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76|回复: 0

《弟子规》凭什么让孩子“冬则温,夏则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05: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接着聊《弟子规》,在《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这样的话,就是:“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冬天要温暖,夏天要凉爽”。可是,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来,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古代人讲究的孩子对父母的一种做法,通常,大家在讲《弟子规》这句的时候,都首先要讲一个小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的一个男孩子。这个孩子,叫黄香。
    黄香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九岁时母亲便去世,当时他悲痛得无以复加,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除了读书外,平时还要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冬天,天气很冷,他要先钻进被窝,为父亲暖和被子,然后才让父亲睡觉;夏天,他在睡觉前为父亲扇凉席子,等席子凉了,才让父亲躺上去,所以对父亲十分尽心尽孝,人们都因此而夸赞他。黄香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当时的皇帝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于是,他的名声远播天下。
    后来,这位黄香长大,做了官,深受皇帝的重视,曾任尚书令。尚书令在当时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机要,因为黄香非常勤勉,所以极受皇帝的亲信和重用。后来黄香任魏郡太守,当地发了大水,他就把自己的俸禄都捐出来给灾民,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官员富人都捐资赈灾,使得老百姓得以活命。
    顺便说句,这位黄香的曾孙,叫黄琬,官拜太尉,是东汉时一位著名人物,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对他都有印象。
  

    那么,《弟子规》里面的这句“冬则温,夏则凊”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吗?
    这我还真得要纠正一下,我们可以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另有来历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介绍一部典籍,就是《礼记》里面的《曲礼》。
    这《礼记》是干什么的呢?其实,现在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基本不怎么了解了,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们,认真地看过一遍《四书》的朋友举手,其实《四书》打印出来是很薄的,它是过去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讲述的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内容,但是基本没有什么人认真看过一遍,很少,这是现在中国人的状态,对自己国家古代的文化,基本不了解。连《四书》都少有人看,就更甭说《六经》了,估计翻一翻的人都极少。
    在《六经》里,《礼记》是很重要的一部典籍。《礼记》主要讲的是先秦的礼制、礼意,是来解释仪礼的。那么,孔子删定《六经》,尤其是《礼记》这部典籍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想通过“礼”,来提出修身作人的准则,从目的上讲,它是为完善品德而服务的。
    但是实际上,大家翻翻《礼记》就会发现,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实在是太广博了,可以说是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门类杂多,看着都晕,它已经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虽然里面的很多内容后世已经基本不用了,比如一些贵族的礼仪,但是现在看起来,可以使得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个了解,我们的文化曾经那么的精致,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啊。记得有一次,我出差住在一家万达索菲特酒店,发现客房的床头居然放着一本《礼记》,拿来翻翻,见扉页上印着:这是让客人随意看看的,了解一下中国人“礼”的历史。当时我非常感动,我们素号“礼仪之邦”,这“礼”在哪里?其实中国人都该看看,了解一下,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还是蛮荒一片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已经建立了什么样的一个严整有致的社会形态。
    而《曲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曲”古代有细小、周遍的意思,曲礼就是那些细小的、杂事、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各位朋友可千万不要这个《曲礼》,《礼记》里面的很多内容可能后世已经不用了,比如“刑不上大夫”就已经摈弃了。但是这个《曲礼》更多的内容,却几乎塑造了整个中国人、甚至亚洲人的礼仪风貌,在中国,一直影响到我们小的时候。
    我们过去,有很多老的礼数,比如当着长辈的面不能总是称自己为“老什么”的,比如当着您爷爷,说自己“我老王的年岁这么大了”,这在过去,如果这么说了,爷爷会拿扇子敲你头的,这就是《曲礼》里面讲的“恒言不称老”,类似的还有很多,什么吃饭不拿筷子乱敲乱剔牙的等等,很多老礼数,其实都是来源与《曲礼》的,虽然《曲礼》里面有很多内容后来也消失了,但是有些内容相对影响中国的时间比较长,其中部分内容成为了老礼数,民国时候还在,这些内容今天在日韩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基本都荒废了,现在走路不走在长辈前面的孩子都快没了,现在是开了门,我先出去,长辈挤不过我的。
    随便说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老话,也来自《曲礼》,比如:“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等等,各位看着眼熟,它们的来历却很悠久。
  

    那么,这些事情,与“冬则温,夏则凊”有关系吗?
    原来,在《礼记·曲礼》里面,就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子女的,对长辈的礼节,应该是在冬天的时候,体察到天气寒冷,要尽量为长辈创造温暖的环境,夏天的时候,要考虑到天气炎热,尽量能为长辈创造凉爽的环境,所以后世人解释这句话说:“温以御其寒,凊以致其凉”。
    所以,各位看到了,这个内容在过去,并非单单教育小孩子的,《礼记》是培养君子品性的,也就是说大人都要学习,这里面的“为人子之礼”,更适用于我们成人孝敬老人,只要您有父母长辈在,您要深刻体察老人的生活环境,冬天要考虑居住生活环境是否寒冷,要为老人改善;夏天要考虑到老人的环境是否热,同样也要想办法调整。所以,《弟子规》的这个内容是取自《曲礼》(后面还有好几句话都是选自《曲礼》的),《弟子规》并没有要求非要孩子去给父母暖被窝,给父母扇凉席,那是汉代的黄香,在学习了《礼记》之后,遇到了这种情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自己的发明,因为他爱父亲,所以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所以,如果谁说《弟子规》迂腐,非让小孩子去暖被窝,导致父子没有平等的人格,培养了奴性,其实是不全面的,那是不了解《弟子规》里面内容的来历。人家讲的只是让您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强行规定孩子去暖被窝。这种体察父母生活环境的想法,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而黄香的故事,严格地说只是某个孩子,用他自己的办法实践了《曲礼》的“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的一个故事,并非《弟子规》的里面本来就有的内容,虽然有这样的孝心的孩子很可嘉,但是没有强迫大家都去暖被窝的意思。大家总是用它来说事儿而已。可见,讲一个教材,如果不看它的全貌,很容易被大家凭直观就给否定了。
    
    那么,为什么作为子女的,要体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呢?
    前两天微博里的朋友们讨论得非常好,大家都认为不应该一味死学去暖被窝,而是要考虑到发心,是因为爱父母,有孝心,所以做出关爱父母的举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了解这些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教育。
    这是一种能力,就是“体察温暖”的能力。
    我总是讲,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您的生活,依赖于周围的一切,我们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生活中对很多问题的态度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比如有一天,我买了一个敲经络的小锤子,塑料的,头上带有小刺,颈上有个小弹簧,可以用来敲经络。仅仅才两元钱,我就想,这个东西,需要工人去制作模具,然后制作,然后运输,然后摆到地摊上,有人叫卖,最后仅仅才两元钱,真的要感谢这么多人的工作,才让我能舒服地瞧瞧经络啊,这样想了,再看这东西,感觉都不一样了,也非常愿意去给父母多敲敲了。
    可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得法,却非常容易没有这种感觉,因为都是独生子,家长非常宠爱,看到孩子的笑脸,家长简直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这是很多家长对我讲的原话。而家里的老人,也更加容易疼爱孩子,这样就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完全的付出环境。
    这样就容易出问题了,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为了我而存在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现代教育理念讲究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这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在中国这种理念会受到极大的欢迎?因为家长特别希望打破之前的“家长为尊”的状态,为自己对孩子好找到理论根据,正好两者符合,所以这种理论大行其道,但是这个理论通常只是家长拿来做借口而已,并不是真的学习应用。部分家长讲的是平等,实际上做的,是“孩子尊,家长从”。
    比如《弟子规》里面有句话,叫“父母呼,应勿缓”,其实现在大多数家庭,是“孩子呼,应勿缓”,孩子只要一叫,立刻爷爷奶奶父母全到位:“宝贝你要吃点什么?”可是当全家吃饭了父母呼的时候,孩子是可以继续玩耍,根本不需要按照你的时间表走的。前些日子新浪搞活动,请我回答网友们关于孩子健康的问题,最后我发现,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问题,都是饮食不当,脾胃失调引起的,导致正气不足了,外邪才来侵袭的。表面上看是感冒咳嗽鼻炎,究其根本,则是喂养失当,那么喂养为什么出问题呢?就是家长过份宠爱,由着孩子来吃导致的。
    当孩子觉得这世界一切都是天生就该是为自己准备的,一切都该顺着我的时候,一旦他形成了心理定势,将来长大了,受苦的却只能是自己。
    举个例子,曾经听一朋友讲,他介绍一个朋友的孩子去某单位上班,结果去了几天,好像就一周多吧,这个孩子就辞职不干了。他大吃一惊,因为现在工作多难找啊,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就业岗位只有那么少,为什么如此轻易就不干了呢?问孩子原因,居然是单位的老职员,总是让他去干杂活,比如复印什么的,觉得没有前途。
    其实,刚到单位,要熟悉很多事情,这些杂活儿,都是熟悉的过程,如果你用心,怎么可能一辈子复印呢?究其根本,是这个孩子觉得大家都没有像家里那样宠着他,都把他当做普通人,给他各种杂活儿去干。结果他还是回家,跟父母要钱,然后去各种店里买东西,据说这些日子又买很多东西了,我想可能是在花钱的商场,他能得到一种上帝般的尊重。
    其实,社会上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多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至少从一个角度可以解释,就是他们可能缺乏“体察温暖”的能力。
    设想一下,他如果这么想呢?介绍我去工作的这位叔叔真的值得感激啊,他在社会上生活了这么多年,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正好有公司缺人的,这是多么好的缘分啊;这个公司,居然有几百人之多,他们居然能在一起协调工作,让这个公司如此好地运转,这似乎是在等着我啊,感恩,感恩。
    如果能够这么想,珍惜自己身边出现的善缘,则可能观察问题的角度会有逆转,可是为什么他不会怎么想呢?为什么他没有这个能力呢?
    重要的原因之一,我想是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培养他“体察温暖”的能力。
    我们这个社会复杂极了,每天在您的周围,那是有善有恶,如果您只会观察体悟“恶”,则世界在您眼里可能都是坏事儿,如果再回馈“恶”,则世界会向着恶的方向发展;如果您能尽量多地体会“善”,感受温暖,则您眼中的世界会是美好的,您如果再回馈美好,则您的人生会很幸福。
    但是,这两个能力却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我常说,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模拟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可能极大地影响孩子将来与社会关系的互动。
    父母养育孩子是非常艰辛的,从婴儿时期的一把屎一把尿,到夜里的无数次起床喂奶,到孩子生病时去医院的奔波,没有一样不是辛苦的,虽然他们看着孩子的笑脸就觉得有所回报了,但是,过程还是艰辛的。对于这种艰辛,绝大多数父母可能从来没有想要回报,实际上我总是说,我们也无以为报,但是,感恩之心却是必须要有的。
    现在,大家常说“感恩”这个词,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感恩也是需要能力的,至少,需要你体察到对方的温暖与付出,才会感恩,如果连体察的能力都没有,则会无视对方的付出,这还谈到什么感恩呢?
    如果一个人无视对方的付出,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自然而然地应该对我好的,那么,当别人稍有差池,则这个人立刻会发现,会体察到恶,于是觉得别人对不起我,也就是说,他很快会生活在挑别人的错的日子里,最后生活越来越糟糕。
    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后往往是特别痛恨父母的原因。
    我曾经亲眼在北京通州的一家苏宁电器,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在手机柜台前,对她的母亲哭闹着大喊:“我只要买苹果,其他的都不要!你不给我买苹果手机为什么还带我来?!”,当时她的气势,恨不能把她妈妈掐死,周围无数的人都愕然,这样的事情别的地方也发生过,很多朋友都说:“其实这家长一点都不可怜,因为都是她给惯出来的。”大家为什么用“惯出来”这个词形容这事儿?这是有原因的。
    所以,古人提出要观察父母的生活环境,努力为父母改善,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提醒孩子,要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帮助,要对此有所了解,这是世界给你的一种温暖,对这种温暖要有所体察,体察到这种温暖后,你才有能力去体察父母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不好,哪里需要改善?
    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如果有鱼吃了,那是大事儿,每次把小鱼煎好,父母都把鱼肉给妹妹和我吃,自己吃剩下的鱼脑袋,所以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父母是真的只喜欢吃鱼脑袋的,后来懂事了,才明白父母是想让我们多吃。这种事情想起来,只会让我对父母心中充满感恩。
    曾经看过新闻,孩子在大学里面生活无忧,可是,父亲却在拼命省吃俭用,去拉三轮车赚钱供养孩子。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
    我曾经出差去温州,在酒店看到新闻,一位拾荒的老妇人在凌晨两点被摩托车撞伤,然后车手逃逸,路人无人过问,然后一辆出租车又将老人撞出六米多远,腿部粉碎性骨折,送医院后,记者才得知,两位老人来温州拾荒,养活了家里两个儿子读大学,凌晨两点还在拾荒,可见艰辛,我看了报纸当时泪如泉涌。马上赶去酒店看望老人,后来网友还热情捐款,帮助老人度过难关。而老人的儿子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在读,一个是乡村教师,可是乡村教师还欠着读书的债务,令人心酸。
    这样的事情,令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可是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是否体察到了?
    所以,古人提出“冬则温,夏则凊”,这是让我们体会父母的爱,然后再以爱,去温暖父母。
    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在这种教育下培养起来的孩子,会体会到世界给自己的温暖,并以自己的努力去与这种温暖互动,发出自己的爱。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人格上的平等。
    这样的孩子,绝不会一味索取,稍有不满足,就与世界为敌。要记住,毫无感恩之心的索取,并非平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体察到世界的各种温暖,然后与周围的人互动,使得自己周围的关系,逐渐变成各种善缘,这样的人,生活应该是幸福的。
    而这一切,很可能就源自他童年时期接受到的教育。
    所以,“冬则温,夏则凊”并非让人机械地去暖被窝,其真正的来源是《曲礼》,是古人培养孩子“体察温暖”的一种方式,是要求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付出,然后用自己的温暖,去与父母互动。这种小小的互动,会引导他一生走向阳光。
    “体会到身边的温暖,并将这种温暖转发给世界”,这是一种能力,在人生中,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该体察一下了:雾霾的天,我们给自己的小家庭买了空气净化器,给父母买了吗?父母的呼吸系统薄弱,可是更需要呵护的啊;江南冬天冷,父母有没有为了省钱,没有使用电暖气?会不会引起心脑血管的问题?父母每天电话里有没有对您报喜不报忧?他们每天吃的药,都是什么您是否清楚?等等,需要去做的,可能很多。
    您做好了,再解释给孩子,让孩子背诵《弟子规》,这种教育则自然鲜活有力,相信孩子会乐于效仿的。
    
    顺便说一句,黄香的后代,在清朝的时候出了一位著名中医,名字叫黄元御,他曾经做过乾隆的御医,提出的中医理论特色鲜明,是中医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