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已伤
发表于 2007/8/14 23:20:42
原帖由 tantiancai 于 2007/8/14 15:45 发表
其实就我练马步的这一个月的体会来说,我确实会感到血气上涌,有时都会感到头脑发胀呢。(不知道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之前在马步站桩---快速健身法帖子里,也有人表示练时感觉血气上涌,甚至都流鼻血呢。
晕,是不是憋气了啊,不要在意呼吸!!
andychen993
发表于 2007/8/15 15:37:45
謝謝医盲
逸湘
发表于 2007/8/15 16:57:52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7/8/15 14:07 发表
一开始没老师带就静坐,只怕比马步的流弊更大。:L
高血壓之人
馬步樁與靜坐都不宜
醫盲就指點該練何功吧
醫盲對高血壓卻錯練馬步樁的人也該幫忙一下吧
不該就這樣吧?
逸湘
发表于 2007/8/15 17:00:28
原帖由 andychen993 于 2007/8/16 07:37 发表
謝謝医盲
建議最好把血壓資料發上
會治高血壓的人不多
最好去看看我的文章
如不願接受我的方法
就請醫盲幫忙治治吧
逸湘
发表于 2007/8/15 17:03:38
原帖由 内外兼修 于 2007/8/15 14:04 发表
关系网友的身体健康,还请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当面指导也应让初学者上传照片。有了照片姿势对错也能看个六、七分,懂医的先生看了照片也能判断其身体是否健康、能否站桩。
這是敎功者的責任
醫盲順便回一下流鼻血的帖吧
tantiancai
发表于 2007/8/15 17:47:21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7/8/15 14:07 发表
一开始没老师带就静坐,只怕比马步的流弊更大。:L
附录:去病延龄方便法
不是专门修炼,而仅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者,可用此法,保能如愿。
早晨天微明即起,静坐两点钟。然后洗脸,吃饭做事。夜间亥时下四刻、子时上四刻,静坐两点钟,然后再睡下。每日早晚,共计静坐四小时已足,不必增加钟点。只要有恒心,日日如此,勿使间断,并无妨于做事时间。
冬季夜长昼短,早晨宜在天明以前即起,坐到日出后为止。性急不耐久坐者,起首只坐半点钟,后来渐渐增加到一点钟,再渐渐坐到一点半钟,再增加到两点钟为止,以后即不再增加。
当静坐时,毋须守窍,毋须运气,毋须止念,毋须回光返照,毋须存想丹田,毋须舌搭天桥,手扣合同,毋须眼观鼻,鼻观心,毋须其他一切花样。只要身体端正,不动不摇,象一尊泥塑木雕的菩萨样子,即为合法。两腿或盘或垂,眼睛或开或闭,那些都可以随便。至于两手,或安放在中间,或分置于左右,更不成问题。惟周身衣服不宜束缚太紧,裤带要解松,坐垫要柔软而厚富于弹性,勿使身体有丝毫不舒适之处。蚊虫、臭虫、跳蚤等类,皆要驱除干净。坐长久了,能把自己身体忘记最好。
若嫌杂念太多,用数息法亦可。其实杂念与静坐是两件事,杂念并不妨碍静坐。只要身体静坐不动,杂念听其自然亦无妨(最好是身、口、意三不动,但意不动甚难,先求身、口不动,再渐渐调伏意识可也)。
每次开始静坐之前,及静坐完毕之后,宜兼做全体运动。动功与静功相辅而行,方无流弊。偏于静坐不动,亦非善法。寻常做事、作工、走路之动,乃消耗体力之劳动,不是增加体力的运动,勿以劳动代替运动。
庄子心斋法
静功要做到使大脑绝对安静,排除一切思想杂念。这是下手做静功的首要原则,也是治疗疾病最为有效的良方。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让它一下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了达到静的目的,古人创立了许多法门,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的“心斋”中所谈的“听息”法为最好。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但是听息并非专一死守耳窍,也不要去听呼吸的声音,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的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达到了入静的境界。
凡是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大半兼有失眠症,安眠药片不宜常服,用此听息的方法,可以根本解决问题。而且与《黄帝内经》上面所说“阳入于阴”的理论相合(《灵枢?大惑论》:“卫气常留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丹经书中常有“心息相依”这一道家专门术语,只有用《庄子》中的听呼吸法,心中不需要起念,久听也不会感觉疲劳,才能真正合乎“心息相依”这一轨辙。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之中,借用颜回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揭示了道家“心斋”的高妙义谛,“听息”即是其内的一种方法。
《庄子》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子的字。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中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就可以用“听”字法诀,但又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再深一层功夫来讲,也不是用心去听,而是用“气”去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心也与气合而为一,没有后天知觉了。“气”的本质是虚的,正因“虚”所以才能容纳物体;只有“道”才能把“虚”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能够做到心同太虚,就是“心斋”的境界了。
以上是心斋功夫的做法。这种功夫,本来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为了初学做功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功夫之中,划分个不同的步骤,然后再加以详细的讲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当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就是注意力,“一”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当你开始做功夫的时候,心中的注意力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干扰。如果不能够把杂念扫除干净,功夫很难做到好处。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开始做功夫,就是运用“听”字的口诀。普通人所谓“听”,本来是用两个耳朵,去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这里的所谓“听”,绝不是去听什么声音。这样人们就会发生疑问,既然说是“听”,必然应当存在去听的对象,如果说不是去听声音,那么要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之中,难以找到明确答案。现在特为指出,起初下手,就是听鼻中的呼吸之气。凡是呼吸系统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不应当发出声音,这一点对于修炼的人来讲尤其应当做到,所以才说:“无听之以耳。”虽然说是没有声音,但是自己却能感觉得到鼻中的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即使是双耳失聪的人,也有这个体会,所以才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里又会让人产生疑问了,“心”是有知有觉的,还可以说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为何还要用它去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那么“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如果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应当是:听息的功夫做得时间长之后,“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这时的“气”已经不能作为用“心”去听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去听那个“气”,所以才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心”和“气”虽然团结在一处,但是尚未达到混合境界,还稍微有些知觉。继续深入做下去,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自然就能做到完全无知无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暂时的过度阶段,与其说是用“心”听“气”,使“心”和气互相对立,不如说是以气(中的心)去听(心中的)“气”,使“心”与“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变为融合,所以说“听之以气”。在这里虽然还是在说“听”,实际上已经不再着意于听。成为自然的“听”,是用无“心”而听了。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步下手做功夫,关键在“一”字诀,即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后,就要注意“听”字诀了。随着功夫程度的进展,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反嫌过于执着,所以最后要用“止”字诀。所谓“听止于耳”,就是叫人不必着意于“听”了。此时的功夫已经逐渐入于混沌境界,在身中是神气合一,心中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符合,符合于气)。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看来好象睡着一样。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从“一”、“听”、“止”等境界,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经历过来,最后就达到了“虚”的高层次。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功夫的时候,心里想着要达到“虚”的层次,反而离“虚”十万八千里了。全部“心斋”的义谛,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到此进入更高境界,已为先天。所以最后一步功夫,就要到先天境界之中去体悟。然则庄子所谓“心斋”的义谛,在于直指大道,这已超出静功法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因此筑基法中的静功,只求达到第四步“心气合一”的境界,就是筑基的最高层次,已足够了。
——引自《学仙必成》
医盲先生,我说的静坐是从《学仙必成》里看到的,说是只要听呼吸就行了,不用运气,不用意想的。这样还有弊端吗?
我个人感觉每次静坐过后很容易就睡着了,没什么不良反应啊。
现在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那我该怎么办啊?
医盲
发表于 2007/8/15 23:30:08
原帖由 逸湘 于 2007/8/16 08:57 发表
高血壓之人
馬步樁與靜坐都不宜
醫盲就指點該練何功吧
醫盲對高血壓卻錯練馬步樁的人也該幫忙一下吧
不該就這樣吧?
呵呵,宜将奋勇追穷寇啊。
医盲早就说过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医盲现在就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去学逸湘先生的功法。
医盲
发表于 2007/8/15 23:43:56
原帖由 逸湘 于 2007/8/16 09:03 发表
這是敎功者的責任
醫盲順便回一下流鼻血的帖吧
就再让你追打一次。鼻血的问题很简单,排除本身身体疾病,证明经过锻炼卫气充盈,表寒疏解。该练者只要回忆一下出鼻血之前有无受凉就知道了,并且是不是每站都流鼻血。
若是逸湘先生认定是马步的问题,不妨也收下那位纠偏好了。希望今后天下逸湘先生一功独存,万民之幸也。
原来只认为先生只是过于执着迂腐,现在看来不仅于此。从此免谈好了。
医盲
发表于 2007/8/15 23:52:04
原帖由 tantiancai 于 2007/8/16 09:47 发表
医盲先生,我说的静坐是从《学仙必成》里看到的,说是只要听呼吸就行了,不用运气,不用意想的。这样还有弊端吗?
我个人感觉每次静坐过后很容易就睡着了,没什么不良反应啊。
现在真的有些不知 ...
你练过多久了?有什么特殊的景象?若严格按其所介绍的练,且无特殊景象发生,循序渐进的修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tantiancai
发表于 2007/8/16 00:23:56
原帖由 医盲 于 2007/8/16 15:52 发表
你练过多久了?有什么特殊的景象?若严格按其所介绍的练,且无特殊景象发生,循序渐进的修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练了快半年了吧,并无特殊的景象,只是文章也说过,要“动静结合”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就在一个月前开始练习医盲先生说的“摇肩”“通臂劲”和“马步站桩”的。前两者感觉还行,就是汗多了些(不过是夏天,而且我把空调电扇都关掉才练的,应该没问题吧),就“马步站桩”感觉头有些胀。
但是最近去量血压又确实恢复正常了,所以我感觉医盲先生介绍的东西还是很有效果的。
只是看到天缘医人版主说的,“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宜练桩功,练至心跳血流加速时,易冲脫血管壁上粘附的血脂,随气血上涌导致溢血或中风……”感觉又有些害怕,毕竟现在才 23 岁,没办法把生死看得那么淡……
[ 本帖最后由 tantiancai 于 2007/8/16 16:2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