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路香 于 2011/3/8 22:26 编辑
一路香云:虽然,肉体的痛苦需要治疗,但那是在精神不倒的前提下......,爱,大约是人间最根本的药剂,哪怕是爱钱,一念痴心间或者轻舟已过万重山!转此文祝愿天下女人快乐,祝愿女儿,女人,母亲们快乐有爱!
三八节:写给女孩男孩、女人男人的信 杨恒均 写给女孩、男孩的信:最重要的是诚实与幽默
常常有女孩写信问我找男朋友的标准,这个实在不好说,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当然最好,万一找不到这样的,你又想结婚,那就找一个你不爱的、也不爱你的结婚;千万不要找一个你爱他、他却不爱你,又或者他爱你、你却不爱他的人,那种婚姻对双方都是折磨。
什么样的男孩最好?如果问到的是个人的性格与品格的话,我会对你说:诚实与幽默。诚实不用多说,我想谈一下幽默。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幽默的时代,这可是我的切身感受。在微博上,一位网友对我幽了一默,正当我咧嘴想笑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他在这条幽默后面的注释:我和你开玩笑呢。
幽默刹那变成了黑色幽默,什么时候国人连幽默一下也需要注明了?在现实中,我接触的国人中有幽默感,或者懂得幽默的实在不多。幽默在西方女孩的择偶标准中,始终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重要的。幽默不是讲笑话,也不是引用几个黄色段子,幽默是一种性格,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世界观与价值观、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
我曾经对国人缺乏幽默感到很绝望,以为是我们的文化出了毛病,但研究了一通中国古代人与西方古代的人,发现中国古人身上的幽默感并不少。而且,我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校园中的我们还是比较强调幽默的,有调查显示,女孩子找男朋友的第一个要求总是在“幽默”与“身高”中徘徊。
可进入九十年代,幽默像珍稀动物一样,越来越少。后来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中国领导人同外国尤其是西方领导人演讲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讲话虽然都有观众鼓掌,但外国领导人讲话时常常有笑声响起来,而我们的领导们在整整几十年期间无数次的演讲与报告中,永远都是不变的掌声,竟然没有一次笑声。
三八妇女节,我要送给年轻女孩子的礼物是,尽量找一位诚实、有幽默感的男孩陪伴你,五年、十年、五十年后,你会知道,能够让你在任何时候都放心与开心的伴侣才是最宝贵的,其他的一切——财富、事业、青春——神马都是浮云!
讲给女人、男人听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声在约旦。一对夫妻由于日久生厌,双方关系冷淡下来,这时丈夫在网络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位喜欢阅读、善解人意的虔诚穆斯林女孩,随即两人陷入了热恋之中。三个月的网恋,让这位丈夫找到了梦中情人,那女孩也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未婚并爱他已到了非他不嫁的地步。丈夫看看身边的妻子,毫无情趣,已经激不起他的激情与兴趣,与网络中那位匿名的女孩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啊。他决定让这段恋爱从虚拟走向现实。那位网络上的梦中情人也兴奋异常,期待见面……
他们很快约好了见面地点,并连见面后要商谈结婚的事也计划好了。这天,晴空万里,那位丈夫兴冲冲准时来到了约会地点,可他抬头一看,却看到自己的妻子站在那里,脸上罩上一层即将见到情人的光彩。这对现实中的夫妻、网络上匿名的情人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丈夫恼羞成怒地大吼一声“我休了你”,而女的则哭喊着“你是骗子”而昏了过去……
他们离婚了,都为了对方而和对方离婚了。这件事成为约旦报纸上的头条丑闻,也成为后来研究网络爱情必不可少的例子。这是真实的故事,我无法改写结尾让这段网恋变得浪漫而取悦你们,但我们为什么不设想一下另外一个完全有可能的结局?
这对在现实中疏远却在网络上不知不觉又找回了对方的夫妻,在见面的一霎那,终于都认识到:原来,我热爱的依然是对方啊,只是在现实中,我们已经疲惫得不再想去发掘对方的优点,倾听对方的声音与心跳……
谈谈男人与女人
大家知道,我认识不少年龄与我差不多的男人,大多是事业有成,甚至还有点名气的男人,接下来在我批评这些男人们之前,我想弱弱地提醒女人们:我认识的那些在外面偷食、乱七八糟的男人中(很可悲,这种男人的比例高得让我不敢说出来,否则,明天我会发现自己一个男人朋友都没有啦),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出在你们身上,你们多久没有真心关心过你们的男人鸟?男人其实很敏感,而你们却在某些方面,从来不肯掩饰自己的厌烦与腻味,这要不得的,妹妹们啊……
我曾经写过一篇挺无聊的文章:《中国男人包二奶之研究》,被我的好朋友L君看到了,说要同我切磋切磋。这L君虽然人长得一般,但混到我们这个年岁,智商与情商都不是太差,自然是风生水起,可他让我看不惯的就是整天对80后女孩感兴趣,最近听说连80后都嫌老,要找90后的,气得我要和他绝交了。他却很委屈的样子。我质问他为什么总是找那么年轻的,一个不够,还老是换来换去?他说,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拥有过年轻女孩,他想找到感觉,却从来没有满意过。我很吃惊,问他,你和你老婆不是都年轻过?而且,就我所知,他老婆年轻时,还是整条胡同里的美人呢。他听后叹息道,我都忘记了她那时的样子……
为什么会忘记呢?由于那时一门心思搞事业,或者一个追求接一个追求,又或者被各种成长的烦恼折腾,根本没有好好享受本该年轻时尽情享受的爱与性,转眼之间四十多岁了,又反过来在年轻女孩子身上寻找消失的青春,可鄙复可悲。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欣赏西方人的做法,年轻的时候,该玩就玩个够,别到老了再吃回头草,弄得草儿青黄不接。西方人也有离婚的,比例比中国的还高,可人家离婚后的男女,一般还会在自己年龄段中另寻新欢,不像中国男人们如此变态:一旦离婚,总是立马去找可以当自己儿媳妇、甚至孙儿媳妇的女孩子。弄得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离婚女人,还有大龄女青年,据我所知,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我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好好爱吧,别让政治、事业、创业等等来影响你们尽情地爱。同时,在这个妇女节里,我真想提议立法禁止老男人们娶年轻女孩,或者规定夫妻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能超过10岁,超过了,由我负责阉割工作——哈哈,不好意思,我和你开玩笑呢……
我觉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妇女处境与地位问题,应该从妇女参政入手。中国是宣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唯一国家,可是,大家看看,在中国的政坛上,几乎都快成清一色男人们的天下了。据说,在这一届六七十位省长省委书记中,竟然只有一位女性,中央高层的女性也大多是因为她们属于“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而被弄上去当花瓶的。
中国的女性在世界诸民族中一直是优秀的,而中国男人就摆不上台面了。可在美国、欧洲、亚洲、甚至中国的台湾,女人们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顶了半边天的中国女性呢?这些年吵得最热闹的,竟然是二奶、小三……
等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站出来的时候,中国也就有了希望。我对她们有信心,超过我对自己这种“臭男人”的信心。
写给所有男孩女孩、男人女人的故事……
我们一直在谈女孩与女人,但你不会认为我已经忘记了她——母亲吧?我的母亲已经走了,但你们大多数人的母亲还健在。自从我母亲离开后,我曾经先后三次重贴过下面这篇老文章,但你可能不知道,我自己却从来没有再敢阅读一遍。你却可以阅读,为什么要阅读,你懂的。这个节日,是她们的!
母亲珍藏的报纸
游荡了这么多年,从东到西,又从北到南,一年又一年,我在长大,知识在增加,世界在变小,家乡的母亲在变老。
二十一年前母亲把我送上了火车,从那以后,我一刻也没有停止地探索这个世界。二十年里,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香港,从纽约到华盛顿,从南美到南非,从伦敦到悉尼,我游荡过五十多个国家,在十几个城市生活和工作过。每到一个地方,从里到外,就得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而唯一不变的是心中对母亲的思念。IP电话卡出现后,我才有能力常常从国外给母亲打电话,电话中母亲兴奋不已的声音总能让我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然而也有让我不安的地方,那就是我感觉到母亲的声音一次比一次苍老。过去两年里,母亲每次电话中总是反复叮嘱:好好在外面生活,不要担心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想着回来,回来很花钱,又对你的工作和事业不好,不要想着我……说得越来越啰唆,啰唆得让我心疼,我知道,母亲想我了。
母亲今年七十五岁。
我毅然决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搁下心里的一切计划、扣下脑袋里的一切想法回国,回家去陪伴母亲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只是陪伴母亲。
从我打电话告诉母亲的那一天开始到我回到家,有两个月零八天,后来我知道,母亲放下电话后,就拿出一个小本本,然后给自己拟订了一个计划,她要为我回家做准备。那两个月里母亲把我喜欢吃的菜都准备好,把我小时候喜欢盖的被子“筒”好,还要为我准备在家里穿的衣服……这一切对于一个行动不方便、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七十五岁的母亲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你肯定无法体会。直到我回去的前一天,母亲才自豪地告诉邻居:总算准备好了。
我回到了家。在飞机上,我很想见到母亲的时候拥抱她一下,但见面后我并没有这样做。母亲站在那里,像一只风干的劈柴,脸上的皱纹让我怎么也想不起母亲以前的样子。
母亲花了一小时一小时地准备菜,她准备的都是我以前最喜欢的。但是我知道,我早就不再喜欢我以前喜欢的菜。而且母亲由于眼睛看不清,味觉的变化,做的菜不是咸一碗就是淡一碗的。母亲为我准备的被子是新棉花垫的,厚厚的像席梦思,但我一点儿也不习惯,我早就用空调被和羊毛被了。我都没有说出来,我是回来陪伴母亲的。
开始两天母亲张罗来张罗去,没有时间坐下来,后来有时间坐下来了,母亲就开始啰唆了。母亲开始给我讲人生的大道理,只是这些大道理是几十年前母亲反复讲过的。后来母亲还要对照这些道理来检讨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我开始耐心地告诉妈妈,那些道理过时了。于是母亲就会痴呆呆地坐在那里。
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我发现母亲由于身体特别是眼睛视力不好,做饭时不太卫生,饭菜里经常混进虫子、苍蝇。有时饭菜掉在灶台上,她就会捡进碗里,于是我婉转地告诉母亲,我们到外面吃一点儿。母亲马上告诉我,外面吃饭不干净,假东西多。我又告诉母亲,想为她请一个保姆,母亲生气地一拐一拐在房间里噼啪噼啪地走,说她自己还可以去给人家当保姆。我无话可说。我要去逛街,母亲一定要陪着,结果我们一个上午都没有走到商场。
每当我们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母亲总以为儿子已经误入歧途,而我也开始不客气地告诉母亲,时代进步了,不要再用老眼光看东西。
和母亲在一起的下半个月,我越来越多地打断母亲的话,越来越多地感到不耐烦,但我们从来不争吵,因为每当我提高声音或者打断母亲的话,她都立刻停下来,沉默不语,眼神里有迷茫——母亲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
我要走前,母亲从床底下吃力地拉出一个小纸箱,打开来,取出厚厚的一叠剪报。原来我出国后,母亲开始关心国外的事情,为此她还专门订了份《参考消息》。每当她看到国外发生的一些排华辱华事件,又或者出现严重的治安问题,她就会小心地把它们剪下来,放好。她要等我回来,一起交给我。她常常说,出门在外,要小心。几天前邻居告诉我,母亲在家看到一幕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电视剧场景,在家哭了起来,第二天到处打听怎么样才能带消息到日本。而那时我正在日本讲学。
母亲吃力地把那捆剪报搬出来,好像宝贝一样交到我手里,沉甸甸的。我为难了,我不可能带这些走,何况这些对我也没有什么用处,可是母亲剪这些资料下来的艰难也只有我知道,母亲看报必须使用放大镜,她一天可以看完两个版面就不错了,要剪这么大一捆资料,难度可想而知。我正在为难,这时那一捆剪报里飘落下一片纸片。我想去捡起来,没想到,母亲竟然先捡了起来。只是她并没有放进我手里的这捆剪报里,而是小心地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妈妈,那一张剪报是什么?给我看一下。”我问。
母亲犹豫了一下,把那张小剪报放在那一叠剪报上面,转身到厨房准备晚餐去了。
我拿起小剪报,发现是一篇小文章,题目是《当我老了》,旁边的日期是《参考消息》2004年12月6日(正是我开始越来越多地打断母亲的话,对母亲不耐烦的时候)。文章摘选自墨西哥《数字家庭》十一月号。我一口气读完这篇短文: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儿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
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想一想当初我怎样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才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一口气读完,我差一点儿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时母亲走出来,我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母亲原本是要我带走后回到海外自己再看到这张剪报的。我随手把那篇文章放在这一捆剪报里。然后把我的箱子打开,我留下了一套昂贵的西装,才把剪报塞进去。我看到母亲特别高兴,仿佛那些剪报是护身符,又仿佛我接受了母亲的剪报,就又变成了一个好孩子。母亲一直把我送上出租车。
那捆剪报真的没有什么用处,但那篇《当我老了》的小纸片从此以后会伴随我一生……
现在这张小纸片就在我的书桌前,我把它镶在了镜框里。现在我把这文章打印出来,与像我一样的海外游子共享。在新的一年将要到来的时候,给母亲打个电话,告诉她你一直想吃她老人家做的小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