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man1234567

第十二月 中医数术(兼心理等其他选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5/24 10:39 编辑

涅盘境界的六段颂文 商羯罗大师 CHITANAND RUPAH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NjIyODA0.html
印度古典音乐每一个音符都与能量中心(chakra) 有对应,当然有其力量。这方面自己应自行来验证。中国文化也有提及过印度文化中梵文的玄奥威力。梵文的每个元音与不同轮穴有对应。因此用梵文或梵文衍生出来的方言来唱的拜赞歌 (bhajan),会有助净化人们体内的精微能量系统。梵文发音中的Sa、Re、Ga、Ma、Pa、Da、Ni分别对应于我们的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
http://www.sahaja-yoga.cn/music/chakras/
霎哈嘉瑜伽能量音乐

http://site.douban.com/sahajayogamusic/room/414413/





书成紫薇动 字解黄帝兴
撰稿: 黄玉辰
...

中国最初的划道道的计数方式,比如,1(阿拉伯数字的1)、11(2)、111(3),然后我又想到了和这个类似的画道道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画道道?或许这是原始人类最直观的数字感受吧。
有了黄帝,我们便不再需要画道道。
他给我们带来了十进制数字。
我们不仅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十进位数字,
我们还有与人体形态密切相关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并用于纪年,纪月,计时。
十天干里有没有十进位数字的作用?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比如“甲丙辛”,其实就是对应着阿拉伯数字“138”,当然也对应着汉字计数“一三八”。
“甲加丙等于丁”就是算式“1+3=4”,也可以对应“一加三等于四”。
小趣闻:
“十天干与人身体部位的象形关系”:
甲:头。
乙:项。
丙:肩。
丁:心。
戊:肋胁。
己:腹。
庚:肠
辛:脐
壬:膀胱、子宫
癸:肾、足、精
古诀:
(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二)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63e4b0101eebh.html

还原《上古人类历史》(huojingling135: 缺乏必要的证据。不过想象力值得赞扬)...汉字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从天界到人界沟通的通灵文字信息。

http://tieba.baidu.com/p/2099106426


《大荒西经》中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也类似狮身人面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海当时为地中海,西海之南,也就是在地中海南方。
流沙当指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流沙之滨,在撒哈拉大沙漠边沿。
赤水为红海,上古时旁有国家名阿卡德(阿卡德,就是红的意思)。
黑水指青尼罗河。
弱水之渊,指东非大裂谷
河湖海环绕,其四面有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红海,印度洋。
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从地理位置看只有位于非洲的肯尼亚以及埃塞额比亚一带符合条件,昆读音就是肯,仑指land也就是陆地,和尼亚同意。
西王母即西方称的示巴女王,西王母拜见过西巡的穆天子(即周穆王),而示巴女王也去觐见过所罗门,指的就是同一个事。近代埃塞额比亚最后的皇帝还自称是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的血脉。
东非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是应该有它一定的道理的。




  • 在下蔡某人: 照你的说法,周穆王还成了所罗门?所罗门是以色列王,周穆王也是正史所载,可能说年代有些靠近,但是很明显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民族之间的特征已经很分明,很明显这是两码事,毫无根据的张冠李戴,是会闹笑话的。不过地理对应的这段,倒是有点意思。
    2013-5-13 16:57
  • 根据语音,山海图中许多地名现在大都存在,北方的部族勾龙氏,又称皋落氏即今天的俄罗斯;邻族白龙氏不要说就是白俄罗斯;石夷也就是柘夷,独逸,即德意志,戎民即是日耳曼;方氏为法兰西;夸父为斯拉夫;奄兹为英吉利,乌孙为英格兰人的祖先撒克逊人;其邻大月氏为今天的威尔士;大夏为希腊;大蒙即丹麦;羯为捷克,西落鬼戎为斯洛伐克;黄帝曾孙黎最初的封地在无怀,后亦称吴回,即乌克兰;白马即巴尔干(半岛),大穆之野即多瑙河流域,沃民之国为伏尔加河流域。黄帝杀蚩尤后,封黎于祝,又称祝栗,后来也称作吴回,亦称乌桓,也就是东胡的由来,后称通古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地方。
    在非洲,共工之臣相柳所居的赫胥为今天的埃及,相柳即法老的另一读音,禹杀相柳,筑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为众帝之台。共工之台即胡夫金字塔,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面冲南方,不用说就是狮身人面像,西方称为司芬克斯;寿麻即索马里;不周负子即莫桑比克。
  • ......
  • 还有一条线索可以证明昆仑山在中原西北,那就是《穆天子传》。

      西晋太康二年,汲县有一个人盗发古墓,无意之中从古墓里挖出一批竹简,这批竹简记载了西周穆王西行一事,后来的学者将此书定名为《穆天子传》。据当时人考证,被掘的古墓是战国时期魏惠成王之子襄王的陵墓,西晋大学者整理并注释了这部书。

      周穆王生活在西周王朝的中期,即公元前960年前后,距今已有近3000年,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人物,上古史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穆天子传》里十分明确地说,周穆王在西行途中,曾经到过古昆仑,参观过黄帝留下的宫殿遗址,并派了兵士看守保护。如果《穆天子传》可信,那么他就是到过昆仑山唯一的历史人物,因为在3000多年以前,当时的昆仑山上还有黄帝的帝宫存在。这反过来证明,昆仑山是存在的,关于黄帝的神话。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由于穆天子这个人,后来进了道家仙系,被仙话得不像个样子,竟然有穆天子和西王母一段风流韵事,所以学者们并不重视这部书,在考证昆仑山时,也不用它作为证据。我们认为,不管《穆天子传》有多少仙话的成分,但穆天子西行的主干还是可信的,《史记》、《国语》、《左传》、《尚书》、《竹书纪年》里都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怎么能一概不相信呢?如果这样疑古的话,恐怕可读的历史书不会很多。

      《穆天子传》的前三卷详细记载了周穆王西行的情况,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会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书中都有记载。最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是按六十甲子来给日的,戊寅日到了哪里,庚辰日到了哪里,记载得十分详细。根据六十甲子推算,周穆王戊寅日从河南漳水出发,一路向西北行,渡过了黄河,在第104天的辛酉日,登上了昆仑,参拜了黄帝之宫,中间曾经因为遇风雪、狩猎、拜会外方诸侯,耽误了一些时间,行进时间大约在两个月左右。

      周穆王西行,是带着六众之师,都是骑马而行。这为我们寻找昆仑山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如果我们现在也能骑上马,以一个马队一天的行程计算,重复一遍当年西周穆王率六众之师浩浩西行的壮举,那么,就有可能找到昆仑山的位置,即使不能最后确定,但也能指出一个昆仑山大致所在的区域。

    回复 收起回复

    • 52楼
    • 2013-05-13 16:50
    • 考古证明,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而神话却指示我们,中华民族起源于西北的荒漠。再往前推,考古证明中国人的祖先资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北京人,他们生活的地区都远离西北方,可为什么神话要以西北方为中心呢?进一步问:中国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
        根据这些神话来看,中华民族曾经有过一次巨大的迁徙,从西北迁向中原,再到沿海。然而现在考古发现却不佐证以上这个推论,那么,这次迁徙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有的学者从少昊的神话中认定,中国神话有一次向西北迁徙的历史。事件是这样的:据现在考证,少昊乃是东方天帝,《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这个少昊天帝,统领着东夷各部落,《左传》说,少昊之国以鸟为神,大约是鸟图腾,因此,少昊建国以后封了一群"鸟官"。但《淮南子》又说:"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住蓐收,执矩而治秋。"《山海经·西次三经》中也有少昊的神话。由此认定,少昊的神话是先东后西,这是不对的。神话的迁徙本身就是民族的迁徙,正如我们以上所说,由东向西的迁徙是违反规律的。

        那么,中国文化究竟是由西向东迁呢,还是由东向西迁呢?事实上,现代的考古资料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一次迁徙的证明。如此一来,中国文化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断层,这个断层大约发生在文字出现以前到1万年左右。如果神话记载是真实的话,也就是说,距今6000-15000年之间,中国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事件,导致了我们现在所不清楚的文化迁徙。所以我们需要证明,我们必须找到古昆仑山的位置,那是一切谜团的起点。




  • 《山海经》被遗忘的上古历史!!!!欢迎围观!!!!_2012吧 http://t.cn/zHGo712  (分享自 @百度贴吧)




发表于 2013/5/20 0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3/5/22 0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2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四卦卦名读音 http://t.cn/arnvfi  (分享自 @新浪视频)@mark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5/25 11:47 编辑

《连山易》与墨家思想
http://tieba.baidu.com/p/1251627549

揭秘连山易       苏文著
更新时间:2012-07-20 10:33 作者: 来源:
。。。。。。
十五章 天罡诀


子胆丑肝寅在肺,大肠卯土为天罡。

辰胃巳脾心居午,小肠未土放光明。

申居膀胱酉在肾,戌从三焦细推详。

亥值只在心胸络,行到之人仔细详。

金为肺,绝在寅,故肺病;卯(胆)刑子,故子为胆病。
。。。。。。
http://www.vgv.cn/suanming/zyzs/2012/0720/61055.html




《走遍中国》——连山易之谜(上集)(2009-11-17 01:39:05)转载▼标签: 连山易之谜连山易神农炎帝易经八卦牛舞八卦文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da8100100g1lw.html鹏哥
这是2008年在中国上映的电影《赤壁》中一段壮观的战争场面。这就是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八卦阵。阵法的使用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传奇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八卦阵法的基础就来源于这个八卦图。

八卦虽然诞生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是至今任然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有些人看来八卦似乎只跟算命和风水等占卜活动有关。其实,八卦本身的意义跟天文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千年前,人类已经从蒙昧走向认知,开始对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以及四季交替等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首创了八卦。

之后的神农炎帝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完成连山易,与后来的黄帝和周文王的归藏易和周易形成了历史上的三易。因此,八卦就成为了易经的核心。

易经八卦被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军事和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学说的思想直接来源于易经。儒家把它奉为“群经之首”。易经的阴阳观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的原则。因而在今天的很多领域人们还在研究和运用易经。

神农因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可是他又称炎帝和连山氏,他创造的连山易就是以他所居住的地方命名的。

可是几千年以来,有关炎帝的身世和连山易之谜,曾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史学界。甚至有后人质疑作为三易之首的连山易是否真的存在过。

但是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学者阳国胜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后,向外界宣称在会同县连山乡发现了神农炎帝的遗迹,他还断定炎帝正是在这里创造了连山易,而且连山易并没有失传。

这些发现立刻在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难道相传发明了农业和医药的神农炎帝,真的在这里出现过吗?已经失传了几千年、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连山易,会真的又重现于世吗?如果这些都得到了科学的证实,那么地处湖南西部的这个偏僻小县会同,无疑将会成为长江文明的发源地。

会同县地处湖南省的西部,与广西和贵州交界。主要人口以侗族为主。连山是会同县下属的一个乡,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发觉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偶然发现才揭开了炎帝与连山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十岁的杨明君是连山乡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但是他对历史和家乡的民俗非常感兴趣,并对周易略有研究。

2002年的一天下午他正在家翻看三字经,无意间看到书上写着:“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这让杨明君为之一振。同时他又联想起连山附近的一些古庙宇和地名,与八卦中的卦象名非常的吻合。

(会同县连山乡中学教师 杨明君)

当时我马上脑袋里一惊 而且我联想到 我们这里也叫连山 是吧 联想这个古地名连山的古地名 火神坡呀什么艮山口 艮山口都是知道的 是吧艮山口就是八卦因为我原来看了周易 觉得艮山口是艮卦 是吧这个火神坡呀还有一些古庙宇 盘古庙 雷公庙 风神庙 镇江庙 这些都是我知道的庙宇



八卦是由九个抽象的图案和符号构成。中间的阴阳鱼代表着日月交替形成白天和黑夜这两种最基本的自然现象,所以中国古人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都存在着阴阳的变化。

围绕太极图的八个符号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水泽八种自然现象。

为什么连山的这些地名与庙宇会和八卦相对应,难道是神农炎帝在这里创造了连山易吗?这个大胆的联想让杨明君越想越兴奋,于是下定决心进行彻底调查。就这样他用了半年的时间踏遍了连山周边的山水。

可是杨明君最初的调查并不顺利。因为这些古庙大多年代久远都已不复存在,在已知的庙宇中只有五座能与八卦对上,剩下的与乾、坤和兑卦相对应的庙宇始终没有找到,杨明君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当地人把盘古称为天王,那么盘古庙不就是天吗。坤代表地,在会同连山随处可见土地庙,尤其以地母娘娘庙为代表,只可惜这座古庙在新中国建国后被拆除了。水泽以兑卦表示,在连山一个村庄里,有一处大片相连的水塘,当地人称这里为九井塘,是神灵据守的地方。以前这里也曾有过庙宇。

虽然八庙和八卦已经完全对上位,但杨明君很清楚,这还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他立即把收集来的情况写给了怀化市易经学者阳国胜。在此之前阳国胜已经发表过一些有关易经的论文,在收到杨明君的材料后非常感兴趣,立即赶到连山找到杨明君,与他一起做更进一步的勘察。

为什么古人会在这八个地方建庙呢?当阳国胜登上这些庙后,才有了深切的体会。风神庙是连山风力最强的地方,常常是山下无风,山上庙顶的瓦片都会被掀落下来。所以古人在这里建了座风神庙。雷公庙,就是经常出现打雷闪电的地方。

如果古人上仰观天象,下俯察地理创制了八卦,那么连山显然具备了这八种条件。

可是,接下来阳国胜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看法,八庙和八卦对上位,有可能是后人按照八卦后建的这些庙,与炎帝创连山八卦没有任何关系。要想证明连山八卦出自连山,必须找到炎帝在连山的证据,可是这无疑于天方夜谭。因为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神农炎帝曾到过这里。但是在中国学界有一种说法对这种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 教授 周延良)

神农氏所属的炎帝有很多分支 他的分支分到哪地方 就带着号走人就像古代迁徙带着地名走 在这个地方叫这个名到那个地方还叫这个名



有了这个理论的支持阳国胜继续深入调查,结果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首先他体会到会同连山有着很盛行的八卦文化。

(湖南省怀化市民间易经学者  阳国胜)

在这个的房屋建筑上 都有易文化的表现 你像这个乾坤两卦 坎卦 离卦这些都发现易文化的现象



不仅在建筑,在民俗上这种体现也同样显得尤为深刻。

对于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她就要出嫁了。再过一会儿新郎带领着接亲的队伍就要来迎接她过门。

屋外,前来帮忙的亲朋正在按照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准备着这场婚礼。

另一边,新郎的迎亲队伍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他们担着彩礼一路吹吹打打朝新娘家而来。

新娘家最后一项准备工作显得很独特。这位长者仔细的在地上摆起了九朵花。接下来将要举行的是一个与其他传统婚礼习俗完全不同的婚礼。等一切准备做好以后,人们开始焦急地等待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没过多久新郎的迎亲队伍就出现在了路口。但是到了院坝外新郎被迫停了下来,因为接下来他将和新娘一起穿越一个古老的时空之门——八卦。等新郎披上喜庆的红绶带后,两位长者领着这对新人从各自的卦位进入卦列。原来这九朵花是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摆放的。也许这两个年轻人还不十分理解这个仪式的真正含义,但是他们必定会感受到这九朵花所带给他们的是一种祝福。

(会同县连山乡建设村村民 张绪佐)

踩这个九宫八卦定乾坤 意思呢就是乾代表男 坤代表女。踩了这个八卦以后呢这个男女成婚就定乾坤 意思就是没有反悔的呐 男女达到结合的最高境界 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古老的婚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呢?原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就记载过一段类似的婚礼。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教授 宋镇豪)

周易里头讲到屯如遁如 什么什么的讲了一段婚姻 说的是抢婚原始社会的抢婚就是你一个新娘出嫁了 那边过来把你抢走这样的一种婚俗 但是呢它屯如遁如什么意思呢 走几步停下来倒退几步 再往前走走往后退退这是一种步伐 他这个婚姻 也是保留一种很古老的 带有巫术性质的东西



如果这个充满了祝福色彩的红花八卦是一个带有巫术性质的仪式,那么这个习俗就会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据史书记载炎帝本身就是一个大巫师。那么这场婚礼是否就带有炎帝的色彩呢?

巫术的起源非常古老,在人类还处于蒙昧时期就已经有了。古时的巫术和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巫术完全不同。早期的巫术代表着天文、历法、宗教和祭祀等活动现象,具有很高的权利地位。巫术在传承过程中非常严谨,后人不能轻易改动。

至今连山还保留着很多带有巫术性质的祭祀和习俗。并且与神农炎帝和八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史料上记载,相传神农炎帝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可是谁能想到这种传说竟然在会同连山以一种真实的情景体现了出来。

这尊牛神像,据说是神农的化身,传说四月初八这天是神农把野牛驯化成家牛的日子,于是当地老百姓就把神农看成是牛王菩萨。

(会同县连山乡杜家团村民 杜成生)

四月八是他的生日 牛王菩萨的生日他就是神农 牛王菩萨管了所有的牛到了四月初八所有的牛 都停下来休息



炎帝为什么被描绘成牛头人身,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或许从这场奇特的仪式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会同县连山乡杜家团村民 杜成生)

全靠牛养活我们老百姓 以前是使得拿锄头挖 没有锄头就用手去翻泥去翻这个泥巴去翻起来 再不行就用脚一起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牛就是个神。



在会同,与西方的牛文化不同,这里的人把牛看的似乎比人还要珍贵。在即将表演的斗牛仪式上,人完全代替了牛,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牛不受到伤害。

在队伍出发之前,杨明君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那就是代表八卦的纸灯出现在了队伍中。难道这场仪式跟八卦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吗?斗牛的场所选在了村外刚刚收割完油菜的田地里。村民们抬着牛神像浩浩荡荡的向村外出发。

到了田里,等牛神像安好位后一路奔波的牛开始享受着田里的青草。完全顾不上正在一旁执法事的主祭人。村民们扮演的牛形象生动,惟妙惟肖。这一切来自于他们对牛的深入了解和观察。体现出了人和牛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

表演开始后他们果然按照太极八卦的路线走位。一个古老的祭祀活动与深含着自然宇宙观念的八卦相联系,这之间必然有着深刻的含义。牛代表着农业,八卦则是与自然和气候有关,为了按季节栽培稻作,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神农炎帝创制了连山八卦,相传这让他成为中国最早的历法发明者。

八头牛走完太极后,九个持纸灯的人进场站成八卦阵。可是接下来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这位主祭人带领着牛没有按照周易八卦的乾卦开始行走,而是从代表山的艮卦开始穿梭,为什么他们要按照这个特别的路线行走?这个疑团此后一直在阳国胜心中挥之不去。

无论这是否就是连山易,连山的这些村民事实上用这种难得一见的古老仪式传承并记录下了中国早期农业的一种状态。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五千年前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缩影。

有关神农的许多其他传说,在连山都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证据。

传说神农发明了医药,离连山不远有座神农山,山上曾经建有神农庵。当地人用生麻和柴胡治疗天花的药方,据说是神农流传下来的。

为了找到治病的草药神农尝遍百草,每次中毒后就是用茶来解的毒。在连山就有一座茶亭庵,里面供有茶神像。在庵门口有一块明朝时立的碑,上面有连山场的记录。场在南方是集市的意思,史书记载神农炎帝首创了集市。这个连山场是否就是炎帝流传下来的呢?假设炎帝真的在会同连山出现过,那么这里必定有过古人类居住过的遗迹。

会同县的连山是一处盆地,渠水河从中流淌而过。面水靠山的优良环境非常适合渔猎、采集和种植,是古人类生存、繁衍的理想之地。

在杨明君做调查的过程中,不断有村民把捡到的一些奇怪的东西交给他辨认,杨明君惊奇的发现,这些都是距今五千至一万年前左右的打磨石器,有些石器磨制的非常精致,甚至超过了现代人的理解范围。这件象征着权力的石钺,表明那个时期严格的部落等级制度已经出现。

这是一件只有五、六公分高的一件小陶罐,底部有清晰的太极图案。后来经怀化文物考古所鉴定,陶罐的年代至少在五千到六千年前。而这个时候正好是神农炎帝所处的时代。

与炎帝和八卦相关的新证据的出现增强了阳国胜、杨明君两人的信心,但他们围绕着八庙的中心,即九宫的位置一直争执不下。杨明君认为八庙的方位是以狗皮城遗址为中心确定的。

这片果园就是古城遗址,如今已经看不出任何遗址的迹象,为什么杨明君会如此坚定自己的看法呢?

原来,埋在草丛中的这块石碑上的内容证明了这里曾经确实有一座城。

(会同县连山乡中学教师 杨明君)

这个碑是狗皮城 重修城隍庙的古碑 我们看一下这个碑文里面可以看出来这个碑文记载 在明朝万历年间修的城隍庙现在搞的破烂了 后来从这个大清道光十二年 这里是重修城隍庙的古碑 这个城隍庙后来我查了一下会同县志 秦汉以来这里都没有做过县城 这个狗皮城建以什么时候呢 肯定是在秦汉以前这个狗皮城几千年来 早已不存在了为什么这里还要修城隍庙呢 一百多年来还要修城隍庙呢 其中的这个意义呀 很值得后人去思考



但这能说明狗皮城遗址和八卦之间有关系吗?

易经的易字有几种解释,最为主要的一种取自于蜥蜴的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所以易经用其来引申为变化的意思。而在连山,当地人把蜥蜴称作狗皮蛇,那么狗皮城也是蜥蜴之城。据附近的老人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是被一个叫元帝的人统领,这里真的出了个帝王吗,难道这座古城与连山易之间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吗?



作品示例: [走遍中国]连山易之谜 上 下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6389943466884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647759490788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2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1234567 于 2013/5/28 11:21 编辑

中华《三易》学会成立于2012年,由赵会长组办,赵会长所继承的中华源头文化《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全程细心讲解,......

视频: 23 | 总时长: 00:00 | 总播放: 710 | 创建: 11个月前 | 更新: 11个月前 专辑: 中华三易学会,《三易》视频,《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7719162.html




------------------------------------------------------------------------------------------------------------------------------------------------
华三易学会,《三易》视频,《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中华三易学会,三易教学-第一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0NDkwOTg4.html?f=17719162

第三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0NjEzNzE2.html?f=1771916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2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中医】《归藏易》与中医临床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hp?tid=4429

设问《壶天泼墨》于金老(5)[[第五问:附标题《归藏易》就我涉...]]
http://www.621m.cn/search/doc/54236
发表于 2013/5/28 0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现代人能继承了解的真是太少了,可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彝族医学的发展全览
来源:网摘  2007年3月19日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个时期的彝族先民吃住都在森林中,并且多数住在树上,故对植物有了最直观和最粗浅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和自然发展的原因,彝族医药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

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分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

在母系时代的凉山彝族地区,常常以一种植物来代称某个部落或部族,甚至有的山岭等地名也来自植物名称。如“达罗波”、“达日波”、“舒祖波”等,它们分别是黑色的阙山草、阙山草及生长杉树的山。这种命名的习惯,从母系社会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今凉山地区仍不乏以植物命名的地方,如勒乌(大黄)、尔吾(土香薷)等地名。

进入由偶婚代替群婚的父系社会后,促进了社会和遗传学的进步。此时,对植物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积累。彝族先民们在迁徙、放牧的生活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有毒的植物,关于对毒草和中毒的认识时间,大约是在“吃草籽树果”的阿(田合)居子时代,但当时未能明确记录下来。“中毒”和“毒草”的概念是在彝族祖先采集野生植物和放牧生活中,出现了羊和人中毒的现象,加上口尝身试积累而产生的。毒草可以毒杀人畜,引起彝族先民的高度重视,于是他们对毒草进行辨认下了一番功夫,并且还对植物的毒性部位作了描述,如他们认为乌头属植物“毒藏在根上,花开在头上”。由于目睹了被毒草毒死同胞的惨痛情景,彝族先民们对毒草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将之录于书上,以指明毒草生长的地方以及毒性的部位,示于后人。

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建立之前,彝族历史经历了从勿阿纳(《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长,到那意笃色(76世)的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的医书中,如名著《名医别录》就收载了不少彝族地区的药物。在《华阳国志》《水经注》《说文》《汉书》《续汉书》《博物志》等书中、也都记载了一些彝族的药物,宋代还有彝族地区的犀角、麝香进贡给皇帝的记载。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彝族的医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彝族医药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华夏医药的宝库。

明代以前,彝族历代对植物药的记载非常零星、分散。此时问世的《双柏彝医书》一书,将流传在民间分散的大量植物药收集起来,它虽然还不是专门的本草书籍,但其中所记载的彝族植物用药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书中记载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全草、树脂及植物寄生的药材,达数百种之多,如根皮根茎类66种,叶类17种,皮类12种,果、籽类19种,全草类34种,茎木类6种,寄生、树脂、菌类6种。

除此之外,著名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录了一些彝族药物,证明此期彝族医药应用的广泛性。

15世纪中叶,明代本草学家兰茂著成《滇南本草》,成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与少数民族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地方性本草专著。在此之前,历代书籍对民族药物虽有收载,但都不如兰茂所收集的规模大、药品多,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民族药物。《滇南本草》中不仅记录了药名,并考证弄清植物及产地,还尽量将当地各民族中的用药经验归纳进书中。彝族的许多药物也记入了。如芸香草、老鹳嘴、鹅掌金星草、韭叶芸香草、救军粮、橄榄(余甘子)、甘蔗等等。

到了清代,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彝著《献药经》中说:“植物皆配药,蔬菜皆配药”。明确记载了草果、红果、生姜、胡椒、老母猪赶伴草等药用植物的主治功效。

《献药经》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药物相互配合,以提高疗效。书中认为凡药用的植物、动物、家畜、五谷等,都可用来相互配合使用,药物配合十分广泛,只要是对病情有效的药物都可以进行配合。这充分说明彝医此时已从单方向复方迈进了一步,这无疑是彝医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由于彝族居住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药材十分丰富。据1942年的《西昌县志·产业志》记载,当时西昌附近年产药材数万公斤并大量运往川、滇二省及内地。

凉山地区不仅药材丰富,其中名贵药材也是引人瞩目的。丰富的药材资源奠定了彝族医药的基础,使彝族古老的医药得以不断发展完善起来。

彝族善用动物药起源于原始时代,在长期和野兽接触的过程中,先民对动物的认识也随之增长,它对后来彝族医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药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彝医学的相互交流,彝族地区的动物药越来越受到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重视。《名医别录》就记载了彝族地区的牛黄、麝香、犀角、露蜂房等动物药,并明确地记录了这些动物药的产地、性味、功能、主治。

彝族先民所使用的动物药中,有一部分药至今仍在普遍使用,如熊胆、蛇胆、野鸡胆、野猪胆、羊胆、牛胆、狐狸胆、蝙蝠胆,以及鹰肉、猴肉、虎肉、熊肉、野鸡肉、牛肉、羊肉、蛇肉、鸡蛋等。

成书于明代的《明代彝医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彝族医药专著。书中对16世纪前彝族医药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其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使用方法,还记载了各种动物药的胆、油、骨、血、肝、肉、肾鞭等药用部分,以及虫类药物等。较其他彝医书籍载述详尽确切。

书中胆类药物有10种:老鸦胆、狐狸胆、猪胆、岩羊胆、耗貂胆、黄鼠狼胆、獐胆、熊胆、鸡胆及其他的动物胆。

油类4种:小土猪油(白冷油)、生猪油、蝙蝠油、耗油。

骨类11种:大黑蛇骨、麂骨、龙骨(龙欧)、乌梢蛇骨、穿山甲壳、岩羊蹄壳。豪猪刺(刺猬刺)、岩羊角、绵羊角、绵羊蹄、鹿茸。

血类5种:斑鸠血、鸡血、岩羊血、麂血、羊血。

肉类22种:猪肚子(瓦黑肉)、蝙蝠肉、耗貂肉、黄鼠狼肉、螺蛳肉(阿古)、泥鳅、黄鳝、小鱼、虾、小绿雀肉、山麻雀肉、细子雀肉、腊肉、猴肉、豪猪肚子、小鸡、飞貂、石泵(阿皮)、娃娃蛇(阿杯勒)、团鱼、耗子肉、斑鸠肉。

肝、肺类3种:耗貂肝、牛肝(尼塞)、猪肺。

肾鞭、胎及胎衣7种:耗貂睾丸、熊胆(野包弱)、熊肾鞭、麂胎、马胎衣、野猪香、耗貂香。

虫类13种:飞蚂蚁蛋、臭皮虫(波那弱)、土小狗(嗄桥姆)、棕树上虫、黄刺果根(刹那波日)上虫、蜈蚣(塞西莫)、蚂蚁窝(树上蚂蚁包)、刘寄奴上虫、松树树上虫、蚯蚓、灶妈妈虫、竹中虫、蝌蚪。

分泌排泄物8种:鸡蛋(包括腌鸡蛋、鸡蛋清)、蜂蜜、燕窝泥、动物屎(包括旱獭屎、黄鼠狼屎、各种虫屎、老虎屎中骨、虫面、溏鸡屎)、人中黄、鹅蛋、耳屎、大土蜂(多拉雀)之柄(土蜂巢)。

其他4种:黄鼠狼嘴、头发灰、野猫尾巴、斑鸠脑汁。

可见彝族对动物药的认识是十分广泛的,而且擅长运用动物药。

由于彝族长期生活在山林地带,除了动物资源丰富之外,也发现和应用一些矿物药。尽管彝族医药中使用的矿物药较少,但其起源很早。远在彝族祖先从事狩猎和放牧的原始时代,就有用矿物药治病的原始方法。这些矿物药,都是天然生成的,获取相对容易,如天然硫黄、天然火硝、盐块等。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了不少彝族地区的矿物药,如空青、曾青、肤青(推青)、朴硝(芒硝)、硝石、温泉(硫黄)、金屑、银屑、扁青、青碧、盐、琥珀等。其中有些矿物药不仅彝医运用,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医生也善于应用,并且一直沿用到今。

彝族先民不仅有自己丰富的药物资源,也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特色。

如凉山地区巫师称为“毕摩”,毕摩又有教师之意,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兼通医药,他们在从事迷信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运用医药知识作为补充。如有的毕摩念经后,往往要病人喝一碗各种草熬的“神汤”,有的毕摩还能进行按摩、采药等医药活动。有的毕摩并常采用熏、洗、蒸等三种外治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疟疾等病。其熏法多用于病程较短者,蒸法多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患者。有的毕摩在运用酒吹法治无名肿毒、疖肿、淋巴结肿大、蛇咬伤等症方面积有一定经验。其法为口含白酒喷吹肿胀处,时间半小时至两三小时,以达到疏导瘀血、气通血行和消毒的目的。巫术盛行,阻碍和破坏了彝族医药的正常发展,但也保存和运用了一些医药知识。如《献药经》,本为《作祭经》中有关人的生老病死的一部分,但其中涉及到很多医药内容,如疾病名称、药物的采集、加工、炮制、配伍,以及大量动物药和植物药的功效等珍贵资料。

在彝族民间,广泛存在一些擅长医药的普通群众,他们的医药经验来自家族内部口耳相传,并主要在家族内部使用。以经验医学为主,融采药、制药、治病、配方等多项工作于一身。配药时不用秤,药物份量亦无一定之规,主要以医生的经验为依据。他们对当地出产的动植物药有本民族的称呼,例如称麝香为勒舍,熊胆为峨节,大黄为勒乌,车前草为吾莫迭补等。并有本民族积累的特殊用药经验,如用阿衣(冬葵)引产催生,用衣布阿节(多毛隐翅虫)治淋巴结核,都拉(毛茛科植物紫乌头)解乌头毒,拉莫各尔(菊科等三七)治风湿关节疼痛,其他还有伊斯(贝母)止咳,猴骨治肺病,蛇胆消瘤,熊胆治肿块,野猪肾通尿结石等。

彝族习惯采集新鲜的植物叶或根或根皮,加少许水或盐冲烂、揉搓、捣绒后,敷于伤患处。例如将斯赤列(忍冬科接骨木)的根皮冲烂,再加其他药物敷治骨折,将尔吾(坝子花)花顺在掌心揉搓,以其汁搽涂蜂叮处等,其习用植物药多达数百种,并能区别各种草药不同部位的特殊功效。

由于长期生活于高山林区,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刀伤、箭伤、跌伤、蛇伤等外伤机会较多,故彝医多长于治疗外伤。例如以麝香治蛇伤、熊胆治牙痛、紫花地丁止血、接骨丹治骨折等。对于风湿、疥疮、疟疾、肺病、胃病、痛疾、难产、淋巴结核等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不能认识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和不能从理论上揭示其实质,只好借助于巫术,归于鬼的作祟,如麻风鬼、肝病鬼、生疮鬼、肺病鬼等,但在治疗上有如前所述的多种办法。

药物复方,在彝族医药中也时有使用。如以赫得布(地拢猪)为主,配以大豆、燕麦、猪油、清油调制的软膏治疗淋巴结核,在彝区通用。又如以吾莫迭补(车前草)、契厄(野蒿子)、厄什阿马(仙鹤草)、尼尼契(地蜂包)四种熬水吃治腹泄消化不良等。

有人将彝族医药特点总结为:“以经验为主,长于外伤,兼有内治,草药丰富,动物药多,喜鲜用,有复方。”

在疾病的预防方面,彝族群众从实践中已体会到,选择住地时,应避开疾病流行区和毒草丛生之地。并对麻风病人实行迁居独住,死后火葬或牛皮包裹深埋,对染病牲畜亦实行深土埋葬,或以整个家支(部落)搬家迁居以躲避疫病等。并用拉助(女贞)、格乌(野八角)、药果(岩擅香)等熏“鬼”进行空气消毒杀菌,以阻止麻疹、伤寒、疟疾等传染病流行。

近代,彝汉医药交流日益增多,彝医善于吸收汉医的营养,逐渐摆脱过去单方单药,只凭经验的传统格局,使彝医药有了突破性发展,为彝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勤劳智慧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讨发掘,积累了本民族特有的医药经验,整理了大量医药文献,为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写下了光辉一页。现将古彝医籍中有代表意义的文献归纳如下:

《双柏彝医书》又称《明代彝医书》,是197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在双柏县发掘出的一本古彝文医书。原件为彝医书,因其成书于明代,所以又称《明代彝医书》。

据该书抄本原伯《序》所称:此书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以后历经清代、民国多次传抄。此次面世的是民国一年(公元1912年)的抄本。此书共有古彝文约5000字,记录了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药物。全书内容丰富,叙述较详,以病症为纲进行编写,所列病症、症状或体征约有60种左右。有的直接以病名出现如疟疾、蛔虫、奶疮等;有的则以病因命名如蛇咬伤、菌子中毒、皮肤湿疹等;但多数还是对症状的描述,以症状为病名的。如老母猪风、恶心呕吐,噎脖子等等。书中内容涉及到临床各科,其中属内科者约20多种,属外科(包括皮肤科、花柳科)者约16种,属五官科者约有6种,属妇产科者约有5种,此外,还有少数属于骨科、神经科和儿科的。在一病一症下,少则一方,多则十余方,也有一方通治数病的。全书列方剂243个,复方多于单方。复方由二三味或五六味药物组成,未见10味以上的。书中的治疗法多种多样,在内服外治的基本治法下又衍生出了多种治法,如外治的方法就有药水外涂,湿布热敷,药渣外敷,针挑,拔火罐,小夹板固定等等。某些病症还注明了禁忌,有的禁吃腌菜,有的禁吃鸡肉、猪肉,尤其是禁吃母猪肉等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当时的彝医对疾病的产生,病情的进退,药物的生克关系都有一定的认识。

《双柏彝医书》是对16世纪以前彝族人民医药经验的总结。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内容如此丰富的彝族医药专门书籍。彝族的医药经验,多散在于各种经书、史书中,非常零星片断。而《双柏彝医书》则在近五千字中,详细说明了多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和使用方法。而这些疾病和药物。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双柏彝医书》的出现,说明了16世纪中叶彝族医药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证明当时主要以行医为业的彝族医生已出现了。他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已经有意识收集本民族的医药知识,并将之归纳、整理为专门的药方专书。并且此方书,不仅概括了医药知识,又具有指导人们行医治病的作用。它所记载的病种是彝区常见病、多发病;它所收录的药方和治疗的方法是彝族人民迫切需要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在很困难的环境下,辗转传抄,流传了400多年而不失。国内有研究彝族医药的学者把《双柏彝医书》的发现称之为“彝族医药史研究中的第一次重要发展。”

《启谷署》是贵州省仁怀县政协秘书长王荣辉同志保存的一本彝族医药古籍手抄本。其成书年代难以考证,据遵义医学院教授鉴定推测,“本书成书年代不会晚于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

《启谷署》经过翻译整理,记载有5门,38个疾病,263个方剂,此书是一部临床价值较高的彝医书,经后人临床验证,有效率达95%以上,是我们研究彝族医学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指路书》又名《人生三部曲》,彝语《卓莫苏》,由金国库老人和罗希吾戈先生译定。据推测成书年代在明末清初之际。此书属彝族丧葬仪式唱诵的经书,内容主要讲死者的祖先某人曾在何地生息。“指路”是给死者的灵魂指明道路,把死者的灵魂从当地沿着迁徙来的路线送回彝族祖先的发源地。但是,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医学理论,对彝族男子生平活动的描述及对妇幼保健,人体发育,胎产的认识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供牲献药经》是彝族古典文献《作祭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祭奠死者时呗耄唱诵的一种经文,虽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也确实有一部分内容是朴素的唯物思想的认识和反映。《供牲献药经》(以下简称《献药经》),写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曾广泛流传于云、贵、川三省。它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马学良教授1947年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团街区安多康村彝族毕摩张文元家调查时发现的。后经马教授翻译整理成彝汉对照本。

《献药经》中记载了很多的医学理论,其中内容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胚胎、采药,药物加工炮制等等。其中内科记载了18种病证及其治疗,如冷病瘦病、落水得病、哮喘病、寒热往来病、瘴气病、眼花目眩病、中毒身体消瘦病、哼病、嚎病、呃逆病等。妇科疾病中记载了不孕证、性淡漠等。外科疾病主要记载了癞病、痒病、痈疽的症状及治疗。伤科疾病中主要记载了跌打劳伤及犬咬伤的治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献药经》中关于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描述甚为生动:“古时人兽不相同。一月如秋水,二月象尘草叶,三月似青蛙,四月象四脚蛇,五月如山壁虎,六月始具人形,七月随母体转动,八月会合母亲的气息,九月生下母亲怀中抱。”这段描述,十分具体地阐述了胎儿的发育过程,并且提出了孕育中的生命在三至四个月时开始四肢分化,在临产前一至二个月时产生同母体精神上联系的观点。由于这段文字所具有的原始朴素的医学观,被美国学者肯尼思·卡兹纳选入其著作《世界的语言》(KennethKetxner:TheLanguageofTheWorld,FunkandWangnalls.NewYork,1975)一书中,作为彝语言文字的样品。至于出生后婴儿从一月至成年的漫长历程,书中亦有详细记载。

《造药治病书》原名叫比木都且(译音),意为“造药治病解毒。”成书年代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全书共19页,用凉山彝文书写,自右向左横书。共约有6000个彝文字,译成汉文约一万字。分278个自然段落,书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医药的叙述,夹有少量巫术咒语。其医药部分,共收载疾病名称142个,药物201种。其中植物药127种,动物药60种,矿物药和其他药物14种。所载病名多为凉山彝族当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收药物大都产于当地。值得一提的是:书首的一段话开门见山:“这是造药治病书”。点明了本书的主题,是重于医而轻于巫的。可以说,这是一部在“巫”的统治下产生,却又竭力冲破“巫”的束缚的医书。它是彝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医病书》系手抄本。抄于清雍正八年(1731年),它以朴素简明的彝文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内科病6种,外科病4种,儿科病2种,眼科病1种,方剂68个,其中单方38个,复方31个(由二味药组成者20个,三味药以上者11个)。均作煎剂服。全部处方共列有药物97种。其中动物药25种,植物药72种。

《好药医病书》,又称《医病好药书》。此书抄于乾隆丁已年(1737)冬18日,内容较《医病书》丰富,涉及范围亦广。记载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五官科等39种疾病,共有317个处方。由单味药组成的方剂有171方,占54%。但在复方三味药以上的方剂明显地比《医药书》多。这充分说明该书对药物功效的认识已进了一步,不仅掌握了药物的主要作用,而且对药物的多种作用和配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治疗方法上,除了内服外,还采用了外包治疗疮疡、刀伤和跌打劳伤;外搽治疗疔疮和皮肤病。按摩治疗腹痛和头疼;搔刮治疗腹痛、腹泻;煎汤治疗疮、癣、疥、癞等。具体疗法亦有增加,体现了当地彝医的特色。全书共使用药物370味,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分类法大致分为水、火、土、金石、谷、菜、果、木、草及禽类、兽类、鱼类和鳞类等13种,但以草类最多。该书比《医病书》涉及面广,数量亦多,是内容比较丰富而全面的著作。

《娃娃生成书》,又名《小儿生成书》。为手抄本,抄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6年),属于介绍妇科、儿科部分生理知识的专篇,它以朴素、生动的彝族文字将胎儿逐月发育,生长的情况作了描述。对从婴儿直到儿童(1~9岁)的智力、生理变化也作了简单的记述。

《超度书·吃药好书》一书中有介绍药物的专篇,包括药物25味,治疗9种病症,在24味动物药中重点介绍了5种动物肉和10种动物胆的功用。均系彝民经常狩猎所能捕获的动物,如野猪、獐子、熊、麂子、猴子、鹰、乌鸦、鱼、蛇等。

《医算书》是在四川省凉山州发现的,成书年代不详。医算,是古人将天文历法知识运用于生老病死方面的一种方法。它主要解决寿命的测量,疾病的预测,以及生命周期性节律的计算。医算也是生命运动与天体运动的结合。

彝族医算主要依据太阳历和阴阳历来推算病人的年龄、禁日、衰年。

在以阴阳历推算禁日的《医算书》中,还附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法。这些药物几乎全力动物药,是作为万一在禁日中因施行针刺损伤了身体以后的应急治疗来使用的。这不仅说明彝族使用药物治疗的思想和方法,还证实了彝族医算的目的是为了治病、防病。医算与药物治疗是共存互用,不可分割的。

《聂苏诺期》是新近出版的又一部发掘整理出来的古彝医书。该书内容丰富,除涉及病症、治法、用药等方面外,还按病症分类收载了许多彝族医案。这对研究当时彝医对疾病的观察和认识以及治疗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是该书的特色之一。特色之二是该书所载的273种彝族药,每种都列出彝文名及相应的汉语音译,基源(包括拉丁学名和药用部分),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特色之三是突出了彝族在用药方面的一些特点,譬如:彝医善用植物寄生入药,书中例举了多种寄生类药材,丰富了植物药药用部位的研究内容。

古彝文书籍《寻药找药经》不是毕摩的经书,而是用五、七言韵文写成的说本。书中向听众述说找药的艰辛,药物的珍贵;同时也承认药草只有劳动者(牧羊女)才能找到;而药草的发现是从对动物的观察中得到启发的。书中首先描写药物的珍贵,其贵重到了部落首领们不惜以“九黑牛为礼”,“六羊六黑牛为礼”、“三羊三黑牛为礼”作祭去祈祷寻药的成功。这说明了彝族先民对医药的迫切需要。然后叙述找药艰难。天君(首领)、天臣(头目)、天师(祭师、毕摩)一起出动,谁也找不到“不病不死药”。这反映了彝族医药不经过实践,光靠“神”力是不会产生的。

《老五斗彝医书》是1987年聂鲁、赵永康在云南省新平彝族自治县老五斗乡一带发现。据考证,此书属清末时期著作。此次发现的是民国三年抄本,全书均用彝文手抄,是一本较珍贵的彝族医药文献,它可以提供研究彝族南部方言区的医学流派和发展情况。

该书记载疾病53个。其中内科疾病17个,伤科疾病5个,外科疾病18个,妇科疾病4个,虫咬伤4个,中毒性疾病2个,儿科疾病3个。针刺部位五处:人中、七宣、百会、涌泉、太阳。火罐拔毒一种。记载动物药123种。

《三马头彝医书》是1986年在云南省元江县洼垤三马头李四甲家发现的,此书没有记载具体年代。据考证,此书属于晚清彝族医学著作,全书均用彝文书写。书中记载疾病69个,其中内科疾病41个,妇科6个,儿科1个,外科16个,喉科1个,伤科1个,中毒性疾病3个。记载药物263种。

《洼垤彝医书》是1986年在云南省元江县洼垤李春荣家发现的。据考证属于晚清著作。书中记载疾病48个,其中内科28个,妇科3个,儿科2个,外科2个,伤科8个,误吞异物2个,虫兽伤5个,中毒性疾病3个。记载动物药75种。

《查诗拉书》是一本流传在哀牢山地区彝族村寨中较为完整的殡葬祭词,它系统地介绍哀牢山地区彝族丧葬习俗。但是书中论述了不少彝族医学知识,如对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少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书在用药上大胆使用胆类药,体现了彝族医药特色。并提出很多卫生防疫及处理措施。

《尼苏夺节》是一部彝族创世史诗。全诗由10个神话故事组成,从开天辟地、战胜洪水猛兽、栽种谷物、发展生产、婚姻恋爱、音乐舞蹈、金属采炼,一直写到民族风情,伦理道德和创造文字为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节动人,文字流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描写了彝族人民历史发展的过程。

除上述内容之外,该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知识。书中在记载有病要求医是这样说的:“若要人不死,要把太医求,要把良药吃,娘古阿娘吉,娘别厄母病,天天去求神,日日去卜卦,早晚又刮瘀。卜卦卦不利,求神神不灵,样样都做遍,病魔不脱身。寻思人世间,人人这样说,治病要煨药,吃药能治病。”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彝医主张人生了病,要积极寻药治疗而不能信奉鬼神,彝医还认识到,药物只能治病而不能使人生不老,因为这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看人辰书》一书是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发现的。此书系统的记载了在某些特定日子,针刺特定部位会发生危险,就把相应的日子定为“某日”。它用阴阳历推算禁日,按每月36天计算,逐日有禁刺部位。明确指出:“在这些日子针刺时,要注意碰着人辰而发生意外。”

《斯包比特依》是在凉山州发现的一本彝医书,全书用彝文书写。彝族认为。“斯色”的疾病属于汉医学的风湿一类疾病。“斯”是神灵,“色”是游荡。“斯色”即如神灵游荡不定之意。故称天气、山气、地气、水气等所引起的疾病为“斯色”病。

书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斯色”病的起源,传播及如何驱赶这些病邪的方法。通过了解该书,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彝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认识到治疗本病的措施和方法。

由上可见,彝族医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http://www.zysj.com.cn/zaji/3/37055.html
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渊源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04-25 13:36:33文明
三星堆文化(或文明)始终以无限的神秘感和震撼力吸引着世人,人们虽已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但依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断言三星堆文化的族别归属和文化归因。如何破解三星堆文化研究的众多难解之谜?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彝族语言文字、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方面,开展了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关联性的初步探索和大胆推测。

根据著名古蜀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历史文化学会会长谭继和的观点,解读巴蜀历史需通过两种途径,或是中原的文字,如甲骨文;或是少数民族古文字,如古彝文。显然,古彝文在破解巴蜀历史或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物“巴蜀图语”或“刻划符号”上,有些字的确依稀可认,很像现代彝文,但其义却很难按照现代彝文来辨别和诠释。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不仅能大部分辨认,还能释读出整体含义。他认为,三星堆7个神秘符号是古彝文,意为“阴阳结合的面容”,也可译为“男人女人结合的面容”。为什么古彝文能破解“巴蜀图语”?假如我们能在彝文典籍中找到与此等同的字形和字句,并能准确表达出其整体的真实含义,那古彝文不仅能够破译“巴蜀图语”,而且还能从中找到许多和当时社会相关的文化元素。

且萨伍牛与吉格阿加撰写的《古巴蜀文字与古彝文系同一文字系统:用古彝文破译巴蜀文字》,根据大量古巴蜀图文和三星堆博物馆陈列文字与彝文考释对照分析,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肯定地说,这是一些记事彝文,其中有重复出现的文字就是明证。”老板萨龙通过解读三星堆人头印章等玉石文提出以下观点:“从彝族传统文字(古彝文)和彝族文化现象与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文字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过去所谓的‘三星堆无文字’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三星堆文字不是外来民族的文字,而很可能是传统彝文字。”这些观点再次印证了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渊源相当亲密,或者说,巴蜀图语已经不是刻划符号,而是具有某种含义的字符,是记录当时各种社会事象和文化元素的载体。

当前对于“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研究,引起较大反响的是钟鸣的文章《三星堆蝌蚪文考据: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文中提到:“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为了探究古彝文明与三星堆文明可能存在的某种同源关系,首届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10日至15日在西昌召开,来自国内各文物单位、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彝族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古巴蜀文化活态基因”这一结论。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陈保亚教授、汪锋教授通过对古彝语和汉语的同源关系、原始羌夏语的研究,认为蜀、夏、彝和三星堆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教授指出,古彝文化里有古蜀人的文明和活态基因,三星堆是古蜀人的家园。对三星堆文化、巴蜀文明的解读不仅要研究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更要研究和解读古蜀人的精神家园。上海大学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巫达教授从人类学的语言、基因和文化等多重角度讨论了古彝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王小盾教授从兽面图像这个大量出现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符号出发,深入探究了这一古老神秘符号与古彝文化的关联。彝族学者阿余铁日根据彝文古籍《考妣变换》大胆提出三星堆即为古彝人群传统祖灵安葬之处的新观点,认为三星堆是古彝人安葬祖灵的二次灵魂葬之处,出土的大量青铜和玉像为祖灵偶像。彝族青年学者安东从彝族原生图腾、三星堆部族、古蜀三星堆彝族的“巫鬼文化”与凉山彝族的“苏里、毕摩文化”、三星堆的两个器物坑等方面对三星堆出土的器物进行了探究,认为古蜀三星堆部分文化与彝族文化属于同一文化。可以说,这次会议首次彰显了三星堆文化研究中,古彝语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性,是首次就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话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多民族、多学科共同推进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必将对促进中华文明源头的探究产生重大影响。

就在不久前,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两位彝族古文字学者胡成荣和窝底子确,经过多年实地田野考察并亲自与凉山州内10位彝族著名毕摩(彝族人的祭司)甄别、对照和解读,认为“三星堆博物馆里陈列的神秘文字符号是古彝文‘一诗’与‘三书’,是四体古彝文字”。继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破译出三星堆文物器皿上的文字属古彝文之后,胡成荣和窝底子确再次破译出“巴蜀图语”,从民间田野考察的角度识别和佐证了三星堆千古之谜——“巴蜀图语”系古彝文。

胡成荣和窝底子确认为,早期的彝族象形表意文字是最早的原始文字,三星堆博物馆里陈列的62个字100%可以用古彝文解读破译。陈列的这些字,在凉山彝文中可以查找出36个字,约占总字数的58%,在凉山毕摩经书上可以查找的有12个字,约占总字数的19%,在川滇黔桂彝文字中可以查到的是14个,约占总字数的5%。所以他们认为,巴蜀图语其实就是古巴蜀四体古彝文字。若是能够在考古发掘、典籍文献中找到一些和“神秘字符”一样的字词或者句子,准确破译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同时通过多重研究得到彝族的原住地自然环境、生活习俗、迁徙路线、祭祀方式等与三星堆文明有密切联系的结论,那将是对三星堆古文明研究的一个突破。

http://news.artxun.com/yinzhang-1544-7715135.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9: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部医典》在蒙古地区的流传

时 间:2006-11-23 13:33:44  阅 读:255 次    责任编辑:



    蒙医学是蒙古民族在长期同自然与疾病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晶。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兄弟民族及其他国家的医学精华,使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而发展成今日的蒙医药学。基于藏医的《四部医典》对蒙医药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

    1、《四部医典》在蒙古地区的传人

    《四部医典》最初是公元708~833年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用藏文编写的。到12世纪宇妥萨玛元丹贡布又重新整理编写而成为医学巨著《四部医典》。16世纪后叶,由于西藏黄教传人蒙古地区而使《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有些文章中说《四部医典》是元朝时传人蒙古地区,但    330未能在蒙古地区流传)。《四部医典》及《医经八支》传人蒙古地区对蒙医药学的理论、临床以及医学教育都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 、《四部医典》对蒙医学的影响

    2.1理论上的影响:传统蒙医学以寒热学说为理论依据,即治疗寒证用温热治疗,热症用寒凉治疗的理论体系。16世纪后叶《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后,学习《四部医典》,坚持用其方法治疗疾病的医生逐渐增多,《四部医典》中的理论和实践与传统蒙医学派有不同的特性,故在医药学者中出现了一支新的学派…。因此,把《四部医典》中的三根学说、精华糟粕学说及五行、五源学说、脏腑学说与传统蒙医药理论相结合而形成蒙医药理论体系。

    2.2实践上的影响:当时,传统蒙医学的临床实践主要在外伤、整骨的治疗以及对疾病的外治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但对内科病的临床实践还不够完善。《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后吸收其脏腑学说则对内科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贡献,尤其是《四部医典》的《蜜诀部》的影响更大。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治愈了上百例的脑血栓、脑出血、脑软化、脑梗塞、脑硬化,延髓麻痹和脑荷叶萎缩各1例,以及雷诺氏病几十例和早期肝硬化,使变形的肝细胞恢复(B超观察诊断),都是在上述三根学说、精华与糟粕、五行与脏腑理论学说指导下获得成功的。

    2.3蒙医药学教育的影响:《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以前传统蒙医药学的教育主要是家庭式带徒传授的教育方式。由于《四部医典》的传人,在原带徒传授的教育方式上,主要以在寺庙中集中系统的教育方式为主,这对蒙医药学的教育带来一次新的飞跃。从而开始培育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蒙医药学者,为蒙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四部医典》在蒙古地区的流传

    16世纪后叶,《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后主要以藏文版本广泛流传于广大蒙古地区。因此,在蒙古地区培养出很多精通藏文的蒙医药学者,如著名医学家伊喜巴拉珠尔、伊喜丹金旺吉拉、罗桑却佩、占布柿道尔吉等。与此同时,开始了用蒙文翻译《四部医典》的工作。据考证1638~1650年间蒙古族学者那木海扎木苏翻译过《四部医典》、在卫拉特蒙古地区(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开始用蒙古文学习《四部医典》。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最早用蒙古文完整翻译《四部医典》的信息。心]清朝明珠道尔吉又一次完整地翻译了《四部医典》,并用木刻版出版或用手抄本广泛流传于蒙古地区。1959年5月,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重新翻译《四部医典》,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又一次重新编译《四部医典》,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10月该出版社第二次印刷发行。1987年9月由特?特木勒校注,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又一次出版发行明氏译《四部医典》,1990年1月,阜新蒙医研究所的刑鹤林等用藏文对照形式编译《四部医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版本的《四部医典》为广大蒙医药学者们学习研究《四部医典》给予了极大的方便。

    4、蒙医药学者们对《四部医典》的研究

    《四部医典》传人蒙古地区后,蒙医药学者学习《四部医典》的同时研究《四部医典》。18世纪著名蒙医学者伊喜巴拉珠尔在学习研究《四部医典》的基础上撰写出医学巨著《四部甘露》。这是研究《四部医典》的理论实践与传统蒙医药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医学巨著。另外,著名蒙医学家龙日格丹道尔撰写注释《四部医典》的《塔教得》一书,从生词的注解、例句、逻辑推理等三个方面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哲学理论来研究《四部医典)(3)。这一书在蒙医药学者中影响很深。1996年6月蒙古国伊?登布日勒把《内部医典》从藏文翻译成蒙文,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元丹曼日巴所著的《(四部医典)名词术语注释鉴》一书也是逐句注释《四部医典》中的疑难调整句。为学习研究《四部医典》给予了很大方便。除上述之外,罗桑却佩的《蒙医药选编》、伊喜丹金旺吉拉的《珊瑚真滴》、吉格术德丹金扎木苏所著《观者之喜》及明日勒占布拉所著的《蒙医金匮》等蒙医药学经典著作,也是在学习研究《四部医典》的基础上与各自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而编写出来的医学著作。蒙医药学发展到今日,《四部医典》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和研究的医著。

http://www.chinamtcm.com/html/37596.htm
来源 : 内蒙古蒙医学院附属医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