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85|回复: 0

关于心理学本土化的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0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心理学本土化的随想:在“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会议上的发言,2015年1月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行政楼。
  
第一部分

  
  谢谢大会主席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也谢谢来自各位高校的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让我首先发言。
  我想针对这个主题谈谈:首先,这个主题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关注心理健康及心身问题三十多年了。当时,是在做研究生时偶尔开始关注的。并以此为题目,做了研究生论文。所以,93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时,我就忝列为副主委。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侧重于临床角度的,侧重于心身互动机理及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我觉得以往的中国心理学界不能说对“本土化”问题不感兴趣。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心理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年轻学科——所谓最古老,亚里士多德时期心理学就有了雏形,中国《黄帝内经》时期(秦汉之际)心理思想已成为医学内容的一部分。包括我们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涉及心理问题,且颇为系统。
  但她又是最年轻,所谓最年轻,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说的,因为心理学从自然哲学中最晚分化出来。可以说所有科学中,心理学的分化及自我学科化发展是最晚的。在座各位都是专家,都知道心理学的分化(科学化)是从德国的冯特开始起,是十九世纪后叶;然后经历了弗洛伊德等。冯特搞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尔后从弗洛伊德开始讲的精神分析学派,此后广为传播,直到今天的心理学派,学派林立,但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很明确、很牢固的。心理学家们都在努力求得主流(科学)认可的过程中。
  心理学的尴尬地位有点像中医,能解释很多问题,但是得不到主流的完全认可。本土化问题中国心理学家不能说不努力。但这里也有弯路与误区。早期中国的心理学家(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引进工作。但解放后我们心理学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有一段时间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而我们自己的基础性工作(传统思想内容的挖掘)没做好(还来不及做),30多年前一下子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国外各种流派都一拥而入,挤了进来,太多太多。没有自我的主体性,就谈不上什么本土化了。
  而且,像中医学一样,影响最大的绝不是主流,就像那个搞性格色彩研究的乐嘉之类,怕影响很大,大大超过在座各位,但绝对不是主流,可能与主流心理学家根本不沾边。这和中医学一样。中医学讲健康的很多专家也不是主流。很多专家甚至根本不懂医学,闭着眼睛,胡乱一通,今天建议吃这个,明天又说什么不能吃;这个病这么治,那个病怎么防;但他本人根本是“自学成才”,典型的就像是张悟本胡万林等,且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什么根据与科学性可言。就在这过程中,心理学与中医学似乎成了显学(大家非常关注),但内在却非常虚空,没有丝毫的实质进展可言。更遑论学科的“本土化”问题。
  但我们的前辈们还是对本土化问题做了些研究。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我当时就受他先秦心理学研究的影响,我觉得他对先秦心理学做了些开创性研究。包括高觉敷老先生写的中国心理学史。但他们只是个开拓者、垦荒者,把这块地(中国心理学)平整了,发现了油矿。但是,怎么去耕耘好,好像做的比较不够。你也不能苛求前辈们做得很多很多,毕竟,拓荒已属不易。深入耕耘是我们及下一代的事。故今天会议提出本土化,太有意义了。
  此外,作为一个医学界关注心理学的门外汉,我觉得还有一个遗憾:过去的开拓垦荒,大多数只是围绕一些经史典籍、一些比较著名历史文献展开的,视域不够宽广,比如涉及道家的、医学的、涉及临床医生,这方面的初步研究非常不够。
  我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关于心理结构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宋朝开始起就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讨论,中国文化认为有三个神,元神、识神、欲神,它们分别与身形有着不同的关系——元神对应与元气,是与生共来的、起重要调控作用的、有生命存在就有它的(最常见的),也可以是最重要的;可以把它类似地看成是生命调控中枢。欲神则是本能性的,源自人动物本性的,食色性也,指的就是欲神。识神则是进化最高层次的,这概念源自佛教,类似与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等,是人独有(或者特别发展了的)。这三个“神”构成了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基本架构。
  又比如说,我们从宋元以后出现关于疏泄的学说。这个肝主疏泄理论仔细分析,和弗洛伊德的宣泄学说及潜意识理论等非常相像。还有很多传统认识方面,我们国内主流心理学界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方面可以这样说,拓荒者们已经开出了一块地来,耕耘者们怎么精耕细琢,进一步“接着讲”,然后收获成果,充实中国人的思想宝库,这是我们(甚至下一代人)认真要做的事情。而且,最近习大大特别强调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个好时机,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努力,本人领衔了一项关于心身关系的研究项目,希望在这方面探探路,做些探索,还望各位支持。
  上述只是我对对心身/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发表一些浅见,仅供参考。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非心理学人士,有志于心理学/心身医学/或临床运用心理学解决一些健康问题/或在临床尝到甜头的一个心理学热爱者的一番议论,抛砖引玉,并向在座各位高校的心理学专家求教。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