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患者交流
›
名医巧释医理
返回列表
查看:
698
|
回复:
2
名医巧释医理
[复制链接]
铿锵中医
铿锵中医
当前离线
积分
2705
发表于 2014/10/11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名医
巧释
医理
张存悌
丹溪翁治一男子
小便不利
,前医治以利水药,病益加甚。丹溪诊之,
右寸脉
颇弦滑,以
宣肺
之法治之,小便大利而愈。丹溪翁不愧名医,他指出:此积痰也,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而
膀胱
为
下焦
,上焦与下焦相通,今上焦闭则下焦塞,“比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由此揭示了“提壶揭盖”——宣肺以利水的道理,其法主要用于某些
水肿
或尿闭之证,当用常法不效时,可参用宣肺之品,以期起到启上通下之功。
“提壶揭盖”这一独特医理,今天已为人所熟知而广为流行,毫无疑问,这得益于
朱丹溪
的精彩比喻。一般公认,
中医理论
比较深奥费解,清高思敬谓:“天下有理极微,道至奥……至难而不易学者,其惟医乎!”因此很多人觉得难学,这也许是事实。如果通过恰当贴切的比喻,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明白,枯燥变得生动,抽象变得具体,教条变得活泼,当然再好不过,像丹溪“提壶揭盖”就是—个著名的成功例子。当然这需要对理论的精确把握和人文
知识
的深厚修养,以及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悟性。很多名医都有这种本事,把深奥的中医理论用通俗贴切的比喻揭示出来,令人有醍醐
灌顶
,恍然大悟之感。今选几则供大家赏析。
启北畅南——“提壶揭盖”是说某些水肿或尿闭之证,当用
利尿剂
不效时,可参用宣肺之品,以期起到启上通下之功。那么,反过来,在某些应该发汗的证候中可否参用利尿之法呢?
曹颖甫
先生对此有所发明,他说,“对水气病的治疗,有当
利小便
的证候,必先行发汗而小便始通;又有专用发汗的证候,必兼利小便而始愈”(《
经方
实验录》)。考其缘由,与提壶揭盖同出一理,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彼为上窍,此为下窍。若膀胱开合失职,纵然宣肺发汗,也可因下窍闭塞而无功。
岳美中
老中医
认识到这一点,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北牖不开,南风不畅”,可谓一语中的。其时若佐以利水之品,
宣通
下窍,当可收发汗之效。笔者将之归纳为“启北畅南”,与“提壶揭盖”并同揭之于此,不知当否?兹举一案例证之。同道曾治一
急性肾炎
病人,头面骤肿,
咽痛
,
恶寒
发热,肢体重着。按“
风水
”论治投以越婢加术汤,以期得汗而解,
服药
3剂竟无寸功。因来询我。索方阅之,颇觉切当。因问病人小便利否?答曰
尿量
甚少。即嘱原方再进,另加
茯苓
、
白茅根
续服。果一剂后微然汗出,尿量大增,症情大减,继续调理而痊。同事询之,告以“启北畅南”之理,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以豆喻医——史宝,明代肖山县名医。一人冬月
鼻出血
不已。史宝教服
胡椒
汤,然胡椒性热,其人以为戏言也,因问其故。其时正值收豆于院中,史宝置数粒于斗中急急荡之,宛转上下自如,稍缓之时豆即跃出。乃谓曰:此即君之病矣,人之
营卫
调和,则
气血
流通,君脑中
受寒
,故血行涩,涩则不得归经,故溢出耳,非热疾也。服胡椒果愈。
史宝以豆喻理,指出受寒血涩也可导致血不归经而出血,为血证的辨治开一法门,今之医家视出血为热证者不知几何,当由此比喻受到启发。本案发于冬月,似亦为辨证眼目。
三弹齐发治未病——方药中(1921年~1996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
名老中医,在统一辨证论治方法和步骤上颇多建树。他提出“治未病”的观点,主要指在治疗已病
脏腑
的同时,还要治疗与之相关的未病脏腑,并引用经文“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来支持观点,但此语颇为费解。1989年12月方老在授课时打了个比方来解释:“比如你找某个部门办事,但他推着不办,解决不了。这时你可以找他的上级部门告他,让上级来管他;还可以找下边的群众鼓动一番,让他们反过来帮你说话,这样三弹齐发,问题可能就解决了。在这里,某个部门就是‘已病脏腑’,它的上级就是‘己所不胜’之脏,下级就是‘己所胜’之脏,上中下一块儿找,还怕它不解决问题。”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判断西瓜成熟的两种方法——关于中医与西医对
疾病
认识方面的不同,北京
中日友好医院
的仝小林教授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比如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西医会用数据来说明,检测糖分、
蛋白质
、
维生素
的含量、水分的多少;而中医则用近似瓜农的方法,看看颜色、形状,掂掂分量,拍一拍,听听声音,同样可以做出正确判断。这个比喻确实精彩,把中西医认识疾病的不同角度揭示出来。
西医主要借助于现代科学的理化检测手段,观察致病因子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长于对人体生命线性现象的定量化描述,用数据说话,因而显得精确,此即微观辩证,是西医的优势。中医则以感官为主,重在人体功能和非线性现象的定性化把握,整体观念是其强项,此即宏观辩证,是中医的传统优势。二者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微观辩证过于看重局部结构的变化,对整体及脏腑之间的联系则重视不足;宏观辩证侧重功能与整体的病变,对局部结构的变化则认识不够。二者有点类似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所宗,可谓双峰并峙。
营养成分与吃饭——有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即使治好了病也讲不出道理。方药中教授对此有过一番议论。他说,中医是从宏观、动态的角度来认识和总结疾病规律,从整体和局部、正与邪的关系全面处理疾病以维持和恢复人体的自调能力,虽说其中的道理尚未被科学阐明,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就如同吃饭一样,尽管我们对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已经认识了许多,分子式写得出,若干合成、提取的方法也已经找到,但是毕竟还有不少未知的东西。即使搞清楚了,也还是代替不了吃饭。我们更不能因为还有些搞不清的就不吃饭了。
确实,就是有一天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全部搞清了,也不能就吃合成、提取的各种营养成分,还是不能代替吃饭,一个比喻就将中医存在的意义说明白了。
医理
,
中医
,
名医
,
宣肺
,
疾病
,
脏腑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无有空
无有空
当前离线
积分
197
发表于 2014/10/12 0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举报
sthd346
sthd346
当前离线
积分
50
发表于 2014/10/14 04: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有效就是科学。现在的人把科学当形容词用,并不知科学的本意是什么。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