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31|回复: 0

聊聊《弟子规》为什么要求“父母命,行勿懒”?(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0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与各位朋友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父母命,行勿懒”。昨天聊的“父母呼,应勿缓”大家很欢迎,但是今天这句情况却急转直下,我在微博里征求大家看法,大家讨论热烈,其中小部分人认为应该执行,父母与自己缘分最深,父母的要求怎么能不去做?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条提出疑义,认为现在的父母就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对于正确的命令要执行,对于错的怎么执行?更有一小部分人直接指向儒家,认为这是糟粕,培养了奴性,扔掉算了,别客气。
    这些看法都很有代表性,其实说实话,虽然教育部门在推进《弟子规》教育,但是难度还是挺大的,很多家长认为这东西没用,尤其是死记硬背,更是害人。所以心里存在的很大的抵触情绪,这,孩子还能学好吗?
    那么,这《弟子规》真的是糟粕吗?里面还有什么我们可能未曾想到的含义?我们聊聊,聊的对您的心了,有所启发,皆大欢喜。聊得没道理,您觉得没用,那就当浪费了您一会儿时间,别生气,和儒家、道家的没有关系,是我自己瞎聊的。
    “父母命,行勿懒”,翻译过来就是对于父母的要求,孩子要认真去做,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延迟或者不做。
  

    那么,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我们要看大家的抵触来自哪里,大家之所以反对,是认为父母的命令未必都对,孩子如果真的做了,容易犯错误,误入歧途。
    这么想是对的,古代的我们不评说,现代的父母,其实也很少接受过思想体系的教育,现在三十多岁的人,基本都是文化大革命后长大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大陆基本是思想空白,少有宗教信仰国学砸烂了,民间淳朴的乡风被破坏了,外国传来的东西我们没学宗教,先学了性解放,学了商品经济,所以这个阶段,我们最大的信仰是钱,谁赚钱多谁就是成功者,为了成功,可以不惜代价。所以,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也被排污的化学废料污染了。这种情况下,自己有了孩子,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所以,学习《弟子规》谁最有压力?是孩子吗?其实是父母,父母首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多多学习,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合理的,有帮助性的建议或者是要求,否则父母整体要求孩子伺候自己的麻将局,您说孩子就必须执行吗?因此,我写的这些内容,基本没有给孩子看的,都是给父母看的,父母懂了其中道理,自己做到理解了,才能教给孩子。
  

    那么,在父母努力校正自己,努力提升的情况下,这句话合理吗?我们应该遵照《弟子规》去执行吗?这句“父母命,行勿懒”中,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简单的执行父母的命令吗?
    我以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行勿懒”,所谓的“勿懒”,就是不偷懒,勤的意思,勤勉,勤劳。这是每个少年、青年都需要培养的品德。
  

    为了说明勤这个字,我先来讲个真实的经历。
    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在北京想租房子,当时房屋中介给推荐了一个公寓,并领我们去看看,当时房东也在,正好那个房间现在的租客也在,于是我陪同朋友与房屋中介和房东,一起去看看。这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公寓小区,这是一个类似酒店公寓似的房间,现在正在租用的房客,是一位年轻的女模特和她的男友。
    正好这个女模特在家,于是我们敲门,她开了门,非常年轻的女孩子,然后,我们进了房间,大家知道我的第一感受吗?就是震惊!极度的震惊!整个房间,她和男友正在居住的房间,我无法形容那种乱,就像是把所有的衣服往天上地上随意仍一个星期,最后能达到的效果!满床都是衣服,厨房的洗菜盆里面都是没有洗的碗,他们叫的外卖的饭吃过后的废弃饭盒就仍在地上,房间里面散发着难以忍受的味道,所有的东西都是乱扔的,没有一个是认真地摆在那里的。
    这绝对不是他们要搬走了不收拾的结果,应该是无数日子沉积下来的,那衣服在地上散乱堆得已经很高了。当时房东都傻了,估计他从来没有看过房子,不知道已经被折腾成这样了。我的朋友也晕了,立刻决定不租,我们都想尽快离开那里,因为几乎一刻都无法呆下去了。
    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乱的房间,而且,严重超出我的想象无数倍。
    我估计,这就是个北漂的女孩子,但是能租用这样的公寓,我觉得应该还不是混得很差的,可是,她和她的男友,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呢?虽然他们出门可能打扮得光鲜华丽,但是居然自己住的地方如此混乱不堪,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情况,说明这对情侣,几乎毫无持家经验,懒字当头,在家里是家里父母照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地过日子,当离开了父母,自己不想做任何家务,所以吃完了盒饭连盒都不想扔,懒的。衣服不想叠,到处随意扔,层层堆叠,看着更头痛,更不想收拾了,至于擦桌子,连桌子都堆在杂物中找不到了。
    这对情侣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父母没有培养好,没有训练他们要讲究个“勤”字,不要懒,至少家务要自己动手,这些都没有。
    这是个案吗?我再举个例子,我父母在老家有个房子,租给一家公司几个员工住,也就当他们的集体宿舍吧,有一天,我正好回家探亲,正好接到物业电话,说房子漏水,让我去看看,我很久没有去看这个房子了,一进去,大吃一惊。我曾经住过的这个房子,现在里面已经破旧得难以形容,各种东西堆得乱七八糟,没有洗的衣物、袜子仍在椅子上,地板上,味道难闻,他们的床铺也是被子没有叠,被褥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过,气息刺鼻,厕所里面更是脏得不堪。我当时真想说这房子不租了。这些租客,是一个公司的白领,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晚上居然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自己却毫不想改善。为什么?因为没有养成“勿懒”的习惯。
    我昨天说了,习惯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理智想要做就可以做的,绝大多数情况,是都知道应该做,但是就是懒得去做,不愿意行动,除非是做大事或者毅力强的人。那对情侣一定也知道屋子乱不好,但是理智没有足够的动力让他们收拾,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可是,如果这是习惯,则用很少的心理动力,就会去做的,因为习惯了。所以习惯在人生中地位重要。那么,习惯都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我觉得人的大多数习惯,是少年儿童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各位家长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要以为等孩子懂事了,跟他讲清道理,他就去做了,不一定是这样的,当然懂道理了再培养习惯也可以,但是,这也很有风险。等懂事了,你跟他说道理他很可能会跟你对抗,用各种懒惰的理由反驳你,我见过很多家长企图讲道理,但是碰了一鼻子灰的,因为孩子长大可能已经开始叛逆了。所以当孩子大了,就不见得容易养成习惯了,可能你讲的道理都接受,就是不去做。反而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可能孩子都不懂为什么,但是因为这是习惯,所以就执行了。以后再明白道理,则锦上添花。
    
    我们家在东北,儿时吃的是酸菜、大酱,结果一辈子的饮食习惯都是如此,我妹妹之前在澳大利亚生活很多年,每次回来之前,我们都问要准备什么爱吃的食物,她在上飞机前都回答:“准备好酸菜,黄瓜蘸大酱!”其实理智上也知道澳大利亚的西餐也不错,就是吃不惯,觉得无法忍受,这是饮食习惯,不是长大讲了营养学道理,明白了就可以改变的。
    勤劳的习惯也是这样,小时候养成习惯了,就一辈子顺顺当当地去做,没有习惯的,要努力改变自己,累得心理能量都快光了,也往往做不到。
    我昨天的文章里面讲了,现在国外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研究的结果,习惯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习惯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令大脑皮层改变,而这种实质改变,反过来会令你本能地容易去做什么事情,这是习惯。
    曾经看过个案例,国外一个大公司招聘,职位诱人,很多人应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怎么选人呢?人力资源的领导最后选择了一个小伙子,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细节,当时地上有张纸,其他候选的人都无视而过,只有这个小胡子认真地蹲下来,捡起来。这个细节让公司看到,判断这个小伙子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所以最终选他,而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小伙子也没有辜负公司的选择。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公司里面,每天都在发生,您以为一个员工的态度上级看不到?不会的,您的任何细节,其实大家都互相看在眼里,有良好习惯的人,处处会积极主动,而懒惰的人,每个环节可能都差那么一点,最后工作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习惯不同而已,习惯不同,甚至导致人生态度不同,积极主动者,越来越积极,懒惰松懈者,越来越觉得没劲。我曾经问一个国外汽车的工程师,德国生产的这个品牌的汽车,和国产化后的质量有什么不同,工程师回答我:“说技术问题您也不懂,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某个环节的线圈要求绕五圈,德国工程师严格地绕五圈,一点都不会改变,严格执行,我们的工人很多态度就是‘差不多就行’,一般四圈半或者六圈也都是常见的,所以你说有没有差别?”这话让我很是震惊,其实“行勿懒”,也包含了严谨的意思在里面,“差不多就行‘是很多职场人士的观点,这是中国的产业与国外长期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当然,成人以后,也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但是需要的毅力要大,很多人都是会在改变习惯上败下阵来。如果能够在儿时养成好的习惯,尤其是勤勉严谨的工作习惯,这应该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个好的礼物,您说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