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医易心

道德经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4: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功成身退

原文: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5、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帛书: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易心学习笔记:囤积居奇,败于贪财;得陇望蜀,败于贪功;功高震主,败于贪位。为何身有利器而不能防身?为何机关算计而不能保命?为何金玉满堂之富,三世公卿之贵都如过眼烟云?在天道。天道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功成名遂身退。范蠡文仲的故事,早已做了最好的诠释。


黄元御:
持而盈之,欲以求益則反招損,不如其已。揣而銳之,鋒芒太利則易摧折,不可常保。富貴而驕,適以自遺其咎。金玉滿堂,勢必莫之能守。四時之序,將來者進,成功者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憨山注】此言知进而不知退者之害,诫人当知止可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者,谓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故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意谓虽是能持,不若放下休歇为高,故不如其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即若李斯临刑,顾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盖恃善持其盈而不已者之验也。故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此之谓也。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者。揣,揣摩。锐,精其智思。如苏张善揣摩之术者是也。谓世人以智巧自处,恃其善于揣摩,而更益其精锐之思,用智以取功名,进进而不已。老子谓虽是善能揣摩,毕竟不可长保。如苏张纵横之术,彼此相诈,不旋踵而身死名灭,此盖揣锐之验也。如此不知止足之人,贪心无厌。纵得金玉满堂,而身死财散,故曰莫之能守。纵然位极人臣,而骄泰以取祸,乃自遗其咎。此盖知进不知退者之害也。人殊不知天道恶盈而好谦。独不见四时乎,成功者退。人若功成名遂而身退,此乃得天之道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专气致柔

原文: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4、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7、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易心学习笔记:
肝藏魂,肺藏魄。人之动多关乎肝,人之静多关乎肺。动不惊魂,静不动魄,是因为魂魄抱一,动静皆宜,神为内主而不必外显。这样的人,清醒时候不会颠倒妄想而有静,睡眠时候不会进入昏沉而有动。这是修行的起步功夫,即动静不异,寤寐一如境界。神为气主,神妄则气不和,气不和则神更妄。所以老子说,学道必学制气,时刻保持内在心静气和。这种境界,是修道更进一步的境界,即喜怒外动而内心不动。如婴儿号而不嗄。如果沉迷此境而不化,会阻碍继续进步,是谓玄览。所以说要涤除玄览而无疵,如此则修道境界更提升。身也是国,修道如治国。修道之事,要在真正领会并实践无为,如果不能从无为出发,是无法达到更高境界,甚至容易出偏,所以老子在这个境界强调无为,目的是为了让进道之人不可出偏。天门常开,地户常闭,是进道更高境界。正如憨山大师所谓,常人应物,凡事挂心,然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此所谓天门开阖而为雌也。老子让修道者自问,工夫能做到如此境界吗?如果能,那么进一步,还要以道为榜样,智包天地,而含光内照。此为明白四达而无知,合乎天地藏德不止。天地之德,统而言之:生之畜之。虽生而不有,虽为而不恃,虽长而不宰,如此才是玄妙之德。   

黄元御: 
肝藏營肺藏魄,精神之所胎也。(營,血也。營者魂之舍也。魂生神,魄生精。)欲濟水火,必交金木(肺金生腎水,肝木生心火)。故載其營魄,寧靜專一,而後水火交濟不至飛走。此際當抱一能無遠離。專氣致柔能無嬰兒,滌除玄覽(遠覽)能無睱疵,愛民治國能無作為(《呂覽》:以身為國,以氣為民),天門開闔能無雄雌(天門,頂門),明白四達能無知。識此,皆致虛守靜之法則也。

【憨山注】此章教人以造道之方,必至忘知绝迹,然后方契玄妙之德也。载,乘也。营,旧注为魂。楚辞云,魂识路之营营,盖营营,犹言惺惺,扰动貌。然魂动而魄静,人乘此魂魄而有思虑妄想之心者。故动则乘魂,营营而乱想。静则乘魄,昧昧而昏沉。是皆不能抱一也。故楞严曰,精神魂魄,递相离合,是也。今抱一者,谓魂魄两载,使合而不离也。魂与魄合,则动而常静,虽惺惺而不乱想。魄与魂合,则静而常动,虽寂寂而不昏沉。道若如此,常常抱一而不离,则动静不异,寤寐一如。老子审问学者做工夫能如此。乎者,责问之辞。专气致柔。专,如专城之专。谓制也。然人赖气而有生。以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气随心行,故心妄动则气益刚。气刚而心益动。所谓气壹则动志。学道工夫,先制其气不使妄动以薰心,制其心不使妄动以鼓气,心静而气自调柔。工夫到此,则怒出于不怒矣。如婴儿号而不嗄也。故老子审问其人之工夫能如此乎。涤除玄览。玄览者,谓前抱一专气工夫,做到纯熟,自得玄妙之境也。若将此境览在胸中,执之而不化,则返为至道之病。只须将此亦须洗涤,净尽无余,以至于忘心绝迹,方为造道之极。老子审问能如此乎。此三句,乃入道工夫,得道之体也。老子意谓道体虽是精明,不知用上何如,若在用上无迹,方为道妙。故向下审问其用。然爱民治国,乃道之绪余也。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为天下国家。故圣人有天下而不与。爱民治国,可无为而治。老子审问能无为乎。若不能无为,还是不能忘迹,虽妙而不妙也。天门,指天机而言。开阖,犹言出入应用之意。雌,物之阴者。盖阳施而阴受,乃留藏之意。盖门有虚通出入之意。而人心之虚灵,所以应事接物,莫不由此天机发动。盖常人应物,由心不虚,凡事有所留藏,故心日茆塞。庄子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蹊。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此言心不虚也。然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所谓应而不藏。此所谓天门开阖而无雌也。老子审问做工夫者能如此乎。明白四达,谓智无不烛也。然常人有智,则用智于外,炫耀见闻。圣人智包天地,而不自有其知。谓含光内照。故曰明白四达而无知。老子问人能如此乎。然而学道工夫做到如此,体用两全,形神俱妙,可谓造道之极。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矣。且天地之德,生之畜之。虽生而不有,虽为而不恃,虽长而不宰,圣人之德如此,可谓玄妙之德矣。  
发表于 2014/3/22 0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4: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原文: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帛书: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易心学习笔记:
    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很有必要探讨明白。有形是表现形式,作用在有形之外的无形。无形是什么?科学看到设计,哲学看到思想,道学看到道无的本体。比如人皆看到车毂有用,其实用在毂中一窍。人皆看到器之有用,其实用在器中之虚。人皆看室之有用,其实用在室中之空。人皆知天地有用,其实用在虚无大道。人皆知人之有用,其实用在无相之心。无不能自用,须赖有以济之。所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之境界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时刻从俯视的角度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即有观无,虽有不有。是谓道妙。   

1、卅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
2、烧制粘土使其成为器皿,中间有空器皿才能盛物。
3、开凿门窗建造居室,中间有空居室才能住人。
4、实有显现器的外形,器的外形显现利人所需的功能;虚无显现用的内涵,用的内涵发挥承载实有的功能。
黄元御:
三十輻共一轂(說文:轂,輻所湊也),而其用不在此,當其虛無之處軸轉莫阻,乃是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埏,音羶,說文:和土也。埴,音式,考工記:搏殖之工陶人和土為器也),而其用不在此,當其虛無之處,受盛不硋是乃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而其用不在此,當其虛無之處容納不塞是乃有室之用。
  凡天下之物皆生扵有,而其有悉生扵無。欲無之為用非有不可,欲有之為利非無不能。非有則其無不成,非無則其有莫當。故有之以為無之利,無之以為有之用。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者,義正如此。以中半以上為陽,中半以下為陰,非陰非陽之交,無形無象之地,正當中半,是無處也,有此無則有此用。
  道之出口,淡乎無味,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希夷恍惚,無物可言,而及其用之則眾妙皆偹,不可既也。

【憨山注】此言向世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意谓人人皆知车毂有用,而不知用在毂中一窍。人人皆知器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虚。人人皆知室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室中之空。以此为譬,譬如天地有形也,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虚无大道。亦似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虚灵无相之心。是知有虽有用,而实用在无也。然无不能自用,须赖有以济之。故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利,犹济也。老氏之学,要即有以观无。若即有以观无,则虽有而不有。是谓道妙。此其宗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原文:

1、五色令人目盲;
2、五音令人耳聋;
3、五味令人口爽;
4、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5、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6、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
7、故去彼取此。
帛书: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简译: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什么悲剧反复上演。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声色饮食货利这些东西,本来不是人活着的目的,可是却被当成了目的。眼睛被美色所迷惑,以为发现了真美,恰恰失其正见,还不如盲人。耳朵被各种流行音乐所吸引,以为发现了天籁,恰恰失去了正听,还不如聋子。舌头被腥膻之味所迷惑,以为发现了真味,恰恰失去了真味。心被各种狂欢所迷惑,以为发现了真乐,其实是发狂了。蝇营狗苟,逐于货利,利令智昏,物欲丧心,难免种下恶因。那么人应该怎么做呢?身在五欲尘世,修出离之道,应该做到知量知足。饱暖之外,不过虚荣而已。所以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贪恋五色令人不分皂白;贪听五音令人不辨忠奸;贪吃五味令人不品香臭;追逐田猎令人心意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图谋不轨。因此圣人治身处事,一切按照去虚华取道实的原则决定取舍。
黄元御:
五色適目,令人目盲。五音適耳,令人耳聾。五味適口,令人口爽(爽,失也,謂失其真味)。馳騁田獵,令人心中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事多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絕諸無益之事也。

【憨山注】此言物欲之害,教人离欲之行也。意谓人心本自虚明,而外之声色饮食货利,亦本无可欲。人以为可欲而贪爱之。故眼则流逸奔色,而失其正见,故盲。耳则流逸奔声,而失其真闻,故聋。舌则流逸奔味,而失其真味,故爽。心则流逸奔境,而失其正定,故发狂。行则逐于货利,而失其正操,故有妨。所谓利令智昏,是皆以物欲丧心,贪得而无厌者也。圣人知物欲之为害。虽居五欲之中,而修离欲之行,知量知足。如偃鼠饮河,不过实腹而已。不多贪求以纵耳目之观也。谚语有之,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其余皆为荣观而已。故云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去贪欲之害,而修离欲之行,故去彼取此。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原文: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故,
5、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帛书: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
易心学习笔记:
推究所谓的荣辱,都是把自己的感受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上,因而是靠不住的,比如以宠为荣的人没有看到,宠实际上乃是辱。以贵为乐的人没有看到,贵无异于大患临身。为什么呢?身为苦本,贵为祸根。憨山大师说,僻幸之人,见赐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谢之。将以为宠,难道不是下吗。suo以,宠实际上是下。未得宠时,患得。既得宠时,患失。正是所谓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因为这个色身,才有饥寒病苦,死生之患,众苦皆归,所以老子感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与此同理,有了贵位,才是非交谪,内则伤性,外则取祸,逃无可逃,所以也可以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贵。贵大患若身。那么生而为人,要怎样做才好呢?有贵不以为显。那么这个贵是为了天下而贵,这样的人,可寄托重任,处崇高之位,养生以行道。那么这种爱身,为了天下而爱身,这样的人,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责任托付给他。故日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何谓宠辱若惊?当宠意外降临,得宠者欣喜若狂,失宠者惊恐万状,这就叫宠辱若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 我之所以患得患失,是因为我跳不出自身的囹圄,否则,我还有什么可患呢?
4、所以,
5、人民器重的是能将自身融于天下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寄予天下;
6、人民爱戴的也是能将自身融于天下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托予天下。

黄元御:
寵辱之來若驚,貴大患之遭若身。何謂寵辱若驚?人情好寵而惡辱,則寵為上,辱為下。不知求寵者不寵,守辱者不辱,故寵辱之來,得之若驚,失之若驚,總以無寵無辱為上,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自有其身,是以求福而得禍,及吾無為身之私,則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扵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扵天下,不愛其身,正所以愛其身也。
【憨山注】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宠辱若惊者,望外之荣曰宠。谓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以其若惊。惊,心不安貌。贵大患若身者,崇高之位曰贵,即君相之位。谓世人皆以贵为乐,却不知贵乃大患之若身。以身喻贵,谓身为苦本,贵为祸根,言必不可免也。此二句立定,向下征而释之曰,何谓宠是辱之若惊耶。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耳。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也。虽卮酒脔肉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啖之。将以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且而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也,患失之。是则竞竞得失于眉睫之间,其心未尝暂自安。由此观之,何荣之有。故曰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此其所以宠是辱也。贵大患若身者,是以身之患,喻贵之患也。然身,乃众患之本。既有此身,则饥寒病苦,死生大患,众苦皆归,必不可免。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无身,则无患矣。故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然位,乃祸之基也。既有此位,则是非交谪,冰炭攻心,众毁齐至,内则残生伤性以灭身,外则致寇招尤以取祸,必不可逃。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贵。无贵,则无患矣。故曰贵大患若身。笔乘引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盖言贵为君人之患。庄子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狐豚,岂可得乎。斯言贵为卿相者之患。老子言苟知身为大患不可免。则知贵为大患,亦不可免也。然且世人不知贵为大患,返以为荣。爱身取贵,以致终身之累。皆非有道之所为也。唯有道者,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不以为己显。虽处其位,但思道济苍生,不以为己荣。此则贵为天下贵,非一己之贵。如此之人,乃可寄之以天下之任。然有道者,处崇高之位,虽爱其身,不是贪位慕禄以自保。实所谓卫生存身以行道。是则爱身,乃为天下爱其身,非私爱一己之身。如此之人,乃可托以天下之权。若以此为君,则无为而治。以此为臣,则功大名显。故道为天下贵也。故日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6: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原文:

1、视之不见,名曰夷;
2、听之不闻,名曰希;
3、抟之不得,名曰微。
4、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5、其上不谬,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忽,绳绳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易心学习笔记:

无色为夷;无声为希;无相为微;道之为物,无色,无声,无相,分而不可分,辨而不可辨,混万物而为一整体。加道以光不见愈明,减道以光不见愈暗,无染无垢,不增不减,绵绵不绝,不可名状,只能用无来名道 。所谓无,是无状态之状态,无物象之物象,是谓恍惚 。所谓恍惚,是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往后追随不知何时结束,是谓无始无终。可见,自古有道,返本有道,道无之妙,大千万象,皆从道生,圣人但能以道驭物,即可视通古今,是谓道纪。

【憨山注】此言大道体虚,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圣人执此以御世也。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希,无声也。故听之不可闻。微,无相也。故搏之不可得。搏,取之也。此三者,虽有此名,其实不可致诘。致诘,犹言思议。由其道体混融而不可分,故为一。其上日月不足以增其明,故不皦。皦,明也,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礼,故不昧。绳绳,犹绵绵不绝之意。谓道体虽绵绵不绝,其实不可名言。毕竟至虚,虽生而不有,故复归于无物。杳冥之内,而至精存焉,故曰无状之状。恍惚之中,而似有物焉,故曰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此正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耳。由其此体,前观无始,故迎之不见其首。后观无终,故随之不见其后。此乃古始之道也。上皆历言大道之妙,下言得道之人。然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执此妙道以御世。故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吾人有能知此古始之道者,即是道统所系也。故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纪,纲纪。谓统绪也。  

黄元御:
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聽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搏之不得名曰微(無體),此三者絕其聲色體狀,不可致詰(辨論也),故名雖不同皆混而為一(不可道也)。其上不至皦明,其下不至暗昧,縱有諸名而其實繩繩無端(繩繩,渾淪無際貌),終不可名(不可名也),復歸扵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而不見其首,隨之而不見其後,總是一物而已。然無者有之始也,古者無為天地之始,今則有為萬物之母,故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臨御謂有,猶處置也),能知古者,無為有始,是謂道之紀綱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6: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原文:

1、视之不见,名曰夷;
2、听之不闻,名曰希;
3、抟之不得,名曰微。
4、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5、其上不谬,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忽,绳绳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易心学习笔记:

无色为夷;无声为希;无相为微;道之为物,无色,无声,无相,分而不可分,辨而不可辨,混万物而为一整体。加道以光不见愈明,减道以光不见愈暗,无染无垢,不增不减,绵绵不绝,不可名状,只能用无来名道 。所谓无,是无状态之状态,无物象之物象,是谓恍惚 。所谓恍惚,是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往后追随不知何时结束,是谓无始无终。可见,自古有道,返本有道,道无之妙,大千万象,皆从道生,圣人但能以道驭物,即可视通古今,是谓道纪。

【憨山注】此言大道体虚,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圣人执此以御世也。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希,无声也。故听之不可闻。微,无相也。故搏之不可得。搏,取之也。此三者,虽有此名,其实不可致诘。致诘,犹言思议。由其道体混融而不可分,故为一。其上日月不足以增其明,故不皦。皦,明也,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礼,故不昧。绳绳,犹绵绵不绝之意。谓道体虽绵绵不绝,其实不可名言。毕竟至虚,虽生而不有,故复归于无物。杳冥之内,而至精存焉,故曰无状之状。恍惚之中,而似有物焉,故曰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此正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耳。由其此体,前观无始,故迎之不见其首。后观无终,故随之不见其后。此乃古始之道也。上皆历言大道之妙,下言得道之人。然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执此妙道以御世。故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吾人有能知此古始之道者,即是道统所系也。故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纪,纲纪。谓统绪也。  

黄元御:
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聽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搏之不得名曰微(無體),此三者絕其聲色體狀,不可致詰(辨論也),故名雖不同皆混而為一(不可道也)。其上不至皦明,其下不至暗昧,縱有諸名而其實繩繩無端(繩繩,渾淪無際貌),終不可名(不可名也),復歸扵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而不見其首,隨之而不見其後,總是一物而已。然無者有之始也,古者無為天地之始,今則有為萬物之母,故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臨御謂有,猶處置也),能知古者,無為有始,是謂道之紀綱也。
发表于 2014/4/1 2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0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原文: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3、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4、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5、保此道不欲盈。
6、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帛书: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容(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易心学习笔记:
修行之道,善德乃成,必通过玄修以达到微妙之境,此境深不可识。唯其深不可识,以下面的比喻勉强形容修行的七个境界。闻道审慎如履薄冰;临道警惕怕扰四邻;进道虔诚恭敬如宾;破关自然如冰之涣;见道敦厚如素如朴;得道自旷虚怀若谷;守道混沌和光同尘。常人为物欲所逐,所以躁动,躁动所以心浊;常人颠倒妄想所以不能安,不能安所以不能静而新生。故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如能体会到这个道理,恒持道心故不彰显,不彰显故不自封,不自封故能进道。

【憨山注】此言圣人体道深玄,故形神俱妙。人能静定虚心,则故有常存也。庄子谓嗜欲深者天机浅。盖今世俗之人,以利欲熏心。故形气秽浊粗鄙,固执而不化。不得微妙玄通。故天机浅露,极为易见,殆非有道气象。皆是不善为士也。老子因谓古之善为士者,不浅露易见。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最难形容。特强为之形容耳。然形容其行动也。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犹豫,行不进貌。冬涉川,谓不敢遽进。畏四邻,谓不敢妄动。此乃从容不迫之意。其威仪也,俨若客。俨,谓肃然可观。若客,谓谦退不敢直前。其气也,涣若冰将释。庄子谓暖然似春。又云冰解冻释。谓其气融和,使可亲爱之意。其外貌也,敦兮其若朴。敦,敦厚。朴,无文饰也。其中心也,旷兮其若谷。旷,空也。谷,虚也。外体敦厚朴素,而中心空虚寂定也。其迹也,浑兮其若浊。浑,与混同。谓和光同尘也。盖有道之士,心空无著。故行动威仪,气象体段,胸次悠然,微妙玄通之若此。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故可观而不可识。世俗之人,以功名利禄交错于前,故形气秽浊,而不可观。老子因而愍之曰,孰能于此浊乱之中,恬退自养,静定持心,久久而徐清之耶。盖心水汨昏,以静定治之,则清。所谓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不能顿了,故曰徐清。人皆竞进于功利之间。老子谓孰能安定自守,久久待时而后生耶。生,乃发动。谓应用也。即圣人迫不得已而后应之意。笔乘谓老子文法多什韵。盖清,生,盈,成,一韵耳。若言徐动,徐应,则不什矣。老子嗟叹至此,乃教之以守道之方,曰,保此道者不欲盈。盈,满也。欲盈,乃贪得无厌,不知止足之意。谓世人但知汨汨于嗜欲,贪得不足。殊不知天道忌盈,满则溢矣。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故此教之以不欲盈也。后乃结示知足常足之意,曰,夫惟不盈,是以能敝不新成,故敝。物之旧者谓之敝。凡物旧者,最持久,能奈风霜磨折。而新成者,虽一时鲜明,不久便见损坏。老子谓世人多贪好盈,虽一时荣观快意,一旦祸及,则连本有皆失之矣。惟有道者,善知止足。虽无新成之名利,而在我故有现成之物,则可常常持之而不失矣。故曰能敝不新成。观子房请留辟谷之事,可谓能敝不新成者。此余所谓子房得老之用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