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图解中医原本》
第一章 中医文化系统概述
如图1-1所示,中医是一个很严密,很完整,也很简明的文化系统,它的严密性不亚于现代任何一门科学,它的完整性更是其他任何科学难于比肩,它的简单明了亦是其他任何科学所不及。
如上图所示,中医是一种中介医学,具体而言是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学术原理的中介医学。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中介,将人体生命系统与宇宙生命系统联系起来,对应起来。如此,通过观察认识和把握宏观的宇宙生命及其运动规律,来认识和把握微观的人体生命及其运动规律,如此使中医学术建立在最高的自然真理的基础之上。
第二,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中介,以人体藏腑为核心,将人体其它各种组织构造、各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各种生命的病理表现(即病证)统统联系起来,由此构建起完整的中医学术文化系统。
第三,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中介,将大道无极能量、太极中和能量与五行极化能量整合到同一个人体生命系统中,具体地说,就是将元神经络系统与识神藏象系统统一到人体生命系统中,使中医成为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统一的医学。
第四,以五行学说为中介,将医和药联系起来,对应起来,也就是将药物的五种“气味”与人体的五个病机和五个病因对应起来,达到医药为治的目的。人食“气味”得以维生,病以“气味”得以治愈,同为一理。
因此,中医之名,不仅指其为中国的医学,以别于西医,也是,而且应该主要是指其本质上为中介医学。
□中华道教
此书所谓中华道教,不是西方人讲的那种宗教,而是诸子之前早已存在的中华文化的总根源,是至今还流淌着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最高文化形态,是中华文明不断承继了上万年的信仰传统。中华道教的教义,放开说千言万语,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法道敬祖。
法道,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效法终极大道,因为天地人都是道化的产物。正如老子所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然父母造人,但有谁可以选择父母吗?又有哪对父母可以预定自己所需要的或艺术家或科学家或政治家或宗教家或者别的什么人才的儿女吗?人和人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不可预订的,用中国人常讲的一句话来说,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因此,无论科学如何昌明,效法天地大道这一中华祖宗的最高教化,必须是对于一名中国人的最基本要求。丢了这一教条,将很难说他是一名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同样,丢了这一教条,中华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将无以自立。
敬祖,就是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或者是每个中华民族的个体,对自己的祖先都始终怀有一种崇敬之心。这种崇敬之心的最高表示,就是坚守祖宗的最高教化而永不放弃,以此标明自己在血统和文化两个方面均皈依这个族群,这就是宗教的信仰传统。中华民族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坚守“法道敬祖”教化的民族。
敬祖与法道是相辅相承的,敬祖本身也是法道的一个部分。中华祖先生育教化我们,本来就是大道化育的表现。又,祖先的“祖先”乃是终极的大道,因此,敬祖不仅是敬人祖,更是敬“道”祖。
料有人言,你讲中医怎么扯上宗教?理由有三。
首先,中医不同于其他医学,它是以太极阳阳五行学说为中介原理的,如果丢掉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中医也就不复存在了,或者由现代医学替代,或者如其它民族的经验医学自行衰亡。而太极阴阳学说正是我们的祖先圣明,效法天地大道的文化结晶,反映了宇宙能量和生命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关系到法道敬祖的宗教教化。太极阴阳学说本身就是中华道教的宗教哲学成果。如果我们背弃法道敬祖的宗教教义和大道信仰,那就会自动抛弃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也就等于抛弃了中医的理论根据。所以从事中医和信赖中医的人,都必须坚守“法道敬祖”的宗教教化。
其次,中医从一开始就将经络系统这一神秘的超限能量放进了人体生命的构造和医学文化的构造,也就是说,中医不仅在文化信仰上承认了大道“超限能量”的存在,更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表达和利用了“超限能量”的存在,这与其它医学文化乃至于其它所有“科学”相比,都是非常非常先进的,先进到现代科学至今无法解释。
人体经络系统的客观存在是科学不能解释,但已证明的,这就象科学不能解释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却证实它们存在一样。因此,人体经络系统的存在,反过来证明宇宙确实存在超限的、超越人类认识极限的“超限能量”。宗教家将这种超限能量称为“终极存在”。无论你是否认知,中医自诞生以来,就和“终极存在”紧紧地扯在一起。人类对“终极存在”的信仰,就是广义上的宗教。我们认为支撑中医文化系统的核心力量就是这种广义上的宗教信仰。
中医对“终极存在”的信仰与现代医学对“科学”的信仰既是一样的,又是不同的。一样就是达到了“信”“赖”的程度,不同在于中医信仰的大道“终极存在”是超限的,所以永恒不变,而“科学”这种信仰是有限的,所以,现代“科学”和医学都必须不断地批判、否定、修正自己,不断地“进步”,否则就会死亡。
再次,宗教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根本标志。民族的概念不同于种族,前者不仅包涵种族的意义,更具文化上的意义。文化上的意义主要就是共同的文化信仰。
人类发展到今天,大致还保留着四个大的文化上的民族。一是信仰天主教(包括东正教)和基督教的民族,其主体是欧洲的盎格鲁-撒克逊种族;二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民族,其主体是中东的阿拉伯种族;三是信仰印度教的民族;第四就是信仰中华道教的中华民族。在这四大族群中,最容易丧失民族特性的是中华民族。因为其它的民族都有坚定的宗教文化形态,包括组织文化形态,而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形态,尤其是组织文化形态最为薄弱,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一个最为艰难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法道敬祖的宗教文化形态的创兴。
有一种误解说中华民族没有宗教信仰,因此不存在复兴宗教的问题。若是坚持这个观点,中华民族不仅难以复兴,恐怕要面临更大的灾难,甚至在文化意义上解体。历史上不仅许多没有宗教信仰的族群被淘汰了,而且信仰诸如太阳神、月亮神等有限神的族群,也都被淘汰了。
现存的四大族群,都有各自的超限信仰,因此,它们的文化得以留存下来。换句话说,只有认识到宇宙“终极存在”并且依存于这个“终极存在”的族群及其文化才能持续地生存下去。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只有信仰终极无限存在的文化系统才能从这种信仰中持久地获得“负熵能量”的补充,从而维持这个文化系统长久地、稳定有序地存在。相反,那些信仰有限存在或没有信仰的文化系统,因为缺乏能量的补充,则更早地自行消亡了或被更强大的文化系统融合了。
综上所术,中医是有宗教信仰的文化系统。这个宗教就是中华道教,它的根本教义是“法道敬祖”。信仰大道终极存在,就能坚守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并且将其作为中医文化系统的中枢,如此,中医文化系统就实际上具有了超医学的意义。所以我们讲复兴中医与复兴中华是两件相互依靠的大事业。
□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原本的哲学基础
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上古文明的成果,是描述宇宙能量运动规律的有效模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中医文化的原理。
太极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八卦河图。八卦河图不是用仪器进行外部观察和反复实验及逻辑推算的结论,而是上古圣人元神直觉宇宙演化过程的符号描述。它不是假设的求证,而是直接观察得来的真理。它不是科学而是可以总统一切科学的哲学。它不是外部观察的结果而是与宇宙进行直觉思维沟通的结果,是消除了“对立”,主客整合为一以后所得到的系统信息。因此,它一旦确立,就站在了人类认识的巅峰,后人无法超越。
中医原本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可以用图1-2表示。这个图由“水火立极”的后天八卦图与河图相结合而成。这个太极阴阳五行图,恢复了五行的本来意义。一是恢复了土居中央枢机的地位;二是恢复了五行代表五种能量状态的本来意义;三是放弃了后世强加于五行之上的胜复乘克之说;四是强调五行有在天在地两表,不单水火木金土一表。五行在本质上就是地球表面五种不同的能量状态,是地球太阳能周行运动中五个不同时空的能量状态。
中医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本的,因此,把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的真訛别清是一件非常要紧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有两条,一是恢复直觉思维,即便不能恢复元神直觉,也要恢复直接观察;二是实用检验,其中,中医的理论推演和临床疗效就是很好的实验证明。
现代人已经近乎完全丧失了人类祖先普遍存在的这种元神直觉能力。西学进入中国以后,“直接观察”也被认为落后而抛弃了,一味地追逐“先进”的、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反而质疑古人怎么能有超越现代人的能力。由于质疑,所以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这种上古文明的宝贵遗产视为不科学的糟粕,要彻底地遗弃。
当然,我们也要指出来,中古的中华祖先在失去了元神直觉能力以后,对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的传承可谓功过参半,功在传了下来,过在附上了很多谬误,后世以讹传讹,使得其本来面目更是模糊不清。比如《易经》传下八卦图,是法道敬祖的大德。但是,所附文字和解说,不仅限制了卦图的全息意义,而且将许多错误知识挂了上去。后世只识经文,反倒不知卦画本义。有前贤将这种情况比喻为“买椟还珠”,非常贴切。现今,那些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们丝毫不比古人高明,而是不识讹传背后的真义。
□中医原本的生病、病理、药理和治理概述
中华宗教的根本教义叫法道敬祖,中医的发明便是奉了这一教义的结果。中医文化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系统,正是因为它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系统的核心,为各个组成部分说理和构建模型的根据。因此,中医各部之间,同理相贯。分开来说有原理、生理、病理、药理、治理,总统来说,中医的全部道理都包含在图1-2中。一幅图就可以包罗中医全部的道法术器。所谓大道至简,中医便是活的证明。
一、 中医原本的生理概述
如图1-3所示,中医原本根据法道敬祖的祖宗教化,完全恢复了人体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恢复了大脑在人体生命系统中的首要地位,恢复了元神经络的本相,恢复了心枢四象,一脉周流的生理本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图中的箭头实线即表示一脉周流。
中医原本生理图透露了以下几点具体的重要信息:
第一,恢复了肺与三焦大腑的表里关系,以及肺焦对应五行火热的本来面目。在过去的医书中,三焦的异说最多,其中较普遍的认识,是说三焦“有名无实”。中医原本首先恢复了三焦实存的本来面目,其次,恢复了它是人体最大阳腑的本来面目,再次,恢复了它为焦腑即热腑的本来面目,最终,一并恢复了它与肺藏(火藏)相表里并且对应五行火热的本来面目。旧书将肺藏放在燥金之地,与自然之理完全相悖,违反了“法道敬祖”的教化,故予纠正。
第二,恢复了心与脉的表里关系,以及心脉对应五行湿土的本来面目。过去的医书,心与小肠相表里,完全不顾心脉相连和肠胃一家的事实,同时,将心放在五行系统的火位,而不是放在中央枢机的地位,与自然之理完全相悖,根本上违反了“法道敬祖”的教化,故予纠正。
第三,恢复了胃肠一家和脾与胃肠相表里的关系,以及脾胃对应五行風木的本来面目。脾胃作为生化机关而非中央枢运机关,本位应在五行風木而非湿土,肠胃亦是一家。旧书将胃肠一分为三,将脾胃放在中央枢机的位置,与自然事实不符,违反“法道敬祖”的教化,故予纠正。
第四,恢复了肝胆对应五行燥金的本来面目。肝胆主变革决断,而非生化谏议,主藏血之成而非生血之初,故本位应在成熟收获的时方,在五行则为燥金而非風木。旧书将肝胆对应五行風木与事实不符,违反“法道敬祖”的教化,故予纠正。
第五,恢复了五行生机的本来面目。图中五对表里藏腑即是五个生机。肾主髓,而脑为髓海,故脑归于肾机。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识神之本,故脑亦归于心机。脑为乾元(阳)之府,故脑又是整个人体五行生机的总机关、总根源。
第六,恢复了阴精化气(散形为气),阳气变血(聚气成形),炼血生髓,(精气神)一脉周流的生命能量变化活动本来面目。旧书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各执一端,众说纷纭,但少有综合各家之说而又说得清楚通透的,完全偏离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的真义,故予纠正。
二、 中医原本的病理概述
如图1-4所示,中医原本的病理,即疾病发生的机理,包括以下要点:
第一,箭头虚线表示一脉周流出现了非生理性的变化,如气血虚亏,湿淫瘀滞等。其原因是某个或几个乃至全部五个生机变成了病机。
第二,寒热風燥湿五种在腑(天)之气,平则为正,与水火木金土五种在藏(地)之气分别构成五个太极中和的生机;淫则为邪,可导致相应五个生机的病变,由此生出种种相关的病证。因此,中医原本的病因就是五淫或称五邪,包括外部的五淫和情绪极化或饮食失度所引起的内部五淫。
第三,肾与膀胱、肺与三焦、脾与胃肠、肝与胆、心与脉这五对表里藏腑,处于生理状态便是生机,处于非生理状态便是病机。因此,中医原本的病机非常明确。所谓病理状态也非常明确,就是两种。一是,在天之腑气,过淫为邪,伤及在地的五藏正气,即水火木金土,使五藏正气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因此生机变成病机,表现出各种相应的病证。二是,在天之腑气本身受伤,被五淫中的某淫或几淫所伤,使相应的生机失常变成病机,表现出各种相应的病证。
第四,某个生机变成病机,若是不能及时归正,则相应的腑气就会过淫成邪,意味着其它生机多了一个病因,因此,某个生机也可能随即变成病机,若是还不能及时归正,则剩下的生机又多了一个病因,因此,某个生机又可能变成病机,如此迁延,直到五个生机全部变成病机。这就是疾病迁延传变的真相。病机越多,病因就越多,病证就越复杂,这就成了所谓的疑难杂症。疑难杂症也好,疾病传变也好,放在中医原本里,都不出五行生机。若是放到中医原本的“病证机因图”里,则更是一目了然。 “病证机因图”是中医原本为了方便辩证察机、寻因求治而设计的一个有效工具,详见中医治理的有关章节。
三、中医原本的药理概述
如图1-5所示,中医原本的药理就是“气味五行”四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气味之“气”是指寒热温凉平五种在天之气,它们藏在“味”里面。“气”是用来治病的未成形活性能量,中医所谓寒则热之,热则寒之,道理在此。实际中,五气被简化成寒温平三种。图1-5中的温可用符号“↑”表示,寒可用符号“↓”表示,平可用符号“-”表示。这些符号在后面的“治方气味图”中反复用到。“治方气味图”也是中医原本为方便联系病证机因来处方用药而设计的有效工具。
第二,“味”是指在地之成形(行)能量,即咸苦辛酸甘五味。味是用来载“气”的,治病处方时用来确定用药的方位,即用来对应病机。
第三,气味有五五二十五种组合,即五味均分别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常用的气味组合有五三一十五种,即五味均分别载有寒温平三气。前面讲到以“味”定位,即以“味”对应病机,而五“气”就是用来治邪的。在具体使用药物气味时,应该参考相同气味的功能差别,也就是参考前人的实践经验,如此可以达到更好疗效。
第四,气味是中医的命根子。首先,中医用药无“有效成分”可依,即使有,也无何种“成分”治何种病的一套理论根据,因此,中医舍“气味”则无药可用。其次,中医若是变成依“有效成分”治病,也就变成了现代医学即西医,中医自然就消亡了。再其次,中医若是用药不讲“气味”而但讲功能主治,就必然丧失太极阴阳五行这个中介,造成医理与药理分离,由此必然滑向经验医学。没有理论定解所支撑的经验医学,其疗效是不确定的。现在中医就处于疗效不确定的状态,医理不明、医理和药理分离、用药不讲“气味”便是主要原因。中医一旦走上经验医学的道路,结果必然是自我消亡。
中华先圣发明食物和药物“气味”,看似简单,其实暗藏“天机”,五五二十五种气味,就是五个时方的二十五种能量状态。“味”或可尝而得,“气”却不可视而得、不可闻而得、不可嗅而得、不可尝而得、不可触而得,先圣何以知“气”?全凭内观直觉。上古先圣都有内观直觉的能力,因此,可以肯定,中医是先有药而后有医的。也可以说中药是与食物同时“诞生”的,或者说先圣在选择食物“气味”的过程中,辨别了药物的“气味”。功能主治是后来才不断丰富的。若是只讲功能主治,不要“气味”,中医就失去了根本。
四、中医原本的治理概述
如图1-6所示,中医原本的治理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准确辩证,为寻因察机,气味处方,使病机归正,从而实现五机顺行,中精化气,阳气变血,炼血生髓,精升气降,一脉周流的生命系统复常。
第一,准确辩证,以寻因察机。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技术,完整把握患者的全部病证,准确辨明所有每个病证是什么病因引起,是哪个生机发生了病变才导致某个病证出现,最后将所有每个病证的病因和病机都明白无误地确定下来。
辨证是方法和手段,寻因察机是目的。熟练使用中医原本的“病证机因图”对于准确辩证,寻因察机很有帮助。当然准确辩证的基础是准确掌握中医的生理和病理。
第二,气味处方,使病机归正。气味处方,就是根据患者的病证机因,按照以味定机(病机),以气治邪(淫邪)的用药法则,并参考药物的主治功能,组成气味处方,同时参考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河图象数,确定药物剂量。使病机归正,就是通过气味处方,使病机复归为生机。
气味处方的治病机理,是通过“太极阴阳五行原理”和“气味”这两个中介,使药物的活性能量(即寒热温凉平五气)准确到达病机,或扶助藏腑之正气,或克服为害的五种淫邪,或者同时扶正祛邪,由此恢复藏腑的正常功能。病机的正气复用,则邪气自行归正,病机也就复归为生机,病证自然消失。
中医治病,从病证辨明开始,又从病证消失结束。病证消失了,就是病愈了。其道理在于:病证消失意味着病因已去,病机复归为生机,当然病就没了,好了。对于中医来讲,只要先天精气神尚存,没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
广告合作|手机版|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 99华人网是公益性网站,所有来自互联网的内容均用于个人学习和研究,请勿因为您使用本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而不采用、或延迟采用相关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这些信息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www.ngotcm.com 不提供医疗方面的建议、诊断或诊疗。在您有任何关于医疗状况、饮食、运动、平安计划的问题时,请务必寻求您的主治医生或其他合格医疗提供者的专业医疗建议!
GMT-8, 2025/1/18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