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六月徂暑,又到一年三伏时,伴随着袭人热浪,一项古老的中医疗法再次热遍大江南北。三伏贴敷、冬病夏治,让不少苦于寒性病者,阳气素虚、体质虚寒者,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等患者在这一时间点有了新的痊愈希望。这种在固定时节养护身体的行为热潮,也昭示了中医养生方式正在重回人们的生活。
无论南国街衢,还是北地阡陌,如今,冬病夏治的理念已贯通地理纬度,深入人心。而沿着时光的经度,上溯数千年至今,不难发现其一脉相承的治未病思想,依然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伏贴敷,防患寒冬之病,着眼于未雨绸缪;阻截传变之病,着力于先时治疗;缓固宿疾之本,立足于扶正祛邪。这正是日臻完善的治未病理论体系对于预防保健的诠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正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古人见微知著的智慧结晶,医未病之病、防未起之疾,是古人料在机先的防治经验,更成为一种预防疾病的生活习惯,代代相传。源自清人张璐载于《张氏医通》夏月三伏以白芥子等药涂敷治冷哮,发展为今日如火如荼的三伏贴,就是治未病流传至今的诸多预防保健方式之一。
而三伏贴带给我们的,并非仅是治未病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还教会我们从天人合一角度顺四时之气保身长全。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把握养生之道,要依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适时调整饮食起居和精神意志,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达到和谐统一。
三伏贴更引领我们重拾起在固定时节养成做好疾病防治措施的习俗传统。作为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三伏可谓阳中之阳。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三伏天敷贴,融合了时间、季节等中医药防治体系特有的禀性,蕴含了丰富的时间医学内涵,教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在每个特定时间节点调整自身状态,从而防患于未然,扶正以固本。
近年来三伏贴的火热已然彰显了民众对中医药的迫切需求,其自身也在发展中逐渐规范。除权威学术机构组织研究其操作规范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其应用管理。可以预见,未来三伏贴的应用将更具科学性,更有普及性,更显创新性。
三伏至,敷贴忙,冬患病,夏先防。又见三伏,如此俚语是否可与“头伏饺子二伏面”一起广为流传?长夏纳凉,当水晶帘动微风起,能否闻见一炷艾灸满院香?(本报评论员 吴潇湘)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