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总结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

2011/7/29 19:26|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073| 评论: 0

摘要: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 ...
胃脘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亦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现代西医学所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故多多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肝郁克伐脾土,脾胃气机不利,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腐熟功能失调,又易生痰、淤等病理产物。故老师治疗胃脘痛多喜用柴平煎(即小柴胡汤平胃散)加减治疗。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健脾和胃之功,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柴胡疏解少阳经中之郁热邪,黄芩清解胆腑之邪气,柴胡、黄芩合用,以清解胆腑之邪热;呕为少阳之主证,半夏、生姜性味辛温,辛能散能行,用之即可调和胃气而降逆止呕;党参,炙甘草,大枣,甘温补脾益气,甘可缓急。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六味组成。此方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导滞,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胀满,对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下痞,凡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者效佳。治疗胃病时多把大枣去掉,因胃病多呕,而“呕家不喜甘故是也”。
现将老师临床治疗胃脘痛典型病例整理一二,共同道参考。
病例一
郭+,女,27岁,口泉树脂厂,2006119日就诊。该患者一月前胃痛,烧心,时恶心。于矿务局一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炎”。经口服“吗叮林、法莫替丁”等药物治疗半月效差。遂来我处就诊,自述胃部隐痛,烧心,恶心呕吐,乏力心慌,胃脘部怕冷舌淡红苔白厚略黄,脉细弦滑。辩证为:“肝胃不和,寒湿化热之证”。处方以柴平煎合百合乌药汤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百合10克,乌药10克,九香虫10克,木香10克(后下),砂仁10克(后下),蒲公英20克,竹茹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1116日二诊。药后患者胃痛消失,恶心呕吐亦消失,唯胃部仍觉凉,余均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效不更方,守上方去竹茹,加炒白术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1123日三诊。药后诸证消失。舌脉同前。守二诊方六付巩固。
病例二
刘++,男,36岁,公司职员。2006年11月11日就诊。患者于2005年4月感胃脘疼痛,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胃镜检查:慢性胃炎伴糜烂,HP(+)。经医院输液,口服药物治疗半年余,病情反复,经他人介绍来我处就诊。患者当时面色黧黑,欠光泽,自述胃部疼痛隐隐,乏力神差,身冷胃凉,口苦纳差,大便不爽,1次/2-3天,质干。腹诊:胃压痛(+),脐周压痛(+)。舌红苔白厚,舌体胖边有淤点,脉沉弦滑。辩证:肝郁脾虚气虚血淤 。处方柴平煎合百合乌药汤及失笑散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炙甘草10克,苍白术10克,厚朴20克,陈皮10克,百合10克,乌药20克,蒲黄10克(包),五灵脂10克,公英20克,元胡10克,木香10克(后下) ,砂仁10克(后下),麻仁30克。六付,水煎服。
20061118日二诊,药后胃痛缓解,纳食及精神较前好转,仍感胃部凉,大便每天一次,便后不爽,舌红苔白略厚,脉沉弦。守上方减麻仁量10克,加生大黄6克,吴茱萸10克,黄连6克。
20061125日三诊,药后大效,胃已三天不痛,纳食佳,大便通畅,胃凉大减,舌脉同前,守上方又服24付痊愈。
病例三
狄++,女,28岁,矿务局机关。2006121日初诊。胃痛三年余,经多方治疗,遍服中医药物,效果甚微,经他人介绍,求诊于吾师。当时病人面容痛楚,面色萎黄,胃脘疼痛,怕凉,烧心反酸,呃逆嗳气,纳差,便溏,1/天,舌淡红少苔,脉细缓。辩证:肝胃不合,脾运失常。处方:柴平煎合百合乌药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苍白术10克,百合10克,乌药10克,吴茱萸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后下),砂仁10克(后下),焦三仙10克。六付,水煎服。
2006121日二诊,药后患者感觉较好,面容较轻松,胃痛,烧心等症状减轻,仍感胃凉,纳食可,大便亦基本成型,口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效不更方,守上方加炒山药20克,六付,水煎服。
2006128日三诊,患者喜告,症状十减其六七,仍微感胃凉,胃痛亦基本消失,唯纳食多则感微有胀痛,余可,舌红苔白,脉缓有力。仍守上方减吴茱萸10克,加乌药量20克,六付,水煎服。
患者前后共服药70余剂,其病告愈。
以上三例病例均以柴平煎加减治疗,虽病相同,而证型又不完全一样,但均可以使用柴平煎通过加减使药病相投,加减法可以参照以下方法:疼痛较甚,可加九香虫,刀豆子及绿萼梅等来行气止痛,运用九香虫乃老师跟随中医大家刘渡舟先生之心得,其止胃痛力量最强,绿萼梅则多用于胃痛兼有口干等阴虚证时,可以酸甘化阴;如有烧心患者,可加蒲公英,丹皮,左金丸等;吞酸则可加用乌贼骨,左金丸等;胃纳不佳时可用焦三仙,鸡内金,木香,砂仁等;如胃络有淤可加失笑散,元胡等;胃凉较甚可增乌药量,干姜,吴茱萸等;伴有呃逆、嗳气症状可加旋复花代赭石等。
临床上病情变化万千,证型亦各不相同,书中介绍肝胃不和型的胃病适用此方,然吾认为其不可尽然,其法乃为人制,中医已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亦可以一 方之法,变化万方之法,《易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本以混沌,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法亦是中医的纲领原则,学习则要举一反三,老师则是有此能之人,一方中亦统治万般疾病,小柴胡汤乃枢纽之方,枢者,有开合枢转之意,是谓病邪从表及里,由里退表,一般均会及此,故此方堪称“中正之方”,亦合“胆为中正之官”,方以辛开、苦降、甘调三法合用,又有开上,畅中,渗下,通利三焦之效。即《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内涵所在,  故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吾认为只要加减化裁精确则可通治。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以上是本人随师学习心得一点,概不能代表老师之全意,因老师治疗胃病病例千百,不能尽到,以此之点滴供同道借鉴批评。

本文内容由 doufu2001001 提供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