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00:01:23

重庆:医患纠纷调解中心100%案结事了2012-06-18 11:48 来源 法制日报



    2010年5月1日,引入第三方机制的“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在重庆开县挂牌成立,成为重庆市第一家医患纠纷调解机构。

    据统计,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成立两年来,共受理医患矛盾纠纷103件,调结88件,涉赔金额355万元,调结的案件100%案结事了;参与医患沟通52次,阻止“医闹”纠纷123起,接待来人来电咨询3321余次;开展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置专题讲座119场次,受教育面6800余人。

    “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成了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道‘防火墙’。”开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郑峰对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说,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调解中心不仅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安全管理,也引导了患方进入正常化处理程序,有效化解了医患矛盾。

    设立“防火墙”应对医患矛盾

    “医患纠纷曾一度达到了无序状态,开县最大的人民医院都无法正常运行。”开县司法局局长温丽冰说。

    数据显示,2009年开县的医疗纠纷赔偿在600万元左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地最突出、最棘手的矛盾纠纷之一。

    在此背景下,开县医患纠纷调解中心经开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成为独立的医患纠纷专业调解机构,隶属于开县司法局管理。其职责是对县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各类医患纠纷进行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并指导协调全县各乡镇(街道)医患纠纷调解工作。

    “调解中心能提供一站式免费服务,不让群众走冤路。”温丽冰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调解中心由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医学法学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调解室、警务室、巡回庭、专家咨询室、理赔室等多个服务窗口。

    以往,医患纠纷的处理基本上由卫生部门组织解决,但卫生部门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让患者及亲属感到有失公正。

    “调解免费,时间短,当场签字并兑现赔偿款。”温丽冰说,调解时,由于是中立的第三方,调解中心在医患双方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当事双方因信任而达成和解。

    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还实行点名选择调解员制度,并将调解员及专家的照片上墙公布,让医患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居中裁判解决了公信力等问题,人性化调解措施又增强了亲和力。”夏郑峰向记者表示,开县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坚持患者、医疗机构利益和社会效果并重,赢得了医患双方及社会的好评。实行多方联动机制,公安机关、卫生部门、人民法院和保险机构参与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构建了开县医患纠纷大调解体系。

    “第三方机制”消解医患难题

    “刚开始,大多数人对中心的免费调解工作不了解,患方也不愿意申请调解。”开县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副主任李天科介绍,一些患者甚至花钱雇人去医院闹事。

    2011年9月5日,开县铁桥镇一村民欧某在重庆开县博爱医院刚做完疝气切除手术,上厕所时不慎滑倒引发心肌梗塞,后转入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间,欧某家属“组织”了一批人员轮流在博爱医院“值班”讨说法。最后,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李天科等经过长达12天的努力,促使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

    “以前没有调解中心时,由于患方的不理智,医务人员甚至有挨打的可能。”开县中医院医务科主任影泽民对记者说,有了调解中心这个平台后,无理取闹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调解中心的成立,让医患双方走上了正常化的处理程序,为医患纠纷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副院长龚举军感触颇深。

    “依据我县出台的《开县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医患纠纷调解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调解终结。”李天科说,这样严格的时限有助于提高调解效率。

    记者了解到,为做到“少出、不出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开县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还提出“纠纷未出、防控先行”的理念,让防控走在纠纷发生之前。“确认患者的病情后,由医疗人员告诉患者几种治疗方案,并告知每个方案的利与弊。”李天科说,在这种情况下,若发生了医患纠纷,由于医患双方事前有深入的沟通,有利于查清责任解决问题。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00:03:37

深圳七月起公立医院降药价升诊金2012-06-18 09:4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7月1日起,深圳将在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以药补医,大刀砍向公立医院药品价格,不但取消原来的医院药品15%加价,还允许患者拿处方到药店买药。卫生部门估算,方案实施后“一年可以减少全市市民自付医药费1.971亿元”。深圳也将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以药补医的大城市。

    ◎源头

    尝试切断医药腐败链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复杂工程,作为全国17个试点城市之一,深圳为何要从医药分开,取消以药补医入手呢?

    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以药补医的恶果首先是过度用药。医院销售的药品用量越大、销售的药品价格越高,医院获得的收入越多。这是造成医疗机构愿意多开药、开高价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价格虚高。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与药品销售商利益一致,都愿意抬高流通环节的药品价格,助长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价格虚高。这也是造成经典廉价药难以流通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药房垄断。医院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限制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去购药,比如本来是同一种成分、同样功效的药品,处方上的药名与药店所销售药品的药名不一致,令人难以分辨;在医院内部,对某种药物的名称会使用某一种特定的代码,如果不是该医院的医生,根本无法知道具体指的是哪一种药。因此,很多医院把自己演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药房。四是医院背负黑锅。根据深圳卫生行政部门测算,允许公立医院收取药品加成费用,名义上“以药补医”,实际上医院药品利润的76.8%为药品运营成本,是“养药”成本,主要用于医院水电、物业管理、维修维护、专用材料及药剂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支出;仅23.2%是所谓的“补医”费用。

    药价虚高已经成为社会所公认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利益链问题,涉及到药品出厂定价、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和层层加价、医院和医生愿意用高价药等问题。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至少从销售终端消除了医院多开药、开高价药的动力。

   ◎成本

    探索药品采购制度改革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如果药商直接公关医院,或者公关主要医生,把成本价提高怎么办呢?

    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扞平表示,深圳推出的改革方案是一套“组合拳”综合改革方案,除了取消药品加成费用外,还提出探索药品采购制度改革。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省为单位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流通环节药价虚高问题。简单来说,进入省药品招标采购中标目录的药品,每种品规药物的中标企业可能有5-10家,而且中标价格各异。药品经销商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必然想方设法到各医疗机构进行促销,诱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多使用自己经销的药品。在这种制度下,很多中标目录内的经典廉价药物无法得到合理使用,导致最终可能因为成本高、销量小,药厂不得不停产这类廉价药物。因此,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漏洞,不仅损害了社会大众的利益,也腐蚀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药品的流通环节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控制,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压缩流通环节,让药品经销商没有促销让利的价格空间。”江扞平表示,在医药分开改革中,深圳将探索药品采购制度改革,压缩流通环节。首先,实行集团式采购。由市公立医院管理部门制定本市公立医院采购药品目录,以广东省药品统一采购中标目录和中标价格为基础,对进入深圳公立医院的药品实施二次遴选;与中标药品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代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实施集团式采购,并实行统一配送,从而降低药品入库价格。

    其次,实施“厂院直销”。由市公立医院管理部门选取试点单位,探索建立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直销渠道,以此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价格;或以不高于广东省同品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格为前提,参照周边地区中标品种和中标价格进行采购。这一改革举措,盐田区已经进行了探索。该区2006年从15家药厂确定了83个品规的直购常用药品,采购成本比原来平均减少23.8%。
    ◎管理

    发现贿赂实行零容忍

    江扞平说,卫生部门还会严查医药购销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对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其他与临床诊疗无关的商品,收受回扣、提成和其他商业贿赂的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并吊销执业资格。

    6月15日,市卫人委召开全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实施“三打两建”专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五条禁令:严禁收受药品经销商和医药代表等任何形式的药品回扣;严禁收受医用耗材、医疗设备、检验试剂、后勤物资、物业管理供应商等任何形式的回扣;严禁外泄“统方”信息;严禁收受药品、器械、耗材、试剂、后勤物资、物业管理供应商等利益相关人的礼金、红包;严禁医疗机构或科室在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

    市卫人委表示,从今年6月26日开始,对违反五条禁令的当事人,不论金额、次数多少,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一律解除聘用合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当事人所在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当事人违反上述禁令,所在单位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免除党政一把手和直接责任人的职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收费

    提高诊金但由医保买单

    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造成的直接亏损,将折算成提高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收费标准,保障医院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深圳将依据医院等级设置的不同,分级提高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的标准。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每门诊人次提高门诊诊金12元,其中三级医院的门诊诊金每人次提高14元,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门诊诊金每人次提高11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诊查费37元,其中三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人次提高43元,二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人次提高33元,一级医院住院诊查费每人次提高24元。

    市卫人委副主任罗乐宣日前表示,目前深圳医生诊金分3元(主治医生)、6元(副主任医生)、8元(主任医生)三个档次,还比不上一个洗头妹提供一次服务的价格,“据我所知,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已经在大幅提高医生劳务价格,比如上海医院的诊金已经是20元到40元的标准。”

    卫生部部长陈竺去年年底在深圳调研时也谈到相同的话题,陈竺当时认为,“某些费用(提高)群众是不会有意见的,比如护理费用。现在医院一级护理一天只有9元钱,还不到保姆一个小时的工资。”

    深圳市医改办一位工作人员称,医生手术费用和护理费用是相对稳定、阳光透明的收费,用这方面来代替药品加成,长期来看肯定是降低老百姓看病负担。

    降药价提高诊金,对于患者来说是否存在换汤不换药的嫌疑呢?卫生部门澄清,为了不增加患者的费用,提高的门诊诊金和住院诊查费收费将由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直接为参保人支付,最后由政府财政兜底补贴。

    对于非深圳医保范围内的患者,深圳要先报请广东省物价部门提高医务人员的门诊诊金、住院诊查费两个收费项目价格,由广东省物价部门统一定价后才能推进。

    不过为了不增加病人负担和不减少医院合理收益,深圳将推进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在门诊控费方面,将公立医院门诊分为全科门诊和专科门诊。全科门诊收费标准按诊疗人次收取,也就是将现有的门诊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全科门诊服务费。而专科门诊病人将按照专科病种分类建立“控高就低”的付费制度,即制定专科门诊单次最高限额标准。

    在住院控费方面,以卫生部发布的321个临床路径标准为基础,建立单病种“定额、包干”基准收费标准,对住院患者实行按病种付费。不能按照单病种收费的,实行按项目、按服务单元等“定额、包干”付费方式。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16:07:44

廖新波:中国的医疗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2012-06-19 19:19 来源 健康报



    双向转诊是本轮医改解决看病难最为重要的一项国策,这是因为双向转诊受其他基本国策影响,受医疗制度影响。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分布及资源使用的不合理,这些不合理缘于国家自从放开市场后对公立医院的“放任自流”。因此,从国策而言,这应该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然而,目前,新国策虽有但执行起来却不明朗,执行力差,因而双向转诊基本受阻。

   市场与政府都无力

    新医改为公立医院改革绘制了一幅公益性回归的蓝图,但是这一蓝图的实现者却基本是医院自己。连一项本来政府或医保可以左右的双向转诊都难以实现,原因是什么?市场机制有余,政府主导不足。也就是说,在实现双向转诊上,市场与政府都无力。

    目前,我国的医疗市场并非真正的市场,公立医院挂着政府公益性的牌子却在市场上无限地发展。一般来讲,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大型医院和中型医院时,却没有支付应有的建设经费。因此新医改实际上是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这种扩张无疑适应了市场的法则,即尽可能填充每一张床,尽可能从医保获得多些钱。病人就成为财源,抢病人、留病人也就成了医院的最大愿望。因此,有了“住院”病人就可以合理地“创收”,这种创收就造成了民众利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怎么可以轻易地流走?

    此外,政府除了对有赢利能力的医院投入不足之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也不足。社区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和收支两条线后,不足以保持这些机构的“体面”。在生存压力下,不愿意收病人。而病人一旦到了上级医院也不愿意回到医疗能力差,环境也差的社区和卫生院,甚至连康复病人几乎在社区也绝迹了。实质上,分级分段医疗早已经成为空中楼阁。

    “提倡”有力 “推动”无力

    目前的一些政策措施虽然提倡双向转诊,但却没有真正有力地推动双向转诊,造成大医院不管大病小病一律通杀,甚至不该住院的病人也住院了。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盲目要求大医院降价而没有合理的补偿。在大医院推行廉价医疗,但医院收费总价却没有下降,加剧了过度医疗。尤其是从药品上获得的利润下降之后,政府没有相应的措施支持,同时在市场的利益驱动下,医院又不可能低价运行,因此“薄利多销”不仅成为医院“促销”的手法,更是很多地方的主调。这种结果无疑促使病人往大医院跑,结果是总的费用比改革前还高。虽然提高了病人的报销比例,而实际上却加大了支付方(病人与医保)的支付总量。

二是在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上,没有实质性措施。可以这么说,多项改革并没有真正体现公益性。不管病人还是医院,不管是服务的需求还是服务的提供,都是在市场的法则下运行,大医院不会“放过”病人,小医院也不会多付出一份辛劳。公益性的监督机制也无法发挥作用,因为没有经济的杠杆调控。

    三是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回归。由于医生的劳动价值都是变相通过非医疗性“创收”,政策上并没有一项有效的措施吸引医生下沉,只是单纯地“号召”医生到基层去。因此基层没有医生,病人分流也就无法进行。假如医生的劳动价值在大小医院的差距不大,医生也不是通过过度医疗来获得奖金,我认为,很多医生还是愿意到基层的。

    四是分级分段治疗仍停留在口号上,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病人和医院主动实践双向转诊。比如要求三级医院科目齐全,导致本来一些可以“下放”的专业或者不需要这么多床位的专业,因为评审而一个也不少。又比如,康复科的建立对大医院要求特别严格,而忽视康复病人下放率和对基层康复指导服务辐射力,使大医院的康复患者比基层的还多得多。

    五是支付制度毫无约束性。虽然有的地方医保监督很到位,但是不在行,或者碍于人情公关,结果在大医院什么病都可以报销,即使有差距,但也起不到约束作用。加上激励政策无力,医院与病人都愿意尽量使用完“限额”。在对病人与院方有利的情况下,谁愿意回到基层?

    政府与市场须同时发力

    事实上,双向转诊必须在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的情况下才能转起来。从各地的情况看,如果不是这两个支点共同支撑,平衡一定被打破,不是上转不起来就是下转不下去。要使它转起来,我们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首先,要认识转诊的主体是就诊者,而不是服务提供者。上转容易下转难,主要是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就诊者客观上容易接受上送而难接受下转。因此,在推行双向转诊的过程中,不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约束和激励卫生服务的供方医疗机构,还应该注意培养病人对基层医院的信任感,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就医体验。

    其次,确立强有力和有效的首诊制度。这是在保证上述条件之后的一个支持手段。首诊制度不是主要的,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才是主要的。除非就诊者是自费的,完全自由选择的,否则,所有医保、公费医疗的就诊者必须首先通过社区医院的首诊,才可以转诊。就诊者有良好的首诊倾向对双向转诊实施有促进作用。

    第三,在以上两项确定之后,加大首诊在社区的宣传这对双向转诊的推行有重要意义。就诊者对首诊在社区的正确态度对双向转诊的实施有促进作用,社区首诊制度的实行与完善是分级医疗和双向转珍的关键性环节,它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推行双向转诊制度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宣传,也要加强对首诊在社区这一制度的宣传,使就诊者从主观上能够认同首诊在社区这一制度,从而促进就诊者双向转诊意愿的培养,有效地推动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16:08:41

公立医院看病贵 钱被国外赚走了?2012-06-19 19:17 来源 健康报



    检查费为何这么高?大部分医疗费被国外赚去了。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提出这一个引起争议的观点。他认为,如今国内医院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其实很多老百姓的很多医疗费用都白白送给了外国人。他说:“我自己当了10年院长,目前大医院不存在像靠设备赚钱的问题,而且大医院宁可买高档设备,因为希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检查费用为何居高不下?看病为何贵?在这里,专家提供了一个答案,钱大部分都被外国人赚走了。意思是说,大医院只不过是个“洋打工”,其实也没有赚到钱。

    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曾提供过一个相关的数据,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中逾八成被外国跨国企业垄断;进口医疗器械在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不过,这个数据依然只能证明,老百姓为医院采购做了贡献。但证明不了究竟是不是外国人拿走了“大头”。

    路人皆知,公立医院是医疗市场垄断的“巨无霸”。据笔者了解,尽管一些超大型医院可以在经营上做到年收入20亿元~30亿元的规模,但在对外的口径上,却没有哪一家医院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是赚钱的”。他们留给公众更多的印象是,一边喊亏损,一边买洋设备起大楼,进行轰轰烈烈的扩张运动。

    大部分医疗费流向了哪里?绕不过这样一个问题——账目。但一直以来,公立医院的账目都是一笔糊涂账。首先是成本不透明,难以接受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其次,成本不透明导致出现利润不透明。由于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属性,很少以企业的标准进行成本核算,而只是计算实际的收入和支出,带有明显的收付实现制痕迹,账目很难计算清楚。

    这位医院前院长,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有底气说“是外国人拿走了”。公众检查费用负担沉重,也被他简单地演绎成一个“民族工业制作水平落后”带来的问题。

    这样的论调恐怕并不符合国情与现实。检查的问题,民族生产工艺落后只是一方面,而并非事实的全部。盲目的扩张运动,检查过度滥用,最后造成公众看病负担过于沉重,它同样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成因。这几年来,包括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内的多位官员曾多次发出警告,大医院盲目扩张加剧看病难。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精尖端技术和豪华设施条件。当前一些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盲目扩大规模和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持续攀升,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警告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吧?

    “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在当下医疗行业是不是普遍存在,如果是,那么出现这种“过度”的根源又是什么?如果连这种基本矛盾都不愿意承认,还想把全部问题嫁祸到外国人身上,过度医疗的问题就很难得到拿上桌面来讨论解决的机会。

19690513 发表于 2012/6/19 19:56:34

呵呵,这么几个案子就紧张了,医生对病人只要好一点点会发生吗,现在的医生救死扶伤还有吗,现在的医院与以前的衙门有区别吗,现在为什么都是年轻的医生有事呢,那年纪大的为什么别人不杀他们啊,按说杀他们还容易得手嘛:victory: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20:16:26

呵呵!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定是庸医!
麻木不仁易粪而食注定会悲惨!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20:50:06

医改后工资只见七成2012-06-20 09:3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http://w2tools.iiyibbs.com/bbs/uploadimg/z1340156482vy1195o.jpg
    停工的医生护士正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门口有人把守。
http://w2tools.iiyibbs.com/bbs/uploadimg/z1340156493pho5h.jpg
    昨天11时40分许,一位患者在护士的帮助下打点滴,他说自己早上9点多就到医院了。
    珠海三灶医院部分科室昨天关门歇业。记者调查发现,引发风波的主因是金湾卫生部门正在实施的基层医改和“同工不同酬”问题。医生、护士普遍质疑,实施基层医改后,收入只剩下原来的7成,被抽走的三成工资原定为发放绩效工资,但一连数月也未见踪影,经多次反映无效后,他们才出此下策。而不少护士反映,因为属于临时工,他们的工资甚至达不到正式工公积金的一半。

    原因一绩效工资多月不见踪影

    记者到金湾区政府,看到了三灶医院前来反映问题的医务人员。

    多位医务人员反映,他们之所以周一停工,主要的问题是金湾正在实施的基层医疗改革,将三灶医院变为社区医院,不仅原来的奖金没有了,工资也下降了30%,收入锐减。

    “现在物价飞涨,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增反降,而且一降就是三成,每个在编医生收入一下子下降了几千,大家H O L D不住”,多位医生表示,除去公积金,目前该院一个医生每月领到手的只有两千多块钱,很多人供房供车都陷入困境,面临断供。

    据了解,医务人员反映的医改后收入下降三成是指当地卫生部门实施医改后,决定每月从医务人员的工资中扣下30%作为绩效工资,由医院根据医务人员当月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果、满意度进行二次分配,以打破原来的“大锅饭”,让“业绩高、服务好的医生拿到更高的收入,业绩差、服务不好的医生收入下降,以鼓励更多地医生改善服务”。

    多位医务人员表示,他们并不反对设立绩效工资的做法,但现在医院光扣钱,一连几个月都未曾发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执行与政策脱钩,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原因二合同工工资不到正式工公积金一半

    此外,还有一部分前来反映问题的医务人员是合同制员工,也即通常所说的临时工,“同工不同酬”这个老问题成为他们反映的主要诉求。

    多位护士表示,他们读了几年医学课程,到医院工作后经常要上夜班,终日与病患打交道,风险大,工作强度高,但因为没有编制,虽然工作量和正式工相当,收入却相差悬殊,“我们医院的临时工每月实际收入只有一千四五百块,没有公积金,收入连工厂都不如。而一个在编职工,每个月仅公积金就有三千多,收入差距太大了”,几位护士说。

    针对患者的不满,多位选择停工的医务人员解释,他们此举实属无奈,因为“同工不同酬”以及医改收入下降的问题,他们连续几个月向政府部门反映,但都没有收到回音,如今迫于生计,才选择停工,“如果有其它办法,我们也不愿走到这一步,给患者带来不便”。

    部门回应

    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未通过,导致误解

    昨日下午,卫生部门发布通稿,就事件做了详细回应。

    通稿称,当天共有60多名三灶医院职工(全院在岗人员194人)到金湾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反映医改过程中绩效工资发放慢等问题。事情发生后,金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区长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来访人员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

    当地卫生部门表示,金湾区医改工作是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开展的。《珠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其中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约占个人工资的70%,全部发放到位。奖励性绩效工资以规范性补贴为标准,约占个人工资的30%。三灶医院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虽然已经制定,但尚未经医院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因此奖励性绩效工资尚未发放到职工手里,造成了职工误解。三灶医院部分职工反映绩效工资发放慢问题,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积极协调各方,争取尽快解决。

    通稿未对部分员工反映的“同工不同酬”问题进行解释。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20:50:42

广东珠海三灶医院上百医护人员停工 要求涨工资2012-06-20 11:00 来源 重庆晨报



    广东珠海三灶医院上百医护人员停工

    要求提高工资水平

    18日,不少患者到广东珠海三灶医院看病时遭遇“闭门羹”,原因是该院众多医务人员临时停工,跑到卫生部门“维权”去了。据称,三灶医院的医生、护士抱怨实施基层医改后,收入大幅下降,只有原来的70%。

    上午11时30分许,记者赶到三灶医院,发现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不在医院,医院走廊以及各科诊室只有寥寥一两名医生、护士,有的科室甚至看不见医生的人影,急诊科外聚集了不少病患排队等候治疗。在医院走廊,几位交通事故的当事者在焦急地守候着。

    一位在岗的医生坦言,大部分同事因为不满基层医改致待遇下降,当天上午跑到卫生部门反映情况去了,目前只有少量医生留守,只能治一下小病。据医务人员自行统计,该院共有员工180多人,当天约有三分之二的医务人员停工跑去反映问题。

    当天下午,卫生部门发布通稿,就事件做了详细回应,称医务人员工资里的绩效工资的考核方案还未通过,这部分钱还没发到他们手里,让他们误解降工资了。

    延伸阅读:

    卫生部:中国医疗总费用非常低 医生护士收入低

    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今日援引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话表示,中国的医疗总费用非常低,平均到每个人是200多美元。这并不是因为医疗技术和设备不够先进,而是因为中国医生、护士的平均收入很低。

    专家吁政府出资保障医生工资

    王延中介绍,按照目前600万医务人员这样一个规模,其实这个数量可能还需要再去研究,到底卫生系统有多少人员?如果保600万医生的收入,按照我们目前社会平均工资,其实国内外的经验,医生的收入应该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我们就按公务员工资的1.5倍到2倍来测算,也就是一个医务人员大约10万多块钱一年。600万人,就是6千亿人民币,那就能够保障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

    王延中介绍,中国现在是2万2千亿的卫生总费用,但是医保基金已经是7千亿,还有政府的财政投入有4、5千亿,其实政府用在卫生系统的已经有1万多亿,如果这1万多亿的结构做一个调整,把1万多亿的资金用来保人工工资,按人均10万的年收入,这不算高,也是就6、7千亿的数量。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20:51:54

市民:“医生这行当真辛苦”2012-06-20 09:11 来源 健康报



    ——上海29位市民体验“医生的一天”
    穿上白大褂、别上“实习医生”的胸牌、签订保护病人隐私的承诺书,通过社会公开报名应征来的29位上海普通市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6月12日举办的“医患体验日”活动中当了一天“医生”。

    退休人员周阿姨:

    “医生要做大量沟通和解释工作”

    在普外科四病区,6位“实习医生”在住院总医生李佑带领下听取了夜班交班汇报,接着跟随副主任医师陆兴生一起查房。

    走近565病床,陆兴生笑容可掬地和患结肠癌需要手术的高老太太打招呼:“昨夜睡得好吗?住在医院不太习惯吧?”陆兴生问寒问暖,又向“实习医生”介绍了结肠癌的症状。接着,陆兴生与患结肠多发性息肉的陈先生沟通,问他是否愿意做微创手术。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实习医生”们跟着陆兴生完成了病区所有病人的查房工作。病区护士长告诉“实习医生”,查完房后,医生们就进手术室为病人开刀了,有时一个复杂的手术要持续好几个小时,外科医生需练好“四得”功夫:憋得、饿得、累得和站得。

    “实习医生”、刚刚退休的周阿姨感叹道:“我也陪家人来瑞金医院看过病,只知道排队等候时间长、医生没有笑脸,这次体验了才晓得,医生除了医疗工作外,还要向病人及家属做大量沟通和解释工作,竟然这么辛苦。”

    白领叶小姐:

    “几个小时她一口水都没喝”

    参加完交班、查房,又学习了心肺复苏急救和骨折后创伤包扎,接近中午11时,“实习医生”、白领叶小姐赶到门诊大楼内分泌科,与该科青年女医生张豫文一同接待门诊病人。

    叶小姐发现,几乎每位病人都显得很焦虑,反复问:“医生,我的毛病要紧吗?”“医生,我刚查完血,能不能让检查报告今天就出来?”诊室门口的长椅上坐满了病人,张医生刚给一名病人开了药,另一名病人就递过来一张化验单。从中午11时到下午3时,叶小姐和张医生共接待了41名病人。

    叶小姐感到口干舌燥,头也有点发晕。她说:“张豫文医生是位孕妇,9月就要生宝宝了,但她几个小时下来只是随便吃了个盒饭,连一口水都没喝过,真让人心疼。”

    学生张圣良:

    “体验让我真正了解了这个行业”

    下午2时~3时,同济大学工业工程系大一学生张圣良在急诊抢救室当“实习医生”。

    抢救室100多平方米的空间足足摆了24张床,病床间狭窄得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可是,“120”救护车还在不断往这里送病人,其中不少是外省市的。

    张圣良说,这里的护士总是不停地来回巡视,永远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可还是能听到病人及家属的抱怨声,他们总希望医生一喊就到,但毕竟医院的接诊能力有限,医生也是有限的。

    急诊抢救室陶医生告诉张圣良,这几天,气温较高,“120”救护车送来的多是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老年患者,但其中1/3的病人并不需要来三级医院抢救。这里一年四季都人满为患,刚空出一张床位,马上就会收进新的病人。

    张圣良说:“这次体验让我真正了解了医生这个行业。”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2/6/19 20:54:44

五部门联手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2-06-20 10:38 来源 健康报

    6月19日,卫生部、国务院医改办联合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暨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部署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为重点,改革补偿政策,落实管理监督,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要抓好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重点任务,确保目前试点的600多所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取消以药补医,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刚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从十个方面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工作:一是坚持公益性,履行政府办医职责,建立多渠道长效补偿机制。二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建立新的药品采购机制,切断医药利益链。四是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五是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双控作用。六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七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医院和医生行为。八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九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十是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会议强调,改革中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做好县域医疗规划布局工作,合理确定县级医院结构布局;加强监管,坚决制止医院盲目扩张;履行出资责任,坚决制止县级医院举债建设;研究并逐步化解长期债务,使县级医院改革发展轻装上阵。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承担协调责任,在价格调整、人事管理、内部分配等方面落实政策,赋予试点单位一定自主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头工作,解决好县级医院的人才问题;持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切实履行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责任;主动与财政部门配合,落实好政府财政投入政策。

    会议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主持。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分别结合部门职责进行了工作部署。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和河南省修武县县委书记王建修代表地方发言。

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从徐文医生被严重砍伤所想到的--医生是弱势群体(张友平医生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