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826|回复: 8

“巅顶优势”使人体无毛而发独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6 0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5/27 10:32 编辑

         
                     天人合一琐谈
        天人合一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哲学遗产,乃至今天我们在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都要提到“天人合一,而不是再去强调人定胜天。只是我们今天再提这个命题的时候,远不是古代先人的概念。我们的先人在创立这个理念的时候,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核心的包括了自然宇宙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生理病理药理的多个门类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自秦汉时代起将其应用于社会领域,天人合一说演变成了天人感应,将人事的活动和天象联系起来,为政治的得失更迭找具有权威性的依据——“天降祥瑞”或“天象示警”,这些当然不是我们要继承的。今天要研究的这个课题,意在能够尽力还原出古人如何运用这个理念去认识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出古人在某些方面有所认识但还没有说出来,或在实践着而没有给以更为合理解说的那些内容。
        既然是还原,就有一个“原”到何时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纵观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辉煌与伟大、其独步世界、硕果仅存,无疑是农耕文明所创造的,换言之,天人合一,无论是作为一种思维理念还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都必须将其放到农耕文明、农耕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天人合一密切相关的阴阳五行,乃至后来的《周易八卦不可避免的成为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然而本文却不敢等同于惯常所见的占卜算命的研究方法,而是恪守孔子《周易》“不占而已矣”的教训,仅在河洛图书、五行、阴阳八卦的诞生本始上做出一点探索,以求我中华文明之根底。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天人合一更是虚幽玄邈,从何谈起是个问题。就从我们自身,又与中医困境密切相关的脏腑学说开始吧。这是两个问题,同时把题目放到前面:

        一、“巅顶优势”使人体无毛而发独长

       二、 人类“翻版”了植物器官——漫谈中医脏腑学说


                   “巅顶优势”使人体无毛而发独长

       提要:目前关于人类进化的科学研究已经是定论,而且断言,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在进化的道路上已经特化,不可能再走人类进化的老路,即不可能再进化为人类。而笔者却从人体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中的诸阳经汇总于头面,人体无毛(指可以御寒的毛发而非指汗毛)而头发独长这一独有的生物学特征断定:
       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语言、思维、情感、能够创造工具这些所谓的本质特征,因为现代科学和动物学的研究显示,以上诸项能力,归为人类独有,不仅越来越勉强,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连思维情感、大脑容量这些所谓的高贵特征,在灵长类和海豚之外的动物身上也有发现甚或超过人类,所以,能够将动物与人彻底区分开的,就是能否直立行走(特指从结构上完成从俯伏行走到直立行走的转变)——因为这不仅是人从动物向人进化的关键一步,而且必定会成为其他动物向“人”进化的关键,不管它今天是灵长类还是啮齿类,只要它将来实现直立行走,必将会诞生一个“新新人类。”

                  大脑结构并不单独青睐人类
    在生物学上,人与各种飞禽走兽皆为动物,但最终将人类与动物区分的既经典的语言思维、创造使用工具说(社会科学),还有直立行走、大脑容量等人体构造说(生物科学)。考察行为和外形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类人猿——大猩猩和黑猩猩,指其毫无语言思维意识或者不会制造与使用工具,没有或不会表达情感等社会学因素,而试图彻底区分人与动物,似乎成为了有争议的或底气不足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语言思维和使用工具等方面人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着天壤之别——有时以此来区分人与动物还是必要的——但笔者还是认为这不是质的根本差异,因为本人认为,这两类灵长类动物只要没有人类的干扰,有适宜或迫使其直立行走的条件,经过数十百万年的进化,能够突破生物学上的一道关卡——完全直立行走,大猩猩或黑猩猩极有可能重新踏上一条由猿到人的自然进化之路,而非先前科学家所认为的这两类类人猿已经因为进化而特化,不再可能完成另一次由猿到人的进化历程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何依据呢?
    虽然直立行走还不足以完全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但对人类由猿到人进化方面却起着为关键的作用。
我们在生物学上获知,人类的大脑并不是动物界大脑与体重占比最大的动物。我们人类平均脑容量为1300毫升到1500毫升左右,重量约在1400克左右,其中决定智力高低的大脑皮层又占总脑重的80%。若果按一个成年人体重60千克计算,体脑之比为3007,就是说,人的大脑体重占比约为143据说一种啮齿类动物大脑与体重比是120,人类为1 43,大约相差一倍。除此之外,还有比人脑体比大的动物,而从脑容量来比的话,人类也并不占优。以下是几种动物和部分名人的大脑容量值:

       大象的脑重4000克左右,
       鲸鱼的脑重是7000克左右;
       一条成年海豚的平均脑重为1600克~1800克。
       普通男性脑重1400克左右。
       爱因斯坦只有1230克,
       小说家法郎西大脑却仅重1017克。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的大脑重达2102克。
       再看看人种差异:
       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
       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
       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
      (以上数值来自百度)
       在大脑结构上可能唯一占优的怕是人类大脑皮层占大脑的80%。我还找不到其他动物大脑皮层占比的数值,但即使人类真的占比最高,也并不一定就能够说明人类因此最聪明。但是,中医的经络学说,或许能够很好解答这个问题。

              脑供给优势使人体无毛而发独长

        凡是是学过生理学的人都知道,仅占人体重量1/40的大脑,却要消耗人体总耗氧量的20%,消耗葡萄糖总量的25%(这一数值是从人大脑需要供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一而来。根据方舟子先生的说法,耗氧数值可达50%以上)。
        方舟子先生在《头发的演化规律及其功能学说》中说:“大脑是人体中耗氧量、耗热量最大的器官。在呼吸的氧和血液中输送的全部氧中,大脑消耗的占一半以上;大脑(头部)的散热量,占身体总散热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头部面积却只占全身面积的十七分之一左右。可见大脑是人体的‘发动机’。”
这些葡萄糖和氧气作用的结果,除完成缜密细致的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就是产生远远多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热能,而中医学上则称为阳气。其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头面部是人体唯一无论冬夏都可以直接暴露在外的部分,特别是人耳朵这个最薄的器官,较为耐寒的人在零下十几度无风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戴帽子,仅需过段时间用手捂捂即可不受冻伤。这些热能的通道在西医解剖学上是各条进入头面并形成网络的动脉血管,在中医学则认为十二经脉中的诸阳经和任督二脉将血脉以及阳气送达头面并周流全身,完成更为缜密的生命生理过程和更为重要的思维情感活动。可以说,人类大脑的用血耗氧量一定会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高的。据有关资料,最聪明的哺乳动物——大猩猩或黑猩猩大脑与身体耗氧的比值仅是人类大脑的1/2,因为人类有更为高等的生命活动形式和更为复杂的思维情感活动,当然需要远比其他“最聪明”的动物多得多的能量物质。
        基于以上事实,人体独特的外形与独有的脑供血和耗氧比值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一个不应被忽视而且有趣的问题了。
        首先关于人类外形的独特这点,极力反对中医的方舟子先生的文章《人为什们不长体毛》的相关论述还是可信可取的,因为他的说法很有趣,也最能代表相关问题的最新最权威的成果,所以笔者未经允许,几乎是全文引用该文。他说:
        我们人类分布在人的皮肤上的毛囊的数量并不比其他哺乳动物少。但是除了头顶、腋下、阴部这些特殊部位,我们绝大部分的体毛又细又小,皮肤看上去是裸露的,这在哺乳动物中显得很突出,在灵长类动物中更是绝无仅有,因此有的动物学家干脆把人叫做“裸猿”。
          “其他猿类身上长满了体毛,但并非一直如此,在它们刚出生的时候,除了头部有毛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也是裸露的。所以在这方面人类很像幼猿。事实上,人类还具有许多幼猿的特征,例如头与身体的比例比较大、脸平直、牙齿比较小等等。幼年的黑猩猩看上去要比成年的黑猩猩更像人。人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这种现象,叫做幼态延续,它可能是某些控制个体发育的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使得人类的整个发育速度变慢,发育过程延缓。这一点很重要,它让人类的大脑在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大、发育,并让人的一生一直像小孩一样有学习的能力,而黑猩猩虽然在幼年时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一旦成年,这种能力就基本丧失了。
         “所以人类体毛不发达,可能只是幼态延续的产物。但是这一产物为什么能一直保留下来?毛发的丧失有没有什么生存优势呢?毛发虽然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也有一些哺乳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失去毛发,例如水生哺乳动物(鲸、海豚等)的身体是光洁无毛的,对它们来说体毛纯属累赘,会影响游泳速度(出于同样的原因,游泳运动员也流行把体毛剃干净),因此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它们的体毛逐渐丧失了。有人认为在人类从古猿进化出来的过程中,曾经有个时期也是水生或半水生的,皮肤光洁就是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果。人体还有一些特征似乎也与此有关,例如人的婴儿不怕水,很会游泳,而小黑猩猩则很怕水,容易被淹死;人的体型比其他猿类更接近于适合游泳的流线型;人的皮下有脂肪,适宜在水中漂浮,而其他猿类则没有,等等。因此,在有些人看来,人不仅是裸猿,还是“水猿”。
         “水猿说”虽然很有趣,却没有化石证据来支持它。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各个阶段的化石都被发现了不少,但都不是在水生环境中发现的。而且,化石证据表明,人类似乎是在很晚期(几万年前)才学会捉鱼来吃的,在那之前虽然有的人群生活在海边,也不懂得捉鱼,没有在他们的食物化石中发现鱼骨头。这也与“水猿说”相冲突。
         “因此,“水猿说”虽然几十年前就被提出了,却一直只是一个另类假说。主流的说法认为人类是在非洲大草原上进化出来的。据此,有人提出,人的体毛丧失是为了适应非洲大草原炎热的气候。当我们的祖先走出森林来到大草原,在炽热的非洲太阳直射下打猎为生,就会面临着其他猿类不会遇到的一个难题,即如何保持身体的冷却。这个理由与解释大象为什么没有毛相似。但是,对大象这种庞然大物来说,如何把体热尽量地散发掉是个严重的问题,而对人来说,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这个解释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在大草原上没有体毛的生活其实是很糟糕的。没有毛发的保护,皮肤很容易被阳光灼伤,在奔跑时也很容易被草叶、树枝划伤(我们没有像大象那么厚实的皮肤),晚上气温降下来,身体也难以保温。因此没有体毛其实是一种生存劣势。那么它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掉呢?达尔文首先指出,它就像雄孔雀大而无用的尾巴一样,是性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在挑选配偶时,喜欢体毛细小这一性征。男性在择偶时要比女性更看重相貌,导致女性体毛比男性更细小。
         “为什么人类在择偶时会挑选这一特征呢?它可能是“我有好基因”的广告:裸露出光洁的皮肤能表明自己很健康,特别是表明自己身上没有寄生虫,不会传染给对方(参见《孔雀为什么长着大尾巴》,本版2007年10月17日)。人类走出森林,在地上建立固定的住所后,虱子之类的寄生虫成了健康的重大威胁。
          “那么为什么人的头顶、腋下和阴部还保留着毛发呢?头发无疑对大脑有保护作用,但是人的头发不加修剪的话能够长到1米以上,却是不正常的,在动物中绝无仅有,明显是一种生存劣势,比如很容易被树枝缠住,被天敌捉住。它的出现可能也与性选择有关:人类在择偶时喜欢长发飘飘的异性。在今天,头发仍然是一种性象征。至于腋毛、阴毛,更与性有关了,它们是性成熟的标志,而且长在腺体发达的部位,能用于收集、散发外激素吸引异性的注意。”
        方先生作为一个擅长科学普及的知名学者,尤其以破除陈腐迷信为己任的斗士,在许多领域都有着独到的真知灼见和较为权威的认知,如本案中的“幼态延续”说、毛发独长的见解、性选择说以及人可能从中受到的利害等假说,应该说是目前最为接近合理的说法了,但也由此看出,到目前为止,关于人体外形的假说都未能与人体直立和人脑供血耗氧这几个问题联系起来思考,不能不说是生物学界以及方先生本人的一个大的疏漏。
        如前所述,那么,人体的直立与独有的脑血氧供给之间有何关系?这又与人类独特的外形又有何关系?
中医人士及其爱好者都知道头为诸阳之会”这个说法。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难经·四十七难》中说也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在中医学的十正经脉人体的奇经八脉分布着手太阳小肠阳明大肠少阳三焦和足太阳膀胱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诸阳经脉和贯通躯干后背和前胸任脉督脉它们或者发端于头面,或者终止于头面,十三条阳经(任脉虽然不算阳经,但它的发端是体前脐下三寸的气海——俗谓丹田——穴,终端是头面部下唇处的承浆穴,且任脉属阴经也仅是相对于后背的督脉阳经而言)最终还汇聚于颠顶的百会穴。虽然目前中医的经络学说还没有被现代解剖学所完全证实,还有相当多的人怀疑或否定经络说,但现代生理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头为诸阳之会”的说法,这就是前述的人体与人脑耗氧比:
       仅占人体约1/40大脑却要消耗人体全部耗氧量的20%,全部葡萄糖消耗的25%,这相当于人体平均耗氧量的8倍!这就是说,占1/5的清阳之气和1/4属于清阴的营养物质——氧与葡萄糖要供应仅重约1400克的大脑。这样大量的氧气和能量营养物质的工作、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无疑头面部也是数倍于身体其他部位(不敢说全部8倍氧与葡萄糖都化为热能)。我们从已经广为人知的犬科吐舌散热和猫科动物不能长时间急速奔跑了解到,人进化出了完备的、功能强大的散热机制,这就是体表散热——无毛和出汗带走了大脑和身体各部位的绝大多数热量,而头发反而不是散热的,而是用来保温以及其他保护头脑的功能。
        问题是这还不能解释头发独长的难题。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生物学现象——植物界的顶巅优势:处于中间最高位置上的顶芽或中间枝生长最为快速旺盛,因为处在这个位置上的生长细胞分裂速度最快,得到的营养物质最多,其紧邻的叶片蒸腾作用也最为强烈,其他侧芽生长则要受到很强的抑制。农民也利用这点来进行选育栽培作物,例如向日葵就要选择那些不生侧芽的葵花籽做种子,以省去开花时节打侧花苞的劳动,水稻则要选择那些有效分蘖力强的稻穗做种子。人与植物虽然不属于一个生物纲,但我们知道所有的生物界其蛋白质都是由20余种氨基酸构成,其遗传物质四种碱基及其排列方式也是一致的(据说水稻遗传物质的碱基对数量甚至比人类还要多,以此说明人类高贵又要输分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动物为何会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人为何能够以粮食和蔬菜、水果以及菌类、其他动物为食。所以,人类的生长要遵循生物界普遍的规律,或者遗传、遵循最为基础的植物界的规律也是自然的。
        这样,我们人类的头发得到了相当于植物顶芽的生长优势,而且似乎可以无限生长,并且毛发直径变粗;又由于头脑得到的营养供应最多,而大脑除需要卵磷脂构建脑细胞外,仅需要葡萄糖作为活动的能量,而血液供应不可能仅输送氧和葡萄糖,其他的各种营养和非营养物质都被屏蔽在血脑屏障之外,这些物质无疑又有不少转变成头发的营养,促进着头发的伸长,于是组成人体的70多种元素都可在头发中找到,特别是其他任何组织都不需要的元素都会富集到头发中,更可以将有害元素排除到头发中,以减轻或避免毒素对于机体的损害,所以某一个阶段曾以何种食物为主,某一阶段的健康状况都能显示在头发当中。巅顶生长优势得到强化,也必然抑制身侧毛发的生长,这也能解释幼黑猩猩更像无毛的人类:幼猩猩大脑生长发育,也相当于植物的巅顶生长优势抑制了体毛的发育,等到幼猩猩成年,大脑停止生长,侧向抑制随之消失,体毛随之生长了起来。而人之所以终生无毛,正是因为人类终生需要大量氧和葡萄糖供给大脑——大脑供给优势——也就终生抑制了人体侧的毛发生长。

       (观看了几集关于黑猩猩的《动物世界》节目,特地留意幼猩猩的毛发,并非身体无毛。大猩猩的头发也不长。笔者注)
              因直立,人类终生具有巅顶优势

        虽然巅顶优势、大脑供给优势或可以解释人体无毛发独长的现象,然而这些优势是如何获得的?这又是一个有趣而又被人们忽略的问题。说它被忽略(而且是长期的),是因为人们也许从未将直立行走这个人类独有的、从人体结构到人的主要行为方式与体毛的特殊分布联系起来思考。如此,本节题目即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因直立,人类终生具有巅顶优势。
        这样,我们还要从植物的巅顶优势说起。
        种过玉米的人都知道,如果一株玉米有两个以上的成熟果穗,最顶端的一个个头最大,也最为饱满,往下第二个略差,第三个也许就只有顶穗的一半或更小。有时为了抑制植物的巅顶优势,例如菊花能够开出更多的花朵,往往要把最顶端的一个花苞摘掉;果树为了能够结出更多的果实,同时便于采摘和管理,要在幼苗期即从几十厘米到一米左右高处将其截断,留出三到四个侧枝,培育成宽大而又不太高的伞形树冠... ...我们发现,所有具有巅顶优势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点特点,那就是,它必须是直立的。即使是匍匐生长的植物,那优先伸长的也必定是处在顶端的心芽。
        也许有人要质疑,人和动物根本就不是一类,用植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解说灵长动物之长——人类,那你太贬低人类了。且不说人类在自然界究竟有多高贵,但从病毒、细菌、真菌到植物、动物、人类这个大生物圈的蛋白质基本构成的一致,基本遗传物质的统一,寻根究底,人类的高贵何在?如果不是这种一致,物种之间的营养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对人类来说都将是危险的毒药,即致命过敏反应
        再将眼光回到自然界的哺乳动物和人类身上,能够直立行走的也就是灵长类以及熊等走得更像人,但从它们的身体结构来看,无论颈椎、脊椎还是髋骨和股骨的结合,股骨、胫骨、膝盖骨以及脚踝,它们都更适宜俯伏式行走,猩猩的直立行走还呈现很强的蹒跚的外八字步态,就是说,它们还没有站立起来。再看我们人类,从颈椎、脊椎到髋骨、股骨结合,股骨、胫骨、膝盖骨到脚踝,都呈现出完美的直立行走的结构。生物界一度有过一种结构决定论,即结构决定了生物物种的能力和功能,例如大脑的脑量决定人的聪明程度就是。虽然这个观点被一些事实证明并非是完全正确,但在这个事例中,正是人类这个直立结构决定了人类具有和植物一样的巅顶优势——头发可以不受限制的生长;体表的毛发则由于受到巅顶优势的抑制,除去阴部腋下,完全失掉了御寒护身的体毛;又是由于血氧的大脑供给优势,使人在成年以后,仍能保持这种巅顶优势到终老,从而保证人类的外形终生的与其他动物相区别。
        说到巅顶优势对于侧体的抑制,不由使人想起动物界的另外一个优势与抑制的实例——群居的蜜蜂、蚁类,蜂王、蚁后和数以千万计的工蜂、工蚁之间的生殖优势和生殖抑制。只要王、后的生殖能力正常,其他蜂、蚁的生殖能力就必须“隐藏”起来,一旦王后不在或生殖能力下降,立刻会有其他工蜂工蚁“站出来”
举出以上事例,就是意在说明:优势与抑制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可发于自体身上,也可发于群体之间,推论下来,也应该发生于物种和物种之间,生物链或食物链间的相关个体应该就是这种关系,当然人类也在遵循这个规律。

           直立行走的进程,就是人类朝向太阳和光明的过程

        前文解释了巅顶优势与侧体抑制是人体头发独长而体毛“消失”的重要原因,这样,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即如方舟子先生说到的,对于生物个体来说,没有了体毛对于身体的保护,人体娇嫩的表皮如何抵御寒热、软硬等气候和物体的侵袭与伤害?减少了寄生虫的伤害,更容易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腹中餐,这不是劣势逆向进化吗?按一般生物原理,劣势性状是不会遗传下来的,而人类不仅特特的遗传下来,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最直观的的外形特征,而且这个种群还生机勃勃,统治了整个地面以上的广大空间。如果您问这是为何,我想到此许多人都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了,那就是这两个字——智慧!
        不错,正是凭借着智慧,人类穿上了衣服,学会了使用和保存火种,发明和使用工具,住上了房屋等等,使人尊严得面光体鲜。对于人类是如何凭借智慧而穿上衣服,学会保存和使用火以及搞发明创造的,大家都已经是专家了,这里不再赘述。这里想要强调的首先是这样一点,即这智慧的源泉,不仅是劳动和思维语言的功劳,从生物科学角度来说,最根本的还是直立行走和由此带来的巅顶优势、脑供给优势——约有1/51/4,甚至一半左右的氧气与能量物质用来供应大脑,而这多营养不是白耗的,它促使人去观察,去想,去做,直到去说,再创造出文字,将所想所说所做的流传下来,形成文化。
        关于从猿到人的进程,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已经为我们揭示和描绘得很清楚了,而且也注意到了从猿到我们今天智人这个过程中猿体到人体结构——颅骨、眉骨、脑量、颈椎、脊椎,髋骨、股骨结合、股骨、胫骨、膝盖骨、踝骨、手臂——的阶段性变化与其体质、智力的关系,并借助大量的考古化石再现了约百十万年前到今天人类的外貌,让我们直观地认识了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但也不可避免地同样忽略了人类进化的动力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人类为什么要从俯伏行进向直立行进进化?为什么能向这个方向进化?这两个问题一个指向动力的外因,一个指向问题的内因。
        对于前者,已经有了似乎可以说得过去的观点,即气候变化——干旱迫使类人猿从树上下到地上,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防范其他兽类的袭击,不得不经常抬起前肢用双后肢行走,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大猩猩、黑猩猩以及狗熊的走法,其直接的证据就是那些能排列起来说明从猿到人的化石及其还原塑像。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后一个问题,“人类进化的内在动力是什么”,确是一个一直被忽略的问题。
        实际上,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冥冥之中是在受着自然规律支配——不仅从生理方面支配我们无意识地进化,还强烈支配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向着这个方向进化。这个冥冥中的进化推手是不别的,而是一种物——
        光和热。
        换句话说: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向着光明和太阳的过程,光明和太阳,既是内在的动力源泉,也是进化的外在目的——不断多多占有光和热。
        我们都知道人类进化一个关节点就是人类学会使用和控制火,也因此我们的体质和智力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直至今天信息时代,能源问题还是今天这个世界的头号重大问题。而这仅是我们人类进化的有意或无意识的动力之一,还不是我们要追寻的冥冥中的内在自然动力。那么,光和热是如何内在推动、外在促进由猿向人进化的?
        这样我们不得不回到先前的问题上——巅顶优势,到这里则是要问:巅顶优势是如何产生的?这还要从植物说起。
        记得小学的自然课上,老师都布置过观察种子发芽试验的作业,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吸饱了水的种子开始伸出白嫩的根芽和见光变绿的子叶以及幼小的心叶芽,中学生物课布置过植物渗透压试验。这几乎年年都在做的生物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恐怕会是千篇一律的:
        根的向地性,叶的向光性,种子的吸水性来自其内部盐分(矿物质)浓度高于水的浓度,将食盐洒在切开的马铃薯块上,薯块萎蔫,水分渗出,是由于外部盐度高于薯块内部。
        一棵植物的基本组成是根、茎、表皮和叶,其生长的营养与动力枢机是:
         根吸水及各种矿物质——茎、枝传输营养和支撑植物体——叶光合和蒸腾水分。
        具体生长动力分别是:
        渗透压——根吸水和矿物质;
        毛细升引——干枝筛管输送营养;
        顶芯分裂生长、叶子蒸腾、光合——拉动根茎输水上扬;
        茎秆皮层下传合成产物。
        这个过程,阳光和由她产生的适宜温度促动植物的生长光合和储藏,与其他物质一起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在其他物质皆备的情况下,阳光和温热就是植物生存和促动生长的决定因素,而植物生命活动——分裂、伸长、光合、呼吸的最活跃处就是她的顶端。“向着光明、向着太阳”就是她“无意识”的内在动力。
         而动物和人又何尝不是!
         动物的觅食——向着太阳;动物的进食—— 拥有太阳。冷血动物还要等待太阳将自己晒热才能活动。
        太阳也是动物的生存生长依据:进食、觅食是行为依据;脊背鬃鬣、头项飃颻则是生理依据。人就是这样无意识地向着太阳、向着光明,从猿到人地走来了:
        低等灵长动物还是前掌心向下行走攀爬,脊背还是鬣毛和鬃毛;高等灵长动物——大猩猩、黑猩猩等——为了更高、更广、更远的视野,为了更多地站立,四肢行走时已经是曲起前掌指关节轻轻触地,项背多鬃鬣而头发还不甚长;人则是已经双足站立行走,体毛已无,头发独长。
        就这样,在太阳和光明的促动下、召唤下,从猿到人,人类走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3/5/26 18:56 编辑

       这个版块的编辑器很不好用,包括其他板块的,原先的格式全部打乱。请教版主,能不能将编辑器升级一下啊?
发表于 2013/6/23 07: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下  好好看。  支持下!!!
发表于 2013/7/18 0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13/7/18 0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猿到人,进化论就是假说,根本就没有大量的考古依据,还被各位奉为真理,
人就是人,猿就是猿,六道要分清!
达尔文是地狱来的人,混淆视听,误导人类堕落,变为物竞天择的畜生社会!
发表于 2013/7/18 04: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virgn 发表于 2013/7/18 18:46
从猿到人,进化论就是假说,根本就没有大量的考古依据,还被各位奉为真理,
人就是人,猿就是猿,六道要分清 ...

赞成你的观点反对进化沦
发表于 2013/7/18 04: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
发表于 2013/7/18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化论是当今的主流,要知道地心说也存在了一千多年。为此哥白尼死得好惨。
发表于 2013/7/19 0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