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古代的医生

2015/3/16 23:18|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10014| 评论: 1

摘要: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所以中医很难学习。现在几乎很难找到好的中医医生了,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 ...
其实以前我就在想,古代的官吏,是否真如现代描述的那样的凶暴贪婪,丹溪翁如果生在现代,呵呵,恕我直言,能否顺利活到30都不知道,看看那位爆光“白宫”后来死因不明的人(当然,官方说法是自杀,但这年头自杀的人似乎太多了点)就知道了。像丹溪翁年轻时那样,在现在叫“刁民”,他要生在大城市还能做个愤青,要生在某些农村,呵呵,恐怕连村长那一关都过不了。而且现在的教育制度,咱们本来有远大前途的震亨同学,恐怕只能在应试教育中一路考过来,过五关斩六将,然后上一个所谓的名牌大学,接着读研究生,读博士,然后在写字楼里面分析市场走向、调研市场需求、设计企划案或者忙着写论文、申请课题、评副教授职称等等等等,最多也不过留学国外,给洋鬼子打工,累死累活为一张绿卡……不过如此,世上多一个挣名挣利的庸碌众生,少了一个慈心为民的大医学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震亨同学可能应该庆幸自己生在700多年前的中国。

至于国学发展的问题,其实早在鲁迅、梁启超他们那个时代就对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有过大的争论,当时分为两派,当时争论的焦点并非现在某些人老在议论的繁体字和简体字,那是建国后的事情,当时吵的是白话文和文言文的问题。鲁迅他们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是糟粕,是吃人的礼教,是该废弃的,应该大力推广新文化,大力推广白话文,鲁迅还建议青年不要读古书,不要学文言文。而梁启超那一排则认为古中国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你不能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应该批判地学习,建议文言文和白话文并举,并不厚此薄彼。但最终结果大家知道了,五四以后,德先生和赛先生流行起来,中国古文化被认为迂腐、落后。鲁迅他们那一排大获全胜。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德先生和赛先生水土不服,都加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照搬国外的行不通,自己老祖宗的根又被扔掉了,这下慌了神,赶紧把一堆旧得都快掉渣的书从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找出来,然后来一帮年纪轻轻的学者们煞有介事的讲谈,再找一帮小孩子来穿着古代的长衫来读经。我不能说这一点用都没有,但是,中国古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被破坏掉了,再想回到以前已经不可能了,就好像北京的公交系统上都有打卡机,人们都通过IC卡来刷票,如今公交车和上面的打卡机已经不在了,你拼命去研究那个IC卡,有什么意义吗?如今的古书,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但书上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谁知道?有几个国宝级的国学大师,如今都80多90了,他们一旦仙逝,那个时代也就永远的离去了,届时中国人也就和印度人、埃及人一样,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再也不是古时那拨创造灿烂文明的人了。
古中国的文化其实是个整体,文言文是其载体,“秀才学医,入笼捉鸡”,只要很好的掌握了文言文,很多东西学起来都快,不像现在的医学生,哦!读起来简直要人命,你要是业余的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有这个原因,所以很多古代的将军,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有些官员,同时又是医学家,有些医生,同时又是易学家,有些天文学家,同时又是数学家等等等等,一个人在很多领域同时有成就在中国古代是很常见的事,但是现代,很多科技人员在语言表达上有很严重的问题。古代君子六艺,是基本条件,但现在,除了死读书就不会干别的,出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就很了不起了,哪想到在古代这是基本素质。
啰里八嗦了那么多,浪费大家时间,很不好意思,请大家继续关注震亨同学的发展。俗话说,大器晚成,震亨同学的事迹说明不怕起步完,就怕你不干。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