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非典型”医生猝死事件值得警惕-[47期][zt]

2014/5/3 05:15|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3062| 评论: 0|原作者: hhbffq

摘要: “非典型”医生猝死事件值得警惕-http://fj.ifeng.com/zt/fhsd47/【按:运用中医药能不能预防人猝死?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有“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论,在运用中医药调畅人体三焦的前提下, ...
非典型”医生猝死事件值得警惕-[47期][zt]
http://fj.ifeng.com/zt/fhsd47/
【按:运用中医药能不能预防人猝死?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有“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论,在运用中医药调畅人体三焦的前提下,在方药中加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经络辨证用药——人体五脏元真没有不通畅之理—-气功导引等也是保持人体五脏元真通畅的重要方法—-这是治病求本,万举万当的根本预防措施!至于西医药的抢救术,治标则可;而西医的预防方法:如-充分休息啦,平常多作体育运动啦,按时体检啦,吃西药预防啦,管不管用?我看不怎么管用-理由很简单:没有掌握“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一人体正常活动的生理规律。可惜通观以下全部新闻报道,全是西医药的“话语权”描述,真是误人不益己——《中国中医药论坛》的坛主:桂枝汤先生、中国中医药报的某记者两位坛主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猝死——吓得第三任坛主(也是中国中医药报的某记者)上任不久之后,干脆把论坛关掉完事-不操心不发病?关注此事者,请发表你的高见!】
2014-04-22 凤凰福建新闻中心出品 编辑:卓玉桢

4月8日凌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一名年仅31岁的骨科医生在家中猝死。近日,此事在网络上,尤其是医生圈中掀起了不小的震动,不少人对此表示哀悼、惋惜,甚至愤慨。医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当下的医疗环境对医生来说是“逼死一批、逼走一批、逼疯一批”。网友普遍认为该医生猝死与“每周六天、二十四小时待命”的过度疲劳不无关系。

无证据证明此次事件为“过劳死
近年来,全国医生猝死事件频发。2011年11月,同样是在福州,也曾发生过类似案例,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一男性医生,与朋友喝茶聊天期间突发心脏病,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然而,与多数网友的推测、判断不同的是,这次事件并无足够证据支撑“过劳死”一说。
从工作性质上说,“住院总医师”在医院中确属工作量较大的岗位,但是据协和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政人员介绍,该院有二十几位“住总”,驻院期间均有安排休息时间,很难认定为过劳。但是当编者要求院方提供死者生前排班表的时候,院方明确表示了拒绝。
从生活压力上说,该医生为福州本地人士,新婚未育,父母虽退休在家,但其本人眼下并无过重的赡养老人、养育儿女重任,并没有不可排解的生活重担。
从生活习惯上说,据死者生前同事介绍,陈医生特别爱好打篮球,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平时看起来身体挺好的”。虽然死者事发前一天还去打篮球,但是因为其平时都有保持较大的运动量,所以很难讲猝死是因为突发剧烈运动导致。
但是,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是有目共睹的,伴随而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如目前实行的无假日门诊,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加班,医务人员的体力必然要透支。很多医生退休时都是疾病缠身。医生基本上很少准时上下班,一名从医37年,同时曾任医院管理者的吴医生坦言,自己都是提早半个小时上班,在7点半就开始看病,但往往要下午一两点病人才看完。“医生的过劳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目前包括医师行业部门对于医生更多的是行为规范,而对于医生自身健康关注都很少,希望在这种现状下,多给医生一些理解。”[详细]【【福州35岁医生突发心脏病猝死 疑因工作生活压力大
2014年04月22日 16:34
来源:东南快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 黄淑平 韩燕丽)前日下午,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一男性医生,与朋友喝茶聊天,突发心脏病,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 昨日下午,福州市第一医院办公室一负责人介绍了事情的相关经过。 据悉,猝死的
本报讯(记者 黄淑平 韩燕丽)前日下午,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一男性医生,与朋友喝茶聊天,突发心脏病,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
昨日下午,福州市第一医院办公室一负责人介绍了事情的相关经过。
据悉,猝死的医生姓林,今年35岁。8日15时许,林先生和几个朋友在省体附近的一家茶馆喝茶聊天。16时左右,林医生准备起身去接孩子。刚站起来,就“扑通”一声直接倒向了地面,口吐白沫、不停地抽搐,朋友怎么叫他都没反应。
16时20分,林先生被送到福州总院急诊科,但心跳已经停止。
福州总院急诊科张伟主任透露,林医生是突发心脏病猝死。对林先生做身体检查后,并未发现他有任何基础病,而且身体一向很好。
那为何会猝死?张伟表示,像林先生这样35岁的年龄,不仅要面对家庭的压力,还要承受作为急诊科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如果这种压力长期积累超出人体所能承受范围,就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猝死的意外,就是所谓的“过劳死”。
张伟认为,抢救来不及还有另一关键因素——意外发生时,在场的人没有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林先生送到医院时,已是意外发生后20分钟。目前医疗界对于意外事故强调三个环节:现场急救、120急救、医院抢救。意外发生后的10分钟,是现场急救的“白金时间”。
如果在场的人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就有可能先稳定林先生的生命,送到医院后也可以保证抢救的有效性。一旦错过了“白金时间”,大部分的病人都抢救不过来。
医务人员自述
急诊科的林医生“过劳死”让很多的医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事实上,很多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在超负荷工作。昨日,多位医生接受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状态。
急诊科
医生
一个班次12小时保持高度紧张状态
睡觉时一听到120急救声就会醒
昨日,福州一家三甲医院不愿透露姓名的急诊科肖医生说,急诊科的医生随时都在和生命作斗争。
他透露,急诊科里的医生有不同分工,但上班时间基本分为二班倒、三班倒,一个班次有的要上12小时,有的要上24小时。一年下来,有2/3的时间在上夜班。在上夜班时,他们都要保持百分百警惕,随时等待抢救工作。因为随时都有病人送过来,所以整个晚上基本上不能睡觉;接诊的病人危重的,还要有体力快速跑,将病人送进手术室,上了手术台一站就是2-3个小时。
“不仅体力消耗大,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状态,脑力消耗更大,有时候下了手术台整个脑袋就是嗡嗡响,但还是得强迫自己保持清醒。”肖医生说,几年工作下来,急诊科医生都会有神经衰弱和“职业病”,“不上班的睡觉时间,一听到120的呼救声,就会自觉醒过来,老有幻觉自己是在手术室,准备做手术。”
除了工作忙,即使有休息时间,他们也闲不了。“虽然急诊科医生班次编排为上3天班休息2天,但由于急诊科医生要接诊不同意外的病人,对知识要求很全面,休息的时间,除了要到病房查房,还要看看医学专业书籍和上网查阅资料,没有一天能真正放松自己。”
肖医生说,这样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调节,任何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垮掉。
医生
一个星期上7天班
门诊中常没空上厕所
“早上坐到门诊椅子上,一直坐到所有患者离开。”一家省级医院的一知名儿科医生说,他一周三次的门诊都处于患者的“包围圈”中。几乎所有儿科医生都面临这种情况,不少患者也在赶时间,一直催“快点快点”,医生在门诊中往往连上厕所、喝水的时间都挤不出来。“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全家都很重视。儿科医生们风险比较高,神经自然绷得紧。”该医生说。
此外,由于很多医院儿科都萎缩了,很多患者集中到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加上目前儿科医生缺口不小,更是加大了儿科医生们的压力,经常每个医生一个早上的门诊量就有四五十个。
“常常一个星期上7天班。”该医生说,“由于患者很多,周末上班变得正常。”作为一名儿科主任医生,每天上午7点半就要到病房进行巡视,查看患者的具体情况,门诊结束后,中午来得及吃顿饭算好的,马上就得到病房去,因为那里还有很多入院的患者在等候医生。医生们的下班时间也是“浮动”的,每次上午的门诊都要延迟到12点半以后,甚至超过下午1点。晚上下班前,还得到病房查房,没有问题才能离开。有的时候为了病情变化的患者,到半夜12点多甚至凌晨才能下班也是家常便饭。
如何保障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自我调节、定期体检很重要
多人建议:强制休息
昨日,不同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医生的工作虽是超负荷高强度,但其看病救人的责任不能变,因此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很关键。
一位医生表示,医生的工作时间长,因此要利用休息的时间,做些运动或参加一些愉悦的活动来放松自己,每年还要定期做一些针对性的健康体检,如心电图、拍胸片、B超、生化常规检查等。
而对于医生工作时间长休息少的局面,几位医生都表示,应该制定医生”强制休息”这样的政策,使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更有保障。
相关新闻:
·30多岁男子突发抑郁症 原是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
·广东东莞派出所中队长跳桥身亡 疑因工作压力大
·晋安一30岁搬运工猝死出租屋床上 疑因饮酒过量
·榕24岁IT男晕倒公交站猝死 网友感叹职场压力大
·24岁网编晕倒公交站猝死 网友叹职场压力大(图)
卓玉桢
看过本文章的人还看过:
[责任编辑:卓玉桢]
标签:医生 压力 突发心脏病http://fj.ifeng.com/news/fgbm/detail_2014_04/22/2170073_0.shtml】】

猝死死因探究离不开尸检
在医学上,猝死死因是很难界定的,而且离不开临床尸检。在医院发生此类猝死事故,死者家属难接受,医院也因责任划分倍感头疼,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部门提出需要尸检时尤甚。不尸检就查不清原因,搞不清责任分配,无法给医生警示,而要尸检就须经死者家属同意,但绝大多数家属碍于风俗等原因不同意。
据报道,这次事件中陈医生是在家中猝死。院方表示,死者家属不同意进行尸检,所以死因更加无法确定,发文时,编者仍未能与死者家属取得联系,此事未得到死者家属的确证。
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助荣介绍,临床上发生猝死的人,60%有心脏问题,此外是脑血管肺栓塞者。年轻人发生猝死,多数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但事实上他们的心脑血管已经发生病变,只是这些病变“隐藏”在身体内部,反映在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不明显,很多时候被年轻人当作是工作太累、压力大。[详细]【【福州31岁骨科医生猝死 一周值6天班新婚不久
2014年04月22日 16:30
来源:东南快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 林雅黄淑平 前日凌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一名年仅31岁的骨科医生在家中猝死。这两日来,此事在医生圈中掀起了不小的震动,引发了医生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反思。 据协和医院的人士介绍,该医
□本报讯记者 林雅黄淑平
前日凌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一名年仅31岁的骨科医生在家中猝死。这两日来,此事在医生圈中掀起了不小的震动,引发了医生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反思。
据协和医院的人士介绍,该医生是协和医院骨科的一名住院总医师,姓陈,今年31岁,在2008年毕业后进入协和医院。4月8日凌晨,陈医生在家中发病后被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当日早上6点,又被转到了协和医院进行抢救,但最终陈医生没有醒过来。对于陈医生致死的病因目前并没有明确。
猝死医生新婚不久一周有6天要在一线值班,24小时待命
与陈医生差不多时间进入协和的一名医生介绍,陈医生是很开朗、阳光、上进的一个人。新婚不久,平时看起来身体挺好的,事发前一天还去打篮球了。 他猜测陈医生的猝死是平时劳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因为作为住院总医师平时1周休息1天,剩下的6天都要在一线值班,24小时待命。白天是按照正常上下班,没事可以休息,但晚上就要随时待命。“到今年9月,他就将升为主治医师了,没想到一切在此刻戛然而止。”
当记者联系上协和医院骨科的相关医生想了解陈医生的事情时,该医生正在手术,而手术预计要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匆忙讲完就挂断了。
不过,8日参与抢救的协和医院一名急诊科医生记录下了这个悲伤的一刻,并发上网络。福州不少医生在微信、QQ、微博上都转发了这条消息。该急诊科医生记录下了抢救的一刻:
“在抢救室的内科的,外科的,儿科的,神经科的,还有闻讯赶来的神经外科的,心外科的,骨科的,心内科正上班的,已下班的,还有途经抢救室的医生护士,没有人组织的,参加到抢救的行业。尽管到医院时在院外已经复苏了三小时多了,可大家仍不愿放弃,仍不忍放弃这年轻优秀的同事,妻子眼中新婚的丈夫,父母掌中独生的儿子。”
同时,该急诊科医生也感慨目前的工作现状:通宵的夜班,长年拖班的手术,风里来雨里去,冬天吹着北风,夏天坐着烤得有五六十摄氏度的车子一趟趟出120。没有节假日,天天查房,连上个卫生间都要向护士报备。吃顿饭都三下五除二勿忙倒入嘴中。谁都不是钢铁侠,没有社会的伤害医生也会累倒下……
医生分析:工作压力、强度大是年轻人猝死第一高危因素
陈医生平时身体挺好的,为何会猝死?对此,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助荣介绍,临床上发生猝死的人,60%有心脏问题,此外是脑血管、肺栓塞者。年轻人发生猝死,多数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但事实上他们的心脑血管已经发生病变,只是这些病变“隐藏”在身体内部,反映在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不明显,很多时候被年轻人当作是工作太累、压力大。
罗助荣说,年轻人会发生猝死,第一个高危因素肯定是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大,例如从事IT、医生、媒体、银行、金融等行业。其二,本身有一些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容易形成血栓。其三,长期进行高强度高负荷运动者,如运动员。长年累月做高强度训练,导致迷走神经过度紧张,使心脏、肺、脑等脏器超负荷,一旦负荷超过身体极限,就会一瞬间垮塌,引起猝死。此外,一部分工作强度大的白领,平时基本不运动,突然大强度运动,也容易发生猝死。
一名从医37年,同时曾任医院管理者的吴医生坦言,医生猝死对于业内来说,并不奇怪。特别是中青年的骨干,上有老下有小,功未成名未就,他们需要奋斗。而医生的成就是速成不了的,没有经过长时间临床第一线的经验积累,很难有所成。
由于医学目前没有达到理想程度,疾病也是随时发展,医生本身就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是有目共睹的,而伴随而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如目前实行的无假日门诊,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加班,医务人员的体力必然要透支。很多医生退休时都是疾病缠身。
一名医生基本上很少准时上下班,吴医生都是提早半个小时上班,在7点半就开始看病,但往往要下午一两点病人才看完。“医生的过劳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目前包括医师行业部门对于医生更多的是行为规范,而对于医生自身健康关注都很少,希望在这种现状下,多给医生一些理解。”
一名住院医师自述
我可能是下一个,我老婆不让我干了
因工作劳累、身体透支而过早离去的医生其实不止一个陈先生。2011年11月10日本报就曾报道福州市第一医院一名35岁急诊科医生猝死的。
那么陈医生所处的住院总医师这个职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状态?记者采访了多名住院总医师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
据医生们介绍,在大型医院,都会设置此岗位,其目的是为了在晋升主治医师前承担较多的工作量,以便得到高强度工作压力的锻炼。其特点为:每周6-7天工作,每天24小时内均在病区或在附近,以便随时在岗。这些医生被简称为“老总”,但业内把住院总医师比喻为一台随时待命的“救护车”,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田医生,1981年出生,毕业后进入福建省级某三甲医院医院工作,四年都在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目前为神经外科住院部住院主治医生。
“我可能是下一个。”昨天,这是田医生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对于同行发生的事故,田医生说他们临床的医生通过微信平台都知道了,大家看到这个悲剧后,没有恐惧,而是很坦然地想到,自己可能会是下一个发生猝死的医生。田医生说,相比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更辛苦,不仅要完成内科医生同样的任务,基本上每天还要做手术。
“我已经吃了一个月的阿司匹林,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类的药,因为总感觉胸口痛,吃了药会舒服一点。”田医生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自己的胸口总是会痛,这很有可能是猝死的一些先兆症状。但为了能够正常工作,他只能先吃点药减轻下疼痛。田医生说,三月份连续二十几天,他每天都有手术,最长的一天连续做了9个小时的手术,而除了手术安排,他还要做其他工作,那一天他加班到了午夜12点才从医院下班回家。田医生说,清明放假三天,自己每天都像正常上班一样,到医院查房,仅有的休息时间,是有两天能够在晚上6点的时候早下班回家。
“我老婆不让我干了。”田医生说,四年来他在家的时间还没有在医院时间的1/3,近一个月自己有不舒服,会利用病号少的时候偷偷休息下,但是除了请假和外出开会,他每天都必须在医院上班,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空去做体检。
田医生说,每天7点30分到医院,与前晚值班的医生交班后,他一天的工作就真正开始了。田医生给记者列了一份自己一天的工作安排。
8点:传送当天需要手术的幻灯片;8点30分:与家属进行术前讨论;
9点:查房,田医生一人负责15个病人;
10点:给每个病人开医嘱,过程中遇到紧急送来的病人,还要进行抢救,此外还要给患者换药、做腰穿等工作;
12点:下班吃午饭;
12点30分:赶往分院查房,开医嘱;2点30分:回到本院,下午上班;3点:与家属术前谈话;3点30分:开始手术;18点:手术结束;
18点30分:吃晚饭;
19点30分:写当天的病例,病例多,要加班四五个小时;接下来晚上的时间要随时待命。
相关新闻:
·福州金康路一小区岗亭内30岁保安值夜班时猝死
·福州一男子118路公交车上猝死 可能是天热中暑
·福州香江枫景小金星幼儿园撤班 五岁娃哭了一宿
·12岁少女一天呕吐40次 医生困惑以为其怀孕
·福州19岁小伙游泳失踪 两天前一少年同一水域溺亡
卓玉桢
看过本文章的人还看过:
[责任编辑:卓玉桢]
标签:医生 骨科 新婚http://fj.ifeng.com/news/fgbm/detail_2014_04/22/2170051_0.shtml】】

抢救不及时是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猝死抢救来不及还有另一关键因素——意外发生时,在场的人没有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不少人在急救医生赶到时已经死亡。目前医疗界对于意外事故强调三个环节:现场急救、120急救、医院抢救。意外发生后的10分钟,是现场急救的“白金时间”。
如果在场的人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就有可能先稳定事主的生命,送到医院后也可以保证抢救的有效性。一旦错过了“白金时间”,大部分的病人都抢救不过来。
目前,欧美、台湾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全民推广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术训练。在美国,因CPR的普及,西雅图统计突然猝死病人在急救後51%存活,其中11%可以健康出院;而在芝加哥机场,以停机室持续播放CPR教学,统计急救成功率达23%、其中56%可以健康出院。
而每个人接受CPR训练并学会应用的时间,平均不足10分钟,项目成本并不高。故此,笔者在此呼吁,政府和红十字会尽快推广全民CPR训练,挽救更多生命。[详细]【【福州多人猝死 医生:无心脏病也会猝死
2014年04月22日 16:33
来源:福州晚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月23日,一名五旬男子骑车经过鼓山下院停车场时倒地猝死。据介绍,男人有高血压,心脏一直不大好。22日,家住湾边路秋月苑的王依伯去小区门口取水点取水,提到自家楼下的电梯口时突然不省人事,亲属赶来时发
11月23日,一名五旬男子骑车经过鼓山下院停车场时倒地猝死。据介绍,男人有高血压,心脏一直不大好。22日,家住湾边路秋月苑的王依伯去小区门口取水点取水,提到自家楼下的电梯口时突然不省人事,亲属赶来时发现他已去世。21日,一名依伯在10路公交车上突然开始抽搐、脸色逐渐变青、小便失禁,最终没有苏醒过来……30日,记者统计发现,福州11月媒体报道的猝死事件就有6起,其中多是心源性猝死。何为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记者咨询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丰。
冬季猝死风险加大
据陈医生介绍,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造成的突然死亡,也会发生在原来没有心脏病的人身上,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小雪节气过后,天气转凉,医院接诊到心绞痛心力衰竭的的老人多了,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活动后容易疲劳。
对于福州本月多发的猝死事件,陈医生分析有如下原因:一是入冬后,人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从而大大增加脑出血心肌梗死的风险。如果遇到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的情形,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猝死;二是有长期慢性疾病病史的人对自己的疾病不够重视,这些人中有的平时在生活中有心绞痛,但仍以为坚持一下身体就会自然恢复,结果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也容易导致猝死。
陈医生建议,寒冷天气,有基础性病变和经常熬夜的人,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平时要定期到医院体检;避免活动量过大的运动。
没有心脏疾病的正常人也会猝死
除了老人,年轻人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人群。有些年轻人平时看上去正常,体检却被查出有心肌病、供血不足等。与高危人群相比,这类人群危机意识差,死亡风险高。尤其对于那些几乎不检查身体的人而言,如果存在冠心病隐患,很可能突发猝死。
陈医生表示,现在有许多年轻人的工作强度大,平时又加班、熬夜、抽烟、喝酒,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成为猝死隐患。在过度疲劳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内分泌等处于兴奋的状态,心脏容易发生紊乱。像之前发生的女硕士、上班白领、淘宝店主等“过劳死”就属于这种情况。
陈医生表示,心源性猝死发生便很突然,时间很短,不像其他疾病可以在医护人员赶到前进行急救,到场后往往抢救无效。因此,陈医生提醒,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就应做好预防工作。当身体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和治疗,最好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对于高危人群,平时外出可随时携带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养成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适当休息。
相关新闻:
·福州中年男猝死大巴 全车无一人懂急救(组图)
·福州鼓岭自助菜摊 无人看管也能日入数百元
·福州公交司机缺口1300多人 线路增多无人驾驶
·实拍医生重症监护室内多次拳打心脏病人胸部致其死亡
·心脏病多发于凌晨 盘点8种病在夜间会加重
卓玉桢
看过本文章的人还看过:
[责任编辑:卓玉桢]
标签:医生 心脏 福州http://fj.ifeng.com/news/fgbm/detail_2014_04/22/2170068_0.shtml】】

隐藏在医患纠纷舆论焦点下的医生过劳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一个个医生的猝死仍然换不回足够的重视、公开的讨论、切实的解决。如果上述问题涉及政府医疗投入、医院体制等等宏大问题一时无解,那么可否退一步,现在就开始推广全民CRP训练呢?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