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29|回复: 3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4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怪现象

写下这个标题,不是笔者故作标新立异,吸引眼球,亦非一时冲动愤慨之语,实是这些年临床中,见到太多的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怪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多年的临床中,有诸多的“中西医结合”怪现象:一怪,现在的中医界,真正运用纯中医来治病的医生寥寥无几,个个都是“中西医结合”医生。二怪,现在的疾病,小到头疼发热打喷嚏,大到急危重症疑难病,病病都需“中西医结合”——中药加西药的方式治疗。三怪,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在临床中不见踪影,中药西用愈来愈滥,一遇高热,静滴少不了清开灵、双黄连,谓能退烧;一见感冒,开方就是板蓝根、大青叶,谓能抗病毒;若是炎症,银、翘、芩、连、蛇舌草,摇笔即来,谓能抗菌消炎;治疗冠心病,肯定就是桃仁、赤芍加丹参,谓能扩冠、活血化瘀。其结果,适得其反,疗效不显,于是不得不求助于西医西药——“中西医结合”。四怪,中医科研套路常常是:某某方治疗某某病的临床与实验机理研究。以方治病(好一点的加个辨证),观察期间一方到底,不作任何加减,谓此符合DME精神;研究结果靠堆砌一大堆西医指标,谓能证实中医药疗效;实验机理研究则需要小白鼠点头,造出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医证候模型,脾虚模型用大黄泻下后得出,肝郁模型把发情期的小白鼠分开饲养……甚者有人在小白鼠身上做推拿,借以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我们的中医界真的需要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才能有发展、才有出路吗?

五十多年前,一位伟人诗意般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此后,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便蓬勃地开展起来。五十多年过去了,中西医结合事业似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肾阳虚本质研究、脾虚研究、活血化瘀研究、青蒿素、三氧化二砷……活血化瘀研究最终也摘取了我国科技进步奖的最高奖,一时中医界无上光荣,引以为傲。而放眼我们中医临床呢?中医临床水平日趋下降已经成为中医界不争的事实! 或许很多人不认为现今中医临床水平下降了。如某教授认为,早期的中医药技术水平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了。中医药近年来正处于一个发展非常迅猛的时期,而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是因为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借助了现代科学,包括西医的科研成果。

真是这么回事?请问,我们的中医师们在临床中有百分之几的病人是用纯中医看好病的?如果是用西医看好的,请不要将功劳归于中医的名下,那是“挂羊头卖狗肉”,可耻的事;如果用中医看好的百分数太低,能不承认目前中医临床水平下降么? 也许有人说,为什么一定要用纯中医看好病才能证明中医水平?我们现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水平不是很高么?诸多学术期刊论文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的中医与西医。

果真如此么?诸多学术期刊论文的论证真的客观么?我们可以来看看现实中的中西医结合又是怎样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谁在搞中西医结合?

1.西医院只有极少数人在搞中西医结合

在西医院里,那些西医师基本上是用纯西医在治疗、抢救病人,他们中大多数无须在纯西医中掺入中医内容,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很瞧不起中医,蔑视中医,甚至诋毁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认为中医疗效靠碰运气。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西医结合”主力军。

2.绝大多数中医院是事实上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中医院病房里,用西医西药来治疗、抢救病人成了普遍现象,成了常规。中医中药成了可有可无的辅助甚至是点缀。在急诊里,稍微发烧都要用上抗生素,挂上点滴。只在门诊,还稍微能看到一点中医的气息,看到部分老教授基本用中医中药在治病。所以,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主力军就在绝大多数的中医院里。

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当然的中西医结合主力军。不用说,自然是中医加西医了。实际上也是基本上用西医,加上中医的点缀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现实中“中西医结合”的主力军在哪里呢?西医院?自然不是,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医院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里。

(二)中西医结合疗效果真就高了么?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两个现象: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我们几乎所有的期刊论文都是报道中西医结合疗效高于单纯的中医与西医。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我们大多数中医院门诊量和经济效益均低于同级别的西医院。部分中医院门诊量日益萎缩,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个别甚至举步维艰,艰难度日,濒临倒闭!这可是担当“中西医结合”的主力军啊!不是说“中西医结合”疗效都好于单纯的中医和西医么?照此推论,中医院(因为基本都在用中西医结合治病)、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量、经济效益都应该比同级别西医院好才是,但现实恰恰相反!!

那么,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怀疑,那些大量报道的中西医结合疗效高于纯中医与纯西医的“事实”“依据”从何而来!

虽然中医院门诊量少、经济效益差与很多原因有关。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主要原因是:中医院的临床疗效差。可以说,代表纯西医疗效水平的是在同级别的西医院,代表纯中医疗效水平的是在临床中真正用纯中医治病的中医师中。所以,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坏,也应该是与前二者相比较才是。而我们的“中西医结合”者们是:拿自己的中西医结合水平跟“自己的”纯中医与纯西医水平比较。结果当然令人满意!疗效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病人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他们总是流向西医院去。

在这里,没有诋毁中西医结合的意思,也深信在不少急、危、疑难疾病中,中西医配合治疗疗效肯定会高于纯中医与纯西医。关键是,目前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并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而是一种盲目的、泛滥的中西医结合、虚假的中西医结合!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盲目的、泛滥的、虚假的中西医结合?

看看中医临床上:一见到发烧,打的是柴胡针,吊的是清开灵,外加冰敷物理降温,曾几时考虑过柴胡是疏解少阳?清开灵并不解表?一见炎症,处方里没有几味清热解毒中药心里就是不踏实,谓能抗菌消炎,不管病人是否舌淡苔白,体倦纳呆;一见心梗,就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别无它法,纯粹就是活血化瘀研究成果的流毒影响!这样的辨“症”论治、辨“病”论治还有几丝中医辨证论治的气息?至于几乎每个病人不管轻重缓急,都是中药加西药的治法则已成普遍现象,蒙骗病人说是“中西医结合疗效好”,扪心自问是不是对开出的中药处方心中没底?这样的“中西医结合”又有多少意义?

中医教育方面,由于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将中医也划分为基础与临床,做基础的研究《内经》、《伤寒》等经典却不许接触临床,做临床的只顾与现代医学“接轨”却无时间钻研经典,结果导致做基础的“闭门造车”,做出来的新理论不能指导临床实践;做临床的课程划分……

中医科研方面,中医界最为津津乐道的中西医结合下的科研硕果:活血化瘀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我们有没有反思,这成果对中医临床到底有多大帮助?在临床中,有没有因为活血化瘀的“卓越”研究而真正大幅度地提高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我看没有,临床中真正中医水平的中医,仍然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仍然是“有是证用是药”,仍然是辨证论治:有痰浊则化痰,有饮留必化饮,有阳虚必温阳,有瘀阻方才化瘀,而疗效却很好。而反观现在中医院心脏病房年轻医师们的处方,无一病人不用丹参,无一病人不活血化瘀,而疗效呢?疗效不佳,则反过来责怪中医不过如此,从而投靠西医营垒,理直气壮地使用西医西药。正如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所说的那样:以前是外界人要消灭中医,现在是中医人自我背叛!

活血化瘀研究对中医影响是深远的,深远到几乎无病不活血,无病不化瘀!辨证论治思维就在这样的研究中日渐弱化,日渐萎缩。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GCP),也是盲目的“中西医结合”——某个新药治疗某个病,或某个病的某个证,总是一个方到底,观察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这段时间内,也许西医的病情变化不大,但中医的症候难道就没有变化?凭什么依据还要用这个中医方?中医治病,重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动态的治疗,病人情况变化了,治疗方药一定得变,不变就会适得其反,这是中医的治病特点,也是中医治病的优势。如《伤寒论》第97条所言:“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在这里,当病人“渴”了,病情已转到阳明了,该用治阳明经的药了。而之前的小柴胡汤,能说没用对么?既然用对了,应该好了才是,怎么病人还渴了呢?还要转到阳明经呢?其实,小柴胡汤只治疗在这段时期具有小柴胡汤证前提下的病证。若服后渴了,转阳明了,就该改方。这不是小柴胡汤无效,而是中医治病是动态用药。某个时期状态出现某个方证,随证而治,方是随证移动的,证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初时辨证的证型会随着治疗后发生改变,有时是大的改变,有时是小的改变,改变的时期也是具体病人具体时期而不同,所以治疗用方用药也要适时改变。绝不是GCP预先所强制定的两周或两月,并认为在这两周或两月中证型不变,用方不变,连加减都没有。我们的GCP,恰恰就是这样死守方不移!这不是中医特色,不是中医优势,这是对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视而不见,盲目套用西医西法的恶果。以这种视点来看待中医经典名方,可以说,在他们眼里,没有一个方是好方,是值得开发出新药的好方,因为没有一个方能明确地治什么病。这是残害中医,阉割中医!

或许有人问:那为什么不用纯中医治病呢?回答:用纯中医治病心里没谱,心虚;没有西医的“保驾护航”,处方不敢开出去。

为何导致纯中医治病心里没谱,必须倚赖西医西药的“保驾护航”这样的局面呢?罪魁祸首仍然是所谓的盲目的“中西医结合”!这种“结合”导致现在中医人退化了。他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从来没有单独用脚走过路,一直就是手脚并用地爬着:中药加西药!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升主治、主任了,成教授了,还是手脚并用地爬着:中药加西药治病。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

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早在1980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是中国的医生自己消灭了中医。”多么深刻的认识!多么尖锐的批评!我们现在这种盲目的中西医结合,何尝不是正在消灭中医?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直接导致了中医人对西医西药过分地、懒惰地依赖,不思从中医角度去钻研、认识、解决疾病;导致了中医人临床辨证论治思维的偏移和退化;导致了中医人对中医临床疗效信心的丧失;导致了下一代中医人对中医疗效的怀疑,对中医信念的崩溃。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中医临床水平江河日下!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实质就是“中医西化”和“西医代替中医”!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直接导致了中医临床水平下降!

盲目的“中西医结合”对中医各方面产生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

要真正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首先就要向这种盲目的、虚伪的、欺骗的中西医结合开刀!此刀不下,中医药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医能治好病能治好很多急、危、疑难病只能渐渐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心中一个美丽的神话与传说。

二、中医科研应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主

中医的科研应该少做些毫无意义的帮国家烧钱的事,多做些临床研究,真正从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诊治疾病。某些专家在谈到中医停足不前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医缺乏创新、创新、创新。而我们目前真正缺乏的是继承、继承、继承啊!我的一个病人腰痛六天,理疗、中西药都吃了无效。我开4剂甘姜苓术汤合五苓散就治好了,病人连称神奇!而这些方是1800年前的,有什么神奇啊?我只不过是继承了而已。这些治法内科教材都写得明明白白,可就是现在的中医不会用,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什么情况下用。这里,需要继承还是创新呢?搞中医科研的马上就会来研究这个方,我说:你们做动物实验吧,保管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治不好小白鼠的腰痛,你们的结论永远认为这个方不是个好的治腰痛的方子,因此你们永远不会采用。但临床就是这么有效!就是这么神奇!关键是什么情况下用,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这就必须继承这种传统中医的辨证思维方式。现在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是做不出这样的辨证结果的。

有专家认为中医科研中的实验研究其实只是非常小的一个方面,目前基本已不是主流。然而,请注意,现在中医科研相当多的套路是:某某方治疗某某病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疗效观察——临床,先进而死板的所谓DME方式,GCP规则;机理研究——实验,检测几个观测指标,或在人身上,或在老鼠身上。最后得出结论:某某方治疗某某病疗效大大的好!稍微有点中医气息的就:某某方治疗某某病的某某证型大大的好!然后通过鉴定,报奖!省级或者国家级,结果皆大欢喜。最后,该课题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好一点的就继续开发“新药”。 某专家认为:该规律如何优化为最佳剂型、配伍、用量等,此时可进行包括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然未必是动物实验。那么,这位专家所说的优化为最佳剂型、配伍、用量,是为谁优化?是为你具体看的这个病人优化?还是为统计学的95%优化?还是仅仅为这个病优化?中医的特色就是治疗个体化,医生治病,不是一定治好这个病,是治好这个病人!一个一个地治,不是广施善斋,每人一碗粥救济灾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些哲学思想对医学尤其具有指导作用。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此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得完全同样的“病”——比如感冒,一个发烧,一个却不发烧,你能说:他们得的都是同一个病:感冒?严格来说,他们得的病并不相同,感冒只是人为给他们加上去的一个病名而已——人类以为找到了感冒的发病机理和原因,给他们冠上一个名称。所以,治疗也应该是不同的,应该是辨证论治的。  

现在中医界有些人常常把中医临床水平的滑坡和衰落归罪于中医理论上缺乏创新,并历数历史上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即源于创新。这明显忽视了另一个事实——他们之所以能在理论上创新源于深厚的临床实践!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医理论研究,不在办公室就在动物实验室,搞中医基础研究的不搞临床,研究出来的理论是空对空,可以说,几十年来的中医理论研究“新成果”,还没有一个对临床中医产生过好的影响,更别说发展。即使活血化瘀的研究被认为是重大理论突破,但带来的流毒亦深重——现在中医师在临床中几乎无病不瘀、无病不活血,对冠心病尤其如此。而疗效呢?不佳!    我们忘记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医的理论研究目的,是为中医临床服务的。现在中医理论研究完全跟临床脱节,闭门造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