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养正私塾
›
毛泽东邀名医看病谈医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1715
|
回复:
14
毛泽东邀名医看病谈医
[复制链接]
东华子
东华子
当前离线
积分
1875
发表于 2014/4/11 0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951年,毛泽东住在香山双清别墅。有一天,京城四大
名医
之一的
孔伯华
受到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局局长傅连暲的邀请,两人乘车往双清别墅方向开去。傅说:“孔老,主席不久前偶感风寒,
发烧
已经有一个多礼拜了,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我就向主席提议看看中医,并举荐了您,这次有劳大驾了。”孔伯华询问了一下主席最近的饮食起居,对傅说:“请连暲兄不必多虑,孔某治病,不问贵富贫贱,都愿尽绵薄之力。”
毛主席
见了孔伯华,伸手相握说:“早闻孔老大名,您是孔子多少代孙呀?”孔答:“第七十四代。”“好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创办的北平国医学院,为我国中医事业做了很大贡献。”孔伯华第一次见主席,没想到他对自己竟这样了解,心中十分叹服。他为主席号了一下脉,看了看
舌苔
,安慰主席安心
服药
,静心休养。然后口授,由儿子孔嗣伯开了药方,他对傅连暲说,吃过两剂,再看效果。结果主席吃完两剂后,烧就退了。他委托傅连暲给孔伯华打电话,对其
医术
赞不绝口,希望他能再来双清别墅叙谈一下。
1952年,还是在傅连暲陪同下,孔伯华第二次来到双清别墅,与主席就中医学现状与发展做了深入交谈。主席非常同意他对中医的见解,明确表示,新中国绝对不会丢弃中医这样的国粹,并希望孔伯华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回到家里,孔伯华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谈了他的想法。
主席收到信后,很快批给周总理,让总理找机会与孔老谈一下。总理将他请进中南海,高兴地说:“孔老,你给主席的信我看到了,主席对你说的‘使病者有所依,然必先从教育人才始’这句话非常欣赏,我们正在筹备教学大纲,成立新中国的
中医学院
。”孔伯华听了十分高兴(《京城四大名医》)。
1955年,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调到
国家卫生部
任中医顾问。不久,中央“四老”之一
林伯渠
患病颇重,
呃逆
月余不止,周恩来总理亲调章次公赴治,3剂药救治了林老。中央办公厅的—位同志在闲谈时对毛泽东说:“卫生部新来了一位
老中医
章老,那医术可神了……”,接着将林老案例讲给了毛泽东。毛主席高兴地说:“我早对你们讲过,中医不比西医差嘛,你们还不信。”过了几天,毛泽东身体不适,指名请章次公为他看病。此后毛泽东曾两次约请章次公彻夜长谈。他看过不少
中医书
,提了许多疑问,章次公均对答如流,主席会心地说了一句:“难得之高士也。”
孔伯华
,
中医
,
名医
,
毛主席
,
国家卫生部
,
中医学习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sdgmjlj
sdgmjlj
当前离线
积分
115
发表于 2014/4/11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的是,中医教育却进入了反传统的怪圈。
说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我去北京王府井书店去买中医书,我在选书的时候看到一个也就差不多30多岁的男人也在选书,并且一副苦恼的样子。因为感觉到他很好笑,就和他谈起话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儿子当年5岁,得了严重的肾衰,在北京找了五个教授,开了五个不同的方子,不知道用哪个方子好,最可笑的是他老婆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对中医却一窍不通,只知道中医药能救她儿子的命,所以逼着她学工科的老公到书店买书,自学中医来救她儿子。这样的事,真不知道是可怜、可恨、还是可笑。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用说是可笑的。
回复
举报
雪山来客
雪山来客
当前离线
积分
23437
发表于 2014/4/11 1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dgmjlj
的帖子
现在这样的怪事太多了!中医药大学科班毕业生,感冒发烧,不知道怎样用《伤寒论》经方对治自己的伤寒症!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也不会给患者治疗伤寒症,全用西医的吊水抗生素,也不会号脉!
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给西医植入了“木马”了!
回复
举报
细雨润物
细雨润物
当前离线
积分
62
发表于 2014/4/11 19: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沦落到今天的地步,有建国后的教育培养方法问题、药典制定者的问题,更有一切向利的问题,致使许多病治不死也治不好,其中有些事医术问题,但也不乏“遛鱼”的人
回复
举报
sdgmjlj
sdgmjlj
当前离线
积分
115
发表于 2014/4/12 02: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雪山来客
的帖子
一说就远了,教育的失败,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回复
举报
吼浪
吼浪
当前离线
积分
141
发表于 2014/4/15 23: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向钱看了。不提了>_<|||
回复
举报
回忆失忆
回忆失忆
当前离线
积分
18
发表于 2014/4/16 0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现在的有钱人啊,跟不起啊
回复
举报
藿香叶
藿香叶
当前离线
积分
87
发表于 2014/4/16 06: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看来是没办法回到老路了,就好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白话文,要回到文言文是不可能的。开动脑筋,想想中医未来的发展道路。民间中医的同仁们努力!
回复
举报
Snapview
Snapview
当前离线
积分
286
发表于 2014/4/16 1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多看到点这样的故事
回复
举报
書香苑主人
書香苑主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75
发表于 2014/4/16 17: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之教育是禍國殃民!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只知道跟着洋鬼子瞎混,不知道思考一下為什麼古代就出那麼多人才.要想中國振興,需要打掉教育部/衛生部/農業部.
回复
举报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