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上) 是文至此,基本上将2014年以前“厥阴风木司天”所遗留下来的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等问题论说完毕,接下来即将进入“少阳相火在泉”所可能带来的问题作治未病上的探讨。本文藉此中场休息的空余,来跟大家聊一下心得。说到治未病,或者说到养生,这可以说是本文的主题,也是当下最为热门的行业。习大大曾经说过“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看来我们还真是幸运,有些人连中华文明宝库的门都找不着,我们竟然还拿着钥匙),现在就以养生为门,看看能否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 我们可以把这个宇宙世界分为三类,分别就是:物质,能量,信息。而这三类与中医的精气神“三宝”说法其实是一致的,即精对应物质,气对应能量,神对应信息。我们经常说生病生病,那么请问:病是怎么生出来的呢?答案大概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病是由病毒、细菌等所生;第二、病是由风寒等邪气所生;第三、病由心生。三种答案都没有错。第一种是基于物质的层次,第二种是基于能量的层次,第三种是基于信息的层次,或者说是神明的层次。 然后我们再看看“病”的造字,是“疒+丙”。丙在五行中属南方火,心在五脏中也对应火,故代表古中医的核心论点:百病皆由心生。五脏之中,即肝心脾肺肾里,唯有心是没有月字旁的,而月字旁其实是由肉字旁变化而来的,意思很明确,古中医所说的心,绝非今天我们所认为的肉质心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即由此来。这里所说的神明,也就是“三宝”里面的神了。可以这样说,古中医不但认可病由心生,还以此造病字,是即病的真正本源,即是神明出现了问题。 美国有一位叫做汉斯·塞利的医生说:“动物处于情感压力时,脂肪从身体沉积物中被吸出来,全部进入血液并沉积在动脉壁上。推测起来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产生了很多的顶级杀手,动脉硬化症和冠状动脉疾病。” 懂中医的一看就知道这是情志病,或者说是心理所引发的问题,然后中医还有五行相克的处理方法呢!比如火克金喜胜悲之类。问题是,如果不是引用这样一段话,又有多少中医会在处理冠心病的时候会联系到此病的本源竟然是情感压力?这难道不是病由心生的最佳表述吗?如果我没有在此再次强调,即便你看了《上工食治:冠心病食治方略》,然后用里面介绍的方法处理了实质的问题之后,你会像我那样下医嘱,建议对方调整心态,然后孝敬父母、仁积善德吗?各位,不是说好要治未病么,如果对方不遵医嘱,也就是不配合你,你还怎么治未病呢?各位,任何物品与治疗方法,其实都只不过是给双方一个支点。 那么,我为什么如此注重“仁”这个理念呢?《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这在《道德经》里面是说得很清楚,可惜看得懂的人已经不多了。道与德,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基本已经失去,于是孔子只能勉强地强调仁。所谓“医为仁术”,仁者主生,主和。这不仅仅是对医者的一个道德约束,它应该更具学术内涵!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那什么是礼呢?子曰:“礼之用,和为贵。”那什么是和呢?《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说,我们不可能避免喜怒哀乐,但一定要懂得“中节”,一定要懂得有节制,这就算是平和了。比如任何人都有发怒的时候,但谁懂得发怒的那个时候加以节制,那么就勉强算是平和的了。我们在前面教了大家怎么加以节制,就是摄道家的六字气诀中的“嘘”字诀啦。如果你的敌人不懂得这些,要害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每天都弄一大堆美食等着他,然后在他吃饭的时候,审问他给他压力,或者惹他发怒,保证他很快就得各种奇难杂证而痛苦不堪。 (下) 孙思邈说:“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基本上西医治病真的像行刑似的,放疗化疗抗生素,还动不动就刀光剑影,所以没有上过手术台,你很难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然后我们不是说自己是中医么,孙思邈告诫我们要谨守“以礼齐人”,是以“礼之用,和为贵”,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人和的问题。除了仁和,我实在再难以找到可以真正治未病的物品。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医呢?老子就是这一类人的代表。可以这样说,下医走下五行而着重治人的病,中医走正五行而着重治病的人,上医走上五行而着重处理人在天地之中的“自然”关系。 《庄子·天道》中说:“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夫!无私焉,乃私也。” 老子说: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不以物喜,博爱而大公无私,这就是仁义的主要情况。老子说:唉哟哟!刚才的话,几乎都是虚浮的言辞。世道人心如此之坏,还提倡去博爱,岂不迂腐可笑,未免太不现实。宣扬自己无私,建立榜样的力量,让大家说他好而效仿,这也是某种自私呀。 《庄子·天运》中更是记载老子警醒孔子:“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意思是说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乃至令人昏愦糊涂,可以说是对人类最大的祸乱。然后老子举例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互依偎在陆地上,相互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儿湿气,靠唾沫来相互得到一丝润湿,虽说情深谊厚大有仁义,其实还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 然后老子还纠正孔子读六经死书,说六经不过是先王的脚印而并非先王的真足。自此孔子闭关不出家门三个月。然后,孔子才真正与天地自然变化相识为友,才真正开始超凡入圣而得道。仁和虽说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提出它是基于世间现实,但是这个概念一旦提出,就有如阴阳相生那样,有了好的一面自然就有不好的一面同时显现,比如有些人就有可能打着仁道的大旗进行各种欺世盗名的活动。孔子没有错,因为他是正五行的代表,老子也没有错,因为他是上五行的代表。面对世间大部分的人都在走下五行,老子的上五行虽然道法自然而更加高明,但是却又接不了地气,于是面对世间大众,唯有走正五行的中庸之道而提出仁和,但对于境界层次高而希望修道的人,就应该从正五行往上五行的层次提升,孔子的觉悟得道经历其实是很好的参考。 所谓“道法自然”,要注意老子时代的“自然”并非现在所说的“大自然”这个概念,很多人都解读错了。老子所说的“自然”是分开来解读的,即是自己的那个然的状态,或者像是六组所说的“自性”,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那个非肉质的形而上的心!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心中,“人亦大”,人即宇宙的缩影,修道先从观察天地自然变化开始,然后即内求修心!“病由心生”,修心即从本源上断却一切疾病。 是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观察天地自然变化即是格物的开始,然后你才真正认识天地万物其实就是你心物一元的影射,当你看到别人遭殃的时候请不要幸灾乐祸,因为所有的物象其实是在提示你内心的观照,知道这些之后你才拥有极致的诚意来对待你身边发生的一切,包括经常惹你发火的人物。如此你的本心才会中正而不会偏于阴阳的任何一面,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进行修身,否则一旦有所偏颇就会越修越远而最终堕入魔道。家是因缘最为纠结而“剪不断,理还乱”的地方,于是道家、佛家最终选择出家修炼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你想真正的齐家,自己没有修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的,佛祖也是得道之后才齐家的。只有能够完全齐家的真人,才有资格称之为上医,才是真正的“以德治国”。所谓的“天下平”,其实是天下太平,而不是通过武力平定天下,因为通过武力的平定看似平定,终会有一天又反为武力所乱,只有达到《易经》所说的“同人”,或者是孔子得道之后提出的“天下大同”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