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671|回复: 2

美国名校不要状元,要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18: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高考状元”一定会进入名校,在美国却不一定。

  有数据显示,美国有61%SA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满分的学生被哈佛大学拒绝,同样的情形,在耶鲁、斯坦福等常青藤名校也时有发生。
  
  干巴巴背后的活生生
  在美国,一次高考成绩绝不会决定学生的命运,因为它不是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
  美国高考一般指SAT和AcT,它们与中国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一年有好几次考试,成绩在两年内有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一直考到不愿意考为止。美国大学选取学生历次高考的最高分。在他们看来,学生能够考到这个分数,证明他(她)有这个能力。
  在美国大学的招生体系中,比高考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高中四年的平均成绩(GPA)。一般情况下,要想入读美国排名靠前的高校,学生的GPA不能低于3.3分。特别有名的大学,GPA必须达到3.8分,甚至是4.0分。
  此外,一些不被家长和学生重视的细节,也会成为美国大学招生办的参考因素。他们经常通过学生选修的课程,分析学生的动机和心理。如果一个学生理科成绩很好,他(她)选修的课程又全为理科,会被看作是兴趣狭窄。如果学生选的都是些比较容易的课程,又会被认为不敢挑战自己。这些都会成为学生被拒之门外的正当理由。
  
  分数里的含金量
  
  莉兹的父母都吸毒。15岁时母亲去世,莉兹彻底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女。
  莉兹走进中学校门,用真情打动了校方,为自己争取到参加考试的权利。之后,她一边打工赚取生活费,一边刻苦读书。因为没有地方住,她每天夜里就在来来回回的地铁上睡觉。2年之后,莉兹读完了高中的课程,并获得了《纽约时报》每年12000美元的奖学金,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
  美国大学喜欢“突出”的学生,这里的“突出”并不单纯指学习成绩的优秀,而是与众不同的个人素质,比如逆境中坚韧、向上的性格特质。莉兹的经历就说明,美国大学对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录取和其他要求上会相对宽松。
  
  社区服务很重要
  
  美国特别重视个人为社区做出的贡献,对想考取名校的学生来说,“学雷锋”做一些社区服务有时比SAT成绩和GPA成绩还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是顶级名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精神。
  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录取了一位卖饼干的女生。在美国,童子军卖饼干做慈善很常见,但这位女生在方法上却独辟蹊径:她不是挨家挨户地敲门,而是跑到当地一家大公司。见到总裁后,她拿出饼干开始推销,从饼干的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穷人孩子;她还特别强调,该公司如果做了这件善事将会在社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而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正是这位学生献爱心的同时,还具备敢想敢做的潜在领导素质。
  2009年,长沙市一中的马天之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等共9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理由很简单:他16岁时赴汶川救灾现场做义工,是最年轻的湖南志愿者。
  对招生办来说,这些活动既能展现孩子的领导才能,又能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美德。
      


发表于 2012/7/3 2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应该反思过独木桥的做法。
发表于 2012/7/3 2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差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