮肤的小问题就可能引发感染,所以清洁十分关键。不过,这一整套护理下来,一天的护理费只有区区9元,光洗头一项都不够。“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说要给患者抠大便,当时觉得特接受不了。现在我工作3年了,这种事情也做过。”王育梅说,她和高思一样,在家都没给父母洗过脚,但在ICU,洗脚是每天的工作。

    思考生命,需要信任和责任

    “奶奶,您的病情挺稳定的,放心吧!”王育梅一边用毛巾轻轻地给3床的老奶奶擦着身体,一边哄着她。这位老奶奶81岁,因摔跤骨折住进医院,脾气像个小孩。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女士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保安拦都拦不住。原来,她是3床老奶奶的女儿,得知母亲今天不能按时转入普通病房后,特意赶来了解情况。

    这种患者家属硬闯进来的情况在ICU并不少见。家属希望能陪伴亲人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甚至是最后的那段时光,但出于预防交叉感染、患者病情等需要考虑,医院不得不规定每天探视半小时。“请放心地把亲人交到我们手上,请相信我们会用自己的良心照顾好他们。”王育梅说,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属的理解。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3点20分,ICU病房每两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开始了,这次的“主角”是2床的张先生。他各项指标均指向重度脑损伤,甚至接近临床脑死亡,只能靠呼吸机及升压药等维持生命体征。医生们细致地讨论着,不错过每一个细节。李刚说,当好ICU医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责任心。因为你的手上,是一个人,一个生命,和一个正面临生离死别的家庭。

    “这个病例带给我们最大的思考是,该如何面对这些预后不好的患者。”ICU副主任尹培刚认为,患者病情极其危重,但是家属还想继续维持生命。作为医生,我们有必要做些引导,让患者安静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会后,李刚把张先生的父母叫了进来,他关切地说:“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现在情况很不乐观。气管切开是有风险的,对病情没有直接帮助。你们考虑一下,是不是还要做?”

    记者听到了张先生父亲隐隐的抽泣声。他声音颤抖地说:“大夫,我们相信你们。不管是什么情况,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吧。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在,我们做父母的把该做的都做了,也算是尽了责。”随后,记者在病房看到张先生的母亲一手摸着儿子的脸,一手捂着嘴哭了起来,满脸都是泪。一位在ICU干了20年的女主任医师吴丽娟说,每次看到这么年轻的生命渐渐消逝,心里都会很难受。ICU的工作,让她感受最深的便是生命的脆弱无常。

    晚上6点半,你可能正在回家的路上,而ICU依然灯火通明。高思刚洗完澡,准备回家,她中午倒进杯子里的水,一口没顾得上喝。1个小时前,护士们交班结束,她们已为患者洗净了双脚。

    刚毕业不久的宋韩明,和往常一样住在病房。对他来说,这一天尚未结束。他习惯在夜深人静时,重新思考白天遇到的各种问题。他说,要趁年轻多学点。吴丽娟说,儿子6岁时因心肌炎休学几个月,她把儿子锁在家里,只管中午送饭。那时候,她为了工作不顾一切,儿子最恨她嘴里说出的“值班”二字。而这就是他们的一天和他们的职业。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4 20:29:26

友谊医院两天让利37.9万 医药分开试点增收难2012-07-05 10:25 来源 时代周报 分享到:








    “你这管理有问题。”7月3日下午5时左右,78岁的张国瑞看完病之后,想在医院大厅再坐一会儿,可医院说要关门下班了,张国瑞忍不住朝保安抱怨了一句。
    这是北京友谊医院(下称“友谊医院”)实现医药分开第三天。用院长刘建的话说,北京友谊医院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今年7月1日起,友谊医院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实施“医药分开”改革试点的医院,取消所有1500多种药品的加成。而此时,药品加成政策已在中国实行了50多年。“药品加成”,是指公立医院均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出售给病人。
    试点两天,让利37.9万元
    张国瑞是中华全国合作总社退休职工,此前三四年,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多种疾病,每月都要往医院跑几趟。
    但张国瑞对友谊医院的服务很不满意。挂号时,他发现收费比以前贵了很多。因为,北京友谊医院开始收取医事服务费。普通号、副主任医师号、主任医师号、知名专家号接诊时,分别按照42元、60元、80元、100元的标准,收取医事服务费;而在此之前,上述挂号费分别是5元、7元、9元、14元。该院医务科主任王宇表示,这种分层级的医事服务费收取方式,可以合理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激励医生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张国瑞算了一笔账,以普通号为例,收取42元医事服务费,医保定额报销40元/人次,需自付2元;如果挂知名专家号,则需自掏腰包60元。
    42元医事服务费减去原挂号费5元,等于挂号过程中多支付37元,再除以降价幅度的15%等于246.67元,也就是说,每一次看病若费用超过246.67元,就比之前省钱,少于这个数,就比以前多花钱。比如,以前看一次感冒需要花费100元药费,加5元挂号费,合计支出105元。实行医药分开后,医生使用完全一样的药物,药费只需85元,再加42元医事服务费,共计122元,比以前多花17元。但是如果你以前看病时的药费为500元,加5元挂号费,共需花费505元,现在只需425元的药费加42元医事服务费,比以前便宜38元。
    如此推算一番后,张国瑞发现,看小病去大医院不划算,挂专家号更不划算。
    而大医院的专家号,正是一号难求。7月2日这天,友谊医院增加了1400个普通号,比以往多出近20%,还有15个科室,实行不限号政策。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健介绍,这样的目的是,让一部分常见病患者去普通门诊就诊,以便缓解专家号的紧张程度。以前,每天8时30分左右,该院的专家号即已挂满,而7月2日这天,到11时,患者仍可以在部分科室挂上专家号。
    据北京市医管局的相关数据,友谊医院启动改革试点后,前去就医的北京市医保患者次均费用降低23.1%,次均药费减少134.33元。医保患者自付部分下降21.4%,个人负担实实在在减轻了。试点运行两天来,友谊医院在药费方面共计向患者让利37.9万元。
    友谊医院在药费方面的让利行为,并未导致患者蜂拥而至、人满为患的局面。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下称“北京医管局”)7月2日下午统计的数据显示:7月1日,前往就诊的医保病人1583人次,占总数的82.1%,比前一周同期多15.3%;2日,医保患者达到5472人次,与既往门诊相比增加17.9%。
    药费是降低了,那么医院的服务质量是否也提高或改善了呢?张国瑞抱怨,友谊医院的服务质量不好,“开处方时,医生把我的性别写成女了”。
“断药”之后,医院吃什么
    医院实行“医药分开”改革后,药费将降低15%。这意味着,友谊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从7月1日起,将全部消失。2010年,友谊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是1.1亿元,2011年为1.26亿元。显然,友谊医院在此轮改革中所舍弃的,并非一个小数目。
    试点两天运行下来,财务数据显示,取消药品加成后,友谊医院的收入并未出现明显减少:两天来,药费方面,尽管医院共向患者让利37.9万元,但由于医事服务费高于既往的挂号费、诊疗费;因此,试点前后,医院收入基本持平。从目前的初步效果看,友谊医院的改革试点,也实现了北京市政府确定的“患者负担不增加、医院收入不减少”的目标。
    而增加的医事服务费中,有40元也可直接从医保渠道报销,甚至无须动用病人医保账户里的余额。北京市一人力资源部门官员表示,这次医改中,40元的医事服务费不动用患者医保累积余额就可以直接报销。至于医药分开全面实行后如何报销,则要另行研究。
    医保为每次诊疗埋单40元医事服务费,无疑让患者和医院皆大欢喜。但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孙彦表示,若全北京公立医院都取消药品加成,增设医事服务费,并且均由医保报销每人次40元的医事服务费,那么,医保每年将为此多掏13亿元。
    而对院长刘建来说,医院的收支是他最关心的事情。直接从收入中砍掉的药品加成,是医院利润来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建说,根据测算,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并获得医保每人次40元的医事服务费补偿后,友谊医院一年的收入同上一年相比,会出现200多万元的差额。
    不过,北京市医管局宣传处副处长张海鸥表示:“在改革中,医院如有亏损,政府全部包底,不会让医院亏损。”
    而在7月2日的友谊医院医改新闻通气会上,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师淑英说,此次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明确了财政补贴的政策: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收入、政策性亏损等六项,均可获得财政补助。
    至于医院的增收因素,师淑英说:“医保的全覆盖(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了城镇全体居民和职工)也促进了医院收入的增长。另外,医院的发展是靠投资人的投资,运行是靠自己的服务。”
    拿什么激励你,不乱开药的医生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曾参加卫生部医改方案的研讨。他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后,很多价格低廉的药品很快就会从医生的处方里消失。因为,目前国家对药品购买主体定价的规定,是在进价基础上顺加15%,药价越高,加价的绝对数就越多,医院作为购买药品的主体,当然希望购买高价药品。所以,这种行为和现象虽体现在医院和医生身上,但根源在于体制和政策。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为更好地推进医药分离试点,北京还将和香港医管局共商医改大计,拟从香港聘请药剂师进驻各医疗机构,以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药品费用。
    根据试点效果,北京市将改革药品招标采购,采用统一或团队采购方式,将药品价格中的水分挤出来;同时,还将采用物流配送方式,以降低中间环节费用,建立价格谈判机制,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
    有观点认为,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以进价销售药品,看似切断了医院以药养医的问题;但是,如果医生从医药代表那里获得提成的比例并无改变,医生在开处方时还是会像从前那样大手大脚。因此,尽管病人从医院买药的价格相比改革前有一定的降低,但医生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问题,依然难以杜绝。
    关于“大处方”问题的产生,刘国恩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医务人员工资(主要指财政工资)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所以,医院和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在不能改变单次服务价格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服务数量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收入,而这些过量服务的埋单者是患者。
    取消药品加成后,如何杜绝医生开“大处方”的现象
    对此,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潘苏彦表示,医管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对医生开药行为进行监督,医院正在建医生的职业档案,医生如果有违反规定的不良行为将记入职业档案。
    刘建表示,友谊医院同时试行的还有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包括总额预付费和按病种分组付费,在医院形成病种包干付费等内部控制费用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若有医生开大处方,就会伤害到其他人员、医院整体的利益,因此“大处方”将得到约束。
    “如果超过处方的最大限制额度,将直接停止医生的处方权。”该院医务科一副主任表示。
    此外,在医药分开的执行过程中,院长起了很多的作用,于是很多地方提出重新进行院长选拔的思路,但有评论称,这依然没有突破体制束缚,仍然是从体制内选人才,而没有“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三甲医院院长说,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只是解决医院加成赚钱的问题,但不能从机制上有效解决医生开方提成、拿回扣的问题。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5 02:59:25

医学教育应以精英教育对待2012-07-05 15:34 来源 广州日报



http://w2tools.iiyibbs.com/bbs/uploadimg/z13414739112jov2.jpg
    陈敏生为毕业生拨穗
    南方医科大学特殊在于,它在粤扎根几十年,但直到2004年才真正属于广东。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这所学校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

    去年10月,适值南方医科大学60年校庆,陈敏生从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转任南方医科大学校长,如今又是书记、校长一肩挑起。前后两个单位都是医学类院校,无疑有助于让陈敏生将自己多年对医学发展的思路融入到治校中。南方医科大学如何更好地融入广东?又将怎样开启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将有怎样的新发展战略?日前,陈敏生接受广州日报独家专访。他强调,南方医科大学要更好融入广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方医科大学的办学规模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医学教育不应大众化

    在陈敏生看来,南方医科大学的60年共有两个发展阶段,2004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当时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作为部队中的医学院校。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后,当年8月,学校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尽管只有7年,但南方医科大学却发展迅速,顺德校区大大拓展了其办学空间。学校的招生规模也较快发展,2005年,南方医科大学宣布,当年计划增加到2800名。此后几年招生规模都有小幅度的增长,今年达到3200人。陈敏生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这是大学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所做的义务。经过几年扩张后,南方医科大学招生规模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他认为,大学整体发展趋势是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但医学教育不应该被当做大众化教育,应当以精英教育来对待。“医学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生命高于一切,应当严肃对待。”

    更注重内涵的提升

    陈敏生告诉记者,南方医科大学经过这些年的规模扩张后,现在应当回归到更注重内涵的提升。“其实,不管是研究型的大学还是本科型的大学,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责。”他说,内涵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最后的着力点是人才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办教育不能操之过急。”陈敏生告诉记者。

    尽管南方医科大学有3位两院院士,在广东医药界有最多的院士,但他还是希望学校在千人计划、广东省领军人才等重大人才建设项目上有新的突破。

    基层留人须完善配套

    有人认为,不少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存在招生难。陈敏生说,总体上讲,医学院校招生不难,只是不同招生批次间有差异。南方医科大学在本科第一批招生,很多专业供不应求。当然,有个别专业供求关系不如热门专业,特别是非传统医学专业。

    招生与就业存在紧密的相连关系。如今在基层医疗机构,高水平甚至是合格的医学人才的匮乏成为发展瓶颈,呼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学生愿意到基层,陈敏生说自己当然愿意给予鼓励,但却不能将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的责任一股脑全推到学生的身上。

    “当一个人可以选择的时候,他显然会选择他认为好的环境和发展平台。在大医院里有老师带,集中大量的资源,但是在社区医院很难有这一方面的保障。”他说,基层医疗机构要留人,关键还是要提高待遇,完善配套,同时也要让到基层工作的学生感觉到有平等的晋升机会,让他们较少甚至没有后顾之忧。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5 03:01:27

医药分开让医生更专业2012-07-05 10:54 来源 健康报



    7月1日,北京市医药分开试点在北京友谊医院正式启动。零时起,友谊医院启用新的药价体系,所有药品价格取消15%的加成。同时,患者看病不再需要缴纳挂号费和诊疗费,而是按照医生职级支付医事服务费。

    到医院看病,不少人有这样的感受,某些医生,总是短短几分钟就打发一个病人,开的药物时常是又新又贵又多。在患者眼里,这种服务显得非常不专业。

    要知道,这是一个信息发达和服务开放的社会,人们的见识也因此在水涨船高。一个医生、哪怕是顶着再“大牌”头衔的医生,如果对待患者总是接诊马虎,草草问几句,连基本的查体都没有,已经很难逃过越来越多来源于患方的“火眼金睛”。再拿开药来说,如果医生不根据病情,把一大堆贵药推销给患者,时间长了,通过比较不同医院及医生就诊提供的专业意见,这种“营销”手段很容易被识破。你为什么给我开那么多不需要的贵药?不少患者已经逐渐开始学会质疑医生。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眼里,医生的专业形象将为之大打折扣,甚至因此失去对医生的信任。

    客观地说,大多数医生都想做好医生,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但究竟难在哪里呢?一个答案是,因为长期以来,畸形和落后的医疗经济模式——以药补医绑架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期望。

    当医药不分、医药一家、医药结成统一利益联盟,医院成为被药物经济绑架的牺牲品。医生作为第一线的服务者,很难做到不深受其影响。

    看看吧,药商们的金元炮弹在诱惑他们,医院转嫁下来的经济压力同样压得医生们喘不过气。在这些复杂错综的背景作用下,才会出现这种社会怪现象:尽管大多数医生在医疗技术上很专业,但提供的医疗服务却并不专业,无论是态度上还是医疗理念上,乱开药只是一种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医药分开的出现是一种对这种经济格局的调整。通过调整提高医生服务价格,把医院的收益从原来依靠药品转向依靠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能力,以及对药物利润的切断,来实现医疗服务本质的回归。过去是医生不值钱,药物比服务更重要,甚至可以“俘虏”医生。现在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回归到一个常识:药物只不过是为医生服务的工具,是医生很值钱,而不是药物。人们到医院就医,并不是因为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药物,而是因为医生能够提供很专业的医疗服务,增进健康与挽救生命。

    在国际上,医药分开能够让医生更专业早成为一种共识。在很多国家,政府会想尽办法,来实现这种医疗格局。比如,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减少采购中的腐败。又比如,通过在补医与反腐上持续发力,以及更为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目的。

    综合这些因素,北京此次进行医药分开试点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与支持。但就像很多刚起步的改革一样,总是存在一些不足,改革的步子迈得也没有很多人期望的那样大。但我们应该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政府愿意沿袭着这种方向继续前进与改进,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与民意支持,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将来一定可以实现医药分开,从根本上结束以药补医的混乱局面,让公众从改革中受益。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7/5 21:04:23

深圳药品零加成 医院难支撑2012-07-06 11:24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深圳正式实施药品零加成,市卫人委曾表示此次政策只针对深圳1118万综合医保参保人。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因为收费系统设置问题,目前所有患者都能享受到药品零加成。深圳卫人委负责人回应,目前正在调整系统,非综合医保参保人或在两周内便不再享受。

    特定人群“零加成”一不小心普惠化

    深圳儿童医院药剂科负责人透露,从7月1日起该院便开始实施药品零加成,不过并非如官方所说这个政策只针对综合医保参保人,而是所有的患者都能享受到这个政策。为了顺利执行药品零加成,在6月底,深圳所有公立医院的收费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但调整后的收费系统并未将综合医保参保人和非综合医保参保人分开。根据系统默认,所有患者在购买药物时都可以享受零加成的优惠,却给医院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

    儿童医院一位负责人表示,本来真正意义上能在儿童医院门诊享受“零加成”优惠的人群只有拥有家属统筹医保的儿童,而这部分人群占到患者总数不到10%。

    政府补贴跟不上 各大医院难支撑

    记者随后咨询深圳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圳中医院以及罗湖人民医院,均被告知情况和儿童医院如出一辙,所有患者目前都能享受药品零加成的优惠。

    根据深圳社保局确认,深圳目前只有1118万综合医保参保人。由于深圳流动人口众多,因此能享受到药品零加成的人群大约占到医院门诊量的四成左右。以深圳中医院为例,7月以来,医院的门诊量一直保持在每天7000人次左右,其中综合医保参保人只占到门诊量的一半。

    深圳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据医院测算,如果按照现有政策执行药费,医院收入将比未执行前减少200万元,即使能通过提高诊金获得补偿,也得不偿失。“现在三级医院的门诊诊金每人次提高14元,这部分钱由综合医保统筹账户出,但现在拥有综合医保的患者只占总患者的4成,也就是说补贴的资金只有约100万元。如果继续药品零加成普惠,就是医院自己掏钱为患者买单,因此根本无法持续。

    官方回应将改系统普惠期或只剩两周

    对此,深圳卫人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目前各大公立医院确实是对所有患者实行了药品零加成,而并非只针对1118万综合医保参保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卫人委起初希望能让所有市民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但非综合医保参保人享受药品零加成的议案还未获得广东省物价局的备案,因此还不能执行。他透露,目前正在对公立医院的收费系统进行调整,最快两周内,将取消非综合医保参保人享受药品零加成的优惠。

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张友平医生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