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378|回复: 16

转:“公有制”摧毁“中医模式”之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5 03: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有制”摧毁“中医模式”之后

  王其学

  千年中医,在古老的中国有着极具民族风情的固定模式。第一个模式是中医
事业的“千年私有化”。中国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农业国,广大农民都是私有的个
体小生产者,拖沓、散漫和浓重的家庭观念,具有普遍性。这样的社会环境,使
中医学的事业不可能出现“公有制”。所以,除去皇宫里的“太医院”之外,全
都是私人行医、私人开药铺。即使中医的“医圣”、长沙太守张仲景,也只是为
家人治病,不是官办行医;第二个模式是中医没有医院。看病则采取出诊和药铺
坐堂这两样形式。中国人普遍的就医风俗是“生病快回家”。为什么回家?因为
封建的宗法制度,使人们非常害怕死在外头、葬身他乡。纵使秦始皇、嘉庆帝那
样的帝王,也因为死在宫廷外头而成为重大憾事。古人在外生了病为什么不去住
医院?因为中医只有卖药的药铺,没有医院,中国从来就不时兴有医院;第三个
模式是中医没有学校,也没有“私塾”。中医学的传承靠的是自己读医书,慢慢
“悟”出医理来,或者靠老师带徒弟,进行指教。故曾经有“门外徒”“门里徒”
之说。

  中医的这些固定模式,在中国维持了数千年。只是到了民国时期,受舶来西
医的影响,中医们才蠢蠢欲动,想入非非,产生出“办医院”“办学堂”的种种
念头。

  全国解放后,红色政权的政治家们,没有研究中西医各自的行医模式,也没
有听取余云岫、陈寅恪等高级知识分子的劝告,在对待中医西医的问题上,用
“团结中西医”五个大字“和稀泥”,采取了中西医“捏合”的措施。特别是后
来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对私有的中医及其诊所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造。从此,千年来的中医“三大模式”被摧毁。出现了中医的公有制医院和中
医院校等新的中医模式。于是,中医在这种新的模式中,被现代科学的西医比较
得日益萎缩。由此,“公有制”改造中医的历史,对于千年中医铸成了拔苗助长、
为好成歉的后果。

  新中国的经济生活稍有恢复之后,很快就对工业、农业、私人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主要方向是基本上取消私有制,实现社
会主义的、半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那些零星散落、个体开业的中医、西医,都要
“组织起来”;于是,在城市开业的中西医个体诊所和药铺,先后以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样式,“组织起来”,走进了国立综合性医院,或者走进了街
道里弄的集体医疗卫生机构。

  在农村,则以县为单位,成立起了以西医为主的“国立试验卫生院”,县以
下各乡镇则成立起了三到五名西医组成的国立“卫生所”。“卫生所”之下,则
是若干个具有公私合营色彩、属于集体性质的“联合诊所”。联合诊所,就是把
旧有的个体中医及其药铺“联合起来”,很像当时的农业合作社;随后,在城市
乡村普遍开展的“肃反运动”和“整风反右”运动中,又对组织起来的中西医,
进行了“政治清洗”,对于有严重历史问题的和具备反革命身份的人物,清洗出
了卫生队伍。对一些“一般历史问题”或“右倾”人员,则保留工作,在“内控”
的政治环境中,“老老实实”从医看病。

  1958年“大跃进”,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随着实行了“跃进”。“卫生
跃进”,先是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实验,短短几个月,就把药铺吃光了,于是
功亏一篑;随后,按照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原则,实行了医务人员的大流动,
进行体制上的调整。在城市,许多中医走进大医院。在乡村,县一级的“试验卫
生院”,改称为县医院。县医院以部队转业的一些西医为领导骨干和主体力量,
广泛开设西医的内外妇儿各科,只接纳三两名“地方名中医”设立中医科。县医
院的医护人员,全都是“全民所有制”中的国家干部身份;人民公社成立起了卫
生院。卫生院是以原来的卫生所人员为领导骨干,从“联诊所”里选拔出几个中
医、新培养出一些西医医护人员,组成了“公社卫生院”。于是,公社卫生院的
医护人员,就有了“国家的”“集体的”两种不同体制,属于“混编单位”。公
社卫生院,既是当地的最高层医疗机构,也是主管地区防疫和妇幼卫生工作的社
会卫生部门,同时还具有卫生行政的性质。

  没有合并到卫生院来的老中医们所在的“联诊所”,被升格成卫生院领导下
的“卫生所”。这些卫生所,基本上是由中医组成的,但这些中医已经不是纯中
医,而是部分的、大部分的抛弃了中医的理法方药,掺进了许多西药和西医的肌
肉注射;这些并不纯正的中医,没有列入“全民所有制”,属于“集体人员”;
与此同时,政府成立起了传承中医学的中医院校。把一些名老中医请进来做教授,
对一些大中专学生进行中医学教育;并且,开始成立起了中医医院。后来,由于
中医医院的“生意”萧条,不得不引进西医的先进设备,使用西医的一切手段。
于是,这些“中医院”慢慢变成了“西医院”的追随者。

  哦!数千年来的中医模式,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公有制体制打得粉碎。从此,
中医不再私营,人人都成了“公职人员”。有的是“国家的”(即全民所有制),
有的是“集体的”(即集体所有制)。中医千年的私有制模式被打破;从此,中
医不再“坐堂”,走进大医院的中医不再“出诊”。千年的“坐堂”“出诊”模
式,被大医院、中医医院的“坐门等医”所取代;从此,中医教育就像西医一样,
懵懵懂懂的依托着大专院校的牌子,来学习带有浓重西医色彩的“中医学”……

  这种千篇一律的公有制体制,一直保留到改革开放。其间,“三年困难”时
期,随着刘少奇“三自一包”政策的实施,曾经一度允许恢复“私有诊所”,但
时间极短暂,很快被“四清运动”所取缔。可以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
中国基本上没有个体中医存在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那时起,中医、西医,都成了吃“公家饭”的“工作人员”。属于全民所
有制的叫做“国家干部”,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叫做“集体职工”。这些“工作人
员”在当时还比较贫困的条件下,其社会地位比起工人农民来,是比较显赫的。
特别是其中的中医,作为职业、饭碗、谋生的手段,非常珍惜。同时,在“政治
挂帅”“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下,中医、西医,都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中西医的
争论,戛然而止。

  对于新中国来说,医疗卫生实行公有制体制没有错误。但是,公有制改造,
在无意之中,对于中医的萎缩起到了促进作用。不论是中医走进大医院,还是中
医走进卫生所,都极大的拉近了和西医的距离。在大批量、近距离的医疗对比中,
西医对于中医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侵蚀,产生着大浪淘沙的淘汰。于是,中医暗暗
的退出医疗阵地,发生质的蜕变。一些中医(不是全部)一天一天的蜕变成“二
流西医”,蜕变成“中不中”“西不西”,西医诊断、中西药都用的“卫生工作
者”。慢慢形成了邓小平同志戏说过的,“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所以,
历史走到现在,真正的中医就见不到了,基本上没有了。中医教育也基本西医化
了、消亡了。

  历史的事实表明,千年中医的“三大模式”一旦被打破,中医就会发生质的
蜕变而走向消亡。可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是不能姑息迁就中医
“模式”的。社会总不能因为中医具有千年的古老的“三大模式”就不办医院。
以西医为主办起来的医院,如果不接纳中医成立中医科,如果不允许中医举办中
医院校,就会形成新的“中医漏列案”,使社会的不满意。于是,古老的中医就
在其眼热现代化,又守不住“祖宗章法”的长期自我龃龉中,在强势西医文化
对比中,走向式微,走向萎缩,走向衰败,走向消亡了。

  总之,优胜劣汰是一条难以抗拒的自然法则。中医的消亡是迟早的事,时间
的事,速度的事,是否被承认的事,这是不可避免。但是,在中医消亡的过程中,
公有制体制的推进,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医走进公有制体制,就像用酵母粉
发面,使西医快速地膨胀,使中医快速萎缩。中医、西医,一个不断膨胀,一个
渐渐萎缩,短短几十年,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从萎缩走向了消亡。

(XYS20081018)

◇◇新语丝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3: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胜劣汰是一条难以抗拒的自然法则。”说的对,但究竟谁优谁略,恐怕还难断言
发表于 2011/5/5 04: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胜劣汰是一条难以抗拒的自然法则,但是前提是在公平的环境里,没有公平的环境,就没有真正的优胜劣汰。
发表于 2011/5/5 0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不昌,过在政府;中医不亡,功在百姓。个人认为中医的根子在民间,使用者是广大的百姓,中医不会亡。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中医人应该团结起来,适当的时候,要求恢复古制,造福民众
发表于 2011/5/6 0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章木匠 于 2011/5/6 19:02 编辑

中医的第一个医院是民国时张锡纯在沈阳办的。
我觉得中医的昌和亡,和政府的政策非常有关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医就不断有奇迹发生。比如,就是那时针灸开始在全球知名起来,当时有小小银针传友谊之说。部队医生用银针治好了多年聋哑儿童,儿童学会说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在1965年说过:“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626指示。随后,随着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村赤脚医生遍地开花。那时有一部电影《春苗》是谢晋导的,李秀明演的。不错的电影。后来禁了。
邓小平掌权后说了一句话:赤脚医生也该穿上鞋啦。
现在医疗问题最严重的还是农村,城市虽然也有问题,比农村好多了。
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必须下决心,重组卫生部,就让中医专家当家,下设西医管理局。定点医保医院以中医院为主,每个村设一卫生所,国家养起来。凡是医院,坚决不许搞自负赢亏。这样每年可以节省的医疗费用就可以补贴给县乡村级的医院和卫生所。节省的费用足够了。而且,医疗政策要转变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事也只有中医最拿手,西医做不了。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国家包分配,直接到基层,若干年以后可以逐步调回县市省医院。
当然,这会损害一些利益集团:医药和部分西医院。但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壮士断腕吗,关键是有决心。办法多着呢。
发表于 2011/5/7 0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上的“医疗政策要转变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这事也只有中医最拿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7: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新学后进 的帖子

错,中医要想站住,必须治疗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7: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章木匠 的帖子

我认为中医应该走民间道路,政府可以管理,考察
发表于 2011/5/8 04: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规律,就是野蛮战胜文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