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16|回复: 0

《弟子规》讲“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05: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和朋友们聊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这些内容呢?
    这句话,其实有几层含义,我们一点点来解开其中的奥秘。
    “事虽小,勿擅为”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小”字。
    首先,给大家讲一件小事。去年微博上比较轰动的一件事,就是有个游客,在埃及旅游,在一个几千年前的法老雕像上,发现了中国游客的刻字:“某某到此一游”,这事儿引起了大家的愤怒,原因是我们这样的人,丢得太多了,结果查来查去,居然是南京的一个小孩子,家长带他去旅游的时候,他随手在上面刻的,而之所以他刻的时候家长没有去阻止,就是因为觉得这是件“小事”。最后,在大家的愤怒声讨下,这位家长出来道歉,说以后一定对孩子多加关注。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人生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份关注“大”,嫌弃“小”,却忘记“大”是由“小”构成的,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就是做的时候,眼高手低,我们见过多少人谈论起某某富豪的财富,则津津乐道,却忘记了人家的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羡慕某位老人的高寿与健康,却忘记人家的健康,是每天节制饮食,坚持锻炼而来,一轮到自己,则立刻放松要求,嘴上开始说:“如果什么美味都不吃,活那么长有什么用?”
    还有一个比较害人的说法,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一个比较害人的借口,其实,大事无不是由小节构成,我们中国人,对小节的忽略,让我们吃很大的亏。比如在海外的餐厅里高声喧哗,乱扔烟头,随意吐痰等,这简直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海外形象的代表。有一次我随着一个企业,乘坐歌诗达号邮轮去韩国,在船上,我们中国游客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实在令我汗颜,因为船上都是自助餐,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的游客蜂拥而至,大家可能是想把船票钱吃回来(因为船票包括餐费),所以拼命往自己的盘子里装食物,很多人装了超出自己食量几倍的食物,看得国外的服务员瞠目结舌,吃过后,剩下大量食物随意扔在桌子上,浪费得让人心痛。
    我这次出国旅行发现,礼仪之邦的形象,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程度上是:不拘小节,我们缺乏对小节的教育。在船上我看到很多家长甚至怂恿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而在成人中,这样的不拘小节也非常严重,比如,一家建筑公司曾经向我说过,日本建筑企业的误差,一般只是零点几毫米,而我们的建筑企业的误差,可以达到几厘米。这就是差异。可是我们却会觉得,这有什么?这都是小事儿啊,我们国家人多,整体实力上去了,别人还是赶不上我们的,其实,整体实力从何而来,还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我觉得,在制造业,中国有句话最可恶,就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中国人普遍秉持的态度,这种态度严重影响我们的制造业。
    我曾经问一个合资的汽车厂家的工程师,进口的这个品牌的汽车,和国内组装的有何差别。他说太技术化的内容我听了也不懂,但是举个细节,某环节的螺丝扣,德国工人就是要拧五圈,一点不多也一点不少,我们则是凭感觉到头了就可以,四圈半或者六圈都有可能,就是这个差别。
    说得严重一些,这是我们的民族之病。必须严格纠正。
    而纠正这些内容,我觉得,一定要从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事虽小,勿擅为”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不要因为一些行为太小了,就随意地去做,家长要关注小事,教育孩子处处从小事做起,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将来长大了,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那么,这个“勿擅为”是什么意思呢?
    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是我小时候的事儿,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在辽宁大学中文系当老师,我四五岁的时候自然也被送进了辽大幼儿园,我在的班级叫文艺班,不严格区分年级,年龄大小相近的孩子都在一个班里。每天唱歌跳舞做游戏,生活也算快乐,与同年龄的孩子比,虽然吃得条件有限,但是幸福很多了。但是,时间一长,出问题了,我开始感觉每天都差不多,这样一摸一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于是我那小小的忧愁出现了,开始总是盼望出幼儿园外面看看,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看看。这样想得时间长了,于是就开始打算,有一天,对一个叫焦风雷的小朋友说了,俩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一天,在吃过午饭后,小朋友要睡午觉了,我们俩人擅自溜出大楼,出了院子,来到大学校园里。当时那个开心啊,四处逛,觉得天地真大,一直到了下午四点多,独子饿了,开始有点发愁了,这个时候,看到我邻居家的老大爷骑着自行车直奔我们而来,然后抓住我们,直接送回幼儿园。回到幼儿园后,才知道,下午老师清点,发现丢了两个孩子,整个辽大都轰动了,动员了很多老师都出来找,最后这次出逃以被教训收场。今天想,那个年代还算安全,如果今天遇到人贩子,后果何等严重。
    那么,这个事情,与《弟子规》里面的“事虽小,勿擅为”有什么关系呢?
    这要看看,这个“擅”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擅”,《说文解字》解释地很简单,就是“专”的意思,有自作主张、自己掌握把控的含义。
    这里来看,“事虽小,勿擅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家长要养育孩子,这个“养”字今天还算容易,吃饱穿暖,基本上算是可以养了,但是这个“育”字,学问可就大了,要教育孩子,培养他的性情等各方面内容,而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很多日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就是这个时候习得的。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会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要教给孩子,千万别嫌烦,不教还真不行。此时,孩子做事,要尽量向家长学习,不要自行去处理,要随时有大人指导监督才好。
    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安全。
    我们家邻居有个小男孩,当时也就三岁左右,有天家长做菜,然后去接电话了,这时候孩子自己走到厨房,掂起脚,伸手去动正在炉子上的油锅,结果锅翻了,一锅油洒到孩子的脸上。当时这家人急得直哭,全家乱作一团,赶快送去医院,还好,现在孩子已经几岁的,脸上还没有大的问题,但是想起来,还令人心有余悸。
    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因为孩子对很多事情还没有经验,没有分寸,现在很多教育理论说要由着孩子自己成长,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说外国人育儿,孩子爬树,家长根本不管,看都不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我觉得这是最害人的胡说八道。家长可以让孩子探索,但是必须在家长的知晓下,在家长的救援能力可以达到的情况下,让他去探索的。没有一个家长昏头到完全不管。
    实际上,孩子本来就喜欢探索,如果没有家长的监护,就会出各种危险。我小的时候曾经对电插座好奇,决定自己去试验,于是嘴里叼着根铁丝,就把铁丝往插座里面插,多亏被大人看到,立刻阻止,否则各位可能早就看不到我写的东西了。
    我们楼下那家邻居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家是外语系的老师,家里几个小朋友,看到一个废弃的油桶,于是就点着了火柴棒扔了进去,结果油桶爆炸,盖子飞出,把一个孩子的头给刮飞了,孩子就此身亡。对不起,我本来不想写得这么血腥,但是,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一个孩子长大,要经过多少危险的考验,各位可以到医院的急诊室看看,各种惊心动魄,孩子吞硬币的,果冻阻塞呼吸道的,孩子吃了有毒盆景植物的,孩子被塑料袋裹住头窒息的等等,令人心痛不已。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要给孩子强调这种理念,就是“勿擅为”,做什么事情,心中要想到家长,问一下可不可以,这不是培养奴性,而是人性,是为了孩子的安全。
    所以,“勿擅为”的一个含义,就是孩子做事,要对家长负责,要随时向家长学习,不要自己在毫不了解的范围里去探索,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探索,才是安全,否则会付出健康,甚至是生命代价。这就是勿擅为。
  

    而“事虽小,勿擅为”除了这些解释,还有什么更深一层的含义吗?
    有的,那就是,要教育孩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考虑周围的关系,考虑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所以,这是教育孩子如果获取在生活空间中协调做事的能力。
    因为“擅”字的主要含义,就是自作主张。
    “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程度无比紧密,超出我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在世,都是生活在社会圈子里的,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是鲁宾逊,所以我们做事,都是在与人合作,在与人协作中去做事,此时,我们如果任意妄为,只想着自己,则会令自己没有帮助,孤家寡人。
    比如,我曾经参加一个大型参观活动,很多辆大客车,载着我们这些参会人员去第一个参观地点,参观结束,大家记住自己的车号,规定几点钟到车里集合,马上奔赴下一个地点。本来设计得都很好,结果第一天就出差错了,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有两个人就活生生不见了,别的客车都开走了,我们也无法出发,到处打电话找这两个人,最后过了很长时间,这两个人拿着旅游纪念品回来了,原来他们擅自活动,去购买纪念品了。当时车上的人都很气愤,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擅自行动,结果损害了大家的利益,这叫“擅为”。这样的人,我相信在单位里人缘一定很差,因为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别人的位置,只有自己的利益。因此,“擅为”的心理基础,是自私。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乘飞机的时候,大家都应该安静地做好,这样都不至于难过,但是,一定有这样的人,把自己的鞋脱掉,然后把脚高高翘起,伸到前面座位的旁边,搞得气息憋闷,这样做,就是“擅为”,完全没有考虑到旁边人的感受,自己舒服就可以了,其根源,仍然是自私。还有的家装修,完全不考虑邻居家的感受,在午休、或者晚上时间做木工活儿,声音传遍整个楼,让别人家都没法休息,这也叫“擅为”;有的人遛狗,很大体型的狗,他自己喜欢得如同儿子,但是别人家的小朋友是怕得要命的,因为这狗比自己还高,可是这狗的主人却不拴着狗,任其到处跑,吓得孩子乱叫,这种情况,也叫“擅为”。
    再比如,那天老母亲收到一本健康书,是一家非常好的报纸,打的广告里面说可以送书,母亲就打了电话,结果免费寄来了书,书的封面我一看,什么养肺的,和市面上的一样,作者和出版社我都熟悉,结果一看里面,从目录开始,全是这个药厂自己印的广告,真是下了力气写的广告,各种夸张宣传。我立刻决定要向出版社举报这本书,因为不知道多少人要受害。这种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也是“擅为”,擅自为之,根本没有与相关人商量,完全视别人为白痴,究其根源,也是源于自私。
    那么,为什么擅为的情况如此盛行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很少有这种教育,告诉你做事,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事,这样日后别人也会帮助你。这种教育,我的社会是非常缺失的。
    我在前面一直提到,家庭是未来社会的演练场,孩子未来与社会人群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与家长的互动。
    所以,我们从教育孩子的时候开始,就要告诉他“事虽小,勿擅为”。可是,我们现在这种教育是缺失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超过一切同学,考最高分,将来做最大官,赚最多钱”,这种疯狂赶超式的教育,很少考虑他人,所以成人后,自然问题很多。
    在家庭抚育方面,现在多是一个家庭,全部成员都围绕着孩子来转,这给孩子一种错觉,就是我是这个家的主人,做事要按照我的意愿来进行,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很少考虑到他人,丧失与周围交流的空间感觉。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擅为”,这是家长纵容下的“擅为”。
    比如,有一次我打出租车,与司机聊天,说现在为什么抱孩子的人特别难打车?司机的回答令我差异,他说:“我们的本意也是想拉她们,但是,您知道现在的家长和孩子,让我们受不了啊!”我很奇怪,忙问为什么?司机说:“现在的孩子上车,根本就没有什么规矩,有一次,一家人打车,父亲坐前面,妻子和孩子坐后面,这孩子就穿着鞋,站在后面的座位上蹦,那座位套是刚刚洗好的,这孩子踩出了很多脚印,问题是家长根本就不阻止!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对孩子母亲说,您能抱一下孩子吗?免得有什么紧急情况,我刹车,孩子跌倒了。您知道那母亲怎么说吗?她发火了,立刻冲我喊:你就不能开慢点儿吗?!”
    这司机接着说:“当时我也气坏了,得,我心想我先不说话,等一会儿到地方了,我再找你。最后到了,他们给了钱下车就走,我说慢着,你们忘记东西了,要带走,他们看了半天,说没有啊?我说,你们留下脚印了,今天必须给我清理干净再走,否则别想离开,最后他们清理半天,还是没有干净,没法儿彻底弄掉,我这其实是为了教育他们。”
    各位,这是什么?这就是”擅为“,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的感受和利益,这是家长怂恿的”擅为“,家长心中,也只是自己的宝贝好,所以天下都应该对他好,这样的孩子,长大能不吃亏吗?
    结果,第二天我又打车,第二个司机听我讲完这个故事,说:“在后座上蹦?那是太小的事儿了,我现在习惯了,一遇到紧急情况踩刹车,我的右胳膊,立刻要横在前排两个座位之间,因为孩子立刻会跌过来,必须挡住,否则是我的事儿了,这是经验。我遇到的比在后座蹦更厉害的,比如四五岁的孩子了,站在后座上就尿尿,直接往座位上尿,家长都不管,觉得这是应该的,我们家的宝贝儿多可爱啊,尿点尿有什么啊!”
    各位看看,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家长心中,完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根本没有其他人的位置,凡事都不考虑别人,这是什么?这也叫“擅为”。
    这种“擅为”,源于自私,又会培养出更大的自私,不可小瞧。
    那么,在家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也会如此,比如,孩子吃饭,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家里吃饭的节奏完全跟着孩子走;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要先问:“宝贝,今天想吃什么啊?”然后再做,其实饮食是大人决定的,大人根据营养成分来搭配,不能完全听孩子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口味走,可是这样往往对健康不利,所以很多这样纵容孩子的家庭,最后孩子往往身体不好,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纵容,往往让孩子丧失做事的协调能力,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为我准备的,我不需要考虑别人,这是被培养出来的“擅为”的本能,那么,当他长大了,做事也会很少考虑他人,这样的人,在单位能受欢迎吗?很多家长说,他长大了就会了,其实,小时候形成的思维惯性,还真可能就改不过来,不信我们打赌,问题是:您敢拿您的孩子打赌吗?
    如果他在单位不受欢迎,他自己情绪也会出问题,肝气不舒,最终引起身体的诸多疾病,这,最终会导致健康的问题。所以很多健康问题,看似身体的简单失调,很可能,却根植于童年时期的教育。
  

    下面,我们再聊聊什么是“苟擅为,子道亏”。
    这话是承接上面的,所以我们一起讲了,这话的意思,就是您如果擅为了,不管家长,不考虑别人,自作主张地做事,您作为孩子的孝道,那就是没有做好。
    我们现在讲“家风”教育,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家里的风气、文化,一个家庭里面的教育好,文化品性好,您会从一家几代人的身上看出来,这是家庭的风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有传承的,一个家庭里的老人是树根,孩子是新苗,千万不要以为老人就不需要进步了,老人也要的,我们现在老人做的其实不好,溺爱孩子很多是从老人开始的,然后才是孩子的父母。我认为,这个“苟擅为,子道亏”首先要关注的,是家长的教育,自己能否做到教育孩子关注细节,注意他人,排除自私的想法。
    如果我们对孩子没有教育,孩子处处不拘小节,随意侵犯他人利益,这种孩子,别人会说“家教不好”,这就是“子道亏”了,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多考虑,自己做得是不是够好。当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自我评审,自己做的怎么样,要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别人是会背地里说“这孩子怎么教育的,没有教养,一定是从小家长没教育好”,这些话,是对自己父母的批评,令父母蒙羞,这,就是“子道亏”。
    聊到这里,大家看看,看似《弟子规》很简单,很多朋友觉得不需要给孩子听,现在学校让孩子背诵,很多家长抵触,我曾经听到一个家长说:“我可以让孩子背诵,是因为孩子背了就会忘记的,这样不会伤害到孩子”,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是家长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弟子规》的道理,其实《弟子规》里面,都是现代心理学的道理,古今中外,大道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不发掘,就会觉得一无是处,这样会与好的道理失之交臂,那您要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我每天所见之病,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的,而这些问题,我觉得很多根源于孩子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您的孩子有一天会长大的,会离开您独自生活的,您怎么会忍心让他身体疾病多多?
    所以,家长需要现在就加油,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多学习,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