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振兴传统中医的力作
返回列表
查看:
1020
|
回复:
0
振兴传统中医的力作
[复制链接]
梁知行
梁知行
当前离线
积分
15559
发表于 2006/3/30 2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振兴传统中医的力作
——《李克绍医学文集》简介
《李克绍医学文集》在全国
中医界
同仁们的翘盼中,于2006年3月,在克绍教授仙逝近10周年之际,终于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面市了。
全书共收集了克绍教授的全部代表作,包括以前曾经公开出版发行的专着、论文等,共计80余万字,克绍教授精灵于临床、深悟于
伤寒
、勤奋于笔耕,因此,它不仅是临床大家,而且是杰出的伤寒学家、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为中医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医史上、在
伤寒论
研究史上也必将留下浓厚的一笔。
《伤寒论讲义》是克绍教授1962年写的第一部《伤寒论》教材,从中可以寻觅到克绍先生早期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该书一直作为山东
中医药大学
的伤寒论教材,但未公开发行。后来被中医界同仁所熟知的《伤寒
论语
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就是以此为蓝本而写成。
《伤寒解惑论》,区区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充满了克绍教授的真知灼见,代表了克绍教授作为伤寒学家的最高水平,哺育了几代伤寒学者。该书开创了当代《伤寒论》注疏之新风,其见解独特、基于临床、前呼后应、逻辑严密,备受伤寒界学者的推崇。
《伤寒串讲》在不改变
张仲景
思想观点的情况下,把《伤寒论》原文改写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头绪纷繁的原条文首尾连贯起来,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于初学《伤寒论》者了解《伤寒论》全貌具有非常的价值。
《伤寒百问》是克绍教授精选了《伤寒论》教学中提出的一些思考题及社会上广大《伤寒论》学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其答案,名之曰《伤寒百问》。其中有的问题是由于不了解古汉语的语法和名词术语的含义造成的,克绍先生就从文字结构和名词术语的含义上作说明,有的是读过若干家不同的注释、多歧反惑造成的,克绍先生就针对旧注加以分析和批判,有的是缺乏临床体会造成的,克绍先生就结合临床给予回答——其答案并不仅限于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启发作者如何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
《论文集》精选了克绍教授的医论、医话,分为《伤寒论》部分、
基础理论
部分、医话不分,《伤寒论》部分,重点谈了克绍教授治伤寒学的经验、体会、及伤寒论教学经验,阐析了他对
少阳
腑证、
厥阴
病、
三阴
中风
、热入
血室
、
胃家实
、传经的独到见解。基础理论部分包含了克绍教授对《
内经
》、《金匦要略》、《
易经
》及医易关系的解读,体现了克绍教授深厚的中医经学功底,从而为后学者治中医学标示了一条正道。医话部分多为克绍教授诊余随笔,从中折射出克绍教授娴熟的
医理
、准确的识证技巧、灵活的
用药
特点。
《
胃肠
病漫话》曾在《山东
中医药
杂志》连载,但未公开结集出版。该书是作者查阅了大量历代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而写成。其中的病名仍沿用传统的依症状命名,选方多用单方、小方或历代的传统名方。因此,文字浅显易懂,药简效速,正如周凤梧教授赞道:“……采集广而博,说理简而明,用药轻而活,如非久经临床,能如斯乎?”
《
医案
点评》是克绍教授晚年著作,主要选择了《
名医
类案》、《续名医类案》中的病案进行点评。作者站在一个特有的高度,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学识,对这些病案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有的从理论上进一步发挥,尽可能与医学
经典
相印证,有的从技巧方面指出其长或其短,目的是为了吸收各家的专长、特点,启发思路,使临床摆脱框架,更加心灵手活。该书对提高青年中医的临床水平十分有益。
《中药辑要》也是与读者首次见面,是克绍教授对
中药学
知识
几十年的总结积累,是其读书勤记的见证,据其子树沛先生讲,该书是克绍教授临证之余经常翻阅的重要参考资料,先生对其爱不释手。从中也可窥探克绍教授的用药特点。
《李克绍医学文集》是克绍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结晶,不仅其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值得我们
学习
,使我们受益,更重要的是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勤于笔耕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后学效仿。若中医后学多能以克绍教授为榜样,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及勤奋精神,纵使达到他一半的深度与广度,中医事业何尝不发展广大?又怎么能有中医乏人、中医乏术之忧?中医是
中国文化
的瑰宝,是保护人民健康的有力武器,怎么能成为世界非物质
文化
遗产呢?
此贴转自伤寒论坛齐鲁中医先
生发
的帖子.
伤寒
,
伤寒论
,
中医
,
基础理论
,
用药
,
中医界
相关帖子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经方的精髓是见病知源,非见症用药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临床发挥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